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工程概況廣東省連州至懷集公路項目A2合同段路線起點K47+000在連州市的附城鎮(zhèn)觀音山附近沿連州與連南交界處和連南與連山交界處的山間谷地南行,經連州市附城鎮(zhèn),連南縣三江鎮(zhèn),連山縣太保鎮(zhèn),連南大坪鎮(zhèn)、香坪鎮(zhèn),連山縣吉田鎮(zhèn)、永豐鎮(zhèn)、福堂鎮(zhèn)、小山江鎮(zhèn),終點位于小山江鎮(zhèn)區(qū)西北側山坡處與A1合同段段相接,路線總長69.48km,其中第9標起點位于連南香坪鎮(zhèn),起點樁號為K80+300,終點樁號為K92+450,路線長12.161km(含長鏈),包括橋梁3757.5m/11座,隧道4342.5m/1座、蓋板涵洞11道,圓管涵10道,互通立交1處。1.1茅田界隧道茅田界隧道為特長公路隧道,左、右線分離布設。
2、茅田界左線隧道起訖樁號為ZK84+584ZK88+921,長度為4337m,連州端采用削竹式洞門,懷集端采用端墻式洞門;茅田界右線隧道起訖樁號為YK84+585YK88+933,長度為4348m,連州端采用削竹式洞門,懷集端采用端墻式洞門。貫通面為:ZK86+780、YK86+780處;茅田界隧道連州端洞口段線間距約為27.5m,洞身段線間距約為38m,懷集端線間距約為28.8m;茅田界隧道地面最大高程約為890m,隧道最大埋深約為554m;左線隧道連州端位于R=1900的圓曲線上(設3%的超高),洞身位于直線上,左線隧道懷集端位于R=1700的圓曲線上(設-3%的超高);右線隧道連州端位于R
3、=1850的圓曲線上(設-3%的超高),洞身位于直線上,右線隧道懷集端位于R=1900的圓曲線上(設3%的超高)。1.2坐標系統(tǒng)、高程系統(tǒng)及控制網概況茅田界隧道位于中央子午線經度為1121000,投影面大地高300米;平面坐標系統(tǒng)的參考橢球為1980西安橢球,橢球參數為:長半軸a=6378140,扁率f=298.257。高程系統(tǒng)采用1985國家高程基準。現(xiàn)有的平面控制網概況:三等控制點11個,隧道進口處附近有GPS06、MS03、MS01、SD0、SD1、ZD1、YD1,出口處附近有MS06、MS04、F11、GPS04。現(xiàn)有的高程控制網概況:有三等水準點8個:MS03、F16、F17、SD1
4、、F11、MS06 、MBM05、MBM04。1.3依據的規(guī)范及既有成果3.1工程測量規(guī)范(GB 50026-2007);3.2全球定位系統(tǒng)(GPS)測量規(guī)范(GB/T 18314-2009);3.3公路勘測規(guī)范(JTG C10 2007);3.4連懷公路第九標控制網復測技術成果報告3.5 茅田界隧道設計施工圖紙1.4計劃投入的測量人員及儀器表1.4.1計劃投入的主要測量人員及分工序號姓名職稱擔任職務及分工備注1*高級工程師總負責人1人2*助理工程師設計與測量1人3*等技術員施工測量6人表1.4.2計劃投入的測量儀器情況序號設備名稱儀器型號儀器精度數量(臺)備注1GPS接收機徠卡SPS8813
5、mm+0.5ppm4已檢定2GPS接收機徠卡SPS8823mm+0.5ppm2已檢定3水準儀SOKKIA B200.7mm/km2已檢定4全站儀徠卡S32“1已檢定二、洞外控制測量 洞外控制網測量前,要根據隧道貫通誤差規(guī)定和平面控制測量設計要素進行洞外控制網設計。 表2.1.1隧道貫通誤差規(guī)定項目橫向貫通誤差高程貫通誤差相向開挖長度(km)4L8洞外貫通中誤差(mm)3525洞內貫通中誤差(mm)6525洞內外綜合貫通中誤差(mm)7535表2.1.2 精度要求測量部位測量方法測量等級適用長度(km)測角中誤差()邊長相對中誤差洞外GPS測量三等361/70000洞內導線測量四等252.51/
