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科學期中五校聯考_第1頁
2010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科學期中五校聯考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2010 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科學期中試卷2010.11考生須知:1.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滿分200 分,考試時間為 120 分鐘。2答題前,必須在答題卷的密封區內填寫班級、姓名、學號。3.所有答案都必須寫在答題卷標定的位置上,務必注意試題序號和答題序號相對應。4.本卷可能用到的數據:g = 10 牛/千克5.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 1, C: 12, O: 16; Na : 23; Cl: 35.5Zn : 65, S: 32溫馨提示:請仔細審題,細心答題,相信你一定會有出色的表現!試題卷一.選擇題(每小題 4 分,共 80 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下列關于物

2、質用途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食鹽可用作調味品B.熟石灰可用于改良堿性土壤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D.鹽酸可用于金屬除銹2.結合下表中所列物質的pH 判斷,在下列各組物質中,分別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不變色、變藍的是()物質醬油廁所清 潔劑血漿牙膏肥皂水橘汁草木灰 水檸檬汁4.81.77.48.29.23.510.62.5A .檸檬汁、食鹽水、廁所清潔劑B .牙膏、蒸餾水、肥皂水C .草木灰、蒸餾水、檸檬汁D .橘汁、食鹽水、草木灰水3.下圖所示的四幅圖是小新提著包回家的情景,小新提包的力不做功的是 ()第 3 題圖4、小強從科學課上知道了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鹽,決定制作一個“無殼的雞蛋”送給媽

3、媽。他應從廚房中選擇下列哪種物質?()A .味精 B .白酒 C .醬油 D .醋5、皮劃艇是我國的奧運優勢項目之一,比賽中,運動員一手支撐住漿柄的末端(視為支點),另一手用力劃槳,此時的船槳是()A .等臂杠桿B .費力杠桿C.省力杠桿D .省功杠桿6.在一次農科所對山區技術支援中,測提某山區的土壤浸出液pH約為 5,對農作物生長不利,要使作物能良好生長,提高山區人民的生活質量,必須改題圖良土壤,農技人員可采用的方法是施用()A.石灰石 B .純堿 C .熟石灰 D .苛性鈉7.“神舟 7 號”于 2008 年 9 月 25 日晚 9 時發射升空, 完成各項任務后,于 28 日成功返回 著陸

4、。返回艙進入大氣層一段時間后,由于受空氣阻力做勻扎裕包提起* 氏站在水平勻iltr駁的車上匚乘升耀電梯D.棍若包上榕速運動。返回艙勻速下降過3程中:()A.重力勢能減少,動能增加B機械能減少,動能不變C.重力勢能減少,動能減少D機械能不變,動能不變&下列區別稀鹽酸和稀硫酸的方法中,正確的是()A、分別加入碳酸鈉B 、分別加入硝酸銀溶液C、分別加入氯化鋇溶液D、用 PH 試紙分別測其溶液的 PH9.小明同學在實驗室中測定某未知溶液的pH,他的實驗操作如下:先用蒸餾水將pH 試紙潤濕,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測試液于pH 試紙上進行測定,你認為小明同學這樣測得的結果與該溶液的實際 pH 比較 (

5、)A.偏低B.偏高C.不變 D.無法判定10人類最早使用的合金是由銅、錫制成的青銅。明代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記載碳還原 法煉錫沿用至今,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SnQ+2C.2Sn+2COf。判斷該反應屬于)(A)化合反應(B) 分解反應(C) 置換反應(D) 復分解反應11、分類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簡單易行的科學方法。 某同學用下表所示形式對所學知識進行分類,其中甲與乙、丙、丁是包含關系。下列各組中,有錯誤的組合是(4)選項甲乙、丙、丁A常見干燥劑濃硫酸、燒堿、堿石灰B常見合金不銹鋼、焊錫、生鐵C常見營養物質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D常見堿燒堿、純堿、熟石灰12.白色污染”是我國目前環境污染的一個重要

