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專題二 自然環境中的物質循環和能量交換第3講 地質循環與地殼運動【考綱原文】1.地殼內部物質循環過程 2.造成地表形態變化的內外力因素【知識結構】【基礎必備】1.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 必修一課本22頁圖1.262.地殼物質循環過程圖。兩種循環圖必須掌握3.三大巖石的類型及特征4.地質作用與地表形態的塑造【高考考察切入點】考點一:三大類巖石與地殼物質循環【三大巖石類型及特點】1.巖石圈:地殼與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由堅硬的巖石組成。2.巖石圈巖石類型:(1)巖漿巖:巖漿在上升過程中冷卻、凝固而成。 類型:在地表以下形成侵入巖(如花崗巖);噴出地表后冷卻凝固叫噴出巖,又叫火山巖(如玄武巖) 特征
2、:流紋、氣孔(2)沉積巖:巖石在外力作用下,經過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和固結成巖形成。 主要類型:石灰巖、頁巖、砂巖、礫巖等 具有層理結構;一般含有化石;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存在于沉積巖;沉積巖層呈上新下老的關系;反映當時沉積環境:煤層以前是濕潤的森林;石灰巖層說明以前是溫暖的海洋淺海環境。(3)變質巖:有其他巖石在高溫高壓下變質而成。(地球內部、巖漿侵入或噴出的接觸地帶、板塊交界處高壓條件) 類型 石灰巖大理巖;頁巖板巖;砂巖石英巖【巖石圈物質循環過程圖的判讀技巧】巖漿巖:只有巖漿冷卻凝固形成(結構圖中只有一個箭頭指向)沉積巖、變質巖:三大類巖石都可形成,(結構圖中有兩個箭頭指向)巖漿
3、:三大類巖石都可充絨再生為巖漿,但在重熔再生前必經過高溫高壓環境若考慮高溫高壓下的變質作用,三大巖石必經變質作用,先成變質巖,最后重熔再生為巖漿。(結構圖中只有一個箭頭由變質巖指向巖漿)若不考慮變質作用。(結構圖中有三個箭頭指向巖漿)考點二:地質作用與地貌【內力作用與地貌】內力作用:地殼運動、巖漿活動和變質作用。其中地殼運動是塑造地表形態的主要形式。地殼運動中地殼中的巖層在地應力作用下發生明顯彎曲變形而遺留下來的形態成為地質構造:向斜、背斜、斷層。內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塑造,題目多通過地質剖面圖(巖層的彎曲變形狀況、巖漿的活動狀況等)來判斷內力質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影響。【1】地質剖面圖的判讀方法地
4、質剖面圖中,通過巖層的彎曲變化,判斷地質構造的類型。向斜巖層向下彎曲;背斜向上彎曲;斷層巖層出現斷裂面,巖體沿斷裂面發生明顯位移;侵入巖巖脈未噴出地表就冷卻形成,巖脈上下粗細變化不大;噴出巖巖脈噴出地表后冷卻形成,地表以下巖脈細長,地表之上由于巖漿的擴散流動形成火山形狀的頭。看地表地形類型,結合地形類型,分析地質構造與地形類型的關系內力作用下:向斜成谷,背斜成山。 內外力共同作用: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向斜成山:內力作用下,巖層向下彎曲,槽部擠壓巖石堅硬;不易被外力侵蝕成山背斜成谷:內力作用下,巖層向上彎曲,頂部在張力作用下巖石破碎,易被外力侵蝕成谷。斷層:巖體上升成山泰山、廬山、華山;巖體下沉為
5、谷渭河平原、汾河平原、鄱陽湖等?!?】地殼運動最活躍地區板塊交界處板塊交界處邊界類型及所處的位置(大洋內部一般為生長邊界,大洋邊緣一般為消亡邊界)消亡邊界:碰撞擠壓多形成巨大山脈、島弧鏈、海溝地中海: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碰撞擠壓,多火山地震。(地中海面積減小,阿爾卑斯山脈)土耳其:位于亞歐、非洲、印度洋三大板塊交界處,多地震。伊朗高原、青藏高原、喜馬拉雅山、中南半島西岸、蘇門答臘島、爪哇島:位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碰撞擠壓形成高原、山脈、島嶼(海溝)。多火山、地震。日本群島、琉球群島、臺灣島、菲律賓群島:位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碰撞擠壓形成島弧鏈。多火山地震。新幾內亞島、所羅門
