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市2019-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二十二校聯考語文試卷_第1頁
安慶市2019-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二十二校聯考語文試卷_第2頁
安慶市2019-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二十二校聯考語文試卷_第3頁
安慶市2019-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二十二校聯考語文試卷_第4頁
安慶市2019-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二十二校聯考語文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安慶市2019-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二十二校聯考九年級語文試題命題:安慶二中南區 李玲玲 審題:安慶二中南區黃顯華、語文積累與綜合運用(35分) 1、古詩文名句默寫。(10分) ,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若夫日岀而林霏開,。(歐陽修醉翁亭記),湘水無情吊豈知?.(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露從今夜白,。(杜甫月夜憶舍弟) 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用,表達了對親人的美好祝愿。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中,用寫景來道盡英雄失路的悲慨的句子是?。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用典故寫出了自己歸來的感觸:,。2、請運用積累的知識,完成(1) - (4)題。(9分)動作多么活潑,精力多么旺盛,但

2、你是沉默的,在浪花里跳躍,連嘆息也沒有,在大海里浮沉;鱗和鰭都完整,不幸遇到火山爆發卻不能動彈;也可能是地震,你絕對的靜止,你失去了自由,對外界毫無反應,被埋進了灰塵;看不見天和水,過了多少億年,聽不見浪花的聲音。地質勘探隊員,凝視著一片化石,在巖層里發現你,傻瓜也得到教訓:依然栩栩如生。離開了運動,即使死亡, 能量也要發揮干凈。就沒有生命。 活著就要斗爭, 在斗爭中前進,1(1) 這首現代詩歌的作者是 題為。( 2分)(2)詩人通過對化石裹身巖層,雖重見天日,卻沒有了活力,沒有了嘆息,聽不見浪花,看不見藍天碧水的描寫引發出的對 的思考:“ ”( 2分)(3) “依然栩栩如生”中在“栩栩”的意

3、思是 。( 2分)(4) 仿照詩歌的第一節,另選擇一物寫段話。(3分)動作多么活潑,精力多么旺盛,在浪花里跳躍,在大海里浮沉。3、校團委舉行“君子自強不息”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按要求完成題目。(16 分)(1)校團委將在11月8日下午兩點在學校禮堂舉行題為“青年當自強不息”的演講,請擬寫一則通知,通知九年級各班安排兩名同學參加。(4分)(2)中國的古典詩文中有很多體現自強不息精神和風骨的作品,你能寫出兩句嗎?(注 明出處及作者)(4分)(3)這是張凡同學演講稿中的一段,請完成后面的題目。生活在蜜罐里的我們,常常沒有感到幸福和快樂,常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悶悶不樂、顧影自憐、怨天憂人。一旦遇到挫

4、折,往往自暴自棄、隨波逐流。當我們向折俯首稱臣,常常錯過了歷練自己的機會。 文段中有錯別字的的詞語是“ ”,正確的寫法是“ ”。( 2分) 劃線的句子有語病,請修改。(2分) 請給張凡同學介紹一個我國的自強不息的人物故事,讓他可以運用到到演講中。(4分)二、閱讀(55分)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問題(一)( 20 分)材料一應該承認,好讀書這個習慣的養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讀書或者 不喜歡讀書,那么,無論說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無意義了。因為不讀書就不了 解什么知識,不喜歡讀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書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讀書,這才有起碼的 發言權。真正把書讀進去了,越讀越有興趣,自然就會慢慢了解書中的

5、道理。一下子想 完全讀懂所有的書,特別是完全讀懂重要的經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誰也 不敢這樣自信。而讀書的要訣,全在于會意。對于這一點,陶淵明尤其有獨到的見解。 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會意的時候,就高興得連飯都忘記吃了。這樣說來,陶淵明主張讀書要會意,而真正的會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說不求甚 解了。可見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義,有兩層:一是表示虛心,目的在于勸誡學者不要驕 傲自負,以為什么書一讀就懂,實際上不一定真正體會得了書中的真意,還是老老實實 承認自己只是不求甚解為好。二是說明讀書的方法,不要固執一點,咬文嚼字,而要前 后貫通,了解大意。這兩層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們好好體會。節選自馬

6、南 邨 不求甚解 材料二 如果把閱讀分開來說,一般科學的教科書應該偏重于閱,語言文字的教科 書應該偏重在讀。一般科學的教科書雖也用了文字寫著,但我們學習的目標并不在文字 上,譬如說,我們學地理、學化學,所當注意的是地理、化學書上所記著的事項本身, 這些事項除圖表外還用文字記著,但我們不必專從文字上記憶揣摩,只要從文字去求得 內容就夠了。至于語言文字的學科就不同,我們在國文教科書里讀到一篇文章假定 是韓愈的畫記,這時我們不但該知道韓愈這個人,理解這篇畫記的內容,還該 有別的目標,如文章的結構、詞句的式樣、描寫表現的方法等等,都得加以研究。如果 讀韓愈的畫記,只知道當時曾有過這樣的畫,韓愈曾寫過這

