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軟件及應用]J17000SM使用說明書_第1頁
[計算機軟件及應用]J17000SM使用說明書_第2頁
[計算機軟件及應用]J17000SM使用說明書_第3頁
[計算機軟件及應用]J17000SM使用說明書_第4頁
[計算機軟件及應用]J17000SM使用說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資料編號J17.000.SMC25-8.83/1.275型25MW高溫高壓抽汽凝汽式汽輪機使用說明書制造臺號:J17-01南海長海發電工程項目 山東濟南發電設備廠有限公司2013年4月此資料系山東濟南發電設備廠有限公司(JPEC)專有資料,產權歸JPEC所有;未經授權,嚴禁復制使用或泄露給第三方。資料編號J17.000.SM編 制 部 門: 汽輪機設計所 編 制: 校 對: 審 核: 標 準 化 審 查: 會 簽: 審 定: 批 準: 資料編號J17.000.SM標記處數頁碼更改文件號簽字日期備注;山東濟南發電設備廠 有限公司使用說明書資料編號J17.000.SM共 51 頁第 59 頁共

2、 60 頁前 言本說明書僅對C25-8.83/1.275型25MW高溫高壓抽汽凝汽式汽輪機的主要系統、結構和啟動運行方式作簡要陳述,對關系機組安全的重要數據作出規定,并對機組的安裝、維護提出建議。用戶應根據本文件及相關圖紙,結合現場的實際情況,編制詳細的啟動運行和檢修維護的操作規程。如有問題,請及時與制造廠或其現場代表聯系。目 錄1. 概述及相關標準1.1 概述1.2 相關標準2. 主要技術參數與性能2.1 主要技術參數2.2 典型工況熱力參數匯總2.3 機組運行限值3. 系統說明3.1 主蒸汽系統3.2 回熱系統3.3 低壓缸噴水系統3.4 抽汽逆止閥控制系統3.5 汽封系統3.5.1 汽封

3、原理3.5.2 汽封冷卻器3.5.3 汽封壓力調節站3.6 疏水系統3.7 真空系統3.7.1 系統說明3.7.2 真空系統嚴密性要求3.7.3 啟動時對真空的要求3.8 潤滑油系統3.8.1 主油泵3.8.2 射油器3.8.3冷油器3.8.4 油箱3.8.5 輔助油泵3.8.6 頂軸油系統3.8.7 推力軸承3.8.8 徑向支持軸承3.8.9 對油質的要求3.8.10 對油系統清潔度的要求3.8.10.1 油系統沖洗3.8.10.2 油系統清潔度要求3.9 滑銷系統4. 汽輪機結構說明4.1 本體結構4.1.1 高中低壓組合汽缸4.1.2 噴嘴組4.1.3 軸承座4.1.4定中心梁4.1.5

4、 汽缸貓爪4.1.6 中壓汽缸4.1.7 低壓汽缸4.2 通流部分4.2.1 動葉片4.2.2隔板和靜葉片4.3 轉子和軸系4.3.1 汽輪機轉子4.3.2 機組軸系4.4 汽封4.5 閥門4.5.1 高壓主汽閥4.5.2 高壓調節閥4.6 機組的主要測點4.7 大螺栓熱緊說明4.7.1 大螺栓熱緊裝置4.7.2 大螺栓熱緊程序4.8 盤車裝置(見專用說明)5. 機組的安裝5.1 汽輪機本體安裝程序5.1.1 基礎檢查及驗收5.1.2 本體安裝前的設備檢查5.1.3 墊鐵布置5.1.4 凝汽器組裝就位5.1.5 臺板就位5.1.6 前軸承座就位5.1.7 汽缸組裝就位5.1.8 通流部分間隙測

5、量及調整5.1.9 軸系聯軸器找中5.1.10 低壓缸排汽口與凝汽器喉部連接5.1.11 汽缸扣蓋5.2 軸系聯軸器鉸孔配螺銷5.3 潤滑油系統管路裝焊5.4 汽水管路裝焊5.5 潤滑油系統沖洗5.6 沖管5.7 控制及保安系統安裝5.8 保溫及罩殼安裝6. 機組的啟動6.1 啟動方式的劃分6.1.1按啟動時蒸汽參數6.1.2按啟動時汽輪機高壓調節級處汽缸溫度6.1.3 禁止啟動的條件6.2 冷態啟動6.2.1 啟動前的準備與檢查工作6.2.2 輔助設備的投運6.2.3 暖管6.2.4 冷態額定參數啟動6.2.5冷態滑參數啟動6.3 熱態啟動6.3.1 熱態啟動必須遵守的特殊規定6.3.2 熱

6、態啟動升速及帶負荷7. 機組運行中的正常維護8. 定期切換與試驗8.1 定期試驗項目8.2 定期切換項目9. 機組停機9.1 正常參數停機9.2 滑參數停機10. 停機期間的維護1概述及相關標準1.1 概述C25-8.83/1.275型汽輪機為高壓、單缸、抽汽、凝汽式汽輪機。具有結構簡單、布置緊湊、熱力性能先進、運行靈活可靠、便于檢修維護等優點。根據用戶需要,機組可以按單抽汽和純凝汽兩種方式運行。可調整工業抽汽量由由旋轉隔板進行調節。機組按抽汽供熱運行方式時,在DEH的控制下,可以實現“以熱定電” “以電定熱”或“熱電解耦調節”三種工作方式,在給定的范圍內靈活可靠地自動運行。機組配有現代化的E

