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解剖生理學課程教學大綱課 程 名 稱 解剖生理學 編 制 單 位 基礎醫學教研室 編制(定)日期 2007年10月 教學大綱(試行)課程性質:專業基礎課程適應專業:三年制醫學檢驗專業先修課程:生物學后續課程:醫用生物化學、免疫與病原微生物學、病理學等。總 學 時:105學時(理論教學85學時,實驗教學20學時)一、課程教學目標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獲得本專業必須具備的正常人體形態結構與功能活動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學習其他相關課程奠定必要的基礎。知識教學目標1掌握人體各系統的組成,主要臟器的形態、位置和基本結構;以及各系統、器官正常的生理功能及其功能調節,各種因素對人體主要器官
2、、系統功能活動的影響。2熟悉主要器官的微細結構及人體適應環境及維持內環境穩態的意義。 3了解人體結構與功能、人體與環境的關系、人體功能活動的一般規律以及生理學的研究方法。能力目標 1能確認主要器官的名稱、位置及其形態與結構。2掌握人體各系統主要器官正常的生理功能。3能熟練使用顯微鏡,并了解主要器官的微細結構。4能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分析實驗結果、書寫實驗報告;能具備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思想教育目標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樹立牢固的職業理想,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二、教學內容與要求緒 論教學內容一、解剖生理學的定義及內容。二、解剖生理學的研究方法。三、學習解剖生理的學的目
3、的。四、祖國醫學對解剖生理學的貢獻。教學要求1熟悉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和內臟的概念以及人體各系統的名稱、解剖學姿勢。2了解解剖生理學的研究對象及其在醫藥領域的地位、生理學的實驗方法。第一章 人體的基本結構教學內容第一節 細 胞一、細胞的形態二、細胞的結構三、細胞的增殖第二節 基本組織一、上皮組織: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覺上皮。二、結締組織:疏松結締組織;致密結締組織;脂肪組織;網狀組織。三、肌組織:平滑肌;骨骼肌;心肌四、神經組織:神經元;神經膠質。教學要求1掌握細胞的形態和結構;單位膜的微細結構。上皮組織的分類和構造特點;疏松結締組織的結構;肌組織的一般結構和分類;骨骼肌和心肌的微細構造;神
4、經元的形態和分類;神經纖維的概念、構造和分類。2熟悉細胞的增殖。各類被覆上皮的構造;結締組織的分類;平滑肌的微細構造;突觸的概念。3了解各類被覆上皮的分布;致密結締組織、網狀組織和脂肪組織的構造特點;神經膠質細胞的功能。第二章 人體主要系統的解剖第一節 運動系統教學內容運動系統的組成和主要功能。一、骨和骨連結(一)概述:骨的形態、構造、化學成分和理化特性,軀干骨、顱骨、四肢骨的名稱、位置。(二)骨連結:骨,連結的概念和分類;軀干骨、顱骨和四肢骨的連結。二、骨骼肌(一)概述:肌的形態、構造、輔助裝置。(二)軀干肌:背肌、頸肌、胸肌、膈、腹肌、會陰肌的名稱、位置。(三)頭肌:面肌和咀嚼肌的名稱、位
