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MI的病理生理 冠脈斑塊破裂 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 冠狀動脈急性閉塞 心肌壞死 惡性心律失常(如Vf) 泵衰竭(心衰和休克) 心肌缺血、ReMI; 心功能低下、心衰 心律失常、猝死死亡AMI診斷:典型的臨床表現 ECG動態演變 有任何2個均可確診 心肌酶異常 因此,持續胸痛30 ,伴出汗、惡心、嘔吐、面色蒼白,含NTG 1-2不緩解,ECG前壁(V1-6)、下壁(II、 III、 AVF、 V7-9)導聯ST 或CLBBB即可確診。不必等待酶學結果。 只有臨床癥狀不典型,或ECG改變難以判斷時,方依賴酶學的支持來確診。AMI的特殊表現 以心衰為首發表現: 急性肺水腫 以暈厥為首發表現: AV
2、B伴大汗、面色蒼白、HR3040bpm 以心源性休克為首發表現:AVB伴BP 、HR 以上腹痛為首發表現: 伴惡心、嘔吐、大汗淋漓AMI的鑒別診斷 主動脈夾層動脈瘤:胸痛劇烈,無ECG變化 心絞痛:胸痛30 minmin ,含NTG未恢復者; 年齡70歲; 發病90%, TIMI III級血流率80 PACT研究 60min造影開通率 tPA50mg 60 Placebo 34 TIMI III級血流率 挽救性PTCA 77 直接PTCA 79 Speed研究: 62(n 323)患者溶栓者行介入治療,成功率88%從冠脈再通到心肌再灌注 IRCA再通后,只有恢復心肌再灌注,才能挽救缺血 心肌、
3、保護MI區功能,降低病死率 IRCA再通后可并發無再流和慢血流現象,不能實現心 肌再灌注 支架植入后,可出現血流受損(30%) IRCA再通達TIMI III級血流,也不一定達到完全心 肌再灌注評價心肌再灌注的指標 TIMI 血流(0、I、II、 III級)TIMI血流幀數 (TIMI Frame Count,TFC ) 心肌顯影 (Myocardial Blush) ECG上抬ST段回到等電位線 Doppler導絲血流頻譜 心肌聲學造影(Contrast Echo)ECG ST段迅速回落(ST resolution) 間接反映心肌灌注好壞。 ST段回落50%對 50%,在多因素分析中比TIM
4、I血流 能更好預測死亡。影響心肌灌注的因素 微血管血栓栓塞(包括血小板聚集) 微血管痙攣 微血管再灌注損傷(水腫、炎癥反應) 微血管完整性破壞(Microcirculation Damage)改善心肌灌注的措施 機械措施:減少冠脈栓塞 直接支架植入(Direct Stenting) 遠端保護裝置 血栓旋吸術 藥物保護 GP IIb/IIIa受體阻斷劑 腺苷 (Adenosine) 中藥 (通心絡?)保護微血管 藥物保護 血小板GP IIb/IIIa 受體拮抗劑 阿昔單抗 (ReoPro, Abciximab) 腺苷 (Adenosine) 中藥:通心絡?IIb/IIIa受體阻滯劑 改善溶栓治療
5、的再灌注 TIMI III級血流率 (TIMI 14, SPEED) 改善AMI介入時的再灌注 EPIC、PAPPORT和Neumann通心絡保護兔AMI 再灌注心肌損傷和微血管的完整性 NO , ET 循環血內皮細胞計數(CBC) 心肌MDA , SOD , NOS 梗塞面積 梗塞再灌注后心肌灶性出血 心肌超微結構損傷輕 硝酸酯 -受體阻滯劑 無禁忌癥者均必須使用 ACEI、ARBS 抗血小板、抗凝 鎂制劑、鈣拮抗劑:必要時使用 G-I-K:可用可不用,最好不用 降脂藥AMI藥物治療硝酸酯 NTG、異舒吉、愛倍等; NTG ivgtt 10-20 g/min 48小時,同時用口服制劑; 抗心
