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論南五洲崩岸整治納入上荊江河控的必要性1、概況1.1 南五洲基本情況南五洲位于上荊江末端荊江分洪區(qū)公安河段郝穴河灣右側,垸內面積 53 平 方公里,耕地面積 3.4 萬畝,保護人口 3.26 萬人,是公安縣糧棉生產(chǎn)主要產(chǎn)區(qū) 之一,年均生產(chǎn)糧食 904 萬公斤、棉花 194 萬公斤、油料 441萬公斤,平均每年 向國家上繳利稅 138 萬元。南五洲堤防全長 46 公里,其中臨左汊 25 公里堤段直 接抵擋長江洪水,是荊江分洪區(qū)荊南長江干堤楊家廠至黃水套(樁號 645+000-620+000)的防洪屏障。南五洲堤頂高程為吳淞高程 42.5-43.0m ,其中 有20公里為無灘堤段,有灘堤段外灘寬僅
2、2-20m,外灘高程為吳淞高程38.0-39.0m 。1.2 所屬河道基本情況121 地質地貌及河床邊界條件該段河道位于近代沉降區(qū)江漢沖積平原, 河床由沖積層組成, 河底上層為粘 土與砂壤土組成,中層為中、細沙層,最下層為卵石層。郝穴河彎左岸的粘性土 層厚度比南五洲大,一般超過10m且土質組成比較南五洲好。宜昌一武漢河段 洲灘地質勘探成果顯示: 南五洲荊 178 孔及天興洲 16 孔自 1975 年河床平均高程 以下均為細沙層(附圖 2.2 、2.3 )該段河岸以粉質壤土為主(附圖 2.4 ),局部有砂壤土,粉細砂、粉質粘土, 這類土體由于形成時間不長, 結構多松散, 抗沖刷能力差, 由于近期
3、河勢的演變, 部分堤段或迎流頂沖, 或受對岸磯頭群挑流及邊灘之影響, 深泓逼近, 江水環(huán)流 側向侵蝕,造成堤腳嚴重沖刷,雖有部分堤段進行了護岸,但因處理不徹底,目 前仍存在坡腳淘蝕,坡面下沉,崩岸等現(xiàn)象,其中以覃家淵、草房關、胡汾溝、 黃水套最為險要。本段河道流經(jīng)江陵凹陷與華容隆起的過渡帶, 河道及其左側屬江陵凹陷, 特征不 均勻沉降, 右側遠岸屬華容隆起, 受黃山背斜影響, 郝穴新廠河段進入華容隆 起區(qū)內。1 22 水文泥沙特征分析河段內的水沙主要來源于上游干支流, 支流沮漳河水沙量很小, 平均年 徑流量16.3億m,輸沙量0.021億噸,僅占長江干流的0.4%左右,河道相關站 點水沙特征見
4、表 2.1-2.2 ,由表可以看出。表2.1荊江河段徑流量和輸沙量變化表測站時段平均年徑流量平均年輸沙量<值-(億m)占枝城站百分數(shù)%數(shù)值(億t)占枝城站百分數(shù)%枝城1955-196645381005.561001967-197243021005.031001973-198044411005.131001981-199644301004.88100沙市1955-1966389485.84.580.91967-1972372686.64.6492.21973-1980388587.54.6891.21981-1996401690.74.286.1藕池口1955-1966651.614.36
5、1.18421.31967-1972390.39.070.7715.31973-1980246.95.560.4438.641981-1996186.04.20.3226.6監(jiān)利1951-1959302666.32.8854.61967-1972335878.13.5570.61973-1980360481.23.9476.81981-1996384286.73.9881.6表2.2水文泥沙特征值表測站項目多年 平均值歷年最大歷年最小統(tǒng)計年份數(shù)值日期數(shù)值日期嗆灣水位(m)37.0345.41998.8.17 311.541993.2.141954-1995,1998沙市水位(m)36.3445
