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品【 2.1.1 】按照我國現行抗震設計規范的規定,位于(D )抗震設防烈度地區內的建筑物應考慮抗震設防。(A)抗震設防烈度為59度(B)抗震設防烈度為 58度(C)抗震設防烈度為510度(D)抗震設防烈度為69度【 2.1.2 】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的使用范圍是(A )(A)抗震設防烈度為69度地區的建筑抗震設計(B )抗震設防烈度為79度地區的建筑抗震設計(C)抗震設防震級為69級地區的建筑抗震設計(D )抗震設防震級為79級地區的建筑抗震設計【2.2.1 】 按建筑抗震設計規范基本抗震設防目標設計的建筑,當遭受本地區設防烈度影響時,建筑物應處于下列何種狀態(C )(A)不受損壞(B )一
2、般不受損壞或不需修理仍可繼續使用(C)可能損壞,經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繼續使用(D )嚴重損壞,需大修后方可繼續使用【2.2.2 】按我國建筑抗震設計規范的建筑,當遭受低于本地區設防烈度的多遭地震影響時,建筑物應(A ) 。(A)一般不受損壞或不需修理仍可繼續使用(B )可能損壞,經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繼續使用(C)不致發生危及生命的嚴重破壞(D )不致倒塌【 2.2.3 】 某建筑物,其抗震設防烈度為7 度,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 “小震不壞”的設防目標是指下列哪一條?(B )( A) 當遭遇低于7 度的多遇地震影響時,經修理仍可繼續使用(B )當遭遇低于7 度的多遇地震影響時,一般不受
3、損壞或不需修理仍可繼續使用(C)當遭受 7 度的地震影響時,不受損壞或不需修理仍可繼續使用( D ) 當遭遇低于7 度的多遇地震影響時,經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繼續使用【 2.2.4 】某建筑物,其抗震設防烈度為8 度,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 “大震不到”的設防目標是指下列哪一條?(D )( A) 當遭受 8 度的地震影響時,不致發生危及生命的嚴重破壞(B )當遭受 8 度的地震影響時,一般不致倒塌傷人,經修理后仍可繼續使用(C)當遭遇高于8 度的預估的罕遇地震影響時,不致倒塌,經一般修理后仍可繼續使用( D ) 當遭遇高于8 度的預估的罕遇地震影響時,不致倒塌或發生危及生命的嚴重破壞【 2.
4、4.1 】 建筑物分為甲、乙、丙、丁四個抗震設防類別,下列分類不正確的是(B )(A)【 2.4.1】應屬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時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筑(B )乙類建筑應屬于地震破壞造成社會重大影響和國民經濟重大損失的建筑(C)丙類建筑應屬于除甲、乙、丁以外按標準要求進行設防的一般建筑(D )丁類建筑應屬于允許在一定條件下適度降低要求的建筑【 2.4.2 】 建筑物共有四個抗震設防類別,下列分類原則中正確的是(D )(A)甲類建筑屬于重要的建筑(B )乙類建筑屬于較重要的建筑(C)丁類建筑屬于一般重要的建筑(D )丁類建筑屬于抗震適度設防類建筑2.4.3 】地震時使用功能不能中斷的建筑應劃分
5、為下列哪一個類別(B ) 。(A)甲類(B )乙類(C)丙類(D )丁類(E) 甲類(F) 乙類(G) 丙類(H )丁類【 2.4.4】抗震設計時,建筑物應根據其重要性分為甲、乙、丙、丁四類。一幢18 層的普通高層住宅應屬于(C )(A)甲類(B )乙類(C) 丙類(D) 丁類【 2.4.5】根據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下列哪一類建筑是屬于允許仍按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的乙類建筑(B )(A)人數不夠規模的影劇院(B )某些工礦企業的變電所(C)縣級二級醫院的住院部(D )中、小型紀念館建筑【 2.4.6】建筑抗震設防為(D )類建筑時,抗震措施應允許比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
6、適當降低。(A)甲、乙(B )丙、丁(C) 丙(D) 丁【 2.4.7】根據其抗震重要性,某建筑為乙類建筑,設防烈度為7 度。下列何項抗震設計標準正確(C )(A)按8度計算地震作用(B )按7度計算地震作用(C)按7度計算地震作用,抗震措施按8 度要求采用(D )按8度計算地震作用并實施抗震措施【 2.4.8 】某地區的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10g ,對于此地區丙類建筑的抗震設計,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B )(A)按8度進行抗震設計,按7度設防采取抗震措施( B ) 按 7 度進行抗震設計(包括計算和抗震設計)(C)按7度進行抗震計算,按8度設防采取抗震措施(D )按7度進行抗震計算,抗震措
