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_第1頁
甘肅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_第2頁
甘肅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_第3頁
甘肅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8 年甘肅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數控銑”賽項規程一、賽項名稱賽項名稱:數控銑賽項組別:中職組賽項歸屬產業:加工制造類二、競賽目的通過競賽,檢驗和展示中職院校數控加工技術等相關專業的教學改革成果以及學生的通用技術與職業能力, 考察學生基于工作過程的質量、效率、成本、安全環保意識、團隊協作、計劃組織的綜合職業能力,引領和促進中職院校與賽項相關專業的教學改革, 深化校企合作,提升產教融合深度,服務產業發展,推進中職院校培養適應企業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水平。三、競賽內容數控綜合應用技術賽項包括理論知識競賽和操作技能競賽兩個競賽模塊,在 5 個小時內完成。(一)理論知識競賽(時間: 1

2、20 分鐘,分數: 100 分)理論知識競賽考察選手讀圖與機械繪圖能力、機械加工工藝能力。(二)操作技能競賽(時間:300 分鐘,分數: 100 分)操作技能競賽考查參賽隊機械加工工藝能力、 數控編程能力、 合理使用刀量具能力、 合理選擇加工參數能力, 以及運用專業知識均衡處理質量、效率、 成本的綜合能力,強調考查參賽隊的安全環保意識和職業素養。參賽隊在操作賽場利用賽場提供的數控機床、夾具、工具、計算機及 CAM 軟件,按照任務書要求,以現場操作的方式完成賽件的加工、檢測及裝配等任務,并填寫相關技術文件。1賽件加工: 根據任務書要求,利用現場提供的數控機床、 CAM 軟件和毛坯等,完成賽件的加

3、工。2賽件裝配與測試: 按照任務書要求, 完成賽件的裝配和調試,進行既定功能測試。3職業素養: 將從操作設備的規范性、 工量刃具的放置及使用、現場安全文明生產及安全防護(含工作服、工作鞋、工作帽、護目鏡的穿戴)、完成任務的計劃條理性及遇到問題時的應對狀況、尊重賽場工作人員、愛惜賽場的設備和器材、 保持賽位的整潔等方面進行考核。四、競賽流程競賽流程1理論知識競賽流程圖 1理論知識競賽流程圖理論知識競賽時間120 分鐘為裁判長宣布比賽開始至裁判長宣布比賽結束。2操作技能競賽流程圖 2操作技能競賽流程圖操作技能競賽時間300 分鐘為裁判長宣布比賽開始至裁判長宣參賽隊按場次到達指定地點,檢錄后抽取賽位

4、號參賽選手到達指定地點,檢錄后抽取機位號安全教育后一起進入賽場參賽選手依次進入賽場,按機位號入座確認現場條件清點賽場,講注意事項,發放任務書,填寫賽場文件發放任務書裁判長宣布比賽開始裁判長宣布比賽開始比賽結束前參賽選手按任務選手比賽結比賽結束前參賽隊按任務書15 分鐘,裁書要求進行比賽束前按任務15 分鐘,裁要求進行比賽裁判長宣布比賽結束裁判長宣布比賽結束上交所有任務書、賽卷,等待打印文件上交全部賽件、檢驗單、任務書,等待賽件功能測試完成打賽印件完功文能件測,試簽,字簽確字認確后認離后場離場布比賽結束。五、競賽試題1競賽試題采用公開樣題的方式。賽前一周在大賽官網上公布競賽樣題,賽前對樣題進行3

5、0% 以內的內容進行修改(加工工藝知識賽題除外,樣題只展示題型),建立2 套試題作為競賽題庫。2賽前競賽試題由賽項執委會指定專人在監督組的監督下,從2 套試題中隨機抽取。3競賽樣題見附件。六、競賽規則(一)參賽資格1參賽選手須為2017 年度中等職業學校(職業高中、普通中專、技工學校、 成人中專)在籍學生或五年制高職學生中一至三年級(含三年級)的學生。2參賽選手不限性別,年齡須不超過21 周歲,即 1997 年 5 月1 日后出生。(二)賽前準備1熟悉場地( 1)賽項執委會按照競賽日程安排各參賽隊統一有序的熟悉操作競賽場地、設備。( 2)熟悉場地時不發表沒有根據以及有損大賽整體形象的言論。(

