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單元課堂達標試題及答案全冊_第1頁
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單元課堂達標試題及答案全冊_第2頁
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單元課堂達標試題及答案全冊_第3頁
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單元課堂達標試題及答案全冊_第4頁
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單元課堂達標試題及答案全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四上科學學案 1 我們的食物 【學習目標】1能用不同的方法給食物分類。2知道食物主要來源于大自然。【學習重點、難點】 了解人類需要的主要營養及其來源。【課前準備】將前一天自己所吃的食物記錄下來并制成統一大小的卡片(教師課前適當指導記錄和制作卡片的方法);搜集有關食物的資料和圖片(或自帶一些食物)。【探索導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你知道這句諺語說明了什么嗎?能解釋一下嗎?【課堂探究】探究1.我們的食物有哪些? 說一說自己熟悉的食物? 。探究2.給食物分類。要求:結合下面的表格,給你認識的食物分一分類。 食物名稱 分類標準探究3.食物從哪里來?我們吃的各種蔬菜都來自 ,我們吃的各種

2、肉食都來自 ,我們吃的各種高科技食品不是來自 ,就是來自 ,所有的食物都是來自 。【課堂達標】一、填空。1我們常吃的食物,有的來自 ,如 、 等;有的來自 ,如 、 等;還有的來自 ,如 等。食物雖然多種多樣,但都直接或見接地來自 。2像豆角、花生油等是 性食物。、等是動物性食物。3給食物分類的方法很多,可以按照 給食物分類,也可以按 、 、 等標準給食物分類。二、判斷。1我們家天天吃火腿腸,因此火腿腸是我們家的主食。 ()2像太空豆角、太空辣椒等食物是在太空育種的,因此太空蔬菜就不是來自于大自然的。 ()3無論是芹菜、牛肉、牛奶,還是木耳、銀耳這些食物都直接或間接來自植物。 ( &

3、#160;)三、選擇題。1下列食物不是甜食的有( )。A石榴 B.西瓜 C.甜菜 D.苦瓜2下列食物不是主食的有()。A.面包 B.饅頭 C.米飯 D.面條3下列食物不同類的是()。A.牛肉 B.牛奶 C.豆漿 D魚 E雞肉四、把下列食品按序號分成四大類:(1)牛奶 (2)土豆 (3)黃瓜 (4)豆腐 (5)玉米  (6)魚(7)米飯 (8)海帶 (9)雞肉 (10)花生油 (11)白菜(12)雞蛋 糧食類:魚肉蛋奶豆類:脂肪類:蔬菜、水果類:四上科學學案 2 我們的營養 【學習目標】1知道維持人類健康的主要營養素及主要來源。2能借助資料設計探究食物營養

4、成分的實驗。【學習重點、難點】 認識到不同食物含有不同的營養素。【課前準備】各種水果和蔬菜、饅頭、餅干、花生、芝麻的種子、向日葵等;搜集各種食品包裝袋,查閱有關食物營養的知識。【課堂探究】猜想:食物中含有我們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素有: 。探究:食物營養成分的檢驗我需要的材料: 。實驗方法提示:實驗一:把少量的米飯放在碟子上,用滴管向米飯上滴23滴碘酒,觀察發生的現象。實驗二:把花生放在白紙上用力擠壓,觀察白紙上留有的痕跡。實驗三:將切成細條的瘦肉放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注意聞一聞,有什么氣味?觀察實驗,填寫實驗記錄表。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實驗一 實驗二 實驗三小結:維持人類生命健康的營養素,主要包

5、括蛋白質、 、 、 、 、 和 。【課堂達標】一、填空。1維持人類生命健康的營養素,主要包括 、 、 、 、 、 。2小麥、土豆、米飯中含有大量的 。它們遇碘酒變成藍色,這是 特有的性質。3 有燃燒時會發出像頭發燒焦的氣味。4用力在紙上擠壓花生,花生會在紙上留下 ,這說明花生米中含有 。二、我會選。1含蛋白質最多的是( )。A瘦肉、雞蛋、魚、蝦 B向日葵、油菜籽C小麥、玉米、水稻 D食鹽、馬鈴薯2人體活動所需要的主要能原物質是( )。A蛋白質、水、鹽類 B維生素C淀粉和糖類 D脂肪三、當好小法官。1. 用燒烤法檢驗食物中蛋白質的存在時,最好把教室的窗戶打開,以保持良好的通風效果。 ( )2.密