5、置。(四)四肢肌:上肢肌的名稱、位置;下肢肌的名稱、位置。教學要求1掌握運動系統的組成;骨的形態、分類和構造;關節的基本構造和運動形式。2熟悉軀干骨、四肢骨、顱骨的組成。3了解椎骨的連結、肌的分類、構造;構造顱囟的概念;肩關節、肘關節、髖關節、膝關節的組成;軀干肌、頭肌、四肢肌的位置、名稱和主要作用。第二節 消化系統教學內容消化系統的組成和主要功能。胸部標志線和腹部分區。一、消化管(一)消化管壁的一般結構。(二)口腔:口腔的圍成,口腔內容物、唾液腺。(三)咽:位置、分部。(四)食管:位置與狹窄。(五)胃:形態和分部、位置和胃壁的微細結構特點。(六)小腸:小腸的分部,十二指腸的位置和分部;小腸黏
6、膜的結構特點。(七)大腸:大腸的分部和形態特點;盲腸和闌尾;直腸的形態與結構。二、消化腺(一)肝:肝的形態、肝的位置和結構;肝的血液循環特點;膽囊和輸膽管道。(二)胰:胰的位置、形態和結構。三、腹膜教學要求1掌握消化系統的組成和主要功能;上、下消化道的概念;胃的位置、形態和結構;盲腸、闌尾的位置;肝的位置、形態和微細結構。2熟悉消化管壁的基本結構;小腸的分部與黏膜結構特點;腹膜腔的概念和特點。胸、腹部標志線和腹部分區;十二指腸的位置和分部; 3了解口腔器官的結構;咽的位置、分部;食管的位置;大腸的分部及形態;輸膽管道的組成和膽汁的排出途徑;胰的位置、形態和結構;直腸的位置和分部。第三節 呼吸系
7、統教學內容呼吸系統的組成和主要功能。一、呼吸道 (一)鼻:外鼻、鼻腔和鼻旁竇。(二)咽:(見消化系統)(三)喉:喉的位置、結構(四)氣管和主支氣管:氣管的位置、形態;左、右主支氣管的形態特點及臨床意義。二、肺(一)肺的位置和形態(二)肺的微細結構三、胸膜與縱隔(一)胸膜:胸摸與胸膜腔的概念、特點。(二)縱隔:縱隔的概念和內容。教學要求 1掌握呼吸系統的組成;上、下呼吸道的概念;肺的位置、形態和微細結構。2熟悉鼻旁竇的位置;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 3了解鼻腔的分部和結構;喉的位置和組成;氣管、主支氣管的位置、形態和微細結構。縱隔的概念。第四節泌尿系統教學內容泌尿系統的組成和主要功能。一、腎(一)腎
8、的形態、位置和被膜(二)腎的剖面構造(三)腎的微細結構(四)腎的血液循環特點二、輸尿管、膀胱和尿道(一)輸尿管(二)膀胱:膀胱的形態、位置。(三)尿道教學要求1掌握泌尿系統的組成和主要功能;腎的位置、形態和微細結構。 2熟悉腎的剖面結構;膀胱。3了解輸尿管、尿道的位置、形態。第五節 生殖系統教學內容生殖系統的組成和主要功能。一、男性生殖系統(一)男性內生殖器(二)男性外生殖器二、女性生殖系統(一)女性內生殖器(二)女性外生殖器教學要求1掌握男、女性生殖系統的組成和主要功能; 2熟悉睪丸的位置、形態;卵巢的位置、形態和微細結構;子宮的位置、形態和子宮壁的結構。3了解附睪的位置;輸精管的行程;前列
9、腺的位置、形態;輸卵管的位置、形態;男性尿道的結構特點。第六節 循環系統教學內容循環系統的組成和主要功能。一、心血管系統心血管系統的組成;血液循環的途徑。(一)心:心的位置、外形;心的各腔;心壁的微細結構;心的傳導系統;心的血管;心包。(二)血管1血管的種類與結構:血管的吻合;血管的微細結構;微循環(詳見第五章)2肺循環的血管3體循環的血管二、淋巴系統淋巴系統的組成和主要功能(一) 淋巴管道:毛細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淋巴導管。(二)淋巴器官:淋巴結;脾的位置、形態、結構和功能。教學要求1掌握循環系統的組成和主要功能;心血管系統的組成;體循環、肺循環的途徑。心的位置、外形;主動脈的起始、分部