6、3)熟悉場地嚴格遵守大賽各種制度,嚴禁擁擠、喧嘩,以免發生意外事故。2文明參賽要求( 1)競賽現場提供數控銑床、計算機及 CAD/CAM 軟件、賽件毛坯、相關技術資料、工具等,選手不得自帶任何紙質資料和存儲工具,如出現較嚴重的違規、違紀、舞弊等現象,經裁判組裁定取消比賽成績。( 2)參賽選手必須將全部數據文件存儲至計算機指定盤符下,不按要求存儲數據,導致數據丟失者,責任自負。( 3)參賽隊按照參賽場次進入比賽場地,利用現場提供的所有條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競賽任務。( 4)比賽過程中,選手不得擅自修改機床參數,一經發現取消比賽成績。( 5)比賽過程中,選手若需休息、飲水或去洗手間,一律計算在比賽

7、時間內,食品和飲水由賽場統一提供。( 6)比賽過程中,參賽選手須嚴格遵守相關安全操作規程,禁止不安全操作和野蠻操作 ,確保人身及設備安全,并接受裁判員的監督和警示。若因選手個人因素造成人身安全事故和設備故障, 不予延時,情節特別嚴重者,由賽項裁判組視具體情況做出處理決定(最高至終止比賽), 并由裁判長上報賽項執委會;若因非選手個人因素造成設備故障,由賽項裁判組視具體情況做出延時處理 (只是故障設備延時,同隊其它設備不延時)。( 7)如果選手提前結束比賽,應報裁判員批準,比賽終止時間由裁判員記錄在案, 選手提前結束比賽后不得再進行任何比賽相關工作。( 8)裁判長在比賽結束前 15 分鐘對選手做出

8、提示。操作技能競賽,裁判長宣布比賽結束后,選手應立即按下機床“進給保持”鍵,離開機床至指定位置, 然后選手在現場裁判員的監督下停止機床運轉并卸下工件,3 分鐘之內必須把賽件、 工作任務書上交至收件裁判員;如選手未按規定執行,裁判有權按下機床“進給保持”鍵,要求選手離開機床至指定位置。理論知識競賽,裁判長宣布比賽結束后,選手應立即停止各項工作并等待收卷裁判員收卷(答卷、存盤等工作須在競賽 120 分鐘內完成)。( 9)選手上交賽件至收件裁判員須由選手和現場裁判共同完成。( 10)選手提交的賽件應經過清理,賽件提交后,收件裁判員、現場裁判和選手在登記簿上簽字確認。( 11)比賽結束,選手應立即清理

9、現場 (包括機床和工作臺及周邊衛生等),經裁判員和現場工作人員確認后方可離開賽場,此項工作將在選手職業素養環節進行評判。( 12)為保證大賽的公平、 公正,加密裁判在賽件的指定位置上做好標記,以便做好檢驗、評分和保密工作。(三)正式比賽1理論知識競賽( 1)理論知識競賽為所有選手同時進行。( 2)參賽選手在賽前 30 分鐘到達理論賽場集合,憑參賽證、學生證和身份證(三證必須齊全)接受檢錄,抽取機位號;賽前15分鐘統一進場,在對應的機位上對軟、硬件競賽設備進行確認,完成競賽任務。比賽開始 15 分鐘后不得入場。( 3)參賽選手不得攜帶任何技術資料、工具書、筆記本電腦、通訊工具、攝像工具以及其他即

10、插即用的硬件設備進入賽場, 否則取消選手比賽資格。( 4)參賽選手必須在裁判宣布比賽開始后才能進行比賽。( 5)比賽過程中選手不得隨意離,不得與其它選手交流或擅自離開賽場。如遇問題時須舉手向裁判員示意,否則按違規行為處理。( 6)比賽過程中只允許裁判員、工作人員進入現場,選手必須嚴格遵守比賽規程, 確保人身和設備安全, 并接受裁判和工作人員的監督和警示。若因選手個人因素造成設備故障或損壞, 無法繼續比賽,裁判長有權決定終止比賽。 若因非選手個人因素造成設備故障, 由裁判長視具體情況做出裁決, 如果確定為設備故障問題, 賽項裁判組將酌情給予延時。( 7)比賽結束前 15 分鐘,裁判長提醒選手比賽