6、群島、湯加群島、新西蘭北島、南島:位于印度洋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碰撞擠壓形成島弧鏈,海溝,多火山地震??安旒影雿u、阿留申群島、落基山脈、墨西哥高原:位于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交界處,碰撞擠壓形成島嶼、海岸山脈、海溝,多火山地震。中美地峽、安第斯山脈:位于美洲板塊與南極洲板塊交界處,碰撞擠壓形成海岸山脈、海溝,多火山地震。.生長邊界板塊張裂,多形成裂谷和海洋冰島:亞歐板塊和美洲板塊張裂運動(大洋中脊),多火山活動、地熱資源豐富。東非大裂谷:大陸地殼發生破裂,兩側的大陸塊向背運動。紅海、死海:位于印度洋板塊與非洲板塊交界處,張裂運動。紅海由大陸裂谷發展為陸間裂谷,出現了新生洋殼與擴張的洋中脊,紅
7、海擴張。大西洋中脊:30°N以北位于亞歐板塊與美洲板塊交界處,張裂運動形成大洋中脊(冰島)30°N以南位于美洲板塊與非洲板塊交界處,張裂運動形成大西洋中脊。印度洋大洋中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及南極洲板塊三大板塊交界,張裂形成“人”字大洋中脊。太平洋大洋中脊:位于太平洋板塊與南極洲板塊交界處,張裂形成大洋中脊?!就饬ψ饔门c地貌形態】外力作用包括: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固結成巖。內力作用是使地表變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是削高填低,全球=以內力作用為主。因此地質作用發生往往先是內力作用抬升某地,抬升過程中外力作用對其侵蝕,內力作用使某地地勢變低,外力作用在此堆積。內外力共同作用
8、,但某時間段內會以一種地質作用為主。 流水侵蝕地貌河流的上游或是河流形成的初期,河流以流水下蝕、溯源侵蝕為主,河谷不斷延長和加深,河谷的橫剖面呈“V”型。河流的中下游或是河流形成的中后期,河流的側蝕作用增強,彎曲河道凹岸侵蝕,凸岸堆積;平直河道看地轉偏向力,北半球右岸侵蝕,南半球左岸侵蝕。河谷拓寬,河流橫剖面呈“U”型 流水堆積地貌組成部分分布形成地貌特點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洪積沖積平原山前河流上游流經山地,坡度陡,流速快,流水侵蝕使其攜帶大量泥沙,搬運至山前谷口處。水流流出山口,地勢趨于平緩,水道展寬,水流變慢,泥沙沉積,形成沖積扇或洪積扇,各個洪積扇或沖積扇連接形成洪積沖積平原以谷口為頂點呈扇
9、形,沖積扇頂端到邊緣地勢逐漸降低,堆積物顆粒由粗變細土壤深厚肥沃,既不旱也不澇,是高產田所在地河漫灘平原河流中下游河流下蝕作用減弱,側蝕作用加強,河流凹岸侵蝕,凸岸堆積形成堆積體,堆積體在枯水季露出水面,形成河漫灘,洪水期,被淹沒繼續接受堆積。如果河流改道,河漫灘被廢棄,多個被廢棄的河漫灘連在一起形成河漫灘平原地勢平坦、寬廣土壤肥沃,易旱易澇,糧食產量不穩定三角洲平原河流入??诘暮I地區河流到達海岸入海口時,水下坡度平緩,加上海潮頂托,流速極緩,河流攜帶的泥沙便會堆積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多呈三角形,地勢平坦,河網稠密,河道由分汊頂點向海洋呈放射狀土壤肥沃,易鹽堿化,影響農業生產考點三 地形類
10、型、成因、特征及對人類活動的影響1. 地形地貌類型的判讀(1) 若題目中讓判斷地形類型,需要根據等高線的數值大小及分布特點判斷屬于五種基本地形類型中的哪一種。(平原、山地、高原、丘陵、盆地)(2) 若題目中讓判斷地貌類型,需根據該地區主要的地質作用,按成因判斷具體的地貌類型若是平原,必須判斷出是沖積扇平原?河漫灘平原?還是河口三角洲?若是山地,必須判斷出是斷塊山?向斜山?還是背斜山?火山? 若是島嶼 需根據成因判斷是大陸島(一般多位于大陸附近,原為大陸的一部分,后因地殼下沉或海面上升,使其與大陸分隔而成的島)?火山島(一般位于板塊交界處)?沖積島(流水堆積形成,河口附近)?珊瑚島(熱帶海域)2
