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檢驗血液學配套試題及答案_第1頁
臨床檢驗血液學配套試題及答案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4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第二章 造血基礎理論 一、選擇題 A 型題 1. 血細胞由原始向成熟發育演變規律不正確的是 A. 胞體由大到小 B. 巨核細胞由小到大 C. 核染色質由緊密粗糙到疏松細致 D. 胞漿由少到多 E. 胞質內顆粒從無到有 2. 人體內具有多項分化能力的最早的造血細胞是 A. 紅系祖細胞 B. 造血干細胞 C. 粒系祖細胞 D. 巨核系祖細胞 E. T 淋巴系祖細胞 3. 成人在正常情況下產生紅細胞、 粒細胞和血小板的 唯一器官是: A. 肝臟 B. 脾臟 C. 骨髓 D. 胸腺 E. 淋巴結 4. 關于 造血祖細胞下述哪項是正 確的 A. 具有多項分化能力 B. CD34+ CD38 C. C

2、D34+ Lin D. 分化能力較局限 E. 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 5. 胚胎期造血下列錯誤的是 A. 卵黃囊壁上的血島是人類最初的造血中心 B. 肝臟造血是由卵黃囊血島的造血干細胞遷移到肝臟 而引起的 C 胚胎第五個月以后骨髓成為造血中心 D. 淋巴結不參與胚胎期造血 E. 胎肝的造血干細胞經血流入脾,在此增殖、分化和 發育 6. 參與造血正向調控的細胞因子是 A. 干細胞因子和轉化生長因子 B. 干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 C. 干細胞因子和集落刺激因子 D. 集落刺激因子和轉化生長因子 E. 干細胞因子和干擾素 7. 正常成人骨髓造血分布區域下列不符合的是 A. 胸骨 B. 肋骨 C. 下肢股骨

3、遠心端 D. 脊椎骨 E. 顱骨 X 型題 8. 關于紅骨髓下列正確的是 A. 含大量發育的各階段血細胞而呈現紅色 B. 18 歲后紅骨髓僅存在于扁骨、短骨及長管骨的近心 端 C. 紅骨髓約各占骨髓總量的 50%左右 D. 紅骨髓是脂肪化的骨髓 E. 在正常情況下不再參與造血,但仍保留造血潛能 9. 血細胞分化 是指 A. 分化過程是不可逆的 B. 分裂后產生新的子細胞在生物學性狀上產生了新的 特點 C. 通過特定基因的表達合成了特定的蛋白質 D. 血細胞失去某些潛能, 轉變為具有新功能細胞的過 程 E. 分化后的新 細胞與原來的細胞有了質的不同 10. 造血干細胞出現的表面標志是 A. Li

4、n- B. CD38+ C. CD38 D. CD34- E. CD34+ 11. 造血干細胞的基本特征是 A. 對稱分裂能力 B. 高度自我更新能力 C. 定向分化能力 D. 多向分化能力 E. 有明顯的形態特征 12. 造血微環境包括: A. 網狀細胞 B. 造血細胞 C. 基質細胞和基質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 D. 骨髓微血管系統 E. 造血島 13. 胚胎期參與造血的器官有 : A. 骨髓 B. 肝臟 C. 胸腺 D. 脾臟 E. 淋巴結 14 髓外造血可發生在下述哪些情況: A. 嬰幼兒嚴重貧血 B. 急性再障 2 C. 骨髓硬化癥3 D. 嚴重感染 E. 血友病 二、 名詞解釋 1.

5、造血祖細胞 2. 血細胞分化 3. 髓外造血 4. 造血器官 三、 問答題 1. 試述造血微環境的作用。 2. 試述造血干細胞的概念和特征。 答案 一、 選擇題 1. C. 2.B. 3.C. 4.D. 5.D. 6.C. 7.C. 8.ABC. 9. ABCDE. 10. ACE. 11.BD. 12.ACD. 13.ABCDE. 14.ABC 二、 名詞解釋 1. 造血祖細胞:由造血干細胞分化而來,已部分或全 部失去了自我更新能力的過渡性、增殖性細胞群。 2. 血細胞分化:血細胞的分化是指分裂后產生新的子 細胞在生物學性狀上產生了新的特點,與原來的細胞 有了質的不同。 3. 髓外造血: 正

6、常情況下,胎兒出生 2 個月后,骨髓 以外的組織如肝、脾、淋巴結等不再制造紅細胞、粒細 胞和血小板,但在某些病理情況下這些組織又可重新恢 復其造血功能,稱為髓外造血。 4. 造血器官:能夠生成并支持造血細胞分化、發育和 成熟的組織器官稱為造血器官。 三、 問答題 1.造血微環境主要由骨髓微血管系統、骨髓基質細胞 和細胞外基質、各種細胞因子、骨髓神經等組成,是造 血干細胞賴以生存的場所。造血細胞定居在在適宜的造 血微環境后,在各種調控因素的作用下,完成造血細胞 增殖、分化和成熟等過程。 骨髓基質細胞由成纖維細胞、內皮細胞、脂肪細胞、巨 噬細胞等多種細胞成分構成,是骨髓造血微環境的重要 成分,是能

7、夠粘附造血干細胞并支持和調控造血細胞定 居、分化、增殖、成熟的內環境。骨髓基質細胞通過與 造血細胞的密切接觸而營養造血細胞并支持其增殖和 分化。骨髓基質細胞除分泌造血因子外也產生大量細胞 黏附因子。黏附因子可調節造血細胞的增殖和分化,協 助造血細胞尋找特定的區域, 選擇性地將一些造血生長 因子與帶有相應受體的干、祖細胞黏附于基質細胞表 面,在造血干、祖細胞生長發育而后歸巢中起重要作用。 細胞外基質主要含有膠原(collagen )、蛋白多糖和糖 蛋白等,它們可結合許多細胞生長因子和細胞表面糖蛋 白,對血細胞增殖有促進作用。細胞外基質多與造血細 胞的粘附有關,他們能選擇性地結合一些造血生長因 子