11、即將結束。比賽結束后,選手不得再進行任何操作。( 8)參賽選手若提前結束競賽,應向裁判員舉手示意,并且配合工作人員完成競賽結果的確認工作,裁判員記錄競賽終止時間。( 9)裁判組對有效答卷及時評定成績,做到客觀、公平、公正。2操作技能競賽( 1)賽場的賽位號統一編制。參賽隊在賽前 30 分鐘到達操作賽場集合,憑參賽證、學生證和身份證(三證必須齊全)接受檢錄,抽取賽位號;賽前 15 分鐘統一進場,在對應的賽位上對軟、硬件競賽設備進行確認,完成競賽任務。( 2)由于選手自身原因遲到,影響競賽時間不予延時;選手遲到 15 分鐘取消比賽資格(從裁判長宣布競賽開始計時),比賽開始30 分鐘后,選手方可退賽

12、賽場。( 3)參賽選手在比賽過程中,必須穿工作服、防砸防刺穿勞保工作鞋,佩戴護目鏡,女選手要求帶工作帽,長發不得外露。( 4)參賽選手在比賽過程中,要求刀、量、工具擺放整齊,競賽過程中裁判員對參賽選手的安全防護、操作規范和刀、量、工具擺放狀況進行拍照,照片將作為選手職業素養評分依據。( 5)選手離開比賽場地時,不得將草稿紙等與比賽相關的物品帶離比賽現場。( 6)各類賽務人員必須統一佩戴由大賽執委會簽發的相關證件,著裝整齊。( 7)除現場裁判員和參賽選手外, 其他人員不得進入比賽區域。賽場安全員、設備和軟件技術支持人員、 工作人員必須在指定區域等待,未經裁判長允許不得進入比賽區域,候場選手不得進

13、入賽場。3比賽賽位的抽簽( 1)選手在參加比賽檢錄入場時, 依次檢錄,抽取比賽賽位號。選手在比賽賽位抽簽記錄表上簽字確認后,統一進入賽位準備比賽。( 2)比賽場次和賽位號抽簽確定后,選手不準隨意調換。( 3)賽位號不對外公布,抽簽結果密封后由賽項辦公室統一保管,在評分結束后開封統計成績。(五)成績評定與公布1組織分工在大賽執委會的領導下,在賽區執委會的指導下,由 2018 年甘肅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數控銑賽項執委會,下設賽項專家組、裁判組、督導組、仲裁組等工作機構。具體要求與分工如下:( 1)裁判組實行“裁判長負責制”,設裁判長,全面負責賽項的裁判管理工作并處理比賽中出現的爭議問題。 同時

14、設競賽現場副裁判長,負責協助裁判長對理論知識競賽現場和操作技能競賽現場進行管理;設檢測評判副裁判長, 負責協助裁判長對理論賽卷評判現場和賽件檢測現場進行管理;( 2)裁判員根據比賽需要分為檢錄裁判、領卷發卷收卷裁判、加密裁判、競賽現場裁判、操作技能現場照相裁判、檢測評判裁判、數據錄入裁判。檢錄裁判:負責對參賽選手進行點名登記、身份核對等工作。領卷發卷收卷裁判: 負責對理論知識競賽和操作技能競賽過程中的領取賽卷、發放賽卷及收取賽卷和賽件的工作。加密裁判:負責對參賽隊的信息和賽件、賽卷等進行加密。競賽現場裁判: 按規定做好賽場記錄,維護賽場紀律,操作技能競賽后對選手職業素養進行集體評判打分。檢測評

