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生物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調節第2節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學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頁
2018版高中生物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調節第2節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學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2 節 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學習目標導航1 掌握生長素生理作用的兩重性及應用。(重點)2 學會探究生長素最適濃度的方法。(難點)3了解生長素的應用。生長素g 的生理作用1.生長素的生理作用方式及特點(1) 作用方式:不直接參與細胞代謝,而是給細胞傳達一種調節代謝的信息。(2) 作用:既能促進生長,也能抑制生長;既能促進發芽,也能抑制發芽;既能防止落 _ 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3) 作用特點:兩重性,即低濃度時促進生長,高濃度時抑制生長,甚至殺死植物。2 影響生長素生理作用的因素(1) 濃度:一般情況下,生長素在低濃度時促進生長,濃度過高時抑制生長至會殺 死植物。(2) 器官:不同器官對生長素

2、的反應敏感程度不同。根、芽、莖敏感程度為:根芽莖。(3) 成熟程度:一般來說幼嫩細胞敏感,衰老細胞遲鈍。3 頂端優勢(1)現象:頂芽優先生長,側芽生長受抑制。1A原因1生長素的運輸方向是 口(用圖中字母表示),A 處生長素濃度低促進生長。2B 處生長素濃度高一T抑制生長。(3) 解除方法:摘除頂芽。(4) 應用示例:棉花的“摘心”、果樹剪枝等。4.實踐應用2a -萘乙酸、2,4-D 等人工合成的生長素類似物,可用于防止果實和葉片的脫落、促進結實、獲得無子果實、促使扦插枝條的生根等。核曲突破合作探討探討 1:分析下圖中生長素濃度與所起作用的曲線,并探討以下有關問題:(1) 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同一

3、植物器官的促進作用效果一定不同嗎?提示:不一定。圖中 D 點、E 點對莖的促進作用效果相同。(2) 在生長素濃度為 10_6mol/L 時,生長素對根、芽、莖的生理效應分別是什么?這說 明了什么問題?提示:對根是抑制作用,對芽是既不促進也不抑制,對莖是促進作用。這說明同一濃度的生長素對不同器官的作用不同。探討 2:結合下圖解釋植物的根為何具有向地性?此特點是否體現了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植物的莖的背地生長是否體現了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呢?提示:(1)根:對生長素較為敏感,D 處濃度過高對根的生長起抑制作用,而C 處的濃度較低促進根的生長,充分體現了生長素生理作用的兩重性。(2)莖:對生長素相對不敏

4、感,B 處生長素濃度大于 A 處生長素濃度,所以 B 側促進作促進生按抑制臨長O3用大于 A 側,沒有體現生長素生理作用的兩重性。思維升華1 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4(1)(如圖)當生長素濃度小于i時均為“低濃度”,高于i時才會抑制植物生長稱為“高濃度”。(2) 曲線中的OH段表明:隨生長素濃度增高,促進生長作用增強。(3) 曲線HC段表明:隨生長素濃度增高,促進生長作用減弱(但仍為促進生長)。(4)H點表示促進生長的最適宜濃度為go(5)C點表示促進生長的“閾值”, 即大于C點的生長素濃度(i)時,將會使生長受抑制。2除草劑滅草的原理圖中 A、B 曲線分別代表不同濃度生長素類似物對雙子葉植物和單

5、子葉植物生長的影響,所以利用 c 點濃度的生長素可以除去單子葉植物農作物間的雙子葉植物雜草。如在麥田間噴灑一定濃度的 2,4-D 溶液,可殺滅麥田雜草薺菜、麥蒿等。題組沖關O如圖表示生長素對植物某營養器官的影響,“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解析】 生長素作用兩重性的含義主要是“高濃度抑制生長,“高”與“低”的區分標準, 對于不同植物器官是不同的。曲線中的 C 點是生長素既不促進生長也不抑制生長的濃度,低于該濃度就是“低濃度”,高于該濃度就是“高濃度”。【答案】B2.右圖表示不同濃度生長素對芽生長的影響。當植物表現出頂端優勢時,頂芽和最靠近頂芽的側芽所含生長素的濃度依次分別為()【導學號

