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學習教案_第1頁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學習教案_第2頁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學習教案_第3頁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學習教案_第4頁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學習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會計學1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zn du)癥癥第一頁,共33頁。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zn du)癥Infectious Mononucleosis2第1頁/共32頁第二頁,共33頁。n實驗室檢查實驗室檢查n診斷診斷(zhndun)(zhndun)n預后預后n治療治療n預防預防3第2頁/共32頁第三頁,共33頁。4n由由EBEB病毒(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Epstein-Barr virus, EBV)所導)所導n 致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侵犯兒童和青少致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侵犯兒童和青少年,臨床上以發熱、咽喉痛、肝脾和淋巴結腫年,臨床上以發熱、咽

2、喉痛、肝脾和淋巴結腫大、外周血中淋巴細胞增多并出現異型淋巴細大、外周血中淋巴細胞增多并出現異型淋巴細胞等為其特征。由于其癥狀、體征的多樣化和胞等為其特征。由于其癥狀、體征的多樣化和不典型病例在臨床上逐漸增多,給診斷不典型病例在臨床上逐漸增多,給診斷(zhndun)(zhndun)治療帶來一定困難。治療帶來一定困難。 第3頁/共32頁第四頁,共33頁。5nEBV是本病的病原體。1964年由Epstein和Barr首先從患惡性淋巴瘤(Burkitt Lymphoma)非洲兒童的瘤組織中發現,1968年由Henle等報道為本病的病原體,并在此后眾多的研究(ynji)中得到證實。第4頁/共32頁第五頁

3、,共33頁。6nEBV屬于皰疹病毒屬,是一種嗜淋巴細胞的DNA病毒,具有潛伏及轉化的特征。電鏡下病毒呈球形,直徑約150180nm。EBV基因組呈線狀,但在受染細胞內,病毒DNA存在兩種形式,一是線狀DNA整合到宿主細胞染色體DNA中;另一種是以環狀的游離(yul)體游離(yul)于宿主細胞DNA之外。這兩種形式的DNA,因不同的宿主細胞而可獨立或并存。第5頁/共32頁第六頁,共33頁。7nEBV有5種抗原成分,均能產生各自相應的抗體:n衣殼抗原(Viral capsid antigen, VCA):可產生IgM和IgG抗體,VCA-IgM抗體早期出現,在12個月后消失,是新近受EBV感染的標

4、志;VCA-IgG出現稍遲于前者,可持續多年或終生(zhngshng),故不能區別新近感染與既往感染。第6頁/共32頁第七頁,共33頁。染的標志。染的標志。8第7頁/共32頁第八頁,共33頁。9淋巴細胞決定淋巴細胞決定(judng)(judng)的膜抗原(的膜抗原(Lymphocyte determinant membrane Lymphocyte determinant membrane antigen, LYDMAantigen, LYDMA):帶有):帶有LYDMALYDMA的的B B細胞是細胞是細胞毒性細胞毒性T(Tc)T(Tc)細胞攻擊的靶細胞,其抗細胞攻擊的靶細胞,其抗體為補體結合

5、抗體,出現和持續時間與體為補體結合抗體,出現和持續時間與EBNA-IgGEBNA-IgG相同,也是既往感染的標志。相同,也是既往感染的標志。第8頁/共32頁第九頁,共33頁。10第9頁/共32頁第十頁,共33頁。11n口口- -口傳播是重要的傳播途徑,飛沫傳播雖口傳播是重要的傳播途徑,飛沫傳播雖有可能但并不重要,偶可經輸血傳播有可能但并不重要,偶可經輸血傳播n本病主要見于兒童和青少年,性別差異不大本病主要見于兒童和青少年,性別差異不大。6 6歲以下小兒得病后大多表現為隱性或輕歲以下小兒得病后大多表現為隱性或輕型感染,型感染,1515歲以上感染者則多呈典型歲以上感染者則多呈典型(dinxng)(

6、dinxng)癥狀癥狀第10頁/共32頁第十一頁,共33頁。12nEBV進入口腔后,主要累及咽部上皮細胞、B淋巴細胞、T淋巴細胞及NK細胞,因這些(zhxi)細胞均具有EBV的受體CD21第11頁/共32頁第十二頁,共33頁。13第12頁/共32頁第十三頁,共33頁。14nTCL細胞在免疫病理損傷形成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一方面殺傷感染EBV的B細胞,另一方面侵犯許多組織器官而產生一系列的臨床表現。患者血中的大量(dling)異常淋巴細胞(又稱為異型細胞)就是這種具有殺傷能力的T細胞第13頁/共32頁第十四頁,共33頁。15第14頁/共32頁第十五頁,共33頁。16n淋巴細胞的良性增生是本病

