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鐵成都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技術交底記錄編號:單位工程 名稱分 項 工 程分部工程施 工 項 目施工測量施工單位中鐵十局集團成都地鐵7 號線 9 標項目經理部交底人審核人交底日期交 底 內 容地鐵工程測量工作可分為建立控制網和以控制網為基礎的施工放樣測量兩部分。主要內容包括:1、復測設計院交接的控制點,再根據實際情況加密平面控制點及水準點,在地面建立平面與高程施工控制網; 2、將地面上的坐標、方向和高程傳遞到地下去的聯系測量;3、在地下進行平面與高程控制測量; 4、根據地面、地下控制點進行施工放樣,指導地下工程的正確開挖、主體結構施工以及盾構施工,保證開挖、主體結構和盾構施工不超過規定的限界,保證
2、線路各相向開挖面在平面和高程上按設計的要求正確貫通。一平面及高程控制測量作業方法1、地面控制網及交樁點復測交接樁后,組織項目部測量隊、公司級別的精測隊、中鐵二局精測隊依據甲方提供的“平面、高程控制點成果”對導線控制點進行復測,同時根據現場施工情況,對精密導線加密點、,水準加密點按規范進行聯測,并報中鐵二局精測隊進行復測。當測量成果滿足規范要求,方可使用導線及水準加密點的成果,形成三級復核制度,并將復測報告結果上報監理單位。若導線網和高程網精度分別能夠滿足工程測量規范中的四等導線測量和二等水準測量的技術要求,則對測量樁點進行標識和保護 ;如較差超限立即以書面形式上報監理工程師確認,由監理工程師及
3、時會同甲方和控制測量單位研究解決。2、地面加密點布設利用業主設計提供的平面控制點和水準點,根據本工程的施工需要,在地面上埋設相應的加密平面控制點和加密高程控制點,選點布設情況如下:1) 地面加密導線點以業主提供的精密導線點(gps點)為依據, 根據盾構區間及車站的位置走向,在每個施工場地附近,根據現場情況布設平面控制點。所設的加密導線點與業主所提供的平面控制點形成一條閉合或附合精密導線。2)地面加密水準點以設計所提供的精密水準點為依據,在每個施工場地附近根據場地情況布設加密水準點。所設加密水準點和業主所提供的精密水準點形成一條附合水準路線。水準點間的高差,以安置一次水準儀即可聯測為佳。點位應埋
4、設在穩固安全、能長期保存、便于尋找和施測的地方,導線點可兼做水準點。3)加密點布設應遠離煙囪、散熱塔、散熱池等發熱體及強電磁場。4)點與點之間必須通視良好,其視線距障礙物的距離不宜小于1.5m,以能保證成像清晰、不受旁折光等因素影響為原則,盡可能選在避開施工干擾、車流和人流量少、穩定堅實的地方。3、地面加密導線測量1)根據規范要求按精密附合導線的作業要求進行施測。2)導線點之間的高差不宜過大, 其視線距障礙物的距離不宜小于1.5 米,以減弱地面折光和旁折光的影響。對于高差較大的測站,采用每測回觀測都重新整平儀器的方法進行多組觀測,取平均值作為該站的最后結果。3)用全站儀測量邊長時,考慮氣象改正
5、和棱鏡常數改正。4)為保證導線測量的精度,應做好以下幾點: 水平角觀測采用 2全站儀 ,儀器應經過有檢定資格的單位檢定。 水平角的觀測,應在觀測總測回中以奇數測回和偶數測回分別觀測導線前進方向的左角和右角。左角平均值與右角平均值之和與360較差應小于4,其誤差值不應大于測角中誤差的2倍。 前后視邊長相差較大,觀測時需要調焦時,宜采用同一個方向正倒鏡同時觀測法,此時一個測回中不同方向可以不考慮2c 較差的限差。 水平角觀測過程中,氣泡中心位置偏離整置中心不宜超過1 格,當觀測方向的垂直角超過3時,宜在測回間重新整置氣泡位置。 導線的技術要求如下表4.2.3-1:平均 邊長(m) 導 線總 長度(
