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游》課件pptPPT學習教案_第1頁
《逍遙游》課件pptPPT學習教案_第2頁
《逍遙游》課件pptPPT學習教案_第3頁
《逍遙游》課件pptPPT學習教案_第4頁
《逍遙游》課件pptPPT學習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會計學1逍遙游逍遙游課件課件ppt與齊宣王、魏惠王同時,與惠施為與齊宣王、魏惠王同時,與惠施為友。曾做過蒙地漆園小吏,管理生產漆友。曾做過蒙地漆園小吏,管理生產漆的工匠。后來厭惡政治,脫離仕途,靠的工匠。后來厭惡政治,脫離仕途,靠編草鞋糊口,過著隱居生活。編草鞋糊口,過著隱居生活。 莊子簡歷莊子簡歷第1頁/共42頁第2頁/共42頁第3頁/共42頁第4頁/共42頁教學目標:教學目標:1結合課文注釋及工具書讀通全文,增加文言積累,訓練結合課文注釋及工具書讀通全文,增加文言積累,訓練 理清思路、把握文旨的能力。理清思路、把握文旨的能力。 2初步了解莊子的哲學思想及其初步了解莊子的哲學思想及其形象化說

2、理形象化說理的風格。領略的風格。領略 莊子散文想象豐富、思路縱橫、氣勢非凡、汪洋恣肆的莊子散文想象豐富、思路縱橫、氣勢非凡、汪洋恣肆的 特點,欣賞其特點,欣賞其渾莽開闊渾莽開闊的意境美。的意境美。 3理解本文的主旨,文章為了強調理解本文的主旨,文章為了強調“無所待無所待”的觀點,從的觀點,從 反面提出問題,緊緊扣住反面提出問題,緊緊扣住“有所待有所待”論證,最后給以否論證,最后給以否 定,提出正面主張。定,提出正面主張。4能一分為二地恰當評價莊子的思想,培養學生能一分為二地恰當評價莊子的思想,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積極進取 的人生態度的人生態度。 第5頁/共42頁教學重點:教學重點: 為什么要逍遙?

3、為什么要逍遙?(正確評價莊子的逍遙觀)(正確評價莊子的逍遙觀)教學難點:教學難點: 什么是真正的逍遙?什么是真正的逍遙?(誰才是逍遙者呢?)(誰才是逍遙者呢?)第6頁/共42頁檢查預習:檢查預習:1 1、利用資料網絡等查找關于莊子的資料,了解莊、利用資料網絡等查找關于莊子的資料,了解莊子的主要思想,并作簡要評價。子的主要思想,并作簡要評價。2 2、結合課文注釋及工具書讀通全文,讀準字音、結合課文注釋及工具書讀通全文,讀準字音、讀懂句意。請對不理解的句子作標記。讀懂句意。請對不理解的句子作標記。第7頁/共42頁莊子及莊子的思想莊子及莊子的思想 點撥補充。點撥補充。 莊子(公元前莊子(公元前369

4、-286369-286,戰國中后期戰國中后期),名),名周周,宋,宋國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與國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與老子老子并并稱為稱為 老莊老莊 。 主要思想:主要思想: “天道無為天道無為”(順應自然、不刻意、率(順應自然、不刻意、率性而為)性而為)逍遙、齊物(相對論)逍遙、齊物(相對論) 他對生活的態度是: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一他對生活的態度是: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一切順應自然,尋求精神的解脫。他對政治的態度是:主切順應自然,尋求精神的解脫。他對政治的態度是:主張張無為(自然而然)而治無為(自然而然)而治,反對一切社會制度,擯棄一,反對一切社會

5、制度,擯棄一切文化知識。切文化知識。第8頁/共42頁 mngkn tun x o ji ( )大大( ) ( )然(然( ) 萬萬( ) 蓬蓬( ) 數然(數然( ) 乎待哉(乎待哉( ) chnghu g chnch yn lng rn ho tio shuw第9頁/共42頁“開宗不解開宗不解逍遙逍遙字,空讀字,空讀南華南華三十篇。三十篇。” 南華南華指指南華經南華經,是,是莊子莊子一書的別稱,一書的別稱,共共3333篇篇,內篇,內篇7 7、外篇、外篇1515;雜篇;雜篇1111。內篇大體上是莊子自撰,其他。內篇大體上是莊子自撰,其他可能是莊周門人和后學所作。可能是莊周門人和后學所作。 莊子

