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維修手冊附錄 豐田5A-FE8A-FE發動機機械部分維修手冊目錄:一部分發動機總成···········································&
2、#183;········2(一)組件········································&
3、#183;···············2(二)大修·································&
4、#183;······················5二氣缸蓋總成··························
5、·····························47(一)組件····················
6、;···································47(二)大修·············
7、3;·········································47三氣缸體總成·······
8、183;···············································69(一)組件·&
9、#183;·················································&
10、#183;···69(二)大修·············································
11、··········69一部分發動機總成(5A - FE/8A - FE)(一)組件(二)大修1拆下火花塞2拆下通風閥分總成(a) 拆下通風閥。(b) 拆下墊片。3 拆下氣門室蓋分總成(a) 拆下加油蓋。(b) 拆下4個螺母,4個密封墊和氣門室蓋。4 拆下2號正時鏈條或皮帶罩(a) 拆下4個螺栓和2號正時
12、皮帶罩。5 拆下曲軸齒輪或皮帶輪罩分總成。(a) 拆下2個螺栓和曲軸齒輪罩。6 將1號氣缸設定在上止點,壓縮位置(a) 轉動曲軸皮帶輪,將皮帶輪槽口對準1號正時皮帶罩上的正時標記“O”。(b) 檢查曲軸正時皮帶輪的“K”標記與軸承蓋的正時標記對準。 否則,轉動曲軸一周(3600)。7 拆下凸輪軸皮帶輪(a) 使用SST拆下皮帶輪螺栓。 SST 09213
13、- 54015, 09330 - 00021 (90105 - 08076)(b) 使用SST拆下曲軸皮帶輪。 SST 09950 - 50013 (09951 - 05010, 09952 - 05010 09953 - 05020, 09954 - 05021
14、)8 拆下正時鏈條或皮帶罩分總成(a) 拆下3個螺栓和正時皮帶罩。9拆下正時皮帶導輪10.拆下惰輪張緊彈簧(a) 旋松惰輪安裝螺栓。(b) 拆下張緊彈簧。11.拆下正時皮帶提示:如果重復使用正時皮帶,在皮帶上畫一個方向箭頭f按發動機旋轉的方向),并如圖所示在皮帶輪和皮帶上做出定位標記。(a) 拆下正時皮帶。12.拆下1號正時皮帶惰輪分總成。(a) 拆下螺栓和l號正時皮帶惰輪。13.拆下橫置發動機安裝支架(a) 拆下3個螺栓和發動機右側安裝支架
15、。14. 拆下曲軸正時皮帶輪(a) 如果不能用手拆下皮帶輪,使用2個起子。注意:按圖示墊上抹布防止損壞。15.拆下1號發動機吊鉤(a) 從發電機支架上拆下螺栓,并拆下1號發動機吊鉤。16.拆下2號發動機吊鉤(a) 從氣缸蓋上拆下螺栓,并拆下2號發動機吊鉤。17.拆下1號發電機支架(a) 拆下3個螺栓和1號發電機支架。18.拆下機油尺導管(a) 拆下3個螺栓和機油尺導管。(b) 拆下O-型圈。19.拆下進水管(a) 拆下2
16、個螺栓和進水管。(b) 斷開進水軟管。(c) 拆下墊片。20. 拆下進水軟管(a) 從水泵總成上拆下進水軟管。21.拆下水泵總成(a) 拆下3個螺栓和水泵總成。(b) 拆下O-型圈。22.拆下凸輪軸正時皮帶輪(a) 用扳手夾持凸輪軸的六角頭部分,并松開皮帶輪螺栓。注意:小心不要讓扳手損壞氣缸蓋。(b) 拆下皮帶輪螺栓和正時皮帶輪。23.拆下凸輪軸注意:由于凸輪軸的止推間隙很小,必須保持水平并垂直取出凸輪軸。如果凸輪軸不能
17、保持水平,氣缸蓋承受軸的推力可能開裂或損壞,造成凸輪軸變形或斷裂。為避免如此,必須執行下述步驟。(a) 轉動凸輪軸的六角部分將副齒輪小孔轉上來(它定位主齒輪和副齒輪)。提示:上述狀態允許進氣凸輪軸的1、3號氣缸凸輪的桃心同時頂到各自挺桿。(b) 拆下兩個螺栓和1號軸承蓋。(c) 使用維修螺栓固定主、副齒輪。推薦維修螺栓:螺紋直徑6 mm螺距1.0 mm螺栓長度16 - 20 mm (0.63 - 0.79 in.)提示:拆除凸輪軸時,確信通
18、過上述操作已經消除副齒輪扭轉彈簧的彈力。(d) 按標出的順序分幾次均勻地擰松8個軸承蓋螺栓。(e) 拆下4個軸承蓋和凸輪軸。提示:如果凸輪軸沒有被水平地向上頂起,用兩個螺栓重新安裝軸承蓋。然后向上拉凸輪軸齒輪并交替地旋松,拆下軸承蓋螺栓。注意:不要用工具或其它物體撬動和用力拆除凸輪軸。24.拆下凸輪軸副齒輪(a) 用臺鉗固定凸輪軸的六角部分。注意:小心不要損壞凸輪軸。(b) 使用SST逆時針轉動副齒輪,拆下維修螺栓。SST 09960 - 10010 (0
19、9962 - 01000, 09963 - 00500)(c) 使用卡環鉗拆下卡環。(d) 拆下波形墊圈,凸輪軸副齒輪和凸輪軸齒輪彈簧。25. 拆下凸輪軸定位油封(a) 轉動2號凸輪軸的六角部分,使定位銷位于2號凸輪軸垂直中心線偏右的位置。提示:上述角度允許2號凸輪軸的l、3號氣缸凸輪的桃心同時頂到各自的挺桿。(b) 拆下2個螺栓,凸輪軸定位油封和1號軸承蓋。注意:如果1號軸承蓋不能用手拆除,沒有帶上軸承蓋螺栓時,不要試圖用力拆。26.