6、.221998.8.17 30371993.2.161951-1995,1998流量(m3/s) 12400552001989.7.1229001960.2.101955-1996輸沙量(億t)4.446.5619682.0519941956-1996郝穴水位(m)33.8442.001998.8.17 :>8.391993.2.161952-1995,1998新廠水位(m)32.841.141998.8.17 :>7.321993.2.161955-1995,1998(1)水沙量沿程遞減,由于三口分流的原因,上荊江水沙量沿程減少,沙 市站多年(1955-1996年)平均年徑流量3
7、920億m,年輸沙量4.44億噸,監(jiān)利站多年平均年徑流量3570億卅,年輸沙量3.77億噸。(2)藕池口分流分沙沿時程遞減,受各種自然和人為因素影響,藕池口分 流分沙歷年呈遞減趨勢,分流量占干流枝城站的百分數(shù)(分流比)由 1955-1966 年平均的 14.36%減至 1981-1996 年的 4.2%,年平均分流量減少了 465.6 億 m3; 分沙比由 1955年1966年的 21.3%減至 19811996年的 6.6%,年平均輸沙量 減少了 0.862 億噸。( 3)資料分析表明:由于郝穴以下河段汛期受洞庭湖出流頂托影響,郝穴以上 河段各站水位年變幅沿程遞減, 郝穴以下河段則沿程遞增。
8、 且愈接近洞庭湖口所 受頂托愈強,水位變幅也愈大。13南五洲右汊荊南長江干堤工程地質情況根據(jù) 1998年 12 月長江勘測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 湖北省荊南長江干堤加固工程 可行性研究報告,南五洲右汊荊南長江干堤工程地質條件多屬 III 類堤段。該 類堤段堤基上部有較薄的第四系全新統(tǒng)粘性土蓋層(厚度一般小于4.0m);下部為粉細砂, 是引起滲漏和滲透變形的通道。 當粘性土蓋層遭到破壞時極易產(chǎn)生管 涌。(詳見表 1.3) 1.4 河道右岸險段歷史崩岸情況1.4.1 荊南長江干堤黃水套無量庵崩岸情況1.4.2 南五洲險段崩岸情況南五洲岸坡土質以粉質壤土為主,局部有砂壤土、粉細砂、粉質粘土,抗沖 刷能力差,
9、 受對岸磯頭群挑流及邊灘的影響, 深泓逼近, 主泓逐年南移, 自 1993 年后更是貼岸而行,自上世紀 60年代以來,南五洲臨江堤防曾先后發(fā)生崩岸險 情 43 次,共拋石 36萬方,完成土方 200萬方,搶護耗資達 7000萬元。崩岸被 迫退堤 20次,退堤長度 25.2 公里,江水侵蝕灘岸和垸內良田寬度達 700余米。 特別是 2003 年至 2005 年連續(xù) 3 年在紅勝、農(nóng)豐險段出現(xiàn)嚴重的崩岸, 兩處險段 上、下長達 7 公里的堤岸崩塌十分頻繁。其中,以 2005年紅勝險段上、下(荊 右民堤28+500-30+000)長1500m堤岸崩塌最為嚴重,最大崩寬 120米,坎高9 米,距堤腳僅
10、5m防洪形勢十分嚴峻。1.51998 年南五洲右汊荊南長江干堤出險情況1998 年,南五洲右汊荊南長江干堤分別出現(xiàn)散浸 18 處,清水洞 8 處,管涌 7處,其中李家花園的管涌距堤腳 505m最大洞徑達0.8m,為荊江分洪區(qū)有史以來少有的重大險情(詳見表2.1 )表2.1 :荊南干堤1998年汛期險情統(tǒng)計表縣 別地點樁號出險 水位險情概述公 安幸福安全 臺606+020-606+07039.12在內堤腳34.5m處有滲水,無明顯 水流公 安新開鋪閘606+450-606+50040.25在內堤腳36.2m處有明水溢出公 安裕公垸609+500-611+10040.80在內堤腳36.5-37.2
