腈綸的未來重在“建體系”_第1頁
腈綸的未來重在“建體系”_第2頁
腈綸的未來重在“建體系”_第3頁
腈綸的未來重在“建體系”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腈綸的未來重在“建體系”腈綸在中國化纖的諸多品類中仿佛是個異類。當其他品種都乘著近十年來的大好時機飛速發展時,腈綸卻一步一步慢下來,最終落后于大家;當滌綸、粘膠不斷蠶食自己的應用領域時,腈綸表現的卻是不溫不火的妥協,以至于風光不再。中國腈綸行業多年來產量、產能幾無增長,致使有代表在近日召開的 “中國國際丙烯腈與腈綸論壇” 上發問:“腈綸纖維行業的發展已經呈現零和現象了嗎?”近日,由中國化纖總公司主辦, 中纖網(CCFEI )與 PCI 丙烯腈公司承辦的第十一屆中國國際丙烯腈與腈綸論壇在上海舉辦。作為腈綸行業一年一度的聚會,本屆論壇從原料到下游應用,一一梳理了腈綸行業的運營現狀以及所面臨的挑戰和

2、機遇。我們看到盡管腈綸一路上演著“夕陽產業”的悲情苦角,但隨著原料、應用等一系列長期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不斷突破,腈綸的未來也越來越受到期待。內憂外患部分改善腈綸在化纖行業中算是小眾產品,行業小、產能小、產量小、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薄廣明在論壇上介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 2013 年中國化纖總產量為 4121.94 萬噸,其中腈綸只有 69.43 萬噸,與去年同比增長只有 0.43% 。”雖然腈綸在化纖總量中占比較小,但是我國的腈綸產能卻是高居世界首位多年,產量也占到了世界的近 40%。這一點從腈綸每年的出口量變化可窺見一二。 “ 2013 年腈綸出口總量為 0.94 萬噸,同比

3、增長 62.29%。”薄廣明介紹道。與出口形成對比的是,去年腈綸進口量幾乎無增長。出口高增長和進口低增長的背后是我國腈綸“雖然發展緩慢但依舊占據世界重要地位”的行業現狀。腈綸行業一直發展緩慢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即是“上游原料自給率較低” ,薄廣明表示, “我國現有丙烯腈生產企業九家,總產能約 142 萬噸。”丙烯腈是重要的有機化工品,是生產腈綸、 ABS/SAN 、己二腈、丙烯酰胺、丁腈橡膠等許多化工產品的原料和中間體。 由于其產業門檻高、 投資巨大,一條生產線的投資額為數億元,以及環保的因素,發展一直受到限制。而腈綸與原料丙烯腈關聯度卻是極強,即隨著丙烯腈價格的起伏,腈綸價格也以相同的走勢變化

4、:也就是丙烯腈漲腈綸漲,丙烯腈跌腈綸跌,自給率低和關聯度高導致了腈綸纖維的發展難以自如。但是未來這一現狀將得到改善。吉林石化銷售公司代表黃友成告訴記者,丙烯腈的供需平衡已經變得非常脆弱:“2010 年以前, 丙烯腈供需保持了良好的平衡,丙烯腈產品及其產業鏈上的各行業均保持了較大利潤空間,其中以丙烯腈利潤最高。 2011 年以后,受宏觀經濟整體放緩的影響,丙烯腈供需平衡發生了變化,微小的供需變化就會造成丙烯腈價格的大幅波動。 ”也就是說,丙烯腈的高利潤時代已經開始逐漸遠去。尤其是在中國,隨著新建產能的投產,國內丙烯腈自給率逐漸提高,未來對于丙烯腈的進口也將越來越少。 資料顯示, 2014 年 2