7、TS保護和TSI監測系統,便于操作人員對運行參數進行實時監測,一旦出現非正常情況,ETS系統對機組自動實施保護。DEH、ETS和TSI系統都有與電廠DCS系統的接口,有利于實現電廠整體的自動化管理。有關DEH、ETS和TSI系統和設備的詳細情況,請參閱另外的說明書。1.2 相關標準機組設計制造執行以下有關國家標準及企業標準:(1) GB/T5578-2007 固定式發電用汽輪機技術條件(2) JB/T1329-1991 汽輪機與汽輪發電機連接尺寸(3) JB/T1330-1991 汽輪發電汽輪機中心標高與安裝尺寸(4) JB/T9627-1999 汽輪機成套供應范圍(5) JB/T8188-1

8、999 汽輪機隨機備品備件供應范圍(6) JB/T9637-1999 汽輪機總裝技術條件(7) QQ/J3330-1999 汽輪機主要零部件(轉子部分)加工裝配技術條件(8) QQ/Z54018-1999 汽輪機剛性轉子動平衡標準(9) JB/T10086-2001 汽輪機調節(控制)系統技術條件(10) GB/T13399-1992 汽輪機安全監視裝置技術條件(11) GB12145-1989 火力發電汽輪機及蒸汽動力設備水汽質量標準(12) GB/T8117-1987 電站汽輪機熱力性能驗收試驗規程(13) JB/T9634-1999 汽輪機冷油器(管式)尺寸系列和技術條件(14) JB/

9、T10085-1999 汽輪機凝汽器技術條件(15) JB/T2862-1992 汽輪機包裝技術條件(16) JB/T2900-1992 汽輪機油漆技術條件(17) JB/T2901-1992 汽輪機防銹技術條件(18) QQ/JT8187-1999 汽輪機保溫技術條件2. 主要技術參數與性能:2.1 主要技術參數機組型號 C25-8.83/0.7形式 單缸,沖動,抽汽,凝汽式最大連續運行功率 30 MW額定工況參數(參見熱平衡圖1):功率 25 MW主汽流量 134.5 t/h主汽壓力 8.83 MPa主汽溫度 535 ºC背壓 4.9 kPa最終給水溫度 210 ºC冷

10、卻水溫 20 ºC工業抽汽壓力 0.7 MPa工業抽汽溫度 236 ºC工業抽汽流量 60 t/h回熱級數 二級高加、一級除氧、三級低加通流部分級數: 共20級末級動葉有效長度 450mm額定轉速 3000 r/min機組運轉層高度: 8.0 m排汽缸與凝汽器的連接方式: 剛性2.2 典型工況熱力參數匯總表2.1 典型工況熱力參數匯總序號項 目單 位額定工況額定抽汽工況最大抽汽工況25MW純凝汽工況30MW純凝汽工況熱 平 衡 圖 編 號123451進汽量t/h134.5134182.5951132進汽壓力MPa8.838.838.838.838.833進汽溫度º

11、C5355355355355354進汽焓kJ/kg347534753475347534755供熱抽汽量t/h6060100006供熱抽汽壓力MPa0.70.70.7-7供熱抽汽溫度ºC236.4237.5225.1-8供熱抽汽焓kJ/kg2924.82927.22900.0-9排汽量t/h36.237.028.970.281.710排汽背壓kPa4.94.96.64.94.911給水溫度ºC209.7209.6224.0197.3205.612發電機端功率MW250202501730011252773014513計算汽耗kg/kWh5.3765.3566.0753.7583

12、.74814計算熱耗kJ/kWh6806.56871.65838.99883.29719.4kcal/kWh1625.71641.31394.62360.62321.4表2.2 典型工況熱力參數匯總(續)序號項 目單 位25MW夏季純凝汽工況40t/h抽汽工況80 t/h抽汽工況額定抽汽高加切除工況25MW純凝汽高加切除工況熱 平 衡 圖 編 號6789101進汽量t/h9912116512690.52進汽壓力MPa8.838.838.838.838.833進汽溫度ºC5355355355355354進汽焓kJ/kg347534753475347534755供熱抽汽量t/h04080

13、6006供熱抽汽壓力MPa-0.70.70.7-7供熱抽汽溫度ºC-243.9228.8240.5-8供熱抽汽焓kJ/kg-29412908.32933.7-9排汽量t/h75.448.337.040.0571.5510排汽背壓kPa11.84.94.94.94.911給水溫度ºC199.2205.3219.2159.7159.712發電機端功率MW250012511730073250072500513計算汽耗kg/kWh3.9604.8175.4865.0183.6191415計算熱耗kJ/kWh10341.57888.76345.17157.310089.1kcal/k