15、判裁判: 負責對參賽隊理論知識競賽的賽卷和操作技能競賽的賽件按評分標準進行評定。數據錄入裁判: 由三名裁判員擔任, 將相應編號選手賽件檢測尺寸和理論知識競賽成績錄入至相應表格中, 錄入過程須有一名競賽監督在場時進行。( 3)監督組對裁判組的工作進行全程監督,并對競賽成績抽檢復核。( 4)仲裁組負責接受由參賽隊領隊提出的對裁判結果的申訴,組織復議并及時反饋復議結果。2成績管理程序參賽隊的成績評定與管理嚴格按程序進行,見成績管理流程圖。全部選手檢錄抽機位號參賽選手完成理論知識競賽任務提交競賽作品競賽作品加密后裝訂競賽結果評分抽簽決定操作競賽場次參賽隊按場次檢錄 (一次加密 )抽賽位簽 (二次加密

16、)參賽隊完成操作技能競賽任務競賽作品進行職業素競賽作品加密 (三次加密 )競賽結果評分成績匯總加密信息解密成績公布圖 3成績管理流程圖3成績評定( 1)操作技能競賽現場評分操作技能競賽現場裁判依據現場記錄表,對參賽隊的操作規范、現場表現等進行記錄, 在當天競賽結束后依照現場電子照片和現場記錄表對選手職業素養和現場表現進行評判。( 2)結果評分理論賽卷評分須由 3 名裁判共同評分。賽件檢測裁判對參賽隊提交的賽件和賽卷, 依據賽項評價標準進行評價與評分, 零件外觀評判等主觀評價要素由 5 名裁判員共同評分;手工進行零件尺寸精度和幾何精度等客觀要素評價須由 3 名裁判員共同評分;由三坐標測量機和表面

17、粗糙度儀進行零件尺寸精度和幾何精度等客觀要素評價時須由專業技術人員在兩名裁判的監督下進行。( 3)抽檢復核為保障成績統計的準確性,監督組對賽項總成績排名前30% 的所有參賽選手的成績進行復核; 對其余成績進行抽檢復核, 抽檢覆蓋率不得低于 20% ,監督組將復檢中發現的錯誤通過書面方式及時告知裁判長,由裁判長更正成績并簽字確認;錯誤率超過 5% 的,則認定為非小概率事件,裁判組需對所有成績進行復核。4成績公布( 1)錄入。由承辦單位信息員將裁判長提交的賽項總成績的最終結果錄入賽務管理系統。( 2)審核。承辦單位信息員對成績數據審核后,將賽務系統中錄入的成績導出打印,經賽項裁判長、監督組、仲裁組

18、和賽項執委會審核無誤后簽字。( 3)報送。由承辦單位信息員將確認的電子版賽項成績信息上傳賽務管理系統。 同時將裁判長、 監督組及仲裁組簽字的紙質打印成績單報送賽項執委會和大賽執委會辦公室。( 4)公布。在閉賽式上,由賽項執委會公布比賽成績。七、競賽環境(一)理論知識競賽競賽在相對獨立的計算機房內進行。 選手之間互不干擾, 不能相互直視彼此的屏幕,并在計算機顯示器右側提供一個答題書寫區。(二)操作技能競賽1賽場應符合防火安全規定,疏散通道暢通,防火疏散標識清晰、齊全;賽場采光、照明和通風良好;提供穩定的水、電、氣源,并配有供電應急設備。2競賽場地劃分為檢錄區、發卷區、加工區、收件區、檢測區、現場

19、服務與技術支持區、休息區、醫療區、觀摩通道。3賽場提供數控車床、數控銑床等組成的賽位,每個賽位有足夠的操作區域,占地面積不少于10 平方米,并標明賽位編號。4每臺機床旁邊配備一臺計算機和一個工作臺,計算機與機床實現數據通訊連接; 在機床正面配備一個1800mm ×450mm 的桌子。5賽場提供比賽用毛坯、輔料等耗材,并配有相應數量的清潔器具。6操作技能賽場不提供競賽刀具和量具,參賽隊可依據賽前公開的競賽樣題自帶相應的刀具和量具(數量不限),但不允許攜帶二類工裝夾具,允許參賽隊自帶競賽用的工具車(使用過程中不得影響他人操作)。7賽場提供機床機械使用說明書、數控系統編程操作使用說明書各

