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漁業是指包括內陸和海洋水域捕撈野生魚類資源,以及經放養增殖和各種水產養殖而獲得魚類產品的產業。漁業在世界食品經濟中有著重要作用。目前全球有4000多萬人從事捕撈漁業和水產養殖。魚類是含有豐富蛋白質、重要脂肪酸和維生素、礦物質的食物來源。全球魚類在人類消費的動物蛋白中約占16,這一比重在各地區有所差別,亞洲約占22,非洲占19,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占7左右。魚類食品增加,對改善人們生活、提高營養水平、促進健康長壽都有一定作用。世界漁業在本世紀將呈現六大發展趨勢:一是全球漁產品供應短缺不斷明顯的趨勢。有關分析結果顯示,未來20年中,全球漁業生產的年平均增長速度約1.5%左右,漁業增產跟不上世界人
2、口增長步伐。加上全球絕大多數漁業資源遭到破壞或過度捕撈,漁產品供應短缺將進一步加劇,短缺的結果將直接導致漁價飛漲。二是水產養殖業在全球漁業生產中的比重不斷增加的趨勢。由于過度捕撈,野生魚的產量已接近其再生能力,捕撈產量開始停滯不前,但全球對水產品的需求量有增無減。于是養殖業成為彌補水產品供求巨大缺口的主導力量。三是漁業生產力的提高不斷依靠科技進步的趨勢。漁業生產力的提高和可持續發展主要通過科技進步來實現??茖W技術在世界漁業領域得到廣泛應用,計算機、遙感技術、信息化、自動化、新原料、增氧技術、水處理技術以及生物技術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漁業生產力。英國通過其雄厚的科技實力,開發了一種工廠化養魚裝置
3、,可以在20-30個星期內,使2英寸的幼魚長到2磅,相當于在自然環境中2年的成長量。因此,加強漁業科學研究和創新漁業生產技術,做好技術成果儲備,提高應對漁業發展變化的能力,已廣受世界各國關注。四是漁業發展的空間不斷拓展的趨勢。最典型的就是世界休閑漁業從20世界60年代開始在一些經濟較發達的國家迅速崛起。隨著時代的發展,漁業逐步實現了與休閑、娛樂、健身、旅游、觀光和餐飲的有機結合。漁業內容的充實,為漁民、漁業創造了更大的社會、生態和經濟效益。五是國際市場對淡水產品需求不斷增加的趨勢。目前,全世界水產品產量主要來自于海洋捕撈和海水養殖。分析表明,海水養殖通過近20年的迅猛發展,已達到水體能夠承受的
4、高峰區段,世界大型沿海漁場捕撈量已達到飽和或超過天然生產能力,需要一個休養生息的階段。同時,隨著國際社會通過國際間的合作,強化了對環境和漁業資源,特別是公海漁業資源的保護。海洋捕撈和海水養殖的產量不可能大幅增長。國際市場需求的增長與世界海洋水產品生產能力有限之間的矛盾,將為淡水漁業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六是國際漁業貿易壁壘不斷疊加的趨勢。在漁業的持續發展中,發展中國家增長的產量幾乎全部輸往它國。上世紀90年代以來,60%以上的出口水產品來自發展中國家。因此,漁業生產對國際貿易的依賴越來越強。發達國家的消費者對水產品的安全高度重視,設立了許多保護性的非關稅壁壘。2005年世界漁業發展概況聯合國糧農
5、組織(FAO) 2005年發布的世界水產品貿易報告顯示,2001年至2003年,魚類產品最大的進口國是日本,其次是美國,西班牙居第三位。2003年日本魚類產品進口額接近124億美元,美國接近117億美元。2002年中國超過泰國,成為世界最大的魚類產品出口國,當年出口額近45億美元,2003年中國出口額為52.4億美元。在國際漁業貿易中,較大的出口國有中國、泰國、美國、挪威、加拿大等。日本據日本水產貿易協會公布,日本2004年進口水產品為348 萬4,833噸、進口金額為1兆6,339億5,981萬日元。較上年分別增長了4.8%和4.1%。但是,進口數量較最高的2001年少了9%,金額較過去最高
6、的1997年下降了16%。2004年日本出口水產品為42萬4309噸、出口金額為1,486 億3,100 萬日元。與2003年相比分別增長了14.5%和9.5%。出口的平均單價為350 日元/千克,較上年的366日元下跌了4.3%。而出口數量經12年后首次突破40萬噸大關。從2005 年起日本全面啟動對水產農食品的安全管理措施。此前,日農林水產省已開始對部分農畜產品和水產品采用過質量安全的全程追蹤系統的試點,同時開發了與之配套的自動生產歷史信息系統,對認證合格的水產農畜食品授予認證標識的措施,使消費者在購買水產農畜食品時可以便捷地鑒別出哪些是安全食品。從2005 年起將把所有的水產農畜食品都納
