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山東省2021屆高三化學下學期臨考仿真模擬演練卷(二)_第1頁
(新高考)山東省2021屆高三化學下學期臨考仿真模擬演練卷(二)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3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 239 (新高考) 山東省2021屆高三化 學下學期臨考仿真模擬演練卷 注意事項: 1. 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 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 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 2 .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 2B 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 寫 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 效。 3 .非選擇題的作答:用簽字筆直接答在答 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 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 4 .考試結束后, 請將本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 上交。 相對原子質量:H1 C 12 N 14 O 16 Cl 35.5 Fe 56 Mn

2、 55 Ba 137 一、選擇題(每小題 2 分,共 20 分,每小題只有一 個選項符合題意) 1.大工開物一一作咸篇有如下記載:“潮波淺 (新高考)山東省 2021屆高三化學下學期臨考仿真模擬演練卷(二) 被地,不用灰壓。候潮一過,明日天晴,半日曬 出鹽箱,疾趨掃起煎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煎煉”所得物質俗稱“火堿” B. “作咸”過程涉及“蒸餾”操作 C. “作咸”在實驗室完成會用到蒸發皿、酒精 燈 D. 該記載過程中涉及氧化還原反應和復分解反 應 2. 圖中實驗裝置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 圖除去 Fe(OH)3膠體中的 N、Cl- B. 圖滴加濃溴水,振蕩過濾,除去苯酚 C.

3、圖用石墨作電極電解飽和食鹽水生產 D. 圖測量生成氫氣的體積 3. 天工開物記載:“凡火藥以硝石、硫磺為主,NaCIO (新高考)山東省 2021屆高三化學下學期臨考仿真模擬演練卷(二) 2 / 232 草木灰為輔 . 而后火藥成聲”,涉及的 主要反應為:S+2KN03C 點燃=K2S+N f +3C(Of。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第一電離能:NOC B.單質硫屬于共 價晶體 C.電負性:NOS D. KNO 中的共價 鍵只含有(T鍵 4.下圖是工業上以RhH CO PPh3 2做催化劑獲取直鏈 醛和醇的催化循環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C.工業上可以通過此法用丙烯制取丙醛或 1-丙 5.下

4、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 用醋酸清洗水垢 CaC2H+=CZ 發生了取代反應 D.可用乙醇作洗滌劑除去溴苯中溶解的少量 Br2 7. PCT 樹脂是應用廣泛的一種高聚物,其結構簡式 為申化LO 號 OH,它可由有機物 : 小匚)與另一種有機物 Y 反應制 得。下列說法中不正確 的是 C.裝置乙中有淡黃色沉淀產生,可證明苯與溴 B.簡單離子的半徑大小:YZWX 冷凝 C. Z 的氧化物對應水化物不一定為強酸 D. Y 元素和 X 元素均存在同素異形體 9.實驗室利用海帶提取碘單質的流程如下: (新高考)山東省 2021屆高三化學下學期臨考仿真模擬演練卷(二) 5 / 232 A. X 可與

5、 H 發生加成反應生成 Y B. 丫的核磁共振氫譜有 4 組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操作需要三腳架、蒸發皿、酒精燈、玻璃 6 / 239 棒等儀器 B. 操作使用抽濾裝置比用過濾裝置效果好 C. 操作可選用無水乙醇作萃取劑,用分液漏 斗分液 D. 操作為提高冷凝效果,可選用球形冷凝管 (新高考)山東省 2021屆高三化學下學期臨考仿真模擬演練卷(二) 共 20 分) 11. (NasPQ 12HO)4 NaClO 具有良好的洗滌、去污 和消毒殺菌功能。以濕法磷酸(含雜質 Fe3+, Al3+ 及HSiFe等)為原料制取氯化磷酸三鈉產品的工 藝流程如圖: 10. 我國某科研單位設計了一種新型能量

6、存儲、轉 化裝置(如下圖),閉合&、斷開 K 時,制氫并儲 能;斷開閉合 K 時供電。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制氫時,溶液中向 Pt 電極移動 B .供電時,裝置中的總反應式為 Zn+2HO=Z n(OH)+H f C. 供電時,Zn 電極附近溶液 pH 降低 D .制氫時,X 電極反應式為 Ni(OH)2-e-+OH=NiOOH+2O 二、不定項選擇題(本題共 5 小題,每小題 4 分, (新高考)山東省 2021屆高三化學下學期臨考仿真模擬演練卷(二) 7 / 232 A. “過程 I”需保溫 20min 使沉淀顆粒長大,目 的是便于過濾分離 B. “過程 II ”不繼續用 NaCQ

