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西南大學[1131]《微生物學》答案..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4/3e64933a-c1b2-4a29-bb21-d96fe1975c67/3e64933a-c1b2-4a29-bb21-d96fe1975c671.gif)
![2016西南大學[1131]《微生物學》答案..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4/3e64933a-c1b2-4a29-bb21-d96fe1975c67/3e64933a-c1b2-4a29-bb21-d96fe1975c672.gif)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51、 MIC 答案: 最小抑菌濃度,表示某藥物對某菌的最小抑菌濃度,常以 卩 g/mlg/ml 或卩/ml/ml 來表示。 52、 毒血癥(toxemia) 答案: 病原菌侵入機體局限組織中生長繁殖后,只有其產生的外毒素進入血液,細菌本身不侵入血流, 夕卜毒素作用于組織和細胞,弓 I I 起特殊的臨床癥狀,如白喉和破傷風菌等。 53、 脂多糖 答案: 革蘭陰性菌細胞壁外膜伸岀的特殊結構,即細菌內毒素。由類脂 A A、核心多糖和特異多糖構成。 54、 NK 細胞(naturalkiller cell, NKC) 答案: 是一類不需特異性抗體參與也無需靶細胞上的 MHCIMHCI 類或 IIII
2、 類分子參與即可殺傷靶細胞的淋巴 細胞。主要位于脾和外周血中,是正常人的一種單核細胞。 55、 免疫 答案: 是機體識別 自身”和 非己”抗原,排斥異己抗原,維持機體內外環境平衡的生理學反應。 56、 光合磷酸化 答案: 由光照引起的電子傳遞與磷酸化作用相偶聯而生成 ATPATP 的過程成為光合磷酸化。 57、 病毒 答案: 是超顯微的,無細胞結構,專性活細胞內寄生,在活細胞外具一般化學大分子特征, 一旦進入宿 主 細胞又具有生命特征。 58、 有性孢子 答案: 指經過兩性細胞結合,經質配、核配、減數分裂形成的繁殖小體。 59、 包涵體(inclusion bodies) 答案: 有些病毒感染
3、細胞后, 在細胞核或細胞漿內岀現大小不等的圓性或不規則的團塊結構, 嗜酸或嗜 堿性染色的斑塊結構,稱為包涵體。 60、 核酸疫苗( (nucleic acidvaccines) 答案: 是指將一種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原基因,經質粒載體 DNADNA 接種給動物,能在動物體細胞中經轉錄 轉譯合成抗原物質,刺激被免疫動物產生保護性免疫應答。 61、 生活史 答案: 個體經一系列生長、發育階段后而產生下一代個體的全部過程, 就稱為該生物的生活史或生命周 期。 62、 磷壁酸 答案: 為大多數革蘭陽性菌細胞壁的特有成分,約占細菌細胞壁干重的 2020- -40%40%,有 2 2 種,即壁磷壁酸 和膜磷壁