7、入全程追蹤系統管理,對生產和銷售符合規范的水產農食品授予認證標識,實行全面的規范化、標準化管理。加拿大2003 年加拿大漁業產值達29億加元創歷史記錄。目前,加拿大漁業主要產品是龍蝦、蟹、蝦等甲殼類產品,在10年以前,該國漁業則是以鱈魚為中心。加拿大養殖產值為5.86億元,海洋漁業產值為22.6億元,內陸漁業產值為0.83億元。對于漁業系統就業情況,海洋漁業就業人員60,300人、加工雇傭人數29,900人、養殖從業員7,200人。加拿大作為水產品出口國位居世界第五位,出口至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額達45 億美元。美國是加拿大水產品的第一出口對象,主要出口龍蝦、鰈類、蝦等,出口金額達30
8、 億美元。對歐盟(EU)出口穩步增長,較上年增長23%為4.46 億美元,對中國和香港的出口也增長21%達3.24 億美元。越南近幾年,越南的漁業總產量持續地在增加,從1995 年的108.5 萬噸增至2002年的150.8噸,位于世界第14位,在前面的是韓國,其總產量是168.4萬噸。越南計劃確立以水產品出口為導向的漁業生產,2001年至2003年期間,其水產品出口額分別為18億、20億、22億美元。據越南水產部的統計,截至2004年8月底止,越南向韓國出口的水產品金額累計為9,050萬美元,比上一年度同期的增加13%,已上升為僅次于日本、美國、歐盟居第4位的出口對象國。印度尼西亞印度尼西亞
9、是世界第7大漁業國,僅次于中國、秘魯、日本、智利、美國和印度。印度尼西亞1998年的捕魚量是420萬噸,2002年提升到500萬噸,增長幅度為19%,2003年的捕魚量近600萬噸,創近年新高。2002年印尼的漁業出口額共15.7億美元,2003年漁業出口金額為20億美元,該國爭取在2006年創匯50億美元。19992002年印度尼西亞漁業產值有21.72%的升幅,期間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為13.56%,可見漁業產值增長高于國民經濟整體增長水平。2003年漁業和魚類加工業在GDP的比重達到10%。20002003年漁業產量每年平均增長5.21%,由2000年的570.7萬噸增加到2003年的594
10、.8萬噸。其中海魚的捕撈量由2000年的452.1萬噸上升到2003年的472.8萬噸。人工養殖魚產量年均增長7.04%,1999年只有99.4萬噸,2003年增加到122萬噸。全國人均魚類消費量也逐年上升,2000年為21.57千克,2003年上升至24.67千克。越南漁業部計劃,到2006年魚產量提高至950萬噸,人均消費提高至30千克。印度尼西亞的漁民人數也在增加,由2000年310萬人增加到2003年的約347.6萬人。美國、西班牙美國海岸線較長,漁業資源豐富,它的水產品進出口量都相當可觀。2001年至2003年,美國水產品進口額分別為103億、100億和117億美元,是期間第二大水產
11、品進口國;同期水產品出口額為33億、33億和34億美元,是期間第四大水產品出口國。2001年到2003年西班牙是第三大水產品進口國,期間進口額分別為37億、39億和49億美元,同期出口額為18億、19億和22億美元,期間出口位居世界第七。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 2005年發布的世界水產品貿易報告顯示,2001年至2003年,魚類產品最大的進口國是日本,其次是美國,西班牙居第三位。2003年日本魚類產品進口額接近124億美元,美國接近117億美元。2002年中國超過泰國,成為世界最大的魚類產品出口國,當年出口額近45億美元,2003年中國出口額為52.4億美元。在國際漁業貿易中,較大的出口國