10、;2熟悉心腔的結構、心的傳導系統;肝門靜脈的組成及其主要屬支。 3了解胸導管的起始、行程和注入部位;心的血管;心包;肝門靜脈與上、下腔靜脈的交通;主動脈的主要分支名稱與分布概況;上腔靜脈系、下腔靜脈系的組成、主要屬支、流注關系和收集范圍。第七節 神經系統教學內容一、概述二、中樞神經系統(一)脊髓:(二)腦:(三)腦和脊髓的被膜、血管、腦室和腦脊液循環三、周圍神經系統(一)脊神經:(二)腦神經:(三)內臟神經:四、腦和脊髓的傳導通路(一)感覺傳導通路:(二)運動傳導通路:教學要求1掌握神經系統的分部;神經系統的常用術語;脊髓的位置、外形;腦的分部;腦干的組成、外形;大腦半球的機能定位和內部結構。
11、2熟悉脊神經的構成、分支;內臟神經的概念;軀干、四肢的淺、深感覺傳導路;錐體系;十二對腦神經的名稱、連腦位置和分布概況。 3了解脊髓、腦干的內部結構;小腦的位置、外形和小腦的內部結構;脊髓和腦的血管和血腦屏障的概念;間腦的位置和分部及其主要功能;頸叢、臂叢、骶叢的組成和主要分支分布概況;胸神經前支的分布;內臟感覺的特點。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組成和分布概況;視覺傳導路;錐體外系的概念。第三章 人體的基本生理功能第一節 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征教學內容一、新陳代謝二、興奮性三、適應性第二節 細胞的基本功能一、細胞膜的物質轉運和受體功能(一)膜的物質轉運(二)細胞膜的受體功能二、細胞膜的生物電現象(一)
12、靜息電位(二)動作電位(三)局部興奮(四)興奮在同一細胞上的傳導三、骨骼肌的興奮和收縮:神經-肌接頭處的興奮傳遞骨骼肌的收縮機制;骨骼肌的興奮-收縮偶聯;骨骼肌的收縮形式。第三節 生理功能的調節一、機體功能調節的方式(一)神經調節(二)體液調節(三)自身調節二、人體功能調節的自動控制原理(一)負反饋(二)正反饋教學要求掌握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征;細胞膜的物質轉運方式;細胞膜受體的概念;刺激、興奮、刺激閾和興奮性的概念;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的概念及產生機制;神經一肌接頭處的興奮傳遞。2熟悉興奮在同一細胞上的傳播;前負荷、后負荷對肌收縮的影響;機體功能活動的調節方式;反饋的概念。3了解入胞和出胞作用;骨
13、骼肌細胞的收縮過程和特征。第四章 血 液教學內容第一節 體液與內環境一、體液及其分布:概念、含量、細胞內液與細胞外液。二、內環境:環境與內環境穩態概念及其意義。第二節 血液的組成與生理功能一、血漿:血漿的主要化學成分;血漿的理化特性。二、血細胞:紅細胞、各種白細胞、血小板的形態結構與生理功能;血細胞比容。第三節 血液凝固和纖維蛋白溶解一、血液凝固:概念、凝血因子、基本過程、影響血凝的因素。二、纖維蛋白溶解:概念、基本過程。第四節 血量和血型一、血量:正常值二、血型:ABO血型系統的分型原則;交叉配血試驗;RH血型系統特點及意義;輸血的原則。教學要求 1掌握體液分布、內環境與內環境穩態的概念;血
14、漿的組成與主要功能;血漿晶體滲透壓與膠體滲透壓的形成與生理作用;紅細胞的功能;紅細胞生成的條件;各類白細胞的主要功能;血小板的生理特性與主要功能;血液凝固的概念及基本過程;加速血液凝固與延緩血液凝固的措施。2熟悉內環境穩態的生理意義;血漿蛋白種類;血液的比重和粘滯性;血漿酸堿度;紅細胞的生理特性;纖維蛋白溶解的概念與過程;血細胞的形態結構。3了解血漿成分;非蛋白含氮化合物概念及正常值;紅細胞的破壞;血液凝固的內源性與外源性激活途徑;纖維蛋白溶解抑制物、激活物;交叉配血試驗;RH血型系統的特點;ABO血型的分型原則;輸血的原則。第五章 循環系統生理教學內容第一節 心的生理一、心的泵血功能:心動周
