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瓜營村脫貧攻堅匯報材料7月21 (5)_第1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王瓜營村脫貧攻堅匯報材料7月21 *鎮*村脫貧攻堅工作匯報 *村黨支部 *村民委員會 (2019年5月) 在省紀委監委幫扶以來,*村黨支部搶抓脫貧攻堅政策機遇,突出黨建引領,載體助力,積極爭取項目,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特色產業,脫貧攻堅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現將相關進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村現轄8個村民小組,共371戶1418人,除報名黃花灘移民區和長期外出外,實際留居291戶1156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45戶1046人,2014年至2018年累計減貧174戶796人,目前尚有未脫貧人口71戶260人。貧困發生率18.34%。全村共有耕地3869畝,人均2.76畝。按照要

2、求,共制定“一戶一策”脫貧計劃(鞏固提升計劃)140份,其中,未脫貧戶精準脫貧計劃130份,已脫貧戶鞏固提升計劃10份。 二、工作進展情況 (一)基礎設施建設方面。2017年8月省紀委監委幫扶以來,*村立足古絲綢之路古驛站的歷史實際,結合村民發展意愿,確定“富民產業觀光農業特色文化休閑旅游”的發展思路。編制完成xx縣區*鎮總體規劃(20182035年)、“古驛站文化主題公園”和“古驛站文化特色小鎮”建設規劃。深入推進特色小鎮建設,2018年爭取實施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項目26個,其中,新農村路網建設、鎮衛生院建設等15個項目已完工。教育資源整合、絲路驛站主題公園等11個項目正在實施,通過

3、招商引資建成榨油坊、釀醋坊、釀酒坊、手工掛面坊為主的“扶貧車間”,帶動貧困戶勞動力就近務工和技能培訓。 (二)產業發展方面。深入推動農村“三變”改革,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建成高標準農田1900畝。確定以“黨支部合作社企業(能人)農戶”模式,在黨支部示范引領下,成立村集體專業合作社,將整理出的高標準農田,以土地入股形式,由集體合作社與農業龍頭企業統一經營管理,建設生態觀光農業,群眾在獲得保底收入的同時,享有經營紅利和務工收入。目前,專業合作社吸納群眾309戶,2018年成功種植黃芪、原種馬鈴薯、藜麥、西芹、萵筍等特色農產品,2019年全村結合發展實際,計劃發展“花海經濟+”,目前正在規劃種植

4、。積極探索“支部合作社能人貧困戶”的模式發展集體經濟,建成集體養雞場1處,2019年養殖土雞4000只。大力發展農家休閑旅游,規劃建設鄉村高標準特色“農家樂”、鄉村旅館15家。將省委組織部下撥31萬元特殊黨費注入xx縣區黃花灘移民區興盛種羊繁育有限責任公司,村集體每年收益入注資金的10%;建成500kw光伏扶貧電站,已實現利潤17萬元,計劃通過公益崗形式帶動扶持貧困戶增收并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2018年,*村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實現從0到20萬元的重大突破,為2019年全村脫貧摘帽打下堅實基礎。 (三)精神文明建設方面。設立52個公益崗并劃分責任區,開展全域無垃圾衛生整治工作,全面清理建筑垃圾、土

5、堆雜草、河道雜物;拆除露天早廁、私搭亂建、廣告牌等;整治垃圾亂扔亂放,整治污水亂排亂倒,整治“三線”(電力、電視、通信線)亂搭亂接。同時,充分發揮村規民約作用,通過“紅黑榜”評選工作,進一步強化村民環境衛生意識,扎實推進生態宜居鄉村建設。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018年制定建文明家庭、做文明村民活動實施方案,評選出“五星級”文明家庭13戶,“四星級”文明家庭19戶,“三星級”文明家庭3戶和文明村民17人,及時進行表彰和宣傳,發放“文明股”分紅。不斷完善紅白理事會制度和村規民約,助推移風易俗,倡樹文明新風。2019年研究制定*村文明新風(巾幗家美)積分綜合評價方

6、案,對全村群眾遵守和執行“村規民約”情況進行量化打分,設置“文明新風(巾幗家美)積分超市”放置省婦聯和村集體用專項經費購置的生活用品,并對應商品價格設置相應積分,群眾使用積分便可兌換生活用品,從生活細節引導群眾自覺遵守村規民約,摒棄“等靠要”觀念,樹立向上向善向美向好的*村文明新風。設立“*村脫貧攻堅百姓大講堂”,通過村上集中講、入戶分散講和微信平臺時時講,全方位、不間斷、多角度向群眾宣講政策技術,不斷激發群眾脫貧的內生動力。2018年涌現出14戶農戶主動提交脫貧申請書。 三、存在問題及下一步打算 目前,*村尚有貧困人口71戶260人,部分家庭由于疾病、殘疾、孩子上學、婚嫁等原因致貧,部分群眾

7、對發展特色產業積極性不高,導致缺乏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自我發展能力弱,如期實現整體脫貧,任務非常艱巨。二是富民產業培育滯后。全村尚未培育形成特色品牌優勢產業,特別是留居群眾產業培育滯后,大部分群眾經濟收入還是以傳統的種植業和外出務工為主,經濟效益差、收入不穩定,農民經濟收入主要依靠外出打工和貧瘠耕地取得。三是群眾文化素質低觀念落后。大部分貧困群眾文化程度偏底,思想保守、觀念陳舊,思維方式、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較為落后,一定程度上存在“等、靠、要”思想,思變、圖新、尋求突破的新風尚還沒有全面形成。 下一步,*村將進一步加強基礎組織建設,以黨建統領助推脫貧攻堅;進一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力爭年底全面改善農村人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