12、有中國、泰國、美國、挪威、加拿大等。日本據日本水產貿易協會公布,日本2004年進口水產品為348 萬4,833噸、進口金額為1兆6,339億5,981萬日元。較上年分別增長了4.8%和4.1%。但是,進口數量較最高的2001年少了9%,金額較過去最高的1997年下降了16%。2004年日本出口水產品為42萬4309噸、出口金額為1,486 億3,100 萬日元。與2003年相比分別增長了14.5%和9.5%。出口的平均單價為350 日元/千克,較上年的366日元下跌了4.3%。而出口數量經12年后首次突破40萬噸大關。從2005 年起日本全面啟動對水產農食品的安全管理措施。此前,日農林水產省已
13、開始對部分農畜產品和水產品采用過質量安全的全程追蹤系統的試點,同時開發了與之配套的自動生產歷史信息系統,對認證合格的水產農畜食品授予認證標識的措施,使消費者在購買水產農畜食品時可以便捷地鑒別出哪些是安全食品。從2005 年起將把所有的水產農畜食品都納入全程追蹤系統管理,對生產和銷售符合規范的水產農食品授予認證標識,實行全面的規范化、標準化管理。加拿大2003 年加拿大漁業產值達29億加元創歷史記錄。目前,加拿大漁業主要產品是龍蝦、蟹、蝦等甲殼類產品,在10年以前,該國漁業則是以鱈魚為中心。加拿大養殖產值為5.86億元,海洋漁業產值為22.6億元,內陸漁業產值為0.83億元。對于漁業系統就業情況
14、,海洋漁業就業人員60,300人、加工雇傭人數29,900人、養殖從業員7,200人。加拿大作為水產品出口國位居世界第五位,出口至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額達45 億美元。美國是加拿大水產品的第一出口對象,主要出口龍蝦、鰈類、蝦等,出口金額達30 億美元。對歐盟(EU)出口穩步增長,較上年增長23%為4.46 億美元,對中國和香港的出口也增長21%達3.24 億美元。越南近幾年,越南的漁業總產量持續地在增加,從1995 年的108.5 萬噸增至2002年的150.8噸,位于世界第14位,在前面的是韓國,其總產量是168.4萬噸。越南計劃確立以水產品出口為導向的漁業生產,2001年至2003
15、年期間,其水產品出口額分別為18億、20億、22億美元。據越南水產部的統計,截至2004年8月底止,越南向韓國出口的水產品金額累計為9,050萬美元,比上一年度同期的增加13%,已上升為僅次于日本、美國、歐盟居第4位的出口對象國。印度尼西亞印度尼西亞是世界第7大漁業國,僅次于中國、秘魯、日本、智利、美國和印度。印度尼西亞1998年的捕魚量是420萬噸,2002年提升到500萬噸,增長幅度為19%,2003年的捕魚量近600萬噸,創近年新高。2002年印尼的漁業出口額共15.7億美元,2003年漁業出口金額為20億美元,該國爭取在2006年創匯50億美元。19992002年印度尼西亞漁業產值有2
16、1.72%的升幅,期間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為13.56%,可見漁業產值增長高于國民經濟整體增長水平。2003年漁業和魚類加工業在GDP的比重達到10%。20002003年漁業產量每年平均增長5.21%,由2000年的570.7萬噸增加到2003年的594.8萬噸。其中海魚的捕撈量由2000年的452.1萬噸上升到2003年的472.8萬噸。人工養殖魚產量年均增長7.04%,1999年只有99.4萬噸,2003年增加到122萬噸。全國人均魚類消費量也逐年上升,2000年為21.57千克,2003年上升至24.67千克。越南漁業部計劃,到2006年魚產量提高至950萬噸,人均消費提高至30千克。印度尼
17、西亞的漁民人數也在增加,由2000年310萬人增加到2003年的約347.6萬人。美國、西班牙美國海岸線較長,漁業資源豐富,它的水產品進出口量都相當可觀。2001年至2003年,美國水產品進口額分別為103億、100億和117億美元,是期間第二大水產品進口國;同期水產品出口額為33億、33億和34億美元,是期間第四大水產品出口國。2001年到2003年西班牙是第三大水產品進口國,期間進口額分別為37億、39億和49億美元,同期出口額為18億、19億和22億美元,期間出口位居世界第七。 據世界糧農組織(FAO)預測,2010年世界漁業產量(見下表)將達到1.07至1.44億公噸,其中3000萬公
