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再論教育技術新視點推動教育技術領域建設【摘要】教育技術作為一個領域已經得到確認,但教育技術學作為一門學科,正在發展和完善;教育技術學作為一個專業,人才培養和專業設置還有待改善。教育技術迅速發展所產生的眾多問題就像夢魘一樣讓人難以適應,這個領域需要新鮮的空氣,從李龍教授得到啟發,本文提出教育技術新視點。【關鍵詞】教育技術;新視點;領域;人才培養引言什么是教育技術領域?94教育技術定義指出:教育技術是關于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和實踐。教育技術的領域則包括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等五個方面的理論和實踐。2004年AECT協會又對教育技術的概念做
2、了界定,2005年也推出了長達幾百頁的新版本。隨著教育技術領域研究的深化、擴展和不斷反思,不同時期對這個領域的理解就會不同,對教育技術概念的界定也就不同。國內急于了解教育技術概念的最新界定,初衷是為了讓教育技術學理論建設找到更好地參照,這一舉動讓國內教育技術領域蕩起了不少漣漪。李龍教授在教育技術領域·學科·專業一文中談到“教育技術領域的定義體系”,目的是 “為我們從事教育技術領域的各項研究和實踐提供共同的平臺,也為我們與其它學科的交流奠定基礎”,教育技術學學科歸屬與學科理論建設的急迫心情也該得到一些撫慰。教育技術作為一個領域已經得到確認,但作為學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我們
3、積極反思,沉著應對。理論在于爭鳴,拋磚在于引玉,下面我將簡要列出自己的觀點。 一、加強教育技術領域建設勢在必行教育技術是一個領域,改變以往教育技術學科歸屬、學科理論建設、專業實踐等之怪現狀,提出教育技術新視點,也就是要承認、而且是加強教育技術領域,而不是舍本逐末,急迫、浮躁地進行理論探討和研究。2003年桑新民教授在電化教育研究第200期上公開發表文章現代教育技術學基礎理論創新研究,號召加強教育技術理論建設,是教育技術學科歸屬和理論建設爭鳴的一個縮影。這次爭鳴早已超越了過去“姓教”、“姓電”之論,起因是教育技術領域迅速擴展過程中出現了重大問題。急于建成和完善學科,指導教育技術專業建設,促進學科
4、和領域良性發展。這體現著教育技術工作者的責任心與緊迫感,令人崇敬。既然要成就教育技術學,則首先要有對技術的闡釋,然后產生對教育技術的嚴格界定,再而形成教育技術學獨特的技術學和方法論學科理論體系。無疑這是一條正確的學術研究道路,但也可能是條不歸路。可幸的是,通過幾代人的努力,教育技術學理論體系漸漸明朗,學科性質、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漸漸得到確認,這是我們領域專家和學者嘔心瀝血得來的成果。教育技術學應該從實踐中來,吸收和借鑒多個領域或學科的研究成果;同時教育技術適用的領域隨著信息化程度的增加會變得更加寬廣,其中任一領域的深入或擴展都可能形成一門新專業。這兩點讓教育技術學的發展處于飄搖不定的環境中,在
5、這樣的環境下建設學科,難度何其之大,出師未捷,英雄淚滿衣襟,其情可察。理論建設重在建設,完善需待時日。因此,廣大教育技術工作者面臨的任務是加強領域建設,讓領域的研究深入、擴展,讓我們所取得的理論成果得到檢驗、推廣和完善,形成從實踐到理論、理論指導實踐的良性循環,在推動教學改革和教育創新的工作中升華教育技術學。這就是本文提出的教育技術新視點。在此用一段話來描述我所理解的教育技術工作者形象:“長期以來的教育技術學研究處在什么樣的狀態呢。一個形象的說法就是:冷兵器時代,我們拿著刀和槍,殺上教育這塊陣地,全身都沾滿了鮮血,疲憊不堪,卻發現勝利遙不可及。” 二、教育技術學學科定位應該符合其領域特點教育技