14、Wh2470.01884.21515.51709.52409.72.3機組運行限值 機組的運行限值列于表-2.3 表-2.3 機組運行限值項 目運行值報警值跳閘值備 注蒸汽壓力最大允許值汽輪機進口主蒸汽(MPa)12個月平均8.83瞬時波動<9.27瞬時波動<10.610.6累計不超過12h/12個月正常運行時主蒸汽壓力(MPa)7.95<7.95初壓調節器投運蒸汽溫度最大允許值汽輪機進口的主蒸汽()12個月平均535除非正常情況外<540540當非正常情況時<545不超過400h/12個月瞬時波動<550不超過80h/12個月(波動延續時間不超過15min

15、)主蒸汽降溫速度(/15 min)152056最小允許值()主蒸汽>480<450在額定負荷低壓缸排汽背壓kPa汽輪機啟動<13.5>16.7>33.61/2額定轉速<12.0正常運行4.9排汽溫度()<65>8010780報警,投入噴水汽輪機無蒸汽允許運行時間(min)1軸承振動正常運行(mm)連續運行<25>50雙幅值(峰-峰值)短時運行3250立即停機>120過臨界轉速立即停機>120軸振啟動及正常運行(峰-峰值)(mm)<800r/min<75125125mm立即打閘8002000r/min<75

16、175mm延時2min打閘250mm立即打閘20003000r/min<75175mm延時15min打閘250mm立即打閘過臨界轉速<125250自動跳閘汽輪機大軸偏心(峰-峰值)(mm)<正常×1.1僅在盤車時脹差(mm)啟動-停機-1.5+3-1.5+3正常運行時汽輪機軸向位移+0.8 - 1.0+1.0- 1.2不包括推力軸承間隙軸承推力軸承金屬磨損(mm)0.760.891.0金屬溫度()608590110測點位于烏金表面以下3mm處進油溫度()3845回油溫度()<706575支持軸承金屬溫度()608590100測點位于烏金表面以下4mm處進油溫度

17、()3845回油溫度()<70>75潤滑油系統潤滑油表壓(MPa,g)頂軸油壓816正常工作816可投盤車軸承潤滑油壓0.080.150.080.050.07自啟動交流潤滑泵0.05自啟動直流潤滑泵0.03跳盤車潤滑油進油溫度()盤車3035正常運行3845汽輪機轉速超速動作轉速r/min充油試驗動作轉速2880OPC動作轉速<30903090電氣動作轉速3300機械動作轉速32703300允許偏差0+30運行時頻率波動(Hz)52每次允許10s,累計允許1min51.5每次允許30s,累計允許12min51.0每次允許60s,累計允許90min48.550.5允許連續運行4

18、8每次允許60s,累計允許90min47.5每次允許30s,累計允許12min47每次允許10s,累計允許1min軸封蒸汽系統軸封母管蒸汽表壓(MPa,g)除氧器供汽閥輔助供汽閥溢流閥0.027開啟和控制關開0.017關開啟和控制關3. 系統說明3.1 主蒸汽系統機組主蒸汽系統參見圖J17.001.1Q,來自鍋爐的主蒸汽匯入主蒸汽母管,經過1個主汽閥和4個調節閥進入汽輪機的通流部分。 通流部分共有20級, 其中第I級為單列調節級,第X級為旋轉隔板調節級,其余為壓力級。第20級的排汽經過排汽缸進入凝汽器。 蒸汽品質對機組的出力、效率和可用率都有很大影響. 如果控制不當, 會引起機組通流部分積垢和

19、腐蝕損傷(包括腐蝕裂紋、凹坑和腐蝕疲勞等) 。為保證機組壽命期內的安全運行, 對壓力超過6.1MPa無再熱的汽包爐, 蒸汽品質的要求見表3.1-1至3.1-4。表 3.1-1 水處理采用磷酸鹽時對蒸汽品質的要求控制參數單位取樣方式處 理 值N123NappbwC10>1020>2040>40陽離子導電度(25時測量值)µS/cmC0.35>0.350.65>0.651.25>1.25SiO2ppbwT20>2040>4080>80ClppbwT6>612>1224>24SO4ppbwT6>612>12

20、2424CppbwW100>100/比導電度T表 3.1-2 水處理采用平衡磷酸鹽時對蒸汽品質的要求控制參數單位取樣方式處 理 值N123NappbwC6>612>1224>24陽離子導電度(25時測量值)µS/cmC0.25>0.250.45>0.450.85>0.85SiO2ppbwT20>2040>4080>80ClppbwT6>612>1224>24SO4ppbwT6>612>122424CppbwW100>100/比導電度T表 3.1-3 水處理采用揮發物時對蒸汽品質的要求控制參

21、數單位取樣方式處 理 值N123NappbwC6>612>1224>24陽離子導電度(25時測量值)µS/cmC0.25>0.250.45>0.450.85>0.85SiO2ppbwT20>2040>4080>80ClppbwT6>612>1224>24SO4ppbwT6>612>122424CppbwW100>100/比導電度T取樣方式說明: C-連續取樣 T-調試和有問題時取樣 W-每周一次, 隨機取樣處理方式說明見下表: 表 3.1-4 不同蒸汽品質的處理方式 處理方式代碼每年累計小時數處