5、016 年,預計國內新增產能 118 萬噸。其中山東萬達丙烯腈項目將于今年年底投產 26 萬噸,明年上海賽科也將擴建 26 萬噸,與此同時,海外的沙特也將有 20 萬噸的新建產能。黃友成談到:“ 2013 年累計進口量 54.76 萬噸,均價 1795 美元 /噸,同比減少 1.39%,年均價同比下降 4.22%。”而在全球市場,分析人士表示,未來三年,預計將共有161 萬噸丙烯腈新產能建成投產,這也將促使丙烯腈價格回歸理性,腈綸行業的競爭力將得到提升。影響腈綸發展的除了外部原料因素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來自行業內部。隨著國內化纖,尤其是滌綸和粘膠近十幾年來跨越式的發展,對腈綸產品產生了替代

6、沖擊。上海石化腈綸事業部副經理陳道江告訴記者: “十年來腈綸的價格運行區間在 1400023000 元 /噸, 05 年以來與滌綸的差價始終運行在 6000 元 /噸以上。差價高導致 04 年以來腈綸的部分應用領域被滌綸替代。至目前仍有替代在發生。”粘膠行業也一樣:“二者差價由 09 年開始轉為正數以后,價差單邊運行,持續擴大。 2010 年以來產能的劇烈釋放,改變了供需格局,粘膠價格一路下滑,加劇了與腈綸的差價。”除了替代因素,我國腈綸也存在自身的“不爭氣”:產品比較單一,差別化率不高,技術含量不高,高附加值、差別化的產品開發不足,應用領域無拓展等因素都導致了我國腈綸產品主要以大陸貨產品居多

7、,缺乏市場競爭力。完善體系實現飛躍未來我國腈綸將如何把握發展機遇?薄廣明表示首先需要:“控制總量,提高質量。 ”薄廣明說: “當前我國腈綸產能接近 80 萬噸,每年進口量也有 20 萬噸,每年的出口量不足 1 萬噸。而國內每年的表觀需求量僅有90 萬噸左右。”說明行業供需基本飽和。這一點從近年來國內腈綸企業90%左右的開工率中也可證明。因此在國產腈綸產品市場競爭能力不夠強的現狀下,在沒有開發出新的應用領域之前,薄廣明建議:“腈綸的總量要適當地進行控制。但提高現有腈綸產品的質量,頂替部分進口產品的沖擊還是很有必要的。”其次應該加快技術轉型升級,從注重發展裝備、產能等硬實力,向拓展資源、信息、技術

8、、品牌、服務、市場影響力等的軟實力進行轉變。還有重要的一點即是企業應該把發展重點放在提高產品的差別化率, 加大對高附加值產品的研發方面。薄廣明說:“據分析,在每年進口的 20 多萬噸腈綸產品中,至少有一半左右是差別化產品。而且很多是國內不能生產或質量上還有一定差距的品種。 ”因此加快創新是國產腈綸的當務之急。眾所周知,由于腈綸的特性非常接近羊毛,質輕保暖、易染、防蛀、耐日曬的優良性能是其他化纖產品無法比擬的。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服裝以外的紡織產品需求量進一步增長。2010 年以來, 國內多家企業將開發新產品、開拓新的應用領域作為提高腈綸競爭能力和擺脫困境的手段,在新產品的研發上加

9、大了投入,如:吉林化纖開發的阻燃腈綸、抗起球腈綸、高強腈綸;上海石化開發的遠紅外腈綸、抗菌防臭腈綸、原液著色腈綸;以及大慶石化開發的抗靜電腈綸等都已實現了批量生產,為企業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另外,有條件的企業也可開展對高性能、高附加值產品(如:碳纖維、耐熱腈綸等)的研發。薄廣明說:“ 2010 年我國腈綸消費結構在紡織服裝用、裝飾用、工業及其他的比例為 70% :27%:3%。”未來行業還應該注重調整產品結構,爭取在短期提高裝飾用和工業用的比例,使之最終達到 50%: 35%: 15%。薄廣明建議企業應該積極參加各種相關的展覽會,一來可以使更多的消費者了解腈綸纖維的特性,提升腈綸產品的知名度、擴大產品的影響力;二來也可以在展會上發掘一些潛在的下游客戶和合作伙伴,有針對性地與他們共同研發新產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