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課時訓練17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 人教版_第1頁
2011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課時訓練17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 人教版_第2頁
2011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課時訓練17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 人教版_第3頁
2011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課時訓練17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 人教版_第4頁
2011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課時訓練17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 人教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六單元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北洋軍閥的統治課時訓練17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清政府自辛丑條約簽訂后,已經變成“洋人統治中國的工具”。為此資產階級革命思想和革命活動是20世紀初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完成14題。1.如果你生活在20世紀初,你認為應如何順應歷史發展潮流( )A.對清政府進行改良 B.幫助清政府推行“新政”C.積極參與推翻清王朝的資產階級革命 D.倡導進行“實業救國”答案:C解析:20世紀初,資產階級革命成為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順應潮流即是參與革命。2.下列哪些報刊雜志宣傳的思想代表20世紀第一個十年中國歷史發展的方向( )A. B. C.

2、D.答案:C解析:首先要依據進行判斷,是在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之時,是在20世紀20年代;是在1915年以后,與題意不符。而都是為宣傳革命,符合歷史發展方向。3.孫中山曾這樣說:國人對待自己革命的態度,于庚子失敗為界,“前后相較,差若天淵”。你認為孫中山所說的中國人民對革命態度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資產階級革命力量有了極大增強 B.農民階級領導的義和團運動不能勝利C.清政府完全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D.資產階級戊戌變法未能成功答案:C解析:解本題時首先要讀懂材料,理解材料內容是庚子為界的前后變化,以前主要主張改良,以后主張革命,推翻清政府。而要進行革命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完全淪為

3、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4.爭取民權是資產階級政治運動的核心內容,但資產階級不同派別的主張又不盡相同。資產階級革命派比維新派民權思想的進步性,主要體現在( )A.反對民族壓迫 B.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C.人民的實際權利 D.反對封建土地所有制答案:B解析:資產階級革命派和維新派都主張興民權,維新派的興民權是君主立憲制度下的民權,而革命派的興民權主要是共和國制度下的民權,所以主要表現在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上。 “民族、民權、民生”是孫中山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在歷史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完成57題。5.人民群眾首先關心的是自己的切身利益。由于三民主義沒有徹底的土地綱領,這種政策對革

4、命的發展造成的不利影響主要表現為( )A.革命缺乏堅實的領導核心 B.革命陣營成分錯綜復雜 C.革命缺乏堅實的群眾基礎 D.資產階級革命派總想妥協答案:C解析:三民主義沒有徹底的土地革命綱領,當然不會贏得廣大農民的支持,因而就沒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所以三民主義沒有徹底的土地綱領,導致革命缺乏堅實的群眾基礎。6.(2010廣州花都期末考試)孫中山先生闡述的新三民主義充分含有富民思想,其主要表現在( )A.民權為一般平民所共有 B.反對民族壓迫C.平均地權,節制資本 D.限制小私有者答案:C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新三民主義的正確認識。所謂“富民思想”,應是新三民主義中的民生主義的反映,即平均地權,

5、節制資本。答案為C項。7.武昌起義后,江蘇都督程德全命令手下“用竹竿挑去了撫衙大堂上的幾片瓦”。這種現象表明革命( )A.有廣泛的支持 B.得到了各省官僚的支持C.革命得到了帝國主義的支持 D.革命潛伏著失敗的危機答案:D解析:解答本題首先要理解題干中的“用竹竿挑去了撫衙大堂上的幾片瓦”,這表明他們投機革命,導致革命陣營內部不純,存在失敗的危機。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政策對中國歷史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完成810題。8.武昌起義后,孫中山從國外電告國內:“文已循途東歸,自美徂歐,皆密晤要人,中立之約甚固”你認為孫中山這段話表明( )A.幻想帝國主義國家不會破壞中國革命

6、 B.兼程回國,準備親自領導革命C.要革命黨人爭取袁世凱保持獨立 D.身在國外,對國內之事暫保持中立態度答案:A解析:解答本題關鍵是要讀懂材料的意思,材料講述的是孫中山會晤歐美要人,使歐美等國對中國革命保持中立。然后再結合辛亥革命中帝國主義干涉中國革命的史實,可以知道孫中山對帝國主義中立的想法是幻想。9.革命黨人在辛亥革命中不僅不廢除列強與清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反而全部承認,你認為資產階級此舉的主要目的是( )A.對列強幫助中國建立獨立的資產階級共和國抱有幻想B.愿意與列強建立“鄰誼之篤”和“提攜親愛”的關系C.希望換取列強對南京臨時政府的承認D.不敢同帝國主義國家完全決裂答案:A解析:解答

7、本題是要對辛亥革命中革命黨人對帝國主義的態度有一深刻的分析理解:不敢明確提出反帝要求,承認清政府與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等,其想法是想得到帝國主義的支持。而帝國主義不希望中國革命成功,不希望中國強大,因而資產階級對帝國主義抱有幻想。10.帝國主義破壞中國革命的態度是不會改變的,武昌起義后,帝國主義對辛亥革命采取了多種策略,最終的策略是( )A.武力鎮壓 B.嚴守中立 C.扶植新代理人 D.南北議和答案:C解析:帝國主義的對華政策是要以維護其在華利益為前提。起義前是靠清政府維持的,隨著清政府的土崩瓦解,它們必須扶植新的代理人,最終它們扶植了袁世凱充當其代理人,而武力鎮壓、嚴守中立和出面調停都是為了