20、拆下2號凸輪軸(a) 按標出的順序分幾次均勻地旋松8個軸承蓋螺栓。(b) 拆下2個螺栓和4號軸承蓋。(c) 拆下4個軸承蓋和2號凸輪軸。提示:如果凸輪軸沒有被水平地向上頂起,用兩個螺栓重新安裝軸承蓋。然后向上拉凸輪軸齒輪并交替地旋松和拆下軸承蓋螺栓。注意:不要用工具或其它物體撬動和用力拆除凸輪軸。27. 拆下氣缸蓋分總成(a) 按標出的順序分幾次均勻地旋松10個氣缸蓋螺栓。 SST 09205 -
21、 16010注意:如果螺栓不按正確順序拆除,有可能損壞氣缸蓋。(b) 拆下10個平墊圈。(c) 從氣缸體上的定位銷處撬起氣缸蓋。(d) 將氣缸體放置在長形木塊上。提示:為了易于拆下氣缸蓋,在氣缸體和氣缸蓋之間的間隙插入起子撬起氣缸蓋。注意:小心不要損壞氣缸體和氣缸蓋接觸表面。28. 拆下氣缸墊29. 拆下油底殼分總成(a) 拆下19個螺栓和2個螺母。(b) 在氣缸體和油底殼之間插入SST的鏟刀,鏟掉密封墊并拆下油底殼。 S
22、ST 09023 - 00100注意:· 不要在機油泵體和后油封座上使用SST。· 小心不要損壞油底殼突緣。30.拆下機油濾清器分總成(a) 拆下2個螺栓、2個螺母、機油濾清器和墊片。31.拆下機油泵總成(a) 從機油泵拆下7個螺栓。(b) 用一個塑料錘子輕輕敲擊機油泵體,拆下機油泵。(c) 拆下墊片。32. 拆下發動機機油壓力開關(a) 使用SST,拆下發動
23、機機油壓力開關。 SST 09816 - 3001033. 拆下發動機后油封座(a) 拆下6個螺栓、座圈和墊片。34. 拆下機油泵油封(a) 使用起子和錘子,敲出機油泵油封。35. 拆下發動機后油封(a) 使用起子和錘子,敲出發動機后油封。36. 拆下火花塞密封套(a) 彎起通風蓋板,以防止密封套滑出。(b) 使
24、用起子撬出密封套。37.檢查正時皮帶注意:· 不要彎曲、扭轉或翻轉正時皮帶。· 不允許正時皮帶接觸油、水和蒸汽。· 安裝或拆除凸輪軸固定螺栓時不要利用正時皮帶的張力。如圖所示,如果有任何損傷,檢查下述要點。(a) 過早脫落 (1) 檢查是否正確安裝。 (2) 檢查正時蓋墊片是否損壞有無正確安裝。 (b) 如果皮帶上的齒裂紋
25、或損壞,檢查凸輪軸或水泵是否抱死。(c) 如果在皮帶表面有明顯磨損或裂紋,檢查皮帶輪是否有破損。(d) 如果僅在皮帶的一側有磨損或損壞,檢查皮帶輪的導輪和每個皮帶的定位。(e) 如果皮帶齒有明顯的磨損,檢查正時蓋損壞、校正墊片安裝和皮帶輪齒上的異物。如果必要,更換正時皮帶。38.檢查1號正時皮帶惰輪分總成(a) 檢查惰輪轉動靈活。如果必要,更換惰輪。39.檢查惰輪張緊彈簧(a) 測量張緊彈簧的自由長度。 自由長度:36.9 mm&
26、#160;(1.453 in.)如果自由長度不合適,更換彈簧。(b) 在彈簧標準安裝長度下測量張力。 安裝張力:(在43.6 mm (1.717 in. 34 - 38 N(3.5 - 3.9 kgf, 7.7 - 8.6 lbf)如果安裝張力不符合標準,更換彈簧。40. 安裝火花塞密封套(a) 使用
27、SST和錘子,按圖示敲入新密封套。 SST 09550 - 10012 (09552 - 10010, 09556 - 10011)(b) 在密封套唇部涂一薄層MP黃油。(c) 彎曲通風蓋板回到原位。41. 安裝發動機后油封(a) 使用SST和錘子,敲入新油封直到油封表面與后油封座邊緣平齊。 SST
28、60; 09223 - 15030, 09608 - 30012(b) 在油封唇部涂MP黃油。42. 安裝機油泵油封(a) 使用SST和錘子,敲入新油封直到油封表面與油泵 殼邊緣平齊。 SST 09309 - 37010(b) 在油封唇部涂MP黃油。43. 安裝發動機后油封座圈(a) 安裝一個新墊片和用6個螺
29、栓安裝后油封座圈。 扭矩:9.3 Nm (95 kgfcm,82 inlbf)44. 安裝發動機機油壓力開關(a) 將膠粘劑涂在機油壓力開關的2或3道螺紋上。 膠粘劑: Part No. 08833 - 00080, THREE BOND 1344, LOCTI
