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陶行知教育文集讀后感_第1頁
教師陶行知教育文集讀后感_第2頁
教師陶行知教育文集讀后感_第3頁
教師陶行知教育文集讀后感_第4頁
教師陶行知教育文集讀后感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教師陶行知教育文集讀后感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 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需要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教師要常讀 書,平時積累的知識越多,上課就越輕松?!边@句話道出了讀書 的重要性。讀罷陶行知教育文集 ,掩卷沉思,我覺得獲益匪淺。 越是走近陶行知先生,越是感覺到他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與熱愛, 越是欽佩他的教育思想的深邃,越是感動于他人格的偉岸?!皼]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句話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諦。 作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 目光、博大的胸懷,積極倡導并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 學校,愛學生,他對教育事業的熱誠與激情,帶給了我很深的觸 動。作

2、為一名教師,沒有對學生的愛、沒有對教育事業的愛是無 法教育好學生的。對學生的愛是教師高尚職業道德的體現。熱愛 學生,喜歡學生,以溫存慈祥的態度、和藹的語言對待他們,使 他們與自己越來越貼近,在兩顆心逐漸融化為一的過程中,教師 按規范導之以行,或示范,或幫助,或催化,或促進,每一步施 教無不浸透著期望和成功的喜悅。教師如果缺少對學生的愛,那 么教學也會缺少激情。沒有課堂上師生間心的相通、情的交融, 也就不可能產生教學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學生的技巧。但是,若教 師只愛一部分學生,就意味著對另一部分學生冷漠,這種愛是偏 愛,是一種非理智的情感,不是教師應當具有的真正的愛。所以, 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一種

3、理智的、誠實的、公正的、穩定的愛。 教師愛學生,才有教育,學生愛教師,才能教育產生效果。那么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當怎樣實踐愛的教育呢?“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么偉人還大?!?陶行知先生認為,作為教師,對學生的愛首先要尊重學生,尊重 學生的人格和個性。但是,尊重不是放縱,愛里要有嚴,尊重里 要有教育。當看到學生出現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傾向時,教師要及 時送上關懷與指導,讓學生在承受師愛的過程中找到正確前進的 路。由此我認為,我們現代教師要做學生的“親人、朋友和導師” 三個角色。不僅成為學生的知識傳授者,更是成為學生心靈的慰 藉者,成為學生的“心靈雞湯”。當然,教師也會對學生產生“恨鐵

4、不成鋼”的思想感情而一 時不理智地做出有傷學生人格的事,這時,就需要我們教師要冷 靜下來,本著愛學生的心態,想想這些學生或許是一塊特殊的鋼 坯,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愛去熔煉鍛造。教師愛學生,就不能沒 有自我克制,要注意克服自己情感上的弱點,“把你的生命放在 學生的生命里”,樂其所樂,憂其所憂,用師愛引導他們走向光 明、走向未來。給他們撐起一片藍天時,也給我們的教育工作打 開了綠色通道。陶行知先生正是懷著對教育事業不懈的執著與滿腔的熱愛, 在他從事教育事業的三十多年中不斷實踐、總結、再實踐、再總 結,從而形成了一系列生動的教育思想。在陶行知先生的眾多教 育思想中,“生活即教育”可以說是陶行知生活教

5、育理論的核 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 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 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奔热簧?活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那么生活便是教育,所謂“過什 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 活,便是受壞的教育?!彼€指出,“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 同去。出世便是破蒙 ; 進棺材才算畢業。”生活教育強調的是教育 要以生活為中心,反對傳統教育以書本為中心,認為不以生活為 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傳統教育脫離生活實 際的基礎上產生的,是單純知識教育的對立物?!敖逃母疽饬x是

6、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 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教育是力的表現或變化。世界是力創 造的,所以解決困難也必須拿力來才行?!薄笆趾湍X在一塊兒干, 是創造教育的開始,手腦雙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边@些 陶行知親自闡述的教育思想,讀來耐人尋味,讓我明白了教育要 引導學生走進生活,學生的潛能是無限的,需要挖掘的,教學生 死的知識,不如讓學生自己從實踐中去領悟不僅如此,陶行知還將“教學做合一”,這可以看作是陶行 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論?!敖虒W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話說,是生活現象的說明,即教 育現象的說明,在生活里,對事說是做,對自己之長進說是學, 對人之影響說是教,教學做只是一種生活的三方面