4、酸。 63、 卡介苗(BCG) 答案: 是將有毒力的牛型結核分枝桿菌在含膽汁、甘油和馬鈴薯的培養基中,經過 230230 次移種,歷時 1313 年培養而獲得的減毒活疫苗。預防接種后,可使人獲得對結核分枝桿菌的免疫力。 64、 隱性傳染 答案: 機體有抑制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進入機體的病原微生物不造成機體明顯素損害, 這種無癥狀的傳 染稱之。 65、 生命三域學說中的三域是 _域. _ 域和真核生物域。 答案: 古菌域;細菌域 66、 構成抗原的化學基礎包括 、分子大小、化學組成、分子結構 與 的復雜性和物理狀態。 答案: 異源性;立體構象 67、 細菌常見的無氧呼吸類型有 _ 呼吸. _ 呼
5、吸、碳酸鹽呼吸和延胡 索酸呼吸。 答案: 硝酸鹽;硫酸鹽 68 病毒的復制周期包括吸附、 、 及病毒 在宿主的裝配和釋放。 答案: 穿入和脫殼;生物合成 69、 細菌的核糖體是由30S的小亞基與 _ 的大亞基組成沉降系數為的 _ _ 基團。 答案: 50s; 70s 70、 衣原體是一類專性 _ 寄生.并有獨特_ 的原核細胞型微生物。 答案: 細胞內;發育周期 71、 無性抱子根據形態的不同,可分為 _ 、抱子囊抱子和 _ 三種 答案: 分生抱子;葉狀抱子 72、 抗原遞呈細胞包括單核-巨噬細 胞、 、 和郎罕細胞等。 答案: 樹突狀細胞;B淋巴細胞 73、 根據菌落的特點可將菌落分為 _ 菌
6、落.粗糙型菌落和 _ 菌落。 答案: 光滑型菌落;粘液型菌落 74、 根據最適生長溫度不同,可將微生物分為三大類: _ 、 _ 和嗜熱微生物。 答案: 嗜冷微生物;嗜溫微生物 75、 微生物的營養要素除水和碳源外, 還有 _ 、無機鹽、生長因子和 _ 。 答案: 氮源;能源 76、 構成非特異性免疫的屏障結構主要有 _ 、血腦屏障、 _ 。 答案: 皮膚與粘膜屏障;血胎屏障或血睪屏障 77、 不同真菌細胞壁多糖不同, 低等真菌是 _ 為主;酵母以葡聚糖;咼等陸生真菌以 _ 為主。 答案: 纖維素;幾丁質 78、 一般化學消毒劑在常用濃度下,只對細菌的 有效。對芽胞需要 提高消毒劑的 和作用時間
7、方可奏效。 答案: 繁殖體;濃度 79、 按傳染病流行過程的強度和廣度分為散發、地方 性、 和 四種形式。 答案: 大流行;爆發 80、 機體的天然免疫機制主要包括 、 、炎癥 反應及機體的體液因子。 答案: 屏障作用;吞噬作用 81、 試述濕熱滅菌的原理和種類 答案: 原理:使細菌菌體蛋白質凝固和變性;使細菌核酸降解;使細菌的胞漿膜損傷。 類別: (1) 煮沸法:煮沸10 分鐘可達到消毒的目的,若需殺死芽孢,應延長時間至 1-3 小時。可 用于外科器械注射器膠管等的消毒。 (2) 流通蒸汽滅菌法:是在常壓下用 100 C 的水蒸氣進行消毒,通常 10-15 分鐘可殺死細 菌的繁殖體,但不保證
8、殺死芽孢。 (4) 間歇滅菌法:禾 U 用反復多次的流通蒸汽加熱,能夠殺死細菌所有的繁殖體和芽孢,主 要用于不耐熱的物質,如某些營養培養基的滅菌。 (5) 高壓蒸汽滅菌法:是滅菌效果最好 .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滅菌方法。通常壓力為 1.05kg/cm2,溫度為 121.3 C,持續 15-30 分鐘。可殺死包括細菌芽孢在內的所有微生物。 該方法適用于耐高溫和潮濕物品的滅菌,如生理鹽水 .普通培養基手術器械等。 (6) 巴氏消毒法:加熱 61.1-68.8 C 30 分鐘或者 71.7 C 15-30 秒,可殺死物品中的病原菌 和雜技菌,而不破壞物品的質量。如牛奶和酒類的消毒。 82、 試述真菌性疾
