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工業園總體規劃_第1頁
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工業園總體規劃_第2頁
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工業園總體規劃_第3頁
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工業園總體規劃_第4頁
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工業園總體規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工業園總體規劃,年平均無霜期113天。全年降水量較少,蒸發量較大,年平均降水量369毫米,而年蒸發總量為1962.1毫米。常年主導風向夏季為西南風,冬季為西風、西北風,風速較大,年平均風速3.2米/秒。本區處在由山區過度到山間盆地的地帶。黃旗海盆地是區地質條件根據以往區域地質調查以及勘察資料分析結果說明,規劃區域處在相對穩定地段,無不良地質作用發育,屬抗震有利地段,無飽和砂土地震液化存在。依據國家?建筑抗震設計標準?GB500112001,建筑物地震設防烈度為7度區,設計根本加速度值為0.10g,所屬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設計特征周期為0.35s。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參考建議值:粉

2、土、粉質粘土、粘土、礫砂土、砂土,fak = 140 200kpa;強風化玄武巖fak = 500 kpa;中等風化玄武巖fak = 1000KPa。- 2 -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工業園區總體開展規劃-規劃說明該區域季節性標準凍深為-1.8m。4. 生態環境自2000年以來,烏蘭察布市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性機遇,大規模的投入根底設施建設和生態建設,并隨著退耕還草策略的實施落實,該地區根本保持著原有的草原風貌。霸王河、泉玉林河從規劃區域穿過,目前水量較小,有一定污染。5. 區位條件烏蘭察布市位于呼包鄂經濟帶和京津唐經濟區的結合部。烏蘭察布市東鄰河北省張家口市,西接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南依煤都大同市,

3、北與蒙古國接壤。是連接東北、華北、西北三大經濟區的交通樞紐,是通往蒙古和歐洲的國際通道。烏蘭察布市交通興旺、便利,京包、滬蘭、集二、集通、豐準五條鐵路貫穿全市。集張鐵路已開工建設。因而形成了以集寧為中心,以110、208國道、呼滿大通道,京呼高速、白集高速、集大高速為主干的公路交通網絡。內蒙古察哈爾工業園區地處鐵路、高速公路與國道的交匯處: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區位優勢明顯。四、用地現狀區內現狀用地主要為工業用地、對外交通用地、道路用地、村鎮建設用地和牧草地、林地、園地、河流、荒地等。1. 交通分析京呼高速將基地分為南北兩局部,成為園區開展屏障。集寧大街預留82米通道,商都街有56米通道,平海街有

4、12米通道,其他那么為4至6米小通道。110國道對基地產生積極影響,但路面普遍高于基地2至3米。2. 村鎮建設村鎮建設規模較小,建筑多為單層土坯房,建筑質量較差。3. 水域分析基地內有兩條河-泉玉林河、霸王河自北向南流向黃旗海。枯水期流量較小,有一定污染。4. 場地坡度分析整個基地坡度平緩,除沿泉玉林河、霸王河兩側用地,局部小山丘以及東南、東北部坡度較大的用地外,基地坡度均不大于3% 。其中,110國道以南、京呼高速以北地區,友誼大道以南、集張鐵路以北地區坡度較小,根本屬于坡度不大于1%的平坡地。適宜作為城市建設用地。規劃建設區平均坡度約為1%,宜建區的坡度約為0.56%。規劃建設區內局部低洼

5、地,不利于場地、道路的排水,宜設置濕地公園。對于坡度大于 10% 的場地,規劃設置為城市公園。5. 植被分析- 3 -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工業園區總體開展規劃-規劃說明基地內沿公路、渠干、田埂種植的楊樹富有地方特色,應盡量保存,呈線形分布的樹木可結合道路設計,作為行道樹。局部成片楊樹林,那么可結合公園規劃加以利用。附表1、現狀用地構成 五、中心城區產業現狀分析 1. 產業開展階段分析從人均GDP水平看,依據錢納里判斷標準模型,2004年烏蘭察布市人均GDP已超過900美元,跨入工業化初級階段。未來一個時期內,烏蘭察布市的工業化進程將迎來快速增長時期,中心城市的工業產值和非農人口比例將持續上升。工業

6、,第三產業及配套產業往主要中心城市區的集中,將帶來更大的規模經濟效益和聚集經濟效益。從烏蘭察布市2004年“生產要素投入和“經濟產出來看,目前城市開展階段正由“初級要素驅動型向“投資驅動型轉變。 - 4 -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工業園區總體開展規劃-規劃說明2. 產業開展特點a 工業根底薄弱,產業層次較低,規模效益不明顯;b 主導產業不明顯,還未形成產業集群;c 工業主要集中在舊城區,開展空間受到制約。d 投資數量、吸引資金能力較低;e “十五期間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年平均增長率達37.5 %,產業呈現加速開展的趨勢;f 工業重點工程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迅速,企業自我開展能力顯著增強;g 支柱產業不斷壯大

