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赤壁懷古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公開課教案_第1頁
念奴嬌赤壁懷古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公開課教案_第2頁
念奴嬌赤壁懷古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公開課教案_第3頁
念奴嬌赤壁懷古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公開課教案_第4頁
念奴嬌赤壁懷古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公開課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念奴嬌赤壁懷古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公開課教案浙江紹興魯迅中學 余詩明一、設問導入導語: 同學們, 首先讓我們一起來背誦兩個古詩詞名句。老師背上句, 大家接下句。(但愿人長久,_。稻花香里說豐年, _。) 它們分別是誰寫的?后人常把兩人“捆綁”在一起, 合稱什么?(板書“蘇辛”)大家知道為什么把他們合稱?(他們是“豪放派”詞人的代表)蘇軾毫無疑問是宋代豪放詞的開創(chuàng)者, 有人又評價辛棄疾“:辛稼軒, 詞中之龍也。”今天, 兩位詞壇高手都拿出他們最得意的詞作作一番“龍虎斗”, 要求我們每一位同學都當好“裁判”。(板書課題)(以下念奴嬌·赤壁懷古簡稱念,永遇樂·京口北固

2、亭懷古簡稱永)二、引導感知(一)了解作家教師啟發(fā): 現在是運動員上場。哪位同學 先 來 介 紹 蘇 軾 ? 了 解 和 明 確 : 蘇 軾(10371101), 字子瞻, 號東坡, 北宋人。他長于詩、詞、散文、繪畫、書法, 是我國文學史上少有的全才。他才華橫溢, 性格樂觀、曠達、豪放, 但一生磨難, 多次被貶。蘇軾臨終前在自題金山畫像中說“,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這雖為他的自我嘲諷之語, 但因“烏臺詩案”而首次被貶黃州, 這里確實是他人生的重要驛站。“一詞二賦”念奴嬌?赤壁懷古、赤壁賦、后赤壁賦奠定了他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教師引導: 通過介紹, 我們已經大致了解了蘇軾。哪位同學再來介

3、紹辛棄疾?了解和明確: 辛棄疾(11401207), 字幼安, 號稼軒, 南宋人。年輕時參加義軍, 積極抗金, 曾經憑著英勇和機智處死了兩個叛徒:義端和尚和張安國。其詞多抒寫報國雄心和有志難伸的感慨, 豪縱奔放, 沉郁頓挫, 在南宋愛國詞中雄領一代, 有稼軒長短句等。(二)感知作品教師提示: 在初步認識兩位詞人以后,下面請同學們閱讀念、永的注釋, 了解他們分別在什么背景下寫出大作的。教師補充: 兩位詞人一位是北宋人, 一位是南宋人。我算了一下, 蘇軾去世39年, 辛棄疾才出生。現在他們穿過時空隧道, 來到了一個擂臺上。蘇軾是45歲, 辛棄疾多大了?(65歲)你們看好哪位選手?教師布置: 下面“

4、文斗”開始。請欣賞名家朗讀。(放課件:念鮑國安朗誦;永陳鐸朗誦)正音 (在課件上): 英發(fā) ( f) 華發(fā)(huáfà) 綸(un)巾 還酹(huánlèi) 舞榭(xiè) 胥( x) 佛(bì)貍生齊讀(每首詞兩遍)教師組織: 喜歡念的舉手, 喜歡永的舉手。請兩位同學分別朗讀他們喜歡的詞。結束后請其他同學用掌聲大小評好和次好。(多媒體播放高山流水)(注意“:亂石穿空, 驚濤拍岸, 卷起千堆雪。”這三句應讀得節(jié)奏稍快且很有氣勢, 還可做上揚的手勢和卷的動作。“穿”、“卷”應讀重音。永的深沉悲壯感要把握好。特別是讀“想當年, 金戈鐵馬

