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讀后感_第1頁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讀后感_第2頁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讀后感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讀后感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500 字讀后感此詩是一首詠雪送人之作。天寶十三載(754) ,岑參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武某或即其前任。為送他歸京,寫下此詩。 “岑參兄弟皆好奇” ( 杜甫陂行 ) ,讀此詩處處不要忽略一個“奇”字。這首詩表現的情調是豪放的。全是關鍵在四個“雪”字,一送別前的雪景,二餞別時的雪景,三臨別時的雪景,四送別時的雪景。故雖全詩轉折突兀,結構錯綜變化,但以雪為中心線索抒情寫景,章法嚴謹。起首四句“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為全詩發端,寫出了塞外八月飛雪的奇景。 “如高山墜石,不知其來,令人驚絕”

2、( 沈德潛說詩語 ) 。其中,“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乃傳世佳句,傳神地 描繪出了雪的皎潔 、鮮潤、明麗與飛動。然而此語并非 出自偶然。南朝蕭子顯在 燕歌行中寫下:“洛陽梨花落如雪”一句后,后人每每因襲之。岑參則反用梨花來喻雪,取喻新穎,確實是獨具風神的妙喻。接下來四句寫雪中奇寒,以“散入”一句為過度,筆觸由大自然轉入營幕中。 “瀚?!倍?,似承實啟,又將鏡頭從營幕中拉出,推向冰雪覆蓋、萬里云凝的塞外天地?!爸熊娭镁骑嫐w客,胡琴琵琶與羌笛。”應為第三層。復將鏡頭轉回營幕中,區區 14 字,已將踐別宴會上的急管繁弦寫得淋漓盡致。寫軍營的奇寒,寫冰天雪地的背景,寫踐別宴會的熱鬧,處處都在

3、刻畫異鄉的浪漫氣氛,又無一處不顯示客中送別的復雜心情。最后六句為第四層,寫筵后送別,歸客遠去的情景。尤其是結尾處, 一個“空”字足以道盡萬般離情, 余韻悠長,耐人尋味。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賞析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 以下簡稱白雪歌 ) 可以說是唐代詩歌中的一朵奇葩。它既是一首邊塞詩,又是一首送別詩,這首詩描繪了邊塞的風雪與嚴寒,表現了送友惜別的深情。這首詩景色凄美。詩的起首四句為詩的發端, “如高山墜石,不知其來,令人驚絕。 ”( 沈德潛說詩陣語 ) 特別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把人帶入風雪彌漫、景物新奇的境地。 “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 ” ( 東方虬的春雪 ) 和“洛陽梨花

4、落如雪” ( 蕭子顯燕歌行 ) 是以花喻雪, 匠心略同, 但無論豪情與奇趣都得讓此詩三分。詩人將北國冬天的雪花比作南方春天的梨花,使嚴寒之中透露出盎然春意,別有一番情趣。冬天,百花藏形匿影,百蟲聲銷跡滅,到處是一片荒涼的景色:衰敗的枯草,凜冽的北風,天空中愁云密布,大地上冰天雪地。面對此景,人的心境應該是惆悵、 凄苦的,然而詩人卻能別出心裁, 筆鋒一轉,把這令人凄清的雪花化為春日之梨花,給全詩增加一點亮麗的色彩。詩人能從雪花聯想到梨花,目然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如雪萊所說,冬天已經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大雪紛飛, 滿眼是銀白世界, 然而,在這皚皚白雪中,中軍帳上那一面鮮紅的旗幟就格外引人注目。這

5、冷色基調上的一星暖色,一方面襯得整個畫面更加潔白、凄寒,另一方面又給人以活力, 給人以火熱的激情, 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這是詩中又一處精彩的奇筆。在這凄美的景色中,詩人設宴送別歸京的友人,那場面該是何等的動人。唐詩中送別詩較多, 各有千秋。 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勸勉友人別效兒女忸怩之態,反映出送別時的豪邁情懷 ; 李白的“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表現了對友人的深厚情誼 ; 而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酒石酸中含情,頻頻勸酒聲中自有無限情意,詩中流露出一種別時的愁情。而白雪歌的別時場面與眾不同,詩人在冰天雪地的中軍帳為友人設

6、宴餞行,那友情當是非比尋常。詩中對送別的具體情景著墨不多,采用的是側面烘托。詩中用音樂來烘托送別的場面,而寫音樂又不是側重其本身,而是選用幾種有代表性的邊塞器樂胡琴琵琶與羌笛,引入無限遐想,這里既有邊地音樂的韻味,又有急管繁弦的熱烈歡快的場面。在這奇寒的荒漠邊地,詩人曾和友人同甘苦,共患難,這關系自然更加密切,情意自是更加深厚,而那既熱鬧又略帶凄苦的音樂聲正是傳達了這種歡快之中更有離別時的惆悵心情。送行的酒宴一直持續到垂暮時分。詩人送友人出了轅門,從轅門一直送到輪臺東門, 依依惜別之情躍然紙上。 “去時雪滿天山路” ,雪大風狂,歸途遙遠,詩人的心中既有惜別的深情,又有隱隱的擔憂,情緒極為復雜。“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這一句與李白的“孤帆遠影碧空盡, 惟見長江天際流。 ”有異曲同工之妙。友人已經上路,而詩人依然站在雪地里,久久望著友人遠去的馬蹄印而不愿離去,這是為什么呢?是感嘆“相見時難別亦難,還是擔憂友人“長路關山何時盡”?是在內心安慰友人 ?莫愁前路無知己” ,還是怨恨“春風不度玉門關” ?悠悠情思如同那茫茫白雪一樣, 綿綿不斷, 真是言有盡而意無窮。這首詩氣勢宏大, 寫景既從大處落筆, 又從細處著墨,把美麗的雪景寫得形象生動,同時寫景中又抒發了因友人返京而產生的無限愁情,可以說是景中含情,達到了“一切景語皆情語”的藝術境界。詩的語言優美。詩中利用換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