22、理準則基本負荷運行兩班制運行N蒸汽品質正常,可長期可靠運行1336(2周)672(4周)有因雜質造成積垢和腐蝕的可能性, 應在1周內恢復至正常值248(2天)96(4天)肯定有因雜質造成積垢和腐蝕的可能性, 應在24小時內恢復至正常值3816有很快造成腐蝕損壞的可能性, 應在4小時內停機3.2 回熱系統(參閱圖J17.001.1Q)汽輪機回熱系統共有6級回熱加熱器:其中包括2級高壓加熱器(GJ1和GJ2),1級高壓除氧器(CY)、1級低壓除氧器(CY)和3級低壓加熱器(DJ1,DJ2和DJ3)。加熱器的抽汽口由高壓至低壓依次位于通流部分的第5級后(通往GJ2),第7級后(通往GJ1),第9級后

23、(通往CY及工業抽汽),第13級后(通往DJ3和CY)以及第15級后(通往DJ2)和第17級后(通往DJ1)。工業抽汽補水至除氧器。加熱器不設疏水泵,疏水由高壓到低壓逐級自流,最終,GJ1的疏水進入除氧器,DJ1的疏水進入凝汽器熱井。 6級回熱加熱器的上、下端差如下:加熱器#2高加(GJ2)#1高加(GJ1)除氧器(CY)#3低加(DJ3)#2低加(DJ2)#1低加(DJ1)上端差()5.05.005.05.05.0下端差()03.3 低壓缸噴水系統(參閱圖J17.001.3Q)機組在啟動或低負荷運行時,背壓較高,末級葉片的摩擦鼓風損失加大, 而此時流過低壓缸的蒸汽流量較小, 冷卻效果差, 從

24、而使低壓汽缸溫度升高,有可能引起汽缸變形或零部件損壞。為保證機組安全運行, 機組設置了低壓缸噴水系統。當低壓缸排汽溫度達到80時,安裝在低壓缸壁上的電接點溫度計發出電信號,使電磁閥打開,來自凝結水泵出口的凝結水經過濾水器進入裝在低壓缸內的霧化噴嘴,噴出的水霧對低壓缸進行冷卻。當低壓缸的溫度低于60時, 電磁閥自動關閉, 停止噴水。如果低壓缸溫度超過107, 機組自動跳閘停機。汽輪機在電廠安裝完畢且噴水系統管路接好并清理干凈后,應做噴水試驗, 檢查噴嘴噴水霧化情況, 確保水質潔凈無雜質, 噴水系統中間無泄漏, 噴水霧化良好而且不會直接噴到末級動葉片上。噴水試驗壓力為0.5MPa。噴水試驗后, 應

25、拆下霧化噴嘴,檢查是否有雜物堵塞。3.4 抽汽逆止閥控制系統(參閱圖J17.001.3Q)回熱抽汽管道上,各裝有1個電動截止閥(用戶自購)和1個氣動式抽汽逆止閥(DJ1除外,由于其抽汽壓力很低而不需要裝抽汽逆止閥,配置電動逆止閥),對機組和管道上的設備進行保護。回熱抽汽管道上總共7個氣動式抽汽逆止閥,采用壓縮空氣為工作介質的控制系統,機組發出跳閘信號時,壓縮空氣使得抽汽逆止閥強制關閉,避免抽汽管道和相關設備中積存的抽汽與飽和水閃蒸的蒸汽倒流進入汽缸而引起機組嚴重超速或汽缸進水等重大事故。在電站安裝后應做抽汽逆止閥試驗,在機組運行過程中必須定期做活動試驗以檢查其靈活性,保證抽汽逆止閥動作可靠。3

26、.5 汽封系統(參閱圖J17.001.2Q)汽封系統的設計是為了在轉子穿出汽缸處,防止空氣進入汽缸或蒸汽由汽缸漏出。對高壓軸端而言,漏出的蒸汽有可能進入軸承座造成油中帶水,影響油質,泄入機房的蒸汽則會影響環境,影響設備及人員安全。對低壓軸端漏汽進行封堵,可以維持穩定可靠的真空,保證機組的正常運行。汽封系統還將軸封內檔和閥桿等各處的漏汽按能級水平分別送入機組熱力系統相應的用汽點,多余的漏汽進入汽封加熱器,將漏汽的能量盡可能回收利用,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整個機組熱力循環的經濟性。在機組啟動時從汽封均壓母管向前后汽封供汽。主汽閥、調節閥閥桿的內檔腔室,均接至高壓除氧器。3.5.1 汽封冷卻器運行中,主

