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遂餅_圣濟總錄卷八十引_膜外氣方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1頁
甘遂餅_圣濟總錄卷八十引_膜外氣方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2頁
甘遂餅_圣濟總錄卷八十引_膜外氣方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3頁
甘遂餅_圣濟總錄卷八十引_膜外氣方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4頁
甘遂餅_圣濟總錄卷八十引_膜外氣方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甘遂餅_圣濟總錄卷八十引_膜外氣方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甘遂餅_圣濟總錄卷八十引_膜外氣方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11.原方81.1.組成: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81.2.功效:膜外水氣。81.3.來源:圣濟總錄卷八十引膜外氣方。81.4.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算,不計劑量。82.相似度50%:神仙導氣散82.1.組成:甘遂2兩半,木香1兩半(銼碎)。82.2.原方對照: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82.3.加:木香82.4.減:大麥面82.5.功效:小腸氣發作,疼痛不可忍,及腳氣。82.6.來源:楊氏家藏方卷十。83.相似度50%:比圣餅子83.1.組成:大戟1兩,甘遂1兩。83.2.原方對照:甘遂半兩,

2、大麥面半兩。83.3.加:大戟83.4.減:大麥面83.5.功效:十種水氣腹脹。83.6.來源:圣濟總錄卷七十九。94.相似度50%:草烏膏94.1.組成:草烏、甘遂各等分。94.2.原方對照: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94.3.加:草烏94.4.減:大麥面94.5.功效:行路腳板腫疼。94.6.來源:普濟方卷一五六引仁存方。95.相似度50%:大戟湯95.1.組成:大戟(去皮,炒)、甘遂(炒)各等分。95.2.原方對照: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95.3.加:大戟95.4.減:大麥面95.5.功效:水蠱,水腫。95.6.來源:圣濟總錄卷八十。96.相似度50%:第二退水餅96.1.組成:甘遂、大戟。

3、96.2.原方對照: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96.3.加:大戟106.4.減:大麥面106.5.功效:水腫病,服第一退水丸未效者。106.6.來源:三因卷十四。107.相似度50%:二氣湯107.1.組成:牽牛子半兩(生用),甘遂(微炒)1錢。107.2.原方對照: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107.3.加:牽牛子107.4.減:大麥面107.5.功效:水腫腹滿。107.6.來源:圣濟總錄卷七十九。108.相似度50%:甘草膏108.1.組成:甘草3大兩(生,為末),大麥面9兩。108.2.原方對照: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108.3.加:甘草108.4.減:甘遂108.5.功效:發背。108.6.來源

4、:朱氏集驗方卷十二引崔元亮海上秘方。109.相似度50%:甘遂散119.1.組成:甘遂1兩(炒),木香1分。119.2.原方對照: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119.3.加:木香119.4.減:大麥面119.5.功效:大便不通。119.6.來源:圣濟總錄卷九十七。1110.相似度50%:甘遂湯1110.1.組成:甘遂(炒令微黃)半兩,半夏(湯浸去滑,生姜汁炒干)1兩。1110.2.原方對照: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1110.3.加:半夏1110.4.減:大麥面1110.5.功效:留飲病,脈伏,其人欲自利,利后乃快,雖利心下續結滿,此為留飲未除。1110.6.來源:圣濟總錄卷六十三。1111.相似度50

5、%:甘遂方1111.1.組成:豬腎1枚(分為7臠),甘遂1分(以粉之)。1111.2.原方對照: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1111.3.加:豬腎1111.4.減:大麥面1211.5.功效:卒身面腫滿,大小便澀。1211.6.來源: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見普濟方卷一九三。1212.相似度50%:瓜蔞大麥餅1212.1.組成:瓜蔞1斤(絞汁),大麥面6兩。1212.2.原方對照: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1212.3.加:瓜蔞1212.4.減:甘遂1212.5.功效:中風斜。1212.6.來源:慈禧光緒醫方選議。1213.相似度50%:火府丹1213.1.組成:甘遂(肥實連珠者)1兩(薄切,疏布囊盛),芎藭1