20、3 本,各參賽隊可以根據比賽需要選擇使用,參賽隊不許自帶其它資料。八、技術規范(一)職業標準按照數控銑床操作工國家職業標準中規定的國家職業資格四級(中級工)要求實施。(二)教學標準按照中等職業學校數控技術應用專業教學標準(試行)要求實施。(三)技術指標1操作技能競賽的毛坯材料競賽切削加工賽件的毛坯材料有 45 鋼,均為出廠原態,不做其它熱處理。2操作技能競賽的知識與技能( 1)復雜零件曲面三維造型。( 2)手動編程和自動編程。( 3)車削、銑削及車、銑組合加工的工藝設計、程序編制與加工。( 4)數控車加工要素:內、外圓的車削,內、外溝槽的車削,內、外螺紋的車削,端面槽的車削。( 5)數控銑床加

21、工要素:平面的加工、輪廓的加工、曲面的加工、孔類的加工、槽類的加工。( 6)數控機床試切加工,掌握單件加工精度與測量方法。( 7)數控機床批量加工,掌握批量加工精度與測量方法。3操作技能競賽的加工精度要求加工精度等級:尺寸精度等級IT7 9,個別 IT6 ;形位精度等級達到 IT8 級;表面粗糙度Ra1.6 3.2,個別 Ra0.8 。(四)職業道德1敬業愛崗,忠于職守,嚴于律已;2刻苦學習,鉆研業務,善于觀察,勤于思考;3認真負責,吃苦耐勞;4遵守操作規程,安全、文明生產;5著裝規范整潔,愛護設備,保持工作環境清潔有序。九、技術平臺(一)操作技能競賽1硬件平臺( 2)數控銑床操作賽場的數控銑

22、床,技術參數見下表。表 3 數控銑床技術參數序號123456技術參數機床型號工作臺規格(長×寬)(mm)工作臺最大載重 (kg)X/Y/Z 向坐標行程 (mm)切削進給速度(mm/min)主軸轉速范圍大連機床XK714700 ×400 500650/450/4001 500060 6000(r/min)7刀柄 /拉釘形式BT40-45 °8刀具最大直徑100(mm)9數控系統華中 818B10通訊形式以太網通訊接口( 3)數控系統數控銑床配置的數控系統有華中 818B 。( 4)競賽夾具數控銑床統一提供機用平口鉗。允許選手自帶非定制平口鉗 (包括軟鉗口),在工作臺

23、安裝所需用具自帶。( 5)競賽檢測儀器設備2軟件平臺操作賽場的 CAM 軟件由大賽指定的 CAXA 制造工程師 2016 ,賽場計算機預裝下列正版軟件。不允許選手自帶其它 CAM 軟件。十、成績評定(一)評分標準評分標準的制訂原則參照數控車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和數控銑床操作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中關于中級工的要求,結合國家及行業的相關標準、規范要求進行評分,全面評價參賽選手的職業能力,本著“科學嚴謹、公正公平、可操作性強”的原則制定評分標準。(二)評分方法1評分原則( 1)本項競賽零件所有尺寸采用以三坐標測量機與手工測量相結合的方法,表面粗糙度將采用粗糙度測量儀檢測; 賽件外觀及職業素養等將由裁判檢

24、測組和現場裁判依據評分標準進行評分;賽件檢測報告單采用:三坐標檢測尺寸 -0.004 選手測量尺寸三坐標檢測尺寸+0.004 即為合格的標準進行評分。( 2)理論知識賽卷由三名裁判共同根據評分標準進行評分。( 3)批量賽件檢測過程中,若檢測到一個尺寸不合格,則該零件其余尺寸可不再檢測;錄入過程中,若錄入到一個尺寸不合格,則該零件其余尺寸可不再錄入。2檢測人員組成( 1)大賽中三坐標測量機和粗糙度測量儀由具有測量資質的人員進行操作。( 2)檢測評判裁判組負責理論知識賽卷和操作技能賽件的手工檢測、主觀分評價、職業素養評價和儀器檢測監督工作。3評分流程檢測過程中,操作三坐標測量機和粗糙度儀的第三方操