5、, 氣吞萬里如虎”時,感情上力度要大。讀“想當年”聲調應高“,如虎”應讀重音, 應神采飛揚, 激情奔放。)教師鼓勵: 大家用掌聲評評看, 哪位同學讀得好。學生鼓掌后, 再交代: 朗讀得分不計入下面關于作家的比賽成績。全班集體朗讀。三、引導理解(一)整體把握教師啟發(fā): 剛才大家讀的時候, 有沒有感覺個別句子語序不符合現在的語言習慣?老師擔心大家不懂, 挑出來問一問大家, 按現在的習慣該怎么說。“多情應笑我”(應笑我多情)(如果學生回答好, 老師調侃一句:“老師的擔心多余了,多情應笑我。“”英雄無覓, 孫仲謀處。”(無處覓孫仲謀英雄)(集體朗讀注釋)明確: 語序的顛倒大多是壓韻的需要。教師鼓勵:

6、課前預習時, 曾請大家用對聯的形式概括詞的大意, 下面請“曬”出你們的成果。(教師結合例子簡述對對聯時應注意的地方。選最好的對聯寫在黑板上, 集體朗讀。)課前預習題參考答案:念(上闋)上聯: 描畫戰(zhàn)爭景象(下闋)下聯: 謳歌豪杰雄風永( 上闋) 上聯: 吟哦昔日英雄( 下闋) 下聯: 憂慮當今國事橫批: 壯志難酬師生共同“鑒寶”, 為兩位詞人加分。(二)分析意象教師引導: 下面我們來評比他們描繪的畫面。念和永中分別有哪些人物?大家討論, 然后請同學代表發(fā)言。(念: 周瑜 永: 孫權、劉裕、劉義隆、完顏亮、拓跋燾、廉頗)討論:1. 周瑜是個什么樣的人?(春風得意, 儒雅瀟灑) 你最欣賞他的是什么

7、?“(羽扇綸巾,談笑間, 檣櫓灰飛煙滅。”從容自若, 指揮若定, 舉重若輕, 胸有成竹)畫面上只有周瑜一個人?(還有景色、小喬) 這些有什么作用?(板書: 景色烘托; 小喬美人襯托英雄)(老師補充調侃: 赤壁之戰(zhàn)時, 小喬出嫁已十年, 算“老”喬了, 至少是“大”喬, 但還是稱之為小喬好。)2.永寫的人物各有什么作用?千古江山, 英雄無覓, 孫仲謀處: 懷念英雄, 呼喚當代英雄, 表現收復失地的決心。斜陽草樹, 尋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懷念古人, 表現北伐決心。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借古諷今, 批評草率出兵。四十三年, 望中猶記, 烽火揚州路: 今昔對照, 不堪回首。佛貍祠下: 異族統治

8、下的人民的屈辱或麻木。憑誰問, 廉頗老矣:自我感慨, 不忘為國效力。這些典故的使用使詩文情思雋永, 含蓄深刻3.為什么念只寫周瑜一人, 而永寫了這么多人?念主要借對周瑜的仰慕, 抒發(fā)自己功業(yè)無成的感慨。永的情感是多元的。既有對英雄業(yè)績的向往, 又有對國事的關心和憂慮, 還有對出師北伐收復中原的主張和見解以及宿志難伸的憤慨等。教師小結: 看來人物不在多少, 關鍵看需要。畫面評比, 一比一。四、引導鑒賞教師啟發(fā): 兩位“大腕”展示的畫面各有什么目的?他們是用什么手段把畫面展示給我們的? 下面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喜好, 任選一首, 隨便談上面的哪個問題。只要談出,蘇軾或辛棄疾就能夠得分。老師給你們當計

