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期中考試題及答案_第1頁
高一期中考試題及答案_第2頁
高一期中考試題及答案_第3頁
高一期中考試題及答案_第4頁
高一期中考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隆化一中20132014學年第一學期 高一年級語文試題 試卷說明:1本試卷分第I卷(閱讀)和第卷(表達)兩部分。共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2選擇題填在答題卡上,主觀題寫在答題卡對應題號位置,寫在試題上一律零分。 第卷 閱讀題(68分)一.現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每小題3分,共9分) 文字的聯想意義最易誤用而生流弊。聯想起于習慣,習慣老是歡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誘性最大,一人走過,人人就都跟著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濫,沒有一點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濫,也是如此。從前做詩文的人都倚靠文料觸機幼學瓊林事類統編之類書籍,要找詞藻典故,都到那里去乞靈。

2、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嬙、西施”,才子都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談風景必是“春花秋月”,敘離別不離“柳岸灞橋”;做買賣都有“端木遺風”,到現在用鉛字排印書籍還是“付梓”“殺青”。像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它們是從前人所謂“套語”,我們所謂“濫調”。一件事物發生時立即使你聯想到一些套語濫調,而你也就安于套語濫調,毫不斟酌地使用它們,并且自鳴得意。這就是近代文藝心理學家們所說的“套板反應”。一個人的心理習慣如果老是傾向“套板反應”,他就根本與文藝無緣。因為就作者說,“套板反應”和創造的動機是仇敵;就讀者說,它引不起新鮮而真切的情趣。一個作者在用字用詞上面離不掉“套板反應”,在構思布局上面,甚至于

3、在整個人生態度方面也就難免如此。不過習慣力量的深廣非我們意料所及,沿著習慣的去做,總比新創較省力,人生來有惰性,常使我們不知不覺地一滑就滑到“套板反應”里去。你如果隨便在報章雜志或是尺牘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來分析,你就會發現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語言,大半都由“套板反應”起來的。韓愈談他自己做古文,“唯陳言之務去”。這是一句最緊要的教訓。語言跟著思想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濫的語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濫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會朝深一層去想,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來的,不致落入下乘。1對文中劃橫線部分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舉例說明人們運用文字的聯想意義時習慣于走熟路。B舉例說明人們運用文字的聯想意義時

4、應該尋求典故。C舉例說明人們運用文字的聯想意義時易聯想到一些套語濫調。D舉例說明人們運用文字的聯想意義時易生流弊。2. 對選文中“套板反應”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套板反應”是指一件事發生時你立即聯想到一些頭腦中已有的套語濫調。 B就作者說,“套板反應”是創作動機的仇敵。 C. “套板反應”是近代文藝心理學家們研究的主要內容。 D. 就讀者說,“套板反應”引不起新鮮而真切的情趣。3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A習慣的力量十分深廣,沿著習慣去做,就可以輕松地創作出新的文藝作品。B韓愈說自己做古文“唯陳言之務去”,這是他自己多次失敗后得出的教訓。C一個人的心理習慣如果老是出現“套板反應”

5、,就難以創作出優秀的文藝作品。D報紙雜志和尺牘宣言中的文章,都是“套板反應”的作品。二古代詩文閱讀 (一)文言文閱讀(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4. 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A. 焉用亡鄭以陪鄰

6、陪:增加 B. 朝濟而夕設版焉 濟:救濟C. 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肆:延伸,擴張D. 夫晉,何厭之有 厭:滿足5. 與“夫晉,何厭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 A馬之千里者 B.是寡人之過也C.鄰之厚,君之薄也 D.何陋之有6下列敘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燭之武從秦國的立場上勸說秦伯退兵。 B. 燭之武在勸說秦伯的過程中指出亡鄭只能對晉國有利。 C從燭之武對形勢的分析中可知,晉國的實力比秦國強。 D晉侯為了報答秦伯,曾經答應過給秦國兩座城池,但并沒有履行諾言。7.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每題5分,共10分)(1)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2) 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7、,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二)古代詩歌閱讀: 閱讀下面一首元散曲,完成8-9題。(11分)正宮塞鴻秋·潯陽即景 周德清 長江萬里白如練,淮山數點青如淀; 江帆幾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飛如電。 晚云都變露,新月初學扇,塞鴻一字來如線。注淀:即藍靛,藍色染料。8.這首散曲使用了很多修辭手法,請試著找出兩種舉例說明。(5分) 9.這首散曲描寫了哪些景物,勾勒了一幅怎樣的畫面?(6分) 三、名句名篇默寫(8分)10.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鷹擊長空,魚翔淺底,_。(2)我身旁飄過這女郎,_,遠了,_,走盡這雨巷。(3)但我不能放歌,_,_,沉默是今晚的康橋?。?)如今_ ,_, 何