7、 中和,可能是因 為 Ka3(H3PG)Ka2(H2CQ) C. “過程 III 水浴加熱的目的是防止 NaCIQ 溶 液因溫度過高放出氧氣 D.母液可導入至“過程 III ”中循環使用8 / 239 .有機物液流電池因其電化學性能可調控等優點 而備受關注。南京大學研究團隊設計了一種水系 分散的聚合物微粒“泥漿”電池(圖 1)。該電池 在充電過程中,聚對苯二酚(圖 2)被氧化,下列 說法錯誤的是 - 1電訛“打電器 - A. 放電時,電流由 b 電極經外電路流向 a 電極 B. 充電時,a 電極附近的 pH 減小 C. 充電時,b 電極的電極反應方程式為 十於律 +4n e-+4 nH=4 N

8、 A. 圖 1 中銅離子有 4 個配位鍵 B. 圖 2 中每個晶胞平均占有 4 個 Cf C. 圖 3 表示的是 H 原子核外的電子運動軌跡 D.圖 4 為 Au 原子面心最密堆積,每個 Au 原子 的配位數均為 12 14 .常溫下用酚酞做指示劑,向一定體積 O.IOOOmol L-1 H2A 溶液中滴加 O.IOOOmol L-1 NaOH 溶液,滴定曲線及混合溶液中 lgX其中 X _ 2- 表示CHAA)或益勺隨PH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 法中正確的是12 D. 電池中間的隔膜為特殊尺寸半透膜,放電時 H 從 a 極區經過半透膜向 b 極區遷移 13.所給圖像的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圉1

9、圖2 觀 (新高考)山東省 2021屆高三化學下學期臨考仿真模擬演練卷(二) 9 / 232 B. Hb A 溶液的體積為 40.00mL C. HA 的電離常數 Ka=1.0 x 10-2 D. 實驗到達滴定終點時,溶液中 c(Na+) 2 2c(A -)+c(HA-) 15 . CQ 催化重整 CH 的反應: (I )CH4(g)+CO2(g) =2CO(g)+2H(g) ; H, 主 要 副 反 應: (H )H2(g)+CQ(g) WCO(g)+HO(g) ; H0, (皿)4H2(g)+CQ(g) =CH(g)+2H2O(g); H0。 在恒容反應器中按體積分數 V(Chl) : V

10、(CO)=50%: 50 流入氣體,加入催化劑, 測得反應器中平衡時各物質的體積分數與溫度的關 A.A H=2A H2- HV” 或“二”)。 A點處,AsS(g)的分壓為 _ kPa 該反應 的 KP= _ kPgKp為以分壓表示的平衡常數)。 18. 過渡鉆元素是磁化一次就能保持磁性的少數金 屬元素之一,可制成超硬耐熱合金、磁性合金或 粘合劑等,請回答下列問題: (1) 鉆的基態原子的價電子排布為 _ 。 (2) 橙紅色晶體羰基鉆的分子式為 CQ(C0)8,是一 種重要的無機金屬配合物,可溶于多數有機溶劑。 該晶體中三種元素電負性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新高考)山東省 2021屆高三化學下學期

11、臨考仿真模擬演練卷(二) _ (填元素符號)。 (3) _ 納米結構氧化鉆可在室溫下將甲醛 (HCHO 完 全催化氧化,已知甲醛各原子均滿足穩定結構,甲 醛分子中心原子的雜化方式為 _ 。 CoCi 2溶液加氨水直接先生成的 Co(OH)沉淀 又溶解, 再加氨水, 生成CoNH)6CI 2 , 1mol Co(NHa)5CICI 2 中含(T 鍵數目為 _ (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含有的作用力有 (填序號) a.配位鍵 b .離子鍵 c .金屬鍵 d .氫 鍵 e .極性鍵f .非極性鍵 (5)在 HCIQ NaCIQ,介質中, K5Co3+QWQ6(簡寫為 CcTW)可催化合成酯,

