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療法ppt課件_第1頁
艾灸療法ppt課件_第2頁
艾灸療法ppt課件_第3頁
艾灸療法ppt課件_第4頁
艾灸療法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2 灸法是以艾絨為主要成分制成的灸材,點燃后懸置或放置在穴位或病變部位,灸法是以艾絨為主要成分制成的灸材,點燃后懸置或放置在穴位或病變部位,借灸火的熱力以及藥物的作用,激發經氣,達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種外治方法。借灸火的熱力以及藥物的作用,激發經氣,達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種外治方法。灸灸燒灼 定義概 述3 艾屬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國各地均有生長,以蘄州產者為佳,故有艾屬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國各地均有生長,以蘄州產者為佳,故有“蘄艾蘄艾”之稱。之稱。 4艾葉艾葉氣味芳香氣味芳香容易燃燒容易燃燒火力溫和火力溫和名醫別錄名醫別錄載:載: 艾味苦,微溫,無毒,主灸百病。艾味苦,微溫,無毒,主灸

2、百病。 最佳灸料最佳灸料5 選用干燥的艾葉,搗制后除去雜質,即可制成純凈細軟的選用干燥的艾葉,搗制后除去雜質,即可制成純凈細軟的艾絨,曬干貯藏,以備應用。艾絨,曬干貯藏,以備應用。艾絨的制作艾絨的制作6 灸法的作用灸法的作用 常用于治療臟腑虛寒證及實寒證如常用于治療臟腑虛寒證及實寒證如寒凝血滯、經絡痹阻寒凝血滯、經絡痹阻所引起的寒濕痹痛、痛經、所引起的寒濕痹痛、痛經、經閉、胃脘痛、寒疝、腹痛、泄瀉、痢疾等。經閉、胃脘痛、寒疝、腹痛、泄瀉、痢疾等。(一)溫經散寒(一)溫經散寒素問素問 異法方宜論篇異法方宜論篇載:載:“臟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焫臟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焫”7 凡凡氣虛下陷氣虛下陷或或陽氣

3、欲脫之危證陽氣欲脫之危證,皆可用灸法,皆可用灸法,以扶助虛脫之陽氣以扶助虛脫之陽氣。臨床常用于治療。臨床常用于治療亡陽虛脫證和中氣不足、陽氣下陷而引起的遺尿、脫肛、陰挺、崩漏、帶下、久泄、久痢、亡陽虛脫證和中氣不足、陽氣下陷而引起的遺尿、脫肛、陰挺、崩漏、帶下、久泄、久痢、痰飲等。痰飲等。(二)扶陽固脫(二)扶陽固脫扁鵲心書扁鵲心書記載:記載:“真氣虛則人病,真氣脫真氣虛則人病,真氣脫 則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則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8 灸能使氣機通暢,營衛調和,故瘀結自散。常用于治療灸能使氣機通暢,營衛調和,故瘀結自散。常用于治療氣血凝滯氣血凝滯 之疾,如乳癰之疾,如乳癰(急性乳腺炎

4、)初起、瘰疬(頸淋巴結核)、癭瘤等疾病。(急性乳腺炎)初起、瘰疬(頸淋巴結核)、癭瘤等疾病。(三)消瘀散結(三)消瘀散結9 無病施灸,可以激發人體的正氣,增強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長壽不衰。無病施灸,可以激發人體的正氣,增強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長壽不衰。可調理亞健康狀態??烧{理亞健康狀態。(四)(四)防病保健防病保健扁鵲心書扁鵲心書須識扶陽須識扶陽說:說:人于無病時,常灸關元、人于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門、中脘,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年壽也。氣海、命門、中脘,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年壽也。 醫說醫說針灸針灸說:說:“若要安,三里莫要干。若要安,三里莫要干。” 免疫調節免疫調節10常用