30、TE 242 0r equivalent或類似晶。(b) 使用SST,安裝機油壓力開關。 SST 09816 - 3001045. 安裝機油泵總成(a) 在氣缸體上安裝一個新墊片。(b) 使機油泵的驅動轉子的花鍵齒與油泵側曲軸的大齒嚙合。(c) 用7個螺栓安裝機油泵。 扭矩:22 Nm (220
31、;kgfcm,16 ftlbf)提示: 標記 螺栓長度 A35 mm (1.38 in.) B25 mm (0.98 in.)46. 安裝機油濾清器分總成(a) 用2個螺栓和2個螺母安裝新墊片和濾清器。 扭矩:9.3 Nm(95 kgf
32、。cm,82 in.lbf)47. 安裝油底殼分總成(a) 清除舊密封材料(FIPG),小心不要使油底殼和氣缸體接觸表面沾油。提示:· 使用鏟刀或墊片刮刀清除墊片面和密封槽中所有舊密封材料(FIPG)。· 徹底清潔所有組件,清除所有松脫的材料。· 使用無殘留的溶劑清潔所有密封表面。注意:不要使用影響表面油漆的溶劑。(b) 按圖所示將密封填料涂在油底殼上。 密封填料零件號08826
33、 - 00080或類似晶。注意:· 安裝一個切成中3 -5 mm (0.12 - 0.20 in.)開口的噴管。· 噴涂填料后必須在5分鐘內紐裝,否則要清除填料重新噴涂。· 從噴管上立即拆下噴嘴并蓋好。(c) 用19個螺栓和2個螺母安裝油底殼。 扭矩:4.9 Nm(50 kgf。cm,43 in。lbf)48. &
34、#160;安裝氣缸蓋墊(a) 在氣缸體上安裝新氣缸蓋墊。注意:注意安裝方向。49.檢查氣缸蓋定位螺栓(a) 使用游標卡尺測量螺栓的標準長度。 標準長度: 記號 全長 B90 mm (3.54 in.) A108 mm (4.25 in.)50.
35、;安裝氣缸蓋分總成提示:氣缸蓋螺栓分兩步擰緊。(a) 在氣缸蓋螺栓的螺紋和螺栓頭下部涂一薄層機油。(b) 按圖示順序分幾次均勻擰緊10個氣缸蓋螺栓。 扭矩:29 Nm(300 kgfcm,21 ftlbf)(c) 用油漆在氣缸蓋螺栓的前面作標記。(d) 按順序號再將氣缸蓋螺栓擰緊1800。(e) 檢查標記轉過900角。51. 安裝2號凸輪軸注意:由于凸輪軸的止推間隙很小,必須保持水平裝入凸
36、輪軸。如果凸輪軸不熊保持水平,氣缸蓋承受軸的推力可能開裂或損壞,造成凸輪軸變形或斷裂。為避免如此,必須執行下述步驟。(a) 在2號凸輪軸的止推位置涂MP黃油。(b) 放置2號凸輪軸,使定位銷定位在凸輪軸的垂直中心線偏右的位置。提示:上述角度允許排氣凸輪軸的1、3號氣缸凸輪桃心同時頂到它們的氣門挺桿。(c) 清除舊密封材料(FIPG)。(d) 按圖所示將密封填料涂在氣缸蓋上。 密封填料:零件號08826 - 00080或類似品(e) 將5個軸承蓋裝在各自位置
37、上。(f) 在軸承蓋螺栓的螺紋和螺栓頭下部涂一薄層機油。(g) 按圖示順序分幾次均勻擰緊10個軸承蓋螺栓。 扭矩:13 N.m (130 kgf。cm,10 ftlbf)52. 安裝凸輪軸定位油封(a) 在新油封唇部涂MP黃油。(b) 使用SST敲入油封。 SST 09223 - 46011注意:·
38、60; 不要將油封裝錯方向。· 把油封插到氣缸蓋的最深處。53. 安裝凸輪軸副齒輪(a) 用臺鉗夾持凸輪軸的六角部分。注意:小心不要損壞凸輪軸。(b) 安裝凸輪軸齒輪彈簧,安裝凸輪軸副齒輪和波形墊圈。揭示:對準齒輪上的銷子和齒輪彈簧端部。(c) 使用卡簧鉗安裝卡環。(d) 使用SST,逆時針轉動凸輪軸副齒輪,對準凸輪軸主、副齒輪孔,安裝維修螺栓。 SST 09960
39、 - 1001054. 安裝凸輪軸注意:由于凸輪軸的止推間隙很小,必須保持水平裝入凸輪軸。如果凸輪軸不能保持水平,氣缸蓋承受軸的推力可能開裂或損壞,造成凸輪軸變形或斷裂。為避免如此,必須執行下述步驟。(a) 定位2號凸輪軸,以便定位銷位于氣缸蓋頂部稍微偏上的位置。(b) 在凸輪軸的止推位置涂MP黃油。(c) 匹配每個齒輪的安裝標記,讓進氣凸輪軸齒輪嚙入2號凸輪軸齒輪。注意:如圖所示,在每個齒輪上也有正時標記(用于TDC),不要使用這些標記。(d) 沿著兩個齒輪的嚙合
40、位置向下滾動進氣凸輪軸落在軸承軸頸上。提示:上述角度允許進氣凸輪軸的1、3號氣缸凸輪桃心同時頂到它們的氣門挺桿。(e) 將4個軸承蓋安裝在各自的位置上。(f) 在軸承蓋螺栓的螺紋和螺栓頭下部涂一薄層機油。(g) 按圖示順序分幾次均勻擰緊8個軸承蓋螺栓。 扭矩:13 N。m(130 kgf。cm,10 ftlbf)(h) 拆下維修螺栓。(i) 安裝l號軸承蓋,使標記箭頭朝前。注意:如果1號軸承蓋配合不合適,用一個起子向后撬動凸輪軸齒輪
