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不喜歡義山詩原因之探究_李義山-論文網_第1頁
黛玉不喜歡義山詩原因之探究_李義山-論文網_第2頁
黛玉不喜歡義山詩原因之探究_李義山-論文網_第3頁
黛玉不喜歡義山詩原因之探究_李義山-論文網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黛玉不喜歡義山詩原因之探究_李義山-論文網論文摘要:紅樓夢中有這么一段文字,黛玉稱其最不喜歡李義山的詩。關于這一論斷,到目前為止,很少有學者論及。其實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不難看出黛玉是一個追求個人生活理想,個人愛情幸福的叛逆者;而李義山則是一個追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理想的封建仕子。人生追求的不同,再加上兩人各異的人生經歷,導致了黛玉不喜歡李義山的詩。但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還在于兩人審美觀的不同。論文關鍵詞:黛玉,李義山,人生經歷,審美觀紅樓夢第四十回中,當賈母帶領眾人游大觀園時,寶玉看到水里的荷葉,不禁感嘆道:“這些破荷葉可恨,怎么還不叫人來拔去。”寶釵笑道:“今年這幾日,何曾饒這園子

2、,閑了一閑,天天逛,那里還有叫人來收拾的功夫。”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歡李義山的詩,只喜他這一句留得殘荷聽雨聲。偏你們又不留著殘荷了。”寶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們別叫人拔去了。”讀到此處,不由讓人生疑,林黛玉為什么會不喜歡李義山的詩呢?李義山是晚唐時期著名的悲情才子詩人,他的詩哀婉秀麗,情深綿邈。黛玉也同樣是一位重情重義,哀婉傷感的才女詩人。按理說,她應該喜歡李義山的詩才對,但她卻稱其最不喜歡,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筆者就這一問題入手,從時代背景談起,分析兩人的思想追求,人生經歷,以及兩人的審美觀,進而探討黛玉不喜歡李義山詩的原因。一、不同的人生追求李義山生活在晚唐時期,他一生經歷了憲、穆、敬、

3、文、武、宣六朝。這一時期,前距“安史之亂”已大半個世紀,后離黃巢起義僅十幾年。宦官專權,干擾朝政;藩鎮割據,擁兵自重;再加上外族頻繁進攻,人民苦難加重,總之是一個矛盾激化危機四伏的唐王朝晚期。李義山作為一個深受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思想影響的知識分子,有著強烈的以天下為己任的政治責任感。他渴望得到統治者的重用,以施展自己的聰明才智,來盡力挽回大唐王朝日益衰微的政治局面。這種雄心抱負在他的詩作中很自然地流露了出來。比如初食筍呈座中“嫩籜香苞初出林,於陵論價重如金。皇都陸海應無數,忍剪凌云一寸心?”作者以初出林的竹筍自喻,抒發自己的理想抱負,雖自言只有寸心,卻實有凌云壯志,充分寫出了詩人遠大的

4、政治抱負和積極用世的理想。而在安定城樓中“永憶江湖歸白發,欲回天地入扁舟。”作者不僅僅是在抒發壯志豪情,還通過功成身退的理想,展示了他卓越的才能和闊遠的胸襟。此外這種心境在李義山早期的詩作行次西郊效作一百韻中也有所體現。“高田長槲朸,下田長荊榛。農具棄道旁,饑牛死空墩。依依過村落,十室無一存。”詩人以自己在長安郊區親眼目睹的農村景象為題材,通過農民的話,陳述了貞觀、開元到安史之亂后,農民生活的變化。在今昔對比當中,詩人提出了仁政任賢的主張,指出了政治的理亂“在人不在天”,這種政治觀點具有積極的進步意義。生活在特定時代的人,必然會受到時代的影響,從而打上時代的烙印。李義山生活的這個時代決定了他必

5、然會成為一個忠心為國,關心人民疾苦,渴望建功立業,積極入世的封建仕子。而紅樓夢中的黛玉則生活在清朝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隨著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緩慢發展,封建社會內部孕育著的資本主義萌芽也在緩慢的發展,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作坊和手工工場逐漸增多,新思想也相應的萌芽產生。進步的知識分子對專制的暴君政治和現存的封建秩序進行了激烈的批判,思想界異常活躍,黛玉正是時代的產兒。黛玉勇敢的追求戀愛和婚姻的自由,一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模式;黛玉把共同的叛逆思想作為愛情的基礎,一反封建家庭為了家族內部利益而讓子女聯姻的手段;黛玉還渴望相愛的人彼此尊重,互相平等,一反“夫為妻綱”的封建倫理綱常。也正因

6、此,她成為那個時代一個不折不扣的叛逆者。黛玉的叛逆首先表現在對愛情和婚姻自由的追求上。紅樓夢中,黛玉和寶玉,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心心相印,這很自然地會發展成為愛情。然而在封建大家庭的牢籠里,他們的愛始終被壓抑著。因為在黛玉生活的時代里,自由戀愛是不被允許的,男女雙方必須通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來實現婚姻。兩者私下產生的感情會被視為下流,是社會的禁忌。黛玉不顧這些,執著的愛著寶玉,她忠于自己的本性“越來越成為獨特的那個人,成為她能夠成為的一切。”小說中寫到寶黛愛情達到默契之后,和封建勢力的矛盾也越來越大。但黛玉始終保持著不向封建勢力妥協的態度,對寶玉的真情也至死不變。又因為他們之間的愛情關系違背了封建貴族的愿望,所以常常受到壓制,最后黛玉竟被封建家長推向死亡的深淵。“林黛玉是封建社會的叛逆者,追求美好的生活理想,要求個性自由發展與封建勢力之間形成矛盾,最終造成她的悲劇命運。”在焚稿斷癡情一回中,她邊吐血邊焚詩稿,以死來向這個社會做最后的抗爭。處在黛玉生活的時代,她能夠勇敢并且大膽的去追求戀愛和婚姻的自由,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她的這些行為都充分證明了她不僅是那個時代的抗議者,更是覺醒者。其次,寶黛之愛是建立在叛逆思想一致基礎上的新型愛情。他們擁有共同的興趣愛好,相似的人生追求,并且彼此互相欣賞。紅樓夢中,作者寫寶玉最討厭別人講仕途經濟的話,他不愿走父母為他安排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