7、的基本病理特淋巴細胞的良性增生是本病的基本病理特征。病理所見非化膿性淋巴結腫大,淋巴征。病理所見非化膿性淋巴結腫大,淋巴細胞及單核細胞及單核- -吞噬細胞吞噬細胞(tn sh x (tn sh x bo)bo)高度增生。高度增生。第15頁/共32頁第十六頁,共33頁。17n潛伏期潛伏期5 51515天。起病急緩不一,癥狀呈天。起病急緩不一,癥狀呈多樣性,多數患者多樣性,多數患者(hunzh)(hunzh)有乏力、有乏力、頭痛、畏寒、鼻塞、惡心、食欲減退、頭痛、畏寒、鼻塞、惡心、食欲減退、輕度腹瀉等前驅癥狀輕度腹瀉等前驅癥狀n發熱:一般均有發熱,體溫發熱:一般均有發熱,體溫38384040不不等

8、,無固定熱型,熱程大多等,無固定熱型,熱程大多1 12 2周,少周,少數可達數月。中毒癥狀多不嚴重數可達數月。中毒癥狀多不嚴重第16頁/共32頁第十七頁,共33頁。18咽峽炎:咽部、扁咽峽炎:咽部、扁桃體、腭垂充血腫桃體、腭垂充血腫脹,可見出血點,脹,可見出血點,伴有咽痛,部分患伴有咽痛,部分患兒扁桃體表面可見兒扁桃體表面可見白色白色(bis)(bis)滲滲出物或假膜形成。出物或假膜形成。咽部腫脹嚴重者可咽部腫脹嚴重者可出現呼吸及吞咽困出現呼吸及吞咽困難難第17頁/共32頁第十八頁,共33頁。19淋巴結腫大:全身淋巴結均可腫大,在淋巴結腫大:全身淋巴結均可腫大,在病程第病程第1 1周就可出現。

9、以頸部最為常見周就可出現。以頸部最為常見。肘部滑車淋巴結腫大常提示有本病可。肘部滑車淋巴結腫大常提示有本病可能能(knng)(knng)。腫大淋巴結直徑很少超。腫大淋巴結直徑很少超過過3cm3cm,中等硬度,無明顯壓痛和粘連,中等硬度,無明顯壓痛和粘連,腸系膜淋巴結腫大時,可引起腹痛。,腸系膜淋巴結腫大時,可引起腹痛。腫大淋巴結常在熱退后數周才消退,亦腫大淋巴結常在熱退后數周才消退,亦可數月消退可數月消退第18頁/共32頁第十九頁,共33頁。20肝、脾大:大多數在肋下肝、脾大:大多數在肋下2cm2cm以內以內(y (y ni)ni),可出現肝功能異常,并伴有急性肝,可出現肝功能異常,并伴有急性

10、肝炎的上消化道癥狀,部分有輕度黃疸。約炎的上消化道癥狀,部分有輕度黃疸。約半數患者有輕度脾大,伴疼痛及壓痛,偶半數患者有輕度脾大,伴疼痛及壓痛,偶可發生脾破裂可發生脾破裂第19頁/共32頁第二十頁,共33頁。21皮疹皮疹(pzhn):(pzhn):部分患者部分患者在病程中出現多形性皮疹在病程中出現多形性皮疹(pzhn)(pzhn),如丘疹、斑,如丘疹、斑丘疹、蕁麻疹、猩紅熱樣丘疹、蕁麻疹、猩紅熱樣斑疹、出血性皮疹斑疹、出血性皮疹(pzhn)(pzhn)等。多見于軀等。多見于軀干。皮疹干。皮疹(pzhn)(pzhn)大多大多在在4 46 6日出現,持續日出現,持續1 1周左周左右消退。消退后不脫

11、屑,右消退。消退后不脫屑,也無色素沉著也無色素沉著第20頁/共32頁第二十一頁,共33頁。22本病病程一般為本病病程一般為2 23 3周,也可長至數月。偶周,也可長至數月。偶有復發,但病程短,病情輕。嬰幼兒感染有復發,但病程短,病情輕。嬰幼兒感染常無典型表現,但血清常無典型表現,但血清(xuqng)EBV(xuqng)EBV抗抗體可陽性。體可陽性。 第21頁/共32頁第二十二頁,共33頁。23 并發癥并發癥神經系統疾病:如格林神經系統疾病:如格林- -巴利綜合征、腦膜巴利綜合征、腦膜腦炎或周圍神經炎等腦炎或周圍神經炎等心包炎、心肌炎心包炎、心肌炎EBEB病毒相關性噬血細胞綜合癥病毒相關性噬血細

12、胞綜合癥其他少見的并發癥:間質性肺炎、胃腸道出其他少見的并發癥:間質性肺炎、胃腸道出血血(ch xi)(ch xi)、腎炎、自身免疫性溶血、腎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粒細胞缺乏癥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粒細胞缺乏癥及血小板減少及血小板減少脾破裂雖然少見,但極嚴重,輕微創傷即可脾破裂雖然少見,但極嚴重,輕微創傷即可誘發誘發第22頁/共32頁第二十三頁,共33頁。24血常規血常規: :外周血象改變是外周血象改變是本病的重要本病的重要(zhngyo)(zhngyo)特征特征異型淋巴細胞超過異型淋巴細胞超過(chogu)10%(chogu)10%或其絕對值超過或其絕對值超過(chog