11、.地形/地貌類型的成因任何地貌都是內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分析其成因時需考慮兩方面內外力作用在一定地區和時間,兩個力經常處于不均衡狀態。若一個地區處于隆起狀態,表明該地區向上的內力作用強于外力作用的剝蝕作用,地勢高差就會增大,地面高度和坡度亦會增大。相反當一個地區,上升作用減弱或趨于穩定,外力作用相對于居于優勢,山地就會被剝蝕降低,發育各種外力地貌,地貌趨于和緩平坦,外力作用由強變弱。當地殼下降與外力堆積速度大致相等時,就會形成堆積平原,若地殼下降速度大于外力堆積速度,則形成凹地或湖泊。 內力抬升為主的地區。年輕的高大山脈和高原喜馬拉雅山、青藏高原、科迪勒拉山系、阿爾卑斯山脈等多位于板塊
12、的交界地帶。 外力侵蝕為主的地區 古老的高原山地,地表起伏和緩德干高原、巴西高原、南非高原、斯堪的納維亞山脈等。 地表千姿百態的地貌形態,多是外力作用的結果。一般干旱半干旱地區以風化和風力作用為主;一般濕潤半濕潤地區以風化和流水作用為主。高山和高緯地區以冰川作用和流水作用為主。3.地形特征的描述: 主要地形類型(一種或兩種)及特征(平坦、起伏較大、起伏和緩、地形崎嶇等) 地勢高低(較高、較低、落差大)及其變化(高低)4.地質作用及地形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地質構造的實踐應用:背斜找油氣、挖隧道、大壩;向斜找水、煤鐵、大壩;斷層泉水出露,河谷發育。斷層處不可修建大壩、鐵路。在背斜處開采煤炭等,易發生
13、瓦斯爆炸事故;在向斜處開采煤炭,易發生透水事故。 地形對聚落形態的影響聚落一般分布與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氣候溫暖濕潤的地區。我國的城市多分布于東部季風區,沿河、沿海的平原地區。 平原區:聚落密度大,規模大,主要分布與沿江、沿河、沿海、沿交通干線的平原地區。熱帶的平原地區氣候濕熱,人煙稀少。主要分布與海拔較高氣候涼爽的高原和山地。 山地:聚落密度小,規模小,且分散,主要分布于山前沖積扇和河流兩岸的河漫灘平原多呈條帶狀。 高原:中高緯高原區,聚落多分布于高原內的河谷平原區。 地形對交通的影響平原區:交通線密集,多呈網狀;交通運輸方式多樣 山地:交通線稀疏,多分布于地勢平坦的山間盆地和河谷
14、地帶(交通線與河流一致),多呈“之”字型,與等高線盡可能平行,避開陡坡。交通運輸方式以公路為主、鐵路為輔??键c四:高考題目考查圖型景觀圖、地質剖面圖、原理圖【高考試題跟蹤】考點一:三大巖石及地殼物質循環(2011全國文綜)讀右圖,完成1-2題1.組成該山體巖石的礦物直接來自A地表B.地殼上部C. 地殼下部D.地幔2.在巖石圈物質循環過程中,該山體巖石在地球表層可轉化為A噴出巖 B.侵入巖 C沉積巖D.變質巖(2009江蘇地理)右圖為巖石圈物質循環示意圖,圖中、分別表示沉積環境、熔融環境和變質環境,箭頭線代表不同的地質過程,讀圖回答:3.2008北京奧運金牌上鑲的昆侖玉和大理巖的形成過程同屬A
15、B C D4.古生物進入并成為巖石中化石的地質環境和過程是A- B- C- D-(2010年北京文綜)圖1是八達嶺長城照片,該段長城主要坐落在花崗巖侵入體上。讀圖,回答第5-6題。5圖中指示山脊和山谷的分別是 A和 B和 C和 D和6八達嶺地區花崗巖從形成到出露所經歷的地質過程依次是A固結成巖風化剝蝕侵蝕搬運地殼抬升B地殼抬升侵蝕搬運巖漿侵入風化剝蝕C巖漿侵入地殼抬升風化剝蝕侵蝕搬運D侵蝕搬運巖漿侵入地殼抬升固結成巖圖中右圖表示“巨蟒出山”風景,它是江西三清山標志性景觀,海拔1200余米,相對高度128米,是由風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崗巖石柱。左圖為地殼物質循環示意。結合相關知識完成7
16、-8題。7.形成“巨蟒出山”風景的巖石屬于左圖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8.該景觀形成的地質作用有 巖漿侵入 地殼運動 外力作用 火山噴發A B C D科羅拉多大峽谷是世界陸地上最長的峽谷之一。從谷底向上,沿巖壁出露著早古生代到新生代的各期巖系,并含有代表性生物化石,因此有“活的地質史教科書”之稱。結合材料和大峽谷某段景觀圖片,完成910題。9與科羅拉多大峽谷主要巖石成因相同的是A花崗巖 B玄武巖 C石灰巖 D大理巖10科羅拉多大峽谷形成主要經歷的地質過程依次是A外力沉積固結成巖地殼抬升流水侵蝕B侵蝕搬運巖漿侵入地殼抬升固結成巖C固結成巖板塊運動地殼斷裂流水侵蝕D巖漿侵入地殼
