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城發展的總目標_第1頁
珠海城發展的總目標_第2頁
珠海城發展的總目標_第3頁
珠海城發展的總目標_第4頁
珠海城發展的總目標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珠海城市發展的總目標、珠海市近期建設觀劃 (2003-20M)在本規劃期內,把珠海建設成為綜合實力雄厚與社會、經濟、人口、資源、環境全面協調發展的經濟特區;成為有較強輻射力和吸引力、經濟繁榮、交通發達、秩序優良、文明富庶的現代化的區域性中心城市;成為以信息技術為龍頭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集聚力強的產、學、研一體化創新創業基地及高附加值的產品出口創匯基地;成為亞熱帶海濱花園城市和具有國際影響的濱海風景旅游勝地。城市性質:珠海是國家的經濟特區,珠江口西岸區域性中心城市和亞熱帶海濱風景旅游勝地。城市職能:珠海未來的主要城市職能大致可分為三個類型9個方面:第一類,具有良好的現狀發展基礎,今后需要繼續加強

2、和完善的城市職能1、 國家的綜合性經濟特區將按照體制創新,產業升級,擴大開放”的政策走向,繼續為國家的改革開放政策進行探索和試驗,并發揮示范作用;加快與港、澳的經濟一體化進程,在港、澳、深、珠的區域化合作中承擔起更高層次和更豐富的區域職能。會議會展為特色的旅游產業在保護海洋、海島自然生態的同時,適度吸納一定范圍內組織或群體來珠海舉辦國毗鄰港澳環境良好和土地資源豐富的優有可能與澳門、香港旅游業形成互補2、具有國際影響,以休閑康體度假、海洋海島生態旅游、 繼續發展和完善城市型和郊野型的休閑度假旅游,開發有特色的海洋旅游; 利用現有環境與設施的優勢, 內或國際會議,承辦一定規模的中小型展示與展覽活動

3、。勢,可能吸引具有國際影響的大型主題公園項目落戶珠海; 互助的一體化旅游市場3、 高附加值、無(輕)污染化的加工業在一定時期內,加工業會繼續保持主導產業地位,并作為城市的主要經濟支柱,但由于成本優勢的弱化,加工業存在衰退的可能;加工業的發展要由勞動密集型轉向高附加值型,并堅持無(輕)污染化。第二類,具有一定基礎和比較優勢,前景良好,今后需要大力促進發展的新的城市職能:4、以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材料和光機電一體化技術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優良的生態環境、居住生活質量和地理條件,已初步具備跨國公司在珠海設立研究與開發(R &D)機構的條件;與港、澳直接的經濟聯系有助于借助境外和國際市場與資金

4、條件發展高 新技術產業;優越的空港和廣褒的海域是發展航空航天和海洋產業的重要物質基礎。5、 高等教育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已經形成,全國各著名高校在珠?;I劃建立校區或研究基地。6、以會議商務、大型展覽、競技體育為特色的新興服務產業航空航天博覽會和一級方程式汽車賽將使珠海的新興服務產業具有國際性和區域性的影響; 海洋、海島、岸線資源和空港條件可用于發展航海博覽會,海上與空中競技體育;優良的自然和建筑環境,毗鄰港澳的地理位置和特區地位有助于會議商務、展覽、貿易洽淡等新興服務產業發展。7、 區域性市場的住宅產業優良的環境和生活質量,是國內人士購置第二家園的理想場所。也可能成為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區中高收入階層

5、的居住地選擇。與港澳之間較大的住房差價和便捷的交通聯系,有可能成為港澳居民的居住地選擇;也有可能成為港澳的中高收入階層退休人士對置業的環境要求較高的居住 地選擇。8、 區域性的商貿業、服務業和金融業中心隨著區域經濟的發展與成熟,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區可能出現某些職能的極化和專業化分工; 隨著珠海自身實力的增強,服務于區域的商貿和服務業將得以發展;毗鄰港澳,與港澳經濟的一體化,可能導致部分商貿和金融職能向珠海轉移。第三類,具有發展條件,具有一定發展潛力的城市職能9、 區域性交通樞紐優良的建港條件和未來可能的公路、鐵路運輸網絡使珠海有可能成為服務粵西和西南地區的大型出海口,主要承擔能源、原材料的進出口