13、u)1.0(chogu)1.0109/L109/L時,具有診斷意義。時,具有診斷意義。第23頁/共32頁第二十四頁,共33頁。血清嗜異凝集試驗血清嗜異凝集試驗(shyn)(heterophil (shyn)(heterophil agglutination test, HAT):agglutination test, HAT):起病一周內患兒血清中出現起病一周內患兒血清中出現IgMIgM嗜異性抗體,嗜異性抗體,此抗體體內持續存在此抗體體內持續存在2 25 5個月。個月。實驗室檢查實驗室檢查(jinch)(jinch)25第24頁/共32頁第二十五頁,共33頁。26BV特異性抗體:VCA-IgM

14、陽性是新近EBV感染的標志,EA-IgG一過性升高是近期感染或EBV復制活躍的標志,均具有診斷價值。EBV-DNA檢測采用RT-PCR方法能快速(kui s)、敏感、特異的檢測患兒血清中含有高濃度EBV-DNA,提示存在病毒血癥。第25頁/共32頁第二十六頁,共33頁。27典型臨床表現(發熱、咽痛、肝脾及淋巴結腫典型臨床表現(發熱、咽痛、肝脾及淋巴結腫大)大)外周血異型淋巴細胞外周血異型淋巴細胞10%10%、嗜異凝集試驗陽性、嗜異凝集試驗陽性EBEB病毒特異性抗體(病毒特異性抗體(VCA-IgMVCA-IgM、 EA-IgG EA-IgG)和)和EBV-DNAEBV-DNA檢測陽性可做出臨床診

15、斷檢測陽性可做出臨床診斷特別是特別是VCA-IgMVCA-IgM陽性或急性期及恢復期雙份血清陽性或急性期及恢復期雙份血清VCA-IgGVCA-IgG抗體效價呈抗體效價呈4 4倍以上增高是診斷倍以上增高是診斷EBVEBV急性急性感染感染(gnrn)(gnrn)最特異和最有價值的血清學試最特異和最有價值的血清學試驗,陽性可以確診驗,陽性可以確診第26頁/共32頁第二十七頁,共33頁。28鑒別診斷:鑒別診斷:本病需與巨細胞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體、本病需與巨細胞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體、甲肝病毒、風疹等感染所致的淋巴細胞和單甲肝病毒、風疹等感染所致的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增多相鑒別。其中巨細胞病毒所致者

16、核細胞增多相鑒別。其中巨細胞病毒所致者最常見最常見(chn(chn jin) jin),有人認為在嗜異性,有人認為在嗜異性抗體陰性的類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中,幾抗體陰性的類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中,幾乎半數與乎半數與CMVCMV有關。有關。第27頁/共32頁第二十八頁,共33頁。29本病系自限性疾病,預后大多良好,本病系自限性疾病,預后大多良好,自然病程約自然病程約2 24 4周。少數恢復緩慢周。少數恢復緩慢(hunmn)(hunmn),可達數周至數月。病死率約,可達數周至數月。病死率約為為 1% 1%2%2%多由嚴重并發癥所致多由嚴重并發癥所致第28頁/共32頁第二十九頁,共33頁。30臨床上

17、無特效的治療方法,主要采取對癥治臨床上無特效的治療方法,主要采取對癥治療。抗菌藥物對本病無效,僅在繼發細菌感療。抗菌藥物對本病無效,僅在繼發細菌感染時應用染時應用(yngyng)(yngyng)抗病毒治療可用阿昔洛韋、更昔洛韋及伐昔抗病毒治療可用阿昔洛韋、更昔洛韋及伐昔洛韋等藥物,但其確切療效尚存爭議洛韋等藥物,但其確切療效尚存爭議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可使臨床癥狀改善,縮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可使臨床癥狀改善,縮短病程,早期給藥效果更好短病程,早期給藥效果更好第29頁/共32頁第三十頁,共33頁。31-干擾素亦有一定治療作用干擾素亦有一定治療作用重型患者短療程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可明顯重型患者短療程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可明顯減輕癥狀。發生脾破裂時,應立即輸血減輕癥狀。發生脾破裂時,應立即輸血(sh xu)(sh xu),并作手術治療,并作手術治療第30頁/共32頁第三十一頁,共33頁。32由于除了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以外,由于除了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以外,一些惡性疾病一些惡性疾病(jbng)(jbng)包括鼻咽癌、霍奇金包括鼻咽癌、霍奇金病等也與病等也與EBEB病毒感染有關。因此近年來,國內病毒感染有關。因此近年來,國內外正在研制外正在研制EBEB病毒疫苗,除可用以預防本病外病毒疫苗,除可用以預防本病外,尚考慮用于與,尚考慮用于與EBVEBV感染相關的兒童惡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