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性,潛在,情緒]不同情緒下“潛在合作”對決策公正性的影響_第1頁
[公正性,潛在,情緒]不同情緒下“潛在合作”對決策公正性的影響_第2頁
[公正性,潛在,情緒]不同情緒下“潛在合作”對決策公正性的影響_第3頁
[公正性,潛在,情緒]不同情緒下“潛在合作”對決策公正性的影響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不同情緒下“潛在合作”對決策公正性的影響摘要本研究通過一個實驗,以青少年為例,探討“潛在合作”對決策的作用。實驗在 原有范式的基礎上增加了競爭因素,結果表明:提議者面對直接威脅到他的競爭者會表現出 利己的態度,而面對潛在的合作者表現出公正利他的態度。關鍵詞競爭合作決策公正The Influence of Emotion forPotential Cooperation"onDecision Impartiality of ProponentWU Bing(College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Ab

2、stract The research, which takes youngsters as specimens, probes into the influence of decision proponents* emotion on the decision under the situation of unknown results through one experiments. Based on its original paradigm, the experiment includes the factor of competi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3、: the proponent will present self-interest attitude in the face of his directly minatory opponentSt by contrast confronted with potential cooperator , the proponent will exhibit impartiality and altruism.Key words competition; cooperation;decision impartiality1問題提出心理學中決策研究經常用到獨裁者博弈范式。在獨裁者博弈中兩個參與者分別被

4、稱為提 議者和接受者。實驗的過程基本是主試給提議者一筆獎金,讓提議者來決定如何在提議者和 接受者中進行分配,接受者只能同意提議者的分配方案,無權反對。而在本實驗中設計了競 爭性情境,對其進行了改進:除了原有提議者(為了防止“應該自我”與“想要自我”的內 在沖突,在實驗中我們將分配的提議者稱為被試的一位朋友),增加了 “競爭者”(與提議者 相同也會為某分配事情提出自己的方案),此外將獨裁者博弈中沒有任何反對權的接受者變 為擁有選擇權的選擇者(在多個分配方案中必須選擇一個,為潛在合作者)。從而探討前人研 究中忽略的“潛在合作”對博弈的影響。2實驗2.1目的合作對博弈公正性會產生怎樣的影響。2.2研

5、究方法2. 2. 1被試來自山東某高中學生92人,其中男生50人,女生42人。平均年齡16. 59歲(SD=0. 48)。 此前從未參加過類似的實驗。2. 2. 2實驗設計實驗為2 (兩種情緒:快樂/悲傷)?(競爭水平:無/有)?(人數多少:少/多)混合 實驗設計。因變量為被試在博弈情境中的決策。2. 2. 3實驗材料2. 2.4實驗程序首先我們會給被試播放誘發情緒的影視片段,隨后讓被試填寫情緒問卷。情緒問卷填好 后,再讓被試去做實驗任務。在無競爭三人參加分配的情境下給被試呈現材料:如果在一次有三個人參加的測驗中, 你的一位朋友與其中一位同學都回答對了 4道題而另一位同學回答對了1道題。現在隨

6、機讓 你的朋友分配100元錢,而其他同學都沒有權利去拒絕分配比例,只能接受,那么你認為你 的朋友會如何分配這100元錢(注意:其他同學沒有權利拒絕,包括同樣答對四道題的另外 一位同學,給他們多少錢他們只能接受,分配的錢可以不是整數)。在有競爭三人參加分配的情境下給被試呈現材料:如果在一次有三個人參加的測驗中, 你的一位朋友A同學與其中一位同學都回答對了 4道題而另一位C同學回答對了1道題。現 在這兩位同樣答對4道題的同學都可以提出分配100元錢的方案,但是答題最少者C同學, 會從他們提出的兩個方案中選出一個令他最滿意的方案,并按他選擇的方案分配這100元錢。 并且被選中方案的提出者會額外獲得一

7、只鋼筆作為獎勵。(注:一、假設大家都想得到這支鋼 筆;二、同樣答對四道題者是你朋友的競爭對手,為了獲得鋼筆他也會提出分配方案;三、答 題最少者C同學有決策權。)那么在這種情況下你認為你的朋友會如何分配“(分配的錢可 以不是整數,可以用分數直接表示)無競爭、有競爭十人情境類似。2.3結果與分析2. 3.1情緒誘發效果檢驗從表1我們可以看出情緒誘發效果非常理想。表1情緒誘發效果顯著性檢驗2. 3.2 “潛在合作”對分配的影響注:當最后一人有選擇權并且參與分配的人數為十人時,決策者的決策都是“有益”。因此此時無法統沖。通過表2我們可以看出來無論處在何種情緒狀態下有無選擇權對分配方案都起到顯著的 作用

8、。當最后一人有選擇權時,“有益”的人數將明顯增加,而“損害”的人數將明顯下降。 這表明當最后一人為“潛在合作者”時,個體會更加考慮最后一人的利益。同時通過表2我 們也得到了一些意外的結論,就是當最后一人無選擇權時,做出“有益”決策的比例仍高達 50%,即使最后一人不是自己的“潛在合作者”,個體還是會分給他們多于自己應得的錢。考 慮到最后一人答對的題只有一道,這表明高中生在做出決策判斷時也有同情弱者的傾向。表3情緒、選擇權與決策公正性檢驗表2通過表3我們還可以看出情緒在提議者對答題最少者分配的決策中作用不顯著,并且無 論在何種情緒狀態下決策者選擇“有益”決策的人數都最多,再次表明了高中生在做決策

9、時 有同情弱者的傾向。2.4討論相比于答題最少者沒有選擇權,當答題最少者有選擇權時決策者會給他更多的錢。之所 以被試給他的錢會比沒有選擇權時高很多,我們這樣理解,這是因為被試認為有選擇權的人 會選擇一個對他自己本身有利的方案,而這個有利被試認為就是有更多的錢給了答題最少者, 而不是單純的公平分配。也就是被試認為答題最少者會選擇一個給他自己更多錢的方案。這 反映出高中生普遍認為他人在做選擇是利己的。可見決策的提議者會對“潛在的合作者”表 現出有益利他的態度,而對直接威脅到他的競爭者表現出利己的態度。這正好符合不確定管 理模型的核心觀點即當個體體驗到不確定感時,會親近其所信奉的文化世界觀,而疏遠其

10、它 不同的世界觀,并且對支持其文化世界觀的人和行為給予積極反應,而對于威脅其文化世界 觀的人和行為則采取消極反應同時我們也發現即使答對一道題目的人沒有選擇權,被試仍舊 會給他多于“公正”的錢數,可見高中生“同情弱者”的心理還是比較強烈的。3結論在競爭情境下,作為提議者的高中生而對潛在的合作者則表現出公正利他的態度。參考文獻2 Milkman K L, Rogers T, Bazerman M H. Harnessing our inner angels and demons: What we have learned about want/should conflicts and how that knowledge can help us reduce short-sighted decision makingJ.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8, 3 (4): 324-338.3 Van den Bos, K. Hot cognition and social justice judgments: The combined in? uence of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factors 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