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力學公式大全(力學)_第1頁
初中物理力學公式大全(力學)_第2頁
初中物理力學公式大全(力學)_第3頁
初中物理力學公式大全(力學)_第4頁
初中物理力學公式大全(力學)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初中牛多理力學公式大全一、機械運動部分(一)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路程、時間公式:1、求速度:v二s/t2、求路程:s=vt 3求時間:t=s/v【注:v速度m/s (km/h) ; s路程m (km) ; t時間s (h)【各量關系:在t 一定時,s與v成正比;在s定時,t與v成反比;在v定時,s與v成正比。注意:絕對不能說 v與s正比或與t成反比】(二)變速直線運動的平均速度:v二墜二si + s2 +【注意:“平均速度”絕對不能錯誤的理解為“速度的平均值”】 t f 勺t i 12 i (三)幾種特殊題型中的各量關系:1、“回聲測距”問題:1 1qs往返=qvt往返;或$ = vt = v

2、xt2往返2. “火車過橋(洞)問題”:(1)火車通過橋時所經過的距離:s二s橋+s車:(2)火車完全在橋上所經過的距離:s=s -s車3. 利用相對速度求解的問題:【相對速度一一相對運動的兩個物體,以其中一個為參照物,另一物體相對于它的運 動速度。當兩個物體在同一條線或相互平行的兩條線上運動時:a、同向相對速度:y同向=耳+ r2b、異向相對速度:v異向=v大一 v小】(1)追擊問題:在研究追擊問題時,為了簡化問題,通常以被追擊者為參照物,追擊所用時間就是追擊者以同向相對速度"運動完他們的"間距"所用時間。即:t追=亠=v同向v大v小(2)相遇問題:相向而行或背

3、向而行的物體,他們的相對速度是:v異向=v| + v2 , s相對二s1+s2(3)錯車問題:同向錯車:s相對二s】+s2 , v -v小,t話二丄吐 相向錯車:s相滬s1+s2 : v =v1+v2 . 二v同向v同向【注意:在研究水中物體運動的相遇、追擊問題時,一般以水為參照物,則物體都以相對于水的速度運動,可使問 題簡化。如:在一河水中漂浮有一百寶箱,在距百寶箱等距離的上下游各有一艘小船,它們同時以相同的靜水速度 向百寶箱駛去,則哪艘小船先到達百寶箱處?】二、密度部分(一)、物體的物重與質量的關系:1.求重力:(;二mg; 2.求質量:m二g/g【注:g一一重力一一n; m一一質量一一k

4、g; g一一9. 8n/kg (通常可取 10n/kg) n/kg(二)、密度及其變形公式:1、求物質的密度:p =m/v ;2、求物質的質量:m=p v3、求物質的體積:v二m/p【注:m質量kg (g) ; v體積m3(cm3) ; p密度kg/m3(g/cm3)】【各量關系:在v定時,m與p成正比;在m-定時,v與p成反比;在p 一定時,m與v成正比。注意:絕對不 能說p與m正比或與v成反比】(三)、空心問題:一物體體積為v物,質量為m物,組成物體的物質密度為p物質,判斷物體是否是空心。1、比較密度:計算物體的平均密度p物(p滬物),與組成物體的物質密度p物質比較,不等則是空心的,相 等

5、則是實心的。2、比較質量:計算有v物體積的該種物質的質量w(mz = p物質v物)與物體質量m物比較,不等則是空心的,相等則是實心的。且空心體積v空二(m -皿物)/ p物質3.比較體積:計算質量為m物的該種物質應該有的實心體積v實(v實二m物/p物質),與物體體積v物比較,不等則是 空心的,相等則是實心的。且空心體積v空二v物-v實。【這是計算空心體積常用的方法】(四)、混合密度問題:兩種物質的密度分別是pl和p2,它們混合后假設體積不變。則-定有:a.十寮1、若兩種物質質量相等,貝0昆=2、若兩種物質體積相等,貝!j:。混m 七 m _2 m匕+匕 m m+p plpy + py2v2mp

6、jn + p.jnppi=p + p222pp2p + p2三、壓強浮力部分1、壓強的定義式:p二f/s(對于虱 液、氣體都適用,只要知道壓力f和受力面積s)【各量關系:在s定時,p與f成正比;在f定時,p與s成反比;在p定時,f與s成正比。】2、液體壓強:p=pgh(h為深度)【變式:a、求密度p = e ; b、求深度h=e】 ghpg【各量關系:在h定時,p與p成正比;在p 定時,p與h成正比;在p定時,h與p成反比】3、求壓力:(1) f二ps二p ghs (無論何種情況,只要知道壓強及受力面積都可用此公式計算壓力)(2)f二g(此公式只適用于:自由靜止的固體對水平臺面的壓力或在水平臺

7、面的柱狀容器中,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4、求受力面積:s=f/p【說明:在以上公式中各量的單位必須統一成主單位,即:ppa; fn; pkg/m3; sm2; hm5、浮力的計算(1)稱量法(示數差法):f浮二g-f(2)公式法(原理法):f浮二g排二p昨v推(3)平衡法(浮體性質):f浮二g物【八、漂浮(5<v物,p物<p液);b、懸浮(v排二v物,p物二p液)】(4)其他平衡:a、上拉平衡:因為g滬f浮+f拉,則f浮二g物f拉b、下拉(下壓)平衡:f浮二g+f (g為物體重,f為物體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壓力)c、沉底平衡:因為f浮+f支二g,所以f浮二gf支【幾個推論】cc1、px

