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word文檔下載后(可任意編輯) 高一語文上冊燭之武退秦師測試題 一、基礎(chǔ)檢測 1.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全對的一組是( ) a. 秦軍汜(sì)南 夜縋(zhuì)而出 佚(yì)之狐 b. 共(gng)其乏困 若不闕(jué)秦 許君焦瑕(xiá) c. 秦伯說(yuè) 杞( q )子、逢孫、楊孫戍(sù)之 d. 微夫(f)人之力不及此 失其所與(y),不知(zhì) 2、下列句子,加點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若:假如) 以亂易整,不武 (替代) b、焉用亡鄭以陪鄰 (陪:增加) 因人之力
2、而敝之 (損害) c. 共其乏困 (供:供給) 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 (濟:渡河) d. 夫晉,何厭之有(厭:厭煩)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略微) 3、下列加點的詞語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c.舍鄭以為東道主 d.敢以煩執(zhí)事 4、下列句子中,與“若舍鄭以為東道主”的“以為” 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吳廣以為然 然得而臘之以為餌 滿坐賓客無不伸頸,以為妙絕 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 醫(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a. b. c. d. 5、下列各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a. 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b. 秦伯說,與鄭人盟 c. 失其所與,不
3、知 d.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6、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項是( ) a、以其無禮。 b、以亂易正,不武。 c、敢以煩執(zhí)事。 d、越國以鄙遠(yuǎn)。 7、下面對各句句式特點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倒裝句中的介賓結(jié)構(gòu)后置) b、是寡人之過也。(判斷句) c、夫晉,何厭之有?(賓語前置) d、以亂易正,不武。(被動句) 8、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與“燭之武退秦師”中的“退”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a. 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b. 越國以鄙遠(yuǎn) c.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 d. 既東封鄭 9、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4、 a、公從之。 b、燭之武退秦師。 c、夫晉,何厭之有。 d、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10.下列各句中的“其”不作人稱代詞的一項是( ) a.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b.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c.君知其難也 d.失其所與,不知 11.文學(xué)常識填空 a.燭之武退秦師選自_,又名_,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敘事詳細(xì)的_(體裁)史書,相傳為_末年_國史官_所著,主要記載了_(朝代)前期各國政治、經(jīng)濟、軍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情。 b.左傳是解釋春秋這部史書的,與 并稱為“春秋三傳”。 答案 1.c(a項“汜”讀“fàn”,b項“共”讀“gng”,d項“逢”讀“páng”。) 2.d
5、(厭:滿足;微:如果沒有,如果不是) 3.b 4.d 5.a(b項的“說”,通“悅”; c項的“知”,通“智”;d項的“共”,通“供”。) 6.d(a、b 、c項均用作介詞,d項用作連詞,表承接。)7.d(否定判斷句) 8.b(b項為意動用法,把當(dāng)作邊邑,其余的均為使動用法。a項為“使削減”;c項為“使滅亡”;d項為“使成為疆界”。) 9.d(d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a項代詞,指佚之狐的建議;b項介于姓和名之間的助詞;c項助詞,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10.c 11.a左傳春秋左氏傳或左氏春秋編年體 春秋 魯 左丘明 春秋 b公羊傳榖梁傳 二、思維圖譜 課內(nèi)閱讀演練在閱讀中訓(xùn)練你的思維 12、
