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公司提供的資料匯總_第1頁
集團公司提供的資料匯總_第2頁
集團公司提供的資料匯總_第3頁
集團公司提供的資料匯總_第4頁
集團公司提供的資料匯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n更多企業學院: 中小企業管理全能版183套講座+89700份資料總經理、高層管理49套講座+16388份資料中層管理學院46套講座+6020份資料 國學智慧、易經46套講座人力資源學院56套講座+27123份資料各階段員工培訓學院77套講座+ 324份資料員工管理企業學院67套講座+ 8720份資料工廠生產管理學院52套講座+ 13920份資料財務管理學院53套講座+ 17945份資料 銷售經理學院56套講座+ 14350份資料銷售人員培訓學院72套講座+ 4879份資料n更多企業學院: 中小企業管理全能版183套講座+89700份資料總經理、高層管理49套講座+1638

2、8份資料中層管理學院46套講座+6020份資料 國學智慧、易經46套講座人力資源學院56套講座+27123份資料各階段員工培訓學院77套講座+ 324份資料員工管理企業學院67套講座+ 8720份資料工廠生產管理學院52套講座+ 13920份資料財務管理學院53套講座+ 17945份資料 銷售經理學院56套講座+ 14350份資料銷售人員培訓學院72套講座+ 4879份資料安全生產能力論證資料清單集團公司提供的資料一、基本面貌基本情況:企業性質、企業的煤礦分布情況;至2010年底,生產礦井數量、名稱和產量,在建及改(擴)建礦井情況。二、資源及開采技術條件全部煤炭資源儲量:截

3、止時間為2010年底,各企業要提供所有生產礦井、規劃礦井至2010年底的煤炭資源儲量(包括保有儲量、深部預測量、潛在資源),分礦井分水平。開采技術條件:構造、煤層、瓦斯、水文地質、其他開采條件。三、生產及改(擴)建現狀生產情況、裝備水平:分年度提近5年煤礦主要生產指標(產量、工作面個數、單產、采、掘機械化程度、綜合機械化程度、掘進月進度、安全投、效益、主要生產系統裝備水平等)、安全技術裝備進步(瓦斯治理:抽采率的提高、瓦斯抽采系統能力提高、抽采方法、開采保護層情況,防治煤層自燃發火、防治水、降溫、頂底板管理)、管理水平提高。正在實施的改(擴)建礦井情況四、安全生產管理情況技術進步情況(如:取得

4、的成果、科研課題數量和質量、獲獎情況)、管理(人員數量、素質及水平能力)、安全生產管理機構的設置,國家級研究中心、博士點、救援中心等)、安全裝備、事故起數及死亡人數、取得的安全管理成效及成果(分年度統計20062010年)。五、生產能力提高的安全生產保障措施。2006年至現在,瓦斯治理、水、火、粉塵、頂板、熱害等災害防治技術發展,與2005年前的安全生產保障措施的比較,安全設施系統提升情況(如:瓦斯抽采系統數量及增加情況、系統能力提升情況、防治水能力變化等)。六、各企業提出推薦本次需要論證礦井的理由(分礦井)七、相關統計資料1、各企業20062010年度綜合統計報表或手冊2、各企業200620

5、10年度儲量統計報表或手冊需各煤礦提供的資料一、煤礦生產能力論證需要的圖紙及表格(一)煤礦生產能力論證定需要的圖紙(須同時提供電子版及紙質圖紙)1、井上下對照圖2、采掘工程平面圖3、礦井當前的通風系統圖、安全監測裝置圖、防塵、防火灌漿、抽采瓦斯等管路系統圖4、礦井排水管路系統系統圖(排水管路規格及趟數)5、井下主運輸系統圖6、各提升系統的提升系統圖、提升速度圖7、礦井井上下供電系統圖8、礦井工廣平面圖9、地面生產系統圖(二)煤礦生產能力論證定需要的表格1、煤礦基本情況表(見附表)2、上年度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見附表)3、20062010年礦井煤炭產量。二、礦井基本概況(電子版文字說明)(一)地

6、理位置、企業性質、隸屬關系、地形地貌及交通情況(二)井田位置,邊界范圍,拐點坐標,井田面積,相鄰礦井邊界關系(三)井田地質情況,地層,含煤地層,構造、煤層特征表(四)主要可采煤層情況,煤層賦存條件,煤層層數,厚度,資源儲量,煤質,煤種(五)水文地質條件,開采技術條件1水文地質條件及礦井涌水量預計2其他開采技術條件(1)主要可采煤層頂、底板巖石物理力學性質(2)瓦斯及批復文件(六)礦井建設情況1設計時間及單位2投產時間、設計生產能力,批準的核定生產能力3技術改造、整合改造或改擴建礦井設計生產能力及有關立項、開竣工、投產驗收情況,或目前施工情況4生產情況、裝備水平:分年度提近5年煤礦主要生產指標(

