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專題提升練10文言文閱讀二武官類含解析_第1頁
2022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專題提升練10文言文閱讀二武官類含解析_第2頁
2022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專題提升練10文言文閱讀二武官類含解析_第3頁
2022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專題提升練10文言文閱讀二武官類含解析_第4頁
2022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專題提升練10文言文閱讀二武官類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專題提升練10文言文閱讀(二)武官類(時間:60分鐘分值:57分)武官類人物的品行特點:志向遠大、文治武功、忠誠廉潔、政績卓著、為人正直、處事嚴明、直言勸諫、盡心軍事、善于謀略、關注民生、體恤部下。2015年全國卷宋史孫傅傳,傳主孫傅雖是文官,卻也干了武官方面的大事,可謂文武雙全。2018年全國卷晉書魯芝傳,其傳主魯芝清廉忠誠,謙和端正,審時度勢,治政有方。2019年全國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吳起英勇善戰,體恤士卒,主張德政,屢建奇功。這些人物傳記材料,向社會傳遞了正能量。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19分)司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齊景公時,晉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齊師敗績。景公患之

2、。晏嬰乃薦田穰苴曰:“穰苴雖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眾,武能威敵,愿君試之?!本肮兖?,與語兵事,大說之,以為將軍,將兵捍燕晉之師。穰苴曰:“臣素卑賤,君擢之閭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權輕,愿得君之寵臣,國之所尊,以監軍,乃可。”于是景公許之,使莊賈往。穰苴既辭,與莊賈約曰:“旦日日中會于軍門。”穰苴先馳至軍,立表下漏待賈。賈素驕貴,以為將己之軍而己為監,不甚急;親戚左右送之,留飲。日中而賈不至則仆表決漏入行軍勒兵申明約束既定夕時莊賈乃至穰苴曰:“何后期為?”賈謝曰:“不佞大夫親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將受命之日則忘其家,臨軍約束則忘其親,援枹鼓之急則忘其身。今敵國深侵

3、,邦內騷動,士卒暴露于境。君寢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懸于君,何謂相送乎!”召軍正問曰:“軍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對曰:“當斬?!鼻f賈懼,使人馳報景公,請救。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斬莊賈以徇三軍。三軍之士皆振栗。久之,景公遣使者持節赦賈,馳入軍中。穰苴曰:“將在軍,君令有所不受?!眴栜娬唬骸榜Y三軍法何?”正曰:“當斬?!笔拐叽髴帧p谠唬骸熬共豢蓺⒅??!蹦藬仄淦停囍篑€,馬之左驂,以徇三軍。遣使者還報,然后行。士卒次舍,井灶飲食,問疾醫藥,身自拊循之。悉取將軍之資糧享士卒,身與士卒平分糧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爭奮出為之赴戰。晉師聞之,為罷去。燕師聞之,度水而解。于

4、是追擊之,遂取所亡封內故境而引兵歸。未至國,釋兵旅,解約束,誓盟而后入邑。景公與諸大夫郊迎,尊為大司馬。已而大夫鮑氏、高、國之屬害之,譖于景公。景公退穰苴,苴發疾而死。(節選自史記司馬穰苴列傳,有刪改)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日中而賈不至/則仆表決漏/入行軍勒兵/申明約束/既定/夕時莊賈乃至/b日中而賈不至/則仆表決漏/入行軍勒兵/申明約束/既定夕時/莊賈乃至/c日中而賈不至/則仆表決漏/入/行軍勒兵/申明約束/既定夕時/莊賈乃至/d日中而賈不至/則仆表決漏/入/行軍勒兵/申明約束/既定/夕時莊賈乃至/d第一處不同“入行軍勒兵”,根據句意斷句,“入”,動詞,后

5、面省略軍營,前后要斷開;“行軍勒兵”指巡視營地,整頓軍隊,句意完整,前后要斷開,排除a、b兩項。第二處不同“既定夕時莊賈乃至”,根據句意斷句,“夕時”指日暮時分,應與后面一句連接,前面要斷開,排除c項。故選d。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司馬,西周始置,掌管軍政和軍賦,“司馬穰苴”表示穰苴擔任司馬之職。b親戚,指不包括父母在內的和自己有血親和姻親關系的所有內外親屬。c三軍,自周代諸侯大國設置三軍,一軍為一萬兩千五百人,后泛指軍隊。d節,指符節,綴有牦牛尾的竹竿,古代國君的使者出使時以此作為憑證。bb項,“不包括父母在內”錯誤?!坝H戚”指包括父母在內的和自己

6、有血親和姻親關系的所有內外親屬。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穰苴臨危受命,深受器重。晉、燕進犯齊國,齊軍潰敗。經晏嬰推薦,景公任命穰苴做將軍抵御敵軍進犯。b穰苴不畏權貴,依法治軍。寵臣莊賈未按約定時間到達,使者驅使車馬在軍中疾馳,都被穰苴按軍法斬首。c穰苴體恤士卒,深得軍心。他對士卒關懷備至,拿出自己專用的資糧款待士兵,病弱的士卒都愿上陣殺敵。d穰苴征戰凱旋,遭讒去職。他勝利歸來,受到景公禮遇,被封為大司馬,后因讒言被解除官職,病發而死。bb項,“使者驅使車馬在軍中疾馳,都被穰苴按軍法斬首”錯,根據原文“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殺之。乃斬其仆,車之左駙,馬之左驂,以

7、徇三軍。遣使者還報,然后行” 可知,斬殺的是使者的仆從。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君寢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懸于君,何謂相送乎!(5分)譯文:(2)燕師聞之,度水而解。于是追擊之,遂取所亡封內故境而引兵歸。(5分)譯文:答案(1)國君睡不安穩,吃不香甜,全國百姓的生命都維系在你的身上,還談得上什么送行呢!(2)燕軍聽說這種情況,渡過黃河向北退散而去。于是齊國軍隊追擊燕軍,就收復了所有淪陷的領土,然后才率領軍隊回來?!緟⒖甲g文】司馬穰苴,是田完的后代子孫。齊景公時,晉國出兵攻打齊國的東阿和甄城,燕國進犯齊國黃河南岸的領土,齊國的軍隊被打得大敗。齊景公為此非常憂慮。

