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脫性唇炎的臨床研究進展_第1頁
剝脫性唇炎的臨床研究進展_第2頁
剝脫性唇炎的臨床研究進展_第3頁
剝脫性唇炎的臨床研究進展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剝脫性唇炎的臨床研究進展李俊儀 段渠白啟錦 張溯(成都中醫藥大學四川省成都市6 10075)【摘要】目的剝脫性唇炎是臨床常見疾病,反復發作,難以根治。方法 筆者對 該病現有的文獻報道進行總結,以提高和加深對木病的認識。結果該病己有的 中西醫臨床報道較多,治療方法眾多。結論若能控制該病致病因素的發牛,會 縮短病程,降低發病率、復發率,增強遠期療效,這將是預防及治療 剝脫性唇炎新的方向和途徑?!娟P鍵詞】剝脫性唇炎臨床研究進展 綜述【中圖分類號】r781.5+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j752 (2012) 01-0346-011973年由tyldesley首先對剝脫性唇炎(exfoli

2、ative cheilitis)進行報道?,F木病常被用來描述一種原因不明的唇部原發性脫屑和輕度炎癥。該病常發于下 唇,炎癥常局限于唇紅緣處,可引起鱗屑,有時形成痂。反復發牛的表皮脫落可 形成暫時性紅斑和表面觸痛,也可出現裂隙,并且有燒灼感、觸痛和疼痛。該病 多見于女孩和青年婦女,皮疹常開始于下唇中部,后逐漸擴散至整個下唇或上下 唇,病情持續數月到數年不等。現將剝脫性唇炎臨床研究進展綜述如下。1病因1.1西醫病因目前一般認為由經常性長期日光照射,局部物理化學等因 素刺激和習慣性舔唇引發。營養物質的缺失或胃腸功能失常也可引起該病。該病 為局部病灶,也可能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現3。念珠菌也是致病因素

3、之一, 情緒因素會加重病情2。1.2中醫病因病機最早靈樞•脈經稱為“唇畛”,明代陳實功 在外科正宗•卷四首次提出唇風病名。但有關唇風癥狀的描述最早見于 隋諸病源候論•卷之三十•唇口病諸俟緊唇候,其曰:“脾與胃合。 胃為足陽明,其經脈起鼻,環于唇,其支脈入絡于脾。脾胃有熱,氣發于唇,則 唇生瘡。而重被風邪寒濕之氣博于瘡,則微腫濕爛,或冷或熱,乍瘞乍發,積月 累年,謂之緊唇,亦名沈唇”。在古代文獻中,本病亦稱為驢嘴風、緊唇、沈唇。 古代醫家對唇風的病因病機主要歸結為脾經風熱、陽明胃火、脾經血燥、脾胃濕 熱學說?,F代醫家在以往的

4、認識中有所發展,認為胃經風火、脾虛血燥、陰虛火 旺是主要發病學說。臨床常見癥型有:胃經風熱、脾胃濕熱、脾虛血燥、氣滯血 瘀、陰虛火旺。綜上所述,該病病因多因脾胃積熱和熱邪侵擾有關,病性有虛有 實,陰虛、血燥為虛,風熱、濕熱、血瘀為實。2治療2.1西醫治療上首先應發現并去除致病因素,可酌情給予維生素b族, 抗生素及抗組胺類藥物治療3, 口服抗抑郁治療有一定療效2。局部外用糖皮 質激素霜劑通常有效,他可莫司可成功治療2,5o有報道認為肝素鈉乳膏聯合皮 質類固醇類軟膏外用治療剝脫性唇炎,肝素鈉可增加類固醇軟膏的滲透性,療效 較好。亦有文獻報道濕潤燒傷膏所具有的潛能細胞的再生性及對粘膜具有良 好的保護