7、,企業技術裝備水平顯著提高,一批具有國內外先進水平的技術裝備的工程相繼建成。3. “十一五期間工業經濟的開展目標到2021年全部工業增加值到達310億元,年均增長3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到達260億元,年均增長40%;企業效益水平明顯提升,工業綜合經濟效益指數到達180以上;全市工業固定資產五年累計投資總額到達1200億元以上;圍繞重點產業,抓一批重點骨干大企業、大集團。 第二章 規劃原那么、目標與依據一、規劃指導思想1、以“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率管理、高速度開展為指導思想,堅持近期開展與遠期開展相結合、園區規劃與城市總體規劃相結合的原那么,一次規劃,分步實施。2、堅持科學開展觀,進區

8、工業工程應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具有一定規模和相對先進的技術水平及裝備。3、堅持重點領域形成特色,重點產業形成規模,表達工業開展的規模效益與集聚效益。4、堅持搞好社會化綜合效勞,強化根底設施建設,力求管理符合國際慣例,創造優良的綜合投資環境。5、注重環境保護,保持優良的生態環境。加強環境綠化、美化,建設“園林式工業園區。二、規劃原那么1從宏觀分析入手,論證工業園區的職能、定位和作用,正確看待其開展機遇和挑戰,確定其開展方向、速度和規模。2注重遠近期結合,合理安排各項建設用地,優化工業園區用地結構和布局。3以資源及根底設施共建共享為原那么,合理安排各項根底設施的建設,增加規劃的彈性和應變能力,引導園

9、區可持續開展。4融入城市設計的方法,保護自然景觀資源,塑造烏蘭察布市地方特色,增強城市持續開展的競爭力。三、規劃設計目標1. 塑造特色產業,打造重要的產業和經濟根底。2. 加速城鎮建設,加速城市化的進程。- 5 -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工業園區總體開展規劃-規劃說明3. 完善城市用地結構性拓展,塑造城市空間形態,提供城市開展對策。4. 保護自然景觀資源,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創造有特色的城市人文景觀。5. 完善城市根底設施及公共效勞設施,創造環境優美生活方便的城市環境。6. 實現烏蘭察布市市社會、經濟、環境的可持續開展。四、規劃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1989年12月)2?城市規劃編制方法

10、?2006年4月1日3?城市規劃編制方法實施細那么?1995年4?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GBJ137-905?烏蘭察布市國民經濟和社會開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6. ?烏蘭察布市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1年)?7?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8 “烏盟行政公署 關于將察右前旗察哈爾生態工業園區列為盟級園區的批復烏盟批發20033號9 “研究察哈爾生態工業園區建設有關事宜 2006年10月19日12“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通過國家審核的開發區公告 2006年11月14日1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第十批落實四至范圍的開發區公告 ?2006年第19號14. 烏蘭察布市政府烏政發20066

11、2號文件15國家與內蒙古自治區的其它有關法規與技術標準第三章 規劃期限、定位與規模一、規劃期限為利于規劃管理與實施,本次規劃期限與?烏蘭察布市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1?、烏蘭察布市“十一五規劃的期限保持一致,將規劃期確定為2006-2021年,本次規劃的啟動年為2007年,為利于規劃管理與實施,規劃期限與?烏蘭察布市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1年?、烏蘭察布市“十一五規劃的期限保持一致,其分期年限為:近期:2007-2021年;中期:2021-2021年;遠期:2021-2021年;遠景:2021年以后。- 6 -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工業園區總體開展規劃-規劃說明二.、性質、定位與產業導向

12、1.性質:內蒙古察哈爾工業園區是內蒙古自治區區級工業園區;是實現市委市政府“一市兩區戰略設想的載體,是烏蘭察布市工業經濟開展的主要平臺。2.定位:是立足區位優勢、資源優勢,以科技創新為動力,集加工、制造、研發和物流效勞于一體的現代化、節約型、環保型、科技型生態工業園區;同時又是一座具有行政、居住、辦公、商業、金融、文體、休閑等綜合功能的現代化新城。3.產業導向 :重點開展五大產業:1食品加工產業;2裝備制造產業;3電子通訊產業;4化工、冶煉、建材產業;5生物技術產業;三、人口規模根據烏蘭察布市總體規劃、全自治區城鎮化開展目標以及未來烏蘭察布市中心城區人口增長諸因素,對該區人口的預測園區人口的規

13、模與分布。1烏蘭察布市域城鎮人口預測2003年10月通過的?內蒙古黨委、政府關于加快城鎮化進程的決定?確定的全區城鎮化開展目標為:到2005年城鎮化水平到達48%以上;到2021年城鎮化水平到達56%以上;到2021年城鎮化水平到達70%以上。規劃在2002年全市域總人口270.6萬人根據?內蒙古統計年鑒2003?公安戶籍統計數的根底上,得到如下預測結果:現狀區域戶籍人口為270萬人左右其中有20多萬人在區外;近期2021年烏蘭察布市域戶籍人口約為300萬含局部暫住人口;遠期2021年烏蘭察布市域戶籍人口約為350萬含局部暫住人口。那么預測到2021年城鎮人口約為245萬。烏蘭察布市中心城區人