8、于是晏嬰就向齊景公推薦田穰苴,說:“穰苴雖是田家庶出之子,可是他的文才能使大家歸服、順從,武略能使敵人畏懼,希望君王能試試他?!庇谑驱R景公召見了穰苴,跟他共同議論軍國大事,齊景公非常高興,立即任命他做了將軍,率兵去抵抗燕、晉兩國的軍隊。穰苴說:“我的地位一向是卑微的,君王把我從平民中提拔出來,置于大夫之上,士兵們不會服從,百姓也不會信任,人的資望輕微,權威就樹立不起來,希望能派一位君王寵信、國家尊重的大臣,來做監軍,才行?!庇谑驱R景公就答應了他的要求,派莊賈去做監軍。穰苴向景公辭行后,便和莊賈約定說:“明天正午在軍門會齊。”(第二天)穰苴率先趕到軍門,立起了計時的木表和漏壺,等待莊賈。但莊賈一

9、向驕橫貴顯,認為率領的是自己的軍隊,自己又是監軍,就不特別著急;親戚朋友為他餞行,挽留他喝酒。已經到了中午,莊賈還沒來。穰苴就推倒木表,摔破漏壺,進入軍營,巡視營地,整頓軍隊,宣布了各種規章號令。等他部署完畢,已是日暮時分,莊賈這才到來。穰苴說:“為什么約定了時間還遲到?”莊賈表示歉意地解釋說:“敝人的朋友親戚們送行,所以耽擱了?!别谡f:“身為將領,從接受命令的那一刻起,就應當忘掉自己的家庭;來到軍營宣布規定號令后,就應忘掉自己的親朋;擂鼓進軍,戰況緊急的時刻,就應當忘掉自己的生命。如今敵人侵略已經深入國境,國內騷動不安,戰士們已在前線戰場暴露,無所隱蔽。國君睡不安穩,吃不香甜,全國百姓的生

10、命都維系在你的身上,還談得上什么送行呢!”于是把軍法官叫來,問道:“軍法上,對約定時間遲到的人是怎么說的?”回答說:“應當斬首?!鼻f賈很害怕,派人飛馬報告齊景公,請他搭救。報信的人去后不久,還沒來得及返回,就把莊賈斬首,向三軍巡行示眾。全軍將士都很震驚害怕。過了好長時間,齊景公派的使者才拿著符節來赦免莊賈,車馬飛奔直入軍營。穰苴說:“將領在軍隊里,國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又問軍法官說:“駕著車馬在軍營里奔馳,軍法上是怎么說的?”軍法官說:“應當斬首?!笔拐弋惓?謶?。穰苴說:“國君的使者不能斬首?!本蛿亓耸拐叩钠蛷?,砍斷了左邊的夾車木,殺死了左邊駕車的馬,向三軍巡行示眾。讓使者回去向齊景公報

11、告,然后就出發了。士兵們安營扎寨,掘井立灶,飲水吃飯,探問疾病,安排醫藥,穰苴都親自過問并撫慰他們。還把自己作為將軍專用的物資糧食全部拿出來款待士兵,自己和士兵一樣平分糧食,特別照顧體弱多病的。三天后重新整訓軍隊,準備出戰。病弱的士兵也要求前行,爭先奮勇地為他赴敵戰斗。晉國軍隊知道了這種情況,就把軍隊撤回去了。燕軍聽說這種情況,渡過黃河向北退散而去。于是齊國軍隊追擊燕軍,就收復了所有淪陷的領土,然后才率領軍隊回來。還沒到國都,就解除了戰備,取消了戰時的規定號令,宣誓立盟,然后才進入國都。齊景公率領文武百官到郊外來迎接,敬重、推崇地任命他做大司馬。后來,大夫鮑氏、高氏、國氏一班人忌妒他,在齊景公

12、面前中傷、誣陷他。齊景公就解除了他的官職,穰苴發病而死。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題。(19分)裴莊字端己,閬州閬中人。以明經登第。歸宋,歷虹縣尉、高陵主簿,本府召權司理掾。轉運使雷德驤以威望自任,嘗巡按至境,官屬皆出迎候。莊獨視事本局,徐謁道周,德驤稱其有守。徙權忻州錄事參軍。先是,并州偫積軍儲,條制甚峻,掌出納者常十余人,及莊代之,獨任其事。擢授絳州防御推官。雍熙三年,通判忻州,未上道,會魏咸信出鎮澶州,改命為通判。未逾年,咸信表其能,遷太子中允。端拱初,契丹掠趙、深,邊將無功,莊上書以為“周世宗誅樊愛能、何徽二將,遂取淮南,克巴蜀。愿陛下申明紀律,無使玩寇”。會詔建方田,莊復上言:“

13、大役兵師,慮生事于邊鄙?!鄙仙浦?。淳化五年,李順亂蜀,命與雷有終并兼峽路隨軍轉運、同知兵馬事?;蜓郧f本蜀人,不宜此任,上益倚信之,許以便宜。事平轉殿中侍御史特召問討賊方略后契丹犯塞命為河北轉運使時傅潛統大軍駐定州北莊屢條奏其無謀略慮或失幾至道二年,遣將五路出討李繼遷,莊陰料師出無功,因請加恩繼遷,俟其倔強拒命,俘擒未晚。既而諸將果敗績。真宗即位,遷度支,充河東轉運使。上章言:“慶、邠、延州、通遠軍,咸處邊要,請武干如姚內斌、董遵誨者任之?!庇盅裕骸疤锝B斌嘗被疑,韓崇業本秦王婿,程德玄始事晉邸,初甚親近,后疏遠外遷,皆懷怨望,不宜委以戎寄。”未幾,移知蘇州。大中祥符初,東封,改鴻臚少卿,入判登聞

14、鼓院。六年,出知襄州。明年,車駕幸南京,莊以逮事太宗恩例,授太府卿,權判西京留司御史臺。天禧二年卒,年八十一。(節選自宋史裴莊傳,有刪改)5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事平/轉殿中侍御史/特召問討賊方略/后契丹犯塞/命為河北轉運使/時傅潛統大軍駐定州北/莊屢條奏其無謀略/慮或失幾/b事平/轉殿中/侍御史特召/問討賊方略/后契丹犯塞命為河北轉運使/時傅潛統大軍駐定州北/莊屢條奏/其無謀略慮或失幾/c事平/轉殿中侍御史/特召問討賊方略/后契丹犯塞命/為河北轉運使/時傅潛統大軍駐定州北/莊屢條奏其無謀略/慮或失幾/d事平/轉殿中/侍御史特召問討賊方略/后契丹犯塞/命為河北