27、凝結水進入汽封冷卻器進口水室,流過加熱器中管束內側,由出口水室排出。閥桿外檔漏汽以及前、后汽封最后一個漏汽腔室的汽封漏汽進入汽封冷卻器的冷凝段, 流過管束外側而凝結, 所形成的凝結水通過汽封冷卻器殼體疏水排至凝汽器。空氣和其他非凝結氣體由排風機抽出, 排至大氣。汽封冷卻器通過排風機維持一個稍低于大氣壓的壓力。通常取36kPa(300600mm水柱)的負壓。汽封冷卻器主要由殼體、凝結水進、出口水室、熱交換管束以及安裝在殼體上的排風機組成。汽封冷卻器應當安裝在機組運轉層以下4.56m,從汽輪機到汽封冷卻器的所有連接管道必須朝下至少有2% 的斜度。3.5.2 汽封壓力調節站汽封系統汽源的來汽, 經過

28、汽封壓力調節站減壓后進入汽封母管,再從汽封母管送入機組的前后軸封。母管中多余的蒸汽,則經過汽封溢流站排入凝汽器。汽封母管的壓力信號送入電廠的DCS系統,由DCS 系統控制汽封壓力調節站中進汽調節閥和汽封溢流站中溢流調節閥的開度,使汽封母管的壓力維持在正常工作范圍內。在不同汽封母管壓力(表壓)下,上述2個調節閥的狀態如下:軸封蒸汽系統軸封母管蒸汽表壓(MPa,g)進汽調節閥溢流調節閥0.027關開啟和控制0.017開啟和控制關汽封系統的汽源壓力為0.588MPa,溫度158ºC,在機組正常運行時,汽封蒸汽來自除氧器汽平衡管;在機組啟動停機或低負荷運行期間,來自除氧器汽平衡管的蒸汽不能維

29、持汽封母管的正常工作壓力時,則通過DCS系統切換至鄰機或輔助汽源(啟動鍋爐或主汽閥前的蒸汽)供汽。3.6疏水系統(參閱圖J17.001.4Q)疏水系統的功能是防止水進入汽輪機,避免由此造成汽輪機零部件損壞,是保障汽輪機安全啟停的重要措施之一。疏水系統設疏水膨脹箱,接收汽缸高、中壓段以及各閥門、管道等處的疏水。疏水系統布置的特點是:為了防止疏水倒流,根據各疏水點的壓力等級分為高壓疏水聯箱和中低壓疏水聯箱,所有疏水管按壓力等級依次排列接到相應的疏水聯箱上,疏水聯箱再與膨脹箱相連接。膨脹箱疏水通過底部管路排至凝汽器熱井,蒸汽通過頂部管路送至凝汽器喉部。疏水系統包括:汽缸疏水、主汽門、主汽調節門及主蒸

30、汽管疏水、抽汽管道疏水。所有這些疏水均通過疏水閥的開啟或關閉來實現。疏水閥以主汽調節閥閥座為界分成兩組:主汽調節閥閥座之前的所有疏水閥為A組(包括主汽閥前后 導汽管和調節閥閥座前等處的疏水);主汽調節閥閥座之后的所有疏水閥為B組(包括調節閥閥座后 汽缸 回熱抽汽管道 供熱抽汽管道等處的疏水)。疏水閥門的操作程序如下:(1)在機組啟動前的暖管準備階段,所有疏水閥門全部打開。(2)在機組沖轉、升速過程中,所有疏水閥門保持全開。(3)當機組帶初負荷后,A組疏水閥關閉。(4)當機組加負荷到1525%額定負荷時,B組疏水閥關閉。(5)當機組降負荷至1525%額定負荷時,B組疏水閥打開。(6)當機組降至5

31、8%額定負荷,A組疏水閥打開。(7)在機組打閘、轉子惰走以及隨后的盤車過程中,所有疏水閥門保持全開。在重要疏水閥打開前,應避免破壞真空,但此條件不適用于要求立即破壞真空的危急情況。3.7真空系統3.7.1系統說明汽輪機的真空系統包括凝汽器、水環式真空泵及有關的附件、閥門和管道等。每臺機組配備二臺水環式真空泵,機組正常運行時,投運一臺水環式真空泵即能維持凝汽器正常真空(設計工況背壓為4.9 kPa(a))。在機組啟動時可以同時開二臺水環式真空泵,以縮短抽真空的時間(有關水環式真空泵的安裝運行請參閱真空泵制造廠相應的說明書)。一般水環式真空泵無需潤滑系統,吸入壓力的變化不會造成電機過載,蒸汽在泵內

32、被冷凝回收,運行的可靠性較高。真空系統中的二臺水環式真空泵應該聯鎖,當運行中凝汽器真空下降或一臺真空泵出現故障, 另一臺真空泵可自動啟動,以保證機組的正常運行。由于某種原因,凝汽器的真空下降到一定值,聯鎖開啟備用的水環式真空泵仍不能維持凝汽器的真空時, 應停機檢漏。真空系統中應設置一只真空破壞門,以便需要加速停機時打開此門及停止水環式真空泵運行,破壞真空。3.7.2真空系統嚴密性要求真空系統嚴密性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汽輪機背壓,也影響到汽輪機的熱耗,同時影響到凝結水含氧量的高低和凝汽器的冷凝效果。影響真空系統嚴密性的因素較多,但總的來看主要是由于在真空狀態下運行的設備閥門及管道的不嚴密而漏入空氣