14、口預測:按現狀、規劃中期、遠期中心城區人口占市域城鎮人口和市域總人口比重來確定。現狀主城區人口占市域總人口占市域城鎮人口的比重為45%,規劃期考慮主城區人口增長速度大于各建制鎮人口增長速度和市域人口增長速度的趨勢,到2021年主城區人口,占市域城鎮人口的比重為50%,那么烏蘭察布市中心城區城鎮人口約為122萬。2.察哈爾工業園區城鎮人口預測- 7 -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工業園區總體開展規劃-規劃說明根據烏蘭察布市總體規劃,中心城區以居住生活為主,是未來城市人口的主要吸納地,綜合預測察哈爾工業園區轄區城鎮人口總規模約為46萬人,其中平地泉工業園人口10萬人、白海子工業園人口10萬人; 察哈爾工業園區

15、本次規劃范圍內總人口約為26萬人。第四章 總體開展戰略一、銜接總體規劃戰略?烏蘭察布市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1?年確定了“城市開展方向以向南和東南方向開展為主的原那么,遠期烏蘭察布市城市空間拓展主要方向為向南跨過京呼高速、向東跨過霸王河建設新的工業園區及新城組團,這為察哈爾工業園區東擴確立了空間開展方向。 國內工業園區的建設說明,工業園區建成后將開展成為城市新區,因此,察哈爾工業園區建成后,將對城市職能結構與空間結構產生根本性的影響,從以“山為綠心、三區聯動的城市功能格局升級為以“山、水為景觀核心,多區協調開展的城市總體格局。為開展富有活力、特色鮮明、具有竟爭力的新興城市,為實現市委市政

16、府“一市兩區戰略設想奠定根底。最終實現經濟、社會、環境三大效益與城市建設的最大統一。1.經濟協調:產業分工明確,主導產業定位準確,依據產業間的關聯效應形成產業鏈,實現工業化與城市化協調開展。2.空間協調:有新舊城兩級開展轉變為向西、向南拓展,通過察哈爾工業園區核心區城市副中心 、南部中心區城市次級副中心的開展,開拓城市新的增長極。3.交通協調:完善對外交通,形成城市各區之間便捷、層次清楚的道路交通體系。4.根底設施協調:各功能片區在電力、能源、給排水等市政方面相銜接。5.環境協調:按生態敏感程度劃分空間管制區域,保證工業園區內良好的生態環境質量。二、產業開展戰略1大力開展符合本地特征的主導產業

17、:依托集寧區及周邊地區的農牧業資源和礦產資源優勢,大力開展食品加工產業、裝備制造產業、電子通訊產業、化工產業、冶煉產業、建材產業、生物技術產業,通過規模效益實現企業擴張,降低生產本錢,提高企業利潤。2以市場為先導推動相關產業開展:根據各產業間存在的關聯效應,在市場機制的主導下,在政府的宏觀調控下,加快開展主導產業的配套產業和根底產業,特別是為生產效勞的第三產業,增強聚集經濟效應的作用,提高產業國際競爭力和企業核心競爭力。3積極開展出口導向型產業:主動開展外向型經濟,利用二連浩特口岸、開展面向蒙古國、東歐市場的輕工業;緊緊抓住京津地區產業轉移的機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利用外部資本開展本地資源型產

18、業,以出口導向實現資本積累。4堅持以科技進步和制度創新促進產業結構升級:以科技進步和制度創新為動力,加強同國內外知名企業和科研機構的橫向聯系,改善投資環境,不斷加大科技投入,逐步提升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奉獻率,在- 8 -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工業園區總體開展規劃-規劃說明實現經濟總量增長的同時提升產業結構,從整體上提升城市競爭力。三、生態開展戰略1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實現新區可持續開展的目標。2產業開展應逐步提高技術含量,嚴格控制生產工程環保排放標準,嚴格企業準入,將園區建設成為生態型科技工業園區。3嚴格依照環境影響評價控制生產工程與居住生活設施。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環境政策,按照環境影響評價法規與

19、程序,在進行產業建設之前,必須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對不能通過的產業工程,必須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理。4整治、利用現有河流、坡地和植被,營造城市生態景觀。防止對現狀地形條件進行破壞性建設,從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出發,因地制宜,可在生態門檻遵循城市總體規劃的指導,合理進行城市功能分區,突出核心區功能和城市副中心的職能,有利于控制城市空間形態,便于指導今后的開發建設。- 9 -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工業園區總體開展規劃-規劃說明2. 尊重場地地形、地貌特點,充分利用兩河、山體的景觀資源,塑造優良的環境品質,以實現可持續開展的理念。導入城市景觀設計的方法和手段,創造有特色的空間布局。3. 根據“年主導風向夏季為西南

20、風,冬季為西風、西北風,風速較大的特點,將產業區分散布局在東南側,沿霸王河兩岸布局生活區。便于與新城開展緊密結合、相互照應。二、總體空間布局結構1空間結構:一心輻射、兩河延展、六片環繞、多廊道契入的生態組團格局1一心輻射:察哈爾工業園區核心區-章蓋營核心區16.47平方公里,核心區由配套齊全的四個居住區和城市副中心組成。城市副中心在霸王河與白海子公園之間布局,是工業園區的公共效勞中心。該中心環境優美,形象突出,構成新的城市標志。2兩河延展:工業園區內的主要生態廊道沿霸王河與泉玉林河伸展。3六片環繞:即六個工業園在空間形態上形成五片圍繞核心區布局六個各具特色的工業園即: 平地泉工業園、賽漢工業園