15、轉運使/時傅潛統大軍駐定州北/莊屢條奏其無謀略慮/或失幾/a“轉殿中侍御史”中“殿中侍御史”是官職名,屬于專有名詞,中間不應斷開,排除b、d兩項?!昂笃醯し溉敝小胺浮钡囊馑际恰斑M犯”,是動詞?!叭笔琴e語,意思是“邊境”。“契丹犯塞”主謂賓俱全,應在“塞”后斷開,排除c項。故選a。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字,古者,名以正體,字以表德?!懊迸c“字”常有某種關聯,如:裴莊字端己,屈原名平字原,均為同義互訓。b明經,是科舉考試的科目之一。因被推舉者須明習經學,故命名為“明經”。c中國古代皇帝有廟號、謚號、年號之分,文中的“雍熙”“端拱”“淳化”“太宗”均

16、為北宋皇帝的年號。d遷,在中國古代,表示官職變動的詞語有“除、拜、遷、轉、擢”等,文中“遷太子中允”的“遷”是提升之意。cc項,“文中的太宗均為北宋皇帝的年號”錯誤,“太宗”是廟號。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裴莊奉旨討賊,不辱使命?;实坌湃闻崆f,派他與雷有終一起帶兵征討叛亂者李順,叛亂平定后,皇帝向裴莊征詢討伐敵人的謀略。b裴莊心憂國事,敢于直諫。邊將抵御契丹沒能建功,裴莊希望皇帝對他們申明紀律;建設方田時,裴莊提醒皇帝不要大規模動用軍隊。c裴莊才能卓越,受到提拔。他獨自承擔十多位出納人員的工作,被提升為絳州防御推官;魏咸信欣賞他的才能,推薦他做太子中允。d

17、裴莊忠于職守,不喜逢迎。轉運使雷德驤到所轄境內巡察,裴莊在官署處理完政事之后才前往謁見,雷德驤沒有責怪他,反而稱贊他。cc項,“推薦他做太子中允”錯誤。根據文意,魏咸信上奏推薦裴莊的才能,然后朝廷將裴莊升為太子中允,并不是魏咸信上奏推薦裴莊做太子中允。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莊獨視事本局,徐謁道周,德驤稱其有守。徙權忻州錄事參軍。(5分)譯文:(2)或言莊本蜀人,不宜此任,上益倚信之,許以便宜。(5分)譯文:答案(1)裴莊獨自在本官署處理事務,慢慢在路旁拜見(轉運使),雷德驤稱贊他有操守。調動他代理忻州錄事參軍。(2)有人說裴莊本來是蜀地人,不適合擔任這個職務,皇上

18、(卻)更加倚重信任他,允許他有因利乘便、見機行事的權力。【參考譯文】裴莊字端己,閬州閬中人。以明經科考試中榜。歸附宋朝,歷任虹縣縣尉、高陵縣主簿,本府召來代理司理的屬官。轉運使雷德驤自認為有威望,曾到境內巡行按察,屬官都出來迎接等候。裴莊獨自在本官署處理事務,慢慢在路旁拜見(轉運使),雷德驤稱贊他有操守。調動他代理忻州錄事參軍。此前,并州蓄積軍事儲備,條令制度很嚴格,掌管出納的通常有十多人,等到裴莊代替他們,獨自負責這些事。被提升為絳州防御推官。雍熙三年,任忻州通判,還沒有上路,適逢魏咸信出任澶州地方長官,改任命裴莊為澶州通判。沒滿一年,魏咸信上奏推薦他的才能,升任太子中允。端拱初年,契丹搶掠

19、趙州、深州,邊防將領沒有功勞,裴莊上書認為“周世宗殺樊愛能、何徽二將,就取得淮南,攻克巴蜀。希望陛下申明紀律,不要讓他們輕視敵寇”。適逢(皇上)下詔建設方田,裴莊又進言:“大規模役使軍隊,擔心在邊疆生事?!被噬险J為他說得好。淳化五年,李順在蜀地(發動)叛亂,(朝廷)命令裴莊與雷有終一起兼任峽路隨軍轉運、共同掌管軍隊事務。有人說裴莊本來是蜀地人,不適合擔任這個職務,皇上(卻)更加倚重信任他,允許他有因利乘便、見機行事的權力。叛亂平定后,(裴莊)轉任殿中侍御史,皇上特地征召他來詢問討伐敵人的方法策略。后來契丹進犯邊境,(皇上)任命他為河北轉運使。當時傅潛統領大軍駐扎在定州北面,裴莊多次分條上奏傅潛

20、沒有謀略,擔心他可能錯失戰機。至道二年,朝廷派遣將領分五路出兵討伐李繼遷,裴莊暗中料定軍隊出征沒有功效,因而請求給李繼遷加恩,等他倔強抗拒命令,俘虜擒獲也不晚。不久,將軍們果然失敗。真宗即位,升為度支,充任河東轉運使。上奏章說:“慶州、邠州、延州、通遠軍,都處于邊防要地,請用軍事才干像姚內斌、董遵誨這樣的人擔任官職?!庇终f:“田紹斌曾經被懷疑,韓崇業本是秦王的女婿,程德玄開始是在晉王府邸任事,(他們)起初十分親近,后來疏遠而遷任外地,都心懷不滿,不應該委以軍務。”不久,(裴莊)調任蘇州知州。大中祥符初年,舉行東岳封禪大典,(裴莊)改任鴻臚少卿,入朝判登聞鼓院。大中祥符六年,出任襄州知州。第二年

21、,皇上到南京,裴莊因為趕上侍奉太宗的恩賞舊例,被任命為太府卿,暫時代理西京留司御史臺。天禧二年去世,享年八十一歲。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19分)翟義字文仲,少以父任為郎,年二十出為南陽都尉。宛令劉立與曲陽侯為婚,又素著名州郡,輕義年少。義行太守事,行縣至宛,丞相史在傳舍。立持酒肴謁丞相史,對飲未訖,會義亦往,外吏白都尉方至,立語言自若。須臾義至,內謁徑入,立乃走下。義既還,陽以他事召立至,以其賊不辜,部掾夏恢等收縛立,傳送鄧獄?;忠嘁酝鸫罂h,恐見篡奪,白義可因隨后行縣送鄧。義曰:“欲令都尉自送,則如勿收邪!”載環宛市乃送,吏民不敢動,威震南陽。數歲,平帝崩,王莽居攝,義心惡之,