25、作人員必須在不少于 2 名裁判員的監督下進行數據測量和數據存儲。存儲后的測量數據任何人不得修改, 并必須立即打印紙質文件提交給裁判長妥善保存。主觀評分和手工測量數據應該由每一個參與評判的裁判員簽字確認后提交給裁判長妥善保存。 手工測量產生異議將以三坐標測量機檢測結果為準。4測量及評價方法( 1)外螺紋根據精度要求采用螺紋環規進行檢測,內螺紋精度采用螺紋塞規進行檢測。( 2)如果賽題中有配合尺寸要求,應利用三坐標測量機進行檢測。( 3)圖紙中標注的表面質量必須用粗糙度儀進行檢測。零件必須架在 V 型鐵和平臺上,粗糙度儀的測針必須保證無磨損狀態,測量表面質量時, 應以表面質量最差處作為測量點, 測

26、針的運動方向應盡量垂直于加工紋理方向, 其余表面質量采用參考比較樣板目測方式進行。( 4)組合賽件幾何精度由三坐標測量機進行測量,批量賽件的平行度公差可采用千分表進行測量。( 5)主觀評判時,每一評價要素要由 5 人組成的裁判組打分 (從010 分),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 取剩余 3 個數之平均值。(三)成績復核為保障成績評判的準確性,監督組將對賽項總成績排名前 30% 的所有參賽選手的成績進行復核; 對其余成績進行抽檢復核, 抽檢覆蓋率不得低于 20% 。如發現成績錯誤以書面方式及時告知裁判長,由裁判長更正成績并簽字確認。復核、抽檢錯誤率超過 5% 的,裁判組將對所有成績進行復核。(

27、四)最終成績賽項最終得分按 100 分制計分。最終成績經復核無誤,由裁判長、監督組和仲裁組簽字確認后公布。十一、獎項設定1競賽設參賽隊團體獎。按最終成績由高到低排序,以實際參賽隊總數為基數,一等獎占比10% ,二等獎占比20% ,三等獎占比30% ,小數點后四舍五入。2獲得一等獎的參賽隊指導教師獲“優秀指導教師獎”,由大賽執委會頒發榮譽證書。3名次排序方法:名次的排序根據參賽隊最終成績從高到低依次排定;參賽隊最終成績相同者,按組合賽件得分高者優先;參賽隊最終成績和組合賽件得分均相同者,按批量賽件得分高者優先。十二、賽項安全賽事安全是技能競賽一切工作順利開展的先決條件, 是賽事籌備和運行工作必須

28、考慮的核心問題。 賽項執委會采取切實有效措施保證大賽期間參賽選手、 指導教師、裁判員、工作人員及觀眾的人身安全。(一)比賽環境1執委會須在賽前組織專人對比賽現場、住宿場所和交通保障進行考察,并對安全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賽場的布置,賽場內的器材、設備,應符合國家有關安全規定。如有必要,也可進行賽場仿真模擬測試,以發現可能出現的問題。 承辦單位賽前須按照執委會要求排除安全隱患。2賽場周圍要設立警戒線,要求所有參賽人員必須憑執委會印發的有效證件進入場地, 防止無關人員進入發生意外事件。比賽現場內應參照相關職業崗位的要求為選手提供必要的勞動保護。在具有危險性的操作環節,裁判員要嚴防選手出現錯誤操作。3

29、承辦單位應提供保證應急預案實施的條件。對于比賽內容涉及高空作業、可能有墜物、大用電量、易發生火災等情況的賽項,必須明確制度和預案,并配備急救人員與設施。4嚴格控制與參賽無關的易燃易爆以及各類危險品進入比賽場地,不許隨便攜帶書包進入賽場。5配備先進的儀器,防止有人利用電磁波干擾比賽秩序。大賽現場需對賽場進行網絡安全控制,以免場內外信息交互, 充分體現大賽的嚴肅、公平和公正性。6執委會須會同承辦單位制定開放賽場和體驗區的人員疏導方案。賽場環境中存在人員密集、車流人流交錯的區域,除了設置齊全的指示標志外,須增加引導人員,并開辟備用通道。7大賽期間,承辦單位須在賽場管理的關鍵崗位,增加力量,建立安全管