21、、南界工業園、益武堂工業園、巴音工業園、白海子工業園。 組團相對獨立,各類設施完善,配置相應居住用地。4多廊道契入:在產業園與核心區之間被多條綠化隔離帶所分隔,形成多廊道契入的格局。建設用地隨地形延伸,促使城市肌理不斷豐富。預留足夠的綠色緩沖空間,表達草原城市特色。三、產業布局1. 產業的總體開展思路:以科學開展觀統領經濟社會全局,按照“極核帶動、集群引導、高新為本、強化優勢的開展思路,緊緊抓住戰略機遇期,以高新技術為支撐,以園區整合和資源集約利用為手段,以促進優勢產業集群化和適度重型化開展為舉措,重點圍繞優勢資源、優勢產業、優勢企業,優化產業布局,逐步建立一個面向未來、創新活潑、具有持續增長

22、動力和全球競爭力的產業體系。2.空間布局原那么1必須有利于產業的集聚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通過規劃建設工業產業園區, 推進產業集聚, 培育企業集群, 形成產業規模優勢,提高工業經濟的競爭力。2工業是城市化的根底,工業產業園區建設符合城市化開展的趨勢。工業產業園區的開展要與城市化的推進結合,做到工業園區建設和城市化互相促進、協調開展。3必須有利于擴大對外招商引資。工業產業園區是面向國內外招商引資的主要基地,也是開展外向型經濟和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通過規劃建設工業產業園區,形成良好的產業配套條件和投資環境,成為對外招商引資的重要平臺。4加強環境保護,嚴格控制工業污染,實現可持續開展。 - 10 -

23、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工業園區總體開展規劃-規劃說明3.產業布局原理1便于形成“產業集群產業布局采取“產業集群的模式,即根據不同主導產業及其配套產業開展的內在聯系,將它們集中于特定的地理空間范圍內,企業間形成分工合作共同開展的格局。“產業集群模式是以地方特色資源為平臺拓展經營領域、以工程為載體興辦工業園區的模式,是資源型企業依托地方資源優勢,延伸產業鏈條,開展非資源型產業,以促進資源合理配置和綜合利用,形成可持續的循環經濟開展模式。同一產業在地理上集聚,能使廠商招聘到有專業技能和工作經驗的勞動力,及時得到本行業競爭所需要的信息,比擬容易獲得配套產品和效勞,并以較低的價格從政府和其他公共機構獲得公關物

24、品和效勞,這些都使企業降低了本錢,產生更高的生產效率,使集群內的企業在生產本錢上具有明顯的優勢,從而奠定價格競爭的根底。如長三角地區大量存在的中小企業集群,有力地促進了江浙地區經濟總量的提高和在全國的地位。由于目前烏蘭察布市仍處于工業化初期階段,經濟開展最需要的是“增長極,亦即推動經濟開展的原始動力,因此,比擬適合的產業集群形式為“低本錢型集群、“大企業集群和“產品鏈集群。 “低本錢集群:參與競爭的根底是廉價的原料和勞動力形成的低本錢,初級生產要素高度集中,生產初加工產品。這類集群方式有利于勞動素質較低的農村剩余勞動力進城就業,有利于開發烏蘭察布市的自然資源,符合經濟開展規律,從而推動全市的城

25、鎮化進程。“大企業集群:以大企業為中心眾多小企業在外圍而形成,其中有一個或多個規模較大、創新和競爭能力較強、與外界聯系較廣的主導型大企業,也有一大批進行專業化生產和配套效勞的中小企業,大企業和中小企業有機地構成一個大中小企業共生互助、協調開展的企業群落。通過市場引導和政府扶持的方式,在規模經濟效益的作用下,有利于工業園區內的主導產業形成“增長極,進而通過關聯作用開展配套企業,形成集群形態。“產品鏈產業群:各相關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彼此的產品互為原料,既保護了生態,又節約了資源,而且還帶動了原有相關產業的開展。通過對原料加工程度的深入,不斷增加產品的附加值,從而集群內的企業形成增值鏈。這一集群方式符

26、合烏蘭察布市現狀的產業構成和經濟開展水平,有利于地方經濟體系在量上的開展壯大。三類集群雖然名稱不同,但表達的是同一個內容,都是大量在經濟上具有緊密聯系的不同規模企業形成的綜合體。這類綜合體在空間上往往形成不同的產業園區。2空間形態上“塊狀集中我國江浙地區的產業集群具有代表性,大量村鎮都依托地方資源和根底開展起來了專業化特征極強的產業集群,促進專業化城鎮的形成,它們在區域中呈“塊狀分散布局,亦即“塊狀經濟。通過提高產業集聚規模的方法對“塊狀經濟進行調整,即在保持各產業集群內部企業經濟聯系的根底上,將多個集群集中布局,但在空間分布上相互獨立,呈“塊狀集中布局,彼此之間由生態廊道分隔,同時又有根底設

