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能源消費結構分析_第1頁
美國能源消費結構分析_第2頁
美國能源消費結構分析_第3頁
美國能源消費結構分析_第4頁
美國能源消費結構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消費趨勢美國國內能源消費比重排序依次是石油、天然氣、煤炭、核能以及可再生能源。這5項能源為美國國內生產生活提供了絕大多數的動力。美國的能源消費總量在最近 的幾年呈逐年下降的趨勢,自2007年達到峰值101.315Q Btu后,逐年下降到了2012年95Q Btu。美國國內能源生產總量在2007年至 2012年期間不斷上升,但由于其國內能源出口量增加,進口量減少,最終使得美國國內能源消費總量在此時間段內下降了6.13%。美國社會生產各個部門對能源的需求量各有偏重。根據2011年數據,交通運輸業中石油是最大的能量供給來源,所占比重達到93%。在工業生產領域,石油和 天然氣平分秋色。美國的居民能

2、源消耗已經完成了煤改氣的變革,天然氣在居民能源消耗量中占據絕對多數地位達76%。發電領域煤炭仍然是最大供應來源,但天 然氣發電、可再生能源發電也在迅速崛起,成為日后可取代煤炭的強勁對手。制造業能源消耗數據表明2002至2010年制造業活動的能源消耗及能源強度(能源總耗/GDP)均有大幅下降文獻來源:Manufacturing Energy Consumption Data Show Large Reductions in Both Manufacturing Energy Use and the Energy Intensity of Manufacturing Activity betwee

3、n 2002 and 2010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EIA)的制造業能源消費調查(MECS)的數據表明,制造業能源消費總量從2002年到2010年下降了17%(圖1),而制造業同期產出總值僅下降3%。數據表明,單位產出值的所耗能源發生了顯著下降。能源強度的大幅下降既反映出了能源效率的改善,同時也反映出制造業的產業結構發生了轉變。圖1:全美制造業能源消費總量2010年,制造業占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11%,制造業包括能源密集型產業(煉油、化工、鋁、鋼鐵、紙張、木材產品及食品制造),以及相對較少的能源消耗型產業(防止、皮革、服裝、家具、機械及電氣設備制造業)。美國制造業的能源消耗主要分為兩種方式

4、:一是作為燃料,二是作為原料。作為燃料的能源消耗包括所有用于供熱供電的能源消費,而作為原料所消耗的能源則包括一切除供熱供電目的外的能源消費。2010年,美國制造業所耗燃料能源超過14Q Btu,與2002年的水平相比下降了13%。圖2顯示了五大能源密集型制造業的能源消費,這五大產業的能源消費占整個制造業的81%。其中,石油及煤產品和食品制造業的所耗燃料能源從2002年到2010年增加了3.5%。圖2:2002-2010年全美制造業所耗燃料型能源下降13%2010年,美國制造業中非燃料能源的使用非常巨大,約有6Q Btu, 超過了全國所耗能源的6%。盡管幾乎所有的制造商使用能源作為燃料,但99%

5、的非燃料能源的使用僅發生在三大制造領域:原生金屬、化學制品、石油及煤炭制品。雖然從整體上來看,制造業的產出從2002年到2010年之間下降了3%,但也不乏產出有所增長的產業。比如,同期石油及煤炭制品的總產出就增長了3%,食品制造業的總產出則增長了5%。然而在同一時期內,兩個產業的員工數量均有所下降,石油及煤炭制品的就業人員減少了6000人,食品制造業的就業人員數則減少了115,000人。人員的減少以及總產出的提升標志著這兩個產業的勞動生產率有所提高。二、消費結構自2008年以來,交通運輸、生活住宅、商業活動領域的能源消費保持相對平穩及略微下降的趨勢。在2008年的陡然下落后,工業耗能量在201

6、0年至2011年得到相對回升。從歷史上來看,工業領域是最大的能源消費者,盡管在過去十年中,工業與交通運輸業的能耗差距已逐漸縮小。(一)制造業文獻來源:Early-release estimates from the 2010 MECS show that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decreased between 2006 and 2010 根據2010年制造業能源消費調查(MECS)的初步估計,全美制造業的能源總耗由2006年的21098Q Btu下降到2010年的19062Q Btu,幾乎下降了10%。調查報告