30、理日志。(二)生活條件1比賽期間,原則上由執委會統一安排參賽選手和指導教師食宿。承辦單位須尊重少數民族的信仰及文化, 根據國家相關的民族政策,安排好少數民族選手和教師的飲食起居。2比賽期間安排的住宿地應具有賓館/住宿經營許可資質。以學校宿舍作為住宿地的,大賽期間的住宿、衛生、飲食安全等由執委會和提供宿舍的學校共同負責。3大賽期間有組織的參觀和觀摩活動的交通安全由執委會負責。執委會和承辦單位須保證比賽期間選手、指導教師和裁判員、 工作人員的交通安全。4各賽項的安全管理,除了可以采取必要的安全隔離措施外,應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保護個人隱私和人身自由。(三)組隊責任1各組隊單位組織代表隊時,須

31、安排為參賽選手購買大賽期間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2各代表隊組成后,須制定相關管理制度,并對所有選手、指導教師進行安全教育。3各代表隊須加強對參與比賽人員的安全管理,實現與賽場安全管理的對接。(四)應急處理比賽期間發生意外事故, 發現者應第一時間報告執委會,同時采取措施避免事態擴大。執委會應立即啟動預案予以解決并報告執委會。賽項出現重大安全問題可以停賽,是否停賽由執委會決定。 事后,執委會應向執委會報告詳細情況。(五)處罰措施1因參賽選手原因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取消其獲獎資格。2參賽選手有發生重大安全事故隱患,經賽場工作人員提示、警告無效的,可取消其繼續比賽的資格。3賽事工作人員違規的,按照相應的

32、制度追究責任。情節惡劣并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由司法機關追究相應法律責任。十三、競賽須知(一)參賽隊須知1參賽隊名稱統一使用規定的地區代表隊名稱,不使用學校或其他組織、團體名稱。同一代表隊的兩支參賽隊使用一隊、二隊區分。2參賽隊員在報名獲得審核確認后,原則上不再更換。如籌備過程中,隊員因故不能參賽, 須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于相應賽項開賽10 個工作日之前出具書面說明并按相關規定補充人員并接受審核;競賽開始后,參賽隊不得更換參賽隊員。3參賽隊按照大賽賽程安排憑大賽執委會頒發的參賽證、學生證及身份證參加比賽及相關活動。4各參賽隊按競賽執委會統一安排參加比賽前熟悉場地環境的活動。5各參賽隊按執委會統一要

33、求,準時參加賽前領隊會,領隊會上進行競賽場次抽簽。6各參賽隊要注意飲食衛生,防止食物中毒。7各參賽隊在比賽期間,應保證所有參賽選手的安全,防止交通事故和其它意外事故的發生,為參賽選手購買人身意外保險。8各參賽隊要發揚良好道德風尚,聽從指揮,服從裁判,不弄虛作假。(二)指導教師須知1指導教師經報名、審核后確定,一經確定不得更換,如需更換,按大賽人員變更規定履行程序,如發現弄虛作假者,取消評定優秀指導教師資格。2對申訴的仲裁結果,領隊和指導教師應帶頭服從和執行,還應說服選手服從和執行。3指導教師應認真研究和掌握本賽項比賽的技術規則和賽場要求,指導選手做好賽前的一切準備工作。4領隊和指導教師應在賽后

34、做好技術總結和工作總結。(三)參賽選手須知1參賽選手應嚴格遵守競賽規則和競賽紀律,服從裁判員和競賽工作人員的統一指揮安排,自覺維護賽場秩序, 不得因申訴或對處理意見不服而停止比賽,否則以棄權處理。2參賽選手在賽前熟悉機床和競賽時間內,應該嚴格遵守所用設備的工藝守則和安全操作規程,杜絕出現安全事故。3參賽選手不得將通訊工具、任何技術資料、工具書、自編電子或文字資料、筆記本電腦、通訊工具、攝像工具以及其他即插即用的硬件設備帶入比賽現場,否則取消選手比賽資格。4參賽選手應嚴格按競賽流程進行比賽。5參賽選手必須持本人學生證、身份證、并佩戴執委會簽發的參賽證件,按比賽規定的時間,到指定的場地參賽。6理論