6、散文的一大特點:想象奇特,意境開闊。用魯迅的莊子散文的一大特點:想象奇特,意境開闊。用魯迅的話來說,就是話來說,就是 汪洋辟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汪洋辟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先也 。 而而逍遙游逍遙游是是莊子莊子內篇內篇的第一篇,最能代表莊的第一篇,最能代表莊子的哲學思想,又能體現其散文的風格與成就。子的哲學思想,又能體現其散文的風格與成就。第10頁/共42頁 逍遙游,是指無所依賴、絕對自由逍遙游,是指無所依賴、絕對自由地遨游于永恒的精神世界。地遨游于永恒的精神世界。題解題解逍遙游逍遙游 逍遙,優游自得、徜徉、漫步、翱逍遙,優游自得、徜徉、漫步、翱翔,安適自得的樣子。翔

7、,安適自得的樣子。第11頁/共42頁1 1、什么是逍遙?、什么是逍遙?2 2、怎樣才能逍遙?、怎樣才能逍遙?3 3、為什么要逍遙?、為什么要逍遙?第12頁/共42頁一、指導學生誦讀,誦讀時,針對不同描述對象,應一、指導學生誦讀,誦讀時,針對不同描述對象,應讀出不同情感。讀出不同情感。 誦讀誦讀大鵬怒飛大鵬怒飛一層,要讀出氣勢和力量;讀一層,要讀出氣勢和力量;讀“蜩蜩與學鳩與學鳩”一層,要讀出其渺小;讀一層,要讀出其渺小;讀“小年與大年小年與大年”一一層,要讀出鮮明的對比;讀層,要讀出鮮明的對比;讀“湯之問棘湯之問棘”一段,要讀一段,要讀出對鯤鵬的贊美,讀出對斥鴳渺小、短視的蔑視。第出對鯤鵬的贊

8、美,讀出對斥鴳渺小、短視的蔑視。第三段舉例論證,對三段舉例論證,對“知效一官知效一官而征一國而征一國”,讀時,讀時要帶不屑一顧的態度;對要帶不屑一顧的態度;對宋榮子、列子宋榮子、列子,要有贊美之,要有贊美之情,又要強調他們情,又要強調他們“猶有未樹猶有未樹”“”“猶有所待猶有所待”。結尾結尾“故曰故曰”一句是結論,要讀得十分肯定。一句是結論,要讀得十分肯定。第13頁/共42頁二、第一段二、第一段1 1、理解預習時標出的不懂的句子、理解預習時標出的不懂的句子2 2、教師揀出重點實詞、虛詞,提問。、教師揀出重點實詞、虛詞,提問。3 3、請學生翻譯第一段、請學生翻譯第一段4 4、分析、分析提問、點撥

9、、討論提問、點撥、討論第14頁/共42頁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譯文:北譯文:北海海有一條魚,它的有一條魚,它的名稱名稱叫鯤。鯤的大,不知叫鯤。鯤的大,不知道它有幾千里。鯤變化成鳥,鳥的名稱叫鵬。鵬的背道它有幾千里。鯤變化成鳥,鳥的名稱叫鵬。鵬的背,不知道它有幾千里。,不知道它有幾千里。奮起奮起而飛,它的翅膀就像而飛,它的翅膀就像掛掛在在天邊的云彩。天邊的云彩。理解:描述鯤鵬的形象形體碩大無比,變化神奇莫測,奮飛時氣勢壯美。第15頁/共42頁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