6、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軍:軍隊) b、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行李:出門所帶的包裹) c、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版:筑土墻用的夾板) d、秦伯說,與鄭人盟 (盟:盟誓)1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a、 越國以鄙遠(yuǎn) 焉用亡鄭以陪鄰 b、 鄭既知亡矣 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c、 且貳于楚也 且君嘗為晉君矣 d、 無能為也已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 14、下列對原文章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佚之狐的話“師必退”,表現(xiàn)了佚之狐對燭之武的了解與信任,使讀者未見其人人,先知其才,從反面表現(xiàn)了燭之武的才能。 b、文中的主
7、要人物是燭之武,通過他的語言,不管是牢騷,還是說辭,都表現(xiàn)了他不僅能言善辯,而且深明大義、機智勇敢。 c、秦晉圍鄭的原因有二:一是鄭“無禮于晉”,二是鄭“貳于楚”。 d、除去主體說辭部分層層深入、步步緊逼之外,首尾幾個自然段的敘事,盡管文字簡潔,情節(jié)的推進變化卻是波瀾起伏,扣人心弦。 15、文章寫燭之武在使命面前,先是“今老矣,無能為也已”,而后“夜縋而出,見秦伯”,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16、試比較鄭伯說服燭之武使秦和燭之武說服秦伯退兵的異同。 17、用自己的話給下列人物寫一句話的評說。(可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地評論) (1)燭之武: (2)佚之狐: 18、翻譯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 (1)越國以鄙遠(yuǎn)
8、,君知其難也 譯文: (2)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譯文: (3)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譯文: 答案12.d,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a項代詞,指佚之狐的建議;b項介于姓和名之間的助詞;c項助詞,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 / 13. c(a項名詞用作動詞,駐軍;b項是“出使的人”;d項是“結(jié)盟”。) / 14. a(從側(cè)面表現(xiàn)了燭之武的才能,不是“反面”) 15.一是交代了燭之武是一個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評鄭伯不能用人,但在危難時刻,能夠接受規(guī)諫,勇于自責(zé)。三是贊頌燭之武深明大義,不計個人得失,以解國難為重的愛國精神。/ 16.同:都從對方的切身利益出發(fā)。異:鄭 伯:直截了當(dāng)
9、燭之武:迂回曲折 17.示例:(1)大義:不計個人得失,以解國難為重;大勇:只身赴敵營,說服秦伯退兵;大智:不卑不亢,能言善辯,聰慧機智。(2)佚之狐力薦燭之武,可謂慧眼識英雄。 18、(1)越過別國而把遠(yuǎn)地當(dāng)做邊邑,你知道那是很難的。(2)失掉自己的同盟國,是不明智的;用散亂代替整編,是不符合用武的準(zhǔn)則的。(3)(晉國)已經(jīng)在東邊使鄭國成為它的邊境,又想擴張它西邊的邊界。 三、多維視角 閱讀宮之奇諫假道,完成1923題。 宮之奇諫假道 晉侯復(fù)假道于虞以伐虢。宮之奇諫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啟,寇不可翫。一之謂甚,其可再乎?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 公曰:
10、“晉,吾宗也,豈害我哉?”對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從,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為文王卿士,勛在王室,藏于盟府。將虢是滅,何愛于虞?且虞能親于桓莊乎?其愛之也?桓莊之族何罪?而以為戮?不唯逼乎?親以寵逼,猶尚害之,況以國乎?” 公曰:“吾享祀豐潔,神必?fù)?jù)我。”對曰:“臣聞之,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故周書曰: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則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馮依,將在德矣。若晉取虞,而明德以薦馨香,神其吐之乎?” 弗聽,許晉使。宮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臘矣。在此行也,晉不更舉矣。”冬,晉滅虢。師還,館于虞。遂襲虞,滅