6、km) 每 邊 測距 中 誤差(mm) 測 距 相對 中 誤差測 角 中誤差()測回數方位 角 閉合差()全長 相 對閉合差相鄰點的相對點位中誤差( mm) 級全 站儀級全站儀350 34 4 1/60000 2.5 4 6 5n 1/35000 8 表 4.2.3-1 水平角觀測結束后,測角中誤差應按下式計算:1ffmnn式中:f附合導線或閉合導線環的方位角閉合差();n計算f時的測站數;n附合導線或閉合導線環的個數。 測距時,應在啟動儀器20-30min 后觀測,以保證儀器適應室外環境;在成像清晰和氣象條件穩定時進行,雨、霧和大風天氣作業時盡量避開,不宜順光、逆光觀測,嚴禁將儀器照準頭對準
7、太陽;測距過程中,當視線被遮擋出現粗差時,應重新啟動測量;當觀測數據超限時,應重測整個測回。 測距的主要技術要求 : 總測回數 :往返測各 2 測回;一測回指照準目標一次讀數4 次;一測回讀數較差 (mm):4;單程各測回較差 (mm):6;往返較差 (mm): 2(a+bd)。 內業計算中數字取值精度的要求如下: 方向觀測值及各項修正數(): 0.1;邊長觀測值及各項修正數(m): 0.0001;邊長及坐標 (m): 0.0001;方位角 (): 0.1。4、地面加密水準測量1) 施測前,要對所使用的水準測量儀器和標尺進行常規檢查與校正。一等水準測量儀器的i角應小于或等于 15。2) 水準的
8、往、返觀測應各選在天氣晴朗的上午和下午分別進行,要避開大風大雨天氣,每次觀測前都應先讓儀器適應室外環境后,方可進行觀測。3) 采用單一水準路線(附合或閉合),以精密水準的等級進行往、返測,觀測次序如下:往測奇數站的觀測程序:后前前后;往測偶數站的觀測程序:前后后前;返測奇數站的觀測程序:前后后前;返測偶數站的觀測程序:后前前后;由往測轉向返測時,兩根水準尺必須互換位置,并應重新整置儀器。4) 往、返測高差較差滿足精度(閉合差4lmm;l 為往返測段 ,附合水準路線的長度,以km 計)要求后進行計算機平差,求出各高程點的高程。較差超限時,應重新觀測。5) 在測導線時可利用光電測距三角高程法對水準
9、點進行校核。表 4.2.4-1水準測量的測站觀測限差(mm)等級上下絲讀數平均值與中絲讀數之差基、輔分劃讀數之差基、 輔 分 劃所測 高 差 之差檢測間歇點高差之差一等3.0 0.4 0.6 1.0 二等3.0 0.5 0.7 2.0 注:使用數字水準儀觀測時,同一測站兩次測量高差較差應滿足基、輔分劃所測高差較差的要求。表 4.2.4-2水準網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水 準測量等級每 千 米 高 差 中 數中誤差(mm)附 合水 準 路 線平 均 長 度( km )水 準 儀 等級水準尺觀測次數往返較差 、 附 合或 環 線 閉合差(mm)偶 然中 誤 差m全 中誤差 mw 與 已 知 點聯測附 合
10、 或 環線一等1 2 35 45 ds1 銦 瓦 尺 或條碼尺往 返 測 各一次往 返 測 各一次4l二等2 4 24 ds1 銦 瓦 尺 或條碼尺往 返 測 各一次往 返 測 各一次8l注: 1、l 為往返測段、附合或環線的路線長(以km 計);6)采用數字水準儀測量的技術要求與同等級的光學水準儀測量技術要求相同。加密測量完成后將設計給的點與加密點成果一起報中鐵二局,中鐵二局根據要求進行對平面及高程的交樁點及加密點進行復測,當結果滿足要求后,施工方方可使用設計及加密點的成果。在施工放樣過程中采用四等導線測量及水準測量。5、平面和高程聯系測量由于本工程為地下工程,為確保施工的準確性,因此在施工