22、乃謂姊子上蔡陳豐曰:“新都侯攝天子位,號令天下,依托周公輔成王之義,且以觀望,必代漢家,其漸可見。方今宗室衰弱,外無強蕃,天下傾首服從,莫能亢捍國難。吾幸得備宰相子,身守大郡,父子受漢厚恩,義當為國討賊,以安社稷。欲舉兵西誅不當攝者,選宗室子孫輔而立之。設令時命不成,死國猶可以不慚于先帝。今欲發之,乃肯從我乎?”豐許諾。義遂與東郡都尉劉宇、嚴鄉侯劉信等結謀。募郡中勇敢,部署將帥,立信為天子。義自號大司馬柱天大將軍,以東平王傅蘇隆為丞相,中尉皋丹為御史大夫,移檄郡國,言莽鴆殺孝平皇帝,矯攝尊號,今天子已立,共行天罰。郡國皆震,比至山陽,眾十余萬。莽聞之,大懼,抱孺子會群臣而稱曰:“昔成王幼周公攝

23、政而管蔡挾祿父以畔今翟義亦挾劉信而作亂自古大圣猶懼此況臣莽之斗筲!”群臣皆曰:“不遭此變,不章圣德。”莽于是依周書作大誥,曰:“天降威明,用寧帝室,遺我居攝寶龜。太皇太后以丹石之符,乃紹天明意,詔予即命居攝踐祚,如周公故事。”于是吏士精銳遂攻圍義于圉城,破之,義與劉信棄軍庸亡。至固始界中捕得義,尸磔陳都市,卒不得信。莽盡壞義第宅,污池之。發父方進及先祖冢在汝南者,燒其棺柩,夷滅三族。(節選自漢書翟義傳,有刪改)9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昔成王幼/周公攝政/而管蔡挾祿父以畔/今翟義亦挾劉信/而作亂自古/大圣猶懼此/況臣莽之斗筲b昔成王幼/周公攝政/而管蔡挾祿父以畔

24、/今翟義亦挾劉信而作亂/自古大圣猶懼此/況臣莽之斗筲c昔成王幼/周公攝政/而管蔡挾祿父/以畔今翟義亦挾劉信/而作亂自古/大圣猶懼此/況臣莽之斗筲d昔成王幼/周公攝政/而管蔡挾祿父/以畔今/翟義亦挾劉信而作亂/自古大圣猶懼此/況臣莽之斗筲b首先,根據標志詞斷句,“今”為時間狀語,應放在句首,其前應斷開,據此排除c、d兩項。其次,根據語意斷句,“翟義亦挾劉信而作亂”意為“翟義也挾持劉信來作亂”,句意完整連貫,中間不應斷開,據此排除a項。故選b。10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都尉,戰國趙、魏、秦等國已置,秦滅六國后在六國置郡,設郡尉。漢景帝時改秦之郡尉為都尉,其

25、職責為輔佐郡守并掌管全郡的軍事。b宗室,指宗廟,也指同宗族之人,特指帝王的宗族。文中指“皇族”。c孺子,可指幼兒、幼童,也可以指天子、諸侯、世卿等的繼承人。文中指的是幼童。d周書,中國歷代正史二十四史之一,是記載了北周宇文氏建立的周朝的史事的紀傳體史書。cc項,“文中指的是幼童”錯,文中指的是天子、諸侯、世卿等的繼承人。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翟義有膽有識,揚威郡內。劉立輕慢翟義,因罪被翟義拘押,后翟義又令屬下夏恢用囚車載著劉立繞宛縣城示眾,對南陽吏民起到了震懾作用。b翟義洞悉形勢,心憂社稷。平帝駕崩后,他分析了王莽號令天下、效仿周公輔佐成王之舉,指出王

26、莽以輔佐之名行奪權之實。c翟義忠于漢朝,起兵擁劉。他與劉宇、劉信結謀起義,擁立劉信為天子,自稱大司馬柱天大將軍,昭告郡國,稱王莽毒害平帝,號召天下討伐王莽。d翟義兵敗身亡,禍及宗族。翟義在固始被王莽的追兵逮捕,后被陳尸示眾,其住宅被王莽破壞,其父親及先祖的墳墓棺柩也盡數被毀。最終翟義三族被誅。aa項,張冠李戴?!坝们糗囕d著劉立繞宛縣城示眾”的人是翟義,不是夏恢。1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義既還,陽以他事召立至,以其賊不辜,部掾夏恢等收縛立,傳送鄧獄。(5分)譯文:(2)設令時命不成,死國猶可以不慚于先帝。今欲發之,乃肯從我乎?(5分)譯文:答案(1)翟義回來后,假裝

27、因為其他事召見劉立,借劉立殺害無罪的人(之名),安排屬下夏恢等人捆綁了他,送往鄧縣的監獄。(2)假使命運不好沒有成功,為國而死還可以不愧對先帝。我現在想起兵,你愿意跟從我嗎?【參考譯文】翟義字文仲,年輕時因為父親的關系擔任郎官,二十歲時出京擔任南陽都尉。宛縣縣令劉立與曲陽侯聯姻,又向來在州郡里很有名望,輕視翟義年輕。翟義代理太守,巡視屬縣到宛縣,丞相史在傳舍(休息住宿)。劉立拿著酒菜拜見丞相史,對飲未結束,適逢翟義也去(傳舍),外吏稟報都尉將來,劉立談吐如故。一會兒,翟義到了,通報姓名直接走入,劉立才避開。翟義回來后,假裝因為其他事召見劉立,借劉立殺害無罪的人(之名),安排屬下夏恢等人捆綁了他