6、封包裝的食品即使過了保質期,只要時間不長,仍可以吃。( )四、生活中的科學。統計自己每天所吃的食物,分析你每天都獲得了哪些營養成分?因為你的偏食造成你攝取的哪種營養成分比較少?適當調整自己的飲食習慣。 所吃的食物 營養成分【拓展知識】各種營養中,水、蛋白質、礦物質是構成人體的重要元素;脂肪、淀粉是人體的能源;打個比方:人的身體是個建筑物,前者是建筑材料,后者相當于讓大樓運轉的外部條件(能量)。四上科學學案 3 飲食與健康【探究目標】1能反思日常飲食的情況,并做出正確評價。2知道日常飲食衛生常識;懂得合理飲食的重要性。【重點、難點】 學會科學搭配自己的飲食。【課前準備】收集、整理飲食與健康方面的

7、資料卡;向父母、老師或身邊的廚師、保健醫生了解各種菜譜中的營養搭配技巧,設計一個一日三餐的食譜;健康歌謠。【探索導航】有的人說:“要想長得高、長得結實,必須多吃肉少吃蔬菜。”你覺著他說的對嗎?【課堂探究】交流1:我們的飲食科學嗎?(1)觀看課本p6的四種飲食方案,我的觀點是 。(2)我搜集到關于科學飲食方面的資料有: 。分析:依據營養學的觀點,吃飯單純以一種口味食品為主是不科學的,飲食要考慮各種食物的均衡搭配,才有利于身體發育與健康。交流2:怎樣搭配食物才合理呢? 分析食物結構圖 通過自學課本p6,我知道了在我們今后的飲食中要多吃 和 ,少吃 和蛋奶。 設計的一日三餐一日三餐 食物名稱 設計理

8、由 早飯 午飯 晚飯我的發現: 。【課堂達標】一、填空。1合理飲食就要做到 。我們每天的食物如果分為10份 、應占4份,、也占4份, 、 、 、 應占2份。2飲食計劃不僅要考慮均衡搭配,還要綜合考慮每個人的 、 、 等不同而產生飲食差異。如果當天的運動較大,應多配些 等食物。3我們要選擇 、 的衛生食品。二、小法官。1人們都喜歡邊看電視,邊吃飯。 ( )2小孩就應該多喝牛奶、多吃肉,這樣有利于身體的生長發育。 ( )3營養學研究發現,科學飲食才能有益于健康。 ( )三、選擇題。1在教科書中展示了四種常見的早餐配餐樣式,分別是( )。A以肉類為主的配餐 B以腌制食品為主的配餐 C以油炸食物為主的

9、配餐 D以甜食為主的配餐2良好的飲食習慣包括( )。A合理分配三餐 B葷素搭配 C不挑食不偏食D不暴飲暴食四、簡答。1怎樣搭配食物才合理?2怎樣做才有利于我們的健康?五、調查解答。搜集至少3條飲食小常識或諺語。第一單元1 我們的食物 一、 1. 動物   牛   羊   植物   小麥 蘋果  微生物 蘑菇   大自然 2. 植物 豬肉 魚 雞肉3原料的來源 營養成分 食用方式 產地 二、 × ×   三、 1D 2 A 3 B C四、糧食類:(

10、5)  (7)魚肉蛋奶豆類:(1)  (4)  (6)  (9)  (12)脂肪類:(10)蔬菜、水果類:(2)  (3)  (8)  (11)2 我們的營養一、1蛋白質 脂肪 淀粉 維生素 纖維素 礦物質 水 2.淀粉 淀粉3蛋白質 4 油跡 脂肪 二、 1 A ; 2 C 三、1.;2. × 四、略3 飲食與健康一、1均衡搭配 ,米、面食, 蔬菜、水果 ,牛奶、 肉、蛋、油2身高,體重,運動量 , 肉食性 3 無毒,無污染二、1×;  2× ; 3 