11、期間須進行平面及高程聯系測量,將地面的平面坐標、方位及高程傳至隧道。本區間的聯系測量擬采用鋼尺導高法和兩井定向法進行。1)兩井定向法平面聯系測量根據本區間始發井實況平面聯系測量決定采用兩井定向法進行幾何定向,如下圖:blsalnnrnrs圖中 a、b 為從左線或右線兩井口吊下的鋼絲,rn、rs 為右線兩基線點,ln 、ls 為左線兩基線點在兩井定向中,遵循以下幾點:.兩井定向獨立進行三組,每組分左右線分別計算基線點坐標,坐標閉合差滿足規范要求后平差,最后取三次的平均值作為該次的定向最終測量成果。.邊長測量采用全站儀測距,讀至0.1,精度1mm+2ppm 。邊長采取往返測量三測回,各測回較差井上
12、應小于0.5,井下應小于1.0。井上與井下同一邊邊長較差應小于。.角度觀測應采用級全站儀,用全圓測回法觀測四測回,各測回間同一方向觀測值互差應不超過 4。.基線邊方位角互差應滿足相關規范要求。.由聯系測量所測定的基線方位角中誤差在8之內。2)高程聯系測量:地面與結構底部之間的高程聯系測量可直接采用精密水準儀從臨時便道分層轉點,將地面高程引至結構底板上。在底板上不受施工影響的位置布設至少三個以上水準點,以保證水準點的相互復核,水準點作為控制基坑開挖深度和區間結構高程的依據,須定期 (每月進行一次)復測,確認老水準點無變化,方可引設新水準點,當隧道施工至一定距離后,各施工隊之間也應進行高程聯測,保
13、證地鐵主體結構貫通時的高程精度。3)導線控制點聯測與高程控制點聯測同步進行,把水準點設置在加密的導線點上以提高測量工作效率,根據工程實際情況每次施工中進行導線測量,將測量成果按規定一式三份上報第三方測量中心,經測量中心復測無誤后,才可以指導施工。為了保證與相臨標段的順利貫通,每次聯系測量復測時都聯測至相鄰標段控制導線點上進行復核。6、隧道內控制測量:聯系測量將在地面平面及高程控制網坐標傳至底板上,隨著盾構機的不斷沿線路方向往縱深掘進,隧道內也需隨后進行平面及高程控制測量,以指導盾構機按設計線路方向正常掘進及對環片姿態、盾構機姿態進行檢測、對導向系統控制點坐標進行調整。隧道內控制測量分為平面及高
14、程控制測量兩部分。導線采用級全站儀觀測,外業按四等導線作業要求施測,平均邊長不短于150 米,測角中誤差不超過2.5。隧道內平面控制測量是以平面聯系測量基線邊為基礎的加密控制測量,盾構機每掘進到一定深度后,需加密一個平面測量控制點,以便指導盾構機正常掘進。由于盾構施工為單向式掘進,洞內導線可布設成單一支導線形式,也可布設成跳點式閉合導線方式,以增加圖形條件及檢核條件,剔除粗差。外業作業要求可按四等導線測量或不低于精密導線作業精度要求進行施測,平面控制測量用1 秒級全站儀測量,測角6 測回(其中每次測量三次對中,左、右角各4 測回,均值之和與360的較差小于 4)測邊往返各四4 測回,相對中誤差
15、1/30000;隧道內高程控制點(即高程聯系測量控制點)為基礎的加密控制測量,測量用na2 級自動安平水準儀測量,洞內水準測量二等水準測量或不低于精密水準測量作業精度要求進行施測,高程控制測量技術要求符合二等水準技術要求。二施工放樣測量1、圖紙、資料的復核根據設計圖紙所給定的曲線要素、各點里程、方位角。我們用電腦程序軟件算出各個點的坐標。對本標設計圖中左、右線的設計坡度、基底標高、豎曲線要素進行計算;結構圖的各部位尺寸和曲線加寬值進行復核,結果無誤。2、車站施工放樣1) 明挖段施工放樣根據明挖施工特點,其施工測量包括線路中線和邊線、圍護施工測量、基坑開挖施工測量和結構施工測量。、中線、邊線放樣
16、:一般應從gps 點或精密導線點直接放樣中線、邊樁放樣,利用全站儀進行線路中線放樣,每個斷面的放樣次數根據工程施工時的施工工序確定。線路中心間距直線上不應小于100 米,曲線上除曲線元素點外其間距不應小于60 米,放樣后應設固定標志。線路中線控制點測設完畢后應將其串聯成附合導線形式的線路中線,并進行線路中線測量。施工控制導線測量宜采用ii 級全站儀施測,左、右角各測量二測回,左右角增均值之和與 360較差應小于6,邊長往返觀測各二個測回,往返觀測平均值較差應小于7mm。施工控制導線最遠點點位橫向中誤差應在25mm 之內。每次延伸施工控制導線測量前,應對已有的施工控制導線前三個點進行檢測。檢測點