28、,送往鄧縣的監獄。夏恢也因為宛縣是大縣,擔心人犯被奪走,上報翟義可以趁隨后巡視屬縣的機會親自轉送劉立去鄧縣。翟義說:“想讓我親自押送,那么還不如不收治他呢!”(于是)用車載著劉立繞宛縣示眾后才送走(他),官吏百姓不敢有所舉動,(翟義因此)威震南陽。幾年后平帝去世,王莽暫居皇帝之位,翟義心里厭惡他,于是對姐姐的兒子上蔡縣陳豐說:“新都侯暫居天子之位,號令天下,假借周公輔佐成王的名義,暫且來試探(天下的人心),(他)一定會替代漢家,他的心思漸漸可以看清?,F在皇室衰弱,在外面沒有強大的藩國,天下都低頭順從,沒有能夠捍衛國家拯救國難的。我有幸能夠身為宰相的兒子,親自守衛大郡,父子都身受漢朝的深恩,在道

29、義上應該為國家討伐敵人,來使國家安定。我想要起兵向西進發誅殺不應當代理皇位的人,選擇劉家宗室子孫輔佐(他)并立為皇帝。假使命運不好沒有成功,為國而死還可以不愧對先帝。我現在想起兵,你愿意跟從我嗎?”陳豐答應了(翟義)。翟義于是與東郡都尉劉宇、嚴鄉侯劉信等人結盟謀劃。(他們)招募郡縣中勇敢的人,安排將領,扶立劉信為天子。翟義自稱大司馬柱天大將軍,任用東平王的老師蘇隆為丞相,中尉皋丹為御史大夫,傳送文書到各個郡國,說王莽用鴆酒殺害了孝平皇帝,假托采用了皇帝的稱號,現在天子已登皇位,(命令各郡國)共同實行上天(對王莽)的懲罰。郡國都為之震動,等(翟義的軍隊)到了山陽,人數(多達)十余萬。王莽聽說這消

30、息,特別恐懼,抱著孺子會見群臣說:“從前成王年幼,周公代理政事,而管叔、蔡叔挾持祿父反叛,現在翟義也挾持劉信來作亂。自古以來圣人尚且擔心這件事,何況我王莽才識短淺、器量狹小呢!”大臣們都說:“不遭受這場變故,不能顯示(您的)圣德。”于是王莽依照周書創作大誥,說:“上天降下顯赫威靈,來使漢室安寧,讓我來代理朝政。太皇太后因為赤石的祥兆,于是接受了上天的神旨,下詔讓我就任登位,如同周公的舊例。”在這時,精良的兵吏在圉城攻打包圍了翟義,攻破城池,翟義與劉信放棄了軍隊脫身逃亡。到了固始的邊境上,(王莽的軍隊)捉住了翟義,在都市里陳尸示眾,最終沒有抓到劉信。王莽毀壞了翟義全部的房屋,做成了蓄污水的池子。

31、挖開翟義的父親翟方進和先祖在汝南的墳墓,燒了他們的棺柩,殺死了翟義三族的所有親戚。教師用書獨具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19分)蕭相國何者,沛豐人也。為沛主吏掾。高祖為布衣時,何數以吏事護高祖。高祖以吏徭咸陽,吏皆送奉錢三,何獨以五。漢十二年秋黥布反上自將擊之數使使問相國何為相國為上在軍乃拊循勉力百姓悉以所有佐軍客有說相國曰:“君滅族不久矣。夫君位為相國,功第一,可復加哉?然君初入關中,得百姓心,十馀年矣,皆附君,常復孳孳得民和。上所為數問君者,畏君傾動關中。今君胡不多買田地,賤貰貸以自污,上心乃安?!庇谑窍鄧鴱钠溆?,上乃大說。上罷布軍歸,民道遮行上書,言相國賤強買民田宅數千萬。上至

32、,相國謁。上笑曰:“夫相國乃利民!”民所上書皆以與相國,曰:“君自謝民。”相國因為民請曰:“長安地狹,上林中多空地,棄,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為禽獸食?!鄙洗笈唬骸跋鄧嗍苜Z人財物,乃為請吾苑!”乃下相國廷尉,械系之。數日,王衛尉侍,前問曰:“相國何大罪,陛下系之暴也?”上曰:“吾聞李斯相秦皇帝,有善歸主,有惡自與。今相國多受賈豎金而為民請吾苑,以自媚于民,故系治之?!蓖跣l尉曰:“夫職事茍有便于民而請之,真宰相事,陛下奈何乃疑相國受賈人錢乎!且陛下距楚數歲,陳豨、黥布反,陛下自將而往,當是時,相國守關中,搖足則關以西非陛下有也。相國不以此時為利,今乃利賈人之金乎?且秦以不聞其過亡天下,李斯之分

33、過,又何足法哉。陛下何疑宰相之淺也?!备叩鄄粦?。是日,使使持節赦出相國。相國年老,素恭謹,入,徒跣謝。高帝曰:“相國休矣!相國為民請苑,吾不許,我不過為桀紂主,而相國為賢相。吾故系相國,欲令百姓聞吾過也?!?高祖崩,何事惠帝。何病,上親自臨視何疾,因問曰:“君即百歲后,誰可代君?”對曰:“知臣莫如主?!钡墼唬骸安軈⒑稳??”何頓首曰:“帝得之矣,何死不恨矣!”孝惠二年,相國何卒,謚為文終侯。(節選自史記蕭相國世家,有刪改)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漢十二年秋/黥布反上/自將擊之/數使使問相國何為/相國為上在軍/乃拊循勉力百姓/悉以所有佐軍/b漢十二年秋/黥布反/上

34、自將擊之/數使使問相國何為/相國為上在軍/乃拊循勉力百姓/悉以所有佐軍/c漢十二年秋/黥布反/上自將擊之數/使使問相國何為/相國為上在軍/乃拊循勉力百姓/悉以所有佐軍/d漢十二年秋/黥布反/上自將擊之/數使使問相國何為/相國為上在軍/乃拊循勉力/百姓悉以所有佐軍/b比較四個選項,可以發現四個選項第二、三、六處不同,其余相同。第二處“黥布反”指黥布反叛,句意完整,前后要斷開。第三處“上自將擊之”指高祖親自率軍征討他,句意完整,前后要斷開,排除a、c兩項。第六處“乃拊循勉力百姓”,根據語法斷句,“百姓”作“拊循勉力”的賓語,后面應斷開,排除d項。故選b。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