12、組成 HCIQ4 NaCIQ 中 H、Na Q 元素的第一電離能由小到 大的順序為 _ 。 寫出 CIQ4的一種等電子體的化學式為 (6)磷化鉆的晶胞結構如圖所示,最近且相鄰兩 個鉆13 / 239 原子的距離為 n pm,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新高考)山東省 2021屆高三化學下學期臨考仿真模擬演練卷(二) 14 / 2310 (5) 請寫出“沉鎳”時的離子方程式 (6) 若選用 NaCO 溶液“沉鎳”, 當溶液中總碳濃 度C(C)T為 0.1mol L-1時,溶液中總鎳濃度的對數 lg c(Ni) T與溶液 pH 關系如圖。 注:c(C) T=C(CC3-)+C(HCQ)+C(H 2C

13、G) 回答下列問題: (1) “堿浸”時加入 NaQH 溶液的作用是 “操作 A”的名稱是 (3) “酸浸”濾液中含有的陽離子主要為 (4) “轉化”時加入 Q 的目的是 子方程式表示),該過程溫度不宜過高,原因可能是 (填 “是”或“否”)溶液中總鎳濃度 c(Ni) TFe/HCI) O (2) F 的分子式為 _ ;鑒別 F 和 G 可選用的 試劑為 _ o (3) 寫出 FG第一步的化學方程式 _ o 設計 CD FG的目的是 _ o 位,據此寫出以烴 A 和草酸為原料合成高分子化合 (1)B 的名稱為 ;C-D的反應類型是 向,H 是合成某種生物酶的核心中間體,其結構 R CHOH(還

14、原性: 4 II : R COOH LiAIH 任選): _ C (新高考)山東省 2021屆高三化學下學期臨考仿真模擬演練卷(二) 17 / 2311 (5)I 是 D 的一種同系物,其相對質量比 D 大 28,18 / 2312 (新高考)山東省 2021屆高三化學下學期臨考仿真模擬演練卷(二) 答案 1. 【答案】C 【解析】A.該過程描述的是氯化鈉的制作過程,NaOHg 稱“火堿”,故 A 錯誤;B. “作 咸”過程涉及蒸發結晶,不涉及“蒸餾”操作,故 B 錯誤;C. “作咸”在實驗室通過 蒸發結晶完成會用到蒸發皿、酒精燈等儀器,故 C 正確;D.該記載過程中無化學變化, 故 D錯誤;

15、故選Co 2. 【答案】D 【解析】A.膠體能通過濾紙,所以不能用過濾法除去 Fe(OH)3膠體中的 Na、Cl-, 故A 錯;B.溴、三溴苯酚均易溶于苯,不能除雜,應選用 NaOH 溶液分液來除雜,故 C 錯;C.用石墨作電極電解飽和食鹽水,氯離子在陽極失去電子被氧化為生氯氣,而產 生的氯氣通過導管逸出而無法制備次氯酸鈉,故 C 錯;D.可通過針管活塞的移動來測 生成氫氣的體積,故選 D;答案選 Do 3. 【答案】A 【解析】A.同周期第一電離能從左到右依次增大,H A、VA族比相鄰元素偏高, 所以NOC A 項符合題意;B.硫單質是分子晶體,B 項不符合題意;C.半徑越小, 得電子能力越

16、強,電負性越大,所以半徑為 ONNS 故 C 項不符合 題意;D.硝酸根中既有 N-O鍵,又有一個 4 原子 6 電子的大冗鍵,D 項不符合題意; 故正確選項為 A。 4. 【答案】C 【解析】A.從反應機理圖可知,該催化循環中 Rh 的成鍵數目有發生變化(4 條鍵5 條鍵-6條鍵),故 A 正確;B .從反應機理圖可知,該反應方程式為: RCH=CH2 CO H2 RCH2CH2CHO,故 B 正確;C.從反應機理圖可知,工業上可以通過此 法用丙烯制取丁醛或 1丁醇,故 C 錯誤;D.從反應機理圖可知,D H2 E,根據元 (X: PPK 素守恒可以推知 D 的結構簡式為 ,故 D 正確;故

