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解脫,顯示出的是曠達。 九年級下冊課外古詩詞誦讀鑒賞 4.上片哪些詞語表現了作者豁達的胸襟?莫聽、何妨、誰怕、任平生定風波5 . 蘇軾你如何理解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兩句?在作者眼中,風雨交加也好,晴天麗日也好,都是沒有什么差別的。結合作者當時的政治處)(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境來看, 他顯然是用來比喻自己的生活遭遇和人生態度。 莫聽穿林打葉聲, 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6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詞的末尾寫道: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詩人借此
2、表達了怎樣的獨特感悟和性格? (4 分)定風波是一首記事抒懷之作,作于元豐五年(1082) 謫居黃州時。此詞作于蘇軾黃州之貶這兩句表達出詩人獨特感悟是: 自然界如此, 人生的旅程何嘗不是如此 ! 一切政治風雨都會后的第三 個春天。它通過野外途中偶遇風雨這一生活中的小事,表現了詞人雖處逆境而不畏懼, 過去, 經過了陣風驟雨的洗禮,得到的常常是輕松與平靜。表現出詩人曠達的胸懷、開朗的性格 不頹喪的堅強性格和樂觀曠達的生活態度。及其超脫的人生觀( 首句“莫聽穿林打葉聲” ,一方面渲染出雨驟風狂,另一方面又以“莫聽”二字點明外物不大意相同即可)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 “同行皆狼狽,呼應小序,是前一句
3、的延伸。雨中照常舒徐行步,足縈懷之意。“何妨吟嘯且徐行”宋陳與義 “何妨”二字透出一點俏,又引出下文“誰怕”即不怕來。徐行而又吟嘯,是加倍寫,余獨不覺”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 皮,更增加挑戰色彩。首兩句是全篇樞紐,以下詞情都是由此生發。明。 二十余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閑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 ,寫詞人竹杖芒鞋,頂風沖雨,從容前行,以“輕勝馬”的自我感受, “竹杖芒鞋輕勝馬”三更。,此句更進一步, “一蓑煙雨任平生”傳達出一種搏擊風雨、笑傲人生的輕松、喜悅和豪邁之情。 注:陳與義(1090-1138) ,宋代河南洛陽人。北宋末、南宋初年
4、的杰出詩人。由眼前風雨推及整個人生,有力地強化了作者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注釋 情懷。以上數句,表現出曠達超逸的胸襟,充滿清曠豪放之氣,寄寓著獨到的人生感悟,讀來使臨江仙:詞牌名,又稱鴛鴦夢、 雁后歸 、 庭院深深 。雙調,上片五句,人耳目為之一新,心胸為之舒闊。押三平韻,三十字; 下片同,共六十字。 過片到“山頭斜照卻相迎”三句,是寫雨過天晴的景象。這幾句既與上片所寫風雨對應,又午橋:在洛陽南面。坐中:在一起喝酒的人。 為下文所發人生感慨作鋪墊。豪英:出色的人物。這兩句說:想從前在午橋橋頭飲宴,在一起喝酒的都是英 ” 這飽含人生哲理意味的點睛之筆, 道出 結拍 “回首向