5、性,對治療剝脫性唇炎有一定的療效7?;继幦舫霈F裂隙可使用硝酸 銀或氧化鋅軟膏,伴上皮瘤樣增生者可考慮外科手術,激光或冷凍治療,淺層x 線有吋可試用2。2.2中醫現代醫家在古代醫家對唇風病因病機認識的基礎上,將該病分 為以下幾個臨床常見癥型:胃經風熱、脾胃濕熱、脾虛血燥、氣滯血瘀、陰虛火 旺。治法多以疏風清熱、利濕解毒、健脾養血、活血化瘀、養陰益腎為主,治療 分別予雙解通圣散、清脾除濕飲、四物消風飲、桃紅四物湯、知柏地黃湯合沙 參麥冬湯加減口服4。外治法視皮損程度或患者具體情況不同予或敷貼、或外涂、或泡洗、或熏蒸。具 體用藥有黃連膏、紫草油、五倍子膏等4、8o在內服外用法治療該病的眾多的 文獻報

6、道中,雖方劑名稱不一,用法各異,但治則均與上述幾點類似940,11,12 o 亦有文獻認為該病后期,病程日久,氣虛陰傷,治療宜健脾益氣,養陰潤燥,方 用四君子湯合生脈散加減13。程懷孟運用升陽散火法治療唇風亦取得較好療效 14o除中藥內服外用外,中醫仍有毫針刺法、耳針療法、放血療法、艾灸療法 治療唇風。張叢笑運用耳針療法治療唇風,療效滿意15 o3總結根據現有的文獻報道,中、西醫對本病的報道較多,以臨床實驗報道居 多。在現有的中西醫內服外用的臨床治療中,效果均甚好,但這只短期的改善患 者的癥狀,并未取得真正的長期療效。文獻對本病的發病機制、復發率及遠期療 效的報道也其少。筆者認為:本病反復發作

7、,經久不愈,難以根治,與病因有著很大的關 系。該病究其主要病因有四:一是外邪入侵,二是體質因素,三是飲食失宜,四 是七情內傷。中醫防治原則“未病先防”謂之有二:強正氣,祛病邪。從該病的 預防治療調護上看,要取得長遠療效,可以從以上兩法著手,有針對性的對不同 患者進行科學預防的宣傳和指導。其一,積極尋找致病因素并避免誘發;其二,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要求患者有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糾正舔、咬唇等不良 習慣,提高臟腑整體功能;其三,注意口唇部衛生,禁止搔抓患處,積極治療; 其四,調情志,對情緒不穩定患者,需高度重視與其交流,加強心理暗示等心理 治療,緩解患者的緊張、不穩定情緒。若能做到以上幾點,不

8、僅可有效控制該病 的發生,降低發病率,也勢必會縮短病程,降低復發率,增加其治療的遠期療效。 從“未病先防”入手,強正氣、祛病邪,可能是預防及治療剝脫性唇炎新的方向 和途徑。參考文獻1 tyldesley wr. exfoliative cheilitis, brit j oral surg,1973;10:357. 趙辨中國臨床皮膚病學mj.2011年第1版第2次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1310.3劉輔仁.實用皮膚科學mj.2005年第3版第10次北京:人民衛生岀版社,2005:914.4王永欽中醫耳鼻咽喉口腔科學mj.2011年第2版第6次.北京:人民衛生出 版社,2011:89

9、9. 徐玉萍,李振魯他克莫司軟膏治療剝脫性唇炎65例療效觀察卩中國麻風皮膚 病雜志,2010,26(12):884.何榮國肝素鈉乳膏聯合皮質類固醇軟膏治療剝脫性唇炎臨床觀察j食品與 藥品,2005,7(1):59-60.7智新麗,藺麗麗濕潤燒傷膏治療慢性唇炎76例臨床體會j中國燒傷瘡瘍雜 志,2004,16(4): 296-297.黃霏莉,余靖中醫美容學mj.2011年第3版第8次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316-320.李紅兵,閔仲生,陳力沙參麥冬湯加減治療剝脫性唇炎54例j.福建中醫藥,2005,36(3): 23-24.10王柏媾袁麗萍自擬雙解愈唇湯合濕敷法治療剝脫性唇炎30例j中華現代 中西醫雜志,2005,3(12):1107.11萬曉春,等內外合治唇風26例療效觀察j四川中醫,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