7、產量、工作面個數、單產、采、掘機械化程度、綜合機械化程度、掘進月進度、安全投入及安全裝備、效益、主要生產系統裝備水平等)。5安全生產管理情況技術進步情況(如:取得的成果、科研課題數量和質量、獲獎情況)、管理(人員數量、素質及水平能力)、安全生產管理機構的設置,救援中心等)、安全裝備、事故起數及死亡人數、取得的安全管理成效及成果(分年度統計20062010年)。6生產能力提高的安全生產保障措施。7分年度統計20062010年的同采工作面的數量。(7)煤礦生產現狀1主要生產系統,采掘工藝,開拓方式和采煤方法,水平、采區劃分3現主要生產煤層、采區、工作面情況4近幾年生產完成情況5煤炭資源回收率情況(

8、1)采區回采率是否達到規定標準(2)礦井安全煤柱的留設情況及是否符合有關規定要求(3)“三個煤量”是否符合要求 三個煤量”情況表年度回采煤量準備煤量開拓煤量“三量”可采期(月、年)“三量”可采期(月、年)“三量”可采期(月、年)三、資源儲量及服務年限核查(一)依法認定的資源儲量文件及評審意見書(二)至2010年底各可采煤層分類別、分水平、分煤類的保有儲量及可采儲量明細表;分采區可采儲量。(三)上行開采及特殊開采的批準文件(四)批準的資源儲量、注銷、報損,地質及水文損失和轉入轉出等情況(五)資源儲量計算圖和計算表(六)未納入該礦井地質報告(或礦產資源/儲量核實報告、井田煤炭勘探報告)中的所有補勘

9、、地震和井下揭露地質資料。四、提升系統(一)主提升系統類別(主提升、副提升、混合提升)(二)各提升井筒特征(直徑、深度),提升升容器參數(三)各提升系統的提升設備型號及主要及主要技術參數(四)提升機的性能測試報告(運行前測試及定期測試)(五)經技術改造后的新提升機,竣工驗收報告(六)副井:提升矸石、提升材料、下放其它材料和升降人員的一次循環時間實測值(s);每班工人下井時間實測最大值和上下人員總時間(min);每次提升材料重量(t)和循環時間(s);每班下其它材料次數和每次循環時間(s);最大班下井人數。(七)礦井矸石率和噸煤使用材料比重(%),以上年度實際報表為準(八)各提升系統一次提升循環

10、時間、休止時間、一次提升量(九)提升高度,箕斗噸位和自重,罐籠自重、層位和裝車數,礦車噸位和自重(十)是否有井底煤倉,煤倉直徑、容量。(十一)各種提升設備的使用年限及完好情況(十二)提升系統電機參數、變電所及電控系統五、排水系統(一)礦井和水平地質報告提供的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量,生產期間實際的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量(二)礦井各水平排水泵房(型號,技術參數,數量)(三)礦井各水平水倉容量(四)上年度平均日產噸煤所需排出的正常和最大涌水量(五)水泵測試報告(六)經技術改造更換設備的,設備竣工報告(七)各種排水設備設施的使用年限及完好情況六、供電系統(一)電源線路情況文字說明包括接入的區域變電所、

11、電源線路、敷設形式、線路分接負荷,導線型號、長度(m)和電壓等級。(二)主變壓器及備用情況文字說明包括主變壓器型號、數量,變壓器運行和備用形式。(三)礦井負荷情況文字說明包括:設備裝機總容量(kW)、運行設備總容量(kW)、實際用電容量(即計算負荷)(kW)、井下最大涌水時的用電負荷(最大涌水時的井下計算負荷)(kW)。(四)礦井用電指標包括:上年度礦井總用電量、原煤生產用電量、實際生產原煤、噸煤綜合電耗、原煤噸煤電耗。(五)下井電纜情況下井電纜型號、長度(m)、電壓等級和根數,m(六)礦井功率因數COSØ七、井下運輸系統(一)主運輸系統1.礦井井下運輸系統概況。2.井下主運輸系統中

12、各臺膠帶機設備型號、規格和主要技術參數;3.井下各煤倉位置、容積,給煤機型號、數量及技術參數。4.井下運輸設備配備的安全保護保護裝置、設備的使用年限及完好情況等。5.若系統進行了擴建或技術改造、必須提供相應的技術文件和批文。6.主運輸系統包含從工作面順槽開始至主井煤倉,包含工作面各種運輸設備、破碎機、給煤機、膠帶機等。(二)輔助運輸系統1.井下輔助運輸系統運輸方式、各環節運輸設備型號、規格和主要技術參數;2. 輔助運輸系統各項安全保護情況。八、采掘工作面生產能力論證(一)礦井勞動定員:井下、地面各部門、環節人員配置。(二)前3年采煤工作面和掘進工作面產量(三)現生產采區和準備采區情況各生產采區

