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井與完井試題_第1頁
固井與完井試題_第2頁
固井與完井試題_第3頁
固井與完井試題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_固井與完井技術試題一、選擇題1、井深結構包括的內容有()A 、所下套管的層次、直徑、各層套管下入的深度B 、井眼尺寸(鉆頭尺寸)C 、各層套管的水泥返高D 、地層壓力和地層破裂壓力剖面2、套管的類型包括()A 、導管、技術套管B 、表層套管、技術套管C 、生產套管(多數是指油層套管) 、尾管D 、導管、表層套管、技術套管、生產套管(多數是指油層套管)、尾管3、表層套管下入深度約在() m。A 、 30300B 、 300500C、 3001000D 、 3015004、技術套管為井控設備的()提供了條件。A 、安裝B、防噴C 、防漏D、安裝,防噴,防漏,懸掛尾管5、通常,水泥返至產層頂部()

2、 m 以上。A、50B、100C、200D、5006、尾管的優點是()。A 、下入長度短B 、費用低C 、節約成本D 、入長度短、費用低、節約成本7、井身結構設計的原則為()精品資料_A 、能有效地保護油氣層,石油氣層不受鉆井液損害。B 、能夠避免漏、噴、塌、卡等復雜情況生產,保證全井順利鉆進,使鉆井周期達到最短。C 、鉆達下部高壓地層時所用的較高密度的鉆井液生產的液柱壓力,不至于把上一層套管鞋處薄弱的裸露地層壓裂。D 、下套管過程中,鉆井液液柱壓力和地層壓力之間的壓差,不至于造成壓差卡阻套管。8、井身結構設所需工程數據包括()A 、抽汲壓力SbB、激動壓力系數SgC 、地層壓裂安全系數Sf

3、井涌允量SkD、差值允量 Pn 和Pa9、套管與井眼之間要有一定間隙,過小會導致下套管困難及注水泥后水泥過早脫水形成水泥橋,間隙過大則不經濟。間隙值一般最小在() mm 范圍內。A 、 910B、 1012C 、1115D、 9.512.710 、我國現用的套管標準與API 標準類似, 常用的標準套管外徑從114.3mm到()mm 。A 、 507B 、 508C、 509D、 51011 、下入井中的套管柱,主要受()的作用。A 、軸向拉力B 、外擠壓力C 、內壓力D 、軸向拉力、外擠壓力和內壓力12 、套管柱在井內所承受的軸向拉力,主要是由套管本身的重量產生的,其大小與套管柱的( )等因素

4、有關。A 、長度B、壁厚C 、外形尺寸大小D、長度、壁厚和外形尺寸大小13 、套管柱主要有()幾種破壞形式。A 、腐蝕破壞B 、電磁破壞C 、人為破壞D 、拉伸破壞、擠壓破壞14 、套管柱附件包括()A 、引鞋(套管鞋、浮鞋)B、回壓閥C、套管扶正器和磁性定位套管D 、聯頂節精品資料_15 、 API 標準把油井水泥分為()級別。A 、A,B,C,D,E,F,G,H,JB 、A,B,C,DC 、A,B,C,D,E,FD、 A,B,C,D,E,F,G,16 、 A,B,C 級,深度范圍() m。A 、 01828.8B 、 01523.6C、 02456.9D、 0563.817 、 D 級,深

5、度范圍() m。A 、 1828.83050B、 1523.63050C、 2456.93050D 、563.8305018 、 E 級,深度范圍() m。A 、 30504256B 、 30504270C、 30504289D 、3050436019 、 F 級,深度范圍3050 () m。A 、 4880B 、 4870C 、 4860D 、 485020 、 G 級和 H 級,深度范圍0 () m。A 、 2440B 、 2450C 、 2460D 、 247021 、油井水泥漿干灰密度為() g/cm 。A 、 3.15B 、3.20C 、 3.30D 、3.0022 、正常水泥漿的密

6、度為1.78 () g/cm 。A 、 1.85B 、1.89C 、 1.95D 、1.9823 、泡沫水泥的密度范圍是0.84 () g/cm3 。A 、 1.30B 、1.31C 、 1.32D 、1.3324 、微珠水泥密度范圍是1. 08 () g/cm3 。A 、 1.42B 、1.43C 、 1.44D 、1.4525 、配制高密度的水泥漿用得更多的方法是加人加重劑,加砂可得到密度為() g/cm3精品資料_的 水泥漿。A 、 2.16B 、2.15C 、 2.14D 、2.2026 、配制高密度的水泥漿用得更多的方法是加人加重劑,加重晶石可得到密度為()g/cm3 的水泥漿。A

7、、 2.25B 、2.26C 、 2.27D 、2.2827 、配制高密度的水泥漿用得更多的方法是加人加重劑,加赤鐵礦可得到密度為()g/cm3 的水泥漿。A 、 2.5B 、 2.4C 、2.3D、 2.228 、常用降失水劑有()等。A 、燒堿B、 CMCC、膨潤土D、烷基磺酸鈉29 、 稠化時間是指油井水泥漿在規定壓力和溫度條件下,從開始混拌至稠度達() Bc所需要的時間。A 、 100B 、 110C、 120D、 13030 、 施工時,還應根據具體情況,加人緩凝劑、速凝劑來調整水泥漿的稠化時間。常用緩凝劑有()。A 、 CMCB 、單寧酸鈉C 、木質素磺酸鈣D 、鐵鉻鹽31 、施工