8、扶植新的代理人。11.如果你生活在1912年2月12日這一天,你可以得到的最新消息是( )A.武昌起義爆發B.中華民國成立C.孫中山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D.清朝皇帝下詔退位答案:D解析:1912年2月12日,清朝皇帝被迫宣布下詔退位。 實行民主政治是中國人民夢寐以求的事情,辛亥革命為此創造了機會,卻又迅即失去了。完成1213題。12.臨時約法規定:“中華民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你認為主權屬于國民全體的根本意義在于( )A.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B.為資本主義發展創造了條件C.確立了民主共和主張 D.否定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答案:D解析:關鍵是要理解“中華民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的含義,主權在民表

9、明否定了主權在君,也就是否定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13.中國的民主政治的實現屢次有機會可是又屢次失去。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共和國,然而民主政治卻難以實現,你認為這主要是因為 ( )A.袁世凱篡奪了革命果實 B.南京臨時政府對帝國主義抱有幻想C.臨時約法不夠完善 D.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缺乏民主精神答案:A解析:本題實質就是分析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袁世凱竊取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標志著辛亥革命的失敗,中國的民主政治也就難以實現了,所以其主要原因是袁世凱竊取了勝利果實。14.(2010北京東城期末教學目標檢測)1912年頒布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最能體現“政權機構中權力的分

10、配、制約、平衡”這一原則的內容是( )A.國家主權屬于國民全體 B.國內各民族一律平等C.實行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 D.國民有選舉和被選舉權答案:C解析:本題為最佳選擇題,旨在考查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結合臨時約法的內容可知,臨時約法確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最能體現“政權機構中權力的分配、制約、平衡”這一原則,據此可知C項符合題意,為正確答案。15.下圖是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時的一幅照片,你能得出哪些信息( )袁世凱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后與各國使節的合影袁世凱具有強大的實力 資產階級革命派的軟弱和妥協 袁世凱和帝國主義關系密切 帝國主義的支持是其上臺的主要原因A. B. C.

11、D.答案:C解析:袁世凱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后與各國使節合影,反映了袁世凱與帝國主義之間關系的密切,進而反映出袁世凱上臺的主要原因是得到帝國主義的支持。二、非選擇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16.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一、驅除韃虜還我主權二、恢復中華中國者,中國人之中國;中國之政治,中國人任之。驅除韃虜之后,光復我民族的國家。敢有石敬瑭、吳三桂之所為者,天下共擊之!”材料二:“兄弟曾聽見人說,民族革命是要盡滅滿洲民族,這話大錯,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滿洲人滅我我們的國,主我們的政,定要撲滅他們的政府,光復我們民族的國家。這樣看來,我們并不是恨滿洲人,是恨害漢人的滿洲人。假如我們實行革命的時

12、候,那滿洲人不來阻害我們,決無尋仇之理。”材料三:“國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漢、滿、蒙、回諸地為一國,如合漢、滿、蒙、回諸族為一人,是曰民族之統一。”材料四:“所有中國前此與各國締結之條約,皆繼續有效。所有外國人既得利益,一體保護。”均摘自孫中山全集第一卷請完成:(1)根據上述材料,概括孫中山的民族主義的主要內容。(6分)(2)材料四的對外政策是否與清政府沒有區別?簡述你的理由。(4分)(3)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談談你對孫中山的民族主義的看法。(10分)參考答案:(1)孫中山的民族主義的主要內容是反對民族壓迫和專制統治的滿洲政府,并不反對所有的滿洲人;主張建立各民族平等的統一國家。 (2)有原則

13、區別。清政府是一個賣國政府;而孫中山的對外政策和臨時政府承認不平等條約是為換取帝國主義不干涉中國革命的需要,表明他的階級局限性。 (3)孫中山的民族主義是在中國外受列強侵略,內受清朝封建統治壓迫的背景下提出來的。他的民族主義主要是反對滿洲貴族的統治,主張國內各民族一律平等,建立包括滿洲人民在內的民主共和國,這是他民族主義的精華。但由于其階級局限性,他沒有能明確提出反帝綱領,對帝國主義的本質認識不清,抱有幻想,這成為他領導的辛亥革命失敗的主要原因。解析:解答本題時,首先要仔細閱讀材料,理解材料的內容,在此基礎上再結合所學知識,進行概括、歸納、分析和理解,才能歸納出孫中山民族主義的主要內容,并從內

14、容中分析出其民族主義的特點和局限性,從而解答本題。17.20世紀初是中國歷史發生重大變革的一個重要時期。請完成:(1)20世紀初,中國歷史發展的趨勢是什么?為什么出現這一趨勢?(8分)(2)為順應當時歷史發展的趨勢,先進的中國人進行了怎樣的努力?最終結果如何?出現這種結果的原因是什么?(12分)參考答案:(1)歷史趨勢是資產階級革命運動興起。原因:維新變法運動的失敗,證明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中國行不通;辛丑條約的簽訂,表明清政府已經成為洋人統治中國的工具,必須推翻它。 (2)努力: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組織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并發展成為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廣泛宣傳革命思想,逐漸形成民族、民生、民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