5、來蕭瑟處, 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雄好漢。了詞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獲得的頓悟和啟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屬尋常,毫無差別,社會人生長溝流月:月光隨著流水悄悄地消逝。去無聲:表示月亮西沉,夜深了。中的政治風云、榮辱得失又何足掛齒?句中“蕭瑟”二字,意謂風雨之聲,與上片“穿林打葉聲” 疏影: 稀疏的影子。 這兩句說, 在杏花稀疏的影子里吹起短笛,一直歡樂到天 “風雨”二字,一語雙關,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風雨,又暗指幾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風相應和。 明。 雨”和人生險途。 二十余年:二十多年來的經歷( 包括北宋亡國的大變亂) 。堪驚:總是心戰膽跳。 縱觀全詞,一種醒醉全無、無喜無悲、勝敗兩忘的人生哲學和處
6、世態度呈現讀者面前。讀罷新晴:新雨初晴。晴,這里指晴夜。漁唱:打魚人編的歌兒。 全詞,人生的沉浮、情感的憂樂,我們的理念中自會有一番全新的體悟。 三更:古代漏記時,自黃昏至指曉分為五刻,即五更,三更正是午夜。 1. 本詞是蘇軾謫居黃州時所作, 作者在這首詞中表現了什麼人生態度? 這首詞通過回憶在洛陽的游樂來抒發作者對國家淪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作者在這首詞中表現了面對人生苦難之時, 無喜無悲、 榮辱皆忘、 曠達超脫的人生態度。 寞。 以對比的手法,明快的筆調, 通過對舊游生活的回憶, 抒發了北宋亡國后深沉2.這首詞, 寫眼前景,寓心中事,談人生哲理。請結合詞的上片,作簡要賞析。 的感慨。寥寥幾
7、筆,勾畫出來的自我形象相當豐滿。 首句莫聽穿林打葉聲,只莫聽二字便寫出性情,穿林打葉聲,既是眼前實景,又何嘗不是作上片憶舊。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 ”回想往昔在午橋橋上宴飲,在者在官場多遭打擊的寫照,何妨句是前一句的自然延伸,徐行又吟嘯,增加了挑戰色彩,誰怕就一起喝酒的人大多是英雄豪杰。用“憶”字開篇,直接了當把往事展開來。 “午橋” 像遭遇風雨一樣自然,又無奈。既豁達,一蓑煙雨任平生,更見出作者坦蕩胸懷。人生遭遇挫折, 是唐代白居易、劉禹錫、裴度吟詩唱和、舉杯相歡的地方。作者青年時期,追尋遺韻, 不必害怕,順其自然,山頭斜照自有到來之時。 仰慕前賢, 在故鄉洛陽, 與當時 “豪英
8、” 一起,也在午橋宴飲聚會, 把酒臨風。 “長比較獨釣寒江雪的柳宗元和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談談本詞主人公的形象特點。3.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白天和朋友們在午橋暢飲,晚上圍坐在 獨釣寒江雪的柳宗元,不畏嚴寒,不懼官場黑暗,傲然獨立,突出的是孤傲;悠然見南山的 杏樹底下盡情地吹著悠揚的笛子, 一直玩到天明, 竟然不知道碧空的月光隨著流水靜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體現出的是淡泊;而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蘇軾,面對挫折打擊,能自我頁- 1 -第悄悄地消失了。橋上歡歌笑語,橋下一片寧靜,以靜襯動。這三句寫景敘事,優美自“閑” ,感慨時光飛逝而功業無成。(答對其中兩點即給4 分,答題意思
9、對即可)。太常引然,它如同明凈澄澈的清水一樣。特別是“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兩句, “杏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辛棄疾花” 則點明在春天的夜晚, 豪杰們撫琴弄笛, 那情致高雅的笛聲此起彼伏。作者以初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發、欺人奈何?春的樹林為背景,利用明月的清輝照射在杏花枝上所撒落下來的稀疏花影,與花影下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吹奏出來的悠揚笛聲,組成一幅富有空間感的恬靜、清婉、奇麗的畫面,將作者那種注釋充滿閑情雅興的生活情景真實地反映了出來。太常引:詞牌名。 ”作者在政和三年下片感懷。 “二十余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 (1113