8、時,還應根據具體情況,加人緩凝劑、速凝劑來調整水泥漿的稠化時間。常用促凝劑有()。A 、 CMCB 、木質素磺酸鈣C、氯化鈣D、水玻璃(Na2Si03)32 、現場常用的水灰比為0.5 左右,配成密度為() 1.98g/cm3的水泥漿。A 、 1.78B 、1.79C 、 1.80D 、1.8133 、按設計要求所黹的各種合格的套管,并要進行嚴格的內徑、外表及探傷、試壓等檢査;精品資料_丈蛩好長度,按套管柱設計要求的鋼級、壁厚順序排列整齊,至少有() % 的多余備用揪。A、3B、4C、5D、 634 、下套管前要對地面設備,包括井架基礎、提升系統、鋼絲繩、動力傳動部分、剎車機構及洗井液泵等進行

9、嚴格的檢査,并準備好下套管用的()等工具。A 、吊環B、吊卡C 、卡瓦D、聯頂節35 、注水泥設備主要包括()。A 、水泥車、水泥混合漏斗B、水泥混合漏斗、水泥分配器C 、水泥分配器、水泥頭D、水泥車、水泥混合漏斗、水泥分配器、水泥頭、膠塞、儲灰罐36 、儲灰罐能儲() t 水泥。A、30B、35C、40D、4537 、注水泥主要施工工序包括()。A 、循環和接地面管匯B、打隔離液C 、頂膠塞D、碰壓一候凝38 、打隔離液、注水泥漿,泵壓逐漸()。A 、升高B、不變C 、降低D、不變或降低39 、替完井液后期泵壓逐漸()。A 、升高B、不變C 、降低D、不變或降低40 、膠塞碰生鐵圈,泵壓突然

10、(),注水泥結束。A 、升高B、不變C 、降低D、不變或降低二、判斷題精品資料_1、 固井是油氣井建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2、 固井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油氣產量。()3、 固井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生產管理。()4、 導管的作用是在鉆地表井眼時把鉆井液從地表引導到鉆井裝置平面上。()5、 導管長度變化較大, 在堅硬的巖層中約1030m ,在松軟易塌地層則可能上百米。 ()6、 技術套管也叫中間套管,用來封隔坍塌地層及高壓水層,防止井陘縮小, 以便繼續鉆進。()7、 油層套管的主要作用是把儲集層中的油氣從套管中采出來,并用來保護井壁, 隔開各層的液體,達到油氣井分層測試、分層開采、分層改造的目的

11、。()8、 尾管分為鉆井尾管和采油尾管,其實就是一段短套管。()9、 井身結構設計包括套管層次設計和下入深度設計,其實質是確定兩相鄰套管下入深度之差。()10、 確定中間套管下入深度的依據是在下部井段鉆進過程中,所預計的最大井內壓力不壓裂套管鞋處裸露地層。 ()11、 當中間套管下入深度小于假定點深度時,則需要下尾管, 并確定尾管下入深度。 ()12、 生產套管尺寸應滿足采油方面的要求,根據生產層的產能、油管尺寸大小、增產措施及井下作業等要求來確定。()13、 對于探井, 要考慮原設計井深是否需要加深,地質上的變化會使原來預測值難于準確,是否需要本井眼尺寸上留有余量,以便增下中間套管等。()1

12、4 、 考慮工藝水平,如井眼情況、井眼曲率大小、井斜角以及地質復雜情況帶來的問題。還要考慮管材、鉆頭等庫存規格的限制情況等。()15 、 設計井身結構尺寸一般由內向外依次進行,先確定生產套管尺寸,再確定下入生產套精品資料_管的井眼尺寸,然后確定中層套管尺寸等。()16、 依據采油方面的要求來確定生產套管,勘探井要按照勘探方面的要求來確定。()17、 套管柱設計,它決定工程質量的優劣及經濟效益的高低。()18、 套管所受外擠壓力是沿著套管外壁周圍分布的徑向力,其方向是平行指向套管軸線。()19、 在油氣井關井和擠注作業時,套管柱要承受內壓力。()20、 擠入壓力可以人為控制,使其內壓力不超過套管

13、的抗內壓強度。()21、 對于接箍強度高于管體的套管,則會產生管體斷裂。在管體上首先出現縮頸,壁厚變薄,最后發生斷裂現象。 ()22、 套管的“氫脆”斷裂是一種脆性拉伸斷裂。 ()23、 固井質量不好,在那些水泥固結不好的位置,鹽巖地層可能擠毀套管。()24、 低于正常密度的稱為低密度水泥漿,高于正常密度的稱為高密度水泥漿。()25、 超低密度水泥漿的主要代表類型是空氣水泥及微珠水泥。()26、 與鉆并液的濾失類似,水泥漿中的自由水在壓差作用下,通過井壁滲人地層的現象稱為水泥漿的失水。 ()27、 泥漿大量失水, 將會使之急劇變稠, 其流動性大大降低, 從而造成注水泥漿時憋泵,甚至發生“打實心