41、。(j) 在軸承蓋螺栓的螺紋和螺栓頭下部涂一薄層機油。(k) 交替地擰緊2個軸承螺栓。 扭矩:13 N。m(130 kgfcm,10 ftlbf)(1) 順時針轉動2號凸輪軸,使定位銷朝上。(m)檢查凸輪軸齒輪正時標記是否對準。提示:安裝標記在上面。55. 安裝正時皮帶輪(a) 將凸輪軸定位銷對準皮帶輪帶“K”標記的定位銷槽,在正時皮帶輪側。(b) 暫時安裝正時皮帶輪螺栓。(c)
42、; 夾持凸輪軸六角部位,擰緊正時皮帶輪螺栓。 扭矩:59 Nm(600 kgf。cm,44 ftlbf)56. 安裝水泵總成(a) 在氣缸體上安裝一個新的O-型圈。(b) 用3個螺栓安裝水泵。 扭矩:14 N。m(145 kgfcm,10 ftlbf)57. 安裝進水軟管58. 安裝進水管(a) 在氣缸蓋上安裝一個新墊片,使標
43、記朝上。(b) 連接進水軟管。(c) 用2個螺母安裝進水管。 扭矩:15 Nm(150 kgf。cm,11 ftlbf)59. 安裝機油尺導管(a) 在機油尺導管上裝一個新O-型圈。(b) 在O-型圈上涂機油。(c) 將機油尺和導管一起裝上,并用螺栓固定。 扭矩:9.3 Nm(95 kgf。cm,82 in。lbf
44、)60. 安裝1號發電機支架(a) 用3個螺栓安裝l號發電機支架。 扭矩:26 N。m(265 kgf。cm,19 ftlbf)61. 安裝1號發動機吊構(a) 用1個螺栓安裝l號發動機吊鉤。 扭矩:30 N。m(306 kgfcm,22 ftlbf)62. 安裝2號發動機吊鉤(a) 用1個螺栓安裝2號發動機吊鉤。
45、扭矩:30 N。m(306 kgfcm,22 ftlbf)63. 安裝曲軸正時皮帶輪(a) 對準皮帶輪定位鍵和皮帶輪鍵槽。(b) 推入正時皮帶輪,帶突緣一面在內側。64. 安裝橫置發動機安裝支架(a) 用3個螺栓安裝發動機固定支架。 扭矩:51 Nm(520 kgfcm,38 ftlbf)65. 安裝1號正時皮帶惰輪分總成(a) 用螺栓安
46、裝l號正時皮帶惰輪。注意:先不要擰緊螺栓。66. 安裝惰輪張緊彈簧(a) 安裝張緊彈簧。(b) 推惰輪盡量靠盡皮帶輪并擰緊螺栓。67.將1號氣缸定位在壓縮沖程上止點(a) 轉動凸輪軸的六角部分,將凸輪軸正時皮帶輪的“K”標記與軸承蓋的正時標記對正。(b) 用曲軸皮帶輪螺栓,轉動曲軸并對準曲軸正時皮帶輪和機油泵體的正時標記。68. 安裝正時皮帶(a) 安裝正時皮帶,檢查曲軸和凸輪軸正時皮帶輪的張力。提示:如果重新使用正時皮帶,對準拆下時作的標記
47、,并且將箭頭方向指向發動機旋轉方向。(b) 檢查配氣正時。 (1) 松開惰輪螺栓。 (2) 從上止點位置慢慢轉兩圈再回到上止點位置。注意:只能順時針轉動曲軸。 (3) 按圖所示檢查每個皮帶輪對準正時標記。如果沒對準正時標記,拆下正時皮帶重新安裝。 (4) 緊固1號正時皮帶惰輪。
48、160; 扭矩:37 N.m (375 kgf e cm,27 ftlbf)(5) 拆下曲軸皮帶輪安裝螺栓。(c) 檢查正時皮帶擾度。 (1) 在圖中所示的位置檢查正時皮帶擾度皮帶擾度: 5 -6 mm (0.20 - 0.24 in.) 20 N時(2 kgf, 4.4 lbf)&
49、#160; 如果擾度不合適,調節惰輪。69. 安裝正時皮帶導輪(a) 安裝導輪,面朝內安裝。70. 安裝正時鏈條或皮帶罩分總成(a) 用3個螺栓安裝正時鏈條或皮帶罩。 扭矩:9.3 Nm(95 kgfcm,82 ftlbf)71.安裝曲軸皮帶輪(a) 對準皮帶輪定位鍵和皮帶輪鍵槽。(b) 使用SST,安裝皮帶輪螺栓。 SS
50、T 09213 - 54015, 09330 - 00021 扭矩:127 N.m(1300 kgf.cm, 94 ft.lbf)72. 安裝曲軸齒輪或皮帶輪罩分總成(a) 用3個螺栓安裝曲軸齒輪或皮帶輪罩。 扭矩:9.3 Nm(95 kgf。cm,82 ftlbf)73. 安裝2號正時鏈條或皮帶罩