10、年) 做官呂叔潛:名大虬,生平事跡不詳,似為作者聲氣相應的朋友。 ; 特別是靖康之變, 北宋淪亡, 他逃到南方, 飽嘗了顛沛流離、 國破家后,曾遭謫貶金波:形容月光浮動,因亦指月光。 漢書卷二十二禮樂志 : “月穆穆以金波” 亡的痛苦。 殘酷的現實和往昔的一切形成鮮明的對照, 很自然會有一場惡夢的感觸。 。顏師古注: “言月光穆穆,若金之波流也” 。蘇軾洞仙歌詞: “ 金波淡, 玉繩低轉這兩旬概括了這段時間里國家和個人的激劇變化的情況。這里,作者以飽蘸著久歷艱” 。飛鏡:飛天之明鏡,指月亮。甘子布光賦難和劫后余生的血淚的筆觸,寫下這感慨深沉的詩句,發人深思,啟人遐想。經歷了: “銀河波噎,金颼
11、送清,孤圓上魄, 飛鏡流明國破家亡, 戰事連連之后, 曾在一起吟詩飲酒的豪杰們如今散落各方,九死一生,身” 。李白把酒問月詩: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姮娥:即嫦娥,傳說中的月中仙女。 淮南子世之感和家國之痛油然而生。接著寫道:“閑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覽冥訓:“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更。 ” “閑登”句是說:我閑散無聊地登上小閣,觀看這雨后新晴的月色。這旬點題, 。高誘注說,她后來“得仙,奔入月中為月精” 。被白發欺人奈何:化用薛能春日使府寓懷寫明作此詞的時間、地點和心境。“青春背我堂堂去,白發欺人故故生” “新晴”與“長溝流月”照應,巧妙地將憶中之事
12、詩意。 “古今多少事, 漁 與目前的處境聯系起來, 作者今昔不同的精神狀況從中得以再現。 “唱起三更。斫去”三句:化用杜甫一百五十日夜對月詩中“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句意。 ”把國家興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漁唱,進一步表達作者內心寂寞悲涼斫:砍。桂:桂樹。婆娑:樹影搖曳的樣子。酉陽雜俎載: “古往今來的大事已經轉瞬即逝了,的心情。只有把它們編成歌兒的漁夫,還在那半夜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遂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 ”三更里低聲歌唱。這是低沉的感嘆,軟弱的呻吟,無能為力的自我表白。這種看破世賞析 情、回避現實的消極態度,從側面顯示詩人對現實的極度不滿,這是亂世
13、懷古傷今的眾所周知, 辛棄疾是宋代豪放派詞作家的杰出代表。 他的這首 太常引 , 通過 主題。 古代的神話傳說,借助豐富的想象,把超現實的奇思妙想與現實中的思想矛盾結合此詞直抒胸臆,表情達意真切感人,通過上下兩片的今昔對比, 萌生對家國和 起來, 強烈地表達了詞人反對了妥協投降、 立志收復中原失地的政治理想。 人生的驚嘆與感慨,韻味深遠綿長。這首詞的上片, 詞人巧妙地運用神話傳說構成一種超現實的藝術境界, 以寄托自1、請賞析這首詞的思路。己的理想與情懷。 “點題”亦可)答:上闕以“憶”字領起,申發題中的“憶洛中舊游”之意(,回憶當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 把酒問姮娥: 被白發欺人奈何?”