33、,以及排汽中帶入的不凝結氣體所造成的。嚴密性要求一般是指在機組帶80%100%額定負荷運行時,水環真空泵停運后,真空系統的真空下降速度不大于266.7Pa/min。3.7.3啟動時對真空的要求機組冷態啟動前,首先要投入水環式真空泵,以抽除整個蒸汽通流部分和真空系統的積存空氣,當背壓降到0.0810.074MPa、機組準備沖轉時投入軸封汽,再根據真空增高程度,調節送往軸封的蒸汽量。在調整時可以先關閉軸封加熱器上的排風機,調節到使軸封信號管內稍微冒出蒸汽后再打開軸封加熱器上的排風機。一般正常情況下約30min即能使背壓達到0.0049MPa以下,否則應對真空系統進行檢漏。機組熱態啟動前,首先投入軸

34、封汽,然后投入水環式真空泵。其余操作與上述相同。3.8油系統(參見圖J10.002.2Q)油系統的功能是給汽輪機軸承、發電機軸承及盤車裝置提供潤滑用油,提供頂軸系統用油以及為操縱機械超速脫扣裝置提供工作油。該系統由下列主要設備組成:(1)主油泵(2)射油器(3)冷油器(4)油箱(5)輔助油泵(高壓交流啟動油泵、低壓交流潤滑油泵和直流事故油泵)(6)頂軸系統汽輪機主油泵出口油壓2.0MPa(g),流量3000 l/min的高壓油分兩路,一路經逆止門、節流孔板后至保安油路系統,另一路至#1和#2射油器進口。其中#1射油器出口油壓為0.11-0.15MPa(g),向主油泵入口供油;#2射油器出口油壓

35、為0.320.36MPa(g),經冷油器后進入機組各軸承作潤滑用油。當潤滑油壓高于0.15MPa(g)時, 過壓溢流閥開啟,將多余的油溢回油箱,使潤滑油壓維持在0.10.15MPa(g)的范圍內。系統中有一臺高壓交流啟動油泵,流量2600 l/min,出口壓力1.9 MPa,轉速2950r/min,配YB2-315L-2/185kW交流電機,供機組啟動時保安系統用油。同時還有一臺交流潤滑油泵,流量1350 l/min,出口壓力0.32 MPa,轉速2950r/min,配YB2-160L1-2/18.5kW交流電機。另有一臺直流潤滑油泵,流量1350 l/min,出口壓力0.30 MPa,轉速2

36、950r/min,配Z2-61-2/17kW (220V)直流電機。系統中裝有壓力開關, 控制潤滑油壓,當潤滑油壓降低時開啟備用泵。但油壓升高后,這兩臺泵不會自動停,必須在控制室手動停泵。系統中備有二臺高壓頂軸油泵,一臺運行,另一臺備用,油泵出口壓力25 MPa,轉速1480r/min,電機功率30kW。在盤車馬達未投入前必須首先啟動高壓頂軸油泵,在沖轉后轉速超過1000r/min時,高壓油泵方可停止。新機組安裝后,要重視油系統試運和油循環工作,待油樣完全合格后再進行調試,同時更要重視汽輪機投運后,定期對油質進行檢驗,要確保油質合格,以保證機組正常運行。3.8.1主油泵(參見圖J01.400Z

37、)汽輪機的主油泵是由主軸通過齒型聯軸器驅動的雙吸離心式油泵,供機組正常運行時的全部系統用油。主油泵有獨立殼體,裝于前軸承座內,進、出油口均在前軸承箱底部。由于主油泵由汽輪機主軸驅動,因此確保了運行期間機組的供油可靠性。在額定轉速或接近額定轉速時,主油泵供給汽輪發電機組所需的全部用油。主油泵沒有自吸能力,必須不斷地供給壓力油,在啟動和停機期間,由啟動油泵供油;在額定轉速或接近額定轉速時,由#1射油器供油。3.8.2射油器(參見圖J10.407Z )系統中有2臺單級射油器。#1射油器供主油泵進油,#2射油器經冷油器后進入機組各軸承作潤滑用油。射油器由噴嘴、混合室、擴散管等組成。射油器的進口油管與主

38、油泵的出口相連,由主油泵來的壓力油通過噴嘴后,油速增加并在混合室內形成低壓區,將油箱內的油帶進射油器混合室,然后被高速油帶入射油器喉部并進入擴散管,油進入擴散管后,流速下降,將一部分動能恢復成壓力能。因此高壓油經過射油器后油壓降低油量增加。射油器安裝在油箱內,射油器進油口必須在油箱最低運行油位以下。3.8.3冷油器(參見圖J10.460Z)本機組配有2×100%板式冷油器,正常運行時一臺投入運行,另一臺備用,備用冷油器必須充滿油。冷油器進口與低壓潤滑油泵出口及#2射油器出口相連,使進入軸承前的油都經過冷油器,保證進入軸承的潤滑油溫度在38 45范圍內。3.8.4油箱(參見圖J10.4