9、病的幾種形式。 答案: 不同的真菌可以通過不同形式致病,真菌的致病形式主要有: (1) 致病性真菌感染:主要是外源性真菌感染,可引起皮膚、 皮下和全身性真菌感染。 (2) 條件致病性真菌感染:主要是內源性真菌感染,寄居在體內的正常菌群中的真菌 在人體免疫功能低下或菌群失調時引起感染。 通常發生于長期使用抗生素、激素及免疫抑制 劑的過程中。 (3) 真菌變態反應性疾病:有 2 種類型,一種是感染性變態反應,為遲發型變態 反應,它是在病原性真菌感染的基礎上發生的;另一種是變態反應,發生原因復雜且常見, 大多數是由吸入或食入真菌孢子或菌絲而引起。I”型變態反應均可發生。 83、 試述五類免疫球蛋白的
10、主要功能特點。 答案: IgG : (1)是人類血清中含量最多的主要抗體,半衰期最長,約 23 天;(2)具有抗細菌、 抗病毒、中和毒素的作用;(3)是唯一能通過胎盤的抗體(4)參與 ADC*用、活化補體 及某些類型(n、川型)的超敏反應。 IgM:( 1)為五聚體,分子量最大;(2) IgM 是最早合成和分泌的抗體,為近期感染的指 標,有助于早期診斷; (3)新生兒臍血中該抗體水平升高提示有宮內感染; (4 )天然血型 抗體,凝聚作用和激活補體的能力比 IgG 強;(5)具有調理吞噬作用、溶菌、溶細胞作用, 但中和毒素和病毒作用較弱;(6)參與n、川型超敏反應。此外, B 細胞膜表面抗原受體
11、 組成中的 IgM 為單體分子。 IgA :有血清型和分泌型 IgA 兩種,血清型為單體。分泌型 IgA (SIgA)為雙體,是機體局 部粘膜抗感染的重要抗體。 IgD :功能尚不清楚。成熟 B 細胞表面表達膜 IgD ( mIgD),為 B 細胞抗原識別受體。IgE :是血清中含量最低的一類 lg,為親細胞抗體,與 I型超敏反應的發生有關。 84、 簡述革蘭染色的原理.主要步驟,結果及其實際意義? 答案: 1)原理: G+菌細胞壁結構:較致密,肽聚糖層厚,脂質少,酒精不容易透入并可使細胞 壁脫水形成一層屏障,阻止結晶紫-碘復合物從胞內滲出。 G+菌等電點(PI2-3 ):比G+( PI4-5
12、 )低,在相同pH染色環境中,G+菌所 帶負電荷比G-菌多,故與帶正電荷的結晶紫染料結合較牢固,不容易脫色。 G+菌體內有核糖核酸鎂鹽與多糖復合物。 (2) 革蘭染色的方法:細菌標本固定后,先用結晶紫初染,再用碘液媒染,使 之生成結晶紫-碘復合物,然后用95%酉精脫色,最后用稀釋的復紅復染。可將 細菌分成2類,不被酒精脫色仍保留紫色者為革蘭陽性菌; 被酒精脫色后復染為 紅色者是革蘭陰性菌。 (3) 用途:細菌形態鑒定.菌種鑒定 (4) 意義:鑒別細菌:可分為2類.研究細菌對抗生素的敏感性,選擇抗菌藥物. 研究細菌對結晶紫的敏感性.細菌的等電點.指導臨床用藥有重要意義。 85、 病毒的增殖方式和
13、其他微生物有何不同 ? 答案: 病毒與其他微生物增殖方式的不同點主要是:病毒必需在敏感細胞內增殖;不能 自主復制。 病毒在敏感細胞內的增殖過程:復制。病毒進入細胞后,細胞的代謝系統會按照 病毒核酸的指令,以病毒核酸為摸板進行核酸的復制,并轉錄病毒 mRNA翻譯 成病毒蛋白質。性合成的病毒核酸和蛋白質分別構成子代病毒的核心和衣殼, 在 裝配成子代病毒釋放到細胞外。病毒的復制具有周期性,即從病毒體侵入細胞到 子代病毒體生成釋放,稱為一個病毒復制周期。過程包括:吸附 .穿入.脫殼.生 物合成和裝配釋放。 86、 試述與細菌致病性有關的因素,構成細菌侵襲力的物質基礎。 答案: (1) 細菌致病性與其毒