51、(a) 安裝2號正時皮帶罩。 扭矩:9.3 Nm(95 kgf。cm,82 in。lbf)74.將1號氣缸定位在壓縮沖程上止點(a) 轉動曲軸皮帶輪,將它的缺口與正時皮帶輪罩的正時標記“0”對正。(b) 檢查凸輪軸正時皮帶輪的“K”標記與軸承蓋的正時標記對正。如果沒對準,轉動曲軸一圈(3600)。75.檢查氣門間隙(a) 僅檢查標出的氣門。 (1) 使用塞尺測量氣門
52、挺桿和凸輪軸之間的間隙。 (2) 記錄超出標準的間隙值,這些值在以后考慮更換調整墊片時使用。氣門間隙: 進氣0.15 - 0.25 mm (0.006 - 0.010 in.) 排氣0.25 - 0.35 mm (0.010 - 0.014 in.)(b) 轉動曲軸皮帶輪一圈(3600),將它的缺口
53、與l號正時皮帶輪罩的正時標記“O”對正。(c) 僅檢查標出的氣門。 (1) 使用塞尺測量氣門挺桿和凸輪軸之間的間隙。 (2) 記錄超出標準的間隙值,這些值在以后考慮更換調整墊片時使用。氣門間隙: 進氣0.15 - 0.25 mm (0.006 - 0.010 in.) 排氣0.2
54、5 - 0.35 mm (0.010 - 0.014 in.)76.調節氣門間隙。(a) 拆下調整墊片。 (1) 轉動曲軸,把要調節氣門對應的凸輪桃尖朝上。 (2) 使氣門挺桿的缺口朝向排氣歧管一側。 (3) 使用SST (A),壓下氣門挺桿,在凸輪軸和氣門挺桿之間放置SST (B)
55、,拆下SST (A)。 SST 09248 - 55050 (09248 - 05510, 09248 - 05520)提示:使用帶標記“11”SST (B)的一側。(4) 用一個小起子和磁棒拆下調整墊片。(b) 按下列公式或數據表確定更換調整墊片的厚度: (1) 使用千分尺,測量拆下的墊片厚度。
56、; (2) 按標準值計算新墊片的厚度。提示:T拆下調整墊片的厚度A測量的氣門間隙N新調整墊片的厚度 進氣:N=T+ (A - 0.20 mm (0.008 in. 排氣:N=T+ (A - 0.30 mm (0.012 in. (3) 選擇一個厚度盡可能接近計算值的新墊片。提
57、示:調整墊片的厚度從2.55 mm (0.1004 in.)到3.30 mm (0.1299in.)之間有16級尺寸,每級增加0.05 mm (0.0020 in.)。痧 發動機機械 一 部分發動機總成 20C_14-Ol.fm Page 30 Thursclay, April 7, 2005 3:44
58、;PM77.安裝氣門室蓋分總成(a) 清除所有舊密封填料(FIPG)。(b) 按圖所示在氣缸蓋上涂新密封填料。 密封填料:零件號08826 - 00080或類似品 (c) 安裝氣門室蓋墊片。(d) 用4個密封墊圈和4個螺母安裝氣門室蓋。 扭矩:7.8 Nm(80 kgfcm,69 ftlbf)78.安裝曲軸箱通風閥分總成79. 安裝火花塞扭矩:1
59、8 N。m(180 kgf。cm,155 ftlbf)二氣缸蓋總成(5A - FE/8A - FE)(一)組件(二)大修1 拆下氣門調整墊片2 拆下氣門挺桿3 拆下進氣門(a) 使用SST壓縮氣門彈簧,拆下兩個鎖片。 SST 09202 - 70020 (09202 - 00010)(b) 拆下彈簧座
60、、氣門彈簧和進氣門。提示:按正確的順序排列進氣門、氣門彈簧、彈簧座和鎖片。4 拆下排氣門(a) 使用SST壓縮氣門彈簧,拆下兩個鎖片。 SST 09202 - 70020 (09202 - 00010)(b) 拆下彈簧座、氣門彈簧和排氣門。提示:按正確的順序排列排氣門、氣門彈簧、彈簧座和鎖片。5 拆下氣門桿油封(a) 使用尖嘴鉗拆下氣門桿油封。6
61、拆下氣門彈簧座平墊圈(a) 使用壓縮空氣和磁棒,拆下彈簧座平墊圈。提示:按正確的順序擺放氣門彈簧座平墊圈。7 拆下半圓鍵8 清潔氣缸蓋分總成(a) 使用墊片鏟刀,從氣缸體結合表面清除所有墊片材料。注意:小心不要刮傷氣缸體接觸表面。(b) 使用鋼絲刷,清除燃燒室所有積碳。注意:小心不要刮傷氣缸體接觸表面(c) 使用氣門導管襯套刷和溶劑,清潔所有氣門導管襯套。(d) 使用軟毛刷和溶劑,徹底清潔氣缸蓋。9 檢查氣缸蓋分總成(a