6、:67330017】一句A. 大于 A 的濃度、B. 大于 C 的濃度、 小于C. 大于 B 的濃度、 小于B 的濃度D. 大于 A 的濃度、 小于C 的濃度1.低濃度促進生長”,但小于C 的濃度“高濃度”與“低濃5【解析】頂端優勢是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大量地積累在側芽部位, 的現象,結合圖示信息可判斷b、c分別為頂芽和最靠近頂芽的側芽所含生長素的濃度。【答案】 C3.要得到番茄的無子果實,需將一定濃度的生長素溶液涂在該花的子房上,處理該花的時期和條件是()A.花蕾期,不去雄蕊B 花蕾期,去掉雄蕊C.開花后,不去雄蕊D.開花后,去掉雄蕊【解析】 要得到無子番茄,阻止番茄受粉、受精是關鍵。在用生長素

7、處理時,從題意看,開花后,則明顯暗示已完成受精作用,當然就不可能無種子,所以C、D 項可排除。花蕾期,若不除去雄蕊,則可能在開花期由于自花傳粉、受精而產生種子,仍然得不到無子果 實。故要獲取無子果實,運用一定濃度的生長素處理,應選擇在花蕾期,并且去掉雄蕊。【答案】 B自主認知01. 實驗原理:適宜濃度的生長素能促進扦插枝條生根,在不同濃度的生長素溶液中, 扌千插枝條生根情況不同。2. 常用方法:(1) 浸泡法:要求溶液的濃度較低。(2) 沾蘸法:省時。3. 實驗流程A. a和bC. b和cD. c和b而使側芽生長受抑制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6配制一系列梯度濃度的2,4-D溶液(

8、0”2、4 Q 6、0 8丄0丄氛L4.L6/1.8 mg/mL)其他試劑也可)將新剪下的植物枝條分成10組, 將插條的草部分別浸泡在蠱水 中和上述不同濃度的2,4-D溶液 中,均置于適宜的環境屮-段時間后觀察插條的生根情況 列表比較各實驗材料在丕迥越 分析結呆得出結論|度的2 J-L)溶液中的生根情況.得岀結論4 .變量分析:(1)自變量:生長素類似物濃度的大小。(2)無關變量:實驗中,除自變量外的其他可控制因素都可以成為無關變量,如處理時 間、光照、溫度等。合作探討探討 1: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實驗中,設立預試驗的目的是什么?提示:(1)為進一步的實驗摸索條件;(2)檢驗

9、實驗設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3)減少盲目性和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探討 2:在實驗中,若兩種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效果基本相同,請分析原 因。如何進一步確定最適濃度?提示:由生長素作用曲線可知, 存在作用效果相同的兩種生長素濃度。最適濃度應在兩種溶液濃度之間,即在兩種濃度之間再等濃度梯度配制溶液進行實驗。思維升華1 .注意事項(1)插條的選擇及處理:1插條選擇:插條質量和規格對探究實驗效果影響很大。以1 年生枝條為最好(形成層細胞分裂能力強、發育快、易成活)。插條部位以枝條中部剪取的插條為最好,基部較差。2扦插枝條的處理: 枝條的形態學上端削成平面,下端要削成斜面, 這樣在扦插后可增

10、大吸水面積,促進成活;每一枝條留34 個芽,所選枝條的芽數盡量一樣多。(2)控制無關變量,取材、處理時間、蒸餾水、光照、溫度、通氣狀況等都屬于無關變等。(3) 設置重復組,即每組不能少于3 個枝條;設置對照組,蒸餾水空白對照;設置濃度配制梯度溶液操縱變量丈驗觀察并記錄結果量。無關變量在實驗中的處理要采用等量性的原則。如用相同的花盆,選用相同的植物材料7不同的幾個實驗組之間進行對比,目的是探究 2,4-D 或 a -萘乙酸促進扦插枝條生根的最適濃度。(4) 配制生長素類似物溶液時,濃度梯度要小,組別要多。(5) 在進行此實驗研究時,需要在正式實驗前先做一個預實驗,這樣可以為進一步的實驗摸索條件,