6、分(銼如豆大)。1213.2.原方對照: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1213.3.加:芎藭1213.4.減:大麥面1213.5.功效:下注腳瘡。1213.6.來源:蘇沈良方卷九。1214.相似度50%:白玉散1214.1.組成:黑牽牛、甘遂各等分(2次用)。1314.2.原方對照: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1314.3.加:黑牽牛1314.4.減:大麥面1314.5.功效:酒疸,食黃。1314.6.來源:攝生眾妙方卷七。1315.相似度50%:乳香散1315.1.組成:甘遂1錢匕,乳香(各為末)1錢匕。1315.2.原方對照: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1315.3.加:乳香1315.4.減:大麥面1315.

7、5.功效:小兒驚風涎溢,悶絕暴死。1315.6.來源:永樂大典卷九七五引保生論。1316.相似度50%:消水丹1316.1.組成:牽牛3錢,甘遂3錢。1316.2.原方對照: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1316.3.加:牽牛1316.4.減:大麥面1316.5.功效:水腫。1416.6.來源:石室秘錄卷一。1417.相似度50%:水導散1417.1.組成:甘遂半兩,白芷1兩。1417.2.原方對照: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1417.3.加:白芷1417.4.減:大麥面1417.5.功效:時氣病,煩熱如火,狂言妄語,欲走。1417.6.來源:千金卷九。1418.相似度50%:縮水丸1418.1.組成:甘

8、遂半兩(用麩炒透,裹黃褐色),黃連(去須)1兩。1418.2.原方對照: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1418.3.加:黃連1418.4.減:大麥面1418.5.功效:消渴。1418.6.來源:楊氏家藏方卷十。1419.相似度50%:桃紅散1419.1.組成:甘遂半兩(半生半炮),坯10文(別研)。1419.2.原方對照: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1519.3.加:坯1519.4.減:大麥面1519.5.功效:正水。脹急,大小便不利,逆欲死。1519.6.來源:三因卷十四。1520.相似度50%:太府丹1520.1.組成:甘遂1兩(肥實連珠者,薄切,疏布囊盛之),芎1分。1520.2.原方對照:甘遂半兩,

9、大麥面半兩。1520.3.加:芎1520.4.減:大麥面1520.5.功效:下疰腳瘡。1520.6.來源:雞峰卷二十二。1521.相似度50%:通關丸1521.1.組成:甘遂、丑牛各等分。1521.2.原方對照: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1521.3.加:丑牛1521.4.減:大麥面1521.5.功效:凡氣積、食積、痰積、水積,老人風秘,寒火結胸,肚腹脹滿,大便閉結,用消、黃下之不通者。1521.6.來源:外科十三方考。1622.相似度50%:煨腎散1622.1.組成:甘遂半兩(生),木香1兩。1622.2.原方對照: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1622.3.加:木香1622.4.減:大麥面1622.5

10、.功效:腎經積水不散,流于經絡,腿膝攣急腫悶,往來疼痛。1622.6.來源:御藥院方卷六。1623.相似度50%:消水神丹1623.1.組成:牽牛3錢,甘遂3錢。1623.2.原方對照: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1623.3.加:牽牛1623.4.減:大麥面1623.5.功效:水腫。1623.6.來源:石室秘錄卷一。1624.相似度50%:芫花散1624.1.組成:芫花(不以多少,米醋浸1宿,去醋,炒令焦黑,為細末)、大麥面各等分。1624.2.原方對照: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1624.3.加:芫花1724.4.減:甘遂1724.5.功效:實喘。肺氣脹,喘急,心胸滿者。1724.6.來源:百一卷五