7、施可適當降低【2.4.9】某丙類建筑所在場地為I類,設防烈度為6度,其抗震構造措施應按何項要求處理( C )( A)7 度(B)5 度( C)6 度(D )處于不利地段時,7 度正答: ( C)【2.4.10】某乙類建筑所在場地為I類,設防烈度為 6度,確定其抗震構造措施,應按下列( A )要求處理。( A)6 度(B)7 度( C)8 度(D )不能確定【 2.4.11 】某丙類建筑所在場地為【2.4.12 】 ,設防烈度為7 度,確定其抗震構造措施,應按下列( A )要求處理。( A)6 度(B)7 度( C)8 度(D )不能確定【2.4.12】某丙類多層建筑所在場地為IV類場地,設防烈
8、度為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15g ,其房屋抗震構造措施,應按下列(C )要求處理( A)6 度(B)7 度( C)8 度(D )9 度【2.4.13】 A、B兩幢多層建筑:A為乙類建筑,位于 6度地震區,場地為I類; B為丙類建筑,位于8度地震區,場地為I類,其抗震設計,應按下列( D )進行。(A) A 幢建筑不必作抗震計算,按6 度采取抗震措施,按6 度采取抗震構造措施;B 幢建筑按 8 度計算,按8 度采取抗震措施,按6 度采取抗震構造措施。(B) A 幢建筑按6 度計算,按7 度采取抗震措施,按6 度采取抗震構造措施;B 幢建筑按8度計算,按8 度采取抗震措施,按6 度采取抗震
9、構造措施。(C) A 幢建筑不必作抗震計算,按6 度采取抗震措施,按6 度采取抗震構造措施;B 幢建筑按 9 度計算,按9 度采取抗震措施,按6 度采取抗震構造措施。(D) A 幢建筑不必作抗震計算,按7 度采取抗震措施,按6 度采取抗震構造措施;B 幢建筑按 8 度計算,按8 度采取抗震措施,按7 度采取抗震構造措施。【 2.4.14 】乙類、丙類高層建筑應進行抗震設計,其地震作用計算按下列(D )才符合建筑抗震設計規范的規定。( A) 6 度時不必計算,79 度應按本地區設防烈度計算地震作用( B )按本地區的設防烈度提高一度計算地震作用(C) 6度設防時,I、n類場地上的建筑不必計算,出
10、、IV類場地上建筑及79度設防的建筑應按本地區的設防烈度計算地震作用( D )所以設防烈度的建筑結構均應計算地震作用【 2.4.15 】在設防烈度為69 度地區內的乙類、丙類高層建筑,應進行抗震設計,其地震作用計算按下列(A )做法才符合建筑抗震設計規范的規定。( A) 各抗震設防的高層建筑結構均應計算地震作用(B) 6度設防時,I 出類場地上得建筑不必計算,IV類場地上得較高建筑及79度設防的建筑應按本地區設防烈度計算(C) C)6 度不必計算,79 度設防的建筑應按本地區設防烈度計算(D) 6度設防時對I、n類場地上的建筑不必計算,出類和IV類場地上建筑及79度設防的建筑應按本地區設防烈度
11、計算【3.1.1 】選擇建筑場地時,下列對建筑抗震不利的是(D)(A)地震時可能發生滑坡的地段(B )地震時可能發生崩塌的地段(C)地震時可能發生地裂的地段(D )斷層破碎帶地段正答: ( D )【3.1.2 】在地震區選擇建筑場地時,下列(A)要求是合理的。(A) 不應在地震時可能發生地裂的地段建造丙類建筑(B ) 場地內存在發震斷裂時,應堅決避開(C) 不應在液化土上建造乙類建筑(D ) 甲類建筑應建造在堅硬土上【3.1.3 】對于抗震要求屬于危險地帶的是(C)地質類型(A)軟弱土、液化土(B )河岸、不均勻土層(C)可能發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D )濕陷性黃土【 3.1.4 】選擇建
12、筑場地時,下列(D )地段是對建筑抗震危險的地段(A)液化土(B )高聳孤立的山丘(C)古河道(D )地震時可能發生地裂的地段【3.2.1】抗震設計時,不應采用下列(B)方案。(A) 特別不規則的建筑設計(B) 嚴重不規則的建筑設計(C) 非常不規則的建筑設計(D) 不規則的建筑設計【 3.2.2 】建筑抗震設計應符合下列(B)要求I.應符合概念設計的要求n .當采用嚴重不規則的方案時,應進行彈塑性時程分析m .不應采用嚴重不規則的方案W.當采用嚴重不規則的方案時,應進行振動臺試驗(A)I、 n(B) I、出(C)I、W(D) I、n、W3 在地震區的高層設計中,下述對建筑平面、里面布置的要求
13、,哪一項是不正確的(C ) 。(A)建筑地平面、里面布置宜規則、對稱(B )樓層不宜錯層(C)樓層剛度小于上層時,應補小于相鄰的上層剛度的50%(D )平面長度不宜過長,凸出部分長度宜減小【 3.2.4 】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如圖所示的結構平面,當尺寸b、 B 符合下列(B )時屬于平面不規則。(A) bW0.25B(B) b0.3B(C)b 0.25B【 3.2.5 】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下列(A )屬于豎向不規則的條件。( A)抗側力結構的層間受剪承載力小于相鄰上一樓層的80%( B ) 該層的側向剛度小于相鄰上一層的80%( C)除頂層外,局部收進的水平尺寸大于相鄰下一層的20%( D
14、 )該層的側向剛度小于其上相鄰三個樓層側向剛度平均值的85%正答: ( A)【 3.2.6 】抗震設計時,下列(C )結構不屬于豎向不規則的類型。(A)側向剛度不夠(B )豎向抗側力構件不連續( C)局部收進的水平方向的尺寸不大于相鄰下一層的25%(D )樓層承載力突變【3.2.7 】下列建筑物屬于結構豎向不規則的是(D)。(A)有較大的樓層錯層(B )某曾的側向剛度小于相鄰上一樓層的75%(C)樓板的尺寸和平面剛度急劇變化(D )某層的受剪承載力小于相鄰上一樓層的80%328 多層和高層鋼筋混凝土架構抗震房屋的里面尺寸,H 7H 0.2時可按規則結構進行抗震分析的是圖中(A )體型。(A)