14、作者在中秋之夜, 年豪酣歡樂的生活畫面;下闕折回現實敘“夜登小閣”所見所聞,抒發二十多年無限對月抒懷,很自然地想到與月有關的神話傳說: 吃了不死之藥飛入月宮的嫦娥, 以及月中高五百丈的桂樹。詞人運用這兩則有關月亮的神話傳說,借以 國事滄桑之感。表達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陰暗的政治現實的矛盾。辛棄疾一生以恢復中原為己任,但殘4 (、試分析下闕中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 分)酷的現實使他的理想不能實現。分)2 想到功業無成、白發已多,作者怎能不對著皎潔的月(答:下闕“二十余年”兩句, 表達了作者經國家及自身滄桑變化之沉郁傷感; 光, 迸發出摧心裂肝的一問: “閑登小閣”三句寫雨后新晴時的月色及漁唱樵歌,
15、 “被白發欺人奈何?“古今多少事”兩句將沉重悲憤”這一句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懷才不遇的內心矛盾。 1分)2(每點情感與分析各分) (的情感轉化為洞達世事淡看煙云的曠達之情。3 請結合詞句內容簡要分析。?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詞的下片,作者又運用想象的翅膀,直入月宮,并幻想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樹。想象更加離奇,借杏花疏影、)(1運用了動靜結合的表現手法。分更加遠離塵世, 但卻更直接、 景色幽香的靜景和伴著清韻悠強烈地表現了詞人的現實理想與為實現理想的堅強意志, 更鮮明地揭示了詞的主旨。 (2 遠的笛聲歡歌到天明的動景,)分描寫了作者當年在良辰美景中與朋友一起借著(1酒興盡情戲鬧
16、的游樂情形。 作者這里所說的擋住月光的“桂婆娑分)” ,實際是指帶給人民黑暗的婆娑桂影,它不僅包括南宋朝廷內外的投降勢力,“、全詞圍繞4 閑 )分?(4 的心緒,作者發出了怎樣的感慨”也包括了金人的勢力。因為由被金人統治下的北方南歸的辛棄疾,不可能不深切地懷想被金人統治、壓迫的家鄉人民。進一步說,這首閑從洛陽舊游到如今偏寓江南之“,感慨國事的盛衰興亡”從昔日與英豪交往到詞還可以理想為一種更廣泛的象征意義,;,感慨個人知交零落” “如今此身獨在之閑即掃蕩黑暗,從二十多年的轉瞬即逝到夜登小閣之把光明帶給人間。這一巨大的 頁- 2 - 第歷史原因與環境原因以及詞人自身的性格交織在一起,天時、地利、人
17、和,造就意義,是詞人利用神話材料,借助于想象和邏輯推斷所塑造的形象來實現的。了這一曲邊塞蒼歌。全詞除結句外,均以寫景為主,景中含情,納蘭的一草一木皆有 總之, 辛棄疾的這首詞, 無論是從它的藝術境界, 還是從它的氣象和風格看,他 靈性: 作者通過超現實的藝術境界, 來 雖然作者一直未曾直接抒發要表達的情感, 但人們從字里行間揣摩出作者的感都與運用神話傳說的浪漫主義手法有著密切的聯系。 受。 “ 解決現實的苦悶與實現理想的浪漫主義手法的特點,是一首富于濃厚浪漫主義色彩的 吹斷”二字寫盡了北國秋冬之險惡, “若為情”的發問中帶出了作者對到任的迷茫與不安。環境險惡,前途未卜,納蘭胸中風起云涌:懷古之
18、心, 優秀詞章。 戀鄉之情,憂慮之思,紛紛擾擾難以平靜。此時邊關的云煙、堡壘、落日均染上了情緒的色彩。整個邊關不 、把酒問姮娥:被白發欺人奈何! ”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懷?請簡要概括。 1 再是唐人筆下的雄渾、蒼涼、悲壯,取而代之的是滿目蕭瑟的冷清與破敗。 功業無成而生的愁思與抑郁, 此句通過描寫自己的行和言, 表達了作者因歲月流逝、 更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悲憤與痛苦。 1.詞中共描繪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有什么特點?2 、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運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請簡要賞析。意象 :北風、晚煙、營壘、城堡、落日。特點 :蕭瑟、冷清、破敗。 運用了想象,象征 (或比喻,