6、方面,為減少白色污染”所采用的下列 方法中,不符合環保原則的是()A 回收廢舊塑料袋,再加工成汽油等燃料B 節約用料,提倡食物簡單包裝,少使用和有償使用一次性購物袋C.用紙制包裝用品代替塑料包裝用品D 把塑料等廢物集中掩埋到江河湖海底部13.氮氣混有少量氫氣、二氧化碳和水蒸氣,欲獲得干燥純凈的氮氣,可采取下列操作: 通過濃硫酸,通過填充氧化銅的加熱管,通過氫氧化鈉濃溶液,通過濃鹽酸。最好的組合順序是:()A、TTB TTC、TTD TT14中華民族在世界冶金史上曾譜寫過輝煌的篇章,下圖即為我國東漢晚期所鑄 的青銅奔馬(馬踏飛燕)。早在 2000 多年前的西漢時期就有“曾青得鐵則化為銅 的記載,

7、從現代化學的觀點理解,這句話的含義是()A.木炭還原氧化銅生成單質銅B .氧化銅在單質鐵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銅C.氫氧化銅和鐵的化合物反應生成銅D.單質鐵從銅鹽溶液中置換出銅15在校運動會上有甲、 乙兩名運動員進行舉重比賽,甲比乙高,杠鈴所用時間相等,如圖所示,則(A.B.C.D.16.“南海一號”為上世紀 80 年代發現于陽江海域的宋代沉船,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大宋代船只。初步推算,“南海一號”古船是尖 頭船,長度為 26 米以上,寬度 10 余米,船身(不算桅桿)高 8 米, 排水量估計可達甲做功較多,功率較大甲做功較多,功率較小 甲做功較多,甲、乙功率相等 甲、乙做功相等,乙的功率較大第

8、 14 題圖如果他們甲第 15 題圖600 噸,載重可能近 800 噸。從勘測到打撈歷時二5十年,終于在 2007 年 12 月 22 日浮出水面,住進了“水晶宮”。下列有關打撈過程中科 學問題說法錯誤的是:()A. 船上大量宋代瓷器為無機非金屬材料B. 負責起吊的“亞洲第一吊”一一“華天龍”號打撈船,把“南海一號”吊起時,吊繩 對“南海一號”的拉力沒有做功C.“ 南 海 一號”在浸泡 800 多年后仍保存完好原因之一是其所沉沒的水下第 16 題圖環境氧濃度低,附著有大量淤泥,使船體與外界隔絕,避免了氧化破壞D. 在“南海一號”到達碼頭平移至“水晶宮”的這段路是重力沒有對物體做功17.有 M、

9、N 和 R 三種金屬,已知在它們的氧化物中只有N 的氧化物溶于水,且其水溶液pH 7。M 不溶于鹽酸,R 的鹽不適宜在 M 質的容器中盛放。則 M、N、R 連同 H 四者在 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排列的先后順序是()C. R、M、 H、N18. 鐵、氯化銅、石灰水、稀鹽酸、石灰石之間的反應關系如右圖所示,圖中兩圓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質間反應的類型或主要實驗現象。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a 處產生白色物質B.b 處生成藍色沉淀C . c 處發生復分解反應D. d 處產生氣泡19. 一輕質桿支于水平的轉軸上, 可繞軸在豎直面上自由轉動(桿的質量和桿與轉軸間摩擦不計),當桿左右兩端固定質量分

10、別為m 和 M(m M)兩金屬球時,桿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圖。現把轉軸位置從 O 向右移到 O 處,在桿轉動到豎直位置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20 .亮亮同學曾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圖中鐵架臺等儀器均已略去) 在 I 中加入試劑后,塞緊橡皮塞,立即打開止水夾,n中有氣泡冒出;一段 時間后關閉止水夾,n中液面上升,溶液由無色變為渾濁。符合以上實驗現象的 I 和n中( )ABCDICaCO3.稀 HClNa2CO3.稀 H2SO4Zn .稀 H2SO4Cu .稀 H2SO4nKNO3NaClBaCbBa(OH)2ABCDICaCO3.稀 HClNa2CO3.稀 H2SO4Zn .稀 H2SO4Cu