13、目前回采工作面和掘進頭個數(煤、巖頭數)及裝備情況、(08、09、10年)礦井產量。15年內的接替采區和工作面情況25年內接替采煤工作面煤層平均采高(綜采、炮采面要分開統計)工作面平均長度、工作面截深、工作面日循環刀數、工作面正規循環作業系數、工作面日推進度、原煤視密度。見附表。35年內計劃煤巷掘進進尺(m/年)、煤巷掘進平均掘進斷面。(四)改變采掘生產工藝的原因,技術論證、批準文件和驗收合格證明材料(五)5年內回采工作面接續表和接續圖前三年采掘工作面平均水平年份回采產量(萬t/a)平均工作面個數 (個/a)平均長度 (m/個)平均年推進度(m/a/個)煤層生產能力(t/m2)平均單產 (萬t

14、/個·月)掘進煤量(萬t/a)采掘煤量合計(萬t/a)(1)(2)(3)(4)(5)(6)(7)(8)合計九、通風系統4有2個(含2個)以上回風井的礦井,明確各回風井擔負回風任務的區域。文件和批文。十一、壓風、監測監控系統(一)壓風1礦井壓風機房設備情況(型號、技術參數、數量)2礦井現有壓風管路系統圖(標明走向、管徑)(二)礦井監測系統現狀十四、工作聯系為方便工作,請提供各專業聯系人及聯系方式。×××礦(2012年2016年)五年工作面接替表采煤隊工作面編 號起 止 時 間可采走向長面長采厚容重儲量刀數日推進度正規循環作業系數工作面回采率年工作天數產量設

15、計剩余年年年備注回采掘進總計煤 礦 基 本 情 況 表煤礦名稱:序號項目名稱單位內容備注序號項目名稱單位內容備注(1)(2)(3)(4)(1)(2)(3)(4)1建礦(井)起始日期26地質條件分類2投產日期27自燃發火等級3設計能力萬t/a28開拓方式4原設計服務年限a29煤種5達產日期30煤層編號及灰分%6擴建技改起止日期31煤層編號及硫分%7擴建規模(擴前/擴后)萬t/a32煤層編號及發熱量MJ/kg8井田面積Km233上一年末職工總人數人9井田走向長Km其中:原煤生產人員人10井田傾斜寬Km回采工人人11上一年末可采儲量萬t掘進工人人12煤層傾角°農民輪換工總數人13煤層生產能

16、力t/m2專業技術人員數人14回采工作面平均個數個參加培訓人數人15掘進工作面平均個數個特殊工種人數人16礦井水平個數、標高34現主要生產技術安全科室數人17現主采水平、標高35其中:配備的專業人員數人18礦井開采最低深度36現開采深度m19現采水平礦井溫度37現準備采區個數、名稱20可采煤層數及編號38主采煤層上一年產量萬t21可采煤層總厚m39上一年動用資源儲量數萬t22主采煤層編號40上一年損失資源儲量萬t23主采煤層厚度m41上 年采區回采率%24現生產采區個數、名稱42上一年總產量萬t2543上一年總進尺m說明:擴建規模指最后一次擴建規模。上年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煤礦名稱: 序號項 目

17、 名 稱單 位內 容備 注序號項 目 名 稱單 位內 容備 注(1)(2)(3)(4)(1)(2)(3)(4)1產值經營總額萬m13采區回采率%其中:煤炭萬m14平均單進水平m/個/月非煤萬m其中:煤巷m/個/月2原煤產量萬t半煤巷m/個/月3商品煤產量萬t巖巷m/個/月4掘進總進尺m15綜合掘進率m/萬t其中:開拓進尺m其中:生產掘進率m/萬t5全員勞動效率t/工開拓掘進率m/萬t其中:回采工效t/工16采煤機械化程度%掘進工效m/工其中:綜放%6商品煤品種及灰分%綜采%7商品煤品種及硫分%高檔%8商品煤品種及發熱量MJ/kg17掘進裝載機械化程度%9工業產值綜合能耗t/萬元其中:綜掘%10

18、企業綜合電力消耗kWh/t18綜合單位成本元/t11企業坑木消耗m3/萬t其中:原煤單位成本元/t12平均單產水平t/個/月19商品煤平均售價元/t其中:綜放t/個/月20利潤或虧損萬元綜采t/個/月其中:煤炭萬元高檔t/個/月非煤萬元普采t/個/月21上繳稅金萬元水采t/個/月其中:煤炭萬元炮采t/個/月非煤萬元其中:1.3米以下t/個/月22百萬噸死亡率人/百萬t1.3米以上t/個/月 3.5米以上t/個/月說明:僅生產原煤和核算原煤成本的煤礦,部分指標可不填。1.主井提升機檢測報告(若兩臺,均需提供);以下表格內容:主提井名稱(1)(2)(3)提升容器套數箕斗載煤量(t)提升一次循環時間(s)2.副井提升機檢測報告;以下表格內容:副提井名稱(1)(2)(3)矸石率(%)每次提矸重量(t)提矸循環時間(s)每班下井人數上下人員循環時間(s)噸煤用材料比重(%)每次提升材料重量(t)每次提升材料循環時間(s)每班下其他材料次數下其他材料循環時間(s)3.水泵檢測報告;以下表格內容:水平(1)(2)(3)礦井涌水量正常(m3/h)最大(m3/h)水倉容量(m3)排水管路直徑(mm)趟數煤礦安全生產能力論證基礎資料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