6、術作為一個領域,領域影響之廣,作用之大,幾乎滲透到傳統教育學的每個層面,改變了整個教育的現狀,那教育技術學和教育學之間是怎樣的一種關系?教育技術學踏進了教育學或其它學科的領域嗎?教育技術學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研究范疇和內容都顯得過于寬泛,過于寬泛就如同沒有,那教育技術學還有存在的必要嗎?這個問題實在荒謬,存在既是有價值,教育技術多年的實踐也證實了這點。英國教育技術研究者就試圖用存在哲學來解釋教育技術學領域的這種特殊現象。學科總是不斷在分化、交叉和融合,這是學科發展的一般規律。理解這一規律,我們或許可以更加坦然,物化技術為教學帶來優越的條件,帶來學習革命和教育觀念的更新。教育不是單獨一門學科的
7、工作,教育應該是一個大的領域,教育技術則是這個大領域中的一個子領域。有學者預言,教育學改稱為教育學門類,教育技術學也不再被稱作教育學的二級學科,而是屬于教育學門類中的一級學科,和教育學、心理學等并列。這樣也許就回答了教育技術學與教育學的關系問題。用新的理念來認識學習,系統的學習過程需要嚴格科學的設計,有效的學習需要擁有豐富的學習資源,學習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將不可避免地綜合應用理論和技術,教育技術學正是綜合運用技術、方法論層次、教育學門類的一級學科,教育技術則正是關于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和實踐領域。如果我們完全理解了教育技術是一個領域,那么面對教育技術學科建設存
8、在的難題時,也會坦然應對。 三、教育技術學人才培養和專業設置應該符合領域發展需要國外教育技術學主要以培養研究生為主,少見開辦本科教學的院校,這符合美國教育技術發展的歷史。在美國,教育技術是作為一個領域不斷得到擴充和發展的,談到美國教育技術不得不談心理學的發展歷史,多數著名的教育技術專家同時也是心理學和教學論專家。有心理學、媒體傳播、信息技術、計算機科學等領域提供的理論和技術支持,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良機。那么教育技術是技術邪?是方法邪?是教育邪?殊途同歸,從學習心理學的研究到視聽傳播,到教育技術,再到Eeducation,不管概念和形式如何變化,目的只是改善教育和學習,人才的培養也正是針對
9、領域研究和發展的需要。教育技術領域的工作不是某一門學科就能完成的,而需要綜合應用多門學科的知識,來自不同學科背景的人才走到一起才可能完成教育技術領域工作,使關于教育技術的研究深化并擴展。國內則不同,我國教育技術人才培養較為普遍的做法是:本科層次的人才培養從學習心理學、教學論、技術學科和方法論在教育中的應用著手,重在打好基礎;研究生層次的培養則重在具體領域的深化。教育技術專業建設正面臨難題。教育技術工作涉及多個學科領域,因此多數院校的教育技術專業貪大貪全,開設多門類課程,直接造成本科生知識博而不精的現狀。人才培養與領域工作不能有效結合,產業、學校教育、領域研究相互脫離,畢業生難以找到適合所學專業
10、的工作,嚴重影響學科的正常發展。當然,我們也形成了較為有利的局面,多年的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造就了我國教育技術領域特有的人才優勢。教育技術領域是如此之大、如此之廣,而且呈現不斷發展的趨勢。如何讓人才培養和專業建設符合教育技術領域研究的實際需要,順應領域的發展趨勢,取長補短?借鑒李龍教授的觀點,出路便是爭取教育技術學成為教育學門類的一級學科,并進一步細化為信息技術教育、學科教學與課程整合、教學設計、教學媒體制作、遠程教學等多個二級學科,通過完善教育技術學科體系、培養多門類的專業人才、開辦教育技術產業、整合人才和資源,形成產、學、研三結合的良好形勢,發揮教育技術獨有的魅力,為教學改革和教育創新作出新
11、貢獻。四、對本文新視點的總結第一,李教授提出教育技術領域的定義體系,用領域的定義體系來補充以往教育技術或教育技術學定義的不足,因為教育技術作為領域是較為成熟的,而作為學科則還有待完善。于是本文試圖響應李教授這一提法,并進一步強調領域的重要性。正如前文所述,“我們還處于冷兵器時代,拿著刀和槍,殺上教育這塊陣地,全身都沾滿了鮮血,疲憊不堪,卻發現勝利遙不可及。” 教育技術學學科建設任重而道遠。形式不容樂觀,我們需要教育技術新視點。首先,要明確教育技術是一個領域,而且有這個領域獨特的體系;然后,我們這個領域存在學科研究和理論建設任務,但重在總結領域實踐的經驗,為領域的深化和拓展提供理論支持;最后,要