15、I、m(B) I、IV(C) n、 m(D) n、 w【 3.2.9 】抗震設計時,下列結構中(C )不屬于豎向不規則的類型。(A)側向剛度不規則(B )豎向抗側力構建不連續(C)頂層局部收進的水平方向的尺寸大于相鄰下一層的25%(D )樓層承載力突變【 3.2.10 】下列建筑(D )屬于結構豎向不規則。(A)有較大的樓層錯層B ) 某層的側向剛度小于相鄰上一層的75%C) 板的尺寸和平面剛度急劇變化D ) 某層的受剪承載力小于相鄰上一層的80%3.2.11 】下列(A )屬于豎向不規則的條件。A)抗側力結構的層間受剪承載力小于相鄰上一樓層的80%B ) 該層的側向剛度小于相鄰上一層的80%
16、C)除頂層外,局部收進的水平尺寸大于相鄰下一層的20%D ) 該層的側向剛度小于其上相鄰三個樓層側向剛度平均值的85%3.2.12 】在結構平面和豎向布置中,達到(C )情況時,既屬嚴重不規則的設計方案了。A) 在結構平面和豎向布置中,僅有個別項目超過上述(或規范)的不規則指標B ) 在結構平面和豎向布置中,有多項超過上述(或規范)的不規則指標C) 在結構平面和豎向布置中,有多項超過上述(或規范)的不規則指標,且超過較多或有一項大大超過時D ) 在結構平面和豎向布置中,有多項大大超過上述(或規范)的不規則指標時3.2.13 】在一棟有抗震設防要求的建筑中,防震縫的設置正確的是(A )A) 防震
17、縫應將其兩側房屋的上部結構完全分開B ) 防震縫應將其兩側房屋的上部結構連同基礎完全分開C) 只有在設地下室的情況下,防震縫才可以將其兩側房屋的上部結構分開D ) 只有在不設地下室的情況下,防震縫才可以將其兩側房屋的上部結構分開【 3.2.14 】有關結構規則性的判斷或計算模型的選擇,其中(B )不妥。( A)當超過梁高的錯層部分面積大于該樓層總面積的30% 時,屬于平面不規則( B )頂層及其他樓層局部收進的水平尺寸大于相鄰的 25% 時,屬于豎向不規則( C)平面不規則或豎向不規則的建筑結構,均應采用空間結構計算模型( D )抗側力結構的層間受剪承載力小于相鄰上一樓層的 80%時,屬于豎向
18、不規則【 3.3.1 】下列對結構體系描述不正確的是(C )(A) 宜設躲到抗震防線(B) 結構在兩個主軸方向的動力特性宜相近(C) 結構在兩個主軸方向動力特性相差宜大(D) 應避免應力集中【 3.5.1 】下面所列構件,除(D )外均為非結構構件(A)女兒墻、雨篷(B)貼面、裝飾柱、頂棚(C)圍護墻、隔墻(D)砌體結構中的承重墻、構造柱【 3.5.2 】下列(C )不屬于建筑非結構構件(A)女兒墻、雨篷的美好附屬結構構件(B )貼面、吊頂等裝飾構件(C)建筑附屬機電設備支架(D )圍護墻和隔墻【 3.5.3 】 某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為7 度,下列(B )非結構構件可不需要進行抗震驗算(A)玻璃
19、幕墻及幕墻的連接(B )懸掛重物的支座及其連接( C) 電梯提升設備的錨固件( D) 建筑附屬設備自重超過1.8kN 或其體系自振周期大于0.1s 的設備支架、基座及其錨固【 3.7.1 】抗震設防地區鋼結構鋼材應選用(B )( A) 伸長率不大于20% 的軟鋼(B )伸長率大于20%的軟鋼(C)伸長率等于20%的軟鋼(D )硬鋼【3.7.2 】按一、二級抗震等級設計時,框架結構中縱向受力鋼筋的屈服強度實測值與強度標準值的比值,不應大于(B )(A)1.25( B) 1.30( C) 1.50(D)1.80【 3.7.3 】抗震設計時,鋼筋混凝土構造柱、芯柱、圈梁等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A
20、)( A) C20(B)C25(C)30(D)C40【 3.7.4 】抗震設計時,框支柱及抗震等級為一級的框架梁、柱、節點核芯區,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 )( A) C20(B)C25(C)30(D)C40【 3.7.5 】按一、二級抗震等級設計時,框架結構中縱向受力鋼筋的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不應小于(A )(A)1.25( B) 1.50( C) 1.80(D)2.00【 3.7.6 】對于有抗震設防要求的磚砌體結構房屋,磚砌體的砂漿強度等級不應低于(B )( A) M2.5( B) M5( C) M7.5(D)M107. 有抗震設防要求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中,如鋼筋的
21、鋼號不能符合設計要求時,則 ( D )( A)允許用強度等級低得鋼筋代替( B )不允許用強度等級高得鋼筋代替(C)用強度等級高地但鋼號不超過出級鋼的鋼筋代替時,鋼筋的直徑和根數可不變(D)用強度等級高地但鋼號不超過出級鋼的鋼筋代替時,應進行換算【 4.2.1 】下列(A )建筑可不考慮天然地基及基礎的抗震承載力。(A)砌體房屋(B )地基主要受力層范圍內存在軟弱粘性土的單層廠房(C)9度時高度不超過100m的煙囪( D )7 度時高度為150m 的煙囪2 下列建筑中(B )不能確認為可不進行天然地基及基礎的抗震承載力驗算的建筑物。(A)砌體房屋(B )地基主要受力層范圍內不存在軟弱粘性土的單
22、層廠房(C)8層以下高度在25m 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D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規定可不進行上部結構抗震驗算的建筑【 4.2.3 】天然地基基礎抗震驗算時,地基土抗震承載力應按(B )確定。(A)仍采用地基土靜承載力設計值(B )為地基土靜承載力設計值乘以地基土抗震承載力調整系數(C)采用地基土靜承載力設計值,但不考慮基礎寬度修正(D )采用地基土靜承載力設計值,但不考慮基礎埋置深度修正【 4.2.4 】驗算天然地基在地震作用下的豎向承載力時,下述標書中(A,C )是正確的。( A)基礎底面與地基土之間零應力區部超過15%( B )基礎底面與地基土之間零應力區部超過25%(C) PWfaE,且