18、噸有可能作為魚食,或非食用油。人類食用消耗量將達到7400萬公噸至1.14億公噸。漁業產量的絕大多數增長來自于快速發展的水產業。漁業捕獲量將進一步取決于漁業管理的發展和效率。當前的過度捕撈會使漁業總產量增加500萬1000萬公噸,同時,不斷的過度捕撈也有可能導致產量減少,這種情況在下表中就有所顯示: 悲觀估計樂觀估計捕魚量80105水產品2739總產量107144非食用魚減少量3330供人類消耗的現有量741142002年捕魚量情況一覽 2001(噸)2002(噸)增減率總捕獲量92,862,08793,190,654+0.35%海洋捕魚區84,163,09284,452,487+0.34%內
19、陸水域捕魚區8,698,0928,738,167+0.46%世界排名前30位國家捕魚量增減情況國別2001(噸)2002(噸)增長率納米比亞547,498624,89114.14%緬甸1,166,8681,312,64212.49%智利3,797,140 4,271,47512.49%秘魯7,986,1038,766,9919.78%冰島1,980,715 2,129,6557.52%印度尼西亞4,273,662 4,505,4745.42%菲律賓1,949,0262,030,5424.18%中國臺灣1,005,1991,042,7563.74%墨西哥1,398,5921,450,6543.7
20、2%孟加拉國1,068,417 1,103,8553.32%馬來群島1,234,733 1,275,5553.31%法國605,629620,0782.39%南非750,099766,2842.16%挪威2,687,3032,743,1842.08%巴西806,672 822,1591.92%阿根廷931,734944,3461.35%越南1,490,303 1,508,0001.19%中國16,529,38916,553,1440.14%美國4,944,3364,937,305-0.14%印度3,777,092 3,770,912-0.16%巴基斯坦600,798599,104-0.28%泰
21、國2,932,374 2,921,216-0.38%加拿大1,052,543 1,013,997-3.66%丹麥1,510,461 1,442,068-4.53%日本4,713,0064,443,000-5.73%英國741,045689,919-6.90%俄羅斯3,628,459 3,232,295-10.92%韓國1,990,7221,668,979-16.16%摩洛哥1,083,953 894,957-17.44%西班牙1,092,525 882,633-19.21% 2001年世界漁業總產量為1.302億噸,其中3790萬噸來自于水產養殖產量。世界捕撈漁業產量從2000年的9540萬噸下降到2001年的9240萬噸。2001年中國捕撈漁業產量為1652.9萬噸,與2000年相比減少2.7%,但仍占世界首位。其次分別為秘魯(795萬噸)、美國(491萬噸)、日本(470萬噸)、印度尼西亞(420萬噸)、智利(380萬噸)、印度(376萬噸)和俄羅斯(363萬噸)。2001年世界水產養殖產量達到3790萬噸,產值為55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游戲產業與智能設備融合創新考核試卷
- 海上溢油應急響應與處理技術考核試卷
- 社區團購廣告考核試卷
- 口腔科用牙科綜合治療臺電氣安全考核試卷
- 電氣設備節能技術考核試卷
- 全國卷語文高考的作文
- 硅冶煉過程中的物理冶金考核試卷
- 糖果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深度解讀考核試卷
- 紡織設備振動與噪聲控制考核試卷
- 急性胰腺炎PBL護理查房
- 辦公設備維保服務投標方案
- 政府投資項目審計
- 技術制作類科學教育活動的設計與組織指導課件
- 藥事管理法律法規相關知識培訓
- PQR-按ASME要求填寫的焊接工藝評定報告
- 醫院中央空調維保合同范本
- 勞動工傷起訴狀
- 第4章-選區激光熔化工藝及材料課件
- 2023屆高考寫作指導:“尋找溫暖”與“成為燈火”課件
- 2022年上海市工業技術學校招聘考試真題
- 臨時用電演示文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