11、m處有明水, 無水流公 安裕公垸609+600-612+50040.90在內堤腳上1m咼程,37.0m處,有 明顯滲水,流量不大公 安裕公垸613+800-615+80040.90在內堤腳上1m咼程,38.0m處,有 明顯滲水,流量不大公 安鄭家河頭615+300-616+00039.50在內堤腳37.0m處有明水,無明顯 水流大公 安沙廠堤工 組618+450-618+55040.20在內堤腳37.0m處有明水,無明顯 水流大公 安黃家臺618+600-618+90039.50在內堤腳37.0m處有明水,無明顯 水流大公 安黃家臺619+500-618+80040.25在內堤腳37.0m處有
12、明水,流量不 大公 安鄧家灣622+320-618+35040.28在堤身咼程38.0m處有明水流出公 安窄簍灣623+200-623+22040.20在內堤腳36.7m處沿堤腳有明水流 出,流量不大公 安魯家鋪630+200-630+25039.70在內堤腳36.7m處有明顯水流,流 量未測公 安沙港村632+230-632+53040.22在內堤腳上1m咼程39.0m處有明 水流出,流量不大公 安縣三磚644+700-644+73042.45在堤腳及平臺咼程38.5m處普遍散 浸,有水滲出公 安楊廠磚瓦 廠645+600-645+65042.07嚴重散浸,在內平臺距堤腳5m高 程39.6m
13、處有嚴重散浸見浸水公 安啤酒廠以 下645+800-645+82042.50在內堤腳上38.3m處有明水,流量 不大公 安朱家灣648+20042.50嚴重散浸,在內平臺腳38m處有大 量積水平臺,往上0.5m處飽和面 積4平方米公 安凱樂650+300-650+33041.50嚴重散浸,在內堤腳36.5m地坪上 有滲水公 安新開鋪609+75040.80在內堤腳導滲溝內36.2m處,直徑2.5cm,Q0.5Kg/min公聯(lián)盟611+70040.80在內堤腳上0.6m,高程37.1m處流安清水,不含雜物公 安吳里庵617+65039.90離內堤腳34m耦坑里出現(xiàn)清水洞, 直徑1cm流清水,并鼓
14、泡冒氣公 安沙廠堤工 組618+40040.20距堤腳5m處有6個洞,洞徑2.5mm,范圍在5平方米內,Q2Kg/min公 安黃家臺618+70041.37距內堤腳1m處排水溝內出現(xiàn)了 3 個清水洞,直徑平均為5mmQ1Kg/min公 安黃家臺618+80040.50在內堤腳37.00m處直徑1.5cm,有 清水流出公 安黃家臺619+50040.25在內堤腳37.00m處直徑0.5cm,Q2Kg/min公 安黃家臺619+90040.49距內平臺31m處有3個洞,其中最大直徑2公分,Q2Kg/min公 安上吳良庵617+17540.60距堤腳300m高程36.0m的棉花田里有兩個管涌洞,兩洞
15、相距0.2m,洞徑為 2.5cm, Q3.75Kg/min,冒水, 帶黑泥沙公 安吳良庵618+05040.99在離堤腳100m高程36.2m的水田 出現(xiàn)管涌,洞徑2公分,未形成沙 丘公 安李家花園631+00041.70堤腳40m處有滲水,無明顯水流公 安李家花園631+015-631+02541.80距堤腳505m渠道底部高程31.7m 處發(fā)生2處管涌,洞口分樁號 531+015-531+025,兩洞間距 10 米, 洞徑分別為8公寸、3公寸公 安李家花園631+80041.70距堤腳700-717.5m渠道底部內側(分洪區(qū))高程31.7m處,范圍分 布在175m內(縱向)洞徑4公分2 個