17、選 C。 Ph.P aXHiCH.K 19 / 2313 5. 【答案】D (新高考)山東省 2021屆高三化學下學期臨考仿真模擬演練卷(二) 【解析】A .醋酸為弱酸應寫化學式,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 CaCQ+2CH3COOH=Ca2 +2CH3COO +H2O+CO2 C3COO-+H2O+CO2 ,故 A 錯誤;B .惰性電極電解氯化鎂溶液:Mg+2C+2H2O 電= Mg(OH); +Hf +CLf,故 B 錯誤;C.氫氧根離子先與氫離子反應, H+OF=HO,故 C 錯誤;D.二氧化硫具有強還原性能被次氯酸鈉氧化成硫酸根, 反應為: SO+HO+CIO二SO +C+2lH,故 D 正

18、確。 6. 【答案】B 【解析】裝置甲的濃硫酸用來吸收溴中的水,水浴加熱為防止溴蒸氣冷凝,裝置乙 用來吸收制取溴苯后揮發出來的溴化氫。裝置丙則為題設條件的發生裝置,裝置丁為 支取溴苯的發生裝置。A.溴的摩爾質量大于空氣,應長進短出,順序為 dabefc , A 項 不符合題意;B.溴蒸氣容易液化,所以需要通過水浴加熱來防止冷凝, B 項符合題意; C. 此處的淡黃色沉淀比一定為溴苯,有可能使 HBr 與硝酸銀反應的產物溴化銀,C 項 不符合題意;D.除去溴苯中的溴應用氫氧化鈉溶液, D 項不符合題意;故正確選項為 B。 7. 【答案】A 【解析】A.根據題干信息分析,丫的結構為, X 不能與

19、H2發生 加成反應生成 Y, A 錯誤,符合題意;B. 丫用對稱結構,核磁共振氫譜有 4 組峰,B 正 確,不符合題意;C.二元酸和二元醇通過縮聚反應生成高聚物, C 正確,不符合題意; D. PCT含有酯基,在堿性條件下能水解,不應該避免長時間和堿性物質接觸, D 正確, 不符合題意;故選 A。 8. 【答案】A 【解析】W X、Y、Z 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 X 形成 2 個共價鍵, 20 / 2313 X 是WA族兀素;W 形成 3 個共價鍵,W 是 VA族兀素;W Y 同主族,W 是 N 兀素、丫是 P 元素、X 是 O 元素;Y、Z 的最外層電子數之和是 X 的最外層電

20、子數的 2 倍,Z 是最外 層有7 個電子,Z 是 CI 元素。A.非金屬性越強,氣態氫化物越穩定,非金屬性 CIN, 簡單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HCINH,故 A 錯誤;B.電子層數越多半徑越大,電子層數 (新高考)山東省 2021 屆高三化學下學期臨考仿真模擬演練卷(二) 相同,質子數越多半徑越小,簡單離子的半徑大小: bCNTO-,故 B 正確;C. Cl 的氧化物對應水化物 HCI0 為弱酸,故 C 正確;D. P 元素有白磷和紅磷兩種同素異形體, 0元素有氧氣、臭氧兩種同素異形體,故 D 正確;選A 9. 【答案】 B 【解析】A.灼燒海帶應該在坩堝中進行,而不應該用蒸發皿,故 A 錯

21、誤;B.抽濾 能加快過濾的速度,操作使用抽濾裝置比用過濾裝置效果好,故 B 正確;C.水乙醇 與水互溶,不能作該實驗的萃取劑,故 C 錯誤;D.操作為蒸餾,應該用直形冷凝管, 為避免液體殘留、不可選用球形冷凝管,故 D 錯誤;答案選Bo 10. 【答案】 B 【解析】閉合&、斷開 Ki時,制氫并儲能,構成電解池,Pt 電極發生還原反應,為 陰極,X 電極發生氧化反應,為陽極;斷開 K2、閉合 Ki時,構成原電池,X 電極發生還 原反應,為正極,Zn 電極發生氧化反應,為負極。A.制氫時,Pt 電極為陰極,電子 從 X 電極向 Pt 電極移動, 溶液中向 Pt 電極移動, A 正確; B

