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化學一輪復習《物質結構 元素周期律》本章綜合提升 大綱人教版_第1頁
2011高考化學一輪復習《物質結構 元素周期律》本章綜合提升 大綱人教版_第2頁
2011高考化學一輪復習《物質結構 元素周期律》本章綜合提升 大綱人教版_第3頁
2011高考化學一輪復習《物質結構 元素周期律》本章綜合提升 大綱人教版_第4頁
2011高考化學一輪復習《物質結構 元素周期律》本章綜合提升 大綱人教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五章 物質結構 元素周期律本章綜合提升高頻考點專練考點 以原子結構的特殊性、元素周期律(表)的有關知識,綜合推斷元素的性質、晶體的結構等內容1(2010×北京黃岡預測卷八)在周期表主族元素中,X元素位于第二周期,且分別與元素Y、Z、W相鄰,X、Y的原子序數之和等于Z的原子序數;這四種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20。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原子序數:Z>Y>X>WBX、Y、Z、W形成的單質最多有6種CX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化學式為H3XO4D四種元素的氣態氫化物中,W的氣態氫化物最穩定解析:設X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a,則與之相鄰的同周期的兩元素原子最外層

2、電子數分別是a-1、a+1,依據元素周期表的結構,另外一種與X相鄰的元素在X的下一周期,且X同主族,則最外層電子數為a,所以有a-1+a+1+a+a=20,a=5,即X是氮元素,與之相鄰的元素為碳元素、氧元素、磷元素,再根據X、Y的原子序數之和等于Z的原子序數,可知Y是氧元素,Z是磷元素,進而推知W是碳元素。A選項正確;碳元素形成的單質有金剛石、石墨、C60,氧元素形成的單質有氧氣和臭氧,磷元素可以形成白磷與紅磷,再加上氮氣已超過6種單質,B選項錯誤;氮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化學式為HNO3,C選項錯誤;四種元素中非金屬性最強的是氧元素,H2O最穩定,D選項錯誤。答案:A2(2010&#

3、215;南京師大附中1月考題)A、B、C、D是原子序數依次遞增的短周期元素。A原子核內沒有中子,C原子的次外層電子數與最外層電子數之比為13,B和C形成的氣態化合物種類較多,C和D形成的化合物X是水晶的主要成分,A、B、C三種元素可形成離子化合物Y,該離子化合物中各元素原子的物質的量之比為42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X既能與酸反應,也能與堿反應,屬于兩性氧化物BY為鹽,其水溶液呈中性CA2C和BA3分子中電子數相同D由B、C元素組成且元素質量比為78的化合物能溶解于水解析:根據題意可推出A、C分別為H、O;與O可形成多種氣態化合物,且原子序數在18之間的元素B只能是N;水晶的主要成分是SiO

4、2,故D為Si。SiO2為酸性氧化物,A錯;Y為NH4NO3,NH4+水解,溶液呈酸性,B錯;A2C、BA3即H2O、NH3,分子中均含有10個電子,C正確;由B、C元素組成且元素質量比為78的化合物是NO,不溶于水,D錯。答案:C3(2010×山師附中1月考題)A、B、C、D為四種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已知A的最外層電子數是其電子層數的2倍,B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元素,B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D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的2倍,C原子最外層只有一個電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原子半徑:C<A B離子半徑:D>BC非金屬性:A>B D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

5、C>D解析:該題以元素的推斷為載體,考查學生對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對表中各元素性質和相應原子結構的周期性遞變規律的認識和掌握程度。由題意可知A、B、C、D分別是C、O、Na、Al。答案:D4(2010×北京黃岡預測卷三)A、B、C、D、E五種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元素A的負一價離子具有和稀有氣體He一樣的結構,元素B的最外層電子數是內層電子總數的2倍,元素C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徑最大的主族元素,元素D在地殼中的含量位于第二位,元素E與元素B可形成具有正四面體結構的物質。請回答下列問題。(1)在周期表中,元素B位于_周期_族;A與C形成的離子化合物的電子式為_;A與C形

6、成的離子化合物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2)C、E形成的簡單離子的離子半徑大小關系為_(用離子符號表示)。(3)D、E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與水反應生成一種沉淀和一種氣體,試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4)單質B與水反應是將B充分利用的措施之一,試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解析:由元素A的負一價離子具有和稀有氣體He一樣的結構推知A為H元素;由B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是內層電子總數的2倍推知B為C元素;由元素C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徑最大的主族元素,推斷C為Na元素;由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得出D、E均為第三周期元素,又由于D在地殼中的含量位于第二位,推斷D為Si元素;由元素E與元素B可形成具有正四面

7、體結構的物質,推斷E為Cl元素。技巧點撥: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內容是進行元素推斷的重要保證。本題在解題時要根據題給信息并結合元素周期律的知識進行推斷。“位、構、性”是推斷的重要法寶,嚴格審題是正確解決問題的途徑。掌握短周期元素的特殊性是解題的突破口,如常溫下的氣態單質有:H2、N2、O2、F2、Cl2;形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是C;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酸性最強的元素是Cl等。答案:(1)第二第ANa+:H-NaH+H2O=NaOH+H2(2)r(Cl-)>r(Na+)(3)SiCl4+3H2O=H2SiO3+4HCl(4)C+H2O(g) CO+H25(2009×浙江理綜,2

8、6)各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如上圖,部分生成物省略。C、D是由X、Y、Z中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X、Y、Z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在周期表中X的原子半徑最小,Y、Z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10。D為無色非可燃性氣體,G為黃綠色單質氣體,J、M為金屬,I有漂白作用,反應常用于制作印刷電路板。請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A的化學式_,C的電子式_。(2)比較Y與Z的原子半徑大小_>_(填寫元素符號)。(3)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有機物用結構簡式表示)_,舉出該反應的一個應用實例_。(4)已知F溶于稀硝酸,溶液變成藍色,并放出無色氣體。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5)研究表明:氣體D在一定條件下可被還

9、原為晶瑩透明的晶體N,其結構中原子的排列為正四面體,請寫出N及其2種同素異形體的名稱_、_、_。審題視點:根據X、Y、Z原子結構特征判斷X為H元素,結合各物質的性質推斷出X、Y、Z及各物質。思路詳細:據題意,首先推出X為H,G為Cl2,反應為2FeCl3+Cu=2FeCl2+CuCl2,即M為Cu,L為FeCl3,K為FeCl2,由轉化關系可知,FeCl2由H與一金屬反應得到,結合J為金屬可知,J為Fe,H為HCl,I有漂白作用為HClO,則C為H2O,O最外層電子數為6,另一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4,因為X、Y、Z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所以Y為C,Z為O。BEF這條線根據現象及葡萄糖參與反應可

10、知F為Cu2O,E為Cu(OH)2,B為CuCl2,即A與HCl反應得CuCl2、H2O、CO2,所以A為CuCO3或堿式碳酸銅。(1)注意要求寫A的化學式、水的電子式。(2)C與O屬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原子半徑隨原子序數遞增而減小。(3)葡萄糖是多羥基醛,與新制Cu(OH)2發生反應。方程式也可寫為CH2OH(CHOH)4CHO+2Cu(OH)2+NaOHCH2OH(CHOH)4COONa+Cu2O+3H2O,實例可舉醫學上檢驗病人是否患糖尿病。(4)Cu2O與HNO3反應被氧化成Cu2+,同時生成無色氣體NO,注意書寫化學方程式后配平。(5)CO2被還原為C,據題意可知晶體N為金剛石,再寫出其同素異形體。規范解答:(1)Cu2(OH)2CO3Cu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