27、施連接。- 11 -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工業園區總體開展規劃-規劃說明根據產業開展戰略,園區具有多個主導產業,如果采取產業集群的企業組織方式,每個主導產業都形成集群,那么工業園區在空間形態上將是數個“塊狀經濟體的集中組合,每個集群一個“塊,集群產業布局要點:- 12 -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工業園區總體開展規劃-規劃說明核心區重點開展商貿、會展、金融、保險、信息、創意、房地產、旅游、酒店、文化娛樂及現代效勞等第三產業。同時鼓勵開展文化、體育、教育、醫療、物流、軟件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研發、中小企業孵化 、設計營銷、企業總部。B 準入條件:禁止第一產業、第二產業進入。附表2、生活配套核心區用地平衡表 - 1

28、3 -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工業園區總體開展規劃-規劃說明2賽漢工業園1規劃要點:該功能區位于烏蘭察布市新區南側,集張鐵路線以北,霸王河以西,是城市水源保護區,總規劃面積共計22.23平方公里。該地區地勢平坦,依托京呼高速、集大高速出入口,208國道、集張鐵路、平地泉火車站等便利的交通條件,該地區具有率先開展的諸多有利優勢。該組團規劃為一類工業、無污染的二類工業為主的綜合工業區,以及相應的生活配套設施。2主要功能構成:綜合加工區、金融商貿效勞區、物流區、配套的居住區。 3產業布局要求:A 主導產業:電子產品、機械制造業、新型建材工業。其中:a 電子產品重點開展:通信設備制造、播送電視設備制造、電子計

29、算機制造、電子器件制造、家用視聽設備制造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b 機械制造業重點開展:風力發電設備及配套產品、汽車零部件、電器機械及器材制造業、新型實用畜牧機械、金屬通用設備制造業等產品。c 新型建材工業重點開展:綠色化學建材、節約資源型墻體材料。B 兼容產業:紡織及其制品業、木材加工業、草制品業、家具制造業、印刷業、文教體育用品制造業、食品業、工藝品及其他制造業。C 準入條件:a 一類工業;b 無“三廢的二類工業;c 用水量小。 - 14 - 附表3、賽漢工業園用地平衡表 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工業園區總體開展規劃-規劃說明3南界工業園1規劃要點:該功能區西側緊鄰園區核心區,處于霸王河與泉玉林河之

30、間,屬于生態敏感地區。總規劃面積共計11.42平方公里。鑒于該組團與中心城區、核心區空間上的緊密關系以及生態環境的要求,產業規劃為高科技工業園,靠近西側核心生活區500米以 a 一類工業; b 無“三廢的二類工業; - 15 -c 用水量小。 附表4、南界工業園地平衡表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工業園區總體開展規劃-規劃說明4益武堂工業園1規劃要點:該功能區位于集張鐵路線以北,京呼高速公路以南,處于霸王河與泉玉林河之間,屬于生態敏感地區。總規劃面積共計11.52平方公里。該功能區與主要生活區較遠,偏離城市的主風向,產業規劃為生物制藥為主導產業的工業園,堅持“高效、低耗、清潔、環保原那么,把握世界化學原料

31、藥產業轉移和非專利藥快速開展的歷史機遇,科學承接國際先進產業技術。建立市級以上醫藥技術開發中心、新產品孵化基地及成果產業化基地,醫藥生產基地,醫藥物流配送基地。建立完整的生物制藥產品鏈包括藥物發現-藥物開發-藥物生產-市場營銷-商業開展及效勞等。 工程建設力求科學的分析、設計和建設,注重環境保護措施。2主要功能構成:工業區、研發中心、商貿效勞區、物流區、配套的居住區。 3產業布局要求: A 主導產業:化學制藥、藥物發酵工業、現代中藥、現代蒙藥、生物制藥、生物能源、生物環保、獸用藥品制造。 B 兼容產業:日用化學產品制造、醫療器材制造、衛生材料及醫藥用品制造、其他相關制造業。C 準入條件: b

32、二類工業;c 用水量較小;a 一類工業; 附表5、益武堂工業園用地平衡表d“三廢處理達標。- 16 -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工業園區總體開展規劃-規劃說明5巴音工業園1規劃要點:該功能區位于110國道以北、泉玉林河以東,距中心城區10公里以上,距核心生活區6公里以上,遠離城市的主風向,與城市生活區相距較遠,周邊為農業用地。靠近泉玉林河,屬于生態比擬敏感地區。總規劃面積共計21.18平方公里。該組團規劃以三類工業為主,以及相應的生活配套設施。烏蘭察布市有較為豐富的礦產資源,目前已發現的礦種有80多種,已探明儲量的有49種,已開發利用的有29種,礦產資源的潛在經濟價值達4500億元。其中褐煤100億噸、

33、銅51萬噸,螢石2000萬噸,石墨250萬噸,石膏4329萬噸,硅藻土1700萬噸,膨潤土1.7億噸,墨玉2000萬立方米。根據地方資源特色,著重開展“礦產-冶煉-加工-銷售這一完整的產業鏈。2主要功能構成:工業區、商貿效勞區、物流區、配套的居住區。 3產業布局要求:A 主導產業:煤化工、氟化工、硅制品、金屬冶煉、金屬制品等產業。 B 兼容產業:重型機械制造業及其他制造業。 C 準入條件: a 一、二類工業;b “三廢處理達標的三類工業; 附表6、巴音工業園用地平衡表 c 用水量在該地區可得到保障; d 水重復使用率不低于60%。 - 17 -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工業園區總體開展規劃-規劃說明6平