62、) 檢查平整度。 (1) 使用刀口直尺和塞尺,測量氣缸體和岐管接觸面翹曲變形。 最大翹曲變形: 氣缸體表面:0.05 mm (0.0020 in.) 岐管表面:0.10 mm (0.0039 in.)如果翹曲變形超過最大值,更換氣缸蓋。(b) 檢查裂紋。
63、 (1) 使用著色滲透劑,檢查燃燒室、口、氣缸體表面的裂紋。如果有裂紋,更換氣缸蓋。10.清潔氣門(a) 使用墊片鏟刀,鏟掉氣門項部的積碳。(b) 使用鋼絲刷,徹底清潔氣門。11.檢查氣門導管襯套油隙(a) 使用百分表,測量導管襯套直徑。 襯套直徑: 6.010 - 6.030 mm (0.2366 - 0.2374 in.)(b)
64、60; 使用千分尺,測量氣門桿直徑。 氣門桿直徑: 進氣門:5.974 - 5.985 mm (0.2350 - 0.2356 in.) 排氣門:5.965 - 5.980 mm (0.2348 - 0.2354 in.)(c) 將導管襯套直徑的測量值減去氣門桿直徑的測量值。 &
65、#160; 標準油隙 進氣門:0.025 - 0.060 mm (0.010 - 0.0024 in.) 排氣門:0.030 - 0.065 mm (0.012 - 0.0026 in.) 最大油隙 進氣門:0.08 mm (0.00
66、31 in.) 排氣門:0.10 mm (0.0039 in.)如果間隙大于最大值,更換氣門和導管襯套。12.檢查氣門(a) 檢查氣門項部邊緣厚度。 標準邊緣厚度: 0.8 - 1.2 mm (0.031 - 0.047 in.) 最小邊緣厚度: &
67、#160;0.5 mm (0.020 in.)如果小于最小邊緣厚度,更換氣門。(b) 檢查氣門全長。 櫟準長度: 進氣門:87.45 mm (3.4429 in.) 排氣門:87.84 mm (3.4583 in.) 最小長度: 進氣門:86.95
68、;mm (3.4232 in.) 排氣門:87.35 mm (3.4390 in.)如果氣門小于最小長度,更換氣門。13修理氣門(a) 磨削氣門去掉麻點和積碳。(b) 檢查氣門周圍工作面,糾正氣門錐角。氣門錐角:44.50(c) 檢查氣門桿端部表面磨損。如果氣門桿端部表面磨損,用砂輪機修復或更換。注意:不要磨削低于最小長度。14.清理氣門座(a) 使用450角氣門絞刀,修復氣門座。(b) 清
69、理氣門座只進行必要的刮削。(c) 檢查氣門座位置。(d) 在氣門表面涂一薄層普魯士籃(或鉛白),輕輕地將氣門壓在氣門座上,不要旋轉氣門。15.檢查氣門座(a) 如果表面出現3600藍色,說明氣門同軸。否則,更換氣門。(b) 如果在氣門座表面出現3600藍色,說明導管和表面同軸。否則,更換氣門座。(c) 檢查氣門座接觸面在氣門錐面中間的接觸帶寬。 接觸帶寬度:1.01.4 mm (0.039 - 0.0
70、55 in.)16.修理氣門座注意:漸漸地退出絞刀,使氣門座光滑。(a) 如果氣門座太低,使用600和450絞刀修正門座。(b) 用研磨膏手工研磨氣門和氣門座。(c) 手工研磨后,清潔氣門和氣門座。17.檢查氣門彈簧(a) 使用鋼角尺,測量氣門彈簧的偏斜量。 最大角度(參考):2 mm如果偏斜量大于最大值,更換氣門彈簧。(b) 使用游標卡尺,測量氣門彈簧的自由長度。 自由長度:38.57
71、;mm (1.519 in.)如果自由長度不符合標準,更換氣門彈簧。(c) 使用彈簧測試器,在標準安裝長度下測量氣門彈簧的預緊力。 預緊力: 157 - 174 N(16.1 - 17.7 kgf, 35.5 - 39.0 lbf) at 31.7 mm (1.248 in.)如
72、果預緊力不符合標準,更換氣門彈簧。18.檢查凸輪軸(a) 檢查失圓度。 (1) 將凸輪軸放在V-型鐵上。 (2) 使用百分表測量中間軸頸的失圓度。 最大失圓度:0.03 mm (0.0012 in.)如果失圓度超過最大值,更換凸輪軸。(b) 使用千分尺,測量凸輪桃尖高度。 標準桃尖高度:
73、; 進氣:41.71 - 41.81 mm (1.6421 - 1.6461 in.) 排氣:41.96 - 42.06 mm (1.6520 - 1.6559 in.) 最小桃尖高度 進氣:41.30 mm (1.6260 in.)