35、的一項是(3分)()a布衣,指平民百姓的最普通的廉價衣服,借指平民,后也以布衣稱做官后歸隱的人。b賈人,指商人,古時也指官府掌管采購物品的人員?!拔頌橘Z人婦”中賈人即商人。c陛下,是對帝王的尊稱。本義是臺階,特指皇宮的臺階,后演變為臣子對帝王的尊稱。d持節,節代表皇帝的身份,凡持節使臣就代表皇帝親臨,象征皇帝與國家行使權利。aa項,“以布衣稱做官后歸隱的人”錯,古代可以用布衣稱還沒有做官的讀書人。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蕭何做沛縣主吏掾時,多次在刑獄之事上袒護高祖,高祖以吏卒的身份到咸陽服役,吏卒們都送份子錢三百,蕭何獨自送了五百。b蕭何從諫如流,韜光養

36、晦,自污其名。當門客勸說他聲明過盛,民望太高,離滅族不遠時,他能及時聽取建議,自污名節,受到了劉邦的認可。c蕭何心系天下,為民請命,不怕牢獄之災。因為為百姓爭取上林苑的空閑土地,于是被劉邦以欺君罔上、不為皇帝分過的罪名把他交給廷尉,用鐐銬拘禁了他。d蕭何先后輔助兩代皇帝都能精忠為國、盡心盡責。在他病危之際,惠帝向他詢問曹參可不可以替代他為相時,他認為曹參是個很不錯的人選。cc項,“以欺君罔上、不為皇帝分過的罪名”錯,屬于無中生有。原文中劉邦只是認為蕭何“多受賈人財物,乃為請吾苑”,而沒有明確這就是“欺君罔上”的罪行,且“不為皇帝分過”也不是劉邦給蕭何所明確界定的罪行,只是他列舉前人的做法而已。

37、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長安地狹,上林中多空地,棄,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為禽獸食。(5分)譯文:(2)且秦以不聞其過亡天下,李斯之分過,又何足法哉。(5分)譯文:答案(1)長安一帶土地狹窄,上林苑中有很多空地,已經廢棄荒蕪,希望讓百姓們進去耕種打糧,不要收走禾稈,留下作為禽獸的飼料。(2)再說秦始皇正因為聽不到自己的過錯而失去天下,李斯分擔過錯,又哪里值得效法呢?【參考譯文】蕭相國蕭何,沛縣豐邑人。是沛縣的主吏掾。漢高祖劉邦還是平民時,蕭何多次憑著官吏的職權保護他。劉邦以官吏的身份到咸陽服役,官員們都奉送他三百錢,唯獨蕭何送他五百錢。漢十二年(前195)的秋天,黥布

38、反叛,高祖親自率軍征討他,多次派人來詢問蕭相國在做什么。蕭相國因為皇上在軍中,就在后方安撫勉勵百姓,把自己的家財全都捐助軍隊。有一個門客勸告蕭相國說:“您滅族的日子不遠了。您位居相國,功勞數第一,還能夠再加功嗎?您當初進入關中就深得民心,至今十多年了,民眾都親附您,您還是那么勤勉地做事,與百姓關系和諧,受到愛戴?;噬现詫掖卧儐柲那闆r,是害怕您震撼關中。如今您何不多買田地,采取低價、賒借等手段來敗壞自己的聲譽?這樣,皇上的心才會安定?!庇谑鞘捪鄧爮牧怂挠嬛\,高祖才非常高興。高祖征罷黥布軍隊回來,民眾攔路上書,說相國低價強買百姓田地房屋數量極多。高祖回到京城,相國晉見。高祖笑著說:“你這

39、個相國竟是這樣利民!”高祖把民眾的上書都交給相國,說:“你自己向百姓們謝罪吧?!毕鄧眠@個機會為民眾請求說:“長安一帶土地狹窄,上林苑中有很多空地,已經廢棄荒蕪,希望讓百姓們進去耕種打糧,不要收走禾稈,留下作為禽獸的飼料?!备咦娲笈f:“相國你大量地接受了商人的財物,然后就為他們請求占用我的上林苑!”于是就把相國交給廷尉,用鐐銬拘禁了他。幾天以后,一個姓王的衛尉侍奉高祖時,上前問道:“相國犯了什么彌天大罪,陛下把他拘禁得如此嚴酷?”高祖說:“我聽說李斯輔佐秦始皇時,有了成績歸于主上,出了差錯自己承擔。如今相國大量地收受奸商錢財而為他們請求占用我的苑林,以此向民眾討好,所以把他銬起來治罪。”王衛

40、尉說:“在自己職責范圍內,如果有利于百姓而為他們請求,這確是宰相分內的事,陛下怎么懷疑相國收受商人錢財呢!況且陛下抗拒楚軍數年,陳豨、黥布反叛時,陛下又親自帶兵前往平叛,當時相國留守關中,他只動一動腳,那么函谷關以西的地盤就不歸陛下所有了。相國不趁著這個時機為己謀利,現在卻貪圖商人的錢財嗎?再說秦始皇正因為聽不到自己的過錯而失去天下,李斯分擔過錯,又哪里值得效法呢?陛下為什么懷疑宰相到如此淺薄的地步!”高祖聽后不太高興。當天,高祖派人持節赦免釋放了相國。相國上了年紀,一向謙恭謹慎,入見高祖,赤腳步行謝罪。高祖說:“相國算了吧!相國為民眾請求苑林,我不答應,我不過是桀、紂那樣的君主,而你則是個賢

41、相。我之所以把你用鐐銬拘禁起來,是想讓百姓們知道我的過錯?!备咦嫠篮?,蕭何輔佐惠帝。蕭何病重的時候,皇上親自去探望他,問蕭何說:“您百歲之后,誰能代替您呢?”蕭何回答說:“沒有比皇上更了解臣下的了。”皇帝說:“曹參如何?”蕭何點頭說:“皇上找到賢才了,我就算死也沒有可后悔的了!” 孝惠二年(前193),相國蕭何去世,謚號為文終侯。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題。(19分)黃久約字彌大,東平須城人也。擢進士第,調鄆城主簿,三遷曹州軍事判官。有盜竊民財,訴者以為強,郡守欲傅以重辟,久約閱實,囚得免死。授磁州刺史。磁并山,素多盜,既獲而款伏者,審錄官或不時至,系者多以杖殺,或死獄中。久約惻然曰:“

