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內鏡的進展及臨床應用_第1頁
消化內鏡的進展及臨床應用_第2頁
消化內鏡的進展及臨床應用_第3頁
消化內鏡的進展及臨床應用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消化內鏡的進展及臨床應用2009級研究生蔣海兵 學號200922024016摘要:消化內鏡的臨床應用在近20年中有很大進展,不僅是消化內科專業日 常不可缺少的診療工具,也引起了外科手術領域中的革命性變化。由于腹腔鏡手術的開展及應用,消化內鏡治療侵入性小、創傷小、費用低、效果好等特點,使消化系統許多疾病的治療“微創傷”化,逐步取代一些剖腹的外科手術,故越來越多地引起了醫生和患者的肯定。Abstract :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digestive endoscopy in the last 20 years, hasmade great progress, no

2、t only to digest the daily medical professionals an indispensabletool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but also caused surgery in the field of revolutionarychanges. Because the conduct and application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digestiveendoscopic treatment of invasive small, trauma, low cost, good ef

3、fect etc., so that thedigestive system of manydiseases, minimally invasive and gradually replace someabdominal surgery, so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doctors and patients affirmed.關鍵詞:消化內鏡進展臨床應用自1958年首次描述內鏡在胃腸成像領域的應用,消化內鏡逐漸成為了診斷的 工具。我國從七十年代初應用光纖內鏡,隨著內鏡技術的不斷更新,這一診治手段已成為消化領域中最活躍和發展最快的一門學科。近十年來,在診斷及治療領 域中

4、消化內鏡專業有了飛速的進步和發展,對提高消化管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水平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超聲內鏡、放大內鏡以及膠囊內鏡等技術的問世,使消化內鏡檢查和治療技術不斷完善,胃腸道的檢查技術有了 新的突破。為此,現對消化內鏡的進展及臨床應用做如下的綜述。1、臨床應用及進展1.1內鏡1805年德國醫生Bozzini最早提出了關于內鏡的設想,1958年由Hirschowitz等首次描述,經過近200年的發展到今天內鏡系統已經充分完善,并 且成為現代醫學的重要診斷和治療方法之一。內鏡技術在臨床實踐中的應用,深刻地影響著并在逐漸地改變著人們的一些傳統思維。通過內鏡真正意義上實現對疾病進行診斷

5、和治療僅是近3040年,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早期,內鏡是一種診 斷工具,應用內鏡的主要目的是在鏡下觀察局部管腔黏膜和結構、了解局部器官 變化進行肉眼鏡下診斷,必要時鉗取局部組織進行病理診斷。相對于超聲、X線造影拍片、C夜磁共振等影像學方法,內鏡是一種介入性過程,具有一定的癰苦,然 而它所具有的直觀性和在內鏡觀察同時可以取出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做出定性診斷的優勢,尤其是早期癌病變的發現和確定,這是目前常規影像診斷學方法所 不能夠達到的境界。作為單一診斷用途的內鏡,一種無創無癰苦性新型“無繩內 鏡”一膠囊內鏡,在20世紀末期開始在臨床試用。無繩膠囊內鏡不僅能夠無癰苦 地檢查全小腸,更重要的是能獲

6、得生理狀態下的小腸內鏡圖像。特別適合兒童、 年老體弱及不愿意接受常規內鏡檢查患者胃腸道疾病的診斷。由于國內膠囊內鏡檢查起步較晚,所以關于診斷準確率方面的文獻報道不多。隨著內鏡及其手術器械的不斷更新完善和內鏡技術的發展,傳統內鏡已經不再是一種單純的診斷工具,通過內鏡完成對疾病的內鏡下手術治療已成為可能,從而使得內鏡的作用由早期的單一診斷水平發展成既能觀察診斷乂能進行即刻 治療,即診斷、治療同時進行并且以治療為主要目標的高級階段,并已發展成為最重要的現代微創技術之一。1.2消化內鏡消化內鏡在臨床應用已有悠久的歷史,在發達國家已獨立成立內鏡科室,如 德國漢堡大學醫學院Nib Soehendra教授在

