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層下泥水盾構施工參數研究計算表格_第1頁
不同土層下泥水盾構施工參數研究計算表格_第2頁
不同土層下泥水盾構施工參數研究計算表格_第3頁
不同土層下泥水盾構施工參數研究計算表格_第4頁
不同土層下泥水盾構施工參數研究計算表格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南京長江隧道施工參數推薦值施工段切口水壓(MPa) 掘進速度(mm/min)掘削量(m3 3/min)出洞始發段0.190.215.50.871.74 岸邊淺埋段0.220.247143.48大堤段0.300.3215205.227.83淤泥質黏土段0.290.30(0.370.39) 20405.227.83淤泥質與粉細砂互層段0.420.4420405.227.83江中粉細砂段0.540.5520405.227.83注意: (1) 淤泥質黏土段切口水壓兩段不同埋深,故有兩組值(2)注漿壓力每段中小值為頂部注漿孔所設定,大值為其他孔設定值計算公式 切口水壓(上限值)Pfu=P1+P2+P3=

2、wh+K0( -w)h+(H-h)+20切口水壓(下限值)Pf1=P1+P2+P3=wh+K0( -w)h+ (H-h)-2CuKa0.50.5+20掘進速度的控制VtnNV掘進速度(mm/min)t切入深度(mm)n切削刀同一軌跡上的配置數N轉數掘削量的計算Q0 0=4D2 2VQ0 0掘削量(m3 3)D盾構直徑(m)V掘進速度(m/min)偏差流量Q=Q2 2-(Q1 1+Q0 0)Q偏差流量(m3 3/min)Q2排泥水量(m3 3/min)Q1送泥水量(m3 3/min)Q0掘削量(m3 3/min)溢水量V=0.1110-3-3AV溢水量(m3 3)A盾構的面積(m2 2)析水率V

3、W W/V析水率VW W析出清水的體積(m3 3)V原來漿液的體積(m3 3)注漿量Q=S*Q注漿量S建筑空隙注漿率偏差流量(m3 3/min)溢水量(m3/min)泥水指標 比重(g/cm3 3) 粘度(s)析水量PH值030.021.051.218205%710-0.200.021.151.220255%710-0.200.021.151.220255%710-0.200.021.151.220255%710-0.200.021.151.220255%710-0.200.021.151.220255%710Pfufu切口水壓上限值(kPa)P1 1地下水壓力(kPa)h地下水位至隧道中心的

4、埋深(m)P2 2靜止土壓力(kPa)H地面至隧道中心的埋深(m)P3 3變動土壓力(kPa)土的容重(KN/m3 3)w水的容重(KN/m3 3)K0靜止土壓力系數Pf1f1切口水壓下限值(kPa)P1 1地下水壓力(kPa)h地下水位至隧道中心的埋深(m)P2 2主動土壓力(kPa)H地面至隧道中心的埋深(m)P3 3變動土壓力(kPa)土的容重(KN/m3 3)w水的容重(KN/m3 3)Ka主動土壓力系數Cu土的粘聚力南京長江隧道施工參數推薦值計算公式 掘進速度(mm/min)切削刀同一軌跡上的配置數掘進速度(m/min)偏差流量(m3 3/min)排泥水量(m3 3/min)送泥水量

5、(m3 3/min)掘削量(m3 3/min)盾構的面積(m2 2)析出清水的體積(m3 3)原來漿液的體積(m3 3)新漿加量(m3 3/m) 注漿壓力(MPa)注漿量(m3)1000.17;0.2519281000.20;0.3028321000.23;0.3528321000.30;0.4528321000.33;0.5032371000.37;0.63740南京長江隧道施工參數推薦值計算公式 泥水指標 地下水位至隧道中心的埋深(m)地面至隧道中心的埋深(m)地下水位至隧道中心的埋深(m)地面至隧道中心的埋深(m)切口水壓(上限值)w w=9.8水的容重h=地下水位至隧道中心的埋深K0

6、0=靜止土壓力系數 =水的容重H=地面至隧道中心的埋深P1 1=0地下水壓力P2 2=0靜止土壓力P3 3=20變動土壓力Pfufu20切口水壓上限值切口水壓(下限值)w w=9.8水的容重h=地下水位至隧道中心的埋深K0 0=靜止土壓力系數 =水的容重H=地面至隧道中心的埋深Ka a=主動土壓力系數C=土的粘聚力P1 1=0地下水壓力P2 2=0主動土壓力P3 3=20變動土壓力Pf f下下20切口水壓下限值掘進速度的控制t=切入深度(mm)n=切削刀同一軌跡上的配置數N=轉數V=掘進速度掘削量的計算D=14.9盾構直徑V=掘進速度Q0 0=0掘削量偏差流量Q2 2=排泥水量Q1 1=送泥水量Q0 0=掘削量Q=0偏差流量溢水量A=174.27盾構的面積V=0.0191697溢水量析水率VW W=析出清水的體積V=原來漿液的體積#DIV/0!析水率注漿量S=18.4632 建筑空隙=注漿率Q0 注漿量(m3 3)說明:1,表格中,以藍色為低色的表格,為已輸入項目,不需要再次輸入;2,沒有低色的部分,為計算過程中要另外輸入的。KN/M3 3mKN/M3 3mkPakPakPakPaKN/M3 3mKN/M3 3mkPakPakPakPammmm/minmm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