6、;良好的空港和高速公路系統、伶仃洋大橋、珠澳 口岸可以促進珠海成為珠江三角洲西部的客運樞紐;與港、澳、深的經濟一體化可能強化珠海的交通樞紐作用,并分擔地區內更多的遠洋貨運和航空運輸職能;應當繼續加強和完善的城市職能有:國家綜合性經濟特區;具有國際影響的、以休閑康體度假、海洋海島生態旅游、會議會展為特色的旅游產業;高附加值、無(輕)污染的出口創匯工業。需要大力促進發展的城市職能有:以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材料和光機電一體化為主的高新 技術產業;高等教育;以會議商務、大型展覽、競技體育為特色的新服務產業;區域性市場的住 宅產業;區域性商貿、服務和金融中心。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城市職能有:區域性交通樞

7、紐和珠 江三角洲西部臨海產業基地。全市總人口控制規模與城鎮化水平近期為149萬人,其中城市(鎮)人口133萬人,城鎮化水平為89.2%;主城區人口75萬人。中期為175萬人,其中城市(鎮)人口162萬人,城鎮化水平為92.6%;主城區人口85萬人。遠期為245萬人,其中城市(鎮)人口234萬人,城鎮化水平為95.5% o主城區人口101萬人。市區建設用地規模:近期市區總建設用地控制在133平方公里,人均建設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中期市區總建設用地控制在155平方公里,人均建設用地控制在96平方米。遠期市區總建設用地控制在210平方公里,人均建設用地控制在90平方米以內。主城區建設用地規模近期

8、主城區建設用地控制在63平方公里以內,人均用地控制在84平方米以內。中期主城區建設用地控制在72平方公里以內,人均用地控制在85平方米以內。遠期主城區建設用地控制在85平方公里以內,人均用地控制在85平方米以內。市域資源保護與利用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資源,控制建設用地總量,節約用地,全面規劃,嚴格管理,提 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與效益,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全市基本農田保護區至 2010年面積不應少于 24700公頃,主要分布于斗門區和金灣區范圍內,應實施特殊保護。嚴格按照已批準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途使用土地,嚴格管理基本農田保護區,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實行占用耕地補償制度,確保

9、耕地總量。合理開發利用獨特的海洋型、淡水型、河口型漁業資源。漁業發展以人工養殖為主,結合海洋捕撈,突出名特優品種,改變捕撈作業結構,鼓勵發展和培育外海遠洋捕撈。近中期以大陸為依托建設城市中心漁港,遠期建設萬山漁港與水產品交易中心。嚴格保護與培育自然保護區和生態敏感區。自然保護區內禁止安排污染工業。全市自然保護區為:淇澳島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內伶仃一牛頭島海域的中華白暨豚保護區;萬山群島自然保護區;內伶仃島欲猴自然保護區;擔桿島欲猴自然保護區;黃楊山自然保護區; 六鄉竹篙嶺保護區;尖峰山森林公園;鳳凰山森林公園;板樟山森林公園。全市生態敏感區為:黃楊山自然保護區、鍋蓋棟與司馬山山體、淇澳島紅樹林保

10、護區、鶴 洲南灘涂區、雞啼門口門。嚴格保護城市內河流,保護與培育規劃保留的山體林地,嚴格限制城市建設用地占用該區域內的土地,嚴格控制該區域內的開采活動。近期全市控制開發區域的總面積不低于全市陸域面積的20% ,中遠期全市控制開發區域的總面積不低于全市陸域面積的30% o嚴格保護海岸線資源, 堅持深水深用的原則, 合理安排港口深水岸線、旅游岸線和城市生活岸線,保持一定比例的自然岸線。陸域和近海島嶼的海岸線分為城市生活岸線、旅游岸線、港口岸線、生產岸線、水產養殖與農墾岸線和自然岸線六類。城市生活岸線和旅游岸線主要分布于主城區、金灣次中心城、唐家灣新城、三灶新城;旅游岸線應盡可能地保留岸線原有的自然

11、特征;港口岸線主要分布于珠海港各作業區,增加鶴洲南的漁港岸線;臨海產業生產岸線主要分布于港區新城。東部群島的岸線規劃:桂山島、牛頭島東、西兩岸為港口岸線(含連島堤),牛頭島東岸為水產養殖岸線,東荷包灣、連島堤東側、中心洲西側為生活岸線;大、小萬山島可布置一定量的 水產養殖和漁港岸線;東澳島可布置一定量的漁港和旅游岸線;外伶仃島可布置一定量的旅游岸線和水產養殖岸線;其他各島嶼應保持岸線的自然狀態,特別應加強對內伶仃島和擔桿島岸線自然狀態的保護。規劃期內嚴格控制新的圍海造地。維護與保持近河海交界水域的生態環境;保護與整治各大口門,疏通口門航道,保持其安全狀態。城市發展結構:建立由 主城區一次中心城