23、 Pmax=1.2 f aE(D) PWfaE,或 Pmax=1.3 f aE【 4.2.5 】驗算天然地基在地震作用下的豎向承載力時,按地震作用效應標準組合考慮,下述表述中(D )是不正確的。( A)基礎底面平均壓力不應大于調整后的地基抗震承載力( B ) 基礎底面邊緣最大壓力不應大于調整后的地基抗震承載力的1.2 倍( C)高寬比大于4 的高層建筑,在地震作用下基礎底面不宜出現拉應力( D )高寬比不大于4 的高層建筑及其他建筑,基礎底面與地基土之間零應力區面積不應超過基礎底面積的25%【 4.3.1 】 下述對液化土的判別的表述中,( A,B,C )是正確的。( A)液化判別的對象是飽和
24、砂土和飽和粉土( B )一般情況下6 度烈度區可不進行液化判別( C)6度烈度區的對液化敏感的乙類建筑可按7度的要求進行液化判別( D )8度烈度區的對液化敏感的乙類建筑可按9度的要求進行液化判別( 4.3.2 】 下述對抗震設防區建筑場地液化的敘述中,( D )是錯誤的(A)建筑場地存在液化土層對房屋抗震不利(B )6度抗震設防地區的建筑場地一般情況下可不進行場地的液化判別(C)飽和砂土與飽和粉土的地基在地震中可能出現液化D ) 粘性土地基在地震中可能出現液化4.3.3 】在 8 度地震區,( C )需要進行液化判別。(A)砂土( B)飽和粉質黏土(C)飽和粉土(D)軟弱粘性土4.3.4 】
25、存在飽和砂土或粉土的地基,其設防烈度除(A )外,應進行液化判別。A) 6(B)7(C)8(D)94.3.5 】進行液化初判時,下述說法正確的是(A )A) 晚更新世的土層在8 度時可判為不液化土B )粉土黏粒含量為12% 時可判為不液化土C)地下說為以下土層進行液化初判時,不受地下水埋深的影響D )當地下水埋深為0 時,飽和砂土為液化土4.3.6 】對飽和砂土或粉土(不含黃土)進行初判時,下述說法不正確的是(A ) 。A) 地質年代為第四紀晚更新世Q3, 設防烈度為9 度,判為不液化B )8 度烈度區中粉土的黏粒含量為12% 時,應判為液化C)7 度烈度區中粉土的黏粒含量為12% 時,應判為
26、不液化D )8 度烈度時粉土場地的上覆非液化土層厚度為6.0m , 地下水位埋深為2.0m , 基礎埋深為 1.5m ,該場地應考慮液化影響5.1.1 】 地震作用大小的確定取決于地震影響系數曲線,地震影響系數曲線與( B ) 無關。A) 建筑結構的阻尼比B ) 結構自重C)特征周期值D )水平地震影響系數最大值2 我國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所給出的地震影響系數曲線中,結構自振周期的范圍是( C ) 。( A) 03s( B) 05s( C) 06s( D) 04s【 5.1.3 】在計算8、 9 度罕見地震時,建設場地的特征周期應(C ) 。(A)增加 0.1s(B)減少 0.1s(C)增力口
27、0.05s(D)減少 0.05s【5.1.4】北京市市區擬建一幢房屋,場地為n類。其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設計特征周期 Tg( 5) ,應為(C )( A) 0.20g 、 0.25s( B) 0.15g 、 0.25s( C) 0.20g 、 0.35s( D) 0.15g 、 0.35s【5.1.5】某多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場地類別為I 1類,抗震設防烈度為 8度,設計 地震分組為第二組。計算罕遇作用時的特征周期Tg (s)應取(B )。( A) 0.30( B) 0.35(C)0.40(D)0.45【 5.1.6 】 一幢 20 層的高層建筑,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該建筑地抗震設防烈度
28、為8 度 ( 0.3g ) ,場地類別為H類,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該結構的自振周期T1=1.2s ,阻尼比E =0.05 ,地震影響系數a與(A )最接近。( A) 0.0791( B) 0.070( C) 0.060( D) 0.0505.1.7 1某框架剪力墻結構房屋,丙類建筑,場地為I 1類,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15g。基本自振周期為1.3s。多遇地震作用時,其水平地震影響系數a與(A )最接近。( A) 0.028( B) 0.027( C) 0.026( D) 0.15【5.1.8】一幢5層的商店建筑,其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0.2g ),場
29、地為出類,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該建筑采用鋼結構,結構自振周期為T1=0.4s ,阻尼比E =0.035 ,該鋼結構的地震影響系數a是(A )。( A) 0.18( B) 0.16( C) 0.20( D) 0.025【 5.1.9 】 某 20 層的高層建筑,采用鋼框架-混凝土結構。該建筑地抗震設防烈度為8 度 ( 0.3g ) ,場地類別為n類,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結構的第一平動自振周期T1=1.2s ,地震影響系數a與(B )最接近。( A) 0.0791( B) 0.0826( C) 0.0854( D) 0.0778例【 5.3.1 】高度不超過40m 。以剪切變形為主且質量和剛度