22、.供電時, 裝置中的總 反應式為 Zn+2NiOOH+22O=Zn(OH2+2Ni (OH)2, B錯誤; C.供電時, Zn電極發生氧化反 應, 發生反應Zn-2e-+4OH=Zn0+2HO,消耗 OH, pH 減小, C 正確; D.制氫時, X 電極 為陽極, 反應式為 Ni (OH)2-e-+OH=NiOOH+O, D 正確;故選 B 11. 【答案】 C 【解析】由題給流程圖可知,向濕法磷酸溶液中加入碳酸鈉溶液,碳酸鈉和磷酸在 70C 80C的微熱條件下調節 pH 的范圍在 8.28.4 ,發生反應生成磷酸氫鈉和二氧化碳; 向磷酸氫鈉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調節溶液 pH 的范圍在

23、1214,磷酸氫鈉溶液與 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磷酸鈉和水,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次氯酸鈉水浴加熱,結晶 析出氯化磷酸三鈉,冷卻、過濾、洗滌干燥得到氯化磷酸三鈉及母液。 A.磷酸的酸性 強于碳酸,根據流程得到 NaHPQ 因此反應方程式為 HPO+Na2CO=NaHP(4+COf +HQ “一次中和”后進行過濾,因此保溫 20min,使沉淀顆粒長大,其目的是便于沉淀過濾 除去,A 正確;B. “二次中和”不繼續用 NaCO 中和,而采用 NaOH 溶液,因為酸性: HPO HCO 即 Ka3(fPO)Ka2(H2CO),所以 NaHPO 不與 NaCO 反應生成 NaPO,因為制 備的是氯化 磷酸

24、三鈉,根據流程推出不用 NaCO, B 正確;C. “過程 III ”水浴加熱的 i4 / 23i423 / 2315 (新高考)山東省 2021屆高三化學下學期臨考仿真模擬演練卷(二) 目的是防止氯化磷酸三鈉受熱分解,有效成分含量降低, C 錯誤;D.根據過程 III 反 應步驟得到溶液為氯化磷酸三鈉可知,還有部分未反應的 NaPO 和 NaC 10 以母液形式生 成,所以可以導入至“過程 山”中循環利用,D 正確;故選 C。 12. 【答案】AD 【解析】該電池在充電過程中,聚對苯二酚被氧化,可知 a 為原電池的正極,b 為 原電池的負極。A.放電為原電池,電流由正極流向負極,即由 a 極

25、流向 b 極,A 項符 合題意;B.充電時,聚對苯二酚在 a 電極被氧化,釋放出 H+,酸性增強,pH 減小,B 項不符合題意;C.充電 b 電極為陰極,發生還原反應,根據得失電子守恒和環境知該 電極反應式正確,C 項不符合題意;D.放電為原電池,陽離子從負極項正極遷移,即 由 b 極向 a 極遷移,D 項符合題意;故正確選項為 AD 13. 【答案】C 【解析】A.從圖中可以看出,銅離子周圍的 4 個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都和銅離子以 配位鍵結合,故 A 正確;B.從圖中可以看出,鈣離子在頂點和面心上,頂點上的鈣離 子被 8 個晶胞共有,所以每個晶胞平均占有頂點上的鈣離子為 1 個;面心上的鈣離子

26、 被 2 個晶胞共有,所以每個晶胞平均占有面心上的鈣離子為 3 個,所以每個晶胞平均 占有 4 個鈣離子,故 B 正確;C.圖 3 是 H 原子的電子云圖,電子云圖表示的是電子在 核外空間某處單位體積內的概率密度,不能表示電子運動軌跡,故 C 錯誤;D.金原子 是面心立方最密堆積,面心立方最密堆積的配位數為 12,所以每個 Au 原子的配位數均 為 12,故 D 正確;故選 C。 14. 【答案】CD 【解析】A.根據圖 1 可知起始時 0.1mol/L H 2A 溶液的 pH= 1,即溶液中氫離子濃 度是0.1mol/L,這說明 H2A 的第一步電離是完全的,溶液中不存在 HA,因此圖 2