8、 p,fe = xpi&(理解:浸沒在液體中的下沉物,受到的重力是其最大浮力的幾倍,則物體密度g - f 版f浮就是液體密度的幾倍)2、p物=x p液(漂浮的實心物,浸入的體積是總體積的幾分之幾,則物體密度就是液體密度的幾分之幾)vw3、懸掛下沉物,浸在液體屮,容器對桌面增大的壓力a f等于物體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即a f=g uff浮;在容器內 放漂浮物,懸浮物,容器對桌面增大的壓力af等于物體受到的重力即 f二g物二f浮二g躺在容器內放一個沉底物,物體沉底后。容器對桌而增大的壓力af等于物體的重力,即a2g物四、功和機械能、簡單機械部分1、功的公式(1)定義式:w=fs ,【已知做

9、功力f及做功距離s,求功w】(2)變形式:a、f=w/s,【已知做功w及做功距離s,求做功力f】b、s二w/f,【已知做功w及做功力f,求做功距離s】【注意:在以上公式中,w功焦耳(焦)j ; f做功的力牛頓(牛)n ; s距離(物體在做功力持續作用下,沿做功力方向所通過的距離,這個距離有可能小于物體實際移動的距離)米m【各量關系:在s定時,w與f成正比;在f定時,w與s成正比;在w定時,f與s成反比。】2、功率的公式(1)定義式:p二w/t ,【己知做功w及做功時間t,求功功率p】(2)變形式:a、w=pt,【已知功率p及做功時間t,求做功w】b、t=w/p,【己知做功w及功率p,求做功時間

10、t】【注意:在以上公式中,w功一焦耳(焦)j ; p功率w(lw=lj/s) ; t時間s ;或 ww/z(lkwh=3.6xlo6j) ; pkw(lkw=10?w) ; th ( 1 h=3600s )】【各量關系:在t-定時,w與p成正比;在w定時,t與p成反比;在p定時,w與t成正比。】(3)推導式:p=fv【牽引力的功率等于牽引力與物體在牽引力方向上速度的乘積】【變形式:a、f=p/v; b、v=p/f【注意:式中各量的單位必須統一成主單位,即:fn, vm/s; pw【各量關系:在f定時,p與v成正比;在v定時,p與f成正比;在p定時,f與v成反比。】3、杠桿平衡條件:(1)乘積式

11、:fl二f2l2【意義:動力x動力臂二阻力x阻力臂】(2)比例式:旦=2【意義:力與力臂成反比;或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f2 l1【變形式:f|=xf2; f2 = xx l2 ;dl2fl4、機械效率:(1)、有用功(w有用)一一就是目的功,或者不用機械時直接對物體做的功;或做功機械對物體做的功; a、如果是在空氣中提升物體,不管用什么方式,什么機械:w有用二g初h ; 如果是在水中提升物體,貝lj: w有用二(g物f浮)hb、如果是水平移動物體(目的就是克服物體的摩擦力做功),貝【i: w有用二fs物【f二w有用/s物】(2)額外功(w額)一一就是使用機械時,為了達

12、到h的不得不多做的功。a、無論何種情況,一定有:w額二w總w有用b、對斜面來講:w額二fl【仁w額/l; l=w wf c、在不計輪與軸、輪與繩間的摩擦以及繩重時,動滑輪、滑輪組提升物體:w=g動h【g動二w耐h】(3)總功(w總)就是使用機械時總共做的功;或人對機械做的功;或動力機械對做功機械所做的功。a、總功等于人對機械做的功。w總二fs【f是做功的力,s是做功力通過的距離】b、動力機械做功時:w總二p總t女口:功率p總為抽水機輸出功率,抽水時間為tc、w總二w有用+w額(4)機械效率a定義公式:%用%變形式:w有總;w總二;(適用于任何機械)(5)機械效率的推導式:n = 如 = 血 變

13、形式:p有用二n p總(6)動力機械做功過程:舉高、提升物體侮帯涪(平移物體)(一)滑輪、滑輪組機械效率的運算1、適用丁動滑輪.滑輪組勻速豎直提升重物時則有:變形式:w有倫;w總二;(普遍適用)堆耳十 g堆曰、十壬u%用gh gh g推導式n二一推導過程:n= =nf比總 fs fnh nfc9變形式:f = ; n = ; g = 時【其中g表示物體重力,f表示繩自由端的拉力,n表示承擔阻力的繩子 nr/r/f股數,表示機械效率】(普遍適用)從這個推導式可以看出:測量機械效率,的實驗只需要則出鉤碼的重力g和繩子拉力f就可以算出機械效率。(1)如果不考慮摩擦和繩重:n二 一(不考慮摩擦和繩重時

14、適用)【此時:f = °物+g動(滑輪組動力和阻力的關系)g物+g動n推導過程:;出處=色上一二一,說明:如果不考慮摩擦和繩重,就只需要克服動%叫用+w額g物/i + g動/z g物+g動滑輪重做額外功,動滑輪和物體移動的距離相同)2、利用滑輪組水平勻速移動物體吋:f丄nr/(1) 二許或二書° = £ (普遍適用)變形式:"總ms物fir(2 )水平移動物體同時提升了動滑輪,如果不計繩重及繩輪、輪軸間摩擦時: 恤二=如二.(此時s -h).【/表示物體受到的水平摩擦力】% w有用+%皿+g訥/ + g動物(二)、斜面的機械效率:運算1、 = 恤=乞或n=-x-(-是指h與1的比值)【適用于任何情況】7 肌 fl i f i2 = %用= 陥用 =gh'"% 5有用 +% 一 g/2+幾小結: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