9、分員。(小組討論幾分鐘, 然后發(fā)言開始)教師提醒: 兩首詞在其他方面還有哪些相同點及不同點?(凡說出相同點的, 各加一分; 說出哪一方特點的, 哪一方加分)。以下內容, 作為生成課堂的備用:相同點:1.從文題看, 都有“懷古”一詞, 說明二詞都是懷古詞。2.結構一致: 古跡古景/事/人抒情議論。3.手法上, 都是借景抒情。4.都用了比喻和夸張的修辭手法。“卷起千堆雪”, 以“雪”喻浪花, 喻體“浪花”沒有出現, 是借喻。“氣吞萬里如虎”, 以“虎”喻劉裕。“千堆”、“萬里”狀其情勢之大和猛, 是夸張。5. 對比手法。念中蘇軾與周瑜對比,永中劉裕父子, 辛棄疾與廉頗都形成對比。6.情感上, 都贊

10、揚了一些英雄豪杰, 雖流露出懷才不遇、壯志未酬的傷感, 但更主要的是抒發(fā)了積極進取的豪放之情。不同點:1.意象。兩詞所寫之景明顯不同:念中主要寫自然景觀,永 所寫重在人文景觀。所寫之人也有不同:念中主要寫周瑜,而永中出現了孫權等六個歷史人物。2.語言。蘇詞開闊明朗, 形容詞和動詞用得傳神。如“亂”寫出岸邊巖石山崖之險怪;“穿”寫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驚”寫出了江水之洶涌“;拍”字突出了驚濤駭浪與江岸搏擊的力度。“卷”逼真地寫出了波濤的洶涌澎湃。辛詞因用典多而顯得含蓄深沉。如“贏得”就蘊涵著濃烈的諷刺意味。3.手法。蘇詞以描寫景、人為主; 而辛詞以敘事為主。蘇詞從寫景中逐層托出周郎,小喬襯

11、托周郎; 辛詞人物是并列的, 出現無層次感。4.抒情上。蘇詞緊扣個人際遇, 重在感傷自己; 而辛詞緊扣政治現實, 借詠史來談自己的戰(zhàn)略見解, 更主要的是借頌揚孫權等英雄來斥責貪圖享樂、茍且偷安的統治者,流露出憂民憂國的情懷, 體現出一種深沉悲憤的豪放。教師小結: 同學們的分析都各有特點(很精彩, 有深度)。但有個問題老師不明白, 想請教大家。周瑜、孫權同是三國時代的風云人物, 為什么蘇、辛鐘情的對象卻不同呢?引導分析: 蘇軾拿自己與周郎相比。周瑜風流儒雅, 因裙帶關系而深受統治者孫權的賞識, 24歲做中郎將, 34歲做三軍大都督,“外托君臣之義, 內結骨肉之恩”, 年紀輕輕就建立功業(yè)。而才華橫

12、溢的東坡居士雖也有如小喬一樣的美妻王氏相濡以沫、甘苦與共, 但是早逝。他不但未被重用, 反而被貶黃州。寫本詞時已年近半百, 功業(yè)無成, 因而特別仰慕周瑜。孫權19歲作為東吳的統治者,果敢堅毅。20歲作為三軍統帥不畏強敵, 以少勝多。辛棄疾推崇他其實是批判軟弱無能、妥協投降的南宋統治者。教師啟發(fā): 還有一個問題老師不明白。2004年, 余老師曾到鎮(zhèn)江一中, 發(fā)現校園內有一尊墓。墓主是我的安徽定遠老鄉(xiāng), 三國時的又一個重要人物魯肅。為什么稼軒到京口, 沒有懷念我的老鄉(xiāng)?共同分析: 因為魯肅不是東吳霸主, 作者要批判軟弱無能、妥協投降的南宋統治者。所以沒有選上他。教師激發(fā): 大家還有什么不理解的或者

13、有疑惑的問題嗎?我們再來探究。(讓學生提出問題探究)備選問題:1.兩詞流露出的情感有沒有差異?東坡是個地地道道的文人, 多愁善感, 華發(fā)早生; 但又是個精力旺盛、樂觀曠達的人。他的這首“文人詞”重詩情畫意。他引“江月”為知己, 盡情傾訴自己的未酬壯志,以尋求安慰。赤壁賦中“惟江上之清風, 與山間之明月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也體現出他一貫的曠達情懷。而稼軒是個英雄氣概頗盛的文人武將。“精神此老健如虎, 紅頰白須雙眼青”。他的這首“英雄詞”盡顯豪杰氣勢。他仰慕“老驥伏櫪, 志在千里”的廉頗,流露出對國事的深沉關注。寫本詞時他已65歲, 不久被免官, 第二年就憂憤而終。2“.故國神游”是蘇軾游還是周