11、在確定了最適濃度的大致范圍后,可在此范圍內利用更小梯度的系列溶液以獲得更精確的最適濃度范圍。(6) 對實驗結果進行處理時,要根據實驗數據,以生長素類似物的濃度為橫坐標,根的 數目為縱坐標,繪制曲線圖,確定最適濃度范圍。2可能出現的問題及原因分析(1) 不能生根。用多種不同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浸泡,插條均不能生根,主要有以下幾種可能:一是枝條所帶葉片較多,蒸騰作用過強,失水太多;二是配制的營養液缺乏某種營養元素或缺氧;三是沒有分清形態學的上端與下端。(2) 生根過少。配制生長素類似物溶液時,濃度梯度要密一些,組別要多一些。濃度梯 度過稀、組別過少易錯過最適濃度范圍,導致生根過少。-O題組沖關o-4

12、 下列對“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扦插枝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A. 在預實驗中需要設置蒸餾水處理的對照組B. 實驗的無關變量為插條生根的數目、生長素類似物處理的時間等C. 用不同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處理可以獲得相同的生根數目D. 在正式實驗中,不同濃度生長素類似物之間形成相互對照【解析】 插條生根的數目屬于該實驗的因變量,實驗的無關變量為實驗材料的生長情況、生長素類似物處理的時間等,B 項錯誤。【答案】 B5 為探究 NAA 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某興趣小組進行了預實驗,結果如圖。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預實驗要像正式實驗一樣認真進行才有意義B. 選擇生長旺盛的一年生枝條作為

13、實驗材料8C. NAA 對插條生根的影響表現出兩重性D. 正式實驗應在 24 卩 L L t 范圍內設計更小的濃度梯度【解析】 根據圖中生根數量,正式實驗應在26 卩 LjT 范圍內設計更小的濃度梯度,D 錯誤。【答案】 D6 .某課題研究小組為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一一萘乙酸(NAA)的生理作用,用玉米試管苗進行了相關實驗,實驗數據如下:濃度(mg/L)平均每株生根數(條)平均根長(cm)0.27.810.00.37.49.60.46.39.40.55.98.8(1)由上表可知此實驗的目的是探究 _。(2)_ 從表中數據能否確認 0.2 mg/L 即是該實驗最適宜的濃度? _ (選填“能”或“不能

14、”),理由是_(3)萘乙酸是生產上常用的生長素類似物,除本實驗的應用外,請寫出生長素類似物在農業生產中的另外兩個方面的應用: _【解析】 從表格給的測量指標生根數和根長可以看出,此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探究萘乙酸促進玉米試管苗生根的最適濃度。 萘乙酸為生長素類似物,對植物所起的作用與生長素基 本相同。【答案】(1)萘乙酸促進玉米試管苗生根的最適濃度(合理即可)(2)不能 缺少小于0.2 mg/L 的濃度設置(合理即可)(3)促進果實發育;防止落花落果(合理即可)1.水平放置的蠶豆幼苗,一段時間后根向下彎曲生長,莖則向上彎曲生長。這是因為( )1重力影響,使生長素移到靠近地面的一邊2光線影響,使生長素

15、移到靠近地面的一邊3根對生長素濃度的反應敏感4莖對生長素濃度的反應敏感9A.B.C.D.【解析】 重力的影響使生長素由遠地一側移向近地一側;近地一側生長素濃度高,由于根對生長素濃度的反應更為敏感,所以對根來說近地一側抑制生長,對莖來說近地一側促進生長,所以根會向地生長,莖會背地生長。【答案】 C2.下列關于植物生長素及其類似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 同一植株的幼芽對生長素的反應敏感程度高于幼根B. 棉花表現出的頂端優勢與頂芽產生的生長素的極性運輸有關C.在番茄花期噴灑一定濃度的2,4-D 可防止落花落果D. 用一定濃度的 IBA 溶液浸泡葡萄插條基部可誘導生根【解析】 同一株植物的幼根對生

16、長素的反應敏感程度高于幼芽,A 項錯誤。棉花表現出頂端優勢現象是因為頂芽產生的生長素不斷地運往側芽(極性運輸),從而導致側芽處生長素濃度過高,側芽生長受抑制,B 項正確。一定濃度的 2,4-D 能夠防止落花落果,在番茄花期噴灑可以達到防止落花落果的目的,C 項正確。一定濃度的 IBA 溶液可以促進插條生根,用其處理葡萄插條基部可以達到誘導生根的目的,D 項正確。【答案】 A3.下列四圖表示根和莖對生長素濃度的不同反應,其中正確的是()CD【解析】 在最適濃度之前,隨生長素濃度升高,對根、莖的促進作用均增強。超過最適濃度后,隨生長素濃度增加,對根、莖的生長的促進作用均下降,達到一定值后開始抑制