8、,間接地把帶有相應受體的造血干細胞和祖細胞粘附 于骨髓基質細胞。 骨髓基質細胞是產生調控造血的細胞因子等活性物質 的主要部位,它們對造血干、祖細胞的分化發育起重要 的調控作用。基質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不但直接作用于 造血干、祖細胞,而且也作用于基質細胞,改變后者的 增殖分泌狀態,誘導其它細胞因子生成。 上述各種因素 互相影響, 共同調節 HSCm 巢和增殖、分化。 2. 造血干細胞 是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能 力,在造血組織中含量極少,形態難以辯認的類似小 淋巴細胞樣的一群異質性的細胞群體。 研究認為造血干細胞具有以下一般特征 :高度的自 我更新能力,也稱自我維持,正常造血干細胞進行不

9、對稱有絲分裂,一個干細胞進行分裂所產生的兩個子 細胞,只有一個分化為早期造血祖細胞,而另一個子 細胞則保持干細胞的全部特性不變,這種不對稱性分 裂使造血干細胞的數量始終維持在一定水平;多向 分化能力,在體內多種調控因子的作用下,造血干細 胞可分化形成紅細胞、粒細胞、單核細胞、血小板和 淋巴細胞等多種細胞的祖細胞。 造血干細胞表面標志 :CD34 是與造血干細胞和祖細胞 密切相關的一個階段特異性抗原,是造血干細胞 /祖細 胞分離純化的主要標志, 主要存在于幼稚的造血干細 胞/祖細胞,部分骨髓基質細胞和少量的血管內皮細胞 表面。 Thy-1 (CCW90)在早期造血細胞表面表達, 目前認為是 比

10、CD34分子出現更早的 HSC 表面表達,是除 CD34 以 外造血干細胞表面又一抗原標志。 在 CD34 細胞群中,有 99%同時表達 CD38, CD38 抗原 是造血干細胞向多系定向分化抗原,隨分化過程其表 達水平增高。 干細胞因子(c-kit )受體,廣泛分布于造血細胞群中, c-kit 的配體 SCF 在造血干細胞的生存和增殖中起重要 作用,約 60% 75%的人類 CD34 造血細胞同時表達 c-kit 受體。除上述表面分化抗原,還有其他一些抗原 在造血干細胞、祖細胞的分化過程中呈現,如干細胞 抗原(Scal )、AC133 抗原等。 第三章造血細胞檢驗方法 一、選擇題 A 型題

11、1為了區別紅白血病與巨幼紅細胞性貧血,下列首選 試驗是 A. POX 染色 B. PAS 染色 C. ALP 積分測定 D. a-NAE 染色 E. SB 染色 2為了鑒別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與類白血病反應,下 列首選試驗是 A. SB 染色 B. PAS 染色 C. ALP 積分測定 D. ACP 染色 4 E. POX 染色 3為了鑒別小原粒性白血病與急淋,下列首選試驗是 A. POX 染色 B. PAS 染色 C. ALP 積分測定 D. ACP 染色 E. SB 染色 4. 下列何者作 PAS 染色時紅系陽性反應 A. 再障 B. 巨幼貧 C. 紅白血病 D. 溶貧 E. 慢粒 5. 確

12、診為慢粒患者,其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積分突 然升至 200 分,可能發生下列哪種變化 A. 急粒變 B. 急淋變 C. 急單變 D. 合并嚴重化膿感染 E. 以上都不對 6. 骨髓涂片中見異常幼稚細胞占 40,這些細胞的細 胞化學染色結果分別是: POX(),SB(),AS-D-NCE (-),a-NBE ( + )且不被 NaF 抑制,下列最佳選擇是 A. 急性單核細胞性白血病 B. 組織細胞性白血病 C. 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D. 粒- 單細胞性白血病 E.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7. 骨髓增生程度極度活躍, 原始細胞占 30%,這些原始 細胞的化學染色結 果分別是:POX( +),ALP

13、 積分 5 分,PAS 部分細胞呈顆 粒狀陽性,a-NBE (-),據此,下述最可能的選擇是 A. 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B. 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C. 急性單核細胞性白血病 D. 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E.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8. 不符合急性單核細胞性白血病細胞非特異性酯酶染 色結果的是 A. a-NAE 陽性,不被 NaF 抑制 B. AS-D-NCE :陰性 C. AS-D-NAE :陽性,被 NaF 抑制 D. a-NBE :陽性,被 NaF 抑制 E. 以上都不符合 9. 不符合急單白血病細胞非特異性酯酶染色結果的是 A. AS-D-NCE 染色呈陽性 B. a-NAE 染色呈陽性

14、 C. AS-D-NAE 染色呈陽性 D. a-NBE 染色呈陽性 E. 以上都不符合 10. 關于 a- 丁酸萘酚酯酶(a-NBE)染色,下述概念不 正確的是 A. 粒細胞系統均為陰性反應 B. 幼單核細胞為陽性反應,不被 NaF 抑制 C. 組織細胞呈陽性反應,不被 NaF 抑制 D. 非 T 非 B 細胞可呈顆粒狀陽性 E. 以上都不正確 11. 關于醋酸 AS-D 萘酚酯酶(AS-D-NA 日染色,下述 概念不正確的是 A. 急粒時,白血病細胞可呈陽性反應,且不被 NaF 報 制 B. 急單時,白血病細胞可呈陽性反應,但被 NaF 抑制 C. 紅細胞系統均呈陰性反應 D. 淋巴細胞呈弱

15、陽性反應 E. 以上都不正確 12關于 a-醋酸萘酚酯酶(a-NAE)染色,下述概念正 確的是 A. 單核細胞和幼單核細胞為陽性反應, 且不被 NaF 抑制 B. 少數粒細胞可呈弱陽性反應,且不被 NaF 抑制 C. 巨核細胞和血小板呈陰性反應 D. 急粒時,白血病細胞多呈陽性反應 E. 以上都不符合 13. 關于氯乙酸 AS-D 萘酚酯酸染色(AS-D-NCB,下述 概念不正確的是 A. 粒細胞酶活性隨細胞的成熟而增強 B. 淋巴細胞、漿細胞、幼紅細胞均呈陰性反應 C. 單核細胞為陰性反應,個別呈弱陽性反應 D. 急粒多呈陽性反應 E. 以上都不正確 14. 細胞外鐵陰性,鐵粒幼紅細胞占 1