11、,名見普濟方卷一六三。1725.相似度50%:一字湯1725.1.組成:甘遂1兩,大戟(去皮)1兩。1725.2.原方對照: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1725.3.加:大戟1725.4.減:大麥面1725.5.功效:水氣通身腫滿,喘急,小便澀。1725.6.來源:圣濟總錄卷八十。1726.相似度50%:玉井散1726.1.組成:瓜蔞根2兩,甘遂1兩(制用)。1726.2.原方對照: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1726.3.加:瓜蔞根1726.4.減:大麥面1726.5.功效:水腫。1726.6.來源:儒門事親卷十二。1727.相似度50%:豬項肉丸1827.1.組成:豬項肉1兩(剁如泥),甘遂(末)1錢

12、。1827.2.原方對照: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1827.3.加:豬項肉1827.4.減:大麥面1827.5.功效:酒疸。1827.6.來源:雜病源流犀燭卷十六。1828.相似度50%:麥花散1828.1.組成:大麥面、芫花(醋浸1宿,煮干,炒)各等分。1828.2.原方對照: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1828.3.加:芫花1828.4.減:甘遂1828.5.功效:肺氣脹實,喘急胸滿。1828.6.來源:朱氏集驗方卷五。18181. 原方1.1. 組成: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1.2. 功效:膜外水氣。1.3. 來源:圣濟總錄卷八十引膜外氣方。1.4. 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算,不計劑量。2. 相

13、似度50%:神仙導氣散2.1. 組成:甘遂2兩半,木香1兩半(銼碎)。2.2. 原方對照: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2.3. 加:木香2.4. 減:大麥面2.5. 功效:小腸氣發作,疼痛不可忍,及腳氣。2.6. 來源:楊氏家藏方卷十。3. 相似度50%:比圣餅子3.1. 組成:大戟1兩,甘遂1兩。3.2. 原方對照: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3.3. 加:大戟3.4. 減:大麥面3.5. 功效:十種水氣腹脹。3.6. 來源:圣濟總錄卷七十九。4. 相似度50%:草烏膏4.1. 組成:草烏、甘遂各等分。4.2. 原方對照: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4.3. 加:草烏4.4. 減:大麥面4.5. 功效:行路腳

14、板腫疼。4.6. 來源:普濟方卷一五六引仁存方。5. 相似度50%:大戟湯5.1. 組成:大戟(去皮,炒)、甘遂(炒)各等分。5.2. 原方對照: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5.3. 加:大戟5.4. 減:大麥面5.5. 功效:水蠱,水腫。5.6. 來源:圣濟總錄卷八十。6. 相似度50%:第二退水餅6.1. 組成:甘遂、大戟。6.2. 原方對照: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6.3. 加:大戟6.4. 減:大麥面6.5. 功效:水腫病,服第一退水丸未效者。6.6. 來源:三因卷十四。7. 相似度50%:二氣湯7.1. 組成:牽牛子半兩(生用),甘遂(微炒)1錢。7.2. 原方對照: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7

15、.3. 加:牽牛子7.4. 減:大麥面7.5. 功效:水腫腹滿。7.6. 來源:圣濟總錄卷七十九。8. 相似度50%:甘草膏8.1. 組成:甘草3大兩(生,為末),大麥面9兩。8.2. 原方對照: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8.3. 加:甘草8.4. 減:甘遂8.5. 功效:發背。8.6. 來源:朱氏集驗方卷十二引崔元亮海上秘方。9. 相似度50%:甘遂散9.1. 組成:甘遂1兩(炒),木香1分。9.2. 原方對照: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9.3. 加:木香9.4. 減:大麥面9.5. 功效:大便不通。9.6. 來源:圣濟總錄卷九十七。10. 相似度50%:甘遂湯10.1. 組成:甘遂(炒令微黃)半兩

16、,半夏(湯浸去滑,生姜汁炒干)1兩。10.2. 原方對照: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10.3. 加:半夏10.4. 減:大麥面10.5. 功效:留飲病,脈伏,其人欲自利,利后乃快,雖利心下續結滿,此為留飲未除。10.6. 來源:圣濟總錄卷六十三。11. 相似度50%:甘遂方11.1. 組成:豬腎1枚(分為7臠),甘遂1分(以粉之)。11.2. 原方對照: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11.3. 加:豬腎11.4. 減:大麥面11.5. 功效:卒身面腫滿,大小便澀。11.6. 來源: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見普濟方卷一九三。12. 相似度50%:瓜蔞大麥餅12.1. 組成:瓜蔞1斤(絞汁),大麥面6兩。12.2.