34、地泉工業園1規劃要點:該功能區位于烏蘭察布市新區南側,集張鐵路線以北,霸王河以西,是城市水源保護區,總規劃面積共計21平方公里。該地區地勢平坦,依托京呼高速、集大高速出入口,208國道、集張鐵路等交通條件,目前,工業園開展已初具規模,伊利、蒙牛等知名企業相繼入駐工業園區。園區性質為:以農畜產品加工業為主,附加電子科技、高新科技等配套產業的現代化環保型、節約型工業園區。規劃工業園區內工業用地性質主要為一類工業用地,適當控制二類工業,嚴禁布置三類工業。其中二類工業用地布置在常年主導風向的下風側,最大可能的減少對周邊環境的污染。2主要功能構成:工業區、地商貿效勞區、教育科研區、物流區、配套的居住區。

35、3產業布局要求:A 主導產業:蔬菜食品、副食品、奶制品、牛肉羊制品、飲料業、農產品深加工等B 兼容產業:皮毛絨肉骨腸的精深加工、牲畜臟器為原料的生物制藥、電子科技、高新科技等C 準入條件:a 一、二類工業;b 無“三廢的三類工業;c 用水量小。7白海子工業園1規劃要點:該功能區位于110國道北側,霸王河以東,泉玉林河以西,集商公路以南,總規劃面積共計50平方公里。該地區依托京呼高速、集二高速公路、110國道、208國道、集二鐵路等區域交通條件,隨著本區與舊城區的交通聯系進一步完善,工業園開展已進入加快開展的軌道。園區定位:工業園以“高薪、高效、綠色、環保為要求,建設成為一個門類齊全、結構合理的

36、綜合產業園區。規劃工業園區內工業用地性質主要為一、二類工業用地,適當控制三類工業用地。2主要功能構成:工業區、地商貿效勞區、物流區、配套的居住區。3產業布局要求:A 主導產業:高新技術、農畜產品加工、醫藥化工、機械制造等產業。B 兼容產業:輕工業、金屬制品、建材等產業。C 準入條件:a 一類工業;b “三廢處理達標的三類工業;c 用水量在該地區可得到保障;d 水重復使用率不低于60%。- 18 -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工業園區總體開展規劃-規劃說明四、主要用地布局要點 附表8、城市總體規劃用地匯總表- 19 -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工業園區總體開展規劃-規劃說明1.產業用地布局充分利用現有地形地貌,采取分

37、散組團式布局,工業用地分別布局在區生活配套用地布局分成三個層次:1核心區居住用地主要分布在京滬高速公路北側,霸王河兩岸。圍繞公共中心規劃4個居住區 5 萬人左右和兩個商住片區。2西南部生活配套組團用地布局在賽漢工業園西側,與平地泉鎮及其北側生活用地共同構成城南部次級副中心。3其余居住用地那么結合工業園區布局,主要解決務工人員及村民安置。- 20 -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工業園區總體開展規劃-規劃說明 附表10、居住用地及建筑控制指標注:容積率、建筑密度和限高為高限,綠地率為低限。居住配套設施規劃根據效勞人口和效勞半徑,規劃共計設置 5所中學和 18所小學,并在居住區規劃文娛設施用地、商業效勞設施用地

38、,其位置和分布詳見居住規劃圖,內容和規模見下表:附表11、居住片區的規模及配套設施 3.公共設施規劃布局根據總體規劃和園區的綜合布局考慮,規劃在章蓋營核心區內沿霸王河兩側布局中心區,即城市東部副中心;在西南部生活區布局南側公共中心,與周邊地區及平地泉鎮共同構成城市南部次級副中心;在各工業園區設置產業效勞中心,包括商貿、技術效勞中心。規劃范圍內公共設施用地總面積為260.58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的3.03% 。1行政辦公用地38.14公頃,其中:在核心區建區級行政中心,用地面積為 10.75公頃 ;在各產業效勞中心建設工業園行政中心、鄉鎮行政中心,用地面積 27.39 公頃 。- 21 -烏蘭察

39、布市察哈爾工業園區總體開展規劃-規劃說明2商業金融用地164.70公頃,其中:在核心區和產業效勞中心形成大小兩級商業金融中心,前者效勞于整個工業園區,后者主要效勞于格工業園。用地面積分別為 63.65公頃 、101.05公頃 。3文化娛樂用地27.84公頃,其中:規劃集中在行政中心周邊設置文化娛樂設施,建設新聞中心、文化館、展覽館、圖書館、博物館、影劇院等各種設施。用地面積 25.45公頃 。此外,文化活動站和老年人活動站結合居住區建設。(4)體育設施用地9.00公頃,園區規劃建設一處綜合性體育公園 ,能夠承辦一般市級體育比賽。以全面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為目標,建設具有現代氣息、適

