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ADAD發病機制:發病機制: 1 1、AD 是由病理性老年斑和神經原纖維纏結( NFT) 所致的以認知領域顳、頂葉為主繼而發展至額葉的大腦彌漫性退行性病變; 2、病理上也可以發現腦血管動脈粥樣硬化和腦血管淀粉樣變 ( CAA) 等血管損傷因素致腦缺血,加重大腦進一步萎縮。 VDVD發病機制發病機制: 是由于缺血、出血、低灌注、栓塞、小血管病等血管因素及事件致認知領域損害。包括 3 個方面: (1) 腦內大血管和小血管病變直接導致認知功能區域損害,如皮質關鍵部位( 大血管病變) 海馬、內側顳葉、頂葉、角回、額葉; 皮質下關鍵部位( 小血管病變) 丘腦、左內囊膝部和尾狀核等; 及破壞皮質 皮質下
2、聯系的區域( 小血管病變) 廣泛腦白質病變和皮質、底節腔隙性梗 死。 (2) 腦血管因素或腦血管事件導致的腦萎縮退行性改 變。 (3) 血管因素破壞血腦屏障,毒素物質侵犯腦組織。 , 臨床表現臨床表現: AD 是神經系統退行性變,起病隱匿,發展緩慢漸進,就診患者及家屬常說不清具體的病程時間 ( 應在半年以上) ,發病年齡較大,多在 70 歲以后,首發癥狀明確的記憶力障礙。 AD 以海馬、顳、頂葉退行性變為主,所以 AD 早期表現為海馬、顳葉損傷的記憶力下降、語言理解能力障礙 ( 感覺性失語) 及頂葉受損的復雜動作、勞動技巧下降(失用) 、角回損壞的閱讀理解復雜的文字和符號、視空間的能 力下降(
3、 視空間覺障礙) ,繼而發展到前額葉出現注意力及 精神情緒行為障礙。 VaD 大血管病變起病呈急性、亞急性,小血管起 病常呈隱匿性,病程呈波運性、階梯性惡化,一般在發生卒中3個月內,并持續6個月以上,發病年齡有時較年輕。 VaD 的臨床表現因卒中病灶的部位及大小而異,常出現在優勢皮質較大范圍、分水嶺或丘腦內 囊區域,癡呆癥狀差異較大,可伴或不伴記憶力障礙,臨床 出現的認知障礙如與影像所見卒中部位相符,則 VCI /VaD可能性大, 認知功能:認知功能: AD患者認知功能全面減退,其中以記憶力減退為始發癥狀,主要以情景記憶缺失最為典型; VD患者在語言功能及記憶力要比AD患者高。研究表明,在同等
4、病變程度的情況下,二者在瞬時記憶中均下降明顯,在長時記憶及長時延遲記憶中AD較VD差; VD 患者的皮質下環路出現嚴重損害,一定會造成其執行功能注意力要比阿爾茨海默病差。 精神癥狀精神癥狀: AD患者的情感障礙以抑郁為多見;人格變化以主動性減退為多見;VD患者情感障礙以強哭、強笑多見,同一 患者很少有 6 種以上情感障礙。 AD 組與 VD 組相比,前者在行為紊亂、攻擊行為和日夜節律發生紊亂的發生率均明顯高于后者。 輔助檢查:輔助檢查: 影像學:AD 的影像是以海馬、顳、頂皮質萎縮為主的彌漫性萎縮; VaD 表現為認知相關區( 額葉、顳葉、頂葉、角回、丘腦、內囊、海馬等) 的血管事件( 梗死、
5、出血、腦白質病變、腔隙性 梗死) 。 國際廣泛應用的目測海馬評分: 0 分正常,1 分為正常和輕度認知功能減退( MCI) 患者; 2 分可見于 80 歲以上正常老年人及 AD 早期患者; 3分 AD 中度患者; 4 分 AD 重度患者。 VaD VaD 的影像學的影像學: 常見于大血管及小血管支配區域的皮質或皮質下關鍵部位或腦白質病變及皮質 / 底節腔隙性梗死( 2 個) ,能夠影響到認知的大血管或小血管所致的關鍵部位或腦白質病變及腔隙性梗死等腦血管病灶。 一旦在臨床上看到這些病灶,那么患者可能存在血管性認知障礙( VCI) ( 包擴VaD) ,如果患者同時有 AD和VCI / VaD的影像
6、學表現 ,可能為混合型癡呆。因此這些影像學表現對臨床診斷幫助很大 。 SPECTSPECT鑒別鑒別: 如果患者為病灶區域腦血流灌注減低,而無明顯的雙側顳、頂等皮質彌漫 性血流灌注減低,則 VaD 可能性大。 分子生物學方面分子生物學方面: 腦脊液 A 降低,Tau 或 P-Tau 蛋白增高是 AD 相對特異性表現,可很好鑒別 AD 與 VaD。 腦電地形圖腦電地形圖9 9(BEAMBEAM)特點比較)特點比較: AD患者腦電地形圖表現為全頭部 頻帶功率增高,增高程度與癡呆的程度(簡易智能狀態檢查評分)一致,同時頻帶和頻帶功率下降,后期功率增高; 血管性癡呆組患者腦電 地形圖表現為病變部位和頻帶
7、功率增高,增高程度與癡呆程度不相一致。參考文獻:1、潘永惠; 趙慶杰; 阿爾茨海默病與血管性癡呆的臨床及相關檢查特點分析,阿爾茨海默病與血管性癡呆的臨床及相關檢查特點分析,中國現代醫學雜志(J)2003年06期 2、陳興時; 張明島; 樓翡瓔; Alzheimer病的病的腦電地形圖變化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腦電地形圖變化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1998年年05期期 腦誘發電位腦誘發電位: 兩種患者腦誘發電位均表現為各波分化差,YDFF 波幅降低,潛伏期明顯延遲。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異常程度更為明顯,而血管性癡呆患者則相對少見。 由上述幾點可見,可從不同方面相由上述幾點可見,可從不同方面相互結合鑒別互結合鑒別ADAD與與VaDVaD?;旌闲园V呆 目前“MD”是指成人獲得性、進展性認知損害中的一種雙重狀態, 即血管性損傷導致的認知損害與 AD 聯合存在, 此外也用來描述 AD 與其他可影響認知功能的疾病并存, 例如甲狀腺功能低下或 VitB12 缺乏, 同時也有少數研究用來描述VaD可能與額顳葉變性或路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