27、曲線 2- 表示 pH 與的變化關系,A 錯誤;B.恰好完全反應時消耗氫氧化鈉溶液是 40mL 二者的濃度相等,所以 HA 溶液的體積為 20.00mL, B 錯誤;C.圖 2 中 pH=2 即氫離子 2- 24 / 2316 濃度是 0.01mol/L 時,lgx=0 ,這說明 c(A2)=c(HA),所以 HA 的電離常數 心囂_;)= c(H+) = 1.0 x 10-2, C 正確;D.實驗到達滴定終點時生成 NaA,依據物料守恒 c(Na+)= (新高考)山東省 2021屆高三化學下學期臨考仿真模擬演練卷(二) 2C(A2-)+2C(HA-),所以溶液中 c(Na+) 2c(A2-)

28、+c(HA-) , D 正確;答案選 CD 15. 【答案】BD 【解析】A.反應(I )可由 2 倍(II)減去反應(皿)得到,故 H=2A H,再根 據圖示,隨溫度的升高,CH 和 CO 的體積分數減小,說明升溫,平衡正移,而升溫平 衡向吸熱方向移, 正反應吸熱, H0, A 不正確; B.其他條件不變, 適當增大起始 時 V(CH) : V(CQ),即增大 CH 濃度和減小 CO 濃度,根據平衡移動原理,減小反應物 濃度或增加生成物濃度,平衡都逆向移動, B 正確;C. 300580C時,H2O 的體積分數 不斷增大,反應(皿)是放熱反應,升溫時,平衡逆移消耗 HO,反應(I)是吸熱反應

29、, 升溫時正移,生成 HO,而由于反應(皿)消耗 HO 的量小于反應(I)生成水的量,C 錯 誤;D. TC時,在 2.0L 容器中加入 2mol CH、2mol CQ 以及催化劑進行重整反應,測 得 CO 的平衡轉化率為 75%則 CO 轉化的濃度為穿75% 0.75mol/L根據三段式: CH(g) + CO 2(g) = 2CO(g) + 2H 2(g) 起 1mol/L 1mol/L 0 0 轉 0.75mol/L 0.75mol/L 1.5mol/L 1.5mol/L 平 0.25mol/L 0.25mol/L 1.5mol/L 1.5mol/L 2 2 若不考慮副反應,貝皈應(i)

30、的平衡常數(105mol/Ll/ 01;mol/L) 81,但由于副反應(皿) 0.25mol/L 0.25mol/L 中,消耗的氫氣的量比二氧化碳多的多,故計算式中,分子減小的更多,值小于 81, D 正確;答案選 BD 16. 【答案】(1) CR; 14H 6Cl =2Cr3 3CI? 7出。 (2) 水浴(加熱) Na2CDO7 (3) 使環己醇溶于水中,同時使環己酮與水形成恒沸混合物被蒸餾出來,減少能耗 (4) 增大水層的密度,便于分層 除去有機物25 / 2316 中的少量水(或干燥) 過濾 (5) BD 【解析】控制反應體系溫度在 55C 60C范圍內,將NazCg溶液緩慢滴加到

31、環己醇 中反應制備環己酮;制備反應完成后,向混合物中加入適量水,蒸餾,收集 95C100C 的餾分,得到主要含環己酮和水的混合物。在餾分中加 Nad固體至飽和,靜置,分液,26 / 2317 (新高考)山東省 2021屆高三化學下學期臨考仿真模擬演練卷(二) 在有機層中加入無水MgSO4塊狀固體,干燥,過濾后進行蒸餾,收集 151C 156C的餾 分,得到環己酮。(1)酸化NazCQ時不能選用鹽酸,原因是 CQ 14H 6Cl =2Cr3 3CJ 7出0 ; (2)為控制反應體系溫度在 5560C范圍內, 可采取 的措施一是水浴加熱; 由于酸性NazCBO?具有強氧化性,反應很劇烈,且放出大量

32、的熱, 故在加入反應物時將NazCQ緩慢滴加到另一份試劑中;(3)制備反應完成后,向混合 物中加入適量水,蒸餾,收集 95C 100C的餾分,得到主要含環己酮和水的混合物。 由表格中信息知,采用先加入適量水然后蒸餾而非直接蒸餾,原因是使環己醇溶于水 中,同時使環己酮與水形成恒沸混合物被蒸餾出來, 減少能耗;(4)在餾分中加NaCI固 體至飽和,靜置,分液,加NaCI的目的是增大水層的密度,便于分層。加入無水MgSO4 塊狀固體,目的是除去有機物中的少量水 (或干燥)。過濾后進行蒸餾,收集 151C156C的餾分。(5)A .冷凝水應“下口進上口出”,則管口 A 是冷凝水的進水口, 錯誤;B.苯