11、三、1ABCD ;2ABCD四、1答:我們每天的食物如果分為10份米、面食應占4份,水果、蔬菜也占4份牛肉、蛋、油應占2份。 2答:第一,選擇衛生食品,拒絕有害食品;第二,注意食品搭配,做到均衡營養;第三,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五、飲食諺語:(1)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吃少;(2)飯后一個蘋果,醫生不找我;(3)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四上科學學案 4 水變咸了【探究目標】1能夠自己設計實驗,探究水能溶解固體物質的特性。2知道水有溶解物質的特性。【重點、難點】 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作用。【課前準備】食鹽、白糖、小蘇打、洗衣粉、奶粉、食用油、石子、粘土、粉筆末【探索導航】把糖放入水中,水變甜了,這是怎

12、么回事呢?說說你的理由。【課堂探究】探究:鹽、高錳酸鉀在水中是怎樣變化的?(一)鹽在水中的變化把鹽放到水杯中,一會兒,我發現鹽 ;嘗嘗杯中的水變 ;說明了鹽在水中 。(二)高錳酸鉀在水中的變化高錳酸鉀不能嘗!適量的高錳酸鉀放入水杯中,仔細觀察高錳酸鉀在水中的變化情況,把你觀察到的實驗現象記錄在下表中。觀察實驗,填寫實驗記錄表。我的實驗記錄表觀 察 項 目實 驗 現 象高錳酸鉀在水中的變化高錳酸鉀造成水的變化靜置一段時間后高錳酸鉀實驗分析:在實驗過程中,高錳酸鉀顆粒 ,最后變為 ,用肉眼看不見的微粒;水全變紅了,而且溶液的上下液體一樣紅,說明了高錳酸鉀是均勻的分布在水中的。像食鹽、高錳酸鉀這樣,

13、在水中變成 、肉眼看不見的微粒, 地分散在水里,不會自行沉降下來的現象叫做 。 【課堂達標】一、填空。 1.把沙子放在水中,不管你怎么攪拌,過一會兒沙子都沉到水底。這說明( )。2像食鹽、高錳酸鉀這樣,在水中變成 、 的微粒, 地分散到水里,不會 的現象叫做 。3把幾粒高錳酸鉀放入水中,攪拌后,水全部變紅了。這說明高錳酸鉀 地分散到水里,變成 , 的微粒,也就是在水中 了。二、我會選。1下面不能溶于水的物質是( )。A、食用油 B、食鹽 C、高錳酸鉀2下面能被水溶解的物體有( )。A、高錳酸鉀 B、面粉 C、沙三、小法官。1水能溶解一些物質。 ( )2因為白糖能溶解于水,所以在一杯水中能無限制

14、的溶解。( )3.溶解在水里的物質雖然看不到,但并沒有消失。 ( )四、生活中的科學。家長洗衣服時,通常先用溫水浸泡洗衣粉,為什么?【拓展知識】溶解砂糖時,使用冷水或熱水哪一個較容易呢?當然是熱水中的砂糖能迅速溶解。但是空氣卻例外,溫度越高則越不易溶解。例如,溶解二氧化碳的汽水(蘇打水)瓶不能直接曝曬在陽光下,即使冬天也不能加熱飲用。因為加熱會使汽水中的二氧化碳消失,變成普通的糖水,一點也沒有汽水的感覺。由此可知,水溫越低空氣越容易溶解其中。四上科學學案 5 怎樣加快溶解【探究目標】1能夠自己設計對比實驗。2知道加快溶解的方法。【重點、難點】 利用對比的方法驗證冰糖溶解速度變化的探究過程。【課

15、前準備】杯子、筷子、藥匙、糖塊、肥皂、熱水和冷水、小刀、表【探索導航】在純凈水中加入兩塊糖塊,馬上喝一口,水為什么還不是很甜呢?你有什么辦法能加快糖塊在水中的溶解呢?【課堂探究】猜想:加快溶解的方法有: 。探究:怎樣使物體溶解得更快呢?(一)怎樣驗證攪拌能否加快溶解呢?我需要的材料: 。我的方案: 。我的記錄: 實驗物品 相同條件 不同條件 實驗結果分析:通過實驗,我們發現 可以加快物體的溶解。(二)用熱水、研成粉末加快溶解實驗方案 實驗材料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實驗分析:通過實驗,我發現 、 也可以加快物體的溶解。【課堂達標】一、填空。1.我們發現物體在水中溶解_。2.由實驗我們可以知道,_、