5、灸法艾灸其他灸法艾炷灸艾條灸溫針灸溫灸器灸直接灸間接灸懸起灸實按灸燈火灸天灸白芥子灸蒜泥灸瘢痕灸無瘢痕灸隔姜灸隔蒜灸隔鹽灸隔附子餅灸溫和灸雀啄灸太乙針灸雷火針天灸回旋灸一、基本技術一、基本技術11 艾柱的制作 將純凈的艾絨將純凈的艾絨 ,放在平板,放在平板上,用手搓捏成大小不等的圓錐形上,用手搓捏成大小不等的圓錐形艾炷艾炷 ,艾炷高,艾炷高1厘米左右,直徑厘米左右,直徑0.8厘米左右,燃燒完厘米左右,燃燒完1柱為一壯。柱為一壯。12(一)隔(一)隔 物物 灸灸 用藥物或其他材料將艾炷與用藥物或其他材料將艾炷與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膚隔開進行施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膚隔開進行施灸的方法。又稱間接灸。灸的方法

6、。又稱間接灸。13隔物灸隔姜灸隔姜灸隔蒜灸隔蒜灸隔附子灸隔附子灸隔鹽灸隔鹽灸141 1、隔姜灸、隔姜灸將鮮姜切成直徑大約將鮮姜切成直徑大約34厘米,厘米,厚約厚約0.30.4厘米的薄片,厘米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數孔,中間以針刺數孔,將姜片置于應灸的腧穴部位或患處將姜片置于應灸的腧穴部位或患處將艾炷放在姜片上點燃施灸將艾炷放在姜片上點燃施灸艾炷燃盡,易炷再灸艾炷燃盡,易炷再灸皮膚紅潤不起泡為度皮膚紅潤不起泡為度1516 治療治療因感寒而致因感寒而致的嘔吐、腹痛、痛經以及風寒痹痛等。的嘔吐、腹痛、痛經以及風寒痹痛等。溫胃止嘔、散寒止痛溫胃止嘔、散寒止痛172 2、隔鹽灸、隔鹽灸將純凈干燥的食鹽填敷于

7、臍部將純凈干燥的食鹽填敷于臍部或于鹽上再置一薄姜片或于鹽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上置大艾炷施灸艾炷燃盡,易炷再灸艾炷燃盡,易炷再灸連續施灸,不拘壯數,連續施灸,不拘壯數,以期脈復、肢溫、證候改善以期脈復、肢溫、證候改善1819 治療急性寒性腹痛、吐瀉并作、中風脫證、四肢發涼等。治療急性寒性腹痛、吐瀉并作、中風脫證、四肢發涼等?;仃?、救逆、固脫203 3、 隔蒜灸隔蒜灸鮮大蒜切成厚約鮮大蒜切成厚約0.30.30.50.5厘米厘米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數孔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數孔搗蒜如泥亦可搗蒜如泥亦可將蒜片置于應灸將蒜片置于應灸的腧穴部位或患處的腧穴部位或患處將艾炷放在蒜片上點燃施灸將艾炷放在蒜片

8、上點燃施灸艾炷燃盡,易炷再灸艾炷燃盡,易炷再灸皮膚紅潤不起泡為度皮膚紅潤不起泡為度2122 用于治療淋巴結核、肺結核及初起的腫瘍(未潰瘡癤、乳癰)及蟲、蛇、蝎、用于治療淋巴結核、肺結核及初起的腫瘍(未潰瘡癤、乳癰)及蟲、蛇、蝎、蜂蜇咬傷等病證。蜂蜇咬傷等病證。清熱解毒、殺蟲清熱解毒、殺蟲23 將艾條懸放在距離穴位一定高度上進行熏烤,不使艾條點燃端直接接觸將艾條懸放在距離穴位一定高度上進行熏烤,不使艾條點燃端直接接觸皮膚。施灸時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準應灸的腧穴部位或患處,約距皮膚皮膚。施灸時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準應灸的腧穴部位或患處,約距皮膚35厘米左右進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