16、2%,此結果符合 A. 正常骨髓鐵粒染色 B. 缺鐵性 貧血 C. 地中海貧血 D. 難治性貧血 E. 以上都不符合 15. 幼紅細胞漿內的藍色鐵顆粒在 6 個以上,且環核分 布,則稱為 A. 細胞外鐵 B. 鐵粒幼紅細胞 5 C. 鐵粒紅細胞 D. 環鐵幼紅細胞 E. 以上都不對 16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陽性的是 A.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B. 淋巴肉瘤 C. 多毛細胞白血病 D. 尼曼 - 匹克病 E. 以上都不對 17. 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積分( NAP 在下列疾病的 鑒別中,哪項是不正確的 A. 慢粒時 NAP 積分明顯降低,而類白血病時則明顯升高 B. 急淋時 NAP 積分明顯降

17、低,而急粒時則明顯升高 C. PNH 病時 NAP 積分明顯降低,而再障時則明顯升高 D. 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時 NAP 積分明顯升高,而繼發性 紅細胞增多癥時 NAP 無明顯變化 E. 以上都不對 18. PAS 染色應用在下列各項鑒別,錯誤的一項是 A. 巨核細胞強陽性 B. 高雪細胞強陽性 C. 骨髓轉移的腺癌細胞強陽性 D. 巨幼細胞貧血時的紅系細胞強陽性 E. 淋巴細胞陽性反應 19. 骨髓片作 PAS 染色,大多白血病細胞呈紅色塊狀陽 性,而胞漿底色不 紅,下列何者與此相符 A. 急粒 B. 急淋 C. 急單 D. 漿細胞性白血病 E. 以上都不符合 20. 正常血細胞 PAS 反應

18、,下列何者不正確 A. 原粒細胞陰性反應,早幼粒細胞后階段陽性逐漸增 強 B. 幼紅細胞和紅細胞均呈陽性反應 C. 大多淋巴細胞為陰性反應,少數淋巴細胞呈陽性反 應 D. 巨核細胞和血小板均呈陽性反應 E. 以上都不正確 21. 骨髓活檢不符合典型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特點的是 A. 骨髓增生減低或極度減低 B. 紅系病態造血 C. 未成熟白細胞增多 D. 檢出不典型微巨核細胞 E. 肥大細胞、漿細胞、網狀纖維增多 22、 骨髓活檢發現典型的 R-S 細胞,則可診斷 為 A. 惡性組織細胞病 B.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C. 多發性骨髓瘤 D. 霍奇金病 E. 急性粒細胞白血病 23、 不符合原粒細胞

19、在透射電鏡下的結構特點的是 A. 線粒體少,隨細胞成熟其數量越來越 多 B. 胞核常染色質占優勢,異染色質少 C. 胞質少,內有大量的游離核糖體 D. 高爾基體較少,發育差 E. 表面平滑,微絨毛很少 24、 血小板內一般不存在的是 A. A 顆粒 B. a顆粒 C. 3顆粒 D. 致密顆粒 E. 糖原顆粒 25、 白血病細胞的超微結構觀察,不出現于細胞核內的 是 A. 核環 B. 核泡 C. 假性包涵體 D. Auer 小體 E. 核內小體 26、 不符合超微結構中異染色質的結構特點是 A. 主要分布在核周的核膜內緣 B. 電子密度較 低 C. . 原始細胞中異染色質的量一般較少 D. 隨著

20、細胞成熟異染色質不斷增多 E. 相當于染色體的螺旋部分 27、 下列哪項敘述不符合透射電鏡下的 Auer 小體 A. 透射的棒狀體,內有疏松的纖維狀物質 B. 內含電子密度低的顆粒,有膜樣結構 C. 電子密度高的桿狀或裂片狀包涵體 D. Auer 小體常位 于溶酶體區內 E. Auer 小體常位于高爾基復合體區內 28、 急性粒細胞白血病與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透射電 鏡下白血病細胞內最易區別的細胞器是 A. 核糖體 B. 內質網 C. 線粒體 D. 高爾基復合體 E. 微絲束 29、 急性粒細胞白血病與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白血病 細胞6 胞核最易區別的結構是 A. 異染色質 B. 核仁 C.

21、核內小體 D. 假包涵體 E. 核形狀 30、t(15;17)(q22;q12) 常見于 A. M0 B. M1 C. M2 D. M3 E. M4 31、 Ph染色體常見于 A. 急性粒細胞白血病 B.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C.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D. 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 E.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32、 不屬于染色體結構異常的是 A. 缺失 B. 嵌合體 C. 環狀染色體 D. 等臂染色體 E. 易位 33、 染色體核型中縮寫符號“ t ”表示 A. 倒位 B. 易位 C. 插入 D. 嵌合體 E. 缺失 34、 染色體核型 46,XY,del 8q 表示 A. 8 號染色體長臂部分缺失

22、 B. 8 號染色體短臂部分缺失 C. 多一條 8 號染色體長臂 D. 少一條 8 號染色體短臂 E. 8 號染色體長臂易位 35、 女性 12 號染色體短臂等臂染色體可表示為 A. 46,XX,i(12q) B. 46,XX,i(12p) C. 46,XY,i(12q) D. 46,XX ,s12p E. 46,XX,del(12p) 36、 下列哪項敘述不符合顯帶染色體命名 A. 染色體上明顯而恒定的形態特征,稱為界標 B. 兩個界標間的區域稱為帶 C. 亞帶的描述就是在帶的后面加一小數點, 再寫出指 定的亞帶數 D. 如果亞帶再被分,則其命名是在亞帶的后直接加數 字 E. 區的劃分是以著

23、絲粒開始向短臂或長臂的臂端延伸 37、 Southern 印跡雜交技術主要用來檢測 A. RNA B. DNA C. 蛋白質 D. 糖類 E. 脂類 38、 bcr-abl 融合基因常見于 A. 急性粒細胞白血病 B.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C. 慢性 粒胞白血病細 D.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E.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39、 PML-RARa 融合基因常見于 A. M0 B. M1 C. M2 D. M3 E. M4 40、 PCR 反應一般不需要的是 A. 模板 DNA B. 引物 C. 四種 dNTP D. DNA 連接酶 E. DNA 聚合酶 41、 不對稱 PCR 反應目的是得到 A.