33、易揮發,可將反應產生的水及時帶出,促進反應正向進行,正確; C.使 用分水器是為了及時分離出產物水,使化學平衡正向移動,提高產率,錯誤; D.工作 一段時間后,苯可在燒瓶與分水器中循環流動,正確;故選 BD 17. 【答案】(1) 6 : 1 (2) -2.2 H 3ASQ+OH=HASO+HO 4.5 (3) 2b-2a (4) 0.8 8.192 x 10-2 【解析】(1 ) AsH通入AgNQ溶液中可生成Ag, A&Q和HNO,反應為 2AsH+12AgNG3HQ二 As2Q+12AgJ +12HNQ 其實AS元素化合價升高被氧化,AsH 為還原劑,Ag 元素化合價 降低被還原

34、,AgNO 為還原劑,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6 : 1;故答案為:6 : 1; (2)三元弱酸 HAsQ 的三級電離反應為:HASQ= H+HASQ, HAsC H+HASQ, HASQ = Hl+ C(H2AS(4)=ASQ-,第一步電離為主,K al (H3ASQ) = + c H C(H2ASQ4) C H3ASQ4 ,根據圖可知, pH=2.2 時, (6) 27 / 2318 (新高考)山東省 2021屆高三化學下學期臨考仿真模擬演練卷(二) c(HAsQ),貝卩 Kai(HAsQ)二C(H+)=10-2.2,貝卩 1g&(HASQ)=-2.2 ;用甲基橙作指示劑,

35、用 NaOH 溶液滴定HASQ發生反應生成 NaHASQ,離子反應為:HAsQ+Q用HASQ+HQ同 c H c HAsO 4 2 +7 理,Ka2(H2AS(4)= : , pH=7 時,C(H2ASQ|=C(HASC4-),則 Ka2(H2AsQ)=c(H )=10, c H2 AsQ4 1 1 As2Q(g)+3C(s)=2As(g)+3CO(g) H=a kJ mol ;H、A9Q(g)+3C(s)二 As(g)+CO(g) H=b kJ mol1 ; 根據蓋斯定律:IIX2 1X2 得 4As(g) = As(g) H=(2b2a) kJ mol1;故答案為:2b2a ;A點達到平衡

36、,B 點處氣體總壓小于 平衡時的氣壓,說明生成氣體比平衡時少,反應正向著正方向生成氣體的方向進行, 故 B 點的反應速率 v(正)v(逆);故答案為: :人點處,氣體總壓的對數值 4 lg(p/kPa)=0 ,則氣體總壓為 1kPa, AsS(g)在氣體中體積分數為-,9(g)在氣體中體積 5 1 分數為-,則 AsS(g)的 分壓為 0.8kPa , S(g)的 分壓為 0.2kPa , 5 Kp=(0.8kPa) 4X 0.2kPa=8.192 X 102kPa5;故答案為:0.8 ; 8.192 X 102。 7 2 18. 【答案】(1) 3d 4s (2) OCCo 2 (3) sp

37、 (4) 21NA abe (5) NaHCCp故答案為:OCCp(3)甲醛分子中 C 原子沒有孤電子對,形成 3 個鍵,價層電子對數=3+0=3,甲醛分子的立體構型為平面三角形,中心原子雜化方 式為 sp ;故答案為:sp ; (4)Co(NH 3)5ClCl 2中有外圍 Cl-與Co(NH)5CI-形成的離子 2 鍵,Co(NH)5CI-離子內部的 6 個配位鍵、15 個 N- H 鍵,共有 21 個 鍵,所以 Imol Co(NH3)5CICI 2中含 鍵數目為 21NA, N- H 為極性共價鍵,故答案為:21NA; abe; (5) 元素的金屬性越強,其第一電離能越小,所以這幾種元素

