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講述_第1頁
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講述_第2頁
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講述_第3頁
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講述_第4頁
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講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 目錄 研究概況大學生畢業半年后的去向分析 大學生畢業后的就業狀況分析 大學生畢業后的未就業情況分析 大學生就業質量分析 大學畢業生就業的中期發展狀況分析 大學畢業生的“低就業”情況分析 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一、研究概況 研究背景 數據來源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一)研究背景1、大學生就業人數多,就業難 2、就業問題不僅關系到大學生的切身利益,而且關系到國

2、家發展大局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二)數據來源麥可思年度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為教育部、各省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門、高等教育研究機構、清華大學等知名高校廣泛參考和引用。 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二、大學生畢業半年后的去向分析 畢業半年后的去向 不同類型院校大學生畢業半年后的去向比較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一)畢業半年后的去向 82.4%的人畢業半年后受雇全職 2%的人自主創業 有8.5%的人處于失業狀態,其中1.1%準備國內外讀研,5.3%準備繼續尋找工作,還有2.

3、1%放棄了繼續求職和求學 2012屆大學畢業生自主讀研的比例較2011屆增加了0.4個百分點 “無工作,繼續尋找工作”的比例連續兩年下降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二)不同類型院校大學生畢業半年后的去向比較中國20092011屆本科院校畢業生半年后的去向分布圖 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中國20092011屆高職高專院校畢業生半年后的去向分布圖 (二)不同類型院校大學生畢業半年后的去向比較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 最大的變化是“受雇全職工作”的比例下降,2011屆(79.8%)比

4、2010屆(82.6%)減少了2.8個百分點 在國內外讀研的比例2011屆(10.1%)比2010屆(7.6%)增加了2.5個百分點 2011屆高職高專生畢業半年后“無工作,繼續尋找工作”的比例(7.4%)比2010屆(8.8%)下降了1.4個百分點 畢業后讀本科的比例2011屆(3.7%)較2010屆(2.6%)提高了1.1個百分點 (二)不同類型院校大學生畢業半年后的去向比較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三、大學生畢業后的就業狀況分析 就業率 就業地區分布 用人單位類型分布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一)就業率1、20

5、11屆畢業半年后就業率(90.9%)比2010屆(90.2%)略有上升 2、本科畢業生與高職高專畢業生的就業率差距持續縮小 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二)就業地區分布 將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分為東北、泛渤海灣、泛長江三角洲、泛珠江三角洲、中原等八個經濟體系區域。進行我國大學生的就業地區分布分析。 注:泛渤海灣區域( 包括北京、天津、山東、河北、內蒙古、山西) ;泛長江三角洲區域( 包括上海、江蘇、浙江、江西、安徽) ;泛珠江三角洲區域( 包括廣東、廣西、福建、海南)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二)就業地區分布

6、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二)就業地區分布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二)就業地區分布 由上圖可知:我國2011屆和2012屆高校畢業生畢業半年后的就業地區主要集中于泛渤海灣區域、泛長江三角洲區域、泛珠江三角洲區域,本科院校和高職高專院校的畢業生在以上三個區域的就業比例之和均達到60%以上。這些地區經濟發展較好,工資水平較高,同時可以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因此,很多高校畢業生更愿意選擇在以上地區就業。 與此相反,2011屆高校畢業生選擇在陜甘寧青區域以及西部生態區域工作的比例還不足5%,我國高校畢業生較少選擇在

7、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地區就業。 不難看出,經濟發達的東部地區對畢業生的吸引力遠大于其他地區。 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二)就業地區分布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二)就業地區分布 由上圖可知,選擇在直轄市工作的畢業生比例,2012屆畢業生與2011屆畢業生相比,下降3個百分點,比例分別為20%和17%。 選擇在副省級城市工作的高校畢業生比例,2012屆幣2011屆下降1個百分點,比例分別為30%和29%。 選擇在地級城市及以下工作的高校畢業生比例,2012屆相比2011屆上升4個百分點,比例分別為50%和54%。 雖

8、然變化的比例不是很大,但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確實呈現出一定逃離一線城市的趨勢。一線城市的工作壓力較大,物價房價相對較高,獲得戶口很難,幸福感較低等等,這些原因都會造成高校畢業生逃離一線城市。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三)用人單位類型分布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三)用人單位類型分布一方面,用人單位的類型從市場需求的角度反映了對應屆畢業生的需求,用人單位能夠吸收應屆畢業生的多少,可以說明該類型單位對大學畢業生需求量的大小。由上圖可知,“民營企業/個體”是2011 屆大學畢業生就業最多的用人單位類型,本科院校和高職高專院