7、世界上首先建立了獨立的內鏡專門學 科。在消化內鏡中,內鏡下直腸-結腸息肉切除術、內鏡下十二指腸乳頭切開- 取石(ClassenKawai,1973)、內鏡下膽道內引流術(Soehendra, 1979)等技術的 發展,則是20世紀外科學中重要的標志性發展,這些技術的應用一定程度上改變 了傳統治療思維方法并已逐漸成為傳統治療方法的重要補充2。內鏡發展到今天這樣被廣泛地應用在臨床實踐中,消化內鏡作為消化系統疾病中心的最重要的 微創技術之一,如何判斷和衡量整個內鏡系統或某一內鏡醫生的內鏡技術水平?如何指導全面系統地發展消化內鏡專業?很好地回答這些問題對于21世紀的消 化內鏡快速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8、。1.3超聲內鏡超聲內鏡是將微型超聲裝在內鏡的前端,隨內鏡送人胃腸腔內進行超聲檢測 的技術。它主要利用超聲波在人體組織中的傳播特性達到對消化道壁組織層次及 附近器官的成像,從而用于檢查黏膜層以下的深層病變。EUS虧食管癌、胃癌浸潤程度的診斷有重要價值。EUS對胃癌侵犯深度的判 斷以及淋巴結轉移情況(N)、遠處轉移(M)、腸壁浸潤程度(T)分期診斷優勢甚 為明顯,特別是其具有活組織檢查的功能,可取得病理學依據,大大確立了其在胃 癌的診斷、分期、選擇治療方案、腫瘤隨訪、預后判斷方面的臨床價值。1.4熒光內鏡聯合應用敏感的荷聯裝置的相機和新的診斷光敏劑;將熒光染料與腫瘤相關 抗體結合是多數病理實驗室

9、日常工作之一。該技術有助于區分正常組織與腫瘤。 熒光載體通常發出近紅外光帶的光,產生強烈的哪怕只有毫米組織都能檢測到的 熒光。一些研究證實該方法對腫瘤和早期癌有較高的陽性率。1.5色素內鏡色素內鏡為將染料噴灑在胃腸黏膜上或經靜脈注射染料色素后再進行內鏡 檢查的方法。在形態學診斷方面,色素內鏡有助于微小病變或輕微病損,如微小癌、表面平坦型(n b)早期癌、小息肉、小糜爛的發現,最適合活檢部位的選擇、 病變良惡性的鑒別、胃腸黏膜性狀的觀察以及放大觀察的應用;在功能檢查方面, 色素內鏡可觀察供血功能、血管分布情況9。染色后對小病灶的檢出率較常規 方法提高23倍。1.6放大內鏡乂稱變焦內鏡,可將胃腸壁

10、圖像放大10師。放大內鏡常和色素內鏡結合起來 應用。染色能更活楚顯示表面的異常。 放大內鏡在臨床工作中越來越重要。尤其對于結腸黏膜來說,高分辨內鏡結合染色法,有可能成為篩選需要密切監視結腸 癌人群的一項標準方法。1.7內鏡下支架:置入術內鏡下支架置入術包括鈦合金記憶支架置入術治療食管賁門良惡性狹窄,以及聚乙烯支架治療慢性胰腺炎胰管狹窄。方法為將支架沿導絲送入狹窄段,標記距狹窄上口1.5cm處固定施放器,回拉外套,支架自行撐開后,退出施放器和導 絲,觀察支架位置并進行調整,然后退出胃鏡。對食管賁門良惡性狹窄不能手術或 不愿手術患者,能迅速緩解癥狀,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由于鈦合金記憶支 架價

11、格昂貴,故應用受到一定的限制。1.8內鏡金屆鈦夾治療金屆鈦夾是近幾年來開展的比較普遍的內鏡下止血手段。 對賁門黏膜撕裂出 血患者,單純內科保守治療費用大,尤其對于血管正在出血的患者,效果不佳,其 至因不能及時止血,造成出血性休克,危及生命。而外科手術治療難度大、創傷大、 恢復慢、費用高。金屆鈦夾通過對病變部位及附近組織的緊箍,阻斷血流,達到止 血的目的。手術時間短,術后恢復快。23周后,金屆鈦夾自行脫落,經消化道排 出。內鏡下高頻電凝切除術治療胃腸道息肉最常見的并發癥是出血和穿孔 ,使用 金屆鈦夾,可有效地阻斷息肉滋養血管血流,進一步確保止血效果,減少近期再出 血率。2、消化內鏡的展望在微創醫

12、學體系中,必須明確消化內鏡技術的定位。在“醫生圍著病人轉、 方法根據病情選”的微創醫療模式中,在適當的病情狀況下,“辨證施治”,合理、 適時地選用恰當的內鏡技術是實現微創理念的基礎。消化內鏡技術的快速發展不同程度地影響和改變著醫生們的診斷、 治療思維方法;由于其操作過程中的微侵 襲性,使得傳統上需要開刀才能解決的一些疾病通過內鏡技術可以得到有效治療 內鏡已成為多種癥狀的普通治療手段,在診斷多種疾病方面準確率很高。在臨床 實際工作中,使消化內鏡(纖維內鏡)和腹腔鏡(硬質內鏡)有機地結合,發展成為 廣義上的內鏡學科,對于擴大消化系統疾病的內鏡診斷、治療的適應證以及實現 微創化治療病人具有重要的實際