6、800002.1 GPS首級控制(C級)2.1.1網型設計 茅田界隧道(設計右線長4348m)洞外平面控制網在選取進、出口附近6個三控制點(GPS06、MS01、MS03、MS06、MS04、GPS04)的基礎上布設加密點,共加密8個控制點,分別為(gs01、gs02、gs03、gs04、gs05、gs06、gs07、gs08)。 采用儀器設備:洞外平面控制測量將嚴格按照GPS三等網精度進行施測。網型采用邊連的方式,采用4臺GPS雙頻接收機同步靜態(tài)觀測。圖2.1.1-1 GPS加導線網型設計圖2.1.1-2GP網型設計2.1.2洞外平面控制測量外業(yè)觀測執(zhí)行的技術要求 等級項目三等靜態(tài)測量衛(wèi)星截
7、止高度角()15同時觀測有效衛(wèi)星數4有效時段長度(min)90觀測時段數2數據采樣間隔(S)5接收機類型雙頻PDOP或GDOP62.1.3洞外平面控制測量外業(yè)觀測(1)按規(guī)定時間進行同步觀測作業(yè)。(2)采用天寶GPS雙頻接收機同步靜態(tài)觀測模式,觀測的獨立時段重置儀器。(3)同步觀測時段數為2,每時段觀測90分鐘。(4)作業(yè)前按要求進行儀器檢校。對中設備采用精密對點器,對中精度小于2mm,在作業(yè)前及作業(yè)過程中對基座水準器、光學對點器進行檢校,確保其狀態(tài)正常。(5)天線安置嚴格對中、整平,正確量取至儀器指定的天線參考點高度,以便于在隨后的數據處理中精確計算天線高。(6)天線高每時段前(必須在開機之
8、前)和測后(必須在關機后)各讀取一次,每次應在相同的位置,從天線三個不同方向(間隔120)量取,或用接收機天線專用量高器量取,兩次量取誤差小于2mm時,取平均值作為最終結果,并記入觀測手簿,若大于2mm,該點重測。(7)在有效觀測時段內,如中途斷電,則該時段必須重測。因觀測環(huán)境及衛(wèi)星信號等原因造成數據記錄中斷累計時間超過25分鐘,則該時段重測。(8)作業(yè)中使用對講機,離GPS接收機10m以外。同一點在不同時段觀測應改變儀器高度,并改變天線方向,以獲得重復基線,前后時段儀器,嚴格對中整平,盡量避免因多次安置儀器對重復基線較差帶來的影響。2.1.4洞外項目費用預計項目時間/天數量/臺/人價格/元/
9、天總計/元GPS344004800全站儀22100400水準儀22100400車輛518004000人員582008000總計/元18600三.洞內控制測量3.1洞內平面網控制測量對隧道洞內導線進行設計,主要為保證隧道最終貫通誤差能否滿足規(guī)范要求,同時也為洞內測設中線提供依據。按工程測量規(guī)范中隧道貫通誤差規(guī)定,對茅田界隧道進洞導線進行設計,洞內導線按隧道四等導線測量精度施測。圖3.1洞內導線布設圖3.1.1洞內平面控制網設計后貫通誤差估算與分析茅田界隧道洞內貫通誤差估算,暫按不等邊直伸導線估算, 茅田界隧道出口處進洞口設計控制點至貫通點距離2402m,進洞后導線點按上圖布設。估算由測角引起的導
10、線終點的點位橫向差, 其估算公式為: mq=, mq =43.9mm。由于測邊引起的導線的縱向中誤差為0.603mm.隧道洞內導線測角、測距對貫通精度的總影響值為:m =62.104mm,小于規(guī)范要求65mm限差,說明洞內平面控制網測量設計可行。表3.1.2洞內平面控制網測量外業(yè)觀測3.1.2.1洞內平面控制網測量外業(yè)觀測執(zhí)行的技術要求導線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等級測角中誤差()測距相對中誤差(mm)方位角閉合差()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測回數2級儀器四等2.51851/350006水平角方向觀測法的技術要求等級儀器等級半測回歸零差()一測回內互差()同一方向值各測回互差()四等2級儀器8139邊長測