9、校畢業生的就業比例分別為46%和66%。其次是“國有企業”,本科院校和高職高專院校的就業比例分別為25%和15%。2000年以來,民營企業已占國民經濟總量的四分之一,對中國GDP總量的貢獻己經占到50%以上,成為整個經濟發展的支撐力量。我國民營企業數量最多,且勞動密集型產業居多,因此民營企業吸收大學畢業生的能力相對較強。另一方面,用人單位的性質也反映了不同單位對不同學歷的畢業生的需求。由上圖可知,本科院校中有11% 的畢業生在“政府機構/科研事業”單位就業,而高職高專院校這一比例只有5%。“政府機構/科研事業”這一類型單位就其性質而言,對高學歷人才的需求相對要更大一些。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

10、與你分享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四、大學生畢業后的未就業情況分析 (一)失業率 (二)未就業人群類型分布 (三)相關建議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一)失業率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一)失業率 由圖可知,我國2009至2012 屆大學畢業生總體失業率呈現下降趨勢,2012屆比2011屆全國大學畢業生總體失業率下降0. 7 個百分點( 分別為9. 8%和9.1%) 。 高職高專畢業生失業率的下降趨勢更為明顯,從2009屆到2012屆一直處于下降階段,由14.8%下降為9.6%。 本科畢業生2011屆的失業率略

11、有上升,其余各屆失業率均有下降,2012屆本科畢業生失業率達到最低為8.5% 。 2009屆畢業生的就業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失業率相對較高,本科院校和高職高專院校的失業率分別為12%和14.8%。在接下來的三年,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經濟總體趨勢轉好,失業率也相應有所下降。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二)未就業人群類型分布從上圖可見,2011屆各類院校畢業生的未就業人群中,除去準備考研是確定暫時脫離勞動力市場外,剩下三分之二的人由于自身或是社會的因素還處于未就業狀態。一方面要防止該人群進入啃老族,另一方面要適時關注這些人的狀態,給予職業生涯職業規劃幫助,促進社

12、會的穩定。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三)相關建議 1.高校應向大學生提供不同地區對各專業的需求信息。更好的開展大學生就業輔導工作,來幫助大學生更好的就業。以改善我國高校畢業生工作地區過度集中于經濟發達的東部地區的就業現狀。這些地區因人才過于密集會造成就業緊張,就業競爭壓力大等后果,甚至會造成人才浪費的局面。 2. 國家應對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發展給予一定政策傾斜。鑒于近年來民企吸收大學畢業生的能力日益增強,所以應更加促進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發展,從而促進大學生就業。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 五、大學生就業質量分

13、析畢業半年后的就業滿意度 大學生畢業半年后的月收入 工作與專業的相關度 工作穩定性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 滿意度反映著畢業生對自己現有工作的認可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畢業生工作的穩定程度。上圖顯示了2012屆大學畢業生半年后的就業滿意度。2012大學生畢業半年后的就業滿意度為54%,剛剛超過一半,滿意度較低。其中,本科院校大學生畢業半年后的就業滿意度為58%,高職高專院校為51%。(一)大學生畢業半年后的滿意度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二)大學生畢業半年后的月收入上圖為20092012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后的月收入變

14、化趨勢圖。從圖中可見,大學生畢業半年后月收入呈現連續增長趨勢。通過計算得知20092012年的通貨膨脹率是13.8%(2009至2012年通貨膨脹率:-0.7%、3.3%、5.4%、2.6%、2.6%),以2009年為基期,2012年全國總體大學生實際工資額為2678元,實際工資增長額為548元。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三)工作與專業相關度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三)工作與專業相關度 2012屆本科畢業生的工作與專業相關度為69%,2011 屆本科畢業生的工作與專業相關度為67%,2012屆比2011屆均上升了

15、2個百分點,2010屆本科畢業生的工作與專業相關度為69%,2009屆本科畢業生的工作與專業相關度為67%。2012屆高職高專為62%,2011屆高職高專為60%,2012屆比2011屆均上升了2個百分點,2010屆高職高專為59%,2009屆高職高專為57%。 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三)工作與專業相關度 如何使工作與專業的相關度加強? 國家相關部門要定期組織專家進行探討、研究,瞄準區域經濟與產業結構調整的走向,科學地分析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對人才的總體需要和區域對人才的特殊需求,加強對區域經濟建設所需人才的近期、中期、遠期需求趨勢分析預測,以指導高校