9、一般施灸厘米左右進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施灸1015分鐘。分鐘。(二)懸(二)懸 灸灸24艾條灸25懸 灸回旋灸雀啄灸溫和灸261 1、溫和灸、溫和灸 施灸時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準應灸的腧穴部位或患處,約施灸時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準應灸的腧穴部位或患處,約距皮膚距皮膚2 23 3厘米左厘米左右右,進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每處,進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每處灸灸10101515分鐘分鐘,至,至皮膚出現紅暈為度。皮膚出現紅暈為度。*溫和灸溫和灸促進混合痔術后組織修復的臨床研究促進混合痔術后組織修復的臨床研究*溫和灸溫和灸法治未病法治未

10、病2728 將艾條點燃的一端與施灸部位的皮膚并不固定在一定距離,而是像鳥雀啄將艾條點燃的一端與施灸部位的皮膚并不固定在一定距離,而是像鳥雀啄食一樣,一上一下活動地施灸,一般施灸食一樣,一上一下活動地施灸,一般施灸1015分鐘。分鐘。2 2、雀啄灸、雀啄灸*雀啄灸雀啄灸法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研究法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研究*雀啄灸雀啄灸治療術后腹脹治療術后腹脹*雀啄灸雀啄灸治療足跟痛治療足跟痛38例例2930 艾條點燃的一端與施灸部位的皮膚雖然保持一定的距離,但不固定,而艾條點燃的一端與施灸部位的皮膚雖然保持一定的距離,但不固定,而是均勻地左右移動或往復回旋熏烤施灸。是均勻地左右移動或往復回旋

11、熏烤施灸。3 3、回旋灸回旋灸3132 以上諸法(懸灸)對以上諸法(懸灸)對一般應灸的病證均可采用,一般應灸的病證均可采用,但溫和灸多用于灸治慢性但溫和灸多用于灸治慢性病,雀啄灸、回旋灸多用病,雀啄灸、回旋灸多用灸治急性病。灸治急性病。334、溫 盒 灸 將溫灸盒置于所選的施灸部位中將溫灸盒置于所選的施灸部位中央,點燃艾條后,放在施灸穴位上方央,點燃艾條后,放在施灸穴位上方的灸盒中鐵紗上,蓋好封蓋以調節溫的灸盒中鐵紗上,蓋好封蓋以調節溫度,每次每部位度,每次每部位2030分鐘,一次可分鐘,一次可灸數穴。灸數穴。34一般需要灸治者均可采用。對小兒、婦女及畏懼灸治者最為適宜有調和氣血、溫中散寒的作

12、用35二、常見疾病的艾灸療法(一)感冒 感冒常由外感風寒,客于肺衛,以鼻塞、流涕、噴嚏、頭痛、惡寒、發熱、苔薄白、脈浮等為主要表現,本病相當于西醫的普通感冒。 治則:疏風解表散寒。常用懸灸法,隔姜灸法。 操作步驟: 1、取穴:風池、大椎、曲池、合谷、尺澤。 2、配穴:風寒加風門、肺俞、列缺;氣虛加足三里;身痛加大杼;腹痛、腹瀉加神闕。36 3、懸灸法:將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溫熱舒適感為度。每次選取24穴,每穴每次艾灸1520分鐘,以灸后穴位局部皮膚潮紅為度。每日12次,至治愈。 4、隔姜灸法:用鮮姜切成直徑大約3厘米4厘米,厚約0.3厘米0.4厘米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數孔,然后置于

13、穴位上,再將艾炷放于姜片上點燃施灸,當患者感覺灼燙時,可將姜片稍微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以免燙傷。艾炷燃盡,易炷再灸,每穴每次艾灸57壯。每次選取34穴,每日1次,至痊愈。 特別提示:對于體虛易感冒者,可在夏季進行預防性治療。在感冒流行季節可按上述方法預防性治療一周。37 (二)面癱病 面癱常由風寒外襲,入中面部經絡,以一側面部肌肉癱瘓、額紋消失、眼裂增大、露睛流淚、鼻唇溝變淺、口角歪向健側為主要臨床表現,部分患者初起時有耳后疼痛。本病相當于西醫的周圍性面癱。 治法:疏風通絡,行氣活血。常用懸灸法、隔姜灸法。 操作步驟: 1、取穴:翳風、頰車、地倉、合谷、陽白。 2、配穴:風邪勝者加灸太陽、風