40、度超前的標志性文體設施和社區文體設施。社區體育設施、場所結合居住區的建設同步進行。(5) 醫療衛生用地10.87公頃,醫療衛生設施按照總體規劃確定的 6 床位 / 千人的標準設置,依照規劃研究范圍 附表13、公建設施一覽表 - 22 -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工業園區總體開展規劃-規劃說明 第六章 道路交通系統規劃一、規劃原那么、目標規劃目標整合現狀道路,建設城市道路網,逐步建成與園區總體布局相協調、與總體開展目標相適應,布局合理、快速通暢的城市路網系統與交通系統。規劃原那么1.實現城市交通現代化,表達可持續性開展的思路;2.充分結合地形,盡量形成便于有效利用土地的方格道路網;3.堅持“以人為本,倡導

41、優先開展公交事業;4.園區內交通以公交、自行車、小汽車為主,和新、老城區間交通聯系以公交、小汽車為主;5.結合綠地系統建設方便的步行系統,提高公園、沿河綠地的可達性。二、對外交通規劃1.鐵路在園區外圍有三條鐵路,京包線位于園區西側;集二線位于園區北側;集張鐵路線位于園區南側,在靠近賽漢工業園南部規劃火車站,線位按照鐵路部門定線規劃。結合火車站規劃物流園區,充分發揮鐵路的貨物運輸功能。2.高速路從城市整體對外交通出發,規劃在南界工業園東側預留京呼高速出口,作為城市東出口。為疏解穿城而過的208國道過境交通壓力,沿泉玉林河西岸規劃一條快速路與208國道在南北側相連,并在南部與集大高速相接,在北部與

42、集白高速相接,形成城市快速東環線,總長約為40公里。3.公路境內有4條公路穿境而過,分別為:0513省道集寧一商都一化德、0515省道集寧一察右中旗一賽漢塔拉、110國道和208國道新線。各公路建設原那么上按照公路部門規劃進行建設。從修路帶動經濟開展的角度出發,規劃將園區境內的過境道路按照園區主干道標準進行建設,紅線寬度與原公路一致,車道數量不低于公路,從而既保證了公路的連續性,又能降低園區初期建設的投資本錢。為使過境公路更好地與周邊建設用地結合,建議高出地面過大的路段進行適度改造,降低路面。4.長途客運站選址于核心區,208支線的南延段,規劃占地面積1.64ha。建成園區對外客運樞紐。 -

43、23 -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工業園區總體開展規劃-規劃說明三、道路規劃區域性主干道形成“五縱六橫 的快速交通構架。五縱分別為:商都街、平海街、杜圣街、海蘇街、巴圣街;六橫分別為:友誼大道、烏蘭察布大街、察哈爾路、興和路、平賽路、平梁路。1.路網結構城市道路規劃分為三級,即主干道、次干道與支路。結合新區形成布局均勻的交通網。由新區向南、向東延伸的路網,保持原有的紅線寬度及斷面,其余那么結合各區功能進行設計。跨區域的交通性干道,在進行下一層次規劃時應適當控制開口數量,保持其交通順暢性。2.道路綠化退線除特殊要求外,京呼高速兩側退線100M,快速路兩側退線50M,國道兩側退線50M。其他道路綠化退線為:

44、主干道60M以上退20M以上、次干道36M以上退13M、支路30M退7M。2.道路交叉口規劃1園區立交規劃園區內道路系統中除快速路、高速路與園區主要道路采用立交形式以外,其他道路一般以平交為主。 沿泉玉林河快速路與110國道規劃互通式立交沿泉玉林河快速路與京呼高速規劃互穿式立交。2預留立交用地的交叉口由于城市及交通開展的不確定性,在總體規劃階段很難對未來每一個交叉口的交通狀況作出準確判斷。因此,除上述已經確定建設立交的交叉口外,其他交通作用比擬突出的交叉口應預留立交的遠景開展用地。這些交叉口規劃期內采用信號燈控制的渠化平交路口,預留用地可先用于綠化。以上交叉口均預留完全互通式立交用地,預留用地

45、面積4公頃。3嚴格控制區內主干道與過境公路交叉口數量,開口距離一般不低于500米。4.道路豎向規劃本次規劃對區內主次干道進行豎向設計,確定其交叉點高程作為下一階段的詳細規劃及道路設計的參考。規劃綜合以下因素進行道路豎向設計:規劃道路與現狀道路和已實施的局部道路的高程合理銜接;在保證道路工程技術要求的前提下盡量尊重場地地形條件,有效減小土石方工程量,并努力保持原來的場地景觀特征;沿霸王河兩岸的濱河西路、濱河東路的道路設計應結合防洪堤考慮,力圖到達一舉多得的效果,在解決了防洪問題的同時也可以提供臨水步行道路,提供一條良好的景觀步行通道;局部低洼片區的場地較難順利排水,規劃設置連接河道的排水管,到達

46、就近收集、排放雨水的作用。 規劃道路高程根本順應地形落差,道路坡度小于 5% ,絕大多數路段坡度小于 2% ,以方便非機動車行駛。5.規劃指標規劃范圍內道路總面積為17.76km,路網密度為15.77%。其中:- 24 - 2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工業園區總體開展規劃-規劃說明主干道總長度為130公里,總面積為7.84km; 次干道總長度為112公里,總面積為5.56km2; 支路總長度為145.公里,總面積為4.36km2。附表14、主干道一覽表2 - 25 -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工業園區總體開展規劃-規劃說明 附表15、次干道一覽表 - 26 -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工業園區總體開展規劃-規劃說明附表16