16、_、_可以加快溶解。3.白面糖比冰糖溶解的要 。二、 判斷。1.水里面溶解的礦物質,對人體是都有害的。 ( )2.加快溶解的三種方法可以同時使用。 ( )3.面粉不能用攪拌的方法來加快溶解。 ( )三、選擇題。1.( )可以使冰糖在水中溶解的速度達到最塊。A攪拌 B用熱水 C粉碎 D攪拌、用熱水、粉碎三種方法。2.其他條件相同時,溶解得比較快的是( )。A粗鹽 B細鹽 3.一般來說,可以溶解的物質在( )的條件下溶解得快。A快速攪拌 B不攪拌 4.在水中不斷地加入食鹽,我們發現( )。A食鹽會一直溶解下去。 B食鹽不會一直溶解下去。四、設計一個“加快肥皂塊在水中溶解”的實驗:(1)實驗名稱:加

17、快肥皂塊在水中溶解(2)我的假設: 能加快肥皂快在水中的溶解。 (3)實驗器材: 。 (4)實驗步驟: 。 。 。 (5)實驗結論: 四上科學學案 6 做一杯飲料【探究目標】1能提出做一杯飲料的制作活動思路。2知道水不僅能溶解固體、液體還可以溶解氣體。【重點、難點】 學會科學的搭配,制作飲料。【課前準備】需要準備的制作材料:橘子粉、白糖、蜜桃粉、蘋果粉、玻璃棒、小勺、小瓶蓋、一瓶純凈水等。【課堂探究】飲料配方設計單請在你所選的飲料配方的下面打上“”我準備做( )味道的飲料,我選的配料是:橘子粉白糖水蜜桃粉青蘋果粉 純凈水提示:每次都對每種配料定量選取;制作好了,自己先嘗一嘗;如果感覺不理想,可

18、以進行第二次、第三次調制,一直到滿意為止,但要把每一次變化的情況記錄下來;最后還要從幾次制作的飲料中評選出自己制作的最佳配方。探究:做一杯飲料飲 料 制 作 配 方 詳 單橘 子 粉白 糖 水蜜桃粉蘋果粉純凈水第一次( )瓶蓋( )瓶蓋( )瓶蓋( )瓶蓋( )毫升第二次( )瓶蓋( )瓶蓋( )瓶蓋( )瓶蓋( )毫升最佳配方( )瓶蓋( )瓶蓋( )瓶蓋( )瓶蓋( )毫升分析:做杯飲料真是不容易呀!一杯好喝的飲料需要進行 的實驗,才能成功。像這幾杯大家感覺好,就是因為使用了好的配方。 是經過幾次、幾十次甚至幾百次、幾千次的實驗才得來的。【課堂達標】一、填空。1. 某種飲料的配料如下:純凈

19、水、濃縮橙汁(橙汁含量20%)、白砂糖、食用香精、檸檬酸、維生素C、胡蘿卜素。根據以上說明,我認為這種飲料是( )飲料,顏色可能是( ),飲用時會覺得有( )味。2. 才能發現哪種配方是最好的。二、我會選。1空氣在水中 ( )溶解。A、不能 B、能夠 C、不一定2溶解在汽水中的氣體是( )。A、空氣 B、氧氣 C、二氧化碳3汽水中的氣體是通過 ( )的方法溶解的。A、打入 B、加壓 C、減壓三、小法官。1在制作飲料時,為了顏色漂亮,可以多加色素。 ( )2.喝汽水后人會感到涼爽,但采用喝大量汽水的方法降溫對身體是有害的。( )3.成功地制作一種飲料,不但要有科學的配制方案,還要經歷一個不斷品嘗

20、不斷調試探究過程。 ( )四、生活中的科學。 1為什么人喝過汽水后感到比較涼快? 2池塘里的魚為什么在下雨前后會浮出水面?四上科學學案 7 水里有什么【探究目標】1能夠利用感官和借助儀器進行簡單的科學探究。2知道沉淀、過濾、消毒是水凈化的常用方法取水時要注意安全!【重點、難點】 知道對不純凈的水進行凈化的一般步驟和方法。【課前準備】到周圍的池塘或小河里取一瓶水。【探索導航】從河里取來的水,能直接飲用嗎?為什么?【課堂探究】猜想:水里會有: 。探究:(一)水里有什么通過觀察課本p16的插圖以及回顧課前取水的過程,我發現自然界水域的水由于各種原因,混入了各種雜質。其中有漂在水面和懸浮在水中的雜質,