16、,3公分1個,渠道面寬30米, 底寬8米,水深1.3米,3個洞距 堤腳 1 # 700m2# 715米,3# 717.5 米公 安青龍嘴公 安楊廠磚瓦 廠644+45042.40距堤腳180m的磚場地,咼程 38.5m ,發(fā)現(xiàn)了 3處管涌洞,最大 洞徑1公分,最小5毫米,有少量 砂2 河床演變2.1 歷史演變概況據(jù)歷史資料記載, 1830 年以后,隨著公安河段斗湖堤河彎南岸的不斷崩坍, 河面不斷展寬,逐漸形成突起洲。郝穴河彎中的采石洲、白沙洲、新淤洲、新泥 洲、白腳洲等五個江心洲將河道分為左右兩汊,左汊為主河槽,右汊為黃水套。 1852 年起,郝穴龍二淵一帶開始護岸, 1913 年祁家淵沖和觀
17、開始護岸,采 石洲等 5 個江心洲由于歷年不斷淤高,逐漸聯(lián)成一個整體,成為現(xiàn)在的南五洲。 (附圖 2.1 )2.2 近期河床演變分析河段上起楊家廠,下至鄭家河頭,長約 30.8km,基本位于公安河段郝 穴河彎內, 楊家廠郝穴為縮窄河段, 郝穴新廠河寬逐漸擴大展開, 新廠鄭 家河頭基本順直放寬并呈藕池口分流的喇叭形平面形態(tài)。2.2.1 深泓線的變化河床演變取決于水流與河床的相互作用, 其中水流起主導作用, 而水流的作 用主要是通過主流線的變化來體現(xiàn)的, 由于實測資料的缺乏, 分析中利用深泓來 代替主泓線,其變化主要有兩種。(1)河彎段郝穴河彎(荊 67-荊 74)為微彎型,主流線較穩(wěn)定,年際變化
18、很小(見附圖3.1 ),受彎道水流特性的制約,主流緊貼凹岸,近岸河床普遍遭受沖刷,深槽貼 岸,劉家臺戚家臺岸線一直較為穩(wěn)定。(2)過渡段郝穴新廠段(荊 75-荊 82),根據(jù)多年( 1959年 9 月-2004 年 7月)實測 資料,自 1959 年以來,主流線擺動較為頻繁。由于郝穴以下江面突然增寬,水 流擴散,加上近岸邊灘及江心潛洲的影響, 深泓線左右擺動及上提下挫時有發(fā)生, 1975年以前,除 1970 年主泓由 1965 年的張家榨向左側擺動幅度較大外,主泓 均在張家榨胡汾溝一帶,但 1970 年開始,主流下挫至草房關, 1975 年受周公 堤心灘發(fā)育下移的影響, 主流又上提至張家榨,
19、上提 4.3km, 1981年又下移 1.8km 至草房關。從 1987 年開始,受張家榨周公堤心灘發(fā)育的影響,水流被分為南 北兩槽, 其中南槽主流自覃家淵開始貼岸而行, 至胡汾溝后南北槽主流匯合, 直 至黃水套后方逐漸擺動至袁家碼頭。 1993 年后,主流過郝穴后逐漸向右擺動, 自張家榨開始貼右岸而行,過草房關后逐漸向左擺動至茅林口, 2002 年開始, 主流向右側大幅擺動并上提至覃家淵, 2004 年主流再次右移并上提至戚家臺下 游附近(附圖 2.2 )。綜上所述,自 1993 年后,黃水套鄭家河頭主流基本穩(wěn)定,但在戚家臺 張家榨之間呈逐年右移上提之勢。2.2.2 洲灘變化(1)九華寺邊灘
20、九華寺邊灘自 1959 年以來,年際變化小,基本上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附圖 3.2 、 3.3 ),在高水位時期,將有利于主流在較上的位置開始向右岸深槽過渡。(2)戚家臺邊灘戚家臺邊灘自 1975 年受水流切割作用成為心灘。 1981 年后其心灘逐漸萎縮, 30m等高線基本穩(wěn)定(附圖3.2、3.3 )。( 3)周公堤堤心灘周公堤心灘經(jīng)多年的演變, 自 1993 年后,已基本上與蛟子淵邊灘連為一體, 并漸趨穩(wěn)定。(附圖 3.4 )( 4 )蛟子淵邊灘蛟子淵邊灘的年內沖淤變化幅度較大(附圖 3.3)呈明顯的中高水位淤積, 枯水位沖刷之規(guī)律, 其中高水位下的淤漲主要向上游方向發(fā)育至周公堤, 這對主 流向右