14、力侵入機體的途徑及數量密切相關: 首先細菌的毒力取決于它們對機體的侵襲力和產生的毒素; 細菌的侵襲力是指致病菌突破機體的防御功能,在體內定居繁殖和擴散的能 力。構成侵襲力的物質基礎是菌體表面結構和侵襲性酶。 菌體表面結構:菌毛膜磷壁酸以及莢膜和微莢膜。其中,菌毛和某些革蘭陽 性菌的膜磷壁酸為具有粘附作用懂的細菌結構;細菌的莢膜和微莢膜有抗吞噬細 胞吞噬和抗體液中殺菌物質(補體溶菌酶等)的作用。 侵襲性酶:是指某些細菌在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某些胞外酶,它們可協助細菌抗 吞噬或有利于細菌在體內擴散等。如血漿凝固酶 .透明質酸酶等。 (2) 細菌的毒素分為外毒素和內毒素 2類。 外毒素是由革蘭陽性菌和革
15、蘭陰性菌在生長繁殖過程中產生并分泌到菌體外的 毒性物質。 內毒素是革蘭陰性菌細胞壁中的脂多糖成分,只有裂解或用人工方法裂解菌體后 在釋放出來,可引起發熱反應.白細胞反應.內毒素休克.彌漫血管內凝血(DIC)。 87、 試述干擾素的類型,抗病毒機理,特點及應用. 答案: (1) 類型:IFN- a (主要由白細胞產生)、IFN- B (由成纖維細胞產生)、IFN- 丫(由T細胞產生)。 (2) 抗病毒機理:當干擾素作用于細胞后,促進其第21對染色體上的基因表達, 產生抗病毒蛋白,主要有3種:2 -5 合成酶(以ATP為底物合成低分子量的 2 -5 合成酶,可降解病毒的mRN);合成蛋白激酶(可使
16、多種與核糖體相連 懂得蛋白質磷酸化,使病毒懂得蛋白質合成受阻);磷酸二脂酶(抑制病毒肽鏈 的延長和蛋白質的翻譯)。 (3) 抗病毒特點:有物種特異性、無病毒特異性;作用于細胞而非作用于病毒; 作用的暫時性廣譜性等。 (4) 抗病毒效能的應用:治療病毒性肝炎、治療人毛細胞白血病、腫瘤和其他 病毒感染等。 88、 試述抗體產生的規律。 答案: 1) 初次應答 (1) 具有潛伏期長的特點。潛伏期的長短視抗原的種類而異,如細菌抗 原一般經57d血液中才出現抗體,病毒抗原為 34d,而毒素則需23周 才出現抗體。 (2) 初次應答最早產生的抗體為IgM,可在幾天內達到高峰,然后開始下 降;接著才產生Ig
17、G, 即IgG抗體產生的潛伏期比IgM長。 如果抗原劑量少, 可能僅產生IgM。IgA產生最遲,常在IgG產生后2周至12個月才能在血液 中檢出,而且含量少。 (3) 初次應答產生的抗體總量較低,維持時間也較短。其中 IgM的維持時 間最短,IgG可在較長時間內維持較咼水平,其含量也比 IgM咼。 2) 再次應答(sec on daryresp onse ) (1) 潛伏期顯著縮短: 機體再次接觸與第一次相同的抗原時,起初原 有抗體水平略有降低,接著抗體水平很快上升(約 23d)。 (2) 抗體含量高,而且維持時間長:再次應答可產生高水平的抗體,可 比初次應答多幾倍到幾十倍,而且維持很長時間。