10、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譯文:譯文:這這只鳥,海只鳥,海動動風起時就將遷往南方。南海就是風起時就將遷往南方。南海就是大自然的水池大自然的水池. .齊諧齊諧是是記載記載怪異的怪異的. . 齊諧齊諧中的中的話說:話說:“當鵬遷往南海時,當鵬遷往南海時,振翅拍水,水浪遠達幾千振翅拍水,水浪遠達幾千里。它乘著里。它乘著旋風環旋而上旋風環旋而上幾萬里的高空,幾萬里的高空,憑借憑借著六月著六月的的大風離開大風離開了北海。了北海。”山野的霧氣山野的霧氣,空中的塵埃,都,空中的塵埃,都是生物是生物用氣息用氣息吹拂的結果。吹拂的結果

11、。理解:鵬鳥、“野馬”、“塵埃”,世間萬物無論大小都有所憑借。第16頁/共42頁第17頁/共42頁第18頁/共42頁第19頁/共42頁開篇塑造了開篇塑造了 的鯤;的鯤; 塑造了塑造了 的鵬。的鵬。鯤和鵬有什么聯系?鯤和鵬有什么聯系?變化而成;變化而成;爾雅:爾雅:“鯤,魚子也。鯤,魚子也。”小魚能長到幾小魚能長到幾千里長,已是非常不易。那么鯤為什么還千里長,已是非常不易。那么鯤為什么還要變成鵬?要變成鵬? 鯤不管長到如何巨大,仍只能游在海中,過鯤不管長到如何巨大,仍只能游在海中,過的是有畔、有限的北冥生活。直到他化而為鵬,的是有畔、有限的北冥生活。直到他化而為鵬,才能脫離海的范圍,上下四方,任

12、其游走。由小才能脫離海的范圍,上下四方,任其游走。由小而大,只是生命的成長;由大而化,是境界的提而大,只是生命的成長;由大而化,是境界的提升。鯤雖大,但不以此自滿,化為鵬,向另一個升。鯤雖大,但不以此自滿,化為鵬,向另一個更高遠的目標更高遠的目標“南冥南冥”飛去。飛去。 形體碩大形體碩大氣勢壯美氣勢壯美第20頁/共42頁以以“鯤鵬鯤鵬”開篇,來談開篇,來談“逍遙游逍遙游”,那,那么么“游游”是什么意思?何謂是什么意思?何謂“逍遙逍遙”?這?這種狀態在我們現實生活中能否實現?種狀態在我們現實生活中能否實現? 翱翔、自由自在。翱翔、自由自在。 不能,要受到很多限制。不能,要受到很多限制。點撥:點撥

13、:文章由鵬及人,鵬可以自由自在的飛翔,文章由鵬及人,鵬可以自由自在的飛翔,而人能飛起來嗎?所以這里的而人能飛起來嗎?所以這里的“逍遙游逍遙游”是指精是指精神上的自由狀態。神上的自由狀態。鯤為了高遠的理想變成鵬后,達到逍遙鯤為了高遠的理想變成鵬后,達到逍遙的境界了嗎?為什么?的境界了嗎?為什么?大鵬想飛就能飛嗎?大鵬想飛就能飛嗎?海運風起海運風起大鵬飛上高空,就眼界開闊,洞悉了一切嗎?大鵬飛上高空,就眼界開闊,洞悉了一切嗎?受到空間的限制,也有不能認識的東西。受到空間的限制,也有不能認識的東西。第21頁/共42頁鵬并不逍遙,但是當蜩鳩嘲笑了鵬后鵬并不逍遙,但是當蜩鳩嘲笑了鵬后,莊子認為,莊子認為

14、“之二蟲又何知之二蟲又何知”,小蟲不,小蟲不知道的道理,你們知道嗎?知道的道理,你們知道嗎?補充:補充:寫寫“杯水芥舟杯水芥舟”、“適遠備糧適遠備糧”有什么作用?有什么作用? 鳥覺得自己一躍就能飛,不用憑借什么大風鳥覺得自己一躍就能飛,不用憑借什么大風,而且能飛多遠算多遠,是自由自在的,認為,而且能飛多遠算多遠,是自由自在的,認為鵬鳥一直苦苦追求,還不能想飛就飛,沒有它鵬鳥一直苦苦追求,還不能想飛就飛,沒有它自由。其實,小鳥也有所憑借,它飛也要依賴自由。其實,小鳥也有所憑借,它飛也要依賴風,只是它的體積小,正如坳堂中的草芥一般風,只是它的體積小,正如坳堂中的草芥一般,不用多少水就能浮起來。,不