19、托物言志) 的手法。 作者幻想飛入月宮, 砍去枝葉婆娑 2.賞析 “北風吹斷馬嘶聲”中“斷”字的妙處。 的桂樹,灑向人間的月光更多;形象、委婉地表達了作者要掃清朝廷一切投降勢力, “斷”字生動地描繪了馬鳴聲在北風中被阻斷的情景,突出了寒風的凜冽, 同時也從側面把光明帶給人民的報國理想和堅定信念。 烘托出人被隔絕在荒野的凄涼之感。南安軍 (宋)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風雨濕征衣。出嶺同誰出? 歸鄉如不歸! 山河千古在, 城郭一時非。饑死真吾志,夢中行采薇。浣溪沙【注】詩人被俘押解北上,途經家鄉江西南安軍,曾絕食。梅花,指梅嶺即大庾納蘭性德 清嶺。商亡,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逃進首陽山,采薇充饑,最后餓死
20、。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風吹斷馬嘶聲,深秋遠塞若為情。 一抹晚煙荒戍壘,半竿斜日舊關城。古今幽恨幾時平。 “梅花南北路,風雨濕征衣。 ”略點行程中的地點和景色。作者至南安軍,正跨越了大庾嶺(梅嶺)的南北兩路。此處寫梅花不是實景,而是因梅嶺而說到梅花,借以和 主旨歸納: “風雨”對照,初步顯示了行程中心情的沉重。 梅嶺的梅花在風雨中搖曳, 濡濕了押景中含有悠悠蒼涼的今昔之感,抒發這首詞描繪了深秋遠塞,荒煙落照的凄涼之景,著兵敗后就擒、往大都受審的文天祥的兵丁的征衣, 此時, 一陣冰襲上了他的心頭。 了詞人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 “出嶺同誰出?歸鄉如不歸! ” 兩句, 上句是說行程的孤單,而用問話的語氣
21、寫 文學賞析 出,顯得分外沉痛。下句是說這次的北行,本來可以回到故鄉廬陵,但身系拘囚,不能自由,雖經故鄉而猶如不歸。這兩句抒寫了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而兩“出”字 北北風吹斷馬嘶聲。 ” “說明行程遙遠。起句點明此行之目的地, ”身向云山那畔行“, 和兩“歸”字的重復對照,更使得聲情激蕩起來。 “北風”句描述一路境況,風聲大過馬嘶聲,突出邊“言明時節為秋,亦稱風”秋聲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時非。 ”文天祥站在嶺上,遙望南安軍的西華山,以及章塞的環境特征。 江,慨嘆青山與江河是永遠存在的,而城郭則由出嶺時的宋軍城郭, 變成元軍所占領 以簡古疏墨之筆勾勒了一幅充滿蕭索”一抹晚煙荒戍壘,半竿斜日舊關
22、城“下片。 的城郭了,所懸之旗也將隨之易幟了。這一句暗用杜甫的“國破山河在”和丁令威的 之氣的戰地風光側面。晚煙一抹,裊然升起,飄蕩于天際,營壘荒涼而蕭瑟;時至黃 “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猶是人民非” 。大昏,落日半斜,沒于旗桿,而關城依舊。詞中的寥廓的意境不禁讓人想起王維的“ “餓死真吾志,夢中行采薇。 ”詩人文天祥寧愿絕食餓死在家鄉,也不與元兵合 。末句畫龍點睛,點“”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以及范仲淹的”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作。 詩人常常夢見自己像伯夷、 叔齊一樣在首陽山采野菜為生。 這句詩用了伯夷、 叔 明這首詞的主旨, 突出詞人的幽恨之情。 齊故事, 商朝亡國后,宗室伯夷、叔齊二人,不