16、調整專業課程及前瞻性地設置專業,積極探索適應地域經濟與社會發展所需的人才培養模式,促進畢業生專業與就業崗位關聯度的逐步提高。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四)工作穩定性離職率是考察工作穩定性的最重要指標。離職率=曾經發生離職行為的畢業生人數/現在工作或曾經工作過的畢業生人數。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四)工作穩定性 從圖中可以看到,2012屆本科畢業半年內離職率24% ,2012屆高職畢業半年離職率42%,2012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內的離職率呈現下降趨勢。2012屆全國大學畢業生有33%畢業半年內發生過離職,比2011屆

17、下降了8個百分點。2011屆全國大學畢業生有41%畢業半年內發生過離職,相當于每五個大學畢業生中就有兩個在半年內離職,比2010 屆 34% 上升了7 個百分點。其中,高職高專畢業生半年內的離職率高于本科畢業生,有52%的高職高專畢業生半年內發生過離職,也就是說每兩個高職高專畢業生里在半年內就有一個發生過離職。2011 屆大學畢業生半年內離職的人群有98%發生過主動離職,主動離職的主要原因是個人發展空間不夠( 30%) 和薪資福利偏( 21%) 。高離職率對大學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雙方都帶來損失: 畢業生要承擔失業風險及再次求職成本; 用人單位浪費了培訓成本。降低大學畢業生半年內的離職率( 尤其是

18、主動離職率) 是有待高校、畢業生、用人單位共同合作解決的問題。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四)工作穩定性1、美國學者卡茲的“組織壽命曲線”表明,在一起工作的員工,在一年半至五年期間,信息溝通水平最高,獲得的成果也最多。卡茲的組織壽命學從組織獲得的角度證明了人才流動的必要性,同時也指出人員流動不宜過快。對大學畢業生而言,流動間隔應大于2年,這時適應組織環境和完成一個項目所需的下限時間,工作一年就離職不利于工作經驗的積累。2、應重視職業規劃和職前實習,加強對用人單位的考察;3、要適應環境,提高能力,提高個人組織化程度。日本學者中松義郎指出,處于群里中的個人只要

19、在個體方向與群體方向一致的時候,個體能力才會得到充分發揮,群體的整體功能水平也才會實現最大化,并指出個人目標應主動向組織目標靠攏。同時,組織應積極對個人進行需求的了解,進行業務方面的指導與支持。畢業生入職后,要在企業提供的平臺上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必須盡快適應環境,積累經驗,努力提高自身綜合能力。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六、大學畢業生就業的中期發展狀況分析月收入及漲幅分析 職位晉升分析 工作穩定性分析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一)月收入及漲幅分析2012屆本科畢業生畢業半年后月收入3366元,2011屆本科生畢業半

20、年后月收入3051元,2012屆本科生較2011屆本科生月收入增長率為10.3%;2012屆高職高專畢業生畢業半年后月收入2731元,2011屆高職高專院校畢業生畢業半年后月收入2482,2012屆高職高專畢業生較2011屆月收入增長率10%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二)職位晉升分析下圖為2008屆、2009屆大學畢業生就業三年內的職位晉升比例,可以看出,2009屆本科畢業生比例為52%,低于高職高專的晉升比例(56%)。與2008屆畢業生相比,本科和高職的這一比例均有所下降,且高職類的下降要多于本科。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21、秋記與你分享(二)職位晉升分析由上圖可看到,2008屆和2009屆大學畢業生就業三年內平均獲得職位晉升次數相同,均為0.9次,其中本科為0.8次,略低于高職高專畢業生(1.0次)。2008屆有34%的本科畢業生獲得過1次晉升,高職高專這一比例為33%; 有6% 的本科畢業生獲得過3 次及以上的晉升,高職高專這一比例為10%。本科畢業生的晉升相對較慢,可能源于他們從事的職位本身起點較高,要通過更嚴格的資格考試,或更長時間的經驗積累。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二)職位晉升分析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二)職位晉升分析靜

22、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二)職位晉升分析 由上兩圖可知,2008屆本科畢業生認為對職位晉升有幫助的大學活動主要是課外自學的知識和技能(含培訓,44%)、擴大社會人脈關系(34%)、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和技能(33%); 高職高專畢業生認為對職位晉升有幫助的大學活動主要是課外自學的知識和技能(含培訓)(36%)、擴大社會人脈關系(35%)、假期實習/課外兼職(30%)。 可見,除了用于傳授知識的“第一課堂”,高校還要善于利用“第二課堂”(包括假期實習/課外兼職、課外自學的知識和技能等),來幫助畢業生在職場里更有發展后勁。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三)工作穩定性分析 從圖中可見,2008屆大學生畢業三年內平均為2.3個雇主工作過,其中本科畢業生的平均雇主數為2.1個,低于高職高專的平均雇主數(2.6個)。可見,高職高專畢業生的工作穩定性相比本科的較差。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靜思篤行 持中秉正 秋記與你分享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