17、抬升風化剝蝕侵蝕搬運圖5為“我國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圖6為“五種外力作用表現形式聯系圖”,圖7為“某地區巖層剖面示意圖”, 讀圖完成1112題11塑造甲地所在地區地表形態特征的外力作用是圖6中的AaBbCcDd12圖7所示四種地質構造中,最有可能形成乙地區地形類型的是 ABCD下面左圖所示的云南路南石林屬于喀斯特地貌,結合巖石圈物質循環簡圖,回答1314題。13路南石林的巖石按成因屬于右圖中的 A甲 B乙 C丙
18、0;D丁14塑造路南石林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蝕 B風力侵蝕 C冰川侵蝕 D海浪侵蝕考點二:內力作用與地貌15.(2012年山東文綜)圖2為某區域地質剖面示意圖。圖中甲地層褶皺后,該區域先后發生A沉積作用、侵蝕作用、巖漿侵入 B巖漿侵入、侵蝕作用、沉積作用C巖漿侵入、沉積作用、侵蝕作用 D侵蝕作用、沉積作用、巖漿侵入(2012年江蘇地理)圖5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積巖層埋藏深度示意圖。巖層
19、的埋藏深度(巖層距離地面的垂直距離)可以用來幫助恢復巖層的形態。讀圖回答16-17題。16.屬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A. B. C. D.17.處發生的地殼運動是 A.褶曲隆起 B.褶曲凹陷 C.斷裂下降 D.斷裂上升(2011年江蘇文綜)某同學騎自行車自甲地向乙地持續行進,進行野外考察。該同學利用手持GPS接收機每間隔60秒自動記錄一次位置。左圖是考察線路地質剖面圖,右圖是GPS所記錄的位置分布圖。據此回答1819題。18左圖中、所對應的地質構造依次是.向斜、背斜和斷層斷層、向斜和背斜背斜、向斜和斷層背斜、斷層和向斜19與右圖相對應的剖面圖是a圖 b圖 c圖 d圖(2011山東文綜)下圖為我國北
20、方某區域地貌景觀和地質剖面示意圖。讀圖回答20-21題。20.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 甲處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質量 乙處修建護坡堤,防止岸坡侵蝕丙處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積 丁處修建擋土壩,攔截泥沙以淤地A B C D21.圖中I、II、III、IV處主要由內力作用形成的是AI、II BIII、IV CI、III DII、IV下圖為某地質剖面圖。讀圖回答22-23題:22.圖中內外力作用的先后順序是褶皺、巖漿噴出、沉積、巖漿侵入、斷裂斷裂、褶皺、巖漿噴出、沉積、巖漿侵入巖漿噴出、褶皺、沉積、巖漿侵入、斷裂褶皺、巖漿侵入、巖漿噴出、沉積、斷裂23.圖中、所示地質或地貌的成因正確的是A.泥沙沉積
21、B.巖層斷裂C.侵蝕作用 D.水平擠壓(2012四川卷文綜12)下圖是我國亞熱帶某旅游名山景觀照片。該山山頂海拔3099米,屬山地針葉林帶。讀圖回答24-25題。24.形成圖中構造地貌的地質作用是A斷裂上升 B褶皺彎曲 C.冰川堆積 D風力侵蝕25.該山山頂能夠出現可供游客欣賞的景觀是A.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B.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云淡日光寒C.層層梯田疊交錯,猶如海上泛碧波 D.春蠶作繭桑園綠,睡起日斜聞竹雞26.(2011廣東)讀“某區域地質剖面簡圖”(圖1),圖中甲、乙、丙三處的地質構造分別是:A斷層、向斜、背斜 B斷層、背斜、向斜C向斜、斷層、背斜 D背斜、向斜、斷層(20
22、10安徽)今日水資源嚴重短缺的西安市隋唐時期用水充足,有“陸海”(指湖泊和沼澤很多)的美稱。下圖示意古長安(今西安市長安區)“八水”位置。完成2728題。27“八水繞長安”的地質成因之一是渭河平原地殼()A水平錯斷 B褶皺凹陷 C斷裂陷落 D水平張裂28古長安“陸海”今日不復存在的重要原因是()A秦嶺北坡森林植被破壞 B渭河流域水體污染嚴重C渭河下游汛期水位上升 D秦嶺南坡耕地面積增加(2010重慶)下圖是某區域地質地貌剖面圖。讀圖,回答29-31題。29圖中高速公路隧道穿過: A向斜谷 B.背斜谷C.向斜山 D背斜山30圖中甲地多見芽、溶洞等地形,推斷可知巖層應為:A頁巖 B.板巖 C.石灰