24、 大量單鏈 DNA B. 大量單鏈 RNA C. 大量雙鏈 RNA D. 大量雙鏈 DNA E. 大量 RNA/DNA 雜交鏈 42、 需要設計錨定引物 oligo-dT nM(M 分別代表 A. C. G 中任何一種)的 PCR 技術是 A. 巢式 PCR B. 錨定 PCR C. 差異顯示 PCR D. 原位 PCR E. 定量 PCR X 型題 43、 下列哪些疾病可出現干抽 A. 骨髓纖維化 B. 真性紅細胞增多癥 C. 再生障礙性貧血 D. 骨髓轉移癌 E. 毛細胞白血病 44、 骨髓穿刺可能出現“干抽”的病變是 7 A. 骨髓纖維化8 B 急性粒細胞白血病 C 骨髓轉移癌 D 多發

25、性骨髓瘤 E 缺鐵性貧血 45 骨髓增生明顯活躍見于下列哪種情況 A 缺鐵性貧血 B 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C 溶血性貧血 D 再生障礙性貧血 E 正常骨髓 46骨髓涂片細胞形態學檢查能確診的疾病是 A 各類型白血病 B. 再生障礙性貧血 C 多發性骨髓瘤 D 類白血病反應 E 慢性白血病 47骨髓涂片細胞形態學檢查能確診的疾病是 A 各類型白血病 B. 巨幼細胞性貧血 C 缺鐵性貧血 D 類白血病反應 E 再生障礙性貧血 48. 下述符合正常骨髓特征的是 A 粒細胞系占骨髓有核細胞的 50%- 60% B 有核紅細胞占骨髓有核細胞的 20%左右 C 正常骨髓原淋巴罕見 D 骨髓增生活躍 E 原單

26、核細胞占骨髓有核細胞的 3%-8% 49下列不應作為觀察骨髓穿刺是否成功的指標有 A 可見骨髓小粒及脂肪滴 B. 抽出骨髓瞬間病人有特殊疼痛感 C. 骨髓桿狀核 / 分葉核小于外周血桿狀核 / 分葉核 D. 鏡下可見骨髓中特有細胞成分 E. 粒/ 紅比值小于 2: 1 50. 以下指標符合正常成人骨髓的是: A. 粒細胞系統總和占骨髓有核細胞 50%- 60% B. 淋巴細胞占 20%左右 C. 漿細胞占 10%左右 D. 有核紅細胞占 20%左右 E. 原始紅細胞約占 9% 51. 下列選項不符合正常骨髓象特點 A. 有核細胞增生明顯活躍 B. 粒紅比值( 2- 4):1 C. 可見少量網狀

27、細胞和肥大細胞 D. 原始淋巴細胞占 8% E. 原粒細胞 2%,早幼粒細胞 4 A. 急性粒細胞白血病 B. 類白血病反應 C.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D. 缺鐵性貧血 E. 溶血性貧血 62. 血細胞發育過程中的一般規律描述不正確的是 A. 胞質嗜堿性逐漸加強。 B. 胞核由小到大變化 C. 核染色質結構由疏松細致到粗糙 D. 核仁從無到有 E. 胞質中顆粒從多到少 二、 名詞解釋 1、 干抽 2、 粒紅比值 3、 肯定性診斷 4、 描述性診斷 5、 符合性診斷 6、 細胞化學染色 7、 骨髓活檢 8、 透射電子顯微鏡 9、 核環 10、 隨體 11、 染色體畸變 12微小殘留白血病 13.

28、易位 14. 核酸分子雜交 15. 逆轉錄 PCR 16. 基因芯片技術 三、 問答題 1、 骨髓穿刺有哪些注意事項,怎樣判斷骨髓取材是否 成功? 2、 為什么血液病患者要做骨髓穿刺檢查? 3、 簡述血細胞的發育及成熟規律 4、 簡述細胞化學染色的臨床應用。 5、 簡述 POX SBB. PAS、a -NAE 等幾種細胞化學染色 在急粒、急單和急淋中的應用(可用表格回答) 。 6、 骨髓活檢的臨床應用? 7、 Auer 小體的透射電鏡下形態特征? 8、 姐妹染色單體互換技術? 9、 分子生物學檢驗臨床意義 ? 答案 一、 選擇題 1. B. 2.C. 3.A. 4.C. 5.A. 6.B. 7

29、.A. 8.A. 9.A. 10.B. 10、 B. 11.C. 12.C 13.D. 14.B. 15.D. 16.C. 17.B. 18.D. 19. B. 20.B. 21.A. 22.D. 23.A. 24.A 25.D. 26.B. 27.D. 28.D. 29.C. 30.D. 31.C. 32.B. 33.B. 34.A. 35.B. 36.B 37.B. 38.C. 39.D. 40.D. 41.A 42.C 43.ABCDE. 44.ABCD. 45.ABC. 46.ABCE. 47.ABE. 48.ABCD. 49.CE. 50.ABD. 51.AD. 52.BC. 53.

30、ABE. 54.ABCE. 55.ABC. 56.AB. 57.DE. 58.ACD. 59.CE. 60.AB. 61.ABC. 62.ABDE 二、 名詞解釋 1. 是指非技術錯誤或穿刺位置不當而抽不出骨髓液或 只抽到少量血液。 2. 各階段粒細胞百分數的總和與各階段幼紅細胞百分 數之總和之比即粒:紅比值(myeloid/erythroid , M/E)。 3. 具有特異性細胞學變化的疾病, 其臨床表現與細胞學 特征都典型時,或是細胞學變化既特異又非常典型,而 無相應的臨床表現者,可作肯定性細胞學診斷。 4. 排除性診斷:常見于臨床已初步診斷為某種血液病, 但骨髓象不支持或骨髓象大致正常時

31、, 可供臨床考慮是 否排除此病 5. 有特征性細胞學變化但特異性不強的疾病, 其臨床與 骨髓象符合,或骨髓象有其部分改變,又可以解釋其臨 床表現時,可提出支持某病的診斷的意見。 6. 它是細胞學和化學相結合而形成的一門科學, 是以細 胞形態學為基礎,結合運用化學反應的原理對血細胞內 的各種化學物質、 代謝成分作定性、 定位、 半定量分析 的方法。 7. 即骨髓活體組織檢查,骨髓活檢能客觀反映骨髓造血 細胞的實際增生情況,切片取材體積大,觀察范圍廣, 對骨髓結構及增生程度的判斷較準確, 特別對再生障礙 性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骨髓纖維化及其他疾病 合并骨髓纖維化等疾病的診斷更具客觀性。 8.