17、如有變動,應選擇另外穩定的施工控制導線點進行施工控制導線延伸測量。高程放樣:采用水準測量的方法,利用平差后的高程基點,根據施工要求,將結構底板高程引測到基坑底,通過此點高程,寬度及板厚來控制施工標高。采用往返測量,高差閉合差 1mm 滿足二等水準作業規范要求。地下施工水準測量可采用dsz2 水準儀和5 米塔尺進行往返觀測,其閉合差應在20lmm(l 以千米計)之內,施工至底板時,準確定出基坑底板對應里程的設計高程,每次放樣都必須有清晰的原始記錄。 、圍護(人工挖孔樁及旋挖樁)施工時測量要求:人工挖孔樁及旋挖樁地面位置放樣,依據線路中心控制點進行,放樣允許誤差縱向不應大于 100mm,橫向應在0
18、+50mm 之內。樁孔成孔過程中,應測量孔深、孔徑及其鉛垂度。鉆孔樁竣工后,應測定各樁位置及軸線的偏差。其橫向允許偏差值應在0+50mm 之內。、 基坑開挖施工測量的要求:測放基坑開挖邊線,清除基坑范圍內障礙物、處理好需要懸吊的地下管線;基坑兩側10 米范圍內不得存土。基坑開挖寬度,放坡基坑和基底到主體結構邊緣距離不得小于0.5 米。基坑必須自上而下分層、分段依次開挖,嚴禁掏底施工。放坡開挖基坑應隨基坑開挖及時刷坡,邊坡應平順符合設計規定;基坑開挖接近基底200mm 時,應配合人工清底,不得超挖避免擾動基底土;基底應平整壓實,其允許偏差為:高程10-20mm,不得超20mm,并在 1m 范圍內
19、不得多于1 處。基坑開挖至底部后,應采用附合路線形式將線路中線引測到基坑底部。基底線路中線縱向允許誤差為10mm,橫向允許誤差為5mm。基底墊層厚度控制在50 mm 以內。4) 工程主體結構施工測量:、結構底板綁扎鋼筋前,應依據線路中線,在底板防水卷材上定出鋼筋擺放位置,放線允許誤差為+10mm。、底板砼立模的結構寬度與高度,預埋件的位置和變形縫的位置放樣后,必須在砼澆筑前進行檢核測量。、結構邊、中墻模板支立前,應按設計要求,依據線路中線放樣邊墻內側和中墻壁中心線,放樣允許偏差為+10mm。、頂板模板安裝過程中,應將線路中線點和頂板寬度測設在模板上,并應測量模板高程,其高程測量允許誤差為+10
20、0mm 之內 ,中線測量允許誤差為10mm 寬度測量允許誤差應在+1510mm 內。主體結構施工完成后,應對設置在底板上的線路中線點和高程控制點進行復測。2)暗挖段施工放樣、地下導線測量本工程暗挖段,每6080 米布設一個導線點(中線點),點位埋設采用100mm100mm10mm 大小的鋼板,鑲直徑2mm、深為6mm 的銅絲標志,鋼板下焊接14 的螺紋鋼,將鋼筋和地板鋼筋焊接,砼澆注時注意砼不要覆蓋鋼板。單導線的角度采用左、右角觀測法,每測回起始方向重新配置度盤。取左(右)角的算術平均值,在左角和右角分別取平均值后,計算該點的圓周角閉合差:360平平ii平i-導線點i盤左觀測值的平均值。平i-
21、導線點i盤右觀測值的平均值。-為規定的限差,規范規定為6。洞內導線測角采用方向觀測法,只有兩個方向時,可采用左、右角觀測法。由于洞內環境的特殊性,采用以下措施:a、 由于施工和光線影響,測角時目標成像不穩定,照準精度低、折光率大,給測角帶來很大的影響。因此,一般應選擇大氣穩定的夜間或陰天進行測量。b、由于洞內導線邊短,儀器對中和目標偏心對測角影響較大,因此測角時,在測回之間儀器和目標均需重新對中,觀測時采用瞄準兩次,讀數兩次的方法。洞內導線邊長較短,測量時宜采用級全站儀施測,左、右角各測三測回,左右角平均值之和與360較差應小于6,邊長往返觀測各兩測回,往返觀測平均值較差應小于7mm。 地下水