38、第一電離能由小到大的順序 1 為 NaHO 故答案為:NaH、P(4等; 1 (6)由圖所示,在晶胞中,P 原子位于體心和棱心,P 原子有:1+- x I2=4 ; Co 原子位 于面心和頂點:Co 子個數有:8 I+6 2=4,最近且相鄰兩個鉆原子的距離為 n pm 即 8 2 I _ 面對角線的2,貝 S 面對角線為 2n pm,根據勾股定理得出晶胞的邊長為 遷 n pm,晶胞 的體積為:V=(血 n x I0 -10) 3cm ,根據 4 31+59 -3 N. .2 n 1O-1o3gCm, 故答案為: -3 3g cm 4 31+59 (7) 30 / 2319 1.42 10-7V

39、 20.00c moI/ 19. 【答案】(1)除去 AI 和 AI2Q (2) 過濾 (3) Fe2+、Ni2+、Fe3+ (4) H2+2Fe2+2Hl=2FG3+2H2O 溫度過高時,H2O 分解,導致除鐵不完全 2+ (5) Ni +2HCC=NiCOj +COf +H2O (6) NiCO 否 (新高考)山東省 2021 屆高三化學下學期臨考仿真模擬演練卷(二) 【解析】由流程圖可知,“堿浸”步驟中發生反應:2AI+2NaOH+2O=2NaAI(2+3H f, Al 2O3+2 NaOH=2NaA2HO,過濾出浸出液中主要含 NaOH 和 NaAIO,濾渣中含有 Ni,含少量 Fe、

40、 Fe3O4 和不溶性雜質,在濾渣中加入稀硫酸,發生的反應有: Ni+H2SO4=NiSO4+H2f, Fe+HSO=FeSG+H f, FeO+4HSO=Fe3 f, Al2Q+2NaQH=2NaA2+HQ 故加入 NaQH 溶液的作用是除去 AI 和 AbQ, 故答案為: 除去 AI 和 AbQ; (2)由分析可知,“操作 A”的名稱是過濾,故答案為:過濾;(3)由分析 可知 ,“ 酸浸” 時發生的反應有: Ni+H2SQ4=NiSQ4+H2f ,Fe+H2SQ4=FeSQ4+H2f , Fe3Q+4HSQ二Fa(SC4) s+FeSCMHO, Fe+Fe(SC4) 3=3FeSQ 等,故

41、濾液中含有的陽離子主要 為 H、Fe2+、Ni2+、Fe3+,故答案為:Fe2+、Ni2+、Fe3+; 由分析可知,“轉化”時即將 Fe2+轉化為 Fe3+,便于調節 pH 值來除去,加入 H2Q 的目的是 H2Q+2FeT+2Hh=2Fei+2HQ, 由于該步驟使用的 HQ 在高溫下易分解,將使 Fe3+除不干凈,故該過程溫度不宜過高, 原 因 可 能 是 溫 度 過 高 時 , H2Q2 分 解 , 導 致 除 鐵 不 完 全 , 故 答 案 為 : HQ+2FGT+2H=2FG3+2H!Q溫度過高時,HO 分解,導致除鐵不完全;(5)由分析可知, “沉鎳”時的離子方程式為:Ni2+2HC

42、3=NiCQ; +CQf 31 / 2320 +HQ 故答案為: Ni2+2HCNiCQ J +CQf +HQ; (6)由于 a 點是 NiCQ 對應的 c(Ni 2+) 小于 Ni(OH)2對應的 c(Ni 2+),說明 NiCQ 沉淀更完全,故 a 點(pH8.2)時溶液中析出 的沉淀主要為 NiCQ,故答案為:NiCQ由溶液中總鎳濃度的對數Igc(Ni) T與溶液 pH 關系圖可知,b 點溶液中 Ni2+的總濃度不管是 NiCQ 還是 Ni(OH)2對應的數值均大于 10-5moI L-1,故 Ni2+并沒有沉淀完全,故答案為:否;(7)先根據取“操作 A”所得的 NiSQ 溶液 V mL,用 c moI L-1 EDTA(N2HY)的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 (發生反應 Ni2+HY二NiY2-+2H),消耗標準液 20.00mL,可計算出 NiSQ 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32 / 2321 中苯環上甲基的鄰位 H 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生成 B, B 的結構簡式為 構簡式知,F 的結構簡式為2+ 2+ 2+ t r 2+ n(Ni )=n(EDTA), c(Ni )V(Ni )=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