14、池;氣虛者加灸足三里。38 3、懸灸法:將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溫熱舒適感為度。每次選取24穴,每穴每次艾灸1520分鐘,以灸后穴位局部皮膚潮紅為度。每日12次, 710次為1療程。 4、隔姜灸法:用鮮姜切成直徑大約3厘米4厘米,厚約0.3厘米0.4厘米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數孔,然后置于穴位上,再將艾炷放于姜片上點燃施灸,當患者感覺灼燙時,可將姜片稍微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以免燙傷。艾炷燃盡,易炷再灸,每穴每次艾灸57壯。每次選取34穴,每日1次,5次為1療程。39 特別提示:面癱早期,應重灸翳風穴,懸灸時間在30分鐘以上為佳。面癱恢復期,可增加懸灸神闕穴以補益正氣。面部皮膚嬌嫩,應

15、避免灼傷皮膚。患者在治療期間應避風寒。40 (三)泄瀉病(腸易激綜合征腹瀉型) 泄瀉亦稱腹瀉,常有脾胃虛弱、濕邪內盛而致,以致排便次數增多,糞便稀薄為臨床表現。本病相當于西醫的腸易激綜合征腹瀉型。 治則:健脾化濕。常用懸灸法、隔鹽灸法。 操作步驟: 1、取穴:天樞、足三里。 2、配穴:胃脘脹痛者加中脘、內關;濕盛者加上巨虛、陰陵泉;脾胃虛弱者加脾俞、公孫、氣海;命火虛弱者加命門、腎俞、關元、神闕;肝木乘脾者加脾俞、太沖。41 3、懸灸法:將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溫熱舒適感為度。每次選取24穴,每穴每次艾灸1520分鐘,以灸后穴位局部皮膚潮紅為度。每日1次, 10次為1療程。 4、隔

16、鹽灸法:取神闕穴,用純凈食鹽填敷于臍部,于鹽上再置一薄姜片,中間以針刺數孔,上置大艾炷施灸,當患者感覺灼燙時,可將姜片稍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當艾炷燃盡,易炷再灸,每次艾灸710壯。每日1次,57次為1療程。 特別提示:隔鹽灸前應清潔神闕穴局部,艾灸時時刻詢問患者的局部感覺,避免燙傷。42 (四)痛經 痛經多因體質素弱,氣血不足,沖任失調,胞宮失養,復因情志失調、或經期受寒飲冷,以致經血滯于胞宮而成。以月經期前后或月經期中發生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為主要臨床表現。本病相當于西醫的原發性痛經 治則:溫養沖任,通經止痛。常用懸灸法、隔姜灸法。 操作步驟: 1、取穴:中極、氣海、三陰交。 2、配穴

17、:氣血虧虛加脾俞、胃俞;肝腎不足加肝俞,腎俞;寒凝加歸來、地機;氣滯加肝俞、太沖。43 3、懸灸法:將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溫熱舒適感為度。每次選取24穴,每穴每次艾灸1520分鐘,以灸后穴位局部皮膚潮紅為度。每日1次,每個月經周期,以月經前34天開始治療, 5次為1療程,共治療三個月經周期。 4、隔姜灸法:用鮮姜切成直徑大約3厘米4厘米,厚約0.3厘米0.4厘米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數孔,然后置于穴位上,再將艾炷放于姜片上點燃施灸,當患者感覺灼燙時,可將姜片稍微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以免燙傷。艾炷燃盡,易炷再灸,每穴每次艾灸710壯。每次選取34穴,每日1次,以每個月經周期的月經前3