39、20Z)本機組油箱有效容積為15m3(最高油位),機組正常運行時的全部用油儲存在該油箱內。油箱布置在汽輪發電機組運轉層以下。油路系統通常是一個封閉循環系統,機組停機時,所有的油均返回油箱。該油箱是鋼板焊接結構。油箱頂部開有人孔供清理和檢修人員出入。油箱回油口處,裝有回油濾網,以保證出油清潔。底部裝有一排污口及排污閥門以排去沉淀在油箱底部的水和雜質,發生事故時作為緊急事故排油。油箱上還留有油凈化裝置的接口。為使機組正常運行,在油箱上裝有液位計等輔助設備,在油箱頂部裝有排油煙裝置。(1)遠傳液位指示器一臺指示液位高低的液位傳感器,安裝在油箱頂部。220VAC為液位傳感器的電源輸入端,輸出端為420

40、mADC電流。在高、低極限油位處(正常工作油位±200mm),設計有可供用戶自行調整報警位置的報警裝置。當油箱中的油位達到最高或最低位置時,分別發出報警和停機訊號。(2)排油煙裝置(參見圖J10.410Z)采用高效排油煙裝置1臺,其容量1080m3/h,風壓3.3kPa,電機功率2.2kW。裝置運行時能將油箱、油系統中的煙霧排向大氣。維持油箱、軸承座和回油管為微負壓。3.8.5輔助油泵(1)高壓交流啟動油泵機組啟動時開啟高壓啟動油泵,對各保安部套趕氣充油, 滿足機組掛閘要求,并同時向主油泵入口,I、II號射油器,盤車裝置,頂軸系統供油,當機組轉速達到3000 r/min時停高壓油泵。

41、此時全部保安油由主油泵出口的一路,經逆止門、節流孔板供給。(2)交流潤滑油泵。該泵主要功能是在汽機停機期間向軸承、頂軸系統和盤車裝置供油。當主油泵出現故障,油系統油壓下降至0.07MPa(g)時,該泵自動啟動,維持油系統正常工作。該泵的進口處裝有濾網,以保證進油清潔,在出口管道上裝有逆止閥以防油從系統中倒流。(3)直流事故油泵該泵是交流潤滑油泵的備用泵。當交流潤滑油泵不能正常工作,潤滑油壓下降到0.05MPa(g)時,由系統中的壓力開關控制, 自動啟動直流事故油泵向潤滑系統供油,并同時打閘停機。3.8.6頂軸油系統(參見圖J10.556Z)本機組備用2臺高壓柱塞油泵,一臺運行,一臺備用,供軸承

42、頂軸用油。在機組投入盤車之前必須先啟動頂軸油泵,壓力油經過高壓油管路,從軸瓦端部進油孔進入下軸瓦的壓力油囊內,建立起壓力,將轉子頂起0.040.08mm, 以大大降低啟動摩擦力矩,順利投入盤車。每根頂軸油管上都裝有逆止閥,并在每根頂軸油管上裝有壓力表,在運行狀態中可觀察每只軸瓦的油膜壓力。每臺高壓泵前的管道上都裝有截止閥門,允許不停機對有故障的頂軸泵進行檢修。3.8.7推力軸承(參見圖J01.051Z )本機組采用米切爾式推力軸承。推力盤與汽輪機主軸為一體結構,在推力盤的前后兩側裝有正、反向推力瓦塊,均勻布置在整個圓周上,每塊瓦塊上都有鉑熱電阻測溫裝置,可測量瓦塊金屬溫度。推力瓦塊的背面支托在

43、安裝環上,安裝環靠在具有球面的軸瓦體上,球面能起自位作用,軸向推力為正向或負向時,分別作用在工作推力瓦或定位推力瓦上,兩側的推力間隙總共為0.350.4mm,即軸在推力瓦中的軸向串動不大于0.350.4mm。潤滑油從兩邊進油孔進入推力盤與推力瓦塊之間進行潤滑,然后從推力盤的外沿流出,回油從上面排出。推力軸承為與前支持軸承一體的推力支持聯合軸承。3.8.8徑向支持軸承(參見圖J01.051Z和圖J01.052Z)和發電機前軸承(參見圖J04.059Z)本機組采用橢圓型徑向支持軸承。300的前支持軸承由軸瓦套和軸瓦體組成,軸瓦體上澆鑄巴氏合金。325的后支持軸承和280發電機前軸承分為上下兩半,由

44、螺釘及圓柱銷固定及定位,軸瓦體與軸瓦套為球面配合有自位作用,(后支持軸承不帶球面),軸瓦套上有四塊調整塊供調整中心用,潤滑油通過軸承下部一進油孔進入軸承,進行潤滑,然后從軸承兩端流入軸承座內。軸瓦裝有鉑電阻可測量支持軸承金屬溫度。軸瓦底部有高壓頂軸油囊。橢圓型支持軸承在安裝時原則上不進行修刮,如安裝時發現軸與襯瓦接觸不好,則可根據情況進行少量的修刮。3.8.9對油質的要求采用加有防銹復合添加劑的VG32號透平油作為汽輪機的潤滑油及保安用油。汽輪機油須符合GB11120-95的規定,應是均質的精煉礦物油,它不許含有砂礫、無機酸、堿、皂液、瀝青、柏油脂和樹脂狀雜質或其它會影響油質或對所接觸的金屬有