6、肌缺血、縮小梗塞面積、保護心功能; LVEDP 40、室壁張力 ,抑制左室擴大和重構,預防心衰發生; 是AMI的必用藥物之一; 副作用:頭脹、頭痛和低血壓,RV MI 時易發生。 -受體阻滯劑 -樂克、氨酰心胺等; 使HR、SBP和心肌耗氧量 ; 能縮小梗塞面積; 阻滯兒茶酚胺的作用,抗室性心律失常; 改善血液動力學和心功能,抑制左室擴大和重構(我們的實驗室資料); 改善預后; 無禁忌癥,必須使用,可口服或IV(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副作用;竇緩、AVB、使心衰加重。ACEI 包括:卡托普利、依那普利、雷米普利等“ 普利”類; 抑制循環和組織中的RAA系統活性; 擴血管、降低心臟后負荷、改善血
7、液動力學和心功能; 有效預防AMI后的左室擴張和重構,預防心衰發生; 大規模的臨床試驗均證明,能改善AMI患者的預后; SAVE研究顯示,對LVEF150bpm),BP :同步直流電復律 (100-150ws);心室率慢者(150bpm, 血液動力學不穩定:同步電復律(50-100ws); Hr150bpm, 血液動力學穩定:控制心室率。 有心衰:西地蘭IV、胺碘酮; 無心衰: -受體阻滯劑、胺碘酮。 交界區心律失常:下壁AMI多見,不必處理; 心率慢,如洋地黃中毒,對因處理。緩慢心律失常 竇緩:下壁心肌梗塞多見,不必處理,或給阿托品0.5- 1mg IV;若伴BP ,升壓后竇緩可消失。 AV
8、B:I、II-I型AVB :觀察; II-II型、IIIAVB:臨時起搏。 束支阻滯:新發單束支阻滯P-R延長 觀察 原有雙束支阻滯 P-R正常 新發雙束支阻滯 易發生完 新發三束支阻滯 全AVB,應 CLBBB與CRBBB交替 臨時起搏 低血壓 多見于AMI早期,下壁MI多見; 原因:迷走神經過度反射(Bezold-Jarisch反射) 低血容量、藥物過量、RV MI、心源性休克、 氣胸、肺栓塞等; 急救:啊托品:0.5-1mg IV, 5-10 可重復一次; 多巴胺:3-5 g/kg/min ivgtt升壓; 血壓很低者(2.2L/min/m2, PCWP18mmHg); 表現為呼吸困難,
9、不能平臥,面色蒼白、出汗和肺部干、濕羅音; 床旁X線片:肺水腫征象; 治療原則 PCWP, SV和CO; 用藥:利尿、擴血管、強心劑。心衰的治療措施 取坐位,減少回心血量 吸氧:高流量或面罩給氧,糾正低氧血癥 嗎啡:為首選,3-5mg IV,5-10 可重復,總量15mg, 減輕肺水腫有特效 機制:控張V容量血管,減少回心血量,減輕肺瘀血 抑制呼吸,減輕胸腔的泵入血作用 鎮靜 利尿劑:首選速尿20-40mg IV或丁尿胺1-2mgIV;有排 尿即能降低PCWP和肺水腫 血管擴張劑:擴V降低PCWP 減輕肺水腫; 擴A 降低外周阻力SV、CO +PCWP 硝普鈉:10-20 g/min ivgt
10、t,根據血壓漸加量, 使血壓維持在100/60mmHg上、下為宜。 NTG :10-50 g/min ivgtt。 -受體阻滯劑。 強心:用于上述仍不能控制的心衰, -受體激動劑 多巴胺5-10 g/kg/min ivgtt; 多巴酚丁胺5-10 g/kg/min ivgtt; 洋地黃:西地蘭0.4-0.8mgIV(分3-4次),作用弱些。 磷酸二酯酶抑制劑:氨力農、米力農可試用。 其它:嚴格控制入量(50mmHg,Po250mmHg,或吸純氧都不能糾正的低氧血癥,提示肺水腫極重或ARDS,胸片可顯示一側或雙側“ 大白肺”,應給予氣管插管和呼吸機輔助呼吸。 血液超濾:對腎衰無尿者可使用。心源性