18、4天開始治療, 5次為1療程,共治療3個月經周期。44 特別提示:灸法具有溫腎暖宮、活血化瘀的功效,治療原發性痛經療效較好。月經前后及行經期應注意保暖,避免受涼,忌勞累。45 (五)膝痹病 膝痹常因膝關節周圍軟組織慢性勞損、肝腎不足、外邪痹阻經脈所致。不通則痛,不榮則痛,以膝關節疼痛、腫脹、活動受限為主要臨床表現。活動或天氣變化時疼痛加重,常反復發作。本病相當于西醫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治則:通痹止痛。常用懸灸法、隔姜灸法。 操作步驟: 1、取穴:局部壓痛點。 2、配穴:血海、梁丘、犢鼻、膝眼,陰寒重者加陰陵泉、足三里。46 3、懸灸法:將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溫熱舒適感為度。每次

19、選取24穴,每穴每次艾灸1520分鐘,以灸后穴位局部皮膚潮紅為度。每日1次, 10次為1療程。 4、隔姜灸法:用鮮姜切成直徑大約3厘米4厘米,厚約0.3厘米0.4厘米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數孔,然后置于穴位上,再將艾炷放于姜片上點燃施灸,當患者感覺灼燙時,可將姜片稍微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以免燙傷。當艾炷燃盡,易炷再灸,每穴每次艾灸710壯。每次選取34穴,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47 特別提示:注意膝關節的防寒保暖,增強體質,肥胖者應適當減輕體重,避免久行、久立。48 (六)項痹病 項痹常因督脈勞損、氣血不足、感受外邪等導致經脈痹阻,以項部疼痛麻木,連及頭、肩、上肢,頸部活動受限,并可伴有眩暈

20、等為主要表現。本病相當于西醫的頸椎病。 治則:活血通經。常用懸灸法、隔姜灸法、溫盒灸法。 操作步驟: 1、取穴:頸部壓痛點、頸夾脊、大椎、肩井。 2、配穴:督脈勞損者加命門、腰陽關;氣血不足者加足三里、神闕;風寒勝者加風門、肺俞;氣滯血瘀者加膈俞。49 3、懸灸法:將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溫熱舒適感為度。每次選取24穴,每穴每次艾灸1520分鐘,以灸后穴位局部皮膚潮紅為度。每日1次, 710次為1療程。 4、隔姜灸法:用鮮姜切成直徑大約3厘米4厘米,厚約0.3厘米0.4厘米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數孔,然后置于穴位上,再將艾炷放于姜片上點燃施灸,當患者感覺灼燙時,可將姜片稍微提起,稍停后

21、放下再灸,以免燙傷。當艾炷燃盡,易炷再灸,每穴每次艾灸710壯。每次選取34穴,每日1次,710次為1療程。50 5、溫盒灸法:將溫灸盒置于所選的施灸部位中央點燃艾條后,放在施灸穴位上方灸盒中的鐵紗上,蓋好封蓋以調節溫度,每次每部位灸2030分鐘,一次可艾灸數穴。每日1次,710次為1療程。 特別提示:灸法對頸椎病的頸型、神經根型、椎動脈型療效較好。同時要勞逸結合,減少頸部勞損,防風寒,適當頸項功能鍛煉。51 (七)腰痛 腰痛常因肝腎不足、外邪侵襲、經脈氣血痹阻所致,以腰部及腰骶部的慢性疼痛、時輕時重、纏綿不愈、休息可緩解、勞累后加重、常有固定壓痛點為臨床表現。本病相當于西醫的慢性腰肌勞損。 治法:補益肝腎,溫經通脈。常用懸灸法、隔姜灸法、溫盒灸法。 操作步驟: 1、取穴:腰部壓痛點、腰夾脊穴。 2、配穴:肝腎不足者加腎俞、志室;陽虛者加命門、腰陽關;寒濕重者加大腸俞、氣海俞。52 3、懸灸法:將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