45、害的任何雜質。對汽輪機用油的正確保養將保證軸承、軸頸和油泵、保安系統元件等不產生過度磨損,所以必須定期取樣分析以確定油的特性。3.8.10 對油系統清潔度的要求3.8.10.1 油系統沖洗油系統正式投運之前,必須分部進行認真地沖洗,其步驟為下:(1) 油箱灌油并對油的初始清潔度進行測量、記錄。(2) 用熱油進行分部初沖洗。(3) 檢查初沖洗后油的清潔度。(4) 將沖洗油排出,對油箱內部進行檢查和清理,然后灌入潔凈油。(5) 用熱油進行再次分部沖洗。(6) 再次檢查油的清潔度并拆掉、清理和更換油箱中與沖洗油接觸的濾網。(7) 排出沖洗油,對油箱、軸承座和冷油器等全面進行清理,然后灌入經過過濾的沖

46、洗油。(8) 用冷油進行沖洗。(9) 再次檢查沖洗油的清潔度,重復上述步驟,直至油的清潔度合格為止。(10) 排出沖洗油,對油箱、軸承座、冷油器等進行徹底清理。(11) 油箱重新灌入經過過濾準備用于機組運行的潔凈油。(12) 油系統恢復到正常運行狀態。3.8.10.2 油系統清潔度要求油系統的清潔度按“DL/T432-2007”油中顆粒數及尺寸分布測量方法(自動顆粒計數儀法)進行測量。油中允許的顆粒數及尺寸分布應符合NAS 7級(相當于SAE-ARP 4級)的規定, 具體數值見下表:雜質粒度尺寸(m)每100毫升油樣中允許的顆粒數51032000102510700255015105010022

47、510025021>250無3.9滑銷系統(參見圖J04.906Z)汽輪機的前軸承座臺板和低壓缸臺板,借助地腳螺栓及二次灌漿固定于基礎上,前臺板上沿機組中心軸線布置有縱向鍵,前軸承座可在前臺板上沿機組軸線縱向移動。高壓缸下半的前貓爪支承在前軸承座上,為了脹縮舒暢及保持汽缸的中心不變,在高壓缸下半前端下部用H形的定中心梁與軸承座相連,彼此間用螺栓和定位銷緊固和定位,使汽缸相對于軸承座保持正確的軸向和橫向位置,實現機組在啟、停和各種工況運行時,保證前軸承座與高壓缸同步軸向移動。低壓缸臺板在排汽口中點左右兩側設有橫向鍵,靠近電機端沿機組中心軸線布置有縱向鍵(與前臺板上沿機組中心軸線布置的縱向鍵

48、一致),縱向和橫向二組鍵的交叉點為機組的死點,機組的靜止部件在受熱后以此為死點向兩端膨脹。此點就是汽輪機的絕對死點。高壓缸與低壓缸之間有中壓缸相連,各缸之間通過垂直法蘭螺栓和騎縫銷固定與定位,使這三段下缸形成一個剛度非常好的組合單缸結構。為了保證機組熱脹舒暢,減小機組脹縮時的阻力,在前軸承座與前臺板上分別鑲嵌自潤滑滑塊。同樣為了減小汽輪機脹縮的阻力,位于主汽閥(主蒸汽管道死點)與裝在高壓缸上的高壓調節閥之間的高壓主蒸汽導管,采用彈吊式撓性管系。4. 結構說明4.1本體結構4.1.1高中低壓組合汽缸汽輪機的高壓缸、中壓缸和低壓缸組成組合式汽缸,各缸間由垂直法蘭連接。水平中分面法蘭為高窄法蘭,不設

49、置法蘭加熱裝置,使啟動時操作方便,適應機組快速啟停的要求。從主蒸汽母管來的蒸汽進入安裝在運轉層以下的主汽閥,通過4根撓性導汽管進入高壓缸前部4個進汽管,然后分別經過4個噴嘴弧段進入高壓缸。進汽管呈垂直方向布置,便于安裝和檢修,其中2個位于高壓缸上半頂部,另外2個位于高壓缸上半的兩側。高壓缸前部采用下半缸的貓爪支承在前軸承座上,下半缸下部采用定中心梁與前軸承座相連組合外缸的高壓部分,通流第2-5級隔板裝在第一級隔板套內,在通流第5級后有第一段抽汽口, 用于GJ2回熱抽汽供熱。通流第6-8級隔板裝在第二級隔板套內,在通流第8級后有第二段抽汽口, 用于GJ1回熱抽汽供熱。通流第9-11級隔板裝在第三級隔板套內,在通流第11級后有第三段抽汽口, 用于CY供汽及工業抽汽。旋轉隔板和第13級隔板裝在第四級隔板套內,通流第13級后有第四段抽汽口, 用于DJ3回熱抽汽和CY供汽。通流第14-15級隔板裝在第五級隔板套內,通流第15級后有第五段抽汽口, 用于DJ2回熱抽汽。通流第16-17級隔板直接安裝在中汽缸內,通流第17級后有第六段抽汽口, 用于DJ1回熱抽汽。第18、19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