11、之,執(zhí)虞公。 (選自左傳僖公五年有刪節(jié)) 19、對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晉侯復(fù)假道于虞以伐虢(假:借) b. 大伯不從,是以不嗣。(從:跟隨) c.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馨:濃郁的香氣) d. 虞不臘矣。 (臘:歲終祭祀,這里指舉行臘祭) 2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 是寡人之過也 將虢是滅,何愛于虞 b. 以其無禮于晉 宮之奇以其族行 c. 桓莊之族何罪 虢,虞之表也 d. 師還,館于虞 且虞能親于桓、莊乎 21、下列對原文章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虞公認(rèn)為:“晉,吾宗也,豈害我哉?”宮之奇通過分析虞、虢、晉之間的關(guān)
12、系,反駁了虞公的這種錯誤觀點。 b. 文章開頭用“晉侯復(fù)假道于虞以伐虢”一句來點明事件的起因及背景,接著便通過人物的對話來揭示主題。 c. 具有遠(yuǎn)見卓識的虞國大夫?qū)m之奇,有力地駁斥了虞公對宗族關(guān)系和神權(quán)的迷信,指出存亡在人不在神,可虞公不聽,最終落得了被活捉的可悲下場。 d. 宮之奇認(rèn)為應(yīng)該實行德政,力諫虞公,這反映了當(dāng)時國君至上的人本思想。 22、.翻譯下面的句子。 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 遂襲虞,滅之,執(zhí)虞公。 23、左傳中哪兩句名言出自這個典故?虞公為什么會滅國?這則故事對你有何啟示? 答案19.b(應(yīng)為“聽從”) 20. c(a項指示代詞,這;復(fù)指提前的賓語“虢”。b項介詞,因
13、為;介詞,表率領(lǐng)。d項介詞,在;介詞,對,對于。) 21.d(以人為本的民本思想)22.虢國是虞國的外圍(屏障),虢國滅亡,虞國一定跟隨它滅亡。于是就乘其不備進攻虞國,滅掉了它,捉住了虞公。23輔車相依,唇亡齒寒;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附參考譯文:晉獻(xiàn)公又向虞國借路攻打虢國。宮之奇勸戒虞公說:“虢國是虞國的外圍(屏障),虢國滅亡,虞國一定跟隨它滅亡。晉國是不可以招惹的,盜寇是不可親近玩耍的。一次借路已經(jīng)是過分,豈能有第二次呢?諺語所說的唇齒相依,唇亡齒寒,說的大概就是虞、虢兩國的這種關(guān)系吧。” 虞公說,“晉國是我的同族,那能害我啊?”宮之奇回答說:“太伯虞仲,是周太王的兒子。太伯沒有依從他,所以沒有繼承君位。虢仲虢叔,是王季的兒子,做過周文王的執(zhí)政大臣,功勛記載在的史冊里,就收藏在周朝王室里面。晉國一心要滅掉虢國,對虞國還有什么愛?況且虞國同晉國的關(guān)系能比桓叔、莊伯更親嗎?即使晉國愛虞國的話,可桓叔、莊伯兩族有什么罪?卻把他們作為殺戮的對象,不就是因為他們威逼到晉侯自己權(quán)位嗎?至親以尊寵相威逼,尚且殺害他們,何況是國家呢?” 虞公說,“我祭祀神靈的物品豐盛潔凈,神一定會保佑我。”宮之奇回答說:“我聽說過,鬼神不是親善個人的,只有有德的人才親近。所以周書上說,上天沒有親近的人,只輔助有德行的人。又說:祭祀的谷物沒有芳香,光明的德行才有芳香。又說:百姓不能改換祭物,只有美德是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股票市場投資心理的試題及答案
- 課題申報書格式
- 理清注冊會計師考試整體框架與思路試題及答案
- 內(nèi)科課題申報書
- 微生物檢驗技師證書考試項目總結(jié)與試題
- 綠化勞務(wù)分包合同草案
- 廉潔從業(yè)案例
- 2025年注會考試知識盲點試題及答案
- 課題立項申報書制作
- 理財活動中的風(fēng)險識別與評估試題及答案
- 【人工智能賦能小學(xué)體育教學(xué)的對策探究(論文)3800字】
- 設(shè)計(技術(shù))變更申報審批單
- (高清稿)DB44∕T 2515-2024 水利工程水文化設(shè)計導(dǎo)則
- Unit 3 They are playing.(教學(xué)設(shè)計)-2023-2024學(xué)年湘魯版英語四年級下冊
- DB3502T 090-2022 居家養(yǎng)老緊急事件應(yīng)急助援規(guī)范
- GB/T 23587-2024淀粉制品質(zhì)量通則
- 珠子參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及其應(yīng)用
- DB32T 4793-2024 球墨鑄鐵管排水系統(tǒng)應(yīng)用技術(shù)規(guī)程
- 2022-2023學(xué)年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qū)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期中測試數(shù)學(xué)試卷【含答案】
- 鹽城市鹽都區(qū)2023-2024學(xué)年四年級語文第二學(xué)期期末模擬檢測卷
- Academic English智慧樹知到答案2024年杭州醫(yī)學(xué)院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