15、用多少水就能浮起來。第22頁/共42頁二、第一段二、第一段1 1、理解預習時標出的不懂的句子、理解預習時標出的不懂的句子2 2、教師揀出重點實詞、虛詞,提問。、教師揀出重點實詞、虛詞,提問。3 3、請學生翻譯第一段、請學生翻譯第一段4 4、分析、分析提問、點撥、討論提問、點撥、討論總結:總結: 闡明世間萬物,無論大小,都要受到不同條件闡明世間萬物,無論大小,都要受到不同條件的限制,處在不同的束縛中,只是所的限制,處在不同的束縛中,只是所“待待”有大小有大小,都不是真正的,都不是真正的“逍遙逍遙”。第23頁/共42頁三、第二段三、第二段1 1、理解預習時標出的不懂的句子、理解預習時標出的不懂的句

16、子2 2、教師揀出重點實詞、虛詞,提問。、教師揀出重點實詞、虛詞,提問。3 3、請學生翻譯第二段、請學生翻譯第二段4 4、分析、分析提問、點撥、討論提問、點撥、討論第24頁/共42頁第25頁/共42頁第26頁/共42頁悲:莊子為什么覺得眾人可悲?悲:莊子為什么覺得眾人可悲? 人只看到了自己的壽命沒有彭祖長,而沒有人只看到了自己的壽命沒有彭祖長,而沒有看到其實彭祖的壽命相對于冥靈、大椿還是很看到其實彭祖的壽命相對于冥靈、大椿還是很短的,而即使大椿、冥靈能活很多萬年,它們短的,而即使大椿、冥靈能活很多萬年,它們的壽命仍然是有盡的,而不是的壽命仍然是有盡的,而不是“無窮無窮”的。所的。所以,莊子認為

17、人們可悲的地方在于不懂得彭祖以,莊子認為人們可悲的地方在于不懂得彭祖的生命也是有限的,一樣受到的生命也是有限的,一樣受到“年年”的限制。的限制。正所謂正所謂“小年不及大年小年不及大年”。視野狹窄是無法達。視野狹窄是無法達到逍遙的。到逍遙的。笑:斥鴳為什么笑鵬鳥?莊子對斥鴳笑:斥鴳為什么笑鵬鳥?莊子對斥鴳的的“笑笑”是什么態度?是什么態度?此亦飛之至也,它不理解鵬鳥的遠大志向,其此亦飛之至也,它不理解鵬鳥的遠大志向,其實它自己受空間的限制也不逍遙,正所謂實它自己受空間的限制也不逍遙,正所謂“小小知不及大知知不及大知”。駁斥。駁斥。第27頁/共42頁蜩鳩、斥鷃與鵬相比,蜩鳩、斥鷃與鵬相比,“小大之

18、辯小大之辯”是什么?是形體嗎?是什么?是形體嗎? 是精神追求、是境界。是精神追求、是境界。既然從原則上否定了鵬鳥,為什么還既然從原則上否定了鵬鳥,為什么還反復描繪鵬鳥奮飛的壯美形象?反復描繪鵬鳥奮飛的壯美形象? 肯定鵬鳥高遠的追求肯定鵬鳥高遠的追求莊子駁斥蜩鳩、斥鷃的用意何在?莊子駁斥蜩鳩、斥鷃的用意何在? 意在說明萬物皆有所待的范圍內,存意在說明萬物皆有所待的范圍內,存在著小大之辯的差異;安于現狀、短視在著小大之辯的差異;安于現狀、短視近利不是逍遙是消極。近利不是逍遙是消極。第28頁/共42頁四、第三段四、第三段1 1、理解預習時標出的不懂的句子、理解預習時標出的不懂的句子2 2、教師揀出重