30、沿高度分布比較均勻的高層建筑結構地震作用計算時為了簡化計算可采用(C )方法。A) 時程分析法B ) 振型分解反應譜法C) 底部剪力法D ) 先用振型分解反應譜法計算,再以時程分析法作補充計算5.3.1 】 計算地震作用時,重力荷載代表值應取(C )(A) 結構和構配件自重標準值(B)各可變荷載組合值(C) (A)+ ( B)D ) (A) 或(B)【5.3.2】某多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場場地為I1 類,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二組時,特征周期為0.30s ,計算8度罕遇地震作用時的特征周期Tg (s)應取(B )A) 0.30B) 0.35( C) 0.40D ) 0.45【 5.3.3 】當
31、采用底部剪力法計算多遇地震水平地震作用時,特征周期Tg=0.30s ,頂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A Fn= SnFEk,當結構基本自振周期 T1=1.30s時,頂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系數Sn應與(A )最為接近。( A) 0.17( B) 0.11( C) 0.08( D) 0.0【 5.3.4 】某框架結構的基本自振周期T1=1.0s ,結構總重力荷載代表值GE=40000kN ,設計地震基本加速度 0.30g ,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二組,I 1類場地,8度設防。按底部剪力法計算的多遇地震作用下結構總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FEk ( kN )與(C )最接近。( A) 2165( B) 3250( C
32、) 2761( D) 1891【 5.3.5 】單層鋼筋混凝土框架如圖所示,集中于屋蓋處的重力荷載代表值G=1200kN ,梁的抗彎剛度ei=8,場地為n類,7度設防烈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10g ,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二組。經計算知基本自振周期T1=0.88s 。在多遇地震作用下,框架的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kN ) ,與(A )最接近。( A) 46.80( B) 48.50( C) 49.60( D) 59.40計算【 5.3.6 】如圖所示,某二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集中于樓蓋和屋蓋處的重力荷載代表值G1=G2=1200kN,梁的剛度 EI=8,場地為n類,7度設防烈度,設計地震分組為
33、第二組,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10g 。該結構基本自振周期T1=1.028s 。多遇地震作用下,第一層、第二層樓層地震剪力標準值(kN ) ,與(B )最接近。( A) 69.36 ; 46.39( B) 69.36 ; 48.37( C) 69.36 ; 40.39( D) 69.36 ; 41.99【 5.4.2 】 一幢 20 層的鋼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結構如圖所示。20 其抗震設防烈度為8 度 ( 0.3g ) ,結構自振周期T1=1.8s 。 該結構的總重力荷載代表值Gj =392000kN 。 其水平地震作用采j=1用振型分解反映普法進行計算。算得底部總剪力20標準值 VEk0=
34、11760kN 。由此,可算得底部剪力系數=VEk0 /Gj。此入值為(A )j=1( A) 0.03(B)0.04( C) 0.02( D) 0.05【 5.4.5 】 某 10 層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該結構頂部增加突出小屋(第11 層水箱間)為丙類建筑,抗震設防烈度為8 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20g 。已知:10 層(層頂質點)的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F10=682.3kN ,第 11 層(層頂質點)的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F11=85.3kN ,第10層的頂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為AF10=910.7kN 。試問,采用底部剪力法計算時,頂部突出小屋(第 11 層水箱間)以及第10 層