21、側的擺動和上提產(chǎn)生一定的不利影響(附圖 3.4)。( 5 )新廠邊灘新廠邊灘與蛟子淵邊灘首尾相連, 其年內沖淤變化幅度不甚明顯, 目前基本 穩(wěn)定(附圖 3.4)。綜上所述, 河道右側的心灘基本萎縮, 河道左側的邊灘、 心灘則大多處于穩(wěn) 定或發(fā)展狀態(tài), 這對主流向右側擺動和上提提供了一定的基礎, 對覃家淵胡汾 溝一帶的岸線穩(wěn)定造成一定的威脅。2.2.3 河床的縱向沖淤變化從附圖3.5可看出,自1965年以來,其20m等高線深槽由覃家淵開始逐年 發(fā)育, 1975 年上端有所下移,而下端擴張至胡汾溝, 1987 年覃家淵,張家榨仍 有零星深槽,但主要在草房關一黃水套間發(fā)展,1993年覃家淵處的20m
22、等高線深槽有所發(fā)展,但草房關黃水套的深槽下端擴展至黃家臺, 1998 年其下端又 收縮至黃家臺上游附近,并與袁家碼頭20m等高線深槽相望,內側等高線則向右 發(fā)展貼近草房關,同時張家榨出現(xiàn)一小型20m等高線深槽,與草房關一黃家臺的 深槽首尾相連。2002年張家榨20m等高線深槽與草房關-黃家臺深槽連成一片 并與袁家碼古長堤的深槽貫通, 2004 年深槽上端上延至戚家臺,深槽的外沿 在張家榨草房關一帶向左側移動, 內側則在胡汾溝一帶向岸坡逼近, 貫穿后的 深槽過黃水套后方逐漸向茅林口貼近。 (附圖 3.5b )2.2.4 河床的橫斷面沖淤變化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科學院在其分析河段內共布設了 11 個
23、斷面,本報告只 重點分析對河段右岸有一定影響的 4斷面 10斷面。(1) 4#斷面位于擬建工程區(qū)戚家臺附近,起點距1600m處,1975年形成 小深槽,至 2004 年后已有所淤積。(附圖 3.6a )(2)5#斷面位于擬建工程區(qū)覃家淵處,該處深泓貼岸而下(附圖 2.4),1965年以后起點距1670m處深槽由18.5m左右大幅淤積至26.0m左右,自1987 年開始又沖刷至高程 20.0m, 1993 年沖淤變化幅度不大但進一步向右側岸邊移 動,經(jīng) 1998年大水的淤積后, 2002年又基本恢復到 1987年 5月的狀態(tài), 2004 年則進一步刷深并向右岸側向侵蝕,斷面形態(tài)呈W型,右側河床高
24、程略低于左側(附圖 3.6a)。(3)6#斷面位于擬建工程區(qū)張家榨附近,該處深泓緊逼右岸(附圖 2.4), 斷面形態(tài)由5#斷面的W型轉變?yōu)橐粏蝹壬畈郏?1965年7月一1998年9月間 基本上呈沖淤交替狀態(tài)(附圖 3.6b), 2002年 9月2004年 7月則呈單向沖刷 狀態(tài),其中 2004年 7月較 2002年9月最大沖刷深度達 12.0m。(4)7#斷面位于擬建工程區(qū)張家榨附近,斷面形態(tài)在 1981 年以后基本上 呈W型,1987后右側深槽高程低于左側深槽高程 (附圖3.6b )。在1993年以前, 該斷面深槽基本上是沖淤交替進行,但起點距逐年向右側岸邊靠進, 1998 年的 深槽較
25、1993年相比呈沖刷內靠型,至 2002年后基本無變化,但 2004年在起點 距1800m-2200m區(qū)間內較2002年比沖刷幅度較大。( 5) 8#斷面位于擬建工程區(qū)下端草房關處, 2004 年深泓線過草房關經(jīng)胡 汾溝后逐漸向左側偏移, 1987年以前深槽起點距及沖淤變化幅度不大, 1993年 出現(xiàn)一定幅度的沖刷后, 1998年基本穩(wěn)定, 2002年后其近岸沖刷變化幅度不大, 但起點距1100-1500m區(qū)間內,2002年,2004年相繼出現(xiàn)沖刷現(xiàn)象(附圖3.6c )。( 6) 9#斷面位于擬建工程區(qū)下端胡汾溝附近, 9#斷面深槽已由 8#面的 起點距1 400m處,右移到起點距600-11