23、食周粟,逃進首陽山,采野菜充饑, 頁- 3 - 第終于餓死在山上。從廣東開始,文天祥就開始絕食,準備餓死在家鄉,絕食八日依然讀出平靜的敘事之中深含著詩人滿腔辛酸與無限沉痛。就在文天祥寫南安軍的同一年十月初一晚上,文天祥被押頷聯抒寫詩人按捺不住的滿腔悲憤。 身落敵手被囚禁的結局, 使詩人恢復壯志難沒事, 就繼續進食。 酬, 復國理想終成泡影, 于是詩人悲憤了: “無限河山淚, 誰言天地寬?”大明江山送到元大都,作了三年兩個月零九天的囚徒后壯烈犧牲。支離破碎,滿目瘡痍,衰頹破敗,面對這一切,詩人禁不住“立盡黃昏淚幾行”表現出強烈的愛國感情, 顯示出民族正, 流這首詩化用社甫詩句, 抒寫自己的胸懷,
24、不盡“無限河山淚”作者對杜甫的詩用力甚深, 。詩人一直冀盼明王朝東山再起, 可最終時運不濟, 命途多舛, 氣。 這首詩逐層遞進, 聲情激蕩, 不假雕飾,而自見功力。恢復故土、其風格亦頗相近,即于質樸之中見深厚之性情,可以說是用血和淚寫成的作品。 重整河山的愛國宏愿一次次落空,他禁不住深深地失望與哀慟,忍不住向上蒼發出“誰言天地寬”的質問與詰責。 1:請簡要說明詩人“歸鄉如不歸”的原因。頸聯坦露對故鄉、 親人的依戀不舍之情被捕歸來, 壯志未成, 無顏見家鄉父老,不如戰死沙場。 。無論怎樣失望、悲憤與哀慟,詩人終究對自己的人生結局非常清醒: “已知泉路近” 。生命行將終結,2、第三聯運用了什么表現
25、手法?請簡要分析。 詩人該會想些什么呢?“欲別故鄉難”運用了對比的手法,祖國山河依舊與城郭已面目全非進行對比突出了詩人的亡國之, 詩人緣何難別故鄉呢?原來,涌上他心頭的不僅有國恨,更兼有家仇。父起義兵敗,為國捐軀了。而自己是家中唯一的男孩,此次身落敵手,自是兇多痛。 (或答“祖國山河萬世永存與城郭一時淪陷進行對比,突出詩人對恢復大宋江山吉少,難免一死,這樣,家運不幸,恐無后嗣。念及自己長年奔波在外,未能盡孝于”也可)的信念和對元人的蔑視。母,致使嫡母”托跡于空門”,生母“寄生于別姓”,自己一家“生不得相依,死 不得請簡要賞析“風雨濕征衣” 一句中的“濕”字。 3.相問”,念及讓新婚妻子在家孤守
26、兩年,自己未能盡為夫之責任與義務,妻子是 否已 詩人征衣被風雨淋濕,表現了環境的凄苦,烘托出詩人兵敗被俘后內心的 凄苦、沉有身孕尚不得而知。痛。想起這一切的一切,詩人內心自然涌起對家人深深的愧疚與無限依戀。尾聯“餓死真吾志,夢中行采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4.聯聯盟恢復之志。盡管故鄉牽魂難別,但詩人終將恢復大志放在兒女私情之上, 至死不渝,以死明志,保持愛國的節操;誓死報國的決心。不以家運后嗣為念,最終表明心跡:“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正如詩人在獄 中上母書中所表示的“二十年后,淳且與先文忠為北塞之舉矣”。“已知泉路近”的詩 別云間 人坦然作出“毅魄歸來日”的打算,抱定誓死不屈、堅決復明
27、的決心,生前未能完成大業,死后也要親自看到后繼者率部起義, 恢復大明 江山。詩作以落地有聲的錚錚誓【朝代】明 【作者】夏完淳 言作結,鮮明地昭 示出詩人堅貞不屈的戰斗精神、盡忠報國的赤子情懷,給后繼者以.深情的勉勵, 給讀者樹立起一座國家與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不朽豐碑。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全詩思路流暢清晰,感情跌宕豪壯。起筆敘艱苦卓絕的飄零生涯,承筆 發故土淪喪、山河破碎之悲憤慨嘆,轉筆抒眷念故土、懷戀親人之深情,結筆盟 誓志恢復之決心。 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 詩作格調慷慨豪壯,令人讀來蕩 氣回腸,禁不住對這位富有強烈民族意識的少年英 雄充滿深深的敬意。 已知泉 路近,欲別故鄉難。1 .