35、的樓層水平地震剪力標準值VFEk11( kN )和VFEk10( kN ) ,分別與(B )最為接近。( A) VFEk11 =85 , VFEk10=1680( B) V FEk11 =256 , VFEk10=1680( C) VFEk11=996 , VFEk10=1680(D) V FEk11=256 , VFEk10=1850【 5.4.6 】某十層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房屋,質量和剛度沿豎向分布均勻。房屋高度為40m ,設一層地下室,采用箱形基礎。該工程為丙類建筑,抗震設防烈度為 9度,出類建 筑場地,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按剛性地基假定確定的結構基本自振周期為0.8s。各層重
36、力荷載代表值相同。按剛性地基假定計算的水平地震剪力,若呈倒三角分布,如圖所示,當計入地基與結構動力相互作用的影響時,試問、 折減后的底部總水平地震剪力,應為 ( C ) 。(提示:各層水平地震剪力折減后滿足重比要求)。( A) 2.95F( B) 3.95F(C)4.95F(D)5.95F【 5.5.1 】下列關于扭轉耦聯效應的敘述中,( B )是錯誤的。(A)對質量和剛度分布明顯不對稱的結構,應計入雙向水平地震作用下地扭轉影響(B )對質量和剛度分布明顯對稱的結構,可以不考慮扭轉耦聯效應(C)對于任何結構的抗震設計,都要考慮扭轉耦聯效應的措施(D )采用底部剪力法計算地震作用的結構,可以不進
37、行扭轉耦聯計算,但是對其平行于地震作用的邊根的地震效應,應乘以增大系數【5.5.2】對位于7度抗震設防區、n類建筑場地、110m高,房屋平面及其結構布置均勻、對稱、 規則, 且房屋質量和其結構的側向剛度沿高度分布較均勻的丙類鋼筋混凝土框架- 剪力墻辦公樓。在進行水平地震作用計算時,( D )計算方法適合。(A)可采用底部剪力法(B )可采用不考慮扭轉影響的振型分解反應譜法(C)應采用考慮扭轉耦聯振動影響的振型分解反應譜法(D )應采用考慮扭轉耦聯振動影響的振型分解反應譜法,并用彈性時程分析法進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補充計算。例【 5.6.1 】下列高層建筑中,地震作用計算時(A )宜采用時程分析法
38、進行補充計算。(I).建筑設防類別為甲類的高層建筑結構(n).設防烈度為8度,出類場地上高度大于60m的高層建筑結構(出).設防烈度為7度,高度不大于80m的丙類高層建筑結構(IV).剛度與質量沿豎向分布特別不均勻的高層建筑(A) ( I )、 (IV)(B) ( n)、(出)(C)( I)、( n)(D)(出)、(iv)【 5.6.1 】 7 度設防地區采用時程分析法的房屋高度范圍(A )(A) 100m(B) 80m(C) 120m( D) 60m2, 下列對于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筑結構動力時程分析的集中觀點,其中(B )相對準確。( A)樓層豎向構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大于該樓層平均值1.2 倍的
39、高度的高層建筑可不進行彈性動力時程分析補充計算( B ) 選用的加速度時程曲線,其平均地震影響系數曲線與振型分解反應譜法所用的地震影響系數曲線相比,在各個周期點上相差不大于20%( C)彈性時程分析時,每條時程曲線計算所得的結構底部剪力不應小于振型分解反應譜法求得的底部剪力的80%D 、結構地震作用效應,可取多條時程曲線計算結果及振型分解反應譜法計算結果中的最大值。【 5.6.3 】在下列高層建筑中進行地震作用計算時,( C,D )宜采用時程分析法進行補充計算。(A)高柔的高層建筑結構(B )沿豎向剛度略有變化的52m 高地乙類高層建筑結構( C)設防烈度為7 度,高度大于100m 的丙類高層
40、建筑結構(D )甲類高層建筑結構(E)【 5.6.4 】 在下列建筑中進行地震作用計算時,宜采用時程分析法進行補充計算的是( D ) 特別不規則的建筑 甲類建筑 7度設防烈度,高度120m的高層建筑 8度設防烈度,n類場地,高度 85m的高層建筑(A)(B)(C)(D)【 6.1.1 】 13 層辦公室,框架剪力墻結構,總高為34m ,當設防烈度為8 度時,其剪力墻承受地震傾覆力矩占總值的45% ,該結構的抗震等級應為下列何項?(B )( A) 框架一級,剪力墻一級( B ) 框架二級,剪力墻一級( C) 框架二級,剪力墻三級( D ) 框架三級,剪力墻二級【 6.1.2 】有一座10層辦公室
41、,如圖所示,無庫房,結構總高為34.7m,現澆混凝土框架結構,建于8度地震區,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n類場地,框架的抗震等級為一級,二層箱形地下室,可作為上部結構的嵌固端。該建筑物地下室抗震設計時,試問下列何項選擇是完全正確的?( A )地下一層雖有很多剪力墻,抗震等級仍按一級地下二層抗震等級可根據具體情況采用三級或四級地下二層抗震等級不能低于二級(A)(B)(C)(D)【6.3】某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多層商場,建于H類場地,7度抗震設防區,建筑物總高度 28m ,營業面積為12000m2 ,試問,下列對該建筑物抗震等級的判定,其中何項正確?( A )(A) 一級(B)二級(C)三級(D)四
42、級【 6.1.4 】某縣級市抗震設防烈度為7 度,由于醫療設施條件不足,擬建設二級醫院項目,其門診部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高度為24m ,建筑場地類別為H類,設計使用年限為 50 年。試問,該建筑應按以下何項抗震等級采取抗震措施?(C )(A) 一級(B)二級(C)三級(D)四級【 6.5】某 11 層辦公室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豎向剛度比較均勻,如圖所示,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15g ,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二組,丙類建筑,I類場地。 試問, 確定該結構需采取何種抗震構造措施所用的抗震措施,應為下列何項?( B )(A) 一級(B)二級(C)三級(D)四級【6