21、如: 、 、 等;有沉降在水底的 、 等;還有很多溶于水中的雜質,如 、 、 、 等。(二)除去水中的雜質猜想: 1.除掉水中較重的雜質我打算用的方法是: 。實驗步驟為: 。2除掉水中漂浮和懸浮的雜質,我打算用的方法是: 。實驗步驟為: 。3.除掉水中的可溶的雜質的方法是: 。開始實驗,并填好實驗記錄表。實驗記錄表實驗方法去除掉的雜質實驗效果小結:除去水中不溶解的雜質和細菌的過程叫做 ,凈化水的方法有沉淀、過濾、消毒等。【課堂達標】一、填空。1除去水中 、 的過程叫做水的凈化。_ 、 、 是三種常用的凈化水的方法。2在凈化的過程中, _能除去水中的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3沉淀的過程中, 先沉淀

22、, 后沉淀,_ 浮在水面上。4生活中最簡單的給水消毒的方法是 。二、判斷。1我們應該經常喝純凈水,不喝自然界里的水,即使煮沸了也不行。( ) 2自然水域的水必須經過處理,除去部分或全部的雜質,才能飲用。 ( )3自然界中的水里溶解的物質都是有害的。 ( ) 4沉淀能除去水中比較重的、不易溶解的物質。 ( ) 三、實驗題。過濾實驗報告單班 級姓 名實驗的目的通過實驗使學生知道過濾是凈化水的一種方法。實驗的器材鐵架臺、 、燒杯、玻璃棒、 、待過濾的水和純凈水。研究的方法與現象1.研究的方法:(1)組裝過濾裝置。(2)將待過濾的水用燒杯沿著玻璃棒慢慢倒入漏斗內。2.觀察到的現象: 結果研究結論: 四

23、、 簡答題。井水是從哪里來的?為什么井水比河水清?第二單元4 水變咸了一、1沙子不溶于水 2. 極小的 肉眼看不見 均勻 自行沉降下來 溶解 3 均勻 極小的 肉眼看不見 溶解 二、 1 A A 三、1 2 × 3. 四、答:這樣做可以使洗衣粉中的生物酶更好的溶解于水中,去污能力強,家長洗起衣服來又省時又省力。5 怎樣加快溶解一、1 有快有慢 2 攪拌 加熱 研成粉末 3.快二、 1× 2. 3. × 三、1.D ; 2.B ; 3.A ; 4.B。四、設計一個“加快肥皂塊在水中溶解”的實驗(1)實驗名稱:加快肥皂塊在水中溶解(2)我的假設: 攪拌 能加快肥皂快在

24、水中的溶解。 (3)實驗器材:兩塊大小一樣的肥皂、攪拌棒、兩個杯子、水 。 (4)實驗步驟: 兩個杯子倒同樣多的水 。 把兩塊同樣大小的肥皂塊同時放入兩個杯子中 。 用攪拌棒攪拌其中的一杯,看看哪杯中的肥皂塊溶解得快 。 (5)實驗結論: 攪拌后的肥皂塊溶解的要快,所以攪拌能加快物體的溶解。 6 做一杯飲料一、1. 橙汁  橙色  甜 2.多次配制二、B C B 三、1.× ; 2. ; 3. 。四、1. 答:汽水中含有溶解于水的二氧化碳,當人飲入后,二氧化碳會從人體中排出并帶走人體內的熱量,有利人體的消暑泌汗,給人清涼感。2. 答:是因為要下雨,氣壓低,水中溶氧

25、量小,所以魚要游到水面呼吸吧! 7 水里有什么一、1不溶解的雜質、細菌 沉淀、過濾、消毒 2消毒 3重的 輕的 不溶于水的 4加熱二、1. × 2. 3. × 4.三、過濾實驗報告單班 級姓 名實驗的目的通過實驗使學生知道過濾是凈化水的一種方法。實驗的器材鐵架臺、漏斗、燒杯、玻璃棒、濾紙、待過濾的水和純凈水。研究的方法與現象1.研究的方法:(1)組裝過濾裝置。(2)將待過濾的水用燒杯沿著玻璃棒慢慢倒入漏斗內。2.觀察到的現象: 渾濁的水經過過濾變成了無色透明的水,濾紙上留下了細小的雜質 結果研究結論:用過濾的方法能除去水中不溶解的細小雜質,使水變清 四、答:我想可能:井水是