32、 又稱透射電鏡或電鏡。 透射電鏡與光學顯微鏡的成像 原理基本一樣,所不同的是前者用電子束作光源,用電 磁場作透鏡,由熒光屏顯像代替用肉眼直接觀察。透射 電鏡的分辨率為 0.10.2nm,放大倍數最高可達近百萬 倍。 9. 是一個電子透明的環,呈圓形、橢圓形或長環形,位 于核的邊緣部位,環內和環外均為染色質,核環與核膜10 間由一條細長的異染色質相隔。 10. 有些近端著絲粒染色體的短臂可見一個球形小體, 稱為隨體,在正常人類染色體中,可以出現隨體的有 13、 14、15、21 和 22 五對,但并不是每個人都同時出現。 11. 染色體數量異常和結構異常。 12. 是指白血病經化療或造血干細胞移

33、植后達到完全緩 解,而體內殘存微量白血病細胞的狀態。 13. 是指染色體斷裂的斷片離開原來位置而接到同一條 染色體的另一處或另一條染色體上, 從而造成染色體的 重排。 14. 是依據核酸堿基配對的原則 ,可與其相互補的核酸 分子形成復合物的原理,用一段已知的核酸作為探針檢 測出標本中存在的相互補的核酸分子的方法, 簡稱分子 雜交。 15. 以 mRNA 為原始模板,將 mRNA 通過逆轉錄酶將其逆 轉錄為 cDNA,然后再進行 PCR 反應。 16. 基因芯片技術是基于核酸分子堿基之間互補配對的 原理,利用分子生物學、基因組學、信息技術、微電子、 精密機械和光電子等技術將一系列短的、 已知序列

34、的寡 核苷酸探針排列在特定的固相表面構成微點陣, 然后將 標記的樣品分子與微點陣上的 DNA 雜交,以實現對多到 數萬個分子之間的雜交反應, 并根據雜交模式構建目標 DNA 的序列,從而達到高通量大規模地分析檢測樣品中 多個基因的表達狀況或者特定基因( DNA 分子是否存 在的目的。 三、問答題 1 穿刺過程中應注意:1、嚴格遵守無菌操作,防止 骨髓感染;2、初診病人治療前進行;3、死亡病例需要 作骨髓檢查時一般要在半小時內進行; 4、抽取骨髓液 時,量不宜過多,一般以小于 0.2ml 為宜;5、某些疾 病須進行多部位穿刺和特定部位穿刺,以提高診斷率。 骨髓取材滿意指標:1、抽吸骨髓液時病人有

35、特殊的 痛感。2、抽出的骨髓液中有較多的骨髓小粒和脂肪滴。 3、顯微鏡下涂片有骨髓特有的細胞如:巨核細胞、漿 細胞、組織嗜堿細胞、成骨細胞、破骨細胞、肥大細胞、 網狀細胞、網狀纖維等。4、骨髓中中性桿狀核粒細胞 / 中性分葉核粒細胞比值大于外周血中性桿狀核粒細胞 / 中分葉核粒細胞比值。 2. 骨髓穿刺檢查是血液病最基本、最重要的檢查。骨 髓是造血的主要器官,結合骨髓象、血常規、臨床資料, 對某些血液病可作出肯定性診斷,如各型白血病、多發 性骨髓瘤、戈謝病、尼曼-皮克病轉移癌、某些傳染病。 提出符合臨床的診斷,如缺鐵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骨髓象確實有某些改變,雖對臨床 表

36、現不能提供支持或否定性意見, 但總可作為進一步檢 查的參考。提高某些疾病的診斷率; 血液病治療過程中, 也常通過骨髓檢查來分析療效。 一些不明原因發熱,肝、 脾及淋巴結腫大的疾病通過骨髓幫助明確病因。 3 原始細胞發育至成熟細胞,細胞體積逐漸變小。巨 核細胞系發育例外;粒細胞系中,早幼粒細胞體積比 原粒細胞略大。 細胞質的量由少到多, 但淋巴細胞系例 外;胞質嗜堿性(深藍色)逐漸變弱直至嗜酸性(粉紅 色),但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仍保持嗜堿性;胞漿顆粒 從無到有,由少到多,再到少。細胞核一般由大變小, 巨核細胞系例外;核質比例一般逐漸減小;細胞核的 形態由圓形或卵圓形逐漸變為有凹陷甚至分葉,淋巴

37、細胞系變化不明顯,成熟紅細胞核消失。核染色質結 構由細致到粗糙, 排列由疏松變為緊密, 并進一步濃 縮成塊,甚至脫核(紅細胞系) ;核膜一般由不明顯 到明顯;核仁由明顯到模糊,最后消失。 4 細胞化學染色臨床上常用于:輔助判斷急性白血 病的細胞類型。輔助血液系統等疾病的診斷和鑒別診 斷。觀察疾病療效和預后。發病機制的探討。 5. 急粒 急單 急淋 POX染 色 陽性或陰 陰性或弱 陰性 性 陽性 SBB 染色 陽性或陰 陰性或弱 陰性 性 陽性 PAS 染色 陽性(均勻 陽性(細顆 陽性(粗顆 紅色) 粒狀) 粒狀) a -NAE 染 陰性或陽 陰性或強 陰性或陽 色 性 陽性 性 6. (1

38、)可確切地了解骨髓的組織結構、間質成分的變 化,對相關疾病的診斷、骨髓造血微環境及骨髓移植的 研究有重要意義。 (2) 可真實地反映骨髓增生程度,粒 /紅比例及骨髓內 鐵儲存情況,對于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缺 鐵性貧血及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等) 及化療后骨髓增生 低下程度有明確的診斷價值。 (3) 可以發現骨髓穿刺涂片檢查不易發現的病理變化, 如骨髓纖維化、骨髓壞死、膠樣變性及肉芽腫等。 (4) 對各種急、 慢性白血病和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確 診和預后判定有重要價值,對骨髓轉移癌、惡性組織細 胞病、戈謝病和尼曼-匹克病等的診斷陽性率比骨髓涂 片高。 (5) 可協助診斷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