11、量技術要求等級測距儀器精度等級每邊測回數一測回讀數較差限值()單程各測回較差()往返觀測平距較差限值往測反測四等22710(a+b*D)3.1.2.2洞內平面控制測量外業(yè)觀測洞內導線測角和測邊1洞口站測量工作要在陰天或夜晚進行。2洞內導線測量前應充分通風,沒有塵霧后才能進行洞內導線測量。3洞內測量前應先將儀器開箱放置20min左右,讓儀器與洞內溫度基本一致。4目標棱鏡應有足夠亮度,受光均勻柔和、目標清晰,避免光線從旁側照射目標。5儀器和反射鏡面應無水霧。6洞內導線水平角觀測用全站儀測回法測左、右角,為提高測角精度測角時左、右角各測6個測回,角度較差在限差之內取平均值。 7完成規(guī)定測回數一半后,
12、儀器和反射鏡均應轉動180重新對中整平,觀測剩余測回數。8在導線測量時采取暫停施工,以保證導線測量的順利進行.3.2洞內高程控制測量3.2.1洞內高程控制設計 洞內高程控制點由洞口高程控制點引入洞內,每隔150200米埋設一個水準點,也可利用現(xiàn)有洞內平面控制點,采用三等水準測量方法進行測段間往返測量。洞內高程控制點隨著隧道施工進度逐漸引入洞內,建立新一期高程控制點前應檢測起算高程點。檢測已測測段高差之差應滿足規(guī)范的要求。圖3.2.1洞內高程控制布設圖3.2.2洞內高程控制設計后貫通誤差估算與分析洞內高程控制測量誤差產生的高程貫通中誤差按下式計算: Mh=M LM三等水準測量每千米測量偶然中誤差
13、為3mm。L洞內高程測量路線長度按2.3km計算。那么茅田界隧道洞內高程控制測量誤差產生的高程貫通中誤差4.55mm,小于規(guī)范中的高程貫通誤差限差70mm要求。3.2.3洞內高程控制測量外業(yè)觀測3.2.3.1洞內高程控制網測量外業(yè)觀測執(zhí)行的技術要求三等水準高程控制網測量主要技術要求(1)水準測量主要精度要求水準測量 等 級每千米水準測量偶然中誤差M每千米水準測量全中誤差MW限 差(mm)檢測已測段高差之差往返測不符值附合路線或環(huán)線閉合差三等3.0201212(2)水準觀測的主要技術要求等級水準儀最低型號水準尺類型視距前 后視距差測段的前后視距累積差視 線高 度數字水準儀重復測量次數光學數字光學
14、數字光學數字光學數字三等DS1因瓦1001002.03.05.06.0三絲能讀數0.351次DS2雙面木尺單面條碼7575(3)水準觀測的測站限差項 目等 級兩次讀數之差兩次所測高差之差檢測間歇點高差之差上下絲讀數平均值與中絲讀數之差三等中絲讀數法2 mm3mm3mm3.2.3.2洞內高程控制網測量外業(yè)觀測按三等水準測量的技術要求進行測量,采用SOKKIA B20光學水準儀。采取的主要技術措施有:(1)測量時,保證前后視距相等,減少儀器i角對高差觀測的影響。(2)作業(yè)前及使用過程中檢查與校正i角,保證i角絕對值在作業(yè)過程中均不超過15。(3)水準測量全部采用單路線往返觀測,往返觀測使用同一類型
15、的儀器和轉點尺承沿同一線路進行。(4)水準測量采用2kg的尺墊作轉點尺承,并輔以竹竿做尺撐,以保證標尺穩(wěn)定、鉛直。(5)洞內測量前應先將儀器開箱放置20min左右,讓儀器與洞內溫度基本一致。(6)每一測段的往測與返測,其測站數均為偶數。由往測轉向返測時,兩支標尺互換位置,并重新整置儀器。(7)在連續(xù)各測站上安置水準儀的三腳架時,使其中的兩腳與水準路線的方向基本平行,而第三腳則依次輪換置于水準路線前進方向的左側與右側。3.2.4洞內高程控制測量數據處理及精度評定(1)水準測量數據處理采用手工計算平差。(2)高程網嚴密平差起算點的選取與穩(wěn)定性判斷原則。選取進出口處洞外高程控制點作為洞內水準的起算點
16、。(3) 從點位環(huán)境觀察控制點所處位置的是否穩(wěn)定,判斷外界可能的擾動破壞因素。(4)三等水準的測量以各水準路線測段往返測高差不符值計算每千米高差中數的偶然中誤差,合格后方可進行高差比對。否則應重測該段水準路線。每條水準路線應按測段往返測高差不符值計算偶然中誤差M,M按下列公式計算:式中: 測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 L 測段長(km); n 測段數。3.3洞內施工費用預計項目時間/天數量/臺/人價格/元/天總計/元全站儀1021002000水準儀1021002000車輛20180016000人員20820032000總計/元52000四.隧道施工測量4.1施工測量內容地面控制測量;將地面控制
