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電子線路相位鑒頻器實驗報告_第1頁
通信電子線路相位鑒頻器實驗報告_第2頁
通信電子線路相位鑒頻器實驗報告_第3頁
通信電子線路相位鑒頻器實驗報告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程名稱 通信電子電路實驗報告實驗項目相位鑒頻器成績 學院 信息學院專業 通信工程學號姓名實驗時間實驗室指導教師、實驗目的1、熟悉變容二極管調頻器和相位鑒頻器電路原理及構成。2、了解調頻器調制特性和相位鑒頻器的鑒相特性及測量方法。3、特變容一極管調頻器與相位鑒頻器兩實驗板進行聯機試驗,進一步 了解調頻和解調全過程及整機調試方法。 預習內容1, 認真閱讀實驗內容,預習有關相位鑒頻的工作原理,以及典型電路 和實用電路。2. 分析初級回路、次級回路和耦合回路有關參數對鑒頻器工作特性(s曲 線)的影響。三、實驗儀器設備1、取蹤示波器(ri g0lds5062ca數字存儲示波器)2. 頻率計(at-f1

2、000-c數字頻率計)3掃頻儀(bt3c寬帶掃頻儀)4. 萬用表(dt9205數字萬用表)5. 清華科教tpe-gp2型高頻電路實驗箱及g4實驗板6. 高頻信號發生器(前鋒qf1055a/1056b信號發生器)四、實驗原理從調頻波中取出原來的調制信號,稱為頻率檢波,又稱為鑒頻。在調頻波 中,調制信號包含在高頻振蕩頻率的變化量中,所以調頻波的解調任務就是要 求鑒頻器輸出信號與輸入調頻波的瞬時頻移成線性關系。鑒頻器電路是先借助 諧振電路將等幅的調頻波轉換為幅度隨瞬時頻率變化的調幅調頻波,再用二極 管檢波器進行幅度檢波,以還原出調制信號。由于信號的最后檢出還是利用高 頻振幅的變化,為了避免寄生調幅干

3、擾檢出的調制信號,一般都將輸入鑒頻器 的調頻波進行限幅去干擾,使其幅度恒定后再進行鑒頻。五、實驗步驟及內容記錄(包括數據、圖表、波形、程序設計等)1, 用掃頻儀調整相位鑒頻器的s型鑒頻特性。2、鑒頻器的靜態測試輸入信號改接高頻信號發生器,輸入電壓約為100mvp-p,用萬用表測鑒頻器的輸出電壓,在5. 5mhz-7. 5mhz范圍內,以梅格0. 2mhz條件下測得相應的輸出電壓。填入表f (mhz)5.55. 75. 96. 16. 26.36.46.56. 66. 76.86.97. 17. 37. 5vo (mv)-142-258-516-868-843-602-3141228752865

4、96895333782823、fm信號的解調fm調頻電路輸入端不接音頻信號,將頻率計接到調頻器的f端,c3(二100pf)電容開路,調整rpl使ed二4v,調rp2使f0=6. 5mhz,將仁2kh乙vm=400mvpp的音 頻調制信號加至調頻電路輸入進行調頻。鑒頻器中心頻率也調諧在6. 5mhz,將 調頻電路與鑒頻電路連接,調頻輸岀信號送入鑒頻器輸入端。用雙蹤示波器同 時觀測記錄調制信號和解調信號,比較二者的異同,將音頻信號逐漸加大,觀 察波形變化,結果記錄在表9. 2中。vm (mvpp)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vo (mvpp)891161351

5、70190220250280曲線為:六、實驗結果分析通過實驗數據以及繪制的圖形可看出:鑒頻器的靜態曲線,近似為s型曲 線;調制信號與解調信號的包絡變化趨勢基本相同,但幅度不同,解調出來的 波與調制波形基本一樣,當音頻信號逐漸增大后,會出現波形的失真。七、實驗小結通過本實驗學習了調頻波的解調,也就是利用相位鑒頻器,借助諧振電路將 等幅的調頻波轉化為幅度隨瞬時頻率變化的調幅調頻波,然后再利用二極管 包絡檢波進行幅度檢波,最終還原出調制信號。鑒頻特性為s型曲線,不同 的參數會影響s曲線的斜率以及上下幅度等等。八、思考題及解答通過s型鑒頻特性曲線說明相位鑒頻器是如何實現調波信號解調的?答:相位鑒頻器,是利用回路的相位-頻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