39、 如真性紅細胞增 多癥、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骨髓纖維化等。 7. Auer 小體,其大小與形態不盡相同,有桿形、環形 或分叉形等。電鏡下一般有三種形態: 透明的棒狀體, 內有疏松的纖維狀物質;內含電子密度低的顆粒,有 膜樣結構;電子密度高的桿狀或裂片狀包涵體。胞核 較大,畸形,常見核袋,異染色質增多,聚集在核周, 核仁大而明顯,多數核仁接近核11 膜或與核膜接觸。 &該技術的原理是將 5-溴脫氧尿嘧啶核苷(BrdU )摻 入 DNA分子,DNA 雙鏈如經兩次復制均摻入 BrdU 則染色 變淺,其方法是在細胞培養液中加入 BrdU,它作為胸苷 的類似物在 DNA雙鏈中均有一條鏈被取代,因

40、而兩條單 體沒有什么不同,但到了第二次復制之后,染色體的一 條單體的雙鏈中仍有一條未被取代, 而另一條單體的兩 條鏈卻均已為 BrdU 取代。此時如用 Hoechst-33258 熒 光染色染色,DNA 雙股均含 BrdU 的染色單體的熒光強度 比僅一股 DNA 含 BrdU 的染色單體弱。現在已可用 Giemsa 染色顯示 SCE 而不需要用熒光染色。該技術為腫瘤細 胞遺傳學、染色體分子結構、DNA 復制、DNA 損傷修復、 細胞周期及檢驗多種致癌劑的致癌機制等研究提供新 的方法。 9分子生物學的發展改變了血液學研究的手段 , 從分子 水平上描述血液疾病的發生機制已成為可能。 分子生物 學檢

41、驗技術在檢測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CML) bcr-abl 融合基因、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M3 PML-RARa 融合 基因、血紅蛋白病、血友病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通過 PCR 方法檢測IgH 基因重排,有助于髓系和淋系白血病 的鑒別、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分型及微小殘留病灶的檢 測。已建立了 Northern印跡法、RT-PCR 法、原位雜交 法從 mRNA 水平對患者腫瘤細胞的耐藥特性進行測定, 在治療、預后判斷方面有顯著意義。 第四章 造血檢驗的臨床應用 問答題 1、 簡述造血細胞檢驗的臨床應用。 2、 簡述造血細胞檢驗在造血系統疾病診斷中的應用。 3、 造血細胞檢驗可輔助診斷哪些非造血

42、系統疾病? 答案 1 可用于造血系統疾病的診斷,對于大多數干細胞 疾病,依賴造血細胞檢驗可以得出比較確定的診斷,對 于紅細胞疾病診斷也有參考價值; 對非造血系統疾病 的診斷有輔助價值; 可用于血液病的治療監測,比如 造血干細胞移植的監測,各種治療的療效評估等。 2 可以確診大多數干細胞疾病,比如:確診白血病 并分型, 確診再生障礙性貧血和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 尿癥和漿細胞疾病等; 在診斷大多數非干細胞性造血 系統病變時也有一定的輔助價值, 尤其在紅細胞疾病診 斷中有較大參考價值。 3可用于: 感染性疾病的診斷; 腎臟病的診斷; 內分泌疾病的診斷; 惡性腫瘤的診斷; 外科及婦產 科疾病的診斷。

43、第五章 紅細胞基礎理論 一、選擇題 A 型題 1、紅細胞膜的結構符合“流動鑲嵌模型”理論,以下 列哪種物質為主要支架 ? A: 脂質雙層 B: 蛋白質 C:酶 D: 無機離子 E: 糖類 2 、下列哪個不屬于紅細胞膜的功能? A: 維持紅細胞的正常形態 B: 維持紅細胞的變形性 C:清除免疫復合物 D: 維持凝血的平衡 E: 向機體各部分輸送氧氣 3、 下列哪種鐵的存在形式在體內分布最 多 A:血紅蛋白鐵 B:貯存鐵 C:肌紅蛋白 D:易變池鐵 E:轉運鐵 4、 衰老紅細胞的消亡與下列哪項因素無 關 A:紅細胞碎裂 B:滲透性溶解 C:補體誘導的紅細胞溶解 D:噬紅細胞作用 E:紅細胞變形能力

44、增強 5紅細胞在衰老過程中,紅細胞膜發生如下改變 A: 衰老的紅細胞膜脂質含量降低,膜表面積增多 B: 衰老的紅細胞膜脂質含量增多,膜表面積減少 C: 衰老的紅細胞膜脂質含量降低,膜表面積減少 D: 衰老的紅細胞膜脂質含量不變,膜表面積減少 E: 衰老的紅細胞膜脂質含量增多,膜表面積增多 6. 紅細胞在體內破壞的場所主要在單核 -巨噬細胞系 統。首要器官為 A: 脾臟與骨髓 B:脾臟與肝臟 C:脾臟與淋巴結 D:骨髓與肝臟 E:骨髓與淋巴結 7維生素 B12 和葉酸缺乏,導致 A: 紅細胞膜變形能力下降 B: RNA 合成障礙 C: 蛋白質合成障礙 D: DNA 合成障礙 E: 紅細胞膜通透性

45、增加 8紅細胞獲得能量的唯一途徑是 A:磷酸戊糖途徑12 B: 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代謝支路 C:無氧糖酵解 D:谷胱甘肽途徑 E:磷酸戊糖途徑與谷胱甘肽途徑 9 下列選項中被稱為“雙向呼吸載體”的是: A:膜脂質 B:膜蛋白 C:膜酶 D:血紅蛋白 E:膜骨架蛋白 10. 下列關于血紅素構成的哪種說法是正確 的? A:血紅素由原卟啉 IX 和三價鐵原子組成 B:血紅素由珠蛋白和亞鐵原子組成 C:血紅素由原卟啉 IX 和珠蛋白組成 D:血紅素由珠蛋白和三價鐵原子組成 E:血紅素由原卟啉 IX 和亞鐵原子組成 11 為了保持體內鐵的動態平衡, 正常成年男性每天需吸收鐵 : A:

46、 15 mg B: 0.51 mg C: 25 mg D: 35 mg E: 510 mg 12. 下列哪項指標可排除缺鐵性貧 血? A:細胞外鐵的存在 B:細胞內鐵的存在 C:含鐵酶的存在 D:肌紅蛋白的存在 E:轉運鐵 13. 人和各種動物的血紅蛋白, A:其血紅素部分和珠蛋白部分都是相同的 B:其珠蛋白部分是相同的,而血紅素部分則不同 C:其血紅素部分和珠蛋白部分都是不相同的 D:其血紅素部分是相同的,而珠蛋白部分則不同 E:其珠蛋白部分是相同的,而血紅素部分只有高鐵離子 與亞鐵離子之區別 二、 填空題 1、_ 紅細胞膜由 _ 、 _ 、 、 _ 等 組成 2、 紅細胞的膜脂質主要由 _