17、 原方對照: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12.3. 加:瓜蔞12.4. 減:甘遂12.5. 功效:中風斜。12.6. 來源:慈禧光緒醫方選議。13. 相似度50%:火府丹13.1. 組成:甘遂(肥實連珠者)1兩(薄切,疏布囊盛),芎藭1分(銼如豆大)。13.2. 原方對照: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13.3. 加:芎藭13.4. 減:大麥面13.5. 功效:下注腳瘡。13.6. 來源:蘇沈良方卷九。14. 相似度50%:白玉散14.1. 組成:黑牽牛、甘遂各等分(2次用)。14.2. 原方對照: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14.3. 加:黑牽牛14.4. 減:大麥面14.5. 功效:酒疸,食黃。14.6. 來

18、源:攝生眾妙方卷七。15. 相似度50%:乳香散15.1. 組成:甘遂1錢匕,乳香(各為末)1錢匕。15.2. 原方對照: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15.3. 加:乳香15.4. 減:大麥面15.5. 功效:小兒驚風涎溢,悶絕暴死。15.6. 來源:永樂大典卷九七五引保生論。16. 相似度50%:消水丹16.1. 組成:牽牛3錢,甘遂3錢。16.2. 原方對照: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16.3. 加:牽牛16.4. 減:大麥面16.5. 功效:水腫。16.6. 來源:石室秘錄卷一。17. 相似度50%:水導散17.1. 組成:甘遂半兩,白芷1兩。17.2. 原方對照: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17.3.

19、 加:白芷17.4. 減:大麥面17.5. 功效:時氣病,煩熱如火,狂言妄語,欲走。17.6. 來源:千金卷九。18. 相似度50%:縮水丸18.1. 組成:甘遂半兩(用麩炒透,裹黃褐色),黃連(去須)1兩。18.2. 原方對照: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18.3. 加:黃連18.4. 減:大麥面18.5. 功效:消渴。18.6. 來源:楊氏家藏方卷十。19. 相似度50%:桃紅散19.1. 組成:甘遂半兩(半生半炮),坯10文(別研)。19.2. 原方對照: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19.3. 加:坯19.4. 減:大麥面19.5. 功效:正水。脹急,大小便不利,逆欲死。19.6. 來源:三因卷十四

20、。20. 相似度50%:太府丹20.1. 組成:甘遂1兩(肥實連珠者,薄切,疏布囊盛之),芎1分。20.2. 原方對照: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20.3. 加:芎20.4. 減:大麥面20.5. 功效:下疰腳瘡。20.6. 來源:雞峰卷二十二。21. 相似度50%:通關丸21.1. 組成:甘遂、丑牛各等分。21.2. 原方對照: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21.3. 加:丑牛21.4. 減:大麥面21.5. 功效:凡氣積、食積、痰積、水積,老人風秘,寒火結胸,肚腹脹滿,大便閉結,用消、黃下之不通者。21.6. 來源:外科十三方考。22. 相似度50%:煨腎散22.1. 組成:甘遂半兩(生),木香1兩。22.2. 原方對照:甘遂半兩,大麥面半兩。22.3. 加:木香22.4. 減:大麥面22.5. 功效:腎經積水不散,流于經絡,腿膝攣急腫悶,往來疼痛。22.6. 來源:御藥院方卷六。23. 相似度50%:消水神丹23.1. 組成:牽牛3錢,甘遂3錢。23.2. 原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