15、期與心率、心室的射血和充盈過程。二、心肌細胞的生物電現象:心室肌細胞的生物電現象;竇房結細胞和浦肯野細胞的生物電現象。三、心肌的生理特性:自律性、傳導性、興奮性和收縮性;理化因素對心肌生理特性的影響。四、心音和心電圖:第一、二心音的產生原理及特點;心電圖的正常波形及意義。第二節 血管生理一、各類血管的功能特點。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壓。三、動脈血壓與動脈脈搏:動脈血壓的概念、正常值、形成及其影響因素;動脈脈搏的產生及波形。四、靜脈血壓與靜脈血流:外周靜脈壓與中心靜脈壓;影響靜脈回流因素。五、微循環:概念及組成、血流通路和功能。六、組織液生成及淋巴循環。第三節 心血管活動的調節一、神經調節:心
16、血管活動的神經支配及作用;心血管中樞;心血管反射。二、體液調節:全身性及局部性體液因素對心血管活動的調節。教學要求1掌握心肌的生理特性、正常起搏點與竇性心率;K+、Na+、Ca2+對心肌特性的影響;心室肌細胞的生物電變化;心動周期與心率的概念;心輸出量概念;動脈血壓的影響因素;微循環的概念與功能;壓力感受性反射及其意義;腎上腺素與去甲腎上腺素對血壓的調節。2熟悉心的興奮傳導途徑及房室延擱的生理意義;影響心輸出量的因素;中心靜脈壓的意義;影響靜脈血液回流的因素;微循環血流通路與功能;心血管活動的基本中樞;第一、二心音的產生原理和特點;動脈血壓的概念、正常值、形成。3了解竇房結細胞和浦肯野細胞生物
17、電特點;心電圖各波的意義;血壓的化學感受性反射調節;局部性體液調節;心的射血和充盈過程中心腔內壓力、容積、瓣膜和血流方向的變化。第六章 呼吸系統生理教學內容第一節 肺通氣一、肺通氣的原理(一)肺通氣的動力:呼吸運動、胸內壓和肺內壓。(二)肺通氣的阻力:彈性阻力與順應性、非彈性阻力。二、肺容量和肺通氣量(一)肺容量(二)肺通氣量第二節氣體交換和運輸一、氣體交換(一)氣體交換的動力(二)氣體交換的過程(三)影響氣體交換的因素二、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一)氧氣的運輸(二)二氧化碳的運輸第三節呼吸運動的調節一、呼吸中樞(一)脊髓(二)延髓呼吸中樞(三)腦橋呼吸中樞(四)其他高位中樞二、呼吸的反射性調節(
18、一)肺牽張反射(二)化學性反射調節教學要求 1掌握呼吸的概念及基本過程;肺通氣量(每分通氣量、最大通氣量、肺泡通氣量、無效腔的概念);肺活量的概念;氣體交換過程;呼吸運動的調節(呼吸中樞、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氧分壓及氫離子濃度變化對呼吸運動的影響)。2熟悉肺通氣阻力對呼吸的影響;胸內負壓的形成原理;氣體交換的原理及影響因素;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運輸方式。3了解潮氣量、補吸氣量、補呼氣量的概念;影響肺換氣的因素(呼吸膜、通氣/血流比值);肺牽張反射的概念。第七章 消化系統生理教學內容第一節 消化一、機械性消化(一)消化管平滑肌的一般特性(二)消化管的運動二、化學性消化(一)唾液(二)胃液(三)胰
19、液(四)膽汁(五)小腸(六)大腸液第二節吸收一、吸收部位二、小腸在吸收中的有利條件三、吸收的機制四、吸收的途徑五、幾種主要營養物質的吸收:糖類、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水、無機鹽和維生素的吸收。第三節消化器官活動的調節一、神經調節:消化器官的神經支配、作用及活動的調節。二、體液調節:胃腸道激素、其他體液因素。教學要求 1掌握消化和吸收的概念;胃的運動形式;胃的排空及其調節;胃液、胰液、膽汁的成分和作用,小腸在吸收中的重要作用。2熟悉胃液。胰液和膽汁分泌的調節。3了解消化的方式;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咀嚼、吞咽、嘔吐;小腸的運動形式;各類物質的吸收方式、途徑。第八章 體 溫教學內容第一節 正常體