17、點坐標、方向和高程傳遞到地下的聯(lián)系測量;洞內控制測量;開挖面放樣;拱頂監(jiān)測;竣工測量(斷面測量)。4.2隧道施工測量技術要求4.2.1貫通面位于直線時,隧道其中線采用折線法調整4.2.2 貫通面位于圓曲線時,由曲線的兩端向貫通面按長度比例調整中線。4.3高程貫通誤差應按下列方法調整4.3.1由兩端測得的貫通高程點高程,應取兩貫通高程的平均值作為調整后的貫通點高程。4.3.2高程貫通誤差調整可按貫通誤差的一半,分別在兩端未襯砌地段,以未襯砌段的線路長度按比例調整其范圍內各水準點的高程。4.3.3未襯砌段高程放樣應依據調整后的水準點高程進行。4.3.4調整后的線路應滿足線路設計和驗收規(guī)范要求。五.竣工測量隧道竣工測量的主要目的:檢查主要結構物及線路位置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及為將來運營的檢修工程和設備安裝等提供測量控制點5.1檢測中線點埋設永久性中樁 進行中線檢測,從一端洞口測至另一端洞口。檢測同時在直線間隔50米,曲線間隔20米,(或需要加測橫斷面處)打臨時中線樁或加以標志,以備測出隧道實際凈空。在中線統(tǒng)一檢測閉合后,直線地段每200250米埋設一個永久性中線點,曲線地段的五大樁應埋設永久中線點。還應根據通視條件決定中線點的埋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腦干出血術后護理查房
- 山西省晉源區(qū)第七小學2025年三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經典模擬試題含解析
- 四川音樂學院《設計素描(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中央司法警官學院《文化哲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襄樊市南漳縣2025屆數學五下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含答案
- 遼寧理工學院《化工應用軟件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理工大學《商務英語寫作(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重慶護理職業(yè)學院《數據結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延安大學《數據分析與數據挖掘》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婁底職業(yè)技術學院《導演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螞蟻咬傷患者的護理
- 生物質氣化耦合氫合成綠色甲醇一體化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寫作模板-申批備案
- 新146道100以內四個數字的加減法混合題目
- 小學語文“的、地、得”專項練習(附答案)
- 《機器人技術應用項目教程》(第二版)課件 2-項目三 威綸觸摸屏的組態(tài)設計 任務一 觸摸屏的組態(tài)與連接;觸摸屏控制氣缸推動
- 《Linux系統(tǒng)管理與配置》課件-項目三-任務5-Linux防火墻
- 2024至2030年中國去中心化標識符(DID)市場現(xiàn)狀研究分析與發(fā)展前景預測報告
- 中考英語688高頻詞大綱詞頻表
- YY-T 0954-2015 無源外科植入物-I型膠原蛋白植入劑
- 2024-2030年中國社區(qū)醫(yī)院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脫硫技術方案鈉堿法脫硫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