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識源秋六年級語文上冊 第三單元 16《秋天》導學案 魯教版五四制-魯教版五四制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學案_第1頁
金識源秋六年級語文上冊 第三單元 16《秋天》導學案 魯教版五四制-魯教版五四制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學案_第2頁
金識源秋六年級語文上冊 第三單元 16《秋天》導學案 魯教版五四制-魯教版五四制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學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秋天【學習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能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三幅畫面的內容。過程與方法目標:體會本詩優美的意境,品味語言凝練、形象的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親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學習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能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三幅畫面的內容。【學習難點】體會本詩優美的意境,品味語言凝練、形象的特點。【知識鏈接】1.走近作家何其芳(1912年1977年)中國著名詩人,散文家,文學評論家,“紅學”理論家。四川萬縣(現重慶萬州)人。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是“漢園三詩人(卞之琳、何其芳、李廣田)。”之一。著

2、作主要有:詩集:預言、夜歌和白天的歌。散文集畫夢錄(成名作),紅樓夢的研究也頗有建樹。【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給加點字注音。幽谷( ) 鐮刀( ) 背簍( ) 竹籬( ) 肥碩( ) 棲息( ) 烏桕( ) 蟋蟀( ) 寥廓( ) 清冽( ) 二、【合作探究】:1. 詩中刻畫了幾幅圖畫? 3幅,農家豐收圖、霜晨漁歸圖、少女思戀圖2詩歌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抒發了作者對秋天的喜愛及贊美之情。3. 為什么說這是一幅鄉村秋景圖? 因為在文中主要描寫的是秋天農家特有的景象。3、 【達標檢測】:1. 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辭手法。(1)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

3、60;      ( 擬人 )(2)收起青鳊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 ( 比喻 )(3)秋天棲息在農家里。         ( 擬人 )2. 秋天結構整齊精美,作者以三個畫面平行展開,將鄉村多種景物收諸筆下,每節詩都按_ 由遠及近 的順序寫景,全詩抒發了_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_的感情 。四、【課堂總結】:本詩從多種感官角度出發,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寫出夏忙后農閑的景象:農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閑、愜意,少了些艱難苦恨,多的是清靜、清甜。這是一個明媚、快樂的秋天,一個樂在其

4、中的秋天。五、【拓展訓練】:課內語段閱讀。向江面的冷霧撒下圓圓的網,收起青鳊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蘆篷上滿載著白霜,輕輕搖著歸泊的小槳。秋天游戲在漁船上。1給詩中加點字注音。青鳊魚(   ) 烏桕葉(   ) 滿載(   )  歸泊(   )2詩中“收起青鳊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一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此句有雙層含義:一是(比喻青鳊魚像烏桕葉 ),一是江岸上烏桕樹樹影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網起的是烏桕葉的影子。這里,用倒裝句體現漁人(悠閑) 的心情。3本節詩以寫景為主,詩中收束性的畫龍點睛的句子(秋天游戲在漁船上)。4品味下面畫線詞語的表達效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