47、 、 _ 組成 三、 名詞解釋 細胞外鐵 四、 問答題 1. 影響紅細胞變形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 簡述維生素 B12和葉酸在 DNA 合成中的作用 答案 一、 選擇題 I、 A. 2、E. 3、A. 4、E. 5、C. 6.B. 7.D. 8.C. 9.D. 10. B II. B. 12.A. 13.D 二、 填空題 1、 蛋白質、脂質、糖類、無機離子 2、 磷脂、膽固醇 三、 名詞解釋 骨髓中巨噬細胞內外的含鐵血黃素和鐵蛋白, 由于其在 幼紅細胞外,被稱為細胞外鐵。 四、問答題 1、 膜骨架蛋白組分和功能狀態膜脂質的流動性: 細胞表面積與細胞體積的比值血紅蛋白( Hb)的質 和量膜

48、的離子通透性 2、 A. 抗人球蛋白試驗陽性 B. 血紅蛋白血癥和血紅蛋白尿 C. 紅細胞減少 D. 可見畸形紅細胞 E. 紅細胞滲透脆性試驗陽性 4. 下述哪項不符合血管外溶血 A. 脾腫大 B. 網織紅細胞增高 C. 遺傳性多見 12NA 高半 5-甲基四氫葉酸 第六章紅細胞檢驗方法 一、多選題: A 型題 1 .下列哪項檢查是診斷溶血的最可靠證據 A. 血清間接膽紅素升高 B. 網織紅細胞升高5% (0.05) C. 骨髓紅系明顯增生 D. 紅細胞壽命縮短 E. 尿膽原強陽性 2 .診斷慢性血管內溶血最有意義的陽性結果是 A 網織紅細胞升高 B. 尿膽原陽性 C. 尿含鐵血黃素試驗陽性

49、D. 血清間接膽紅素陽性 E. 人球蛋白試驗陽性 3 .診斷急性血管內溶血最有意義的陽性結果是 甲織氮艘 生JRR皿屮棊鉆胺) 13 D. 尿含鐵血黃素陽性 E. 常見紅細胞形態改變 5. 下述哪項不是血管外溶 血 A. 丙酮酸激酶缺陷癥 B. 先天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 C.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 D. 不穩定血紅蛋白病 E. 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 6. 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時,下列哪項實驗常呈陽 性 A. 紅細胞滲透脆性試驗 B. 抗人球蛋白試驗 C. 尿含鐵血黃素試驗 D. 異丙醇試驗 E. 冷凝集素試驗 7. 紅細胞滲透脆性試驗脆性增加主要見于 A. 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 B. 陣發

50、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 C. 海洋性貧血 D. 再生障礙性貧血 E.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下述哪項不符合先天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 A. 脾腫大 B. 紅細胞在脾竇被破壞 C. 尿膽原陽性 D. 網織紅細胞明顯增高 E. 血紅蛋白電泳出現異常區帶 9. 下列哪項不符合先天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 A. 紅細胞滲透脆性增高 B. 自溶試驗明顯增高,加葡萄糖不能糾正 C. 外周血球形紅細胞大于 20% D. 脾腫大明顯 E. 屬于先天性紅細胞膜異常性疾病 10. 紅細胞 G6PD 酶缺乏時,下列哪項試驗呈陽性反應 A. 抗人球蛋白試驗 B. 熱溶血試驗 C. 咼鐵血紅蛋白還原試驗 D. 酸溶血試驗

51、E. 血紅蛋白電泳出現異常區帶 11. 下列哪項不符合 G6PD 缺乏癥的實驗室檢查 A. 高鐵血紅蛋白還原試驗還原率下降 B. 紅細胞組織化學洗脫試驗空影細胞大于 30% C. 自溶血試驗輕度增加,并能被葡萄糖糾正 D. 氰化物一抗壞血酸試驗陽性 E. 抗人球蛋白試驗陽性 12. 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的主要診斷依據是 A. 網織紅細胞增高 B. 血紅蛋白尿 C. 外周血出現有核紅細胞 D. 血紅蛋白電泳異常 E. 骨髓中幼稚紅細胞明顯增高 13. 下列哪項不符合異丙醇試驗 A. 異丙醇濃度為 17% B. 試劑 pH 為 7. 2 C. 血紅蛋白液應新鮮 D. 每次試驗應做正常對照 E. 正

52、常人呈陰性 14. 下列哪項不符合冷凝集素綜合征 A. 抗體為 IgM B. 04 攝氏度時凝集反應最強 C. 可見紅細胞呈緡錢狀 D. 溶血不需要補體參與 E. 冷溶血試驗陰性 15. 診斷溫抗體型溶血性貧血的最重要的實驗室檢查是 A. Ham 試驗 B . CoombsM驗 C . Donath Landsteiner 試驗 D. 免疫球蛋白測定 E. 血紅蛋白電泳 二、 名詞解釋 1 .血管內溶血 2. PNH 3. 自身溶血試驗 4. 丙酮酸激酶缺乏癥 三、 論述題 1 .抗人球蛋白試驗的原理是什么 ? 2 .哪些實驗室檢查結果可以顯示有溶血性貧血的可能 性? 3. G6PD 酶缺乏癥

53、的篩選和確診試驗可有哪些 ? 答案 一、 選擇題 1. D. 2.C. 3.B. 4.D. 5.E. 6.C. 7.A. 8.E. 9.B. 10.C. 11. E. 12.D. 13.B. 14.D. 15.B 二、 名詞解釋 1 紅細胞內在缺陷或外在溶血因素所致,紅細胞在血 管內被直接破壞,血紅蛋白進入血漿,臨床以血紅蛋白 血癥和血紅蛋白14 尿為主要特征,遺傳性多見。 2是一種后天獲得性造血干細胞基因突變引起的溶血 病。臨床表現為與睡眠有關的間歇性溶血發作,以血紅 蛋白尿為主要特征,多為慢性血管內溶血,可伴有全血 細胞減少和反復血栓形成。 3. 紅細胞在 37C孵育 48 小時,其間由于