17、生長,并且根的最適濃度和抑制生長的生長素濃度均低于莖。促進生芒抑制生繪促進生長抑制住K生杞壷報度促進生怪抑制生按生長素秋度10【答案】 C4選取相同的剪去頂芽的葡萄插條進行實驗,甲、乙、丙、丁組處理方式及結果如圖 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11A. 由甲組和乙組可知,側芽合成的吲哚乙酸能促進插條產生不定根B. 由乙組和丙組推知,該種葡萄插條,保留三個側芽時產生不定根最多C. 由丙組和丁組可知,葡萄插條側芽合成的促進生根的物質具有極性運輸的特點D.以上實驗結果表明,扦插中,側芽發揮的作用與外源吲哚乙酸作用相同或相似【解析】 甲組與乙組比較可知,側芽能夠促進插條產生不定根,但不能確定側芽產生的物質

18、是什么;乙組與丙組比較可知,保留三個側芽比保留一個側芽產生不定根的數量多, 但不能說明保留三個側芽時產生的不定根最多;丙組和丁組比較不能說明葡萄插條側芽合成的促進生根的物質具有極性運輸的特點;通過題圖四組實驗可知, 側芽與外源吲哚乙酸處理均可以促進葡萄插條生根。【答案】 D5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對某品種番茄的花進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濃度的生長素類 似物 2,4-D涂抹子房,得到的無子番茄果實平均重量見下表。2,4-D 濃度/ (mg L1)0510152025303513.26.46.53.53.43.30.無子番茄平均重量(g/個)05256702據表分析可得出的結論是()A. 2,4-D

19、濃度超過 25 mg/L,對果實的發育起抑制作用B. 2,4-D 與生長素的作用效果相同C. 2,4-D 可以促進扦插枝條生根D.2,4-D 誘導無子番茄的最適濃度范圍為25 mg/L左右【解析】 2,4-D 是一種生長素類似物, 從題中可以看出,它具有促進果實發育的作用。A 選項中的濃度仍能促進果實發育;由于缺少使用生長素的實驗,故不能得出 B 選項的結論;C 選項與表格數據無關;D 選項正確,其所示濃度在正常使用濃度范圍內,且能最大限度地促進番茄果實的發育。【答案】 D 課堂小結:甲組:無側芽,扦插后幾乎不產生不定根乙組:有一個側芽,扦插后產生少量不定根丙組:有三個側芽,扌千插后產生 較多

20、不定根丁組: 無側芽, 用 吲哚乙酸處理下 部切口,扦插后產 生少量不定根12網絡構建核心回扣131. 生長素的作用具有兩重性,即低濃度 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2.頂端優勢和根的向地性都體現了生 長素作用的兩重性,莖的向光性和背地 性只體現了低濃度促進生長。3.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反應敏感程度 不一樣:根 芽 莖;幼嫩細胞 老細胞; 側芽頂芽。4. 常用的生長素類似物有NAA 2,4-D、IPA 和 IBA、生根粉等。學業分層測評(九)45 分鐘)學業達標1.下列關于生長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 果實發育所需的生長素主要來自頂芽B. 同一濃度的生長素對不同器官的影響不同C. 頂芽和幼莖中

21、生長素濃度一般保持在促進生長的范圍D. 頂端優勢現象說明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兩重性【解析】 果實發育所需的生長素主要來自幼嫩的種子。【答案】 A2如圖所示為生長素濃度對植物根、芽和莖生長的影響,從此圖中不能得到的結論是A. 生長素對三種器官的作用都具有兩重性,即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B. A、B、C 三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分別是促進根、芽、莖生長的最適宜濃度C. D 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能促進莖、芽的生長,抑制根的生長D. 幼嫩的細胞對生長素敏感性強,成熟的細胞對生長素敏感性差【解析】 坐標曲線圖反映了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三條曲線分別代表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根、芽、莖生長的影響。據圖中A、B