74、 排氣:41.55 mm (1.6359 in.)如果桃尖高度低于最小值,更換凸輪軸。(c) 使用千分尺,測量軸頸。 軸頸: 排氣:24.949 - 24.965 mm (0.9822 - 0.9829 in.) 其它:22.949 - 24.965 mm (0.9035
75、60;- 0.9829 in.)如果軸頸不符合標準,更換凸輪軸。(d) 使用游標卡尺,測量彈簧端面的自由間隙。 自由間隙:17.0 - 17.6 mm (0.669 - 0.693 in.)如果自由間隙不符合標準,更換齒輪彈簧。(e) 檢查軸頸油隙。 (1) 檢查軸承蓋和軸頸。 (2)
76、0;檢查軸承的剝落和拉傷。如果軸承損環,成套更換軸承和氣缸蓋。 (3) 將凸輪軸放在氣缸蓋上。 (4) 在每個凸輪軸軸頸上放上塑料間隙規。 (5) 用螺栓安裝軸承蓋。 扭矩:13 N。m(130 kgf。cm,10 ftlbf)注意:不要轉動凸輪軸 (6) 拆下軸承蓋。 (
77、7) 在最寬處測量間隙規。 標準油隙 0.035 - 0.072 mm (0.0014 - 0.0028 in.) 最大油隙:0.10 mm (0.0039 in.)如果油隙超過最大值,更換凸輪軸。如果必要,成套更換軸承蓋和氣缸蓋。 (8) 拆下塑料間隙規。(f)
78、0; 檢查凸輪軸止推間隙。 (1) 安裝凸輪軸。 (2) 使用百分表,前后移動凸輪軸測量止推間隙。 標準止推間隙: 進氣:0.030 - 0.085 mm (0.0012 - 0.0038 in.) 排氣:0.035 - 0.
79、090 mm (0.0014 - 0.0035 in.) 最大止推間隙:0.11 mm (0.0043 in.)如果止推間隙超過最大值,更換凸輪軸。如果必要,成套更換軸承蓋和氣缸蓋。(g) 檢查凸輪軸齒輪嚙合間隙。 (1) 安裝凸輪軸,不裝排氣凸輪軸上的副齒輪。 (2) 使用百分表,測量嚙合間隙。
80、60; 標準嚙合間隙: 0.020 - 0.200 mm (0.0008 - 0.0079 in.) 最大嚙合間隙:0.30 mm (0.0188 in.)如果噠合間隙超過最大值,更換凸輪軸。19.拆下氣門導管襯套(a) 逐漸加熱氣缸蓋到80 - 100。C(176 - 212 0F)。(b)
81、0;使用SST和錘子,敲出導管襯套。 SST 09201 - 10000 (09201 - 01060), 09950 - 70010 (09951 - 07150)20. 安裝氣門導管襯套(a) 使用內徑表,測量氣缸蓋襯套孔直徑。 襯套孔徑: 11.000 mm
82、- 11.027 mm (0.4331 - 0.4341 in.)(b) 選擇一個新襯套(標準或加大尺寸0.05)。 襯套座孔直徑 襯套尺寸 11.000 - 11.027(0.4331 - 0.4341) 使用
83、; 11.050 - 11.077 (0.4350 - 0.4361) 使用如果氣缸蓋襯套孔直徑超過11.027 mm (0.4341 in.),加工襯套孔到以下尺寸。
84、0; 11.050-11.077 mm (0.4350 - 0.4361 in.)如果氣缸蓋襯套孔直徑超過11.077 mm (0.4361 in.),更換氣缸蓋。(c) 逐漸加熱氣缸蓋到80 - 100。C(176 - 212下)。(d) 伎用SST和錘子,敲入新導管襯套直到預留12.7 - 13.1 mm (0.500 - 0.516&
85、#160;in.)。SST 09201 - 10000 (09201 - 01060), 09950 - 70010 (e) 使用鋒利的6.0 mm的絞刀,絞削導管襯套,使導管襯套和氣門桿之間達到標準間隙(見步驟13)。21.檢查氣門挺桿(a) 使用內徑表,測量氣缸蓋挺桿孔直徑。 挺桿孔徑: 31.000
86、- 31.025 mm (1.2205 - 1.2215 in.)(b) 使用千分尺,測量挺桿直徑。 挺桿直徑: 30.966 - 30.976 mm (1.2191 - 1.2195 in.)(c) 用挺桿孔直徑減去挺桿直徑。 標準油隙:
87、0.024 - 0.059 mm (0.0009 - 0.0023 in.) 最大油隙:0.07 mm (0.0028 in.) 如果油隙超過最大值,更換挺桿。 如果必要,更換氣缸蓋。22. 拆下雙頭螺栓(a) 拆下圖中所示的雙頭螺栓。23. 安裝雙頭螺栓(a) 安裝雙頭螺
88、栓。 扭矩: A9.3 N.m(95 kgf.cm, 83 in.lbf) B14 N.m(140 kgf.cm, 10 ft.lbf) C9.3 N.m(95 kgf.cm, 82 in.lbf) D7.4 N.m(75 kgf
89、.cm, 65 in.lbf)24. 安裝半圓鍵(a) 清除所有舊密封填料(FIPG)。(b) 給半圓鍵涂密封填料。(c)密封填料:Part No. 08826 - 00080 0r equivalent或類似品將半圓鍵安裝到氣缸蓋上。25. 安裝氣門桿油封(a) 使用SST,壓入一個新油封。 SST 09201 -&
