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設計精彩的語文微課_第1頁
淺談如何設計精彩的語文微課_第2頁
淺談如何設計精彩的語文微課_第3頁
淺談如何設計精彩的語文微課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淺談如何設計精彩的語文微課    摘 要:現代信息社會的飛速發展,傳統的教學模式不斷受到沖擊,各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雨后春筍般爭先涌現。微課正是這支隊伍中的新成員,它以小而精的特點迅速風靡教育領域。但是,很多人對它的認識還存在偏差。如何在廣泛的語文教學內容里選取知識點呢?從微課的定義、選題等方面進行論述。關鍵詞:微課;設計;語文我們知道,現代社會是一個高速發展的社會,信息更新的速度非常快,傳統的教學模式不斷受到沖擊。各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雨后春筍般爭先涌現。最近這幾年,勢頭最勁、風采最炫的就數微課了。但是,不少人對它的認識還存在一些偏

2、差。到底微課應當長什么“樣”呢?應當如何設計呢?下面談談我的一些認識。一、什么是微課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而展開的相關教學活動。二、微課有哪些特點特點一:時間極短。小學生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而且常與興趣緊密相關。尤其是低年級學生,無意注意占主導地位,思維活動具有直觀、具體的特點。中、高年級才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但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系的,具有具體形象性。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律,微課的時長不能超過10分鐘。只有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學生才能做到隨時隨地學習。互聯網教育研究院曾調查過,微課最被接受且學習效果最好的

3、時間是510分鐘。特點二:內容極少。微課傳播所依賴的移動設備是手機、平板電腦,所以微課的文件容量一定要小。如果學習資源過大,利用手機等設備在觀看時,很可能會難以下載。學習體驗不痛快,也將直接影響效果。特點三:實用性強。微課攫取的是知識點和技能點,考慮到學習者沒有太多的額外時間,只能采用碎片化學習的形式,所以微課內容以集中解決某個問題為主要目標,往往講完相關知識就不會再講其他內容了。三、關于微課認識的一些偏差1.微課 = 教學片段很多老師以為微課就是剪取一堂課的其中一個教學片段,甚至有些老師直接從課堂錄像中剪輯其中10分鐘以內的教學場景,當成是微課傳上來。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微課是圍繞知識點展開的

4、,一個微課里只能是一個知識點。傳統的一節課要完成復雜的教學內容,而微課只能提取教學內容中重要的、難懂的或者易錯的點展開學習。2.微課 = 課堂濃縮也有老師認為,微課是一堂課的濃縮。于是在制作時,點開制作好的ppt,一邊放映,一邊錄制,拼命把時間控制在十分鐘以內,制作后的小視頻便當成微課。準確地說,這種“微課”更像是教師在表演“說課”。3.使用錯誤的評價標準正因為微課與一堂課有著本質的區別,所以評價一個微課好與壞,并不能用一堂課的標準來衡量。有些人在評議時,認為一個微課“缺少師生互動”“作品只展示教師畫面”等等,這種評價都是有失偏頗的。微課只呈現一段固化的學習資源,時間有限,必定無法展示師生互動

5、。4.錯誤定位微課核心很多人把微課的核心定位于“教”,實際上應該是“學”。考慮到這一點,微課設計要拋開傳統的教學設計,融入“快樂”的因素,讓微課更有親和力,讓學生樂意去學,學有所得。這類似于相聲表演,老師在一節微課里抖掉一個包袱,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收獲知識,這就算一個成功的微課。四、語文微課的設計要注意哪些方面我認為要符合以下幾點:1.美觀大方著名的美學家魯道夫·阿恩海姆曾說過:“視覺乃是思維的一種最基本的工具。”實驗心理學家赤瑞特拉通過大量的實驗證實,人類獲取的信息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由此可見,要讓微課達到較好的效果,必須在視覺刺激上下工夫。所以我們設計的時候,要

6、考慮到微課畫面的美觀,同時配以悅耳的聲音,完美的音畫結合可以讓微課的藝術內涵更為豐富。例如,我在講授衛星比武一課時,收集了各種衛星的外形圖,并結合各種衛星的特點和功能制作成一個微課。學生在學習時興致盎然,效果極好。2.生動有趣美國緬因州的國家訓練實驗室曾提出學習金字塔原理。這一原理把學生的學習方式分為被動學習和主動學習兩大塊。被動學習的平均留存率在30%以下,而主動學習的平均留存率在50%以上。所以,微課的設計尤其重要。很多老師在設計時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制作,但是效果并不好。為什么呢?有的屏幕內容單調,一個微課里只看到老師在那里講,這樣的講解跟平時枯燥的課堂有什么差異呢?因此,一個優秀的課件,就應當盡可能地讓微課畫面動起來,把要講的知識點變得生動有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達到最佳的效果。比如:我在區分“撥”和“拔”兩個字時,設計了一個這樣的微課。屏幕上先是一個大大的“撥”字,然后出現幾只小螞蟻,東看西看,發現一根草,其實是“撥”字右邊多出來的一撇。小螞蟻使勁拔啊拔,咦,撥字的那一撇被拔掉了,一下子變成了“拔”字。我問他們:“孩子們,拔字后邊是發還是少了一撇的?”他們說少了一撇,我又問:“為什么呢?”孩子們說:“因為那一撇被小螞蟻給拔了。”3.信息適中1956年,喬治·米勒對短時記憶能力進行了定量研究,發現人類頭腦最好的狀態能記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