13、意義。作為現代微創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內鏡技術將隨著現代局新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不斷完善;在熒光屏監視下可完成疾 病診斷、治療全過程的特點,就這方面而言,無論在短期還是長期內都不會有強 的競爭對手。新技術與普通內鏡聯合應用可提高準確率,尤其在診斷早期病灶方 面更具優勢。在新治療技術領域內鏡醫生必須與消化外科醫生和放射介入醫生密 切配合。參考文獻:1王永光.微創醫學一一個新的醫學理論體系J.醫學與哲學,2004, 25(11) : 2 - 4.2王永光.內鏡外科技術A.陳孝平.夕卜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 335.3王永光.消化內鏡治療學M.西安: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4

14、劉詩.超聲內鏡對上消化道黏膜病變的診斷價值J.華中醫學雜 志,2002 ,26(增刊):28229.5吳杰,胡偉,李紅燕,等.內鏡超聲診斷上消化道及膽胰疾病291例報告J.華中醫學雜志,2002 ,26 (增刊):56258.6諸琪.超聲內鏡對胰腺疾病診斷的價值J.國外醫學消化系統疾病分冊,2001 ,21 :1082111.7邢衛松,劉恩R工友田,等.金屆鈦夾治療賁門黏膜撕裂出血12例分析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03 ,20:1842185.8徐潔萍, 吳芝r林.經內鏡金屆夾鉗后電凝切除治療胃腸寬帝息肉J .中華 消化內鏡雜志,2003 ,20:87.9蔡逢春,劉慶森,郭榮斌,等.氣囊擴張

15、與肉蠹蠹素注射治療賁門失弛緩癥食管動力變化的比較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03 ,20:1612163.10劉吉勇,楊崇美,張安忠,等.氣囊擴張與肉蠹蠹素注射聯合治療賁門失弛緩癥的臨床研究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03 ,20(3) :1582160.11邱楓,房新志.記憶合金網狀覆膜支架治療食管惡性狹窄J.中華消化內 鏡雜志,2000 ,17 :3712372.12呂愈敏, 顧芳, 李改英, 等.早期大腸癌的內鏡治療J.中華消化內鏡雜 志,2000 ,17:1342136.13范震,張嘯,張筱風,等.十二指腸鏡治療膽總管結石583例療效分析J.中華肝膽外科雜志,2006, 12(3): 16

16、7- 169.14范志寧,劉訓良,繆林,等.急性膽源性胰腺炎早期內鏡治療價值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06, 23(6):413- 415.15龔彪,王實,別里克,等.EST術后止血夾預防性止血的回顧性研究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06, 23(3): 183- 185.16張宏博,畢鋒,韓英,等.上消化道吻合口狹窄原因及內鏡球囊擴張療效 分析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04, 21(2): 92- 95.17徐美東,姚禮慶,鐘蕓詩,等.急性結直腸癌性梗阻內鏡治療的臨床價值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05, 22(6): 365- 368.18任旭,徐曉紅, 孫秀芝, 等.經內鏡切除消化道黏膜下腫

17、瘤J.中華消 化內鏡雜志,2005, 22(1): 22- 24.19黃勛,朱惠明,王立生,等.經內鏡鈦夾封閉治療胃、十二指腸急性穿孔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04, 21(3): 169- 170.20歐希龍, 劉松橋, 邱海波, 等.經皮胃鏡下胃和小腸造痿術J.中國內 鏡雜志,2007,13(3): 249- 251.21DEPRER Approach of suspected commonbile duct stones: endoscopicultrasonographyJ. Acta Gastroenterol Belg, 2000, 63(3) :2952298.22 DILL J

18、 E. Endosonography/ bile drainage combination for dif2 ficult2to2diagnosegall bladder disease J. J Laparoendosc Adv Surg Tech A ,1998 ,8 (6) :3612365.23TARNASKY R ,PAL ESCFY Y,CUNNINGHAMJ, et al . Pancreatic stentingprevents pancreatitis after biliary sphincterotomy in patiens withsphincter of Oddi

19、dysfunctionJ. Gastroenterology ,1998 ,115 :151821524.24 FREEMAN M L , NELSON D B , DHERMAN S , et al .Complications of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J. N Engl J Med ,1996 ,335 (13) :9092918.25Seewald S,Groth S,OmarS,et al.Aggressive endoscopic therapy forpancreaticnecrosis and pancreatic abscess: a new sa

20、f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algotithmJ. Gastrointest Endosc, 2005, 62(1): 92- 100.26 Bartoll E, Delcenserie R, Yzet T, et al. Endoscopic treatment of chronicpancreatictis J. Gastroenterol Clin Biol, 2005, 29(25): 515521.27 Weber A, Schneider J, Neu B, et al. Endoscopic stent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chronic pancreatitis : results from a prospective follow-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