14、瑜游呢?大多認為是蘇軾。也可解讀為蘇軾想象豐富, 讓周郎再生, 重游赤壁, 與自己相逢。學生發(fā)言, 老師適當點撥。在為兩位詞人“計分”后, 老師盡量為得分少的一方唱“贊歌”, 以求“打平”。如名句的多與少, 哲理成分的多與少, 灑脫與含蓄, 消極與積極等等。五、引導鞏固(一)結合板書, 以這兩首詞為例, 概括出詩詞鑒賞的一般方法:1.知人論世。就是要盡可能多地了解作家情況和作家的創(chuàng)作背景。2.把握意象(意境、畫面)。詞(詩)人展現給我們的是什么樣的畫面。這是鑒賞的核心。3.把握主旨。即為什么要展示這樣的意象(意境、畫面)。4.回溯表達方式。即怎么樣展示意象(意境、畫面)的。(二)教師提示:兩位

15、詞人的作品是豪放派的杰出代表,他們開創(chuàng)了宋詞新的境界。因為詞初期是用來娛樂的(花間詞派), 蘇軾“以詩入詞”, 讓“詞言志”, 使詞承擔了教化的功能, 辛棄疾更是把“大我”(愛國情懷等)放入詞中, 使詞承受前所未有之重。請同學們思考并回答:詞的功能是什么? 你如何理解?(三)朗讀、背誦:念: 男女生分別朗誦。永: 集體背誦。六、課內拓展(一)斷句練習:下面是蘇軾 永遇樂?明月如霜的上闋。請根據“永遇樂”詞牌的結構特征為下面畫橫線的句子斷句。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 如三鼓, 鏗然一葉,黯黯夢云驚斷。夜茫茫, 重尋無處, 覺來小園行遍。(答案: 明月如霜, 好風如水,

16、 清景無限。曲港跳魚, 圓荷瀉露, 寂寞無人見。)(二)分析練習:朗讀辛棄疾的 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這首詞, 回答所設的問題。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 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 坐斷東南戰(zhàn)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1.本詞屬于什么風格?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2.本詞運用了哪些表達技巧?試陳述之。參考答案: 1.本詞屬于豪放風格。具體表現在景(北固樓、長江等)、事(三國群雄割據)、人(年少而顯英雄氣魄的孫權)、情感(贊揚了年輕有為的孫仲謀, 批判了軟弱妥協的南宋統治者。)2.本詞用了典故“,生子當如孫仲謀”出自曹操之口。還有襯托手法, 以曹操

17、、劉備襯孫權。在內容結構上, 三問三答,自相呼應。借古諷今, 諷刺當時的統治者。寫景與抒情、議論結合得非常密切。七、課后作業(yè)(一)詞語手冊15題。(二)搜集并背誦蘇軾和辛棄疾詞名句。備用:1、蘇軾(1)春色三分, 二分塵土, 一分流水。細看來, 不是楊花, 點點是離人淚。(水龍吟)(2)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水調歌頭)(3)亂石穿空, 驚濤拍岸, 卷起千堆雪。(念奴嬌)(4)殷勤且更盡離觴。此身如傳舍, 何處是吾鄉(xiāng)! (臨江仙)(5)殷勤昨夜三更雨, 又得浮生一日涼。(鷓鴣天)(6)竹杖芒鞋輕勝馬, 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定風波)(7)萬事到頭都是夢, 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南鄉(xiāng)子)( 8) 持節(jié)云中, 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 西北望, 射天狼。(江城子)( 9) 欲寄相思千點淚, 流不到, 楚江東。(江城子)( 10) 十年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