26、00m處,右岸1400m處的沖刷基本上呈 沖淤交替狀態(tài), 1993年深槽左移后, 1998年再次右移, 2002年、2004年間呈左 移沖淤交替狀(附圖 3.6c)。(7)10斷面位于擬建工程區(qū)下端黃水套附近, 右岸近岸在 1981 年前沖淤 變化幅度不大, 1987年 1993 年連續(xù)呈沖刷內移狀態(tài), 1998年小幅淤積并外移, 自 2002 年開始右側近岸深槽大幅淤積并外移, 至 2004 年止,深槽向左側移至起 點距600m處,但右側近岸起點距1580m處再次出現(xiàn)沖刷并形成一小型深槽。從歷年測次的時間來看, 10斷面右岸近岸河岸的沖刷似主要表現(xiàn)在枯水期,而在中高水位期間大多以淤積為主,
27、這種現(xiàn)象主要是受新廠邊灘的影響所致, 即“低 水坐彎,大水取直”規(guī)律。 (附圖 3.6d )以上分析表明,擬建工程區(qū)內的5斷面、 6斷面、7斷面及擬建工程區(qū)5斷面右岸的近岸下端的 8斷面右岸的近岸河床近年來均呈沖刷狀態(tài),其中河床呈沖刷內靠型, 6斷面右岸近岸河床呈單向下切型, 2004 年槽底高程約 2.0m, 2004年 7月較 2002年 9月比較,最大沖刷深度達 12.0m, 7斷面右岸 近岸河床則呈沖淤交替內靠型,且其極近岸距的最深點自 1993年后向右側河岸移動幅度約 100m。 8斷面右岸近岸河床仍屬沖刷期, 4斷面右岸近岸河床、 9斷面右岸近岸河床目前暫時處于基本穩(wěn)定狀態(tài),10斷
28、面右岸近岸河床則呈現(xiàn)“低水坐彎,大水取直”規(guī)律,在枯水期仍呈沖刷狀態(tài)。綜上所述, 5、 6、 7斷面所在的覃家淵、張家榨、草房關受主流的沖 刷及側向侵蝕影響較大, 4斷面右岸的近岸河床雖基本穩(wěn)定,但隨著主流過戚 家臺后,對戚家臺覃家淵間的近岸河床仍會造成嚴重的威脅,8斷面所處的草房關胡汾溝一帶的近岸河床除尚處沖刷期不容忽視外, 蛟子淵邊灘及新廠邊 灘的淤長也將對其產(chǎn)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10斷面所處的黃水套, 受新廠邊灘影 響,在枯水期仍呈沖刷狀態(tài),對黃水套出口處五點險段影響較大2.3 河床演變趨勢分析三峽工程建成后, 由于來水來沙條件的改變, 本河段河床將發(fā)生較大幅度的 沖刷,根據(jù) 1 998
29、年1 2月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科學院 湖北省荊南長江干堤加固 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所依據(jù)的數(shù)學模型計算,三峽工程建成后 30 年,查家月 堤五馬口河段河床沖刷達最大,約 12.54億m,此后有所回淤,100年后累計 沖刷約10.50億nt其中2009年上荊江河床將沖刷3.71億m,與2002年9月 河道地形相比,上荊江河床平均沖深1.0-2.5m,河槽最大沖深2.4 3.5m,本分 析河段位于上荊江末端,沖刷將更為劇烈。隨著河床的沖刷下切,同流量下中, 枯水位降低,荊江三口分流分沙減少,江湖關系發(fā)生相應的調整變化。預計本分析河道演變將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特點: (1)床面將處于較長時間的粗化過程,水面比