19、點實詞、虛詞,提問。、教師揀出重點實詞、虛詞,提問。3 3、請學生翻譯第三段、請學生翻譯第三段4 4、分析、分析提問、點撥、討論提問、點撥、討論第29頁/共42頁第30頁/共42頁第31頁/共42頁一、安于現狀、自以為是,不是逍遙,追求更遠也一、安于現狀、自以為是,不是逍遙,追求更遠也不得逍遙,那么,究竟怎樣才能達到逍遙呢?不得逍遙,那么,究竟怎樣才能達到逍遙呢? 逍遙游的內涵是什么?逍遙游的內涵是什么?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遵循自然、超越時空、無所遵循自然、超越時空、無所依憑的絕對自由。依憑的絕對自由。 文末談

20、了現實中的幾種人,他們達到了作者所說的文末談了現實中的幾種人,他們達到了作者所說的這種境界了嗎,為什么?這種境界了嗎,為什么? a a有限范圍內,自視甚高,和蓬間小雀一樣,目光短淺。或追逐于有限范圍內,自視甚高,和蓬間小雀一樣,目光短淺。或追逐于功名利祿,或困擾于世俗偏見(有功有名有己)功名利祿,或困擾于世俗偏見(有功有名有己) b b宋榮子遠勝第一種人,對世俗的榮辱毀譽從不在乎(無功無名)宋榮子遠勝第一種人,對世俗的榮辱毀譽從不在乎(無功無名),但他去嘲笑別人,覺得自己很清高。太過注重自己,貶低別人,猶有,但他去嘲笑別人,覺得自己很清高。太過注重自己,貶低別人,猶有未樹立起的道德。(有己)未

21、樹立起的道德。(有己) c c列子勝過宋榮子,列子勝過宋榮子,列子是道家的人物,他化除了社會人文的需求列子是道家的人物,他化除了社會人文的需求,不拼命追求什么不拼命追求什么(無功無名);他將精神放在自然事物上,投入了大(無功無名);他將精神放在自然事物上,投入了大自然之中,做到了自然之中,做到了“無己無己”,但還要依賴于風。但還要依賴于風。第32頁/共42頁 莊子層層鋪墊,雖然境界越來越高,但都沒有達到逍遙,莊子層層鋪墊,雖然境界越來越高,但都沒有達到逍遙,那么什么人能達到逍遙呢?那么什么人能達到逍遙呢? 至至 人人 至人的本質特征是什么?你怎樣理解?至人的本質特征是什么?你怎樣理解? 無功無

22、功去除功名利祿之心,不汲汲追求外物去除功名利祿之心,不汲汲追求外物 無名無名忘懷榮辱毀譽得失忘懷榮辱毀譽得失 無己無己超越自我形體,生死界限,參與天地自然運行,超越自我形體,生死界限,參與天地自然運行,物我兩忘物我兩忘二、你遇到過這樣的人嗎?二、你遇到過這樣的人嗎?陶淵明: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蘇軾蘇軾: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 間之明月間之明月三、將自己生命存在的意義放在社會的需求之中,使三、將自己生命存在的意義放在社會的需求之中,使自己成為社

23、會中的理想人格。有什么不好嗎?自己成為社會中的理想人格。有什么不好嗎?莊子為莊子為什么提出逍遙學說?什么提出逍遙學說?第33頁/共42頁 對于莊子:對于莊子:作者肯定了鵬高遠的精神追求,但是如果沒有大風,鵬想自由作者肯定了鵬高遠的精神追求,但是如果沒有大風,鵬想自由飛翔便不可得,那么,一面是欲飛的理想,另一面是無法飛走的飛翔便不可得,那么,一面是欲飛的理想,另一面是無法飛走的悲哀,它的心情會怎樣?悲哀,它的心情會怎樣?矛盾苦悶。矛盾苦悶。 這種狀態便是莊子自己的狀態。這種狀態便是莊子自己的狀態。變革、大動蕩、大戰亂變革、大動蕩、大戰亂。 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爭地以戰,殺人盈