18、 (3) 再次應答產生的抗體大部分為IgG,而IgM很少,再次應答間隔的時間越 長,產生的IgM越少。 89、 立克次體有哪些重要特點? 答案: (1) 大多數是人畜共患病病原體,如莫氏立克次體、恙蟲立克次體均以鼠為重 要的儲存宿主。 (2) 與節肢動物關系密切,以其為儲存宿主、寄生宿主或同時為傳播媒介 (3) 大小介于細菌與病毒之間,在普通光學顯微鏡可見,形態多為球桿狀。在 感染細胞內可單個或聚集成致密的團塊狀,不同立克次體在細胞內分布位置不 同。如普氏立克次體可散在于細胞漿中;恙蟲立克次體靠近核旁成堆排列。 (4) 專性細胞內寄生,培養方法有動物接種、雞胚接種和細胞培養。 (5) 有些類似
19、于革蘭陰性菌的細胞壁,故內毒素是立克次體的致病因素之一。 (6) 某些立克次體與變形桿菌的某些菌株有共同抗原成分,可用外斐反應對斑 疹傷寒進行診斷。 90、 舉例說明細菌常見的變異的類型。 答案: (1) 形態和結構變異: 如H-0變異, 是細菌從有鞭毛到無鞭毛的突變, 例如變 形桿菌。 (2) 菌落變異:如S-R變異,是細菌從光滑型到粗糙型的突變,多發生在腸道 桿菌。 (3) 毒力變異:可表現為毒力的增強或減弱。如卡介苗,是將牛型結核桿菌培 養230代,獲得的減毒株。 (4) 耐藥性變異:原來對某種抗菌物質敏感的細菌,可變異為對該種藥物具有 耐藥性的菌株,如金黃色葡萄球菌耐青霉素株 (5)
20、代謝變異:細菌的代謝途徑發生改變,可因為細菌失去或獲得某種酶而發 生代謝改變,如沙門是桿菌組氨酸營養缺陷型菌株。 91、 試述影響化學消毒劑作用效果的因素主要有: 答案: (1) 消毒劑的濃度和作用時間:消毒劑濃度越大,作用的時間越長,殺菌效果 就越好。但應注意例外,酒精在 7075%寸殺菌的效果最強,而其濃度過高,會 使菌體表面的蛋白迅速凝固,使酒精無法滲入菌體內部發揮作用。 (2) 溫度和酸堿度:通常溫度升高,消毒劑的殺菌作用也增強。消毒劑的殺菌 作用也與酸堿度有關。不同消毒劑有不同的最適酸堿度,如酚類消毒劑在酸性環 境中的效果比較好。另外,細菌在適宜的酸堿度抵抗力較強, 如果偏離其最適的
21、 酸堿度,細菌就很容易被殺死。 (3) 細菌的種類和數量:不同種類的細菌對消毒劑的敏感性不同,細菌的數量 越大,所需的消毒劑濃度就越高,作用時間就越長。所以應根據細菌的種類和數 量來選擇消毒劑的種類和濃度。 (4) 環境中的有機物和其他拮抗物的影響:不同的化學消毒劑有其各自的拮抗 物質。細菌也經常與血液痰液和膿液等有機物混合在一起。這些混雜物可和消 毒劑結合,從而影響化學消毒劑的殺菌作用。 92、 簡述真菌的培養特性。 答案: 真菌對營養要求不高,最常用的培養基是沙保瓊脂培養基, 其成分簡單,主 要含蛋白胨、葡萄糖。 淺部病原性真菌培養的最適溫度為 2228C,其生長緩慢,約12周才出 現典型
22、菌落。 深部致病性真菌則在37C生長最好,生長較快,34天即可長出菌落。培 養真菌需較高的濕度和氧。 真菌的菌落分為三類: (1) 酵母型菌落:是單細胞真菌的菌落形式,形態與一般細菌菌落相似。 顯微鏡下可見有圓形或卵圓形菌,細胞以出芽方式繁殖,如隱球菌的菌落。 (2) 類酵母性菌落:也是單細胞真菌的菌落形式,外觀形狀似酵母型菌 落,但由菌落向下有假菌絲生長,伸入培養基。假菌絲是單細胞真菌出芽繁殖后, 芽管延長不與母細胞脫離而形成。如念珠菌的菌落。 (3) 絲狀菌落:是多細胞真菌的菌落形式,由許多疏松的菌體構成。部 分菌絲向空中生長,另一部分伸入培養基中。 真菌容易發生變異,在培養基上傳代或培養