22、、C D 四點對應的坐標值可知,A B、C 三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分別是促進根、芽、莖生長的最適宜濃度。D 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能促進莖(建議用時:促進生扶抑制生畏14和芽的生長,卻抑制根的生長。圖中曲線沒有反映出生長素對幼嫩細胞和成熟細胞的作用效15應,因此不能得到 D 項所述結論。【答案】D3甲圖為橫放在地面上的植物的生長狀況,乙圖為植物生長素濃度對植物生長的影響曲線。試分析甲圖中 C 部位和 D 部位的生長素濃度分別相當于乙圖中的哪一區間()重力,但不影響生長素的極性運輸,故頂芽產生的生長素仍能運輸到側芽,度過高,從而抑制側芽生長。 離頂芽越近的側芽所受的抑制作用越強,故打頂后最先解除頂端優

23、勢的必然是離頂芽最遠的側芽do【答案】D5.下列關于植物生長素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 生長素通過促進細胞分裂而促進植物的生長B. 燕麥幼苗中生長素的極性運輸與光照方向有關C. 生長素從頂芽運輸到側芽的方式是主動運輸A.區間和 n 川區間B.川區間和 I-n 區間C.區間和 I 川區間D.n 區間和川區間【解析】 C、D 部位都是近地側,由于受重力的影響,生長素分布多,但根對生長素敏感,C 部位生長受抑制,生長素濃度處于川W 區間,莖對生長素不敏感,D 部位促進生長,生長素濃度處于 I川區間。【答案】C4右圖為某雙子葉植物頂端優勢示意圖。下列針對植物頂端優勢現象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 若將

24、植物放入太空艙中,其仍具有頂端優勢現象B. 植物的側芽如 b 也能產生生長素C. 雙子葉植物的根也具有頂端優勢現象D. 打頂后,首先解除頂端優勢,發育成側枝的是【解生長素的運輸屬于極性運輸(從形態學的上端運輸到下端)。太空艙中雖然微使側芽生長素濃16D. 自然狀態下西瓜的果實發育所需的生長素是由鄰近的芽和幼葉產生的【解析】生長素通過促進細胞伸長而促進植物的生長。無關。西瓜的果實發育所需的生長素是由發育著的種子產生的。【答案】 C6位瓜農種了一新品種甜瓜,甜瓜長得生機勃勃,花開在望。不料就在這受粉的關 鍵時期,天公不作美,一連下了幾場大雨,結果使大量的雌花未能受粉,這勢必嚴重影響甜 瓜的產量。為

25、了保住產量,這位瓜農應盡快()A. 進行人工授粉B.在子房表面噴灑高濃度的2,4-DC. 追施氮肥D.在子房表面涂抹一定濃度的2,4-D【解析】 一定濃度的 2,4-D 具有刺激子房發育成為果實的作用,故D 項符合題意。【答案】 D7.播種時隨機擺放的種子萌發后,根和莖會出現如圖所示的生長現象,以下對此現象 的解釋不正確的是()A. 重力會影響生長素的分布B. 植物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的特性C. 重力只對根的生長產生影響D. 植物的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不同【解析】 受到重力的刺激后, 生長素近地一側分布多, 背地一側分布少。由于根對生長素的敏感性較強,因此根

26、的近地一側部位由于生長素濃度過高,生長反而受到抑制; 背地一側長得較快,因此根具有向地性。 莖對生長素的敏感性較弱, 莖的近地一側由于生長素濃 度高于背地一側,故其生長速度比背地一側快,因此莖具有背地性。【答案】 C&下列關于“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的實驗敘述中,錯誤的是( )A. 探究的問題:所選定的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某種植物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是多少B. 實驗中用生長素類似物處理插條的方法可選用浸泡法或沾蘸法C. 在正式實驗前先做一個預實驗,目的是為正式實驗摸索條件D. 實驗中不同濃度生長素類似物溶液浸泡不同插條的時間長短要有不同的梯度生長素的極性運輸與光照方向17【