30、降可能有所增大,對河床的 沖刷可能較為劇烈,深槽與邊灘均可能遭受沖刷,但主要以沖槽為主。(2)黃水套鄭家河頭的河段有可能發(fā)生局部的河勢調整,黃家臺鄭家 河頭的邊灘可能遭沖刷后退, 從而導致新廠邊灘有可能向上游淤長, 同時其深泓 也會發(fā)生相應的變化。(3)在枯水期, 受郝穴磯頭群挑流影響, 戚家臺邊灘會遭到進一步的沖刷, 主泓將可能被挑移而向中碼頭偏移, 頂沖點可能上提至戚家臺處, 同時覃家淵 湖汾溝的沖刷將進一步加劇。楊家廠鄭家河頭河段 2004年 7 月河勢圖見附圖 3.7 3、對南五洲崩岸的綜合評價3.1 棄守南五洲對上游公安河灣及郝穴河彎的影響棄守南五洲后,在中高水位下,河床斷面將增加,
31、上游水流的動能將加大, 對公安河灣的西湖廟一線的沖刷可能會略有增強, 對郝穴河灣的沖和觀靈官 廟一段也會帶來不利影響,主流對沖和觀的沖刷并不會因為南五洲的棄守而減 弱,受郝穴磯頭群挑流作用的影響, 荊南長江干堤重點險段李家花園將會受到挑 流的掃射, 不利于該處險段的安全度汛, 受彎道水流的作用, 處于束窄段的黃水 套無量庵的沖刷將有可能加強。在中低水位下,南五洲的棄守并不能緩解對荊江大堤沖和觀靈官廟、龍 二淵、郝穴等處險段的沖刷, 枯水期主流對黃水套仍呈沖刷狀態(tài), 黃水套無量 庵護岸工程的不穩(wěn)定因素也依然存在。3.2 棄守南五洲對荊江分洪區(qū)荊南長江干堤的影響棄守南五洲后,南五洲右汊的荊南長江干堤將直接面臨主流的沖刷,尤其是 北堤李家花園堤段迎流頂沖, 失去了草房關、 胡汾溝的掩護, 黃水套將直接受 到主流的沖刷,給該段堤段的安全度汛帶來不利影響。3.3 棄守南五洲對其上下河控工程相關節(jié)點的影響棄守南五洲后,上荊江河控工程中的沖積觀、茅林口將受到進一步的沖刷。3.4 、三峽水庫的運用對黃水套無量庵河段的影響根據(jù) 1998年 12 月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科學院 湖北省荊南長江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人造石英石樹脂合作協(xié)議書
- 房建勞務分包合同集
- 農(nóng)業(yè)種植合作合同協(xié)議
- 餐飲業(yè)連鎖店標準化管理運營方案
- 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園區(qū)運營承包合同書
- 公務員擔保合同
- 行政管理思想演變試題及答案
- 城市綠化工程項目合作協(xié)議書
- 城市交通管理與優(yōu)化技術服務協(xié)議
- 2025年行政管理自考知識綜合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填海工程土石方合同
- 【高考復習】文言文閱讀專題:特殊句式-(公開課課件)
- 【基于單片機的定時智能藥箱設計(論文)7700字】
- 采訪課件模板
- 2020年廣東深圳中考滿分作文《見證美好》8
- 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上冊閱讀理解專項訓練16篇(含答案)
- 移動醫(yī)療賦能慢病管理的模式與效果
- 《老年人輔助器具應用( 第2版)》高職全套教學課件
- 2024至2030年全球及中國比特幣和加密貨幣錢包細分市場深度研究報告
- 2023年海南省中考物理試題(解析版)
- DL-T+544-2012電力通信運行管理規(guī)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