22、準測量a、在導線點鋼板上可焊接一個14,長度 1 厘米的鋼筋頭,鋼筋頭頂端打磨成半圓體,便于測量時水準尺的放置。b、在隧道貫通前,洞內水準路線均為支水準路線,因此用往返測進行檢核,遇橫通道貫通時,左右線進行水準聯測,成果平差后作為傳遞高程的起算數據。c、根據以往施工經驗,由于洞內施工場地狹小,運輸頻繁,施工繁忙,以及水浸蝕,會對水準標志的穩定性有較大的影響,故應經常性地由地面水準點向洞內進行重復的水準測量,根據觀測結果來分析水準點是否有變動。d、為了滿足洞內襯砌施工的需要,水準點的密度一般要達到安置儀器后,可直接后視水準點就能進行施工放樣而不需要遷站。e、如果地下水準點與導線點不是同一點,根據
23、施工需要亦可另設水準點,以便于施工。f、地下水準測量用等水準測量方法和儀器測量,不符值、閉合差限差滿足mml8的精度。三盾構區間施工測量1、盾構區間施工設計圖上所有三維坐標:項目總工、測量技術負責人簽名,如有問題及時上報待審批后方可施工;2、盾構機及反力架的安裝測量:方法:矩形控制法;精度:軸線方位角誤差130,機頭平面、高程的偏離值5 mm;3、盾構機導軌定位測量盾構機導軌測量主要控制導軌的中線與設計隧道中線偏差不能超限,導軌的前后高程與設計高程不能超限,導軌下面是否堅實平整等。4、盾構機姿態初始測量盾構機姿態初始測量包括測量盾構機的水平偏航角、俯仰角、扭轉角。盾構機的水平偏航角、俯仰角是用
24、來判斷盾構機在以后掘進過程中是否在隧道設計中線上前進,扭轉度是用來判斷盾構機是否在容許范圍內發生扭轉。盾構機姿態測量原理。盾構機作為一個近似圓柱的三維體,在開始隧道掘進后我們是不能直接測量其刀盤的中心坐標的,只能用間接法來推算出其中心坐標。在盾構機殼體內適當位置上選擇觀測點就成為必要,這些點既要有利于觀測,又有利于保護,并且相互間距離不能變化。在下圖1 中,o 點是盾構機刀盤中心點,a 點和 b 點是在盾構機前體與中體交接處,螺旋機根部下面的兩個選點。c 點和 d 點是螺旋機中段靠下側的兩個點,e 點是盾構機中體前斷面的中心坐標,a、b、c、d 四點上都貼有測量反射鏡片。由a、b、c、d、o
25、四點所構成的兩個四面體中,測量出每個角點的三維坐標(xi,yi,zi )后,把每個四面體的四個點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和6 條邊的長度li 計算出來,作為以后計算的初始值,在以后的掘進施工過程中, li 將是不變的常量(假設在隧道掘進過程中盾構機前體不會發生太大形變),通過測量 a、b、c、d 四點的三維坐標,用(xi,yi,zi )、 li 就能計算出o 點的三維坐標。觀測點放大示意圖(x2,y2,z2)(x4,y4,z4)盾構機立體圖(x3,y3,z3)c盾構機前體尾左側面盾構機刀盤中心右側面o (x0,y0,z0)(x5,y5,z5)eloda(x1,y1,z1)圖 3-1 盾構機姿態測量示
26、意圖用同樣的原理,a、b、c、d、e 四點也可以構成兩個四面體,相應地e 點的三維坐標也可以求得。由e、o 兩點的三維坐標和盾構機的絞折角就能計算出盾構機刀盤中心的水平偏航、垂直偏航,由a、b、c、d 四點的三維坐標就能確定盾構機的扭轉角度,從而達到了檢測盾構機的目的。5、盾構導向系統初始測量導向系統初始測量包括:隧道設計中線坐標計算,tca 托架和后視托架的三維坐標的測量, vmt 初始參數設置等工作。隧道設計中線坐標計算:將隧道的所有平面曲線要素和高程曲線要素輸入vmt軟件,vmt 將會自動計算出每間隔1 米里程的隧道中線的三維坐標。隧道中線坐標需經過其他辦法多次復核無誤后方可使用。tca