27、解析】 該實驗探究的問題是促進某種植物扦插枝條生根的生長素類似物的最適濃度;該實驗的自變量是生長素類似物的濃度,無關變量(如枝條長度、生長素類似物處理的時間等)應控制為等量;實驗前做一個預實驗,目的是為正式實驗摸索條件,減少實驗誤差。18【答案】 D9.曲線圖上 P 點代表植物幼苗橫置時莖生長部位的近地側,能正確表示生長素濃度與植物生長關系的是()【解析】 P 點代表的是近地側,在植物橫放時,由于受到重力作用,生長素發生橫向運輸,使得近地側的生長素濃度大于遠地側,由于莖對生長素的濃度要求較高,在近地側的高濃度生長素對莖的生長表現出的是促進作用,生長速度快過遠地側,因此生長1 cm 所需的時間較

28、短。【答案】 D10.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 若某植物幼苗已表現出向光性,且測得其向光面的生長素濃度為m則其背光面的生長素濃度范圍是 _ 。(2) 若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現出根的向地性、莖的背地性,且測得其莖的近地側生長素濃度為M則莖的遠地側生長素濃度范圍應為 _。(3) 除草劑滅草的原理是使雜草的生長素濃度處于 _ 的狀態下。(4) 若某植物頂芽的生長素濃度為g,產生頂端優勢現象的側芽生長素濃度是圖中曲線的_ 區間。【解析】(1)向光性中,生長素都表現為促進作用,背光側的生長素含量比向光側高,背光側長得快,所以背光側的促進作用要大于向光側的促進作用,所以其背光面生長素濃度范圍是大于m小于

29、M(2)由于重力作用,莖的近地側的生長素比遠地側多,并且促進作用 表現為近地側大于遠地側,所以莖的遠地側生長素濃度范圍應為小于m(3)除草劑滅草的原理是高濃度抑制生長,所以生長素濃度處于大于i的狀態下。(4)頂端優勢中側芽生長受抑制,所以生長素濃度應在C點以后。杞進生K生崔1 rm生繪hm所需吋閩臨長素確度牛一長ltm所需時H 生氏索誨度C0生撫素就陜D19【答案】(1)大于m小于M(2)小于m(3)大于i(4)C點以后能力提升11.如圖所示, 甲圖表示胚芽鞘受到單側光的照射,乙圖表示不同濃度生長素溶液對胚芽鞘生長的影響,如果甲圖中b 處的生長素濃度為 m 設 a 處的生長素濃度為 x,則()

30、A. mxnC. n xi怩避生長抑制左肉WAA陪離謹度20度的 NAA 溶液抑制插條生根。【答案】 B13.取某種植物幼莖等長切段若干(無芽和無葉)均分為四I2lo3c642f口第一次實驗21組,a 組浸泡在蒸餾水中,其他三組分別浸泡在不同濃度的生長素溶液中(其中有高濃度、低濃度和最適濃度),培養一段時間,測量并記錄各組切段的平均長度,實驗重復兩次,結 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實驗前的幼莖切段應浸泡在蒸餾水中以消除莖內原有激素對實驗的影響B. 實驗結果說明三種濃度的生長素均能促進切段的生長C. d 組切段伸長最多,說明 d 組使用了最適濃度的生長素溶液D. b 組切段伸長最少

31、,說明 b 組使用了高濃度生長素溶液【解析】 b 組切段伸長最少,說明 b 組可能是使用了高濃度生長素溶液,也可能是使 用了低濃度生長素溶液,D 錯誤。【答案】D14.下圖是生長素作用與其濃度關系圖。“一般地說,低濃度促進植物生長,高濃度抑制植物生長。”看圖理解這句話,回答下列問題:(1) 向光生長的幼苗,其背光側生長素濃度 _于向光側。(2) 具有頂端優勢的植物,其側芽生長素濃度 _于頂芽,_ 于 C 點。(3) 生長素在植物體內的運輸方式是 _。(4) 某小組同學選用生長素類似物吲哚丁酸(IBA)進行如下實驗:1取生理狀況相同的同種植物的三組帶芽的枝條甲、乙、丙,每組10 個。2將甲、乙、丙組枝條的下端分別浸泡在表中所示的溶液中,相同時間后,扦插在潮濕的沙土中,在適宜的環境中培養。枝條甲組乙組丙組溶液5X 105g/mL 的 IBA 溶液15X 10 g/mL 的 IBA 溶液清水一段時間后,觀察甲、乙、丙組枝條的生根情況,統計每組枝條的平均生根數量,繪 制坐標如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