8、辭為?(5) _,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四、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一只鳥蘆芙葒 (1)每天清晨走進公園時,他總要在那位盲眼老頭面前徘徊好久。盲眼老人是遛鳥的,一手拄著拐杖,一手提著只精致的鳥籠,籠里養著一只他叫不上名的鳥兒。鳥兒好漂亮,一身豐澤的羽毛油光水亮;一雙烏黑的眼珠,顧盼流兮,滾珠般轉動著。特別是鳥的叫聲,十分地悅耳。那只鳥有一個令他怦然心動的名字阿捷。每次,盲眼老人用父親喊兒子般親昵的口氣“捷兒,捷兒”地叫著那鳥兒,他的心就像發生了強烈的地震一般,非常不安。 (2)他是個很古板的老頭,不會下棋,不會玩牌,對侍弄花兒、草兒,養個什么狗

9、兒、鳥兒的,也幾乎沒有一點興趣。但自從見了那個盲眼老頭養的叫阿捷的鳥兒之后,他就從心底生出了一種欲望無論如何也要得到這只鳥兒! (3)有了這種強烈的占有欲,他就千方百計去接近那個盲眼老頭。盲眼老頭很友善,他幾乎沒有費什么力氣,就和他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4)盲眼老頭孤苦伶仃一個人。每天早晨他都很準時地趕到公園去陪老頭一塊兒遛鳥。他把盲眼老頭那只鳥看得比什么都貴重。隔個一天兩天,他便去買很多鳥食,送到老頭家去。他和老頭一邊聊著天,一邊看鳥兒吃著他帶來的食物。常??粗粗妥吡松瘛:迷诿ぱ劾项^看不見這一切。 (5)有一天,他終于有點按捺不住了。他對盲眼老頭說,他想買下那只鳥。他的話說得很誠懇。盲眼

10、老頭聽了他的話,先是吃了一驚,繼而搖了搖頭:“這只鳥兒,怎么我也不會賣的!” (6)“我會給你掏大價的,”他有些急了,“萬兒八千,你說多少,我掏多少,絕不還價。” (7)“你若真的喜歡這種鳥,我可以托人幫你買一只?!泵ぱ劾项^說。盲眼老頭的態度也極為誠懇。 (8)“我只要你這只!”他口氣堅決地說。他好說歹說,盲眼老頭還是不賣。 (9)他打定不到黃河心不死的主意,又去和老頭交談了幾次。一次次失望,他就感覺到自己的心像堵了一塊什么東西。他就病了。他心里明白自己是因為什么病的。兒孫們又是要他吃藥,又是要他住院。他理也懶得理。 (10)幾天以后,那位盲眼老頭才得知他病了。而且知道病因就在自己的這只鳥兒身

11、上。老頭雖然不舍得這只鳥兒,還是提了鳥籠拄著拐杖來看他。 (11)“老弟,既然你喜歡這只鳥,我就將它送給你吧。” (12)躺在病床上的他,看到手提鳥籠的盲眼老人,聽了這話,激動得差點掉下淚來。病當下輕了許多。他一把握住老頭拄著拐杖的手,久久地不丟。 (13)“老弟,其實這并非是什么名貴的鳥。它不過是一只極普通的鳥。我買回它時,僅花了十多元錢。不過,這多年” (14)“老兄,你別說了。我想要這只鳥,并沒有將它看成是什么名貴的鳥?!保?5)幾天后,盲眼老頭又拄著拐杖去看他,也是去看那只鳥??墒?,盲眼老頭進屋時,卻沒有聽到鳥的叫聲。盲眼老頭忍不住了,問:“鳥兒呢?阿捷呢?”(16)他說:“我把鳥放了

12、?!睕]敢正眼去看盲眼老頭。 (17)“什么?你把鳥放了?你怎么可以放了阿捷呢?”盲眼老頭說話的聲音變得異常激動。 (18)“是的,老兄。我把鳥放了。你不知道,我這一生判了幾十年的案子。犯法的不論是平民百姓,還是達官顯貴,我都覺得自己判得問心無愧。這一生,惟一判錯的,只有一個案子。當我發現了事實真相后,未來得及重新改判,那個年青人就病死在牢獄里了。我現在已退下來了。這事也沒有任何人知道??勺詮囊娏四闾岬镍B籠和籠中那只叫阿捷的鳥兒后,我的靈魂就再也不能安寧了。老兄,我錯判的那個青年也叫阿捷呀!”他說著潸然淚下。盲眼老頭聽了這話,那雙凹下去的眼睛竟然也流出淚水。但盲眼老頭始終沒有說一句話。 (19)