11、 .稀 H2SO4nKNO3NaClBaCbBa(OH)2A . P 球:下降,動能增加、勢能減少B . P 球:上升,動能增加、勢能增加C . Q 球:下降,動能增加、勢能減少MD. Q 球:上升,動能增加、勢能減少第 19 題圖第 20 題圖二、簡答題(本題共8小題,21 題、22 題每空 1 分,其余每空 3 分,共 60 分)21 . (6 分)現有 C H O Na S 五種元素,試選用其中的一種或幾種元素寫出符合下列要 求的化學式各一個。(1 )導致酸雨產生的氣體是(2)汽水中含有的酸是(3)金屬氧化物 (4)最簡單有機物(5 )酸( 6 )堿22. (6 分)在“汞、食鹽、熟石灰

12、、干冰、石油、稀硫酸”六種物質中選擇填空。(1)生活中常用做調味劑的是(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3)被稱為“工業的血液”的是(4)能用來改良酸性土壤的是(5)體溫計里的銀白色金屬(6)用來除去鋼鐵表面的鐵銹的 一 23“有一些花的顏色是紅的、藍的或紫的。這些花里含的色素叫花青素,花青素遇到酸就變紅,遇到堿就變藍.”。小勇閱讀此段文字后,做了如下家庭實驗:將一朵紫色喇叭花泡在肥皂水中,喇叭花很快變成了藍色;將另一朵紫色喇叭花泡在廚房的某種調味 品中,喇叭花變成了紅色。請你根據以上實驗現象回答:小勇選用的調味品最有可能是(填“食醋”、“醬油”或“黃酒”);(2) 肥皂水的 Ph 7 (填“大于”、

13、“等于”或“小于”);(3) 下列各組物質的溶液,僅用喇叭花不能鑒別的一組是_(填序號)。A.HCI、NaOH B.HCI 、NaCI C. NaOH 、NaCI D.H2O NaCI24、實驗室有 3 瓶失去標簽的無色溶液:NaCI、Ca(OH)2和稀 H2SO4,現要求用一種試劑一次鑒別它們。甲同學選用一種鹽溶液,乙同學選用一種有色試劑,它們都得到了正確結論。則甲、乙兩位同學選用的試劑分別是:甲,乙 。(填名稱)少做功 焦(g 取 10N/kg,),小新做功的功率至少是 放物體時所消耗的化學能 他們對物體所做的功28、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汶川發生 8.0 級地震.救援隊員利

14、用各種器材展開搶險救災工作.救援隊員使用撬棒把滾落在公路上的石塊撬起,如圖所示,若救援隊員在撬棒 方向或 DN 用力撬起石塊1,較省力的方向是。(填 DM 或 DN25.科學實驗室中有一瓶部分標簽被腐蝕的常用無色溶液A (該溶液只含一種溶質)所示。請分析回答:該溶液中的溶質可能是(用化學式表示,至少寫出兩種)。根據如下實驗現象分析判定A 溶液中的溶質是(用化學式表示)A 溶液紫色石蕊試-加稀鹽酸無變化無變化氯化鋇溶液 _- 白色沉淀26. 等質量的兩種常見金屬 A 和 B,分別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生成正二價的金屬硫酸鹽和氫氣。生成氫氣的質量與時間關系如圖,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根據曲線可以

15、看出:金屬性 (填“強”或“弱A 的活動性比金屬 ”)B 的活動(2 )最終反應結束后,生成氫氣的質量A 比 B多,這又說明 A 的原子量比 B 的原子量(填“大”或“小”)27. 如圖,小明同學和小新同學進行疊放物體大賽,要求把圖甲中所示的三個質量均為1 千克、 力邊長為 40 厘米的正方體泡沫塑料塊按圖乙疊起 來。小明和小新疊起這堆正方體泡沫塑料塊所用的時間分別為甲匸10 秒和 20 秒第那7么圖小明至10 秒和 20 秒第那7么圖小明至。小明和小新同學在疊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如圖第 25 題圖第 26 題圖時M829.固體化合物 A 由兩種元素組成,化合物 B 是鹽。為

16、了確定它們的成第 28 題圖m.份,各取適量兩種固體粉末混合均勻,按以下步驟進行實驗并記錄了實驗流程:根據實驗現象回答:(1)寫出步驟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 判斷化合物 A 為。30.在AgNQ Mg(NO)2和 Cu ( NQ)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將濾渣放入鹽酸中有氣泡產生,濾液中存在的陽離子是。三、實驗探究題(本題共 30 分,每空 2 分)31.課題式學習是研究性學習的一種方式,其基本學習模式為:提出問題確疋研究方案解決問題f總結和評價某校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在“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質”的學習中,設計了證明CO 具有還原性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根據其