12、一外圍新城一中心鎮”構成的多層次、組團型的城 市空間體系。城市各組團規模與職能結構:各城市組團間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協作的互動式發展格局。主城區:包括由新老香洲、吉大、拱北、前山等組成的中心城區和由南屏、灣仔、洪灣組成的南灣城區。中心城區是城市經濟、文化和行政中心,全面承擔中心城市的各項職能;南灣城區承擔以第二產業為主的生產職能。區內前山、南屏、灣仔等鎮轉為城市型行政體制。金灣次中心城: 包括紅旗、小林與原西湖片區。城市副中心之一,應強化發展的地區,承擔 生活服務、教育、旅游等職能。斗門次中心城: 包括井岸、白蕉鎮(部分)、新青工業園、白藤湖度假區等。城市副中心之 一,應整合發展的地區;承擔生產

13、、生活、旅游度假等綜合性職能。唐家灣新城: 包括金鼎、唐家與淇澳。承擔高等教育、高新技術產業與新型服務業等職能。橫琴新城:發展過程中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規劃承擔大型旅游、度假、游樂等職能;同時也是 與澳門合作發展的主要地區。三灶新城:包括三灶、航空港。承擔空港運輸、空港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教育等職能;是區域性的專業功能區之一承擔以海洋運輸為主的大型儲運、港區新城:包括南水、臨港工業區和珠海港高欄港區。工等臨海產業職能;是區域性的專業功能區之一。陸域中心鎮:包括平沙鎮、白蕉鎮、斗門鎮、五山乾務鎮、上橫蓮溪鎮,為綜合性發展的中心鎮。東部海域與萬山群島:包括東部海島的桂山鎮、擔桿鎮、萬山鎮。是廣東省

14、綜合性海洋開發試驗區,實施外向帶動、科技興海、可持續發展三大策略。重點發展海洋漁業、濱海旅游業、儲 運與海洋補給三類產業。海域和海島開發應以保護海洋海島生態資源為前提,正確處理開發與保護的關系,嚴格控制開發規模。城市空間結構:以主城區為核心,輻射金灣次中心城、斗門次中心城兩個副中心,帶動唐家灣新城組團、橫琴新城組團與東部群島各中心鎮的發展;培育金灣次中心城, 帶動三灶新城組團、 港區新城組團與平沙中心鎮的發展;完善斗門次中心城,帶動斗門區各中心鎮的發展。主城區布局主城區的整體布局與建設應集中體現海濱城市的風貌特色,創造優良的城市環境。主城區規劃三處市級公共中心和一處區域性物流中心,位于中心城區

15、內。預留珠江三角洲城際軌道、城市軌道等區域性、全市性交通設施的通道及站場用地。南灣城區分為南屏與灣仔-洪灣兩部分,分別為:由南屏工業園區與原南屏鎮構成南屏生產一生活片區和由洪灣工業區(含珠海保稅區) 與灣仔構成的生產 一生活片區。南北兩個片區各設一處生活服務中心。在洪灣保稅區西、南側保留部分工業發展備用地。 次中心城布局灣次中心城組團: 新的區級中心位于珠海大道以南,是一座由生活居住與綜合服務為主要功 能的中心片區。紅旗片區東部為城市生活居住用地,西部為工業用地。斗門次中心城: 行政、商業服務、文化等公共設施主要布置在井岸一白蕉中心片區; 工業生產用地布置在東部、西部與北部;游樂、度假用地布置

16、于南部東湖及白藤湖度假區。 外圍新城布局唐家灣新城:高等教育用地布置在南部與西部;科研開發用地布置在南部、中部與北部;大 型體育娛樂設施用地布置在中部;新建的居住用地布置在東部沿濱海地帶;通過對原金鼎與唐家鎮鎮區的改造,形成為大學園區與科研基地配套的生活服務基地;西北部地區具有發展成為區域性物流中心的條件,近中期應對北部的用地予以必要的控制。預留粵西沿海高速公路、伶仃洋跨海大橋(北線方案)與京珠高速公路的通道與立體交叉口用地,預留城際軌道等區域性交通設施的通道及站場用地。淇澳島以生態資源保護為主題,通過保護、恢復、培育紅樹林生態保護區資重點承擔居住與綜合旅游服務功能; 西部中心溝地區具有較好的建設條件,但存在預留至澳門的高速公路與伶仃洋跨海大源,發展濕地生態旅游;制定嚴格的準入條件,加大建設管理力度,力爭發展成為國際性濕地生 態旅游區。橫琴新城:規劃建設用地主要集中在東部與北部,與南部以生態資源保護為主,可適當發展生態旅游業;一定的不確定因素,可作為未來區域合作發展的選擇地 橋(南線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