11、休克 多見于不同部位的第二次大面積AMI早期,或見于首次大面積MI發生心衰后發展而來,以及大面積缺血反復發作的結果; 死亡率高達90; 原因是大面積心肌缺血或壞死,SV 、CO ; 血液動力學屬Forrest IIII型,即CI18mmHg; 治則是升壓、 CO和組織灌注和降低PCWP。用藥 升壓藥:多巴胺5-10 g/kg/min維持血壓,是維持生命的前提,必要時可靜推5-10mg,可重復,偶而需要使用超大劑量如2000 g/min(30 g/kg/min),方能維持血壓; 擴血管:首選硝普鈉,也可用NTG,應從小劑量開始,10-40 g/min,可 SV和CO,降低PCWP,增加組織灌注。
12、臨床上能觀察到心源性休克患者用上硝普鈉后,血壓回升,脈搏變得有力,末梢微循環大大改善,酸中毒得以糾正;IABP 可 SV和CO 10-20,增加冠脈灌注,從而可改善或穩定血液動力學。 一般用于CAA、PTCA或CABG手術前的輔助。本身不能改善心源性休克的預后。急診PTCA或溶栓治療 若能使IRCA有效再通,可使病死率降低至40-50%。機械并發癥 包括心室游離壁破裂、室間隔穿孔和乳頭肌斷裂; 表現為突然嚴重心衰、甚至休克;或心衰突然加重,出現心源性休克;左室游離壁破裂者表現為突然死亡,伴ECG電機械分離; 可聞及新出現的心臟雜音; 應在多巴胺IABP下行CABG修補術;MI后心絞痛 系不穩定
13、性心絞痛 應按前述方案治療和急救;再梗塞(或梗塞延展) 不管是原部位,還是非原部位,只要胸痛伴ST段 ,都應首先給予再灌注治療包括溶栓治療或急診PTCA。梗塞恢復期(出院前)治療 冠脈左室造影(應當做,或必須做) 血運重建治療 PTCA支架植入 CABG或行室壁瘤切除心室減容術 降脂治療左室冠脈造影 必要性:了解冠脈解剖和心功能狀態,為進一步治療提供科學依據 冠脈狹窄 60%,服藥,降脂治療 冠脈狹窄70,PTCA支架植入 左主干病變、多支病變(至少一支為100, 估計PTCA難以成功) CABG 室壁瘤 手術切除心室減容冠脈血運重建(Revascularization)術 患者得益 IRCA
14、:AP、ReMI風險 MI區功能恢復,預防心室重構和心衰 閉塞病變成功率高達80 非IRCA:消除隱患,降低ReMI產生心源性 休克的風險 大室壁瘤:切除術后心室減容,預防心室重 構和心衰 否則,患者有如下風險 IRCA嚴重狹窄:有心絞痛發作,Re MI IRCA閉塞:梗塞區功能降低左室重構心臟擴大和心衰產生 非IRCA狹窄或閉塞Re MI、心源性休克、左室重構、擴大、心衰形成 LM:有猝死可能 大室壁瘤:心室重構心臟擴大、心衰產生 因此,為了患者的徹底康復和減少心肌缺血和Re-MI甚至心源性休克或猝死的風險,AMI患者在恢復期,必須做CAALVG,并行血運重建治療(PTCACABG) 謝 謝
15、 大 家AMI的鑒別診斷 主動脈夾層動脈瘤:胸痛劇烈,無ECG變化 心絞痛:胸痛90%, TIMI III級血流率80 PACT研究 60min造影開通率 tPA50mg 60 Placebo 34 TIMI III級血流率 挽救性PTCA 77 直接PTCA 79 Speed研究: 62(n 323)患者溶栓者行介入治療,成功率88%ECG ST段迅速回落(ST resolution) 間接反映心肌灌注好壞。 ST段回落50%對 50%,在多因素分析中比TIMI血流 能更好預測死亡。IIb/IIIa受體阻滯劑 改善溶栓治療的再灌注 TIMI III級血流率 (TIMI 14, SPEED) 改善AMI介入時的再灌注 EPIC、PAPPORT和Neumann低血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