13、幾年后,盲眼老頭先他而去了。他作為盲眼老頭的摯友,拖著年邁的身體親自為盲眼老頭操辦后事。辦完后事,在為盲眼老頭整理遺物時,他從盲眼老頭的一個筆記本里發現了一張照片。照片上是一個身強力壯的后生。他看了照片一眼,又看了照片一眼。照片上這個年輕的后生,與他記憶中的那個阿捷竟然那么相像,好像就是同一個人。(1)下列對本文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 A. 開頭部分細膩描寫鳥的漂亮,揭示了“他”強烈地想占有這只鳥的主要原因。 B. 盲眼老頭為人寬厚善良,得知“他”因鳥而病,便忍痛割愛,把鳥送給了“他”。 C. 小說情節并不復雜,但卻寫得一波三折,跌宕生姿,給讀者留下思考的空間。 D. “阿捷

14、”盡管沒有出場,但他的命運卻是構成小說情節和人物關系的核心要素。 E. 小說內涵豐富,它揭露了社會腐敗現象給普通百姓造成的難以挽回的極大傷痛。(2)小說結尾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作者在前文設置了多處伏筆,請指出其中的兩處,并簡要分析。(6分)(3)本文以“一只鳥”為題,請簡要概括“一只鳥”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4).小說中的“他”通過放鳥的行為表示自己對“阿捷”的懺悔,你對此有何評價?請聯系實際或讀過的其他作品,談談“懺悔”的現實意義。不少于200字。(8分)第II卷 表達題五、語言文字運用(1216每小題3分)12下列各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 重創(chung) 遒 勁(q

15、iú) 頹圮(q)令人發指(fà)B. 百舸(g) 漫溯(shù) 氾南(fán) 未雨綢繆(móu)C. 彳亍(chù) 團箕(j) 長篙(go) 自怨自艾(ài)D. 火缽(b) 籬墻(lí) 忤視 (w) 言簡意賅(gi)13 下列各項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A這次三國海軍舉行聯合演,當然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表面上針對的目標是詭譎多變的南海情勢,但他們的真正目標似乎是在共同牽制大陸。B為中國女曲打拼9年、也取得不俗戰績,但08奧運后,勞苦功高的韓國曲棍球名帥金昶伯卻未能與中心續約。C核心技術被別

16、人壟斷時,用慣了微軟視窗操作系統的國內電腦用戶,現在終于體會到了什么叫人為刀俎,我為魚肉。D為解決手頭經濟窘迫的困境,三名小偷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幾乎將臨近的小商店“光顧”了一遍,而每次的作案目標除現金外便是香煙,對其他物品卻秋毫無犯。1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A中華全國總工會緊急撥款100萬元,用于對在黑龍江省鶴崗新興煤礦爆炸事故中遇難礦工家屬的慰問。B目前,集市上出現了少數人欺行霸市,哄抬物價,甚至毆打工商管理人員,嚴重損害了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因此,整頓集市秩序是當務之急。 C權威人士強調:國內接連發生特大煤礦爆炸事件,各級各類主管部門必須加強防范意識,盡量防止此類事件不再

17、發生。 D穩定物價是個系統工程,需要在保增長、控通脹、穩民生之間尋找一條平衡道路是必不可少的,這需要政府的智慧、耐心和持久的努力。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我愛小池,也愛溪流,是因為愛它們的“清”和“遠”。 , , , , ,像一位開朗的小伙、活潑的姑娘,唱著歡快的歌兒,踏著輕快的腳步,走出群山區迎接太陽和大海。 各種顏色的小魚穿行其間,歷歷可數。 溪流蜿蜒,如一條銀蛇。 小池清澈見底,汪汪一碧,宛如一塊溫潤的玉。 時隱時現,游向遠方。 綠油油的水草在水底晃動。A. B.C. D.16、請以“幸福”開頭,依照例句的句式,仿寫兩句,使之構成一個排比句。 (6分)幸

18、福是“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牽掛;幸福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思念; ; 。17、六、作文(60分)我們一生都在關自己身后的門。當我們關門時,也將過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還是讓人懊惱的失誤,然后,我們才可以重新開始。 請以“關門”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1)必須寫記敘文。(2)不少于800字。(3)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4)不得抄襲,不得套作。答案四、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11.(1)AE(2)盲眼老人用父親喊兒子般親昵的口氣“捷兒,捷兒”地叫著那鳥兒,他的心就像發生了強烈的地震一般,非常不安為后面交代“他”錯判阿捷的情節做鋪墊。 他和老頭一邊聊著天,一邊看鳥兒吃著他帶來的食物。常??粗粗妥吡松瘛0凳具@只鳥引發了“他”的痛苦回憶。 “我只要你這只!”他口氣堅決地說。他好說歹說,盲眼老頭還是不賣。暗示這只鳥對雙方都有不同尋常的人生意義。 (答對1點給2分,其中分析1分;答對2點給滿分。舉其他例子分析,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