23、時間過長,其形態、培養特 性及毒力都可以發生變異。 93、 試述補體的主要生物學作用。 答案: 補體主要的生物學作用有以下幾個方面: 溶菌、溶細胞作用。 調理作用。補體激活過程中產生的裂解產物 C3b C4b是重要的調理素。 這些成分一端與細菌等顆粒性抗原 (或免疫復合物)結合,另一端與中性粒細胞 和巨噬細胞表面的相應受體結合,在細菌和吞噬細胞之間起橋梁作用,從而促進 吞噬。此為補體的調理作用,又如IgM的調理作用也是通過激活補體而間接發揮 的。 免疫粘附作用。C3b和C4b具有免疫粘附作用,使抗原抗體復合物通過 C3b或C4b粘附于具有C3b受體(CR1的紅細胞、血小板等表面,并被吞噬細 胞
24、吞噬和清除。 炎癥介質作用。如C2a能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炎癥性充血,C3a C5a C567還是一種有效的趨化因子,能吸引中性粒細胞和單核-巨噬細胞向炎癥部位 聚集,稱趨化作用。C3a C5a等還具有過敏毒素作用。 中和、溶解病毒作用。當病毒與相應抗體結合后,在補體的參與下,可 顯著增強抗體對病毒的中和作用。 94、 細菌遺傳變異的醫學意義是什么? 答案: (1) 細菌毒力變異的醫學意義:減毒株制備疫苗、從無毒株轉變為有毒株制備 白喉外毒素和基因工程中,為人類利用和服務。 (2) 微生物抗原變異的醫學意義。疾病診斷、治療和預防 ?鑒別細菌、探討細菌 的規律。 (3) 細菌毒力變異的醫學意義:
25、減毒株制備疫苗、從無毒株轉變為有毒株制備 白喉外毒素和基因工程中,為人類利用和服務。 (4)微生物抗原變異的醫學意義。疾病診斷、治療和預防、鑒別細菌、探討 細菌的規律。 95、 試述細菌的耐藥機制。 答案: 1)、產生滅活酶: 細菌產生滅活抗菌藥物的酶使抗菌藥物失活是耐藥性產生的最重要機制之一, 使 抗菌藥物作用于細菌之前即被酶破壞而失去抗菌作用。 2) 、抗菌藥物作用靶位改變:由于改變了細胞內膜上與抗生素結合部位的靶蛋 白,降低與抗生素的親和力,使抗生素不能與其結合,導致抗菌的失敗。 3) 、改變細菌外膜通透性:很多光譜抗菌藥都對銅綠假單胞菌無效或作用很弱, 主要是抗菌藥物不能進入銅綠假單胞
26、菌菌體內,故產生天然耐藥。 4) 、影響主動流出系統:某些細菌能將進入菌體的藥物泵出體外,這種泵因需 能量,故稱主動流出系統(active efflux system )。 5) 、細菌生物被膜的形成:細菌生物被膜是指細菌粘附于固體或有機腔道表面 , 形成微菌落,并分泌細胞外多糖蛋白復合物將自身包裹其中而形成的膜狀物。 96、 什么是典型生長曲線?它可分幾期?劃分的依據是什么?各期特點如何? 答案: 分 4 4 期,劃分的依據:單細胞微生物。 (1)(1) 延滯期( (停滯期. .調整期) )特點:a.a.生長速率常數為零;b.b.細胞形態變大或增大; c.c.細胞內 RNARNA 尤其是 r
27、RNArRNA 含量增高,原生質呈嗜堿性。 d.d.合成代謝活躍;e.e.對外界不良條件的反應敏感。 (2)(2) 對數期特點:此時菌體細胞生長的速率常數 R R 最大,分裂快,代時短,細胞進行平衡生長, 菌體內酶系活躍,代謝旺盛,菌體數目以幾何級數增加, 群體的形態與生理特征最一致,抗不良 環境的能力強。 穩定期 特點:a.a.生長速率常數為零;b.b.菌體產量達到最高;c.c.活菌數相對穩定;d.d.細胞開始貯 存貯藏物;e.e.芽抱在這個時期形成;f.f.有些微生物在此時形成次生代謝產物。 衰亡期 特點:a.a.細胞形態多樣;b.b.岀現細胞自溶現象;c.c.有次生代謝產物的形成; d.