26、從地下水來的。井水比河水清的原因是經過了地下的過濾。四上科學學案 8 植物的身體【學習目標】1、會指認植物的六大器官,認識到植物世界的多樣性。2、學會從整體到部分觀察植物的方法。【學習重、難點】對植物“身體”的組成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學習準備】教師:各種植物的圖片(向日葵、鳳仙花、辣椒、蘋果樹、仙人掌、鐵樹、三色堇、王蓮、腎蕨、蝴蝶蘭、菟絲子、豬籠草)學生:辣椒實物植株。【探究過程】交流1.多種多樣的植物。地球上的植物種類繁多,形態各異,生活環境多樣。我認識的植物有:(1)樹木: (2)花: (3)草: 交流2.植物的身體分哪幾部分 。 (1)我通過對向日葵、鳳仙花、 等植物的觀察,發現它們都

27、有 、 、 、 、 、 六部分組成。(2)我通過查閱資料發現,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部分。像苔蘚植物有兩個器官,分別是莖、葉;蕨類植物有三個器官,分別是根、莖、葉;藻類植物有一個器官,無根、莖、葉的分化,實際上藻體就是一個簡單的葉。通過交流我知道了, 常見的植物一由 、 、 、 、 、 六部分組成。 【課堂達標】一、填空:1、 植物的身體分( )、( )、( )、( )、( )、( )這幾個部分。2、我們知道的世界珍稀植物有( )、( )、( ) 等。3、地球上的植物,目前人們已知的大約有 ( ) 種。4、植物的種類很多,我認識的植物有:樹木( )、( )、( );花

28、( )、( )、( );草( )、( )。二、小法官。1、到野外觀察植物要注意愛護植物。 ( )2、鳳仙花是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個部分組成。 ( )3、所有的植物的身體都分為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個部分。( )三、選擇下列植物中,(1)我們食用的是它們根的是( );(2)我們食用的是它們的莖的是( );(3)我們食用的是它們的葉的是( );(4)我們食用的是它們的花的是( );(5)我們食用的是它們的果實的是( );(6)食用的是它們的種子的是( )。地瓜蘿卜 藕蠶豆芹菜 西紅柿 黃瓜 白菜 金針菜花生四、以鳳仙花為例,標出植物各部分的名稱。 ( ) ( ) ( ) ( ) (

29、 ) ( )拓展活動制定一份計劃,對植物繼續研究。 四上科學學案 9 植物的根【學習目標】1、知道根有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養分的作用。2、能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表述研究的過程和結果。【學習重、難點】知道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養分的作用。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活動準備】1、搜集相關的圖片資料和實物。2、燒杯、量筒、棉花、植物油、放大鏡、尺子、鑷子。【探究過程】我的搜集:交流1.探究根的特點(1)我搜集了一些不同植物的根并借助一些工具仔細觀察了這些植物的根。我的記錄:植物的名稱根的形狀根的長度小根的數量我的發現: 探究:根的作用我需要的材料: 我的方案:選一棵根部完好的植物,把它裝在

30、透明的玻璃杯里,為了避免水分向空氣中散發,滴入幾滴食物油,并且在水的位置上做好記號。通過實驗我發現,植物的根有 和 的作用。植物的根能 植物,根在吸收水分的同時,把溶解在水中的 也吸收了。【課堂達標】一、填空。1、植物的根分為 和 。2、植物的根能 植物,根在吸收水分的同時,把溶解在水中的_ 也吸收了。3、植物的_ _長在地底下。二、判斷。1、芫荽、蔥、蘿卜三種植物,它們的根都屬于直根。 ( )2、根就是植物埋在地下的部分,因此馬鈴薯是根。 ( )3、蘿卜不是植物的根。 ( )三、科學與生活1、蘿卜、胡蘿卜、馬鈴薯、洋蔥、藕中,哪些是根,哪些不是根? 2、生活中,我們澆花時,為什么一般將水澆在