20、溫及其生理波動一、體溫的正常值二、體溫的生理波動:晝夜變化、性別、年齡、肌活動和精神因素。第二節 產熱與散熱一、產熱過程 二、散熱過程:散熱的途徑、方式第三節 體溫調節一、溫度感受器(一)外周溫度感受器(二)中樞溫度感受器二、體溫調節中樞三、體溫調節的機制教學要求1、掌握體溫的概念、正常值及生理變動、散熱方式。2、熟悉產熱與散熱過程。3、了解溫度感受器和體溫的調節。第九章 泌尿系統生理教學內容第一節 尿及其生成過程一、尿的成分和理化性質二、腎小球的濾過作用:腎小球濾過膜;有效濾過壓;腎小球濾過率和濾過分數。三、腎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重吸收方式;重吸收能力;幾種主要物質的重吸收。四、腎小管
21、、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作用:H+的分泌;NH3的分泌;K+的分泌。第二節 尿及其生成過程一、影響腎小球濾過的因素:腎小球濾過膜的改變;有效濾過壓的改變;腎小球血漿流量的改變。二、影響腎小管、集合管重吸收的因素:腎小管液中溶質濃度;抗利尿激素、醛固酮的影響。第三節 腎的濃縮和稀釋功能一、腎髓質滲透壓梯度的形成和保持:腎外髓滲透壓梯度的形成;腎內髓滲透壓梯度的形成;腎髓質滲透壓梯度的改變。二、尿濃縮和稀釋的基本過程第四節 血漿清除率一、血漿清除率的測定方法二、測定血漿清除率的意義第五節 尿的輸送、貯存和排放一、尿的輸送、貯存二、膀胱與尿道的神經支配三、排尿過程教學要求1。掌握尿量、尿生成的過程及其影
22、響因素。2。熟悉血漿清除率。3。了解腎內分泌功能;尿的理化特性;尿液濃縮與稀釋;尿液貯存與排放;排尿反射。第十章 神經系統生理教學內容第一節 神經元及反射中樞活動的一般規律一、神經元和神經纖維二、突觸及突觸傳遞突觸的結構與類型;突觸傳遞的過程。三、神經遞質四、反射中樞活動的一般規律(一)中樞神經元的聯系方式:輻散式、聚合式、環路式。(二)中樞興奮:單向傳遞中樞延擱、總和、后放、易疲勞性、易受內環境變化和某些藥物影響。(三)中樞抑制:突觸后抑制與突觸前抑制。第二節 神經系統的感覺功能一、感覺投射系統(一)特異投射系統(二)非特異投射系統二、大腦皮質的感覺分析功能:體表感覺區;本體感覺區;內臟感覺
23、區;視覺區;聽覺區;嗅覺區與味覺區。三、內臟感覺與痛覺:(一)內臟感覺的特點;(二)痛覺第三節 神經系統對軀體運動的調節一、脊髓對軀體運動的調節:牽張反射的概念、反射弧特點、類型及意義;脊休克。二、腦干對軀體運動的調節:易化區及其作用;抑制區及其作用;去大腦僵直。三、小腦對軀體運動的調節:維持身體平衡、調節肌緊張、協調隨意運動。四、大腦皮質對軀體運動的調節:大腦皮層主要運動區;錐體系與錐體外系的概念及功能。第四節 神經系統對內臟活動的調節一、內臟神經系統的功能:拮抗、協調作用 緊張性作用。二、內臟神經的遞質與受體:乙酰膽堿、去甲腎上腺素遞質;M型受體與N型受體;型受體與型受體。三、各級中樞對內
24、臟活動的調節:(一)脊髓(二)腦干(三)下丘腦(四)大腦皮質教學要求1。掌握突觸和突觸傳遞;反射中樞興奮傳遞特征;內臟神經系統的主要功能及生理意義;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的遞質;膽堿能、腎上腺素能受體的概念、分類和作用;膽堿、腎上腺素受體的概念與分類;毒蕈堿受體和煙堿受體的主要作用。2。熟悉神經元間的聯系方式;內臟感覺的特點;牽涉痛的概念及其臨床意義;牽張反射的類型及意義;特異與非特異性傳入系統的概念及其作用;中樞抑制;錐體系與錐體外系的概念及其功能;小腦的功能;腦干網狀結構下行系統對肌緊張的調節作用;條件反射的形成及生理意義。3。了解大腦皮質感覺定位特點;第一信號系統與第二信號系統的概念及其意