14、套管”的事故。()28、 水泥漿的流變性直接影響頂替效率,在固井過程中是非常關鍵的,可以通過添加各種減阻劑來改善水泥漿的流變性。()29、 下套管前應 按固井設計要求調整好井內鉆井液性能,確保固井時油氣層穩定,避免在水泥漿終凝前油氣上竄。 ()30、 固井之前要通井, 遇阻井段必須劃眼, 小排量洗井, 清除井底沉砂或其他井下異物,以精品資料_利于套管的順利下入。 ()31、 下套管的工藝過程與下鉆相似,要求司鉆猛起、猛剎。()32、 拉套管上鉆臺時,要逐根給套管帶上護絲,防止螺紋損壞。()33、 對于深井套管柱,上扣時要求有一定的上扣扭矩。不咬傷、咬扁套管。()34、 保證將套管按編號順序下井

15、,不能錯號, 否則有可能多下或少下套管根數,一旦注完水泥,就無法挽救,造成油井報廢。 ()35、 水泥車是專門用來對油氣井進行注水泥和其他擠注作業時使用的特種車輛。()36、 各部水泥車泵送的水泥漿經過分配器匯集,然后注人井內。 分配器裝在水泥車與水泥頭連 接管線的中間。 ()37、 水泥頭是注水泥施工時把注水泥、替鉆井液、頂膠塞等連接起來的多個管匯。()38、 注替時的上返速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注人排出要均勻, 時刻注意泵壓變化及返出情況,發現異常情況應迅速采取措施及時處理。()39、 替鉆井液設要精確,碰壓時的最高泵壓不得超過碰壓前35MPa 。()40、 終凝 48h 后,裝井口卸聯頂節前

16、,先吊開原井口裝置,在露出第一根套管接箍后應加以固定,以防套管下沉及卸聯頂節時套管倒扣。()41、 水泥環與套管和井壁之間有足夠的連接強度,不能有所分離,能防止髙壓油:氣、水竄漏,要能經受酸化壓裂等后期施工的考驗。()42、 水泥石能抵抗油、氣、水等流體長期的侵蝕和破壞,要能夠長期承受地下高壓高溫和地層化學環境等復雜條件。()43、 并眼偏斜造成套宵在井眼內不居中,使水泥 漿在環形空間形成不均勻的情況,水泥環薄的部位將來容易破壞。 ()44、 紊流頂替由于流速商、水泥漿均勻推進,整個環空的鉆井液比較容易被頂替出,紊流精品資料_的上返速度一般為1.50m/s 。 ()45 、 為改善水泥環質誠,

17、在鉆井液與水泥漿之間注人一段前置液,按其性質分為沖洗液及隔離液。()46 、 沖洗液通常是在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劑或用鉆井液稀釋混配而成的一種液體,主要作用是沖洗和稀釋被頂替的鉆井液。所謂隔離液,是粘度、密度和靜切力均可調節的粘稠流體。它主要用于隔離水泥漿和鉆井液以及平面驅替鉆井液,常用于塞流頂替注水泥設計。 ()47、 下活動套管能破壞井壁泥餅,保證水水泥菜泥環和地層緊密結合,防止油、氣竄漏。上、下活動套管一般采用2min 左右活動一次,行程4 10m 。()48、 在滿足條件下盡可能降低完井液密度、粘度、切力,增加水泥漿的密度、粘度和切力,處理好鉆并液性能。 ()49、 防止水泥漿凝固過程中的

18、油、氣、水竄的根本問題是壓力平衡問題。()50、 井壁存在泥餅、水泥硬化過程體積收縮也是造成油、氣、水竄的原因。()51、 水泥候凝時, 水泥顆粒下沉, 自由水析出并聚集上竄,在水泥中形成縱向通道,油氣 進入水泥環迓換自由水沿通道上竄。()52、 油氣層注人快凝水泥,上部注人緩凝水泥,當油氣層段水泥凝固失重時,上部井段水泥漿仍保持原來液柱壓力,克服了因失重造成的液柱壓力下降。()53、 安裝好防噴器和有關裝罝后,關井試壓。通過試壓可檢查水泥環密封質量,壓力有明顯下降,說明固井質量不好。 ()54、 可根據聲幅測井曲線來判斷套管與水泥環的膠結情況。聲幅測井是在候凝2428h之間進行的。()55、 內管注水泥就是當大尺寸套管下至預定深度后坐定,從套管內再下人注替水泥的內管的方法。()精品資料_56 、 用鉆桿把尾管管柱送到待封井段,其頂部懸掛在上一層套管內的套管柱上的固井工藝叫尾管固井。()57 、 用尾管可以節約套管,減輕鉆機負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