23、巖 D.花崗巖。31.若河流沿岸地區柑橘分布廣泛,則圖中乙地常見植被類型最可能為A常綠闊葉林 B. 落葉闊葉林 C. 針闊混交林 D. 針葉林(2012上海卷地理)板塊運動造就了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基本形態。32.洋脊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 地震使海底抬升 B. 地震導致海底中間凹陷C. 海底擴張處巖漿涌出 &
24、#160; D. 海底擴張處沉積物大量堆積33. 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碰撞,可能形成 A. 島弧和海溝 B. 海嶺和海溝 C. 海嶺和裂谷 D. 島弧和裂谷考點三:外力作用與地貌
25、(2012北京卷文綜10)下圖為溫帶某景區導游圖。讀圖,回答1題。34.在圖示景區的主要自然景觀中,A峽谷由河流下切塑造而成 B河流補給主要靠冰雪融水 C瀑布的落差受徑流量控制 D湖泊是火山口積水形成的圖5為世界某區域地形圖,讀圖回答35-36題。35圖中P處的地貌類型是A河谷 B三角洲 C峽灣 D湖泊36P處地貌的延伸長度約為A20km B40km C60km D80km(2010山東文綜)圖3為某地地質的示意圖。讀圖回答3738題。37.圖中巖石和地貌形態形成的先后順序是 A. B. C. D.38.該類地貌發育典型的山區A.風蝕現象顯
26、著 B.巖石類型是花崗巖 C.土層較薄,土壤貧瘠 D.地表水豐富,地下水貧乏(2010山東文綜)圖4為我國北方某河流入???989年和2009年的衛星形象。該河口區河流主流曾于1996年人工改道。讀圖回答3940題。39.比較兩幅形象,可判讀和分析出A.河流主流流向由東北改向東南 B.河流故道南部海岸繼續淤積增長C.河水含沙量明顯增加 &
27、#160; D.三角洲形態變化主要與河流改道有關40.該河口海岸帶合理的開發利用方式是A.建設大型海港,發展遠洋運輸 B.建立濕地保護區,保護生態環境C.開辟海水浴場,發展濱海旅游 D.開墾成為耕地,發展糧食生產 右圖是八達嶺長城照片,該段長城主要坐落在花崗巖侵入體上。讀圖,回答第41-42題。41.圖中指示山脊和山谷的分別是 A和 B和 C和 D和42.八達嶺地區花崗巖從形成到出露所經歷的地質過程依次是A固結成巖風化剝蝕侵蝕搬運地殼抬升B地殼抬升侵蝕搬運巖漿侵入風化剝蝕C
28、巖漿侵入地殼抬升風化剝蝕侵蝕搬運D侵蝕搬運巖漿侵入地殼抬升固結成巖43.圖 13 示意中國東部某區域,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 描述圖示區域地形的主要特點。(7分)(2) 分析 R 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8 分)44.(2012安徽卷文綜)(24分)根據材料和圖14,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云南蒼山洱海地區山清水秀、林茂糧豐,大理古城宛如一顆明珠鑲嵌在青山綠水之間,人與自然和諧統一。(1)圖中A地、B地的地貌分別為_、_,從內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別說明它們形成的主要過程。(12分)45.(2012上海)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寫出圖中數字所代表
29、的省級行政單位的簡稱。(6分) ; ; 。 長江向東奔流入海,其間塑造了不同的地貌景觀??磮D8完成下表。(12分)乙地所在的荊江素有“九曲回腸”之稱(見圖)。該曲流現象的形成與流水的侵蝕和堆積作用有關,圖9反映的是( )(2分) A.a為凹岸侵蝕,b為凸岸堆積 B.a為凸岸堆積,b為凹岸侵蝕 C.a為凹岸堆積,b為凸岸侵蝕 D.a為凸岸侵蝕,b為凹岸堆積(4)河曲地貌與人類活動的關系敘述正確的是( )A.a岸修建港口并修筑防護堤B. 古代a岸興建城市,護城河起防御作用C.a岸農業發達,為主要農作物種植區D.a岸流水堆積作用,淘沙淘金主要在此岸。(5)讀圖,長江口段南北兩側的河道寬度明顯不同,較