17、研究過程請你回答下列問題:(1) 實驗過程中,洗氣瓶 A 中的實驗現象_ 。(2) 小余同學認為此裝置有待優化,如尾氣可先儲存在瓶內,然后再處理。如圖乙是他設計的貯氣瓶,尾氣應從( 選 a 或 b 填空)口通入。32 我省某市中考化學實驗操作考試有四個考題:粗鹽提純酸的化學性質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驗滿氧氣的制取、收集和驗滿。考試的方法是由考生抽簽確定考題,小凱同學抽簽后被監考老師引導至準備了下列儀器和藥品的實驗臺前:請回答:(1) 由實驗臺上提供的儀器和藥品,你認為小凱抽到的是第個考題;(2) 以下是小凱完成該實驗主要操作過程的示意圖。按評分標準,每項操作正確得1 分,滿分 5 分,實驗完畢

18、后小凱得了 3 分。請找出他失分的操作并說明原因: ;【.檢蠱笈置吒密性U.加入藥品V.洗潦食鷲,蔓理桌神1033、科學實驗老師整理藥品時,拿出一瓶久置的氫氧化鈣粉末Ca(0H)2),他讓小王和大偉對這瓶氫氧化鈣粉末的組成進行實驗探究。(1) 提出問題:這瓶氫氧化鈣是否已經生成碳酸鈣(CaCO)而變質?(2) 進行猜想:猜想氫氧化鈣全部變為碳酸鈣;猜想氫氧化鈣部分變為碳酸鈣; 猜想 。(3)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下表是對猜想進行實驗探究的過程示例: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取樣,加適量水,攪拌,過濾1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入酚酞試液2取少量濾渣于試管中,加入鹽酸1濾液不變色2有氣泡產生氫氧化鈣

19、全部變 為碳酸鈣寫出在濾渣中加入鹽酸產生氣泡的反應化學方程式(4 )請你另選擇一種猜想參與探究,完成下表。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取樣,加適量水后攪拌,過濾1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入酚酞試液2取少量濾渣于試管中,加入鹽酸 34、小明家里有一小袋粗鹽, 有一天他發現敞口放置的粗鹽表面有溶解現象。 經查閱資料得 知,這種現象在化學上叫潮解, 原因是粗鹽中含有小量氯化鈣和氯化鎂。 于是他設計了以下 實驗方案對粗鹽進行提純。 請回答實驗中有關問題。(1)將粗鹽全部溶于水,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 其主要目的是除去粗鹽中的(2 )再加入過量碳酸鈉溶液,目的是除去粗鹽中的_(3)_ 待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濾

20、液中加入適量的 _35、某同學在做“研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結晶,得到幾乎不含其他雜質的NaCI 晶體。,完全反應后,加熱、蒸發、(1)實驗時,應先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2)杠桿平衡后,若在 a 點掛 3 只 50g 鉤碼,那么在 b 點應 掛 只 50g 鉤碼才能使杠桿恢復平衡。(3)若在 a 點掛 3 只 0.5N 鉤碼,在 d 點用彈簧秤拉,發現彈簧秤的讀數為 3 牛時杠桿也能水平平衡,原因可能是四分析、計算題(本大題共30 分)36.搗臼是以前在農村常見的一種生活用具,你的爺爺奶奶可能就用它做過年糕,如圖所示。搗年糕時,腳用力踩 B 端,A 端上升;抬起腳,A 端下落,這樣石槌反復撞擊蒸熟的米粉, 可使年糕變得有韌性。若石槌質量為50 千克,木桿 AB 長 5米,A 端離支撐點 0 的距離為 1 米,不計木桿 AB 自重。則(1)要將石槌抬起,作用在 B 端的力至少為多少牛?(通過12計算后回答)(2)_若另一人幫著一起踩,踩在靠近端的位置最省力。(填“ A”、“B”或“ O)(3)現在做年糕所需的動力大多來自電動機,則使米粉變得更有韌性。這時的機械能是36 題圖由_ 能轉化而來。37.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480N的物體以 0.3m/s的速度勻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