28、泉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難在何處? ( 3分)抗清事業難成,老父已經殉國,家中老母尚在,妻子有孕在身,今日踏上死亡 之旅,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再也難見故園和親人,對此心中怎能無所留 戀?2.這首詩和文天祥的過零丁洋寫作背景相同,都是詩人在被押解途中所作, 兩 賞析:首詩在思想感情上有何異同?請你簡要分析。(4分)別云問是作者被清廷逮捕后,在解往南京前臨別松江時所作。上海松江縣,古稱同:都包含著詩人對山河破碎的滿腔悲憤、對救亡圖存大業未就的遺憾和強烈的愛作者 在此詩中一方面抱著此去誓死不屈的決心,一方面又對行云問,即作者的家鄉。國之情、誓死如歸的精神。將永別的故鄉,流露出無限的依戀和深切
29、的感嘆。異:別云問還表達了詩人對故鄉親人的依戀和對抗清斗爭的堅定信念。其中“羈旅” 一詞將詩人從父允彝、師陳子龍起兵抗清到身落敵詩作首聯敘事詩人起筆自敘抗手這三年輾轉飄零、艱苦卓絕的抗清斗爭生活作了高度簡潔的概 括。山坡羊驪山懷古 清斗爭經歷,似乎平靜出之,然細細咀嚼,自可讀出詩 人激越翻滾的情感波瀾,自可 元代:張養浩頁-4 -第驪山四顧,阿房一炬,當時奢侈今何處?只見草蕭疏,水縈纖。至今遺恨迷煙樹。 么角度來表現了什么樣的主旨的?列國周齊秦漢楚,贏,都變做了土;輸,都變做了土。這首小令是從王朝的統治者的角度來談的。 封建統治者無論輸贏成敗最終都逃脫不了滅亡的命運。 作者辛辣地批判了封建統治
30、者為爭奪政權而進行的殘酷廝殺、注釋 焚燒及奪得政權后大興土木的奢侈無度。伴隨著各個王朝的興亡交替,是無休無止的破壞, 山坡羊:詞牌名。無數的物質文明和精神財富都化為灰燼。驪山:在今陜西臨潼縣東南。阿房:阿房宮,秦宮殿名,故址在今陜西西安市西南阿房村。 (見史一炬:指公元前 206 年 12 月,項羽引兵屠咸陽, “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朝天子?詠喇叭阿房宮賦)之嘆息。記項羽本紀。故杜牧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王磐縈紆:形容水流回旋迂曲的樣子。喇叭,嗩吶,列國:各國,即周、齊、秦、漢、楚。曲兒小腔兒大。主旨: 官船來往亂如麻,目睹現在的情景, 揭示了封回憶當年的秦朝宮殿, 這首散曲寫了作者從
31、驪山上四顧,全仗你抬聲價。徒增悲也抒發了世事無常、 建統治者因荒淫奢侈和爭權奪位而導致滅亡的歷史教訓,軍聽了軍愁,嘆的感嘆。民聽了民怕。”到如今,秦王朝因奢侈、殘暴 第六七句說: “至今遺恨迷煙樹。列國周齊秦漢楚。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而這種亡國的遺恨不只有秦朝才有,周朝、戰國而亡國的遺恨已消失在煙樹之間了。眼見的吹翻了這家, 列強直到漢楚之爭,哪個不抱有敗亡的遺恨呢?實際上作者在這里寄托了一種諷刺,吹傷了那家, 是說后人都已遺忘了前朝敗亡的教訓! 元朝統治者在奪得政權之后更奢侈揮霍無度,只吹的水盡鵝飛罷! 全然不顧國庫空虛社會經濟急待調整。 分析: 朝天子 ?詠喇叭是明代散曲作家王磐的代表作品明正德年間,宦官當權,欺壓 、請簡析這首小令的藝術表現手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西省贛州市六校2024-2025學年高三質量監測(二)物理試題含解析
- 四川三河職業學院《材料應用設計實訓(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省大連市第七十六中學2025年初三模擬考試(一)化學試題文試卷含解析
- 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重點達標名校2024-2025學年中考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題理試題含解析
- 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市2024-2025學年數學三下期末檢測試題含解析
- 內蒙古赤峰市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三化學試題第二次適應性測試試卷含解析
- 昆山登云科技職業學院《工筆人物創作與表現》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林業專業外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南充市西充縣2025年四下數學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含解析
- 二零二五土地轉讓合同書范例
- 外賣騎手交通安全培訓
- JC-T 1099-2023 硫鋁酸鈣改性硅酸鹽水泥
- 2025年中國華電集團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收費站特情處理培訓
- 教師資格考試小學科學面試試題及答案指導(2024年)
- 【MOOC】考古發現與中國文化-浙江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計量經濟學導論:現代觀點(第七版)課件:有定性信息的多元回歸
- 2025中考語文古詩文專項復習 專題一 古詩詞曲閱讀 教材85首古詩詞曲分主題梳理
- 2024年高考福建卷物理真題(原卷版)
- 《QGDW11202.11-2022智能變電站自動化設備檢測規范第11部分寬頻測量裝置》
- 安全生產標準化檔案盒側標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