25、義;大腦皮質主要運動區功能特征;脊休克;中樞對內臟活動的調節。第十一章 感覺器官教學內容第一節 概述一、感受器、感覺器官的概念及分類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第二節 視器(眼)一、眼的形態結構:眼球(眼球壁;眼球內容物);眼副器。二、眼的視覺功能:(一)眼折光系統的功能:眼的折光成像;眼的調節;眼的折光異常。(二)眼感光系統的功能:視網膜上兩種感光細胞;視網膜的光化學反應;暗適應與明適應。(三)視力與視野。第三節 前庭蝸器(耳)一、耳的形態結構:外耳、中耳、內耳。二、耳的生理功能:(一)外耳和中耳的傳音功能(二)聲波傳入內耳的途徑(三)內耳的功能第四節 皮膚一、皮膚的結構:表皮、真皮二、皮膚的附
26、屬器三、皮膚的功能教學要求 1.掌握眼球壁分層和特點;眼球內容物的組成及特點;房水形成及循環途徑;外耳、中耳、內耳的結構;眼的調節;聲波傳入內耳的途徑。 2熟悉視網膜的感光功能及屈光不正;視力和視野;咽鼓管的作用。 3了解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眼副器;感受器的生理特征;內耳耳蝸的感音換能作用;前庭器官的功能;皮膚的結構及功能。第十二章 內分泌系統教學內容第一節 概述一、內分泌系統的組成和主要功能二、激素的概念、分類、作用特征與原理第二節 下丘腦與垂體一、垂體的位置、形態與結構二、下丘腦-腺垂體系統三、下丘腦-神經垂體系統第三節 甲 狀腺一、甲狀腺的位置和形態結構二、甲狀腺素第四節 甲狀旁腺和降鈣素一、甲狀旁腺的位置和激素二、降鈣素(CT)三、甲狀旁腺素和降鈣素的調節第五節 胰島一、胰島的形態與結構二、胰島分泌的主要激素第六節 腎上腺一、腎上腺的位置和形態結構二、腎上腺皮質(一)腎上腺皮質的結構(二)腎上腺皮質激素(三)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的調節三、腎上腺髓質(一)腎上腺髓質的結構(二)腎上腺髓質激素第七節 性腺一、睪丸的功能:睪丸的內分泌及生精功能二、卵巢的功能:卵巢的內分泌及生卵功能三、月經周期: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棗陽頂管施工方案公司
- 雕花蠟燭美術課件
- 殯葬行業生命教育
- 吐魯番職業技術學院《鋼琴基礎(一)》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現代服務職業技術學院《傳感器原理及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蘇州大學《化工儀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農田石灰改造方案范本
- 《正宗新疆棉花被》課件
- 債權訴訟方案范本
- 沈陽音樂學院《排水工程》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正式版
- GB∕T 40262-2021 金屬鍍膜織物 金屬層結合力的測定 膠帶法
- 視頻監控vcn3000系列技術白皮書
- 2×100+2×200MW供熱式火力發電廠
- 模具驗收檢查表(出口模具)
- 小學三年級西師大版數學下冊計算題專題練習題
- biomedical Signal processing 生物醫學信號處理 Chapter
- 橫向分布系數計算剖析
- 五金沖壓車間質量管理規范(含表格)
- 病媒生物防制PPT課件
- 雷達原理與系統(課堂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