7、顯示,制造業能源總耗自1998就呈現下降趨勢。整個制造業能源消耗的下降標志著不同種類的能源需求在下降(圖1)。 年度制造業產出指數表明,2006年到2010年制造業能源消費的下降,反映了同期工業生產的速度放緩。 工業能耗占全美三分之一文獻來源:Industries consumed more than 30% of U.S. energy in 2011 美國工業的能源消費主要為三大領域:非能源密集型制造業、能源密集型制造業、非制造業(見下圖)。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報告顯示,工業受到經濟衰退的強烈影響,下圖為2006年(經濟衰退前一財政年)與2011年的能耗結構比較。(二)化學工業文獻來源:Ch

8、emical Industry Analysis Brief化學工業是美國經濟的基石,它負責將原材料如石油、天然氣、空氣、水、金屬和礦物質轉換成各類產品。化學制品是生產各種消費品的關鍵材料,同時也是全美經濟領域中的各類工業產業的原料來源。化學工業是制造業中得第二大能源消費用戶。天然氣、液化石油氣(LPG)、液化天然氣(NGL)是化學工業的主要能源來源。包括燃料及原料的使用在內,化學工業的能源消費占全制造業的29%(圖1)。與1991年相比, 2002年化學工業的能源消費總量穩步增加了1.4QBtu,這11年來的能源消費量增長了28%,其中半數的增量(736Q Btu)產生于1994至1998年

9、之間(圖2)。大宗化學制品所耗能源占全美5%文獻來源:Bulk chemicals industry uses 5% of U.S. energy工業領域的能源消耗量占全美總能耗將近三分之一,2012年全年工業領域共消費能源31Q Btu。這些能源消費多數為能源密集型制造業,其中就包括了大宗化工制品制造業,此產業需要巨量的能源以生產大量的基本化學制品、塑料制品以及農用化學品(化肥、農藥和除草劑)。2010年,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統計,大宗化學品約占全美5%的能源使用,并貢獻了1.4%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由于與經濟發展的互連以及所產生的連鎖反應,化學制品業產業的內部改變并不一定能從這些數據

10、反映出來。但從長遠來看,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EIA)的報告顯示,大宗化學制品制造業對經濟發展與能源消費的貢獻越來越弱,EIA預測在未來十年內,大宗化工制品制造業的能源消費增長率將會低于整體經濟的增長率(見下圖)。 (三)鋼鐵工業文獻來源:Steel Industry Analysis Brief美國鋼鐵工業能源消費主要以天然氣、煤炭及焦炭作為燃料,是制造業最大能源消費者之一。鋼鐵工業的能耗將近占全美制造業總能耗的6%(圖1)。美國鋼鐵工業的能源消費呈下降趨勢。1991年至2002年,鋼鐵工業的總能耗下降了38%;1998年至2006年鋼鐵工業的總能耗下降了34%(圖2)。根據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

11、(FRB)和美國經濟分析局(BEA)的報告可以看出,能源消費的下降與能源強度、生產價格及生產指數的下跌是相一致的。(四)冶金工業文獻來源:Metallurgical industries are key parts of energy-intensive manufacturing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統計,2010年金屬制造業耗能占全國總耗能的1.4%,同時貢獻了全國0.6%的商品及服務產值。金屬工業包括了鋁的初級制品、鐵、鋼、大宗日用品的制造,如鋼板及鋼管等專業化產品。近年來在鋼鐵行業能源消耗水平相對平滑的情況下,鋁行業的能源消耗呈下降趨勢。過去十年間,除08至09年經濟衰退導致的產出大幅下

12、降以外,這兩個行業的產出水平都相對平穩。由于供應鏈內部的相互聯系,金屬工業的內部調整具有廣泛的經濟影響。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報告預測,未來20至30年,金屬工業的能源消耗以及總的經濟產出將會持續下降。但在接下來的10到20年,鋁行業及鋼鐵行業的能源消費及產出水平將仍會持續加速。(五)水泥工業文獻來源:The cement industry is the most energy intensive of all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能源密集型制造業的能源消費占全美制造業總能耗的二分之一。雖然水泥工業的能耗量僅占全美總能耗的0.25%,然而它仍是制造業領域能源消耗強度最大的行業,因為它的能耗水平是其產出水平的10倍。就平均來看,其他能源密集型制造業的能耗至多不超過其產出水平的兩倍。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EIA)的報告表明,水泥行業對能源消費及國民經濟的貢獻將持續增長(見下圖)。(六)食品及造紙業文獻來源:Food and paper account for 3.4% of nations energy use2010年,食品制造業及造紙工業占全國總能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