27、 托架和后視托架的三維坐標的測量:tca (智能型全站儀)托架上安放全站儀,后視托架上安放后視棱鏡。通過人工測量將tca 托架和后視托架的中心位置的三維坐標測量出來后,作為控制盾構機姿態的起始測量數據。測量示意圖見圖2。8圖11圖 3-2 測量示意圖vmt 初始參數設置:將 tca 的中心位置的三維坐標以及后視棱鏡的坐標、方位角(單位以g 計算)輸入控制計算機“station”窗口文件里,tca定向完成后,啟動計算機上的“advance”,tca 將照準激光標靶并測量其坐標和方位。根據激光束在標靶上的測量點位置和激光標靶內的光柵,可以確定激光標靶水平位置和豎直位置,根據激光標靶的雙軸測斜傳感器
28、可以確定激光標靶的俯仰角和滾動角,tca 可以測得其與激光靶的距離,以上資料隨推進千斤頂和中折千斤頂的伸長值及盾尾與管片的凈空值(盾尾間隙值)一起經掘進軟件計算和整理,盾構機的位置就以數據和模擬圖形的形式顯示在控制室的電腦屏幕上。通過對盾構機當前位置與設計位置的綜合比較,盾構機操作手可以采取相應措施盡快且平緩地逼近設計線路。6、隧道內的施工控制測量:以主控點為依據,用級全站儀測量,測角2 測回(左右角各1 測回,均值之和與360的較差小于6),測邊往返各測2 測回;7、控制點的延伸原則:先施工控制后主控控制,先檢測后延伸;8、掘進過程中盾構機的人工姿態測量:提供瞬時盾構機與線路中心平面、高程的
29、偏離值,與自動導向系統所測值相比較更有利指導掘進。測量方法:擬合法,用全站儀測量“間接點”三維坐標,用小鋼尺和水平尺測量盾構機的旋轉、打折、俯仰角的計算參數,可求得盾構機的旋轉角、打折角、俯仰角,用擬合法的計算程序將“間接點”三維坐標轉換為盾構機機頭中心的三維坐標及其與線路中的設計坐標在線路法線面上的水平偏差和豎直偏差。精度 :偏離值中誤差15mm。每隔 200m 測量一次,貫通前50 米測量一次。其結果及時與自動測量結果進行比較,檢查盾構機自動導向系統是否正常。9、掘進過程中環片姿態測量:按期對環片進行檢測,提供環片姿態信息有利于盾構機操作手操作,保證環片成型后的質量。方法:橫尺法;精度:偏離值中誤差15mm。掘進前 100 米和貫通前100 米每天測量一次,中間每510 環測量一次,兩次測量將重復5 環以上。如管片姿態盾構機姿態達極限值的 80應每天測量一次,及時提供信息以便指導掘進和注漿,確保隧道施工質量;10、全站儀( tca )托架三維坐標的檢核與延伸:以激光靶可視程度為基準,在激光靶脫離tca 視野之前完成托架前移與人工檢測,按照洞內施工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購銷白菜種子合同協議
- 貼墻磚手工合同協議
- 解除試用期勞動合同協議
- 設備合伙購買合同協議
- 解除藝人合作協議書范本
- 2025年大學物理復習目標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跨文化管理能力評估試卷及答案
- 2025年科學技術創新人才選拔考試題及答案
- 2017年全國高中數學聯合競賽競賽加試(B卷)答案
- 29屆化學初賽試題及答案
- 2023年上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高中音樂專業面試》真題及答案
- 新團員入團儀式PPT模板
- 電力拖動自動控制系統-運動控制系統期末試卷附答案共6套
- 互聯網思維中的用戶思維
- 鐵粒幼細胞貧血教學課件
- 02jrc901b電子海圖操作jan中文說明書
- 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申報書(測繪基礎)
- 傷口評估與護理記錄
- 國家開放大學《人文英語4》邊學邊練參考答案
- TY/T 2001-2015國民體質測試器材通用要求
- 醫院淺層地熱能評估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