42、民雖為盜,而不死于法可乎?”乃盡請讞之而后行。時以貧富不均,或欲令富民分貸貧者,下有司議,久約曰:“物之不齊,物之情也。貧富不均,亦理之常。若從或者言,適足以斂怨,非損有余補不足之道。”章宗時領右丞相,韙其議。尋上章請老,詔諭之曰:“卿忠直敢言,匡益甚多,未可使去左右?!边w太常卿,仍兼諫職。時郡縣多闕官,久約言:“世豈乏材,閡于資格故也。明詔每責大臣以守格法而滯人材,乞斷自宸衷而力行之?!笔雷谠唬骸按耸略紫嗖粚僖?,而使諫臣言之歟?”即日授刺史者數人。又謂久約曰:“近日察舉好官皆是諸科監臨,全無進士,何也?豈薦舉之法已有奸弊,不可久行乎?”久約曰:“諸科中豈無廉能人,不因察舉有終身不至縣令者,此

43、法未可廢也?!鄙显唬骸盃柵e孫必福是乎?”久約曰:“臣頃任磁州時,必福為武安丞,臣見其廉潔向公、無所顧避,所以保舉。不謂必福既任警巡使,處決凝滯?!鄙显唬骸氨馗7仟氝t緩,亦全不解事,所以罪不及保官者,幸其無贓污耳?!本眉s無以對。必福五經出身,蓋諸科人,故上問及之。章宗即位久約以國富民貧等八事為獻皆嘉納之再乞致仕不許授橫海軍節度使以優佚之明昌二年致仕卒。(節選自金史黃久約傳,有刪改)5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章宗即位/久約以國富民貧等八事/為獻皆嘉/納之/再乞致仕不許/授橫海軍節度使以優佚之明昌/二年致仕/卒b章宗即位/久約以國富民貧等八事/為獻皆嘉/納之/再乞致仕

44、/不許/授橫海軍節度使/以優佚之/明昌二年致仕/卒c章宗即位/久約以國富民貧等八事為獻/皆嘉納之/再乞致仕/不許/授橫海軍節度使以優佚之/明昌二年致仕/卒d章宗即位/久約以國富民貧等八事為獻/皆嘉納之/再乞致仕不許/授橫海軍節度使/以優佚之明昌/二年致仕/卒c“久約以國富民貧等八事為獻”,根據句式標志斷句, “以為”是固定結構,“久約以國富民貧等八事為獻”中間不能斷開,所以排除a、b兩項?!霸倨蛑率瞬辉S”,根據語法斷句,“再乞致仕”的主語是黃久約,“不許”的主語是章宗,中間應斷開,據此排除d項。故選c。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主簿,古代官名,是各級主官

45、屬下掌管文書的佐吏,一般是低級的事務官。b領,兼任某一官職,一般指兼任較為低級的官職,類似的詞還有“兼”“判”等。c出身,科舉時代為考中錄取者規定的身份、資格,類似于現代社會的學歷。d致仕,指官員交還官職,也就是現在所說的退休,與“乞骸骨”的意思相同。dd項,“致仕”是官員到了指定年齡正常退休,“乞骸骨”是官員自請退職,所以二者的意思并不相同。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黃久約明察秋毫。擔任鄆城主簿時,有偷盜百姓財物的人被抓,訴訟的人卻以強盜的名義告官,黃久約查明實情,囚犯得以免除死罪。b黃久約獨出己見。當時社會貧富不均,丞相和有的官員主張讓富人把財物借給窮人

46、,黃久約不同意這種做法,認為這樣會招致怨恨。c黃久約深受信任。他上書請求告老還鄉,皇帝下詔書說他忠直敢言,對自己幫助很大,最終拒絕了他的請求,還提拔他為太常卿。d黃久約薦舉失當。黃久約在磁州任職時,因孫必福廉潔公正、做事不避諱而舉薦了他,但沒想到孫必福被提拔后做事拖拖拉拉。bb項,“丞相和有的官員主張讓富人把財物借給窮人”錯誤,丞相同意的是黃久約的觀點。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磁并山,素多盜,既獲而款伏者,審錄官或不時至,系者多以杖殺,或死獄中。(5分)譯文:(2)必福非獨遲緩,亦全不解事,所以罪不及保官者,幸其無贓污耳。(5分)譯文:答案(1)磁州靠著山,歷來多盜

47、賊,已經被抓獲并且服罪的盜賊,因審錄官有時不按時到,囚犯多因杖刑而死,有的死在獄中。(2)孫必福不但處事遲鈍緩慢,也全然不明達事理,之所以不怪罪保舉他的人,是因為幸好他沒有貪污受賄罷了?!緟⒖甲g文】黃久約字彌大,是東平須城人??贾羞M士,調任鄆城縣主簿,多次升遷后任曹州軍事判官。有偷盜百姓財物的人,訴訟者以強盜的名義告官,郡守想判他死刑,黃久約審查核實,囚犯得以免除死刑。黃久約被授予磁州刺史的職位。磁州靠著山,歷來多盜賊,已經被抓獲并且服罪的盜賊,因審錄官有時不按時到,囚犯多因杖刑而死,有的死在獄中。黃久約悲傷地說:“百姓雖然為盜賊,但不依法處死可以嗎?”于是請求全部審查定罪然后執行。當時因為貧

48、富不均,有人想讓富人把財物借給貧窮的人,朝廷下令有關部門商議這件事,黃久約說:“事物不整齊一致,這是事物的常情。貧富不均,也是常理。如果聽從有些人的話,恰恰足以招致怨恨,并不是減損有余補充不足的辦法?!闭伦诋敃r兼任右丞相,認同他的意見。不久上書皇帝請求告老還鄉,皇帝下詔書告諭他說:“你忠心正直敢說話,對我匡正補益很多,不能讓你離開我的身邊。”于是黃久約升任太常卿,仍然兼任諫官一職。當時很多郡縣缺少官員,黃久約說:“世上難道缺少人才嗎?(這是)被資歷阻礙的緣故啊。陛下公然宣示每每責備大臣因為固守成法而阻礙了人才,請求陛下明斷并且大力推行相關詔令?!笔雷谡f:“這件事宰相不留意,卻讓諫臣談論嗎?”當