7、,不是三個各 不相謀的過程。“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 教,在做上學。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從先生 對學生的關系說:做便是教;從學生對先生的關系說:做便是學。 先生拿做來教,乃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真學。”他用種田 為例,指出種田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須在田里學,在田里 教。在陶行知看來,“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 的含義是教的方法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要根據做的方法,“事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 學而不做,不能算是學。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庇纱怂貏e強 調要親自在“做”的活動中獲得知識。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論,讓我感受到

8、了在教育教學中讓學生讀 活書,活讀書,讀書活。在傳統的教育中我們讓學生讀死書,讓 他們以考試分數為目的,以分數來分學生的好壞。陶爺爺形象的 把傳統教育比喻為吃人的教育。生活教育他教人做人,要教人生 活。健康是生活的出發點,他第一就注重健康,他反對殺人的各 種考試。這是我們現在所追求的教育,新課標中重要的一點是讓 學生活起來,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讓他們自主。他倡導“動 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現代學習方式,這對于學生的 全面發展是多么的重要。現代的教育必須使學生在“知識與技能, 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上取得和諧發展。讀著陶行知先生感受著他純樸而又精深的理論,更讓我震撼 的是

9、,像這樣“生活即教育”、“行知行”的理論,其實就是陶 行知在生活和實踐中得出來的,他也用自己的行動成就證明了他 的觀點。所以,我認為作為一名教師,對學生知識的傳授固然重 要,但是,教師通過自身道德修養對學生驚醒潛移默化的人格教 育、道德教育才是我們教育的最根本目的。人們常說“修身齊家 治國平天下”“先成人再成才”,都是將對人才的品德培養放在 第一位的,而作為教師,要通過教育培養學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質, 首先就要求作為教師的我們自身應當具有良好的道德素養。陶行 知先生正是以他超凡脫俗的人格魅力感染、教育了一代后人。陶行知先生將“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作 為他教學、做人的準則。他對“求

10、真、做真人”的要求一是要求 知,學真本領,探求真理,為真理獻身;二是要具有真善美的人 格,做高尚的人;三是不做人上人,也不做人下人,應做人中人, 以人民利益為至高。而這些要求無論現在還是今后都不會過時。人們常說,“經師不多,人師難找”。陶行知先生則既為經 師,又為人師;既有理論,又有實踐,有理想,有遠見,有辦法, 有才干。在最苦、最累、最難辦的鄉村教育、基礎教育和職業教 育的平民教育戰線上,一干就是三十年,一干就是一輩子,辦成了常人所辦不成的事,干出了一番前所未有的大事,真正走出了 一條“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 草去”的人生之路。為了辦學,他奉獻了畢生精力。他縮衣節

11、食, 身上連替換的衣服都沒有,還把他當參政員所得的數目可觀的車 馬費都全數捐給學校。身為校長卻連一般民房都不租,而是住在 一座舊碉堡里。他雖直接耳濡目染西方社會的“現代文明”,卻 仍然保持著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美德,對內他孝敬父母,愛 護妻兒;對外禮待他人,不負他人;即使到了國外,他也被公認 是一個“最中國氣”的留學生和講學者。陶先生用自己的親身實 踐,堅守了作為一個教師應當具有的學科素養和人文素養,如此 的高尚品德,怎不令我們仰慕、欽佩 !陶行知先生畢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業,在教育事業上滿懷熱 誠,在教育思想上極富創見,在教育實踐上勇于探索,對發展人 民的教育事業,對培養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本 陶行知教育 文集匯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文章深 入淺出、通俗易懂,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平民教 育”、“學校觀”、“創造的兒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個 方面集中體現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 獨特教育思想,經過八十多年的考驗,不僅仍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而且對今天的中國教育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