35、知識競賽時間為1.5 小時,操作技能競賽時間為4.5 小時,參賽選手按照裁判長指令開始、結束比賽。7參賽選手須按時到賽場等候檢錄(賽前30 分鐘)、抽簽進入賽場,并按照指定賽位號參加比賽。遲到15 分鐘者,不得參加比賽。已檢錄入場的參賽選手未經允許,不得擅自離開。比賽開始30分鐘后,選手方可離開賽場。8參賽選手按規定進入比賽賽位,在現場工作人員引導下,進行賽前準備,檢查并確認計算機、 數控機床和配套的工具、 CAD/CAM等軟件等,并簽字確認。9裁判長宣布比賽開始,參賽選手方可進行比賽和切削操作。10 參賽選手必須將全部數據文件存儲至計算機指定盤符下,不按要求存儲數據,導致數據丟失者,責任自負

36、。11 比賽過程中,選手若需休息、飲水或去洗手間,一律計算在比賽時間內。食品和飲水由賽場統一提供。12 比賽過程中, 參賽選手須嚴格遵守相關操作規程, 確保人身及設備安全,并接受裁判員的監督和警示, 若因選手個人因素造成人身安全事故和設備故障,不予延時,情節特別嚴重者,由大賽裁判組視具體情況作出處理決定 (最高至終止比賽) 并由裁判長上報競賽監督;若因非選手個人因素造成設備故障, 由大賽裁判組視具體情況作出延時處理并由裁判長上報競賽監督。13 參賽選手在比賽過程中不得擅自離開賽場,如有特殊情況,需經裁判員同意后,特殊處理。14 參賽選手在比賽過程中, 如遇問題,需舉手向裁判人員提問。選手之間不

37、得發生任何交流,否則,按作弊處理。15 參賽選手在操作技能競賽過程中, 必須穿工作服、 防砸防刺穿勞保工作鞋,佩戴護目鏡,女選手要求帶工作帽, 且長發不得外露。16 裁判長在比賽結束前 15 分鐘對選手做出提示。裁判長宣布比賽結束后,選手應立即按下機床“進給保持”鍵,離開機床至指定位置,然后選手在現場裁判員的監督下停止機床運轉并卸下工件,3 分鐘之內必須把賽件、 工作任務書上交至收件裁判員,如選手未按規定執行,裁判有權按下機床“進給保持”鍵,要求選手離開機床至指定位置。17 選手上交賽件至收件裁判員須由選手和現場裁判共同完成。18 選手提交的賽件應經過清理,賽件提交后,收件裁判員、現場裁判和選

38、手在登記簿上簽字確認。19 比賽過程中, 選手不得修改機床參數, 擅自修改機床參數者一經發現取消比賽成績。20 比賽結束,選手應立即清理現場 (包括機床和工作臺及周邊衛生并卸下卡爪等),經裁判員和現場工作人員確認后方可離開賽場,此項工作將在選手職業素養環節進行評判。21 參賽選手在競賽期間未經執委會的批準, 不得接受其他單位和個人進行的與競賽內容相關的采訪; 參賽選手不得私自公開比賽相關資料。22 理論知識競賽, 參賽選手必須在裁判宣布比賽開始后才能進行比賽。競賽結束前將零件圖按要求進行存盤(答卷、存盤等工作須在競賽 90 分鐘內完成)。(四)工作人員須知1工作人員必須服從賽項執委會統一指揮,

39、佩戴工作人員標識,認真履行職責,做好競賽服務工作。2工作人員按照分工準時上崗,不得擅自離崗,應認真履行各自的工作職責,保證競賽工作的順利進行。3工作人員應在規定的區域內工作,未經許可,不得擅自進入競賽場地。如需進場,需經過裁判長同意,核準證件,有裁判跟隨入場。4如遇突發事件,須及時向裁判員報告,同時做好疏導工作,避免重大事故發生。5競賽期間,工作人員不得干涉及個人工作職責之外的事宜,不得利用工作之便,弄虛作假、徇私舞弊。如有上述現象或因工作不負責任的情況, 造成競賽程序無法繼續進行,由賽項執委會視情節輕重,給予通報批評或停止工作,并通知其所在單位做出相應處理。(五)裁判員須知1裁判員執裁期間,統一著裝并佩戴裁判員標識,舉止文明禮貌,接受參賽人員的監督。2嚴守競賽紀律,執行競賽規則,服從賽項執委會和裁判長的領導。按照分工開展工作,始終堅守工作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