43、.1.6】某大型影劇院,房屋高度為25m ,建筑場地為H類,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使用年限為50 年。試問,該影劇院該建筑應按以下何項抗震等級采取抗震措施?(A )(A) 一級(B)二級(C)三級(D)四級【 6.1.7 】 某 12 層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民用辦公室,如圖所示,質量和剛度沿豎向分布均勻,房屋高度為 48m ,丙類建筑,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n類建筑場地,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40 ,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為方便計算,假定結構總地震傾覆力矩為7.4 x105kN m ,剪力墻部分承受的地震傾覆力矩Mw=3.4 x105kN m。試問,該建筑的框架和剪力墻
44、的抗震等級,應為下列何項?(A )( A) 框架二級,剪力墻二級( B ) 框架二級,剪力墻三級( C) 框架三級,剪力墻二級( D ) 框架三級,剪力墻三級【 6.1.8 】某 12 層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住宅樓,各層結構平面布置如圖所示,質量和剛度沿豎向分布均布。房屋高度為34.0m ,首層層高為3.2m ,其他各層層高為2.8m 。該房屋為丙類建筑,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其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15g ,建于出類建筑場地,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該房屋剪力墻抗震設計時,試問,下列何項符合相關規范、規程的要求?( A) 符合與三級抗震等級相應的計算和構造措施要求( B ) 符合與二級
45、抗震等級相應的計算和構造措施要求( C) 符合與二級抗震等級相應的計算和三級抗震等級相應的構造措施要求( D ) 符合與三級抗震等級相應的計算和二級抗震等級相應的構造措施要求正答: (D)【 6.1.9 】某大城市郊區一高層建筑,地上28 層,地下2 層,地面以上高度為90m ,屋面有小搭架,平面外形為正六邊形(可忽略扭轉影響),如圖所示,該工程為丙類建筑,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0.15g ),出類建筑場地,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結構。假定本工程地下一層地板(地下二層頂板)作為上部結構的嵌固部位。試問,地下室結構一、二層采用的抗震等級應為下列何組所示?(D )( A)地下一層二級、地下二層三
46、級(B)地下一層一級、地下二層三級( C)地下一層一級、地下二層二級(D )地下一層一級、地下二層一級【 6.1.10 】某大城市郊區一高層建筑,地上28 層,地下2 層,地面以上高度為90m ,屋面有小搭架,平面外形為正六邊形(可忽略扭轉影響),如圖所示,該工程為丙類建筑,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0.15g ),出類建筑場地,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結構。假定該建筑物下不有面積3000m2 二層公用裙房,裙房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并與主體連為整體。試問,裙房框架的抗震構造措施等級宜為下列何項所示?(A )(A) 一級(B)二級(C)三級(D)四級【 6.1.11 】云南省大理市某中學擬建一6
47、 層教學樓,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平面及豎向均規則。各層層高為3.4m ,首層室內外地面高差為0.45m ,建筑場地類別為n類。下列關于對該教學樓抗震設計的要求,其中何項正確?(C )( A) 按 9 度計算地震作用,按一級框架采取抗震措施( B ) 按 9 度計算地震作用,按二級框架采取抗震措施感謝下載載精品(C)按8度計算地震作用,按一級框架采取抗震措施(D)按8度計算地震作用,按二級框架采取抗震措施例【621】某縣級市抗震設防烈度為 7度。擬建設二級醫院項目,其門診部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高度為 24m ,建筑場地類別為H類,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試問,該建筑應按( B )抗