24、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孟子孟子操吳戈兮披犀甲操吳戈兮披犀甲,嚴殺盡兮棄原野。嚴殺盡兮棄原野。國殤國殤莊子生活狀況:出身于沒落貴族家庭,做過短暫的蒙地漆園吏;莊子生活狀況:出身于沒落貴族家庭,做過短暫的蒙地漆園吏;家境貧困。家境貧困。士之失仕尤農之失耕士之失仕尤農之失耕“處窮閭厄巷,困窘織屢,槁項黃馘(處窮閭厄巷,困窘織屢,槁項黃馘(x )(頸項枯瘦,面色蒼黃(頸項枯瘦,面色蒼黃 )” ” 列御寇列御寇“往貸粟于監河侯往貸粟于監河侯”外物外物莊子學識情況:莊子學識情況: “其學無所不窺其學無所不窺”史記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老子韓非列傳第34頁/共42頁A A、史記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老子韓非列傳“楚威

25、王聞莊周賢楚威王聞莊周賢我寧游戲污瀆之中自快我寧游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霸,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無為有國者所霸,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B B、山木山木莊子與魏王交談莊子與魏王交談魏王曰:魏王曰:“何先生之憊邪?何先生之憊邪?”莊子曰:莊子曰:“貧貧也,非憊也。士有道德不能行,憊也,衣弊也,非憊也。士有道德不能行,憊也,衣弊履穿,貧也,非憊也,此所謂非遭時也履穿,貧也,非憊也,此所謂非遭時也今處昏上亂相之間而欲無憊,奚可得邪?今處昏上亂相之間而欲無憊,奚可得邪?C C、莊子莊子天地天地 “而今也以天下惑,予雖有祈向,不可得也而今也以天下惑,予雖有祈向,不可得也”第35頁/共42頁

26、可見,莊子也是個平凡人,有感情、有需求、也可見,莊子也是個平凡人,有感情、有需求、也有欲望,但他生不逢時,又傲視王侯富貴,有用世有欲望,但他生不逢時,又傲視王侯富貴,有用世之心而無法用世,有救世理想而不能實現,目睹人之心而無法用世,有救世理想而不能實現,目睹人間苦難又不能無動于衷,內心的痛苦可想而知,他間苦難又不能無動于衷,內心的痛苦可想而知,他是繼續痛苦還是從痛苦中尋求慰藉呢?是繼續痛苦還是從痛苦中尋求慰藉呢? 我們把他和屈原作一下比較:我們把他和屈原作一下比較:時代:時代:同處戰國中后期同處戰國中后期國別:國別:莊子出生在宋國,但后來宋為楚滅;屈原是楚國人莊子出生在宋國,但后來宋為楚滅;屈

27、原是楚國人學派:學派: 屈原屈原信而見疑忠而被謗,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儒家拯信而見疑忠而被謗,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儒家拯救精神。救精神。 莊子莊子冷眼旁觀、追求自由的道家思想冷眼旁觀、追求自由的道家思想結局:屈原結局:屈原幾遭放逐,投汨羅而死幾遭放逐,投汨羅而死 莊子莊子安然活了安然活了8383歲,思想光照后世歲,思想光照后世第36頁/共42頁對于莊子:對于莊子: 逍遙是面對人生痛苦指出的精神出路。逍遙是面對人生痛苦指出的精神出路。 當進取的理想與現實發生沖突時,當進取的理想與現實發生沖突時,人們贊揚屈原人們贊揚屈原,實際上是贊揚儒家的進取,但是進取的道路是艱苦,實際上是贊揚儒家的進取,但是進取的道路是艱苦的,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的,當人們在一條道路上走的,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的,當人們在一條道路上走不通,如果沒有其它的道路,那么會陷入絕境。就像不通,如果沒有其它的道路,那么會陷入絕境。就像屈原一樣,失去了精神上的支柱。屈原一樣,失去了精神上的支柱。 好在中國的哲學為我們提供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