31、根部?有什么作用? 四、科學實驗。實驗:植物的根具有吸水的作用。實驗步驟:1、在玻璃杯中加入適量的水。2、把植物放到玻璃杯中。3、在玻璃杯中滴入花生油防止水分蒸發,同時固定好植物并在杯壁水面處做標記。4、把植物放在向陽的地方,觀察玻璃杯中液面的變化。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拓展活動調查一下,家鄉常見的根有哪些是可以吃的? 四上科學學案 10 植物的葉(一)【學習目標】1、知道植物葉的蒸騰作用的意義。2、學會做葉蒸騰作用的實驗,并能對所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合理的解釋。【學習重、難點】做葉蒸騰作用的實驗,對所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合理的解釋。【學習準備】盆栽月季花一盆、塑料袋一個。【探究過程】探究1.植物葉

32、的作用我用的實驗材料 我的實驗方案: 找一盆有葉的月季花(或其他植物),澆足水。用一個透明的塑料袋把這棵植物的枝葉罩起來,將袋口扎緊。把植物放在向陽處,觀察現象。我的發現: 探究2.用顯微鏡觀察植物葉片上的氣孔的形態。 我用的材料: 我的探究方案:撕下一片蠶豆葉的下表皮,貼在載玻片上染色后,放在顯微鏡的載物臺上,進行觀察。我的發現:在葉的下表面,有很多 ,小孔兩邊是兩個半月形的。這些小孔叫做 。通過實驗探究:我知道了植物體內的水 周圍的熱,變成 從葉的 跑出,騰飛到空中。葉的這種作用叫做 作用。【課堂達標】一、填空題:1、在葉的下表皮有許多供氣體出入的小孔,叫做 。2、植物體內的水 周圍的熱,

33、變成 從葉的 跑出,騰飛到空中。葉的這種作用叫做 作用。3、夏天,植物通過 可以變得涼快些,避免被太陽曬焦。二、小法官。1、植物的葉越多、越大,蒸騰作用就越強,對植物的生長是沒有好處的。( )2、夏天比冬天的氣溫高,植物的蒸騰作用在夏天比冬天強。( )3、冬天的氣溫低,植物的葉在冬天里是不會有蒸騰作用的。( )4、人們在扦插或移栽樹木時,常常會剪去一部分枝葉,這樣可以減少植物的蒸騰作用,使樹木更容易成活。 ( )5、由于蒸騰作用會使植物體內失去一部分水分,所以蒸騰作用對植物有害。( )三、我會選。1、夏天植物的蒸騰作用強,根從土壤中( ),到了秋天,葉的蒸騰作用減弱,根從土壤中( )。A、吸收

34、的水分少 B、吸收的水分多 C、不吸收水分2、植物體內的水吸收周圍的熱,變成水蒸氣從( )跑出去。A、葉的兩面 B、葉的上表皮的氣孔 C、葉的下表皮的氣孔3、把一盆花放在背陰處,這盆花的葉( )。A、蒸騰作用進行得快 B、蒸騰作用進行得慢 C、不進行蒸騰作用4、用塑料袋把一棵植物的枝葉罩起來,將袋口扎緊。塑料袋內壁出現小水珠,它是( )。A、葉的蒸騰作用產生的 B、澆水時淋上去的 C、從濕土里跑上去的四、生活中的科學。為什么樹林里的空氣比較濕潤? 拓展活動查閱資料,了解葉的蒸騰作用與農業生產又怎樣的關系。四上科學學案 11 植物的葉(二)【學習目標】1、知道綠色植物能在陽光下制造淀粉和釋放氧氣

35、,并吸收二氧化碳。2、學會做分離葉綠素的實驗,并能對所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合理的解釋。【學習重、難點】知道植物的葉內含有葉綠體,知道葉的光合作用的意義;認識什么是葉的光合作用。【學習準備】大小燒杯、石棉網、三角架、酒精溶液、木夾、綠葉、火柴等。【探究過程】探究1.為什么植物的葉子一般都是綠色的。我需要的實驗材料 我的實驗方案:1.把一片綠葉子放入小燒杯中,再加入95%的酒精到淹沒葉片為止。2.把小燒杯放入裝有水的大燒杯里,點燃酒精燈,加熱兩分鐘后滅火,仔細觀察看到的現象。我觀察到的現象: 我的發現: 探究2.植物的光合作用。我的探究方案:搜集課外資料和閱讀課本資料卡。我的發現:綠葉中的每一個葉綠體就是一個小小的綠色-“食品”加工廠。在陽光的照射下,葉綠體把根吸收來的 和 進來的二氧化碳,合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