48、震等級采用抗震措施。(A) 一級(B)二級(C)三級(D)四級6.2.2 一棟四層小型武建倉庫,平面尺寸為18m X24m。堆貨高度不超過 2m ,樓面活載10kN/m2 建筑場地的抗震設防區,現已確定采用現澆框架結構,下列各種柱網布置中(C )最合適。(A)橫向三柱框架,柱距 9m ,框架間距6m ,縱向布置連系梁(B)橫向三柱框架,柱距 6m ,框架間距4m ,縱向布置連系梁(C)雙向框架,兩向框架柱柱距均為6m(D)雙向框架,橫向框架柱距6m ,縱向框架柱距 4m例1623 當有下列情況中( B )時,框架單獨柱基宜設雙向基礎系梁。(A)二級框架(B) 一級框架(C)埋深較淺(D)埋深一
49、致例【629】地震區框架結構梁端縱向受拉鋼筋的最大配筋率為( C )(A) 1.5%(B) 2%(C) 2.5%(D) 3%C30 ,鋼筋采用 HRB335及例16.2.10】某框架結構抗震等級為一級,混凝土強度等級為HPB235。框架梁ho=340mm ,其局部配筋如圖所示,試判斷下列關于梁端縱向鋼筋的配置中()是正確的配置。(A) As=3 型5As2=3 型5(B) Asi=3 J25As2=3 型0(C) As尸A s2=3922( D)前三項均非正確配置例6213 某框架梁尺寸為 30mm X700mm ,抗震設防烈度為 8度,抗震等級為二級,環境類別為二類。梁端縱向受拉鋼筋為8要5
50、 ,其中心至受拉邊緣 as=65mm ,箍筋為C8間距100mm (不必驗算箍筋加密區長度),試問( B )判斷是正確的。(A) 為違反強制性條文(B) 違反一條強制性條文(C) 違反二條強制性條文(D) 違反三條強制性條文例【6214】某多層框架結構、抗震等級為一級,采用 C30混凝土、鋼筋采用 HRB335.框架梁ho=340mm ,其框架梁梁端配筋如圖所示。根據梁端截面地面和頂面縱向鋼筋截面面積的比值和截面的受壓區高度,判斷其縱向鋼筋的配置,(D )是正確的配置。(A) As=3 型5As2=2 J25(B) Asi=3 型5As2=3 J20(C) As尸 A s2=3 華2(D)前三
51、項均非正確配置例【6215】框架梁截面尺寸應符合下述各項中的哪一項條件?( A )(A) 截面寬度不宜小于 200mm(B) 截面高寬比不宜小于 4(C) 梁凈跨與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大于4(D) 梁截面尺寸的確定一般與梁剪力設計值的大小無關【621】關于高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抗震設計的要求中,下列哪一項是正確的(A )(A) 應設計成雙向梁柱抗測力體系(B )主體結構可采用鉸接(C)可采用單跨框架(D )不宜采用部分由砌體墻承重的混合形式【6.2.2 】框架梁、柱中心線宜重合在同一平面內,當梁、柱中心線有偏心時,下列何項偏心距要求符合建筑抗震設計規范的規定?( B )( A)9 度抗震設計時不應
52、大于柱截面在該方向寬度的2/( B )68 度抗震設計時不宜大于柱截面在該方面寬度的1/4( C) 非抗震設計時不應大于柱截面在該方面寬度的1/4( D )不宜大于柱截面垂直方向寬度的1/4【 6.2.3 】當采用梁寬大于柱寬的扁梁作為框架時,下列要求哪一項是不合理的?(A )(A)不宜用一二級框架結構(B )梁中線宜與柱中線重合(C)扁梁應雙向布置(D )梁寬不應大于柱寬的二倍【 6.2.4 】抗震設計時,框架扁梁截面尺寸的要求,下列中哪一項是不正確的?(D )( A)梁截面寬度不應大于柱截面寬度的 2倍( B )梁截面寬度不應大于柱截面寬度與梁截面高度之和( C) 梁截面寬度不應小于縱筋直
53、徑的16 倍( D )梁截面寬度不應小于凈跨的1/15【 6.2.10 】當抗震等級為一級時,框架結構中柱的最小總配筋率為(C )( A) 0.8%( B) 0.9%( C) 1%( D) 1.5%【 6.2.11 】下列柱縱筋布置不正確的是(C )(A)對稱布置( B )總配筋率不大于5%(C)縱筋在鑄鍛箍筋加密區綁扎(D )每側縱向配筋率不宜大于1.2%(E)【 6.2.12 抗震等級為一級的框架結構的底層,柱下端截面組合的彎矩設計值,應乘以( A )(A)增大系數1.7(B)增大系數1.2(C)減小系數0.9(D)減小系數0.8【 6.2.13 】下列對柱軸壓比描述正確的是(B )( A)柱的組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早安正能量測試題及答案
- 掌握金融科技對證券行業的影響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銀行從業資格證考試信息反饋機制試題及答案
- 重點提煉:微生物檢驗技師試題及答案
- 2024是項目管理考試的關鍵年份試題及答案
- 地磚打磨施工方案怎么寫
- 2024年項目管理考試講義試題及答案
- 遠程項目管理的策略探討試題及答案
- 寧夏擠塑板地面施工方案
- 液壓馬達的排量控制考核試卷
- 招標代理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標)
- 市政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 2024年(學習強國)思想政治理論知識考試題庫與答案
- 《三氣周瑜》兒童故事繪本ppt課件(圖文演講)
- 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工程驗收記
- 鉆孔灌注樁工程結算關于充盈系數的爭議處理及分析(蘇亞金愛國)
- 本科畢業設計論文霓虹燈PLC控制與監控組態設計
- 揚塵防治教育培訓記錄(共11頁)
- 2020年TDLTE無線網絡主設備功能測試規范基本功能分冊
- JJG 629-2014 多晶X射線衍射儀(原版-高清)
- 畢業設計(論文)印染廢水處理工藝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