90、#160;41020提示:進氣門油封是灰色的,排氣門油封是黑色的。26. 安裝進氣門(a) 安裝進氣門、彈簧座、氣門彈簧和彈簧鎖片。(b) 使用SST,壓縮氣門彈簧,并在氣門桿周圍放入2個鎖片。 SST 09202 - 70020 (09202 - 00010)(c) 使用塑料頭錘子,輕輕敲擊氣門端頭確保裝配合適。27. 安裝排氣門(a) 安裝排氣
91、門、彈簧座、氣門彈簧和彈簧鎖片。(b) 使用SST,壓縮氣門彈簧,并在氣門桿周圍放入2個鎖片。 SST 09202 - 70020 (09202 - 00010)(c) 使用塑料頭錘子,輕輕敲擊氣門端頭確保裝配合適。28. 安裝氣門挺桿29. 安裝氣門調整墊片(a) 給調整墊片涂一薄層機油,裝到氣門桿上。 三氣缸體總成(5A - FE/8A
92、 - FE)(一)組件(二)大修1 檢查連桿止推間隙(a) 使用百分表,前后移動連桿測量止推間隙。 標準止推間隙: 0.15 - 0.25 mm (0.0059 - 0.0098 in.) 最大止推間隙:0.30 mm (0.0118 in.) 如果止
93、推間隙超過最大值,更換連桿總成如果有必要,更換曲軸。2 檢查連桿油隙(a) 檢查連桿和蓋的配合標記,確保組裝正確。(b) 拆下連桿蓋螺母。(c) 使用塑料頭錘子,輕輕敲擊連桿螺栓,取下連桿蓋。提示:將下軸承裝入連桿蓋內。(d) 用一段短軟管套在連桿螺栓上,防止損傷曲軸。(e) 清潔曲柄銷和軸承。(f) 檢查曲柄銷和軸承麻點和劃痕。 如果曲柄銷和軸承損壞,更換軸承。
94、; 如果必要刮削或更換曲軸。(g) 將塑料間隙規放入到曲柄銷上。(h) 安裝連桿蓋。 扭矩:29 N.m (300 kgfcm,21 ft.lbf)注意:不要轉動曲軸。(i) 拆下連桿蓋(見前一頁步驟(b)和(c)。(j) 在最大寬度處測量塑料間隙規。標準油隙: 標準0.020 - 0.051 mm (0.0008 -
95、 0.0020 in.) 加大尺寸0.250.019 - 0.065 mm (0.0007 - 0.0026 in.) 最大油隙:0.08 mm (0.0031 in.)如果油隙超過最大值,更換軸承。如果有必要,刮削或更換曲軸。提示:如果使用標準軸承,用在連桿蓋上標有相同號碼的連桿替換。有3種尺寸的標準軸承,分別標為“1”、“2”和“3”。標準尺寸軸承中心壁厚:
96、標記 壁厚 11.486 - 1.490 mm (0.0585 - 0.0587 in.) 21.490 - 1.494 mm (0.0587 - 0.0588 in.) 31.494 - 1.498 mm (0.0588 -
97、 0.0590 in.)(k) 徹底消除塑料間隙規。3 拆下連桿分總成(a) 使用倒角絞刀,清除所有氣缸上部的積碳。(b) 用一段短軟管套在連桿螺栓上,防止損傷曲軸。(c) 從氣缸體上面推出活塞、連桿總成和上軸承。提示:· 把軸承、連桿和蓋放在一起。· 按正確的順序擺放活塞、連桿總成。4檢查曲軸止推間隙(a)使用百分表,用起子前后撬動曲軸測量止推間隙。標準止推間隙:0.020 - 0
98、.220 mm (0.0008 - 0.0087 in.)最大止推間隙:0.30 mm (0.0118 in.)曲軸止推軸承的厚度:2.440 - 2.490 mm (0.0961 - 0.0980 in.)如果止推間隙超過最大值,成套更換止推墊片。5.檢查曲軸油隙(a)按圖示順序,分幾次均勻松開主軸承蓋螺栓。(b) 使拆下的主軸承蓋的螺栓,前后撬動并拆下主軸蓋和下止推墊片f只在3號主軸承蓋處)。提示:下軸承和主軸承蓋放在一
99、起。正確的順序擺放主軸承蓋和下止推墊片。(c) 抬出曲軸。提示:把上軸承和上止推墊片與氣缸體放在一起。(d) 檢查每個主軸頸和軸承。(e) 檢查每個主軸頸和軸承麻點和劃痕。 如果主軸頸和軸承損壞,更換軸承。 如果必要,刮削或更換曲軸。(f) 把曲軸放在氣缸體上。(g) 在每個軸頸處放一段塑料間隙規。(h) 在主軸承蓋螺栓的螺紋和螺栓頭下面涂一點機油。(i) 按按圖示順序,幾分次均勻擰緊主軸承蓋螺栓。 扭矩:60 Nm(610 kgfcm,44 ftlbf)注意:不要轉動曲軸。(j) 拆下主軸承蓋(見上頁步驟(a)和(b)。(k) 在最大厚度處測量塑料間隙規。 標準油隙: 標準:0.015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業主簽訂物業合同標準文本
- 包干總價施工合同樣本
- 勞務組建團隊合同標準文本
- 兩拆一增合同范例
- 書銷售及合同標準文本
- 企業印刷采購合同范例
- 分期二手車轉讓合同標準文本
- 加工夾具合同樣本
- 農村木材采購合同樣本
- 公司欠賬合同標準文本
- GB/T 13012-2008軟磁材料直流磁性能的測量方法
- GA/T 1768-2021移動警務身份認證技術要求
- 貫徹中國式《現代化》全文解讀
- 日本神話課件
- 2023年廣東成人學士學位英語考試真題與答案
- 部編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合理消費》優質課件
- 畢業設計(論文)-基于安卓平臺的簽到管理系統設計
- 大學生中長跑鍛煉焦慮心理的原因及對策研究獲獎科研報告
- 煙花爆竹安全培訓課件
- ABC量表為家長評定量表
- 電梯系統管理維護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