54、膜異常引起鈉 離子內流明顯增加,ATP 消耗過多,或糖酵解途徑酶缺 乏所引起腳生成不足等原因導致溶血, 稱為自身溶血試 驗。 4. 由于紅細胞內丙酮酸激酶缺乏, ATP 生成減少,鈉泵、 鈣泵功能受損引起的慢性溶血性貧血, 屬常染色體隱性 遺傳。 三、 論述題 1 .抗人球蛋白試驗是檢測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自身 抗體的試驗。分為抗人球蛋白直接試驗和抗人球蛋白間 接試驗。直接試驗是檢測紅細胞表面有無不完全抗體的 試驗,應用抗人球蛋白試劑與紅細胞表面的 IgG 分子結 合,如紅細胞表面存在自身抗體,則出現凝集反應。間 接試驗是檢測血清中有無不完全抗體的試驗, 應用 Rh(D) 陽性 0 型正常人紅

55、細胞與受檢血清混合孵育, 如血清中 存在不完全抗體則紅細胞致敏, 再加入抗人球蛋白試劑 可出現凝集。 2. 血紅蛋白尿; 外周血網織紅細胞增多; 間接膽紅素 試驗陽性、尿膽原強陽性;外周血可見異常形態紅細胞 和破碎紅細胞;骨髓有核細胞增生活躍,以紅系為主, 粒/紅比值降低甚至倒置。 3. 篩選實驗包括:高鐵血紅蛋白還原試驗、變性珠蛋 白小體生成實驗、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熒光斑點試驗、 硝基四氮唑藍試驗;確診實驗包括葡萄糖 -6-磷酸脫氫 酶活性測定和分子生物學手段研究 G6PD 基因片段長度 多肽性、確診基因的酶缺陷型、找出突變位點等。 第七章 紅細胞檢驗的臨床應用 一、選擇題 A 型題 1

56、.女性,20 歲,頭昏,乏力半年,近 2 年來每次月經 持續 7-8天,Hb 65g/L,網織紅細胞 1.5%,血清鐵蛋白 10 卩 g/L,血清葉酸 16n g/ml,維生素 B12600 卩 g/ml。最 可能的診斷是 A. 營養性巨幼細胞貧血 B. 溶血性貧血 C. 缺鐵性貧血 D. 再生障礙性貧血 E. 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 2 .體內缺鐵時,最早表現為: A. 血清鐵降低 B血清鐵總鐵結合力增高 C. 貯存鐵減少 D. MCV 變小 E. MCH 減低 3 .缺鐵性貧血與慢性感染性貧血鑒別要點是 A. 血清鐵測定 B. 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C. 骨髓紅細胞內鐵 D. 骨髓細胞外鐵 E

57、. 紅細胞內游離原卟啉測定 4 .缺鐵性貧血與鐵粒幼細胞貧血鑒別主要選擇下列哪 項檢查 A. 血清鐵飽和度 B. MCV MCH MCH(測定 C. 骨髓鐵染色 D. 紅細胞內游離原卟啉測定 E. 血清總鐵結合力 5. 貧血患者血片示紅細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血清 鐵飽和度 16%最可能的診斷是 A. 鐵粒幼細胞貧血 B. 缺鐵性貧血 C. 再生障礙性貧血 D. 巨幼細胞貧血 E.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6 .缺鐵性貧血患者的實驗室檢查是 A血清鐵降低,總鐵結合力降低 B. 血清鐵降低,總鐵結合力正常 C. 血清鐵正常,總鐵結合力降低 D血清鐵降低,總鐵結合力增高 E血清鐵和總鐵結合力增高 7

58、 .血清鐵減低見于下列何種貧血 A. 鐵粒幼細胞性貧血 B. 缺鐵性貧血 C. 溶血性貧血 D. 含鐵血黃素沉著癥 E. 再生障礙性貧血 8 .患兒,男性,12 歲,面色蒼白,貧血乏力,肝、脾腫 大,血紅蛋白 70g/L,血片見正常和低色素紅細胞及少 數中、晚幼粒細胞,紅細胞滲透脆性減低,骨髓環狀鐵 粒幼紅細胞達 45%,其診斷可能為 A. 鐵粒幼紅細胞性貧血 B. 缺鐵性貧血 C. 溶血性貧血 D. 地中海貧血 E. 巨幼細胞性貧血 9細胞外鐵陰性 , 鐵粒幼紅細胞占 12%,此結果符合 A. 正常骨髓鐵粒染色 B. 缺鐵性貧血 C. 地中海貧血 D. 難治性貧血 15 E. 鐵粒幼細胞性貧

59、血 10男性, 45 歲,3 年前因胃癌行全胃切除術,近一年 來漸感頭暈,乏力,活動后心悸,血常規:紅細胞 12 9 1.4 X 10 /L、血紅蛋白 55g/L、白細胞 3.1 X 10 /L、血 小板 65X 109/L、網織紅細胞 0.10 %、MCV 129fl、MCH 36pg、 MCHC 34,最可能的診斷是: A. 珠蛋白生成障礙貧血 B. 缺鐵性貧血 C. 巨幼細胞性貧血 D. 骨髓病性貧血 E. 溶血性貧血 1 1 下列哪項不符合葉酸生理 A. 人體本身合成部分 B. 不耐熱 C. 是 DNA 合成的必需營養素 D. 存在于綠葉蔬菜、水果中 E. 正常人每天需要 200 g

60、12. 不屬于紅細胞生成減少性貧血的是 A. 營養性巨幼細胞性貧血 B. 缺鐵性貧血 C. 紅細胞酶缺陷性貧血 D. 鐵粒幼細胞貧血 E. 再生障礙性貧血 13. 與巨幼細胞性貧血無關的是 A. 中性粒細胞核增多 B. 中性粒細胞核左移 C. MCV 112 159fl D. MCH 32 49pg E. MCHC 0.32 0.36 14. 下列哪項不是缺鐵性貧血缺鐵早期的實驗室指標 A. 鐵粒幼細胞正常 B. 紅細胞形態正常 C. 血清鐵減少 D. 網織紅細胞計數正常 E. 骨髓小粒染色鐵正常或減少 15. 骨髓涂片細胞形態學檢查不能確診的疾病是 A. 急性白血病 B. 再生障礙性貧血 C. 多發性骨髓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