30、寬的是 _(填“南”或“北”)側,形成該現象的主要影響因素_。(6分)46.(2010·全國新課標卷)下圖示意某區域多年平均降雪量與雪期(從當年初雪日到次年終雪日的天數)的空間分布。該區域內丘陵區每年因融雪徑流造成的土壤侵蝕較為嚴重。(1) 根據等雪期線的分布,分析沿MN一線的地形分布特點。(12分)(2) 比較甲、乙兩地雪期與降雪量的差異,并解釋原因。(6分)(3) 分析位于丘陵區的丙地融雪侵蝕較乙地嚴重的原因。(8分)考點四:地形類型的判讀、地形特征及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讀圖10,回答下列問題47說明在地形影響下,該區域城鎮和交通線路的分布特征。(6分)48 (2012四川
31、卷文綜)(36分)圖10為南亞部分地區圖,圖11為東海部分地區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據圖11等深線判斷,甲地海底地形類型是 ,其成因是 _ 。 (2)圖12是圖10所示半島中部東西向地形剖面圖示意圖。讀圖10、圖12,簡述該半島的地形特征。(6分)49.讀圖,完成下列要求判斷G河自N點至M點流經地區的地形類型,并說明判斷的理由。(9分)說明G 河水量豐富的原因。(11分)指出G河沒有形成明
32、顯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16分)50.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釀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長過程中,特別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晝夜溫差與其糖分積累呈正相關。圖a中甲、乙兩地均為優質葡萄產地。圖b為乙地典型的葡萄種植園景觀。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優質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產的葡萄釀制而成的.(1)分析甲地有利于種植葡萄的地形、氣候條件。(12分)(2)分析乙地葡萄種植園地表鵝卵石堆積的原因。(8分)(3)簡述乙地氣候類型和特點,并說明氣候條件以及葡萄種植園地表鵝卵石對葡萄生長的影響。(16分)第3講 地質循環與地殼運動1-5:DCDAD 6-10:CBACA 11-15:ACBAD 16-20:DCCDA 21-25:DADAB 26-30:BCADC 31-35:ACAAC 36-40:BDCDB 41-42:DC43.(1)本區北部以平原為主,南部以低山丘陵為主;地勢南高北低;北部海岸線較平直,南部海岸線曲折,多島嶼。 (2)河流徑流量大,攜帶泥沙量大;位于河流入??冢貏莸推?,流速緩慢,以堆積作用為主,泥沙大量堆積;地處海陸交界地帶,海水的頂托使堆積作用增強,在R河的河口地段形成眾多的沙洲。 44.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西科技學院附屬中學2025屆聯合模擬考試化學試題含解析
- 西藏昌都地區八宿縣2025屆初三三校聯考數學試題含解析
- 羽毛球場地租賃合同范文榜樣
- 江蘇省江陰市華士片、澄東片重點達標名校2025年初三年級下學期物理試題周末卷含附加題含解析
- 技術總監合同翻譯
- 事業單位勞動合同樣本
- 租賃合同與租賃訂單
- 江西省萍鄉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生物學試題(含答案)
- 多功能會議室租賃合同
- 廚衛設備定制合同協議
- 駕校管理系統答辯
- 心理咨詢師的倫理與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勞務員考試題庫完美版
- 2025年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技能考試題庫附答案
- 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報告正文
- IATF16949-應急計劃評審報告
- 輸血病人的個案護理
- 企業生產安全臺賬資料填寫模板
- 江蘇省淮安市2025屆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調研測試化學
- 《照明培訓手冊》課件
- 智能傳感器銷售合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