47、、次干道一覽表 編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合計道路名稱 A1 A2 A3 A4 B1 B2 B3 B4 B5 B6 B7 B8 B9 B10 B11 C1 C2 C3 C4 C5 C6 C7 D1 D2 D3 D4 D5 D6 E1 E2 E3 E4 E5 E6 E7 E8 E9 E10 E11 E12 E13 E14 E15 E16 E17 道路性質 支路 支路

48、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 支路道路長度(米 3808.3 3946.9 1056 1499.8 7953.6 1986.9 2062.9 16232 2057 3208.7 4449.5 3243.4 1446 1020 289.5 4524.1 4511.9 4510.4 3093.8 3513.1 3522.5 3527 6483.7 3743.9 3831.2 27

49、82.1 3815.8 2946.6 4305.3 3781.5 1954.9 2967.5 2875.8 1863.7 4053.9 2533.4 1377.7 1535.3 1535.3 1134.5 340.3 695.7 3738.3 3738.3 1171.9145469.9道路寬度米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斷面7.5-15-7.5道路面積平方

50、米 114249 118407 31680 44994 238608 59607 61887 486960 61710 96261 133485 97302 43380 30600 8685 135723 135357 135312 92814 105393 105675 105810 194511 112317 114936 83463 114474 88398 129159 113445 58647 89025 86274 55911 121617 76002 41331 46059 46059 34035 10209 20871 112149 112149 351574364097- 2

51、7 -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工業園區總體開展規劃-規劃說明 四、 城市貨運交通結合各園區的倉儲物流用地,通過城市對外交通網,組織儲、運、銷為一體的社會化貨運運輸網絡,開展貨物流通中心。規劃在賽漢工業園、南界工業園、益武堂工業園、巴音工業園各規劃一處物流中心,通過園區主干道,形成貨運網絡。五、公共交通規劃作為新建區,須根據園區布局、規模規劃公交線路、站場等用地。但由于新區起步建設規模較小,因此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本地居民區內的出行主要方式將以私人交通為主,非機動車與步行交通成為主要交通方式,公交的開展將受到科技工業園區開發建設速度的限制。作為可持續開展的必要措施和手段,規劃提倡將公交作為今后交通的優先開

52、展方向,倡導通過提高公交線網密度、提高公交的便捷度,在遠期實現以公交為主的城市交通策略,使遠期城市居民公交出行比例到達 15%20% 。公共交通方式以公共汽車為主。公交車型結合城市的規模和現狀,逐步到達以中型客車為主,小型客車為輔。規劃在章蓋營核心區、賽漢工業園、南界工業園、益武堂工業園、巴音工業園各規劃一處共交首末站,共五處每處用地面積約為 1.5公頃 。六、交通設施規劃規劃鼓勵在城市中心地區大力開展公共交通和步行交通。因此,在交通、人流密集的核心區和產業園區中心外圍分別設置一處社會停車場,作為公共停車及交通轉換之用,以減輕中心地區的交通流量和壓力。社會停車場的面積分別為 2.25 公頃和

53、2.00 公頃,分別能夠停車 750 輛和 667 輛。產業區由于其生產用地的自身特點,占地大,停車空間充足,對社會停車的需求有限,故不再專門設置集中的社會停車場,停車問題通過配建停車場解決。七、城市步行系統規劃利用綠化帶、道路步行系統及道路紅線退后寬度,形成貫穿聯絡的城市步行系統,步行系統的建設能夠到達如下目標:1.使核心區、居住區中心、產業園區中心和城市綠化系統等功能區之間形成便捷的綠色步行通廊;2.從規劃區的任何地帶可以很方便通過步行系統到達霸王河、泉玉林河及城市公園。 - 28 -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工業園區總體開展規劃-規劃說明第七章 綠地景觀系統規劃一、綠化系統規劃一綠地系統規劃原那么

54、與目標1.綠地系統規劃原那么:充分利用丘陵、河流等景觀資源,依照“以人為本、以水為源、以綠為重的原那么,布置城市的綠化網絡,加強生態園區建設,創造具有草原特色的綠化系統。a 保護、結合自然原那么:最大限度保護、利用地形地貌、植被和河流:盡可能保存原有的山體、樹林,作為城市公園開發利用;結合河道、濕地,規劃集中的公園、沿河綠帶。b 系統原那么:由周邊生態綠地、區內沿河公園、山地公園、沿河綠地、街頭綠地以及防護綠地等,共同構筑“點、線、面相結合的綠化系統。c 均布原那么:保證綠地公園在空間上的分布均勻,滿足合理的效勞半徑。d 防護隔離原那么:有污染的工業用地同其他用地之間需要以防護綠帶隔離。高壓走廊設置足夠的平安防護綠帶,過境高等級公路規劃充足的防護綠帶。2.綠地系統規劃目標規劃 2021 年城市綠化覆蓋率不少于 40% ,綠地率不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