28、d.芽抱在此 時釋放。 97、 論述細菌合成代謝產物及其臨床意義。 答案: (1) 熱原質:由革蘭陽性菌產生的,進入機體能引起發熱反應的物質,其化學 成分是菌體中的脂多糖。熱原質耐高溫,加熱 180C 4小時,250E或650C 1分 鐘才使熱原質失去作用。除去熱原質的最好方法是蒸餾法。生物制品或注射制品 必須使用無熱原質水制備。 (2) 內毒素: 即革蘭陰性菌細胞壁的脂多糖,其毒性成分是類肢 A,當菌體死亡 后才釋放出來。可引起機體發熱、白細胞反應和感染性休克、彌漫性血管內凝血 (DIC)。 (3) 外毒素:是細菌在生長繁殖過程中合成并分泌到菌體外的毒性蛋白成分。 主要由革蘭陽性菌產生。具有
29、抗原性強、毒性強、特異性強的特點。不同細菌產 生的外毒素毒性作用不一。根據外毒素對宿主的親和性及作用方式不同,可分為 細胞毒素、神經毒素和腸毒素。 (4) 酶:某些細菌在代謝過程中產生的酶類物質。如透明質酸酶,是鏈球菌產 生的一種侵襲性酶,能分解透明質酸,促進細菌的侵襲、擴散,是細菌的重要致 病物質。 (5) 色素:有些細菌能產生色素,對細菌的鑒別具有重要意義。細菌的色素分 為:水溶性色素,能溶于水、彌漫至培養基或周圍組織,如綠膿色素;脂溶性色 素,不溶于水,僅保持在菌落內使菌落呈色而培養基顏色不變, 如金黃色葡萄球 菌色素。 (6) 抗生素:有些細菌在代謝過程中可產生一些能抑制細菌或殺死其他微生物 或癌細胞的物質。抗生素多由防線菌和真菌產生。 (7) 細菌素: 某些細菌能產生一種僅作用于近緣關系細菌的抗生物質。 其抗菌 范圍窄,在細菌分型及流行病調查上具有一定意義。 98、論述病毒的基本結構和特殊結構。 答案: 病毒的基本結構是指所有病毒都具有的結構, 包括核酸內芯和蛋白衣殼,兩者合 稱衣殼體。在無包膜病毒(裸病毒)衣殼體即為病毒體。病毒的特殊結構是包膜 和須觸。 (1) 病毒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施工現場安全用電培訓課件
- 強化團隊協作提升國際金融理財師考試的備考效果試題及答案
- 網絡編輯師考試復習計劃及試題及答案
- 網絡編輯師考試重要考點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銀行從業考試難點探討試題及答案
- 網絡編輯師考試必背知識與試題及答案
- 畜牧師考試準備試題及答案指南
- 常州八年級試卷及答案
- 測試卷及答案第四章
- 關注銀行從業軟件工具的試題及答案
- 即時通訊系統建設方案
- 動車乘務實務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胎盤植入課件講義版
- 2025年江蘇鹽城東方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1版中醫疾病醫保對應中醫疾病醫保2
- 車間排產計劃培訓
- 無菌醫療器械培訓課件
- 消防安全管理規定模版(2篇)
- 探究中醫藥知識圖譜-洞察分析
- 六年級工程問題30道應用題
- 08D800-6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與施工-室內布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