7、樣的一篇文章,那就等 于不曾把這篇文章當做國文功課學習過。我們又在英文教科書里讀華盛頓砍櫻桃樹的故 事,目的并不在想知道華盛頓為什么砍櫻桃樹,砍了櫻桃樹后來怎樣,乃是要把這故事 當做學習英文的材料,收得英文上種種的法則。所以閱讀兩個字不妨分開來用,一般科 學的教科書應懂它的內容,不必從文字上去瞎費力,只要好好地閱就行,像國文、英文 兩門是語言文字的功課,應在形式上多用力,只閱不夠,該好好地讀。節選自夏 丐尊 怎樣閱讀材料三 無論誰,在那生涯中,總有一個將書籍拼命亂讀的時期。這時期告終之后,才始靜靜地來回想。自己從這幾百卷的書籍里,究竟得了什么東西呢?怕未必有不感到 一種寂寞的失望的人罷。這往往

8、不過是疲勞了眼,糜爛了精神,涸竭了錢袋。我們便也 常常陷于武斷,以為讀書是全無益處的。然而,再來仔細地一檢點,就知道這大抵是因 為沒有研究讀書的方法,所以發生的錯誤。在天下,原是有所謂非常的天才的。這樣的 人們,可以無須什么辦法,便通曉書卷的奧義,因此在這樣的人們,讀書法也就沒有用。 例如,有一回,大谷光瑞伯看見門徒的書上加著朱線,便大加叱責,說是靠了朱線,僅 能記住,是不行的。但這樣的話,決不是我們凡人所當仿效。我們應該一味走那平凡的, 安全的路。節選自鶴見佑輔:讀書的方法4、以上三則材料主要圍繞讀書的哪些方面展開論述或說明的? (3分)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這三則材料在

9、表達方式上是有所不同的,材料二屬于說明性文字,材料一、三屬于論 述性文字。B材料一提倡學習陶淵明的“不求甚解”,提出讀書時要虛心,不要固執一點,而要前 后貫通,了解大意。C材料二中認為“閱”和“讀”是不同類型的學習活動,“閱”指不必從文字上記憶揣 摩,只要從文字去求得內容就夠了; “讀”不僅指瀏覽,更強調“從文字上去費力”。D材料三作者認為大谷光瑞伯之類的天才可以不講究讀書的方法,但我們平凡的人讀書 一定要講究正確的讀書方法。6、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了第十六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這是其中的一張表格,請根據表格內容,寫出你從中獲得的信息。(6分)我國成年國民各 類媒介人均閱讀時長(單位:分鐘

10、 /每天)年份紙質媒介數字化媒介圖書報紙期刊互聯網手機平板電腦電子閱讀器九年級語文試題第5頁(共6頁)2017 年20.412.06.960.780.412.68.12018 年19.89.65.665.184.911.110.77、 怎樣理解材料一所說的“不求甚解”?聯系你的學習生活,談談對此的看法。(4 分)8、材料三作者談到讀書的方法“書上加著朱線”即下劃線的方法,你還知道那些有效的 讀書方法,請寫出兩種。(4分)(二)大海從來不悲傷(20分)顧曉蕊我沿著大海邊奔跑,跟一萬朵浪花在賽跑,邊跑邊扭頭看,浪花翻滾追逐著,綻開 清涼的笑顏。跑得累了,我停下眺望遠方,大海依然歡快地唱著涌著,騰起

11、千層浪,如 朵朵盛開的白蓮花。早上,我跟父親說起這重復了無數遍的夢境。他正坐在沙發上看手機,自語道:“互聯網可真神奇,拆掉千萬堵墻,有了微信群,戰友們又都聯系上了。”他近來學會用微 信聊天,興致高漲。“看呦!”父親話語中透出興奮。我側身看去,有人傳來張照片,是一張早年的合 影,父親與戰友穿著海軍衫站在沙灘上,目光爍爍,背后碧海浩淼。“這一晃,三十多 年過去了。”他又喜又嘆,“下周戰友聯誼會,回去看看。”我眼眶濕潮,這一幕想必也曾多次浮現在他的夢里。記憶的門扉緩緩打開,順著時光的藤蔓,我又想起那段難忘的海島歲月。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母親帶著我和弟弟隨軍到部隊,從偏遠的鄉下乘火車幾經輾轉, 來到四面

12、環海的劉公島上,島不大,很清靜。我們住進一棟老舊的石房子里,清晨推開木格窗,面前是一片汪洋大海。夢幻如藍 寶石般的海水,是那么純澈明凈,深深地吸引著我。退潮時我常跑到海邊,沿著沙灘來九年級語文試題第6頁(共6頁)回地走,心中滿是好奇與欣喜。可大海,并不總是溫和而寧靜的。遇上刮臺風,海風掀動著海水,猛烈地撞擊向岸 邊,擊起七八米高的海浪。一刮大風晚上就沒電了,這還能忍受,但吃水成了大麻煩。我去海里游泳,嗆一口海水,又苦又咸又澀。我偎在父親身邊,問:“海水為什么 是咸的?難道說,它是大海悲傷的眼淚?”父親輕撫著我的頭說:“大海是智慧的,有力量的,它被千年的月光照耀過,見證 了太多憂傷與屈辱。你看它