12、承認學科建設正處于教育技術領域迅速深化和擴展的時期,理論建設存在很大困難,新視點沒產生,我們的實踐也走進了令人困惑的境地。于是領域定義體系的出現,承認教育技術領域,也應該讓建設教育技術學學科理論體系的急迫心情得到寬慰了。當前的主要任務是深化和拓展我們的領域,重視實踐,并從實踐中來升華我們的理論。第二,李教授提出讓教育技術學成為教育學門類的一級學科。本文的觀點在于,教育技術學與教育學殊途同歸,都在于優化教育、優化教學,如果教育技術學被限制于傳統教育學領域內,那么它影響教育技術學的發展,同時也會影響教育技術領域的深化和拓展,教育技術對教學改革和教育革新的意義就不會得到公正的體現;承認教育技術領域的
13、存在,也就應該承認傳統教育學正接受著教育技術帶來的改變,因此李教授預言,今后不再稱教育技術學為教育學的二級學科,而教育技術學是屬于教育學門類的一級學科。這符合教育技術領域是教育大領域中的一個子領域的現實狀況。第三,李教授在專業建設部分提出了“領域樹”的概念,也預言了教育技術學科的分化。教育技術領域的工作不是某一門學科就能完成的,而需要綜合應用多門學科的知識,來自不同學科背景的人才走到一起才可能完成教育技術領域的工作。教育技術學成為教育學門類的一級學科之后,必然會適應領域的發展趨勢,不斷分化。改變目前“專業設置大而全”、“知識結構博而不精”的現狀,只有通過學科分化。隨著學科的分化,專業建設的難題
14、也就迎刃而解,多個二級學科專業都屬于教育技術領域,領域的研究和實踐也會不斷吸納這些專業培養的人才,更有利于形成產業、教學、研究良好互動的局面。 當然了,我是用自己的觀點來解讀李教授的文章。2003年我寫過一篇文章從新的視角來審視我們的教育技術學,主要觀點是“目前階段,教師缺少的不是學科知識或信息技術,而是缺少了心理學及其他領域的某些知識;觀念陳舊,始終是我們教育技術普及中最大的障礙,而這得我們改變視角。”。當時教育技術專業畢業生就業現象困難出露端倪,桑新民教授在刊物上發表文章號召重視和加強教育技術學學科理論建設,教育技術領域是百家爭鳴,文章的初衷是為教育技術領域吹吹新風。時至今日,本文推出教育技術新視點,同樣是出于對教育技術領域前途充滿信心,但同時對現階段專業建設充滿憂慮。【參考文獻】1 李龍.李龍教授一論教育技術. , 2005118.2 何克抗.教學設計理論和方法研究評論(上).電化教育研究,1998,(2):39.3 南國農.中國教育技術學專業建設的發展道路.電化教育研究,2005,(9):38.4 傅鋼善.教育技術發展軌跡探討.電化教育研究,2005,(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語種證書考試的場景應用與試題及答案展示
- 2024年網絡編輯師考試的復習計劃顯示及試題及答案
- 銀行財務管理策略試題及答案2025年分析
- 學習國際金融理財師考試的心理測試技巧試題及答案
- 探索新知的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4小語種證書口語考試模擬題及試題及答案
- 畜牧師職稱考試的職業發展之路試題及答案
- 了解2025年國際金融理財師考試的考場技巧試題及答案
- 網絡編輯師證書試題及答案的趨勢與分析
- 考前沖刺:畜牧師考試必做試題及答案
- 中風的早期識別和急救處理
- 《中國區塊鏈創新應用案例集(2023)》
- 燃氣企業安全生產雙重預防機制建設路徑
- 科普課題立項申報書
- 傳愛國時代風鑄強國夢
- 人教版四年級美術下冊單元測試題及答案全套1
- 腦梗死的健康宣教及指導
- 江蘇省南京市2021年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試卷(含答案解析)
- 科室業務學習計劃安排表
- 校舍抗震安全鑒定服務投標方案
- 2023年河南測繪職業學院單招考試職業適應性測試試題及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