49、天就任命了好幾個刺史。又對黃久約說:“最近舉薦的好官都是各科負責監視的官吏,沒有一個是進士科的人,為什么呢?難道薦舉之法已經有欺詐蒙騙,不可以長久執行嗎?”黃久約說:“各科中怎會沒有清廉能干的人,如果不靠察舉就有終身也做不到縣令的人,這個方法不可以廢除啊。”皇上說:“你推舉的孫必福對嗎?”黃久約說:“我不久前在磁州任職時,孫必福任武安丞,我看他廉潔為公、沒有什么顧慮避忌,所以保舉他。沒想到孫必福擔任警巡使后,處理決斷事情拖拖拉拉。”皇上說:“孫必福不但處事遲鈍緩慢,也全然不明達事理,之所以不怪罪保舉他的人,是因為幸好他沒有貪污受賄罷了?!秉S久約無言以對。孫必福是五經出身,是諸科中的人,所以皇上

50、問到他。章宗即位以后,黃久約用國富民貧等八件事進言,皇帝都贊賞采納了。他又一次請求辭官,不被允許,皇帝授予他橫海軍節度使一職來優待他。黃久約明昌二年辭官,去世。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19分)施閏章,字尚白,安徽宣城人。祖鴻猷,以儒學著。閏章少失怙恃,鞠于祖母,事叔父如父。從沈壽民游,遂博綜群籍,善詩古文辭。順治六年進士,授刑部主事。尋以試高等,充山東學政,取士必先行而后文,論文崇雅,黜華,絲粟不茍,有冰鑒之譽。劉相國書來有所屬,公不應,客曰:“禍福系此,何固為?”公曰:“徇一請,失一士,吾寧拼此官,不獲罪于名教?!遍c章向以文學見長,此時益自奮勉,名聲日顯。士慕其名而負笈問業者,

51、閏章一一應之,不少倦。士以此益歸其門。秩滿,遷江西參議,分守湖西道,所轄吉、臨、袁三府,故殘破,歲兇饑致盜。閏章遍歷巖谷間,拊循帖然,人呼為“施佛子”。尤崇獎風教,于袁重建昌黎書院,于吉葺白鷺書院,課諸生。屢會講青原山,從者至千百人。新淦民兄弟忿戾不睦,一日聞講禮讓孝弟之言,遂相持哭,詣階下服罪。康熙初,裁缺歸。民留之不得,乃醵金創龍岡書院祀之。初閏章駐臨江有清江環城下民過者咸曰是江似使君因改名使君江及是傾城送江上又送至湖會水漲,以官舫輕,民爭買石膏載之,乃得渡。已渡乏食,乃鬻其舟。閏章之學,以體仁為本,詩與宋琬齊名。王士禎愛其五言詩,為作摘句圖。士禎門人問詩法于閏章,閏章曰:“爾師如華嚴樓閣

52、,彈指即見。予則不然,如作室者,瓴甓木石,一一就平地筑起。”論者皆謂其允。閏章與同邑高詠友善,皆工詩,主東南壇坫數十年,時號“宣城體”。宣城詩教,倡自梅堯臣,閏章由之加以變化,章法意境遂臻絕詣。十八年,召試鴻博,授翰林院侍講,纂修明史,典試河南。二十二年,轉侍讀,尋病卒。(節選自清史稿,有刪改)9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初/閏章駐臨江/有清江環城/下民過者咸曰/是江似使君/因改名使君江/及是傾城送江上/又送至湖/b初/閏章駐臨江/有清江環城下/民過者咸曰/是江似使君/因改名使君江/及是傾城送江上/又送至湖/c初/閏章駐臨江/有清江環城/下民過者咸曰/是江似使君/

53、因改名使君江/及是傾城/送江上又送至湖/d初/閏章駐臨江/有清江環城下/民過者咸曰/是江似使君/因改名使君江/及是傾城/送江上又送至湖/b第一處不同“有清江環城下民過者咸曰”,根據句意斷句,“民”是百姓的意思,這里是說百姓們將清江比作施閏章,“下民”的意思講不通,排除a、c兩項。第二處不同“及是傾城送江上又送至湖”,根據句意斷句,“傾城”指的是全城百姓,“及是傾城”語意不完整,排除d項。故選b。10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失怙恃,失去雙親,“失怙”指失去母親,“失恃”指失去父親。b刑部,古代六部之一,司法部門,主要掌管全國的刑罰政令。c秩滿,官吏任期屆滿

54、,“秩”指的是官吏的官階、品級。d侍讀,官名,負責陪侍帝王讀書論學或為皇子等授書講學。aa項,“失怙”指的是失去父親,“失恃”指失去母親。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施閏章不畏強權。他不答應劉相國的囑托,當有人問他為什么要這樣做時,他認為即使失去自己的官職也不能徇情。b施閏章體恤百姓。他做江西參議時,所管理的吉、臨、袁三個地區因年成不好,盜賊四起,他去往多地四處安撫百姓。c施閏章注重教化。他在江西為官時,重建、修葺書院,請名師講學,有關系不睦的兄弟在聽了講學后被感化相擁流淚。d施閏章頗負文名。他的詩歌與宋琬齊名,五言詩受到王士禎的喜愛,他還與同鄉高詠引領東南

55、詩壇,詩被稱為“宣城體”。cc項,“請名師講學”錯誤,從原文來看,是施閏章親自講學。1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士慕其名而負笈問業者,閏章一一應之,不少倦。士以此益歸其門。(5分)譯文:(2)會水漲,以官舫輕,民爭買石膏載之,乃得渡。已渡乏食,乃鬻其舟。(5分)譯文:答案(1)(對于)仰慕他的名聲而背著書箱向他詢問功課的讀書人,施閏章一一為他們解答疑問,沒有絲毫懈怠。因為這樣,更多讀書人投入到他的門下。(2)正好湖水漲潮,因為官舫輕,百姓爭買石膏填船才得以渡湖。渡過后因為缺少糧食,把船賣了才得以回去。【參考譯文】施閏章字尚白,是安徽宣城人。祖父施鴻猷,憑借儒學出名。閏章自幼父母早逝,由祖母撫養,侍奉叔父如同父親。跟隨沈壽民游學,于是廣泛地通曉眾多典籍,擅長詩歌和古文辭。順治六年考中進士,被任命為刑部主事。不久,施公因為考試成績優異,擔任山東學政,選取人才必定先(衡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