13、有時平靜,有時澎湃,但大海從來不悲傷。”我點頭,卻有 些惘然。半年后的一天,忽聽父親回來說,島上要起大變化了。他還說部隊已抽調了人,鋪 設海底電纜和水管,很快就能通水通電。“海底能鋪管子?”我很是好奇,每天跑到海 邊觀望,有十幾條船舶來回穿梭。到了水電開通那天,家家戶戶沉浸在驚喜之中。每家安了自來水管,擰開龍頭,清 亮亮、明澄澄的水淌出來。到了夜晚,島上燈火閃動,燦若星芒。我興奮得睡不著覺, 把房間的燈摁亮,過一會兒又關上,反反復復一夜。后來隨著父親轉業,我們搬回到內地。時光的影子從窗前悄然翻過,轉眼二十余年 過去了,到了 2003 年的夏天,對我跟弟弟來說,那是一段極黯淡的日子。工地上發生爆

14、管事故,弟弟臉上身上多處被燙傷。出院后,弟弟時常一個人發呆, 怕照鏡子,甚至不愿出門。那時我因女兒出生后,晚上哭鬧不止,患上嚴重的眼疾,心 情也一度低落。因而那年盛夏,我和弟弟想到去海島。我們住下來,每天繞島而行,從黎明走到黃 九年級語文試題第 7頁(共 6 頁)昏。我一邊走,一邊深望向大海,像是在凝視自己。我恍然回身,說道:“你看那浪花,這一刻躍上波尖,轉瞬跌落谷底,起起落落,永不停歇。其實,生活中亦是如此。”弟弟愣了愣,停下,轉頭看大海。金色的微光照在海面上,水波粼粼,絢美無比,閃跳著映入他眼中,慢慢放大一片光亮。從海島回來后不久,弟弟去了工地,我的眼睛經治療也已大好。此后十余年間,在暗夜

15、里,我一次次憶起海島。得知父親要參加戰友會,我提出陪他一起回去,重溫那一片明藍的夢。仍是同一片大海,父親和戰友們再次在沙灘上合影,只是這一群老兵,鬢發間已霜花點點。再看往日沉寂的荒島,儼然成了美麗的桃花島。那晚,老兵們在農家院飲酒憶故,暢敘離情,我又去了海邊。海面上燈火點點,月的光輝灑下來,海風中挾著縷縷芳馨。我深嗅著熟悉的味道,心中一片澈靜。復想起父親的話,原來總有一些事,要用漫漫的一生去領悟。我感受著大海的倔強與柔情,任時光流轉,它只管歡騰奔涌著,奔涌著。而今,海島已成為我的心靈原鄉,是最美的海上桃花源。(選自思維與智慧2018年23期,有刪改)4分)T 隨父親轉業回內地 TT陪父親參加戰

16、友會,再回9、請按照時間順序,梳理文章中主人公的人生經歷。(1)(2) 海島。10、開頭寫“我”的夢境,有何作用? (4分) 11、“這一晃,三十多年過去了。”他又喜又嘆,“下周戰友聯誼會,回去看看。”父親“喜”的是什么?又為什么“嘆”? (4分)12、聯系上下文,說說下列句子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有何作用? (4分)(1 )海面上燈火點點,月的光輝灑下來,海風中挾著縷縷芳馨。(2)而今,海島已成為我的心靈原鄉,是最美的海上桃花源。13、結合全文,說說文章標題“大海從來不悲傷”的含義。(4分)(三)(15分)(甲)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 汀蘭,郁郁青

17、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 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乙)來焦山有四快事:觀返照吸江亭,青山落日,煙水蒼茫中,居然米家父子筆意;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虛一碧,長江萬里,無復微云點綴;聽晚梵聲出松杪,悠然有遺世之想;曉起觀海門日出, 始從遠林微露紅暈, 倏然躍起數千丈, 映射江水,悉成明霞, 演漾不定。瘞鶴銘在雷轟石下,驚濤駭浪,朝夕噴激,予來游于冬月,江水方落,乃得踏 危石于潮汐汩沒之中,披剔盡致 ,實天幸也。(選自漁洋山人文略)注:米家父子:米芾父子。杪(mi co):樹梢。瘞(y i)鶴銘:六朝摩崖石刻。披剔盡致:仔細而詳盡的地閱覽、觀賞。14、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沙鷗翔集 寵辱偕忘悉成明霞 倏然躍起數千丈 15、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2分)A、于潮汐汩沒之中/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記)B、不以物喜/可以為師矣(論語)C、而或長煙一空/ 一食或